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名词解释(一)

合集下载

高中必修二生物的名词解释

高中必修二生物的名词解释

高中必修二生物的名词解释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规律。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许多关键性的名词和概念。

本文将解释一些高中必修二生物的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1. 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是位于细胞外层的一层薄膜,由磷脂、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组成。

它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并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膜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相互作用。

2. 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并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传递给下一代。

人类的染色体呈现出一对一对的特点,其中包含有关遗传特征和性别决定的基因。

3. 基因(Gene)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信息的单位,由DNA序列编码。

它们决定了生物的特征和表型,包括外貌、性状、身体功能等。

基因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而且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生突变,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化。

4.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一些细菌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ATP和NADPH,然后使用这些能量去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能量和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同时也释放出氧气。

5.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来改变其性状和功能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插入、删除或修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实现人类的需求。

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药物的生产、农作物的转基因改良等。

6. 进化(Evolution)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的遗传变化和适应性逐渐改变的过程。

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突变等因素,有利的性状将得到保存和传递,从而使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在探索生命的奥秘中,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涉及到许多生物学名词,这些名词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高中生物名词的解释:1、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细胞内含有许多不同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2、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基本单位,它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的。

基因通过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来编码蛋白质和其他分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DNA: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它们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性。

4、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可以作为结构成分、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运输物质和调节基因表达等。

5、酶: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生物催化剂,它可以在生物体内加速化学反应而不被消耗。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催化各种化学反应,从而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6、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及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等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以上仅是高中生物中的一些基本名词解释,学习这些名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和生物体的复杂机制。

普通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生物化学,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过程的学科。

这些过程包括细胞的结构、代谢、能量产生以及各种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面,我将解释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名词: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分子,由氨基酸组成。

它们是许多生物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结构支撑、催化反应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等。

2、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由碱基、磷酸和戊糖组成。

高中生物常用术语题目中经常给的需了解的概念

高中生物常用术语题目中经常给的需了解的概念

高中生物常用术语一览以下是高中生物中常用的一些术语: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遗传信息表达和代谢功能。

分子: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如水分子、糖分子等。

蛋白质:生物体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之一。

核酸: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两种。

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具有氨基和羧基。

DNA: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RNA:在DNA指导下合成蛋白质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具有传递信息和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脱氧核糖核酸:细胞内的一种物质,是构成细胞核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核苷酸: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由碱基、磷酸和核糖组成。

酶:生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细胞膜:包围在细胞外面的薄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透明胶状物质,含有多种酶和细胞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内的一些小器官,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有氧呼吸:细胞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细胞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通过发酵作用产生能量的过程。

光合作用:植物和某些微生物通过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物质循环:生物体内物质的合成、分解和再利用的过程,包括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基因工程: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基因进行操作和编辑的技术。

克隆技术:无性繁殖技术,通过将一个或多个细胞复制成许多相同的细胞或组织,实现遗传信息的无性繁殖。

胚胎移植:将早期胚胎从一个雌性动物转移到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其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之欧阳总创编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之欧阳总创编

绪论1、应激性:任何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

2、反射:人和动物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细胞的化学成分3、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

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

构成细胞的这一小团原生质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4、结合水: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结合水。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5、自由水: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6、缩合: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缩合。

7、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那个键(—NH —CO—)叫做肽键。

8、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9、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10、核酸: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

11、脱氧核糖核酸:核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有脱氧核糖的,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12、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3、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14、亚显微结构:又称超微结构。

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15、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形成,并位于其外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结构。

16、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17、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

这种膜运输蛋白质具有专一的结合部位,对所结合的物质具有高度选择性,只能同专一物质结合的特性类似于酶同底物的反应。

当某种载体蛋白的外端表面的结合部位与专一性物质结合后,载体蛋白分子就发生构象变化,将该物质分子运转到膜的内表面,随之释放到细胞质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2.5名词解释:细胞的分子组成(水和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2.5名词解释:细胞的分子组成(水和化合物)

细胞的分子组成(水和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指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外的一切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等。

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和盐4大类。

生物体中的无机物主要有水及一些无机离子,如Na+、K+、Ca2+、Cl-、HCO32-、SO42-、HPO42-等。

自由水:指在细胞和体液中能自由流动的水,是较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如血液含水83%,多为自由水,可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细胞中去,又把细胞的代谢废物运到排泄器官。

