探究式学习在科学课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教案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教案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掌握设计和实施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状态。

二、探究活动设计1.确定探究主题: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内容,选择一个适合的探究主题,例如“观察植物繁殖的过程”。

2.确定探究目标:明确希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3.设计探究活动:根据探究目标,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包括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4.准备实验和材料:根据设计的活动,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草图、样本等材料,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探究同一个问题,互相合作,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

三、实施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意识。

2.进行实验: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探索物质的性质和现象背后的规律。

3.讨论和总结:学生进行实验后,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和总结,以促进他们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归纳。

四、评估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他们的讨论,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拓展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扩展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探究式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收获。

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作者:张小荣来源:《江西教育C》2021年第01期探究式学习又称为研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进而探索问题,引发思考,在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因此,探究式学习必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探究式学习必须成为小学科学课堂的一种常态。

一、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在传统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先进行实验原理讲解,或者先进行理论知识的铺垫,他们认为让学生有了知识储备后再动手操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的实验操作被无形的枷锁束缚,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教师希望学生做的,都是循规蹈矩的,缺少实验的灵感和创新的精神。

探究式学习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可以解开无形枷锁的束缚,让学生愉快地动手实验,愉快地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

“做中学”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種学习方式。

要想学生做得好,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做什么”的问题,科学教材中可供动手操作的实验很多,每一个实验都让学生动手不太现实。

科学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取舍,选择最能体现动手操作价值的实验,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修改和优化。

二是“怎么做”的问题,确定好了“做什么”以后,“怎么做”也很重要。

“做中学”的关键是“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带着问题去学,这样的“做”才更有目的性,这样的“学”才更有成效性。

二、在学习中充分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中思考简称“学中思”。

如果在探究中没有思考,只有动手操作,那科学课就会变得和手工课一样。

因此,科学教师要学会发现问题,动手操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学生在实验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

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师千万不能把科学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个人表演秀,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思考,一起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在科学探究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科学探究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科学探究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基于探究和发现的学习模式,在当今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一系列过程,不仅能够积累知识,更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学生需要不断提出问题、挑战假设、验证实验结果等一系列步骤。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需要思考、推理、判断,不断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不轻信表面的现象,培养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其次,科学探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以创新的角度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面对陌生情境时能够迅速思考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科学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常常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调动自己的所有资源和能力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筋、尝试不同的方法、勇于创新等一系列行为,这种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更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面对挑战的心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总的来说,科学探究是一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大力促进科学探究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未来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

方法 、 本思 想 的题 目大 约 占 8 %, 点难 度的题 目占 1 %, 基 0 有 0
稍 难 的 题 目 占 1 % 。 绝 大 多 数 学 生 通 过 测 试 将 被 定 位 在 基 0 础 较好 、 力较强 、 有学 习潜能 的行列 。 能 具 编 排 试 题 时 试 题 的 难 度 要 呈 现 递 增 排 序 状 。 试 题 顺 序 安 排 不 要 前 难 后 易 , 者 时 难 时 易 , 般 按 照 难 度 逐 渐 增 加 或 一

清晰 , 要含糊 其辞 、 棱两 可 ; 浅显易 懂 , 不 模 要 不要 深奥 难懂 , 不使用 过 多的术语 、 嗦冗长 的陈 述 ; 哕 试题 信息 量不要 过大 , 使学 生 的 阅读量 过 多 , 致 影 响对有 用 信息 的提取 和运 用 , 导
பைடு நூலகம்
般 认 为 在 03 08 间 为 宜 。 . — .之
跃 跃欲试 , 争相 表演 。正 当兴 趣浓 厚时 , 师突然 切断 电源 , 教
影 屏 上 的 手 影 立 刻 消 失 了 。教 师 因 势 利 导 , 导 学 生 思 考 : 引
进 行探 索学习 呢?


