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训目标为导向的培训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培训目标为导向的培训理念
作者:赵振东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20期
[摘要]在关于气象教育的培训中,应当对培训目标、培训教学、培训评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以规范和完善。为此,要将培训目标分成总目标、课程目标、课时目标等三个层级,并分析知识、能力、素质等三类目标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应用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对确立目标、导向目标、评估目标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关键词] 培训目标;确立目标;导向目标;评估目标
一、引言
培训工作由培训需求、项目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等四个环节组成,培训需求是什么?为满足需求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培训后是否满足了培训需求?这些都是培训组织者需要回答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抓手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培训目标,下面对以培训目标为导向的培训理念做一分析。
以培训目标为导向的培训就是将培训目标贯穿于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马杰的看法,培训的组织过程无非是要回答这样三个的问题:(1)我们要到哪里去?(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3)我们是否到了那里?“我们要到哪里去?”是一个“确立目标”的过程;“我们怎样到那里去?”是一个“导向目标”的过程;“我们是否到了那里?”是一个“评估目标”的过程。培训目标有如下特点:
首先,培训目标可用于编制课程。例如,气象人事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天气预报员上岗的目标要求,这些要求将会影响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
其次,培训目标用于学员了解能学到什么知识,能达到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导学课程让学员知道培训的目标,理解目标的有限性,明白培训后能做什么,调整培训的期望值。第三,培训目标用来指导督查与检测培训质量。如果培训实施单位完成了培训任务,那么,就需要相应的督查与检测来考察教学效果,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是督查与检测的参照标准。最后,培训目标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教师要根据培训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与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培训目标
(一)培训目标的内涵
培训目标是学习者接受教学后所应展示行为的清晰描述。培训目标的确定一般会通过需求分析得出,一个完整的目标陈述应该包括如下方面:(1)学习者;(2)学习者在应用环境下应该能做什么;(3)所学技能要运用的环境:(4)在应用环境中学习者可用的工具。例如,学员能够正确使用观测设备和软件,初步具备从事气象观测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目标的层级
根据培训内容的范围,培训目标的层次一般可分为三个级别:培训总目标、课程目标或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培训总目标为某个培训班教学计划中的培训目标,如新任预报员上岗培训的培训目标;课程目标或单元目标为某个培训班教学计划中划分出的教学单元或课程的培训目标,是依据培训总目标进一步细化的某类目标,如县级气象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教学中的气象现代化与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培训目标、新任预报员上岗培训教学中天气分析的培训目标;课时目标为某次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在课程目标或单元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的培训目标。
(三)培训目标的分类
在教育教学理论中,一般按照学习结果分类来描述培训目标,学习结果分类有多种理论和方法,其中应用较广的是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我国人才培养中一般将培训目标划分为知识、能力、素质等三类。
1.知识。知识是人们在适应生存环境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可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按领域一般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按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即言语信息、概念、规则、原理、程序等。可以按学习结果的分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程序。
2.能力。能力是一个人胜任某项工作的本领,如预报员预报天氣的能力。在现代教育中,能力被定义为是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智力。智力主要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包括心理适应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人际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
3.素质。素质是人的有效、优化、正确使用知识的能力,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品性和潜能。如果人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一定的能力,但不能使用知识和运用能力来解决问题,那么他的素质是不高的,因此素质不是知识、能力的分类集成,而是对知识与能力的控制、指挥系统,若知识和能力是原材料,则素质是使用他们来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和手段。
4.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知识是基础,是对已有事物的认识,属于第一层次;能力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对应于相应的知识,但不完全依赖于知识,它是知识的表现形式,知识的使用者,属于第二层次;素质属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内容,它不是知识、能力的简单
集成,线性相加,而是对知识与能力的组织与控制、领导与指挥,它是知识与能力的复杂函数。
三、确立目标
在培训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确定培训目标,即要回答“我们要到哪里去?”如果培训目标定位不准,再好的教学也可能无法满足组织的真正需求;如果培训目标模糊不清,培训实施就失去了统一的标准,达不到同样的培训效果。
首先,根据组织需求确定开发的培训项目,依据组织需求、分析岗位需求来确定培训总目标。其次,根据培训总目标设计培训单元或培训课程,依据岗位需求、调研培训对象现状确定编制课程目标或单元目标。
例如,大气科学中的空气的水平运动部分的培训目标可描述为:
1.知识目标:能够解释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地面风,列出大气运动的类型,分析大气运动的作用力,描述自由大气与近地面主要的大气运动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能力目标:根据温压场图判断风向,根据风向及其变化判断温压场。
3.素质目标:建立由简化到复杂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导向目标
培训目标确定之后,接着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为了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应该采取哪些教与学的活动?即要回答“我们怎样到那里去?”就是为完成特定的培训目标而确定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
(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员为了达到培训目标,由教学原则指导,借助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它既有教师教的行为,又有学员学的行为,而且两者相辅相成。
例如,上述大气科学中的空气的水平运动部分,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知识目标: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地面风属于概念问题,使用探究讲授法较好;大气运动的类型属于言语信息,使用互动讲授法较好;分析大气运动的作用力属于规则问题,使用体验讲授法配合演示法较好;自由大气与近地面主要的大气运动特征和分析其成因属于原理,使用案例讲授法配合提问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