血液凝固时,自由水变成结合水,不能再自由流动。

结合水:指在细胞内与其他物质结合,不易流动的水。

简单有机物的氨基、羧基、羟基或羰基均可与水结合。

生物大分子往往兼有极性基(亲水)和非极性基(疏水),如蛋白质、核酸、极性脂类等。

在水的环境中,其非极性基常藏于结构的内部而极性基则分布于表面,故也可与水分子结合。

所以这些结合水不能再融解其他物质,也难于流动。

心肌含水79%,与血液的含水量差不多,但其所含的水均为结合水,故呈坚实的形态。

代谢水:指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水。

每100g糖氧化时可产生55mL的水。

每100g脂肪可产生107mL的水,每100g蛋白质可产生41mL的水。

每天人体内生成的代谢水大约有300mL。

鸡胚在封闭的蛋壳内发育为小鸡所需的水分全赖于代谢水。

骆驼的驼峰内储存大量脂肪,氧化时提供的代谢水使骆驼能耐干旱,可在沙漠中长期行走。

有机化合物:即碳氢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简称有机物。

除水和一些无机盐外,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几乎全是有机物,如淀粉、蔗糖、油脂、蛋白质、核酸以及各种色素、过去误认为只有动植物(有机体)才能产生有机物,故取名“有机”。

与无机物相比,有机物的种类众多,一般挥发性大,熔点和沸点较低,反应较慢(较复杂)。

溶于有机溶剂,且能燃烧。

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又称生物大分子,指生物体内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脂类)和多糖4大类。

高中生物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高中生物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名词解释1.翻译2.密码子3.密码的简并性4.同义密码子5.变偶假说6.移码突变7.同功受体8.多核糖体(二)问答题1.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组分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功能?2.遗传密码是如何破译的?3.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4.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5.简述核糖体的活性中心的二位点模型及三位点模型的内容。

6.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是怎样被活化的?7.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8.蛋白质合成中如何保证其翻译的正确性?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合成蛋白质的起始过程有什么区别。

10.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11.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怎样形成的?1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组成有什么不同?如何证明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13. 已知一种突变的噬菌体蛋白是由于单个核苷酸插入引起的移码突变的,将正常的蛋白质和突变体蛋白质用胰蛋白酶消化后,进行指纹图分析。

结果发现只有一个肽段的差异,测得其基酸顺序如下:正常肽段Met-Val-Cys-Val-Arg突变体肽段Met-Ala-Met-Arg(1)什么核苷酸插入到什么地方导致了氨基酸顺序的改变?(2)推导出编码正常肽段和突变体肽段的核苷酸序列.提示:有关氨基酸的简并密码分别为Val: GUU GUC GUA GUG Arg: CGU CGC CGA CG AGA AGGCys: UGU UGC Ala: GCU GCC GCA CGC14. 试列表比较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

15. 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三)填空题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为原料直接供体,以_________为合成杨所。

2.生物界共有______________个密码子,其中__________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1.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遗传信息的分子,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的基础。

2. RNA(核糖核酸):与DNA相似,由核苷酸组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基因的表达。

3. 基因:以DNA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序列,在细胞的遗传物质中编码特定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的片段。

4. 染色体: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携带遗传信息并参与细胞的遗传传递。

5. 酶:生物内的一类蛋白质,能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从而调节细胞的代谢过程。

6. 细胞膜:包裹细胞的一层薄膜,具有选择性渗透性,负责物质的进出以及细胞内外环境的维持。

7. 细胞核:细胞内的核仁,储存和维护遗传物质DNA,并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

8. 胞质:细胞核以外的细胞内物质,包括细胞器、溶液和细胞骨架等。

9. 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分体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10. 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两条染色体在长度、着丝点位置和载体基因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染色体。

11. 有丝分裂:细胞分裂的一种形式,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和细胞质分裂等过程,产生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细胞。

12.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分裂形式,包括二次中期分裂和一次中期分裂,产生具有一半遗传信息的细胞。

13. 基因突变:遗传物质DNA序列发生的突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14. 显性:一种遗传特征在表现上能够遮盖掩盖其他相对隐性的特征。

15. 隐性:一种遗传特征即使在基因型中存在,也无法在表现上显现。

16. 基因型:某个个体拥有的基因类型或基因组合。

17. 表型:基因型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发育和功能等集合体。

18. 自交: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常用于遗传实验中研究遗传机制。

19. 裂殖: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的一种繁殖方式,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相同的后代。

20. 有丝分裂:一种细胞分裂方式,通过细胞核的分裂来产生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细胞。

高中生物学科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学科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学科名词解释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P2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P8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P8大量元素:C H O N S K Ca Mg等 P16微量元素:Fe Mn Zn Cu B Mo等 P16必需氨基酸: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

P21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合成的。

P21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

P22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

P22核酸: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P26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化合物。

P33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自由水:细胞中以游离的形式存在的水。

P35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P41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P47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构成的复杂系统。

P49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P54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P61糖被: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P68被动运输:物质通过顺浓度梯度扩散的现象。

主动运输:物质通过逆浓度梯度扩散的现象。

P70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P70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P71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方式。

P71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P72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