以趣 激 思 , 发 学 生 的 探 究兴 趣 诱
“ 子为 什么就 不见 了?影子 是在 什么条 件下产 生 的呢? 一 影 ” 石 激起 千层 浪 , 自然就 引发 了学生对 新知 的探 究热 情 。又如 教学《 气压力 》 课时 , 始可 以组织 “ 大 一 课 瓶吞鸡 蛋” 的演示 实 验: 在一 个锥形 烧瓶里 倒进一 点开 水 , 用手 晃几下 后 , 将瓶 里 的水倒掉 , 然后将 一个剥 了壳 的熟鸡蛋放 在瓶 口上 , 鸡蛋会慢

让探究之花在科学课堂绽放——如何切实有效地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探究式学习

让探究之花在科学课堂绽放——如何切实有效地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探究式学习
花 的进 一 步 探 究 。
2 提供材料 , 引发猜想 。 让学 生敢 于探究 科学课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我们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 亲历科 学探究 的过程 , 而教师提供合适 的有结构 的探究材料无疑 是 学生进行探究学 习的基 础和关键 。[ 4 1 “ 所谓 有结构 的材料 ” 就 , 是教师精一 设计 的、 t L , 有着 丰富内在联系 的典型 的教学材料组合 。 这种材料 的组合 , 既要揭示 与教 学 内容有关 的一 系列现象 , 体现 教材的科学性 , 又要符合学 生年龄特征和认知 规律 , 近学生 的 贴 日常生活 , 还应从趣味性 、 基础性 、 实践性原则 出发 , 同时要尽量
条、 玻璃块 、 砖块 、 条状 石块 、 片等 )把它们 同时放 在 了有颜 色 竹 , 的水 中静 置几分钟 , 励学生观察细微 变化。终于三分钟后 , 鼓 当
孩 子们发现 水往布条 、 生纸 、 卫 木条 、 块 、 砖 条状石块 、 片上爬 竹
热情 和坚强 的意志参 与探究 。我们 面临 的学生年 龄小 , 他们好 动、 好奇 , 形象思维 占主要 地位 , 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 客观事物或
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 的主要途径 。 “ 探究式教学 ” 作为
小 学科 学课 的一 种教学 方式 , 在世 界很 多教 育成 功国家倍受 推 崇 。事实上 学生 的主动精神 、 创新精 神 、 实践能力 、 个性潜能的充
分 发挥 , 更多的是通过学生 自己的探究和体验 得来 的 , 如果 得不 到正确教育 引导 , 将会泯பைடு நூலகம் 孩子心 中的求 知欲望 , 去激 发孩子 失
放在水里 , 随即放上几片绿叶 , 大家认真观察现象 ,咦 , 让 “ 纸花 怎 么 开了? 再让大家说一说 纸花开的过程 , ” 学生说 : 水顺着花瓣 往 上爬 时花就 开 了。 “ 们愿意让 自己的花开放 吗? 教 师问 。 愿 ”你 ” “

谈探究式学习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谈探究式学习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往来成古今” 这些震撼力很强 的 一 , 天上那 种春光永驻 , 红颜不老 的状况 , 就显得特 一结 生 实 。起 人事有代谢 , 、合 活 际唤 认 “
人世沧桑之感 也会油然而生 。 如在学 习《 春江花 月夜》 , 时 学生头天 晚上 自然永恒 、 刚过完正月十五 ,我就 问学生 :昨夜和家人一 “ “ 和家人在一起 ~没法 回家 ‘ 很圆 ‘ 月亮 皎洁、 明亮 ” 等等 。

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引导 ” 我建议 他们 把“ 跎 , 长安 ” 成 “ 城 ” 换 县 来读 一 : 生读下一句 ,我声情并茂地去读 ,学生受到感
渐 垂


的美妙 , 受到诗词的艺术魅力 。 感
二、 挖掘诗词中鲜活 的具有生命力的东西 :
李 贺《 天上谣 》 首诗看起来很难 理解 , 整 头

学生的情绪调动起 来后 ,我说 :让我们看 我们需要美与纯真来洗刷我们 的生命 ,来弥补 一 “ 切联系 的。
看张若虚笔下的月亮是 怎样 的呢?学生在书 中 生命 中的缺憾。 ”
找到 ,江天一色无纤尘 , “ 皎皎空 中孤月轮 。我又 ” 问 :对家人 团聚 , “ 他发 出了什么感慨呢?” 学生
究其原 因 , 一是诗词所 描绘 学生感受 “ 燕子来 时新社 , 梨花 落后清 明” 的时 : 地一沙鸥”我悲叹诗人的颠沛流离。 , 我读完后 ,
“ 叶底黄鹂一两声” : 的 学生热烈地鼓掌 ,我知道学生对复杂 的诗意的 二 ; i 的 活 学 熟 的 代 活 令特点 ,池上碧苔 三四点 , 生 与 生 悉 现 生 美丽春光 , 学生也就欣然地进入 了诗词 的情境 。: 理解又深刻 了几分 。 牟 篡 相 甚 的是性不深入 表 诗词 中的一些句子 一些字 眼 , 苏 形 有 , 殊词 艺 其现 式它 特 距 远二 诗 的 术 中 稍换 学生就 : 对于一些长诗 ,我采用带读的方 式来调控

如何在科学课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科学课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科学课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89 更新时间:2007-12-2913:22:45[摘要]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助于科学教学在新理念倡导下更好地体现其科学性。

一是教师角色要转变;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展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三是开展有效探究的策略。

[关键词] 科学课;探究性学习;角色转变;问题意识;有效策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得思维方式,而且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究、质疑和研究。

要让他们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增长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而不是形式化的。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要转变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倡导下,这是个老话常谈的话题,但又不得不谈。

从接受式学习到探究性学习,师生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教师,应努力使自己从权威型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使自己从以前课堂领导者的角色转变为探究性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亲密伙伴。

同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深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适时掌握情况并作及时调控。

如我教《磁铁》一课时,学生很喜欢玩磁铁,所以让他们去研究条形磁铁哪部分磁性强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容易玩过了头,不能及时地记录与小结,那么在交流汇报时就很难达成探究目的。

其实只要教师能给学生多些“友情提示或帮助”,及时调控,那探究学习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是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转变的成功表现。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本质,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内容,随着科学的进步,探究式学习成为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探究式教学学习中,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开展探究、获得结论等等一系列的环节,都是实施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开展高效的探究式学习,不仅有效的促进小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扎实的掌握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观念,培养科学学习方法,而且有助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课程中,将科学的探究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科学课程中科学探究方式的重要性,将探究式的科学教学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让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实践,学习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技能,体验科学探究乐趣。

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师在实施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重视书本理论性知识,过分的强调小学生的动手实验,忽略小学生在探究式科学学习中自我体会,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学探究的实施效率。

一、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学习的问题现状(一)存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缺乏科学学习积极性据现阶段教学情况分析,大部分的小学科学教师教学任务量比较大,科学课程内容相对较多,受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相对较大,导致小学科学教师对于课程的安排较为传统,教师对于探究式的学习和教学模式重视度不高,教师一人台上讲,学生百人台下坐,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小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教师给予解答疑惑的时间比较少,导致大多数的小学生只能够盲目的跟随科学教师的教学思维去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另外,大部分的小学生认为科学理论知识比较难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导致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在科学学习上的实践和精力比较少,不听从科学教师的教学,从而导致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成绩较差,与此同时小学科学课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不利于小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提升。

优化探究式学习模式 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优化探究式学习模式 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坚 定 的信 念 , 牢牢 把握 课 堂教 学 的方 向, 持 教学 民主 和 要 坚 师 生 和 谐 的 关系 , 养 学 生创 新 能 力 及 自主 性 学 习 。 以历 培 史 《 标》 指 导 , 循 学 生 成 长 的规 律 、 维 规律 、 学 规 课 为 遵 思 教 律 、 习规 律等 , 学 让学 生 成 为拥 有完 美人 格 和 创造 力 的创 新
技竞争 的时代中, 肩负起 国家繁荣富强、 民族振兴的使命 。
开 发 学生 潜 在 的 素质 闪 光 点 , 正 理 解 “ 感态 度 与 价值 真 情 观” 的人 文 教 育 , 是历 史 课 教 学 的最 终 目标 。 不 可 一 味迎 切 合 学生 的 口味 , 低 历 史课 的 品位 , 要 课 堂上 热 热 闹 闹 , 降 不 下 课后 学 生 一无 所 获 , 让 历 史课 真 正 成 为提 高 学 生创 新 要
过去 的 自然 教学 , 知识 的掌握成 为学 习的最终 目标 , 生 学 缺 乏运用 知识 、 方法解 决 问题 的意识和 能力 , 不利于 学生 的科 学素养 的形成 和发展 。因此教师要 以科 学课的理念 充实 自己 的头脑 , 要从 有利于 学生终 生发展 的角度 , 尽量保护 好他们 的 好 奇心和求知欲 , 促使他们喜欢科 学, 产生 了解 其秘密的愿望 , 从而主动 进行探 究 。比如在一 次科学综 合实践 课上教 学 “ 摩 擦起 电” 时候 , 与学生 一起玩一 个游戏 : 老师手 里这只可 的 先 “ 爱的吹塑纸 小兔 , 想到 黑板上那 片美丽 的草地上 去 , 你能只用 手 贴上去 吗?” 几个学 生纷纷 上台 , 想尽办法 , 用力地压 , 结果
2 1 年 第4 ( 第 1 2 > 0 1 期 总 5期

对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认识

对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认识

对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认识《科学》是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学科。

它突破了以往小学自然以系统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演示操作验证结论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

它明确了科学知识的学习应与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以“探究为核心”,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

但为了强调“探究”,目前不少科学课上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即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演变成学生的自由随意,以开放式探究为幌子,使活动成了吵吵闹闹的放羊式。

要克服这种错误倾向就必须客观认识科学探究活动,精心设计,丰富探究活动的科学内涵。

一、客观认识“探究式学习”在科学课中的地位科学探究是在一定的信念和假设指导下进行的,小学科学课上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基于科学课堂所进行的探究,即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包括观察、测量、制作、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提出模型和交流等。

探究式学习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探究本领,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科学课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但不是惟一方法。

例如,一些以了解科学发展史知识为主的学习环节就不必要使用“探究式学习”。

二、探究活动过程的设计要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在小学各年级段,“科学探究”的程度要求是有所区别的,其“探究”的总体安排也有一定的梯度,它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中年级段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以系统的观察、对常见物体的摆弄、测量为基础;而高年级段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设计和完成简单的探究活动来探究科学问题。

因此,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也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探究活动的具体内容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如三年级下册《观察鱼》一课。

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实践。

事实上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那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呢?一、创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乐于探究科学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创设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

这就要求科学教师不要以自身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思维,而应“蹲下身子”,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科学,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

尤其是对学生“异想天开”的答案不要过早作出简单的判断,更不要嘲笑、讥讽学生,而应耐心倾听,积极肯定,小心呵护学生刚萌发的创新意识,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出来。

这时我们会惊叹,学生的创新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而课堂也会因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而变得精彩。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敢于探究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其间,使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例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我拿出3个都装着水的形状大小不同的瓶子,对学生说:“昨天,我到邻居家串门时,邻居家的小孩指着这3个瓶子,问我,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我左看右看,还真拿不准,大家帮我猜一猜,好吗?”话音未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竟也争得面红耳赤,各执己见,“到底哪瓶水最多?”的探究活动就由此开始了。

用探究式学习学《科学》

用探究式学习学《科学》

能增强学生学 习的 自主性 。如在《 我发现 了什 么》 这一 课 中, 我把学生带 到课 外 , 让他们谈谈对 大树 的了解有 多少 ?从而鼓励学 生从不 同角度来提出问题 , 然后针对 他们所 提 出的问题 , 帮助 他们进 行整理 、 分类 , 最后 选 择 出一些有研究价值 的问题 , 在课堂上探究 。这样 , 学 生探 究这些 问题兴趣盎然 ,自主学习 的愿望就显得 十
分 强 烈 , 深 层 次 。 与 探 究 过 程 之 中 , 生 就很 轻 松 能 参 学
地完成 了知识 的建构过程。 三、 注重实践过程是探 究的核心 . 学 生是学习的主人 、 课堂 的主体 , 这是多年来一 直
强 调 而 又 往 往 忽 视 的 一个 方 面 。 以往 教 师 只 注 重 知 识
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养成 随时发现新 事物的 习惯。事实上 学生的主动精神 、 创新精神 、 实践能力、 个性潜能的
充 分发 挥 , 多 的是 通 过 学 生 自 己的探 究和 体 验得 来的 , 么 , 么是 探 究 式 学 习? 更 那 什 我们 教 师 应 怎 么做 呢 ? 中对 这 文
【 改创新 】 教
用探究式学 习学《 科学》
马祥 平 辽宁省大石桥市建 一镇 中心小学 辽宁
大石桥市 l50 05 1
摘要 :科 学学习要以探 究为核心”是科 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随着新课程 改革 的不 断推进 , 究式 学习作 “ , 探 为科学课 学习的一种基 本的学习方式 ,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 ̄ - 被越来越 多的教师 实践着。 ; q, . k- 美国探究教 学专家萨奇 曼认为 , 学生生来就具有一种好奇的倾 向, 他们会想 办法弄 清事物的背后 究竟发 生了什 么及为什 么会发生 , 教学应

探究式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科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论,科学教学中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还较严重。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感觉收获颇多。

探究式学习即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引导就是引路,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示学习方法。

探究是指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和一般顺序。

探究式学习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是转变为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依据学生所认识的科学知识,虽然相对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

因此学生要想认识科学知识,也必须按照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来进行探讨。

学生是科学课教学认识的主体,引导探究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究”活动,而不是包办代替,一讲到底。

二、探究式学习是进行科学教学的指导思想1.以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为指导。

即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基本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方法论,来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实验的智力价值。

2.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

如在九年级《对蜡烛燃烧的探究》,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但笔者通过设计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提出许多新的问题。

如: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的成分究竟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你能设计实验探究吗?这样让学生带着悬念、好奇心,进行了实验,发现大部分同学直接对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进行了点燃,发现均能重新点燃蜡烛,那么熄灭蜡烛有“白烟”产生,燃着的蜡烛有白烟产生吗?给你一根玻璃管,你能进一步把实验改装一下吗?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同学们积极思考,其中有一个同学提出把玻璃管的一端放入火焰中,看另一端是否有“白烟”产生,我让同学们试了一下,发现同学们劲头十足啊,而且得出同一个结论:都有“白烟产生。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摘要:探究式学习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探究本领,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与以前的各种学习方式相比较,它更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它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能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在探究过程中,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本质。

关键字:探究探究式学习体验“探究——研讨法”是美国自然教学法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首先提出的。

这种教学方法主张用具体的客观现实作为学习的开始,通过儿童对有结构的材料摆弄、操作,探索出材料所包含的概念而控制它。

然后在小组内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谈出各人的感性认识,集中起来形成极为丰富的完整形象。

探究式学习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认识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解释的依据;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以探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明确规定了“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探究式学习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在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上往往是好学生神采飞扬,后进生默默无闻。

教师是有心无力,而这些后进生是有力无心,不想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探究式学习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引导学生们注意每一个人对探究活动的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

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

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还要考虑利用其他时机给予他们一些适合他们水平和需要的探究任务,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

探究式教学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探究式教学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探究式教学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实施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需要改变教学标准,改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式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又称为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动手做、做中学主动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1]。

二、探究式学习的意义基于探究性学习方法的主张是对课程改革、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摆脱传统的“灌输——培训——考试”测验教育,实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引入基于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始终对探索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问题保持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并让学生融入生活,了解社会,探索真理,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2]。

三、探究式学习在道德与法制课中如何应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苏联心理学家鲁宾什坦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始于具有情感理解力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并形成寻求问题答案的意图,从而鼓励学生使用“拥有知识”来独立探索。

因此,教师应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并根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特定的情境,并指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3]。

如笔者在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框时,是这样进行导课的:鲁迅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努力工作的人,努力工作的人,要求人民的人……这是中国的脊梁。

”使用教科书中的示例,我从浅入深。

提出以下问题:(1)您认为“中国骨干”是什么?请使用特定的字符或事件进行解释。

(2)一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3)中国的骨干力量在国家的发展和增长中扮演什么角色?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什么影响?这样,通过创造一个有问题的情况,结合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开始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小学科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科学课是小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讲解与演示法教师讲解与演示法是小学科学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视频等多媒体教具,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科学概念和原理。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观察并参与其中,加深他们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二、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发现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三、游戏化教学法小学生喜欢玩游戏,因此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中被广泛应用。

教师可以结合科学知识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填字游戏、拼图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一种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际场景,如植物的生长过程、物体的运动轨迹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并通过观察、实验和记录等方式进行学习。

情景模拟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与实际场景相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五、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共同合作探究科学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同时,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与演示法、探究式学习法、游戏化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合作学习法。

试论科学课中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试论科学课中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试论科学课中探究式学习的运用科学课是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实践和应用。

现今,探究式学习已成为科学课教学中重要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方式,其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试论探究式学习在科学课中的运用。

探究式学习是指通过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研究科学现象、探究科学规律的一种学习模式。

与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相比,探究式学习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科学课中,探究式学习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生物课中,通过动物的解剖和观察,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奥秘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在化学课中,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在地理课中,通过野外观察和使用地图仪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和地球环境的变化。

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然而,探究式学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探究式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可能会导致课程进度的拖延。

其次,在进行实验和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受到人身安全和实验环境等方面的限制。

此外,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否则难以顺利实施。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掌握科学教育内容的核心,选出最适合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合理规划探究式学习时间,安排专业的实验室和指导老师,让学生能够安全探究科学现象和掌握实验技能。

同时,对于基础知识不足的学生,可以采用预习、补课等方式进行补充,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在科学课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虽然探究式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教师的科学教育教学规划和指导,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探究式学习成为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享受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享受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享受探究式学习的乐趣作者:于桂岩刘伟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21年第11期《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小学科学课程旨在通过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科学素养。

”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把“探究”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把“保护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享受探究的乐趣,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一、在生活情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

生活不仅是科学的“根”,也是教学的“源”。

在生活情境中探究科学原理,学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师生之间既是共同探究的合作者,又是获得探究成功喜悦的享受者。

在学习“热胀冷缩”时,我们创设了这样的科学生活情境:首先,拿出几个被踩瘪的乒乓球。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打乒乓球,可是这几个球不能用了。

谁有办法能把它们恢复原状呢?(为了能和教师一起打乒乓球,学生急于想把踩瘪了球鼓起来。

有的学生用手捏,但是没捏起来)师:我能把球修复好,你们信不信?(学生用好奇的神情看着教师一边将球放入水槽里,一边往槽里加入热水。

学生一边观察:乒乓球慢慢地鼓起来了)师: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为什么能鼓起来?通过创设“师生要打乒乓球,想办法让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的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解决心中疑惑的需要。

在这样的生活问题情境中,教师应及时引出“乒乓球放在热水里为什么能鼓起来,放在凉水里行不行,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呢”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会主动地、反复地去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创设丰富而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熟悉感,拉近他们与科学的距离;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课中的重要性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课中的重要性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课中的重要性作者:王惠玲来源:《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05期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与科技密切相关,尤其是学生更是从小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我认为必须从小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与学的统一,这样的教学才卓有成效。

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尝试和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重要性,以和广大同仁商榷。

一、自主——民主精神的体现自主学习主要是针对被动学习而言的。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学生一切要顺从教师。

但在我的科学课上,我提倡学习要自主,学生应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可以自主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决定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方式等等。

例如,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部分内容时,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常见的实心物品,并做好课前预习。

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木块、塑料块、铁钉和钢球。

进行实验时,我先把实验要求及方法讲了一遍,并做了示范。

实验还在准备阶段他们已迫不及待了。

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分别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和自己准备的材料各进行一次试验。

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本组的预测及实验结论。

在这里,学生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学习活动,更是充分反映他们的自主,是为自己的兴趣而学。

无疑,将自主权还给学生是民主精神在教学领域的体现。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互动的结果,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称为教学,学生在人格上有与教师平等的权利。

二、合作——学生交往的需要学生的学习不是个体的活动,有和同学交流的需要。

由于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学生更希望能与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借助于众人的力量、智慧,使问题变得更容易解决。

我在教学“我的月球卡”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月球的信息不一致,还各持己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式学习在科学课中的重要性
铜梁县土桥镇旧市坝小学蒋有斌
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个总体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待自然、社会和个人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三大方面。

探究式学习是最能体现这个培养目标的一种方式,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主地探求和应用科学知识。

同时,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近或相似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曲折与乐趣,感受科学思想和树立科学精神。

那么,在小学科学课中,该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一、创设探究的氛围
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开展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

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
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给学生足够多的探究时空
学生主体地位在探究式学习中的体现,首先是对材料的支配,其次是有足够的操作探究的时间、空间。

如果过多限制学生探究时空,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只能是一句空话。

1999年的《小学自然教学》接连刊发了一组评论文章《走出1:1的格局》。

文章指出,一节课,教师发言或活动时间多于学生,那么,这位教师是一位不称职的教师;师生活动时间比为1:1的老师,是一个基本合格的老师;师生活动时间比为1:3、1:4甚至1:6的老师,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这足以说明,能不能保证学生的探究时空,体现了教师是否真正把学习者放在中心地位,是否真正领会探究性教学的实质。

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材料、创设探究情境后,应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激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观察、实验、操作,而不是教给学生每一步该做什么,领着学生摸着石头“过河”。

教师如果按成人的、程式化的思维方式去给学生所谓的“指示”、“建议”,反而会“遮断”学生的思维过程。

如《手的观察》一课中,当提出“手为什么这么灵巧?”这一问题后,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于是出现了手的灵巧性与皮肤、骨头、筋脉、肌肉、大脑等有关系的种种猜测,然后自己设想一系列活动——验证猜测,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法、步骤
在科学课中,有些课的实验要靠老师告诉,或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获取,这虽然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有效途经,但相当一部分实验是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探究的方法及步骤的。

如在《探索纸的秘密》这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说出一些用纸制作的物品后,就让学生讨论“你怎么知道它们都是纸呢?有什么办法?”于是出现了“撕、刮、水泡”等方法,下面的活动才能按其方法一一去探究;在“区别纸与塑料”这一活动时,拿出两块表面上看极像的塑料和纸,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两种材料各是什么?”然后商议“你有什么办法识别哪块是塑料,哪块是纸?”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用水浸泡,还有的说撕撕看……真是百花齐放。

接着,学生按各自的办法进行活动,得出结论,科学地区别了纸与塑料。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就应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探究,即使像造纸那样的课,也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扶他们一把,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指导学生自主运用知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最后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人类就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不断前进。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认识来源于探究,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则是又回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再一次得以凸现。

学生在经过对探究材料的探究学习后,得到了有关事实的正确
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这些认识去解释有关事实,让学生想一想,学到的科学有什么用,在生产生活中那些地方可以用、怎样用,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件有用的东西,力求让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总之,教师应在科学课中运用多种渠道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教育和教育探索,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迸发其创新的意识,发展其创新的思维,培养其创新的精神,锻造其创新的能力。

在我们学习科学探究的理念时需要认识到:学习科学探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有目的地实施,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科学探究的本质,教师要把握其精神,使课堂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

2010.06.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