它包含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名词解释与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名词解释与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名词解释与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名词和概念。

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些名词和概念进行解释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名词解释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的解析和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生物学知识。

一、细胞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它是由细胞膜包围的,包含一系列细胞器,如核、质粒、线粒体等。

细胞通过代谢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来完成生命活动。

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它们共同组成了整个生物体。

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以产生有机物和氧气。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叶绿素吸收太阳光并结合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酶的作用将它们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氧气的主要产生方式。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它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的染色体会复制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分离到两个新的细胞中。

有丝分裂是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过程。

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它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减数分裂包括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两个阶段,通过两次分裂,一个生殖细胞会形成四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单倍体细胞。

减数分裂是生物繁殖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四、基因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它位于染色体上,通过DNA 的编码和转录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如眼色、毛色等。

基因也可以传递给后代,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五、进化进化是生物种类和个体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和不断改变的过程。

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它通过遗传变异、适应和自然选择等机制推动。

进化使得物种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发展出新的特征,是生物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六、遗传遗传是生物体在繁殖和发育过程中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高中生物遗传学名词解释专题

高中生物遗传学名词解释专题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规律(1)名词: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显性性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如D和d。

而D和D, d和d, D和B,D和b、d和B,d和b都不是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控制着不同性状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但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纯合子: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杂合子: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①实验材料: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图1-1),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图1-2),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②实验方法及结果: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用P表示)进行杂交,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就是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2中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性状比隐性性状是(接近)3∶1。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高中生物是一门涉及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细胞、基因、蛋白质、生态系统等众多生物学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生物学名词进行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学科。

1、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负责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内物质,细胞核则包含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基因:基因是DNA序列的一部分,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遗传特征,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发挥各种功能。

3、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基因编码的生物大分子。

它在生物体内扮演着许多重要角色,如结构支持、催化反应、运输和免疫防御等。

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非生物环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关联。

5、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地球上氧气的主要来源,对维持地球上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6、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细胞内进行,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7、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些变化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影响物种的进化。

8、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生物个体在自然环境中适应性不同,那些更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适应性较差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

这个过程导致物种逐渐进化。

以上是对一些常见高中生物名词的解释,了解这些概念对于学习生物学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复杂性和生命的奥秘。

生理学名词解释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理学研究涉及生物体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方面,例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以及种群等不同层次的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高中生物名词解释生物科学是一门探索生命的科学。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物学术语及相关概念,下面为大家详解几种常见生物学名词。

一、基因基因是指遗传物质的一段特定区域,是DNA的一个片段。

基因决定了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如眼睛的颜色、身高、皮肤颜色等等。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的突变是使得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推动力。

二、染色体染色体是存在于生物体细胞核内的一种染色体蛋白质复合体。

人类就有46条染色体,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

染色体中包含了基因的信息,不同的基因序列决定了不同的表型,如具有不同颜色花瓣的植物。

三、DNADNA即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

DNA是由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分子按特定顺序组成。

每个核苷酸分子包含了一个磷酸基团、一个糖基团和一个氮碱基团。

因为元素成分的不同,DNA分子可以在它们之间建立特异的化学键。

四、进化进化是指物种的形态、习性、特征以及种群数量和分布等方面的变化。

进化过程可通过自然选择、基因突变、遗传漂变等过程来推动。

整个生物的进化过程是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有机体的过程,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过程。

五、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的最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内含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分子,如DNA、蛋白质、酶等,从而使细胞具有各种功能和特性。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

六、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或重组DNA分子的顺序、组成和结构,进而影响生物性状和生理特征的技术。

基因工程在动植物遗传改良、医学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克隆克隆是指通过人造方法复制一个已经存在的生物体,从而得到与原生物特征基本一致的复制品。

克隆技术在动植物生殖和遗传改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生物学术语和相关概念的解释,生物学知识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大家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相关知识,形成更加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学科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学科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学科名词解释细胞代谢是指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

在实验中,变量是可以变化的因素,自变量是实验中可以人工改变的变量,而因变量则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生殖过程中提供的植物或动物。

母本♀:生殖过程中提供卵子的植物或动物。

杂交:不同种或不同亚种之间的交配。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的过程。

人工选择:人类通过选择某些有利特征的个体进行繁殖,以达到改良物种的目的。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编码。

等位基因:某一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成。

表型:个体的外在表现。

显性基因:表现型中能够表现出来的基因。

隐性基因:表现型中不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杂合子:同一基因位点上,一个个体拥有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情况。

纯合子:同一基因位点上,一个个体拥有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的情况。

遗传规律:描述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规律的定律,包括孟德尔定律、染色体理论和分离定律等。

基因重组: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交换过程中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突变:基因发生突然而不可预测的改变。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DNA序列,创造新的生物品种或改良已有品种的技术。

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转录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则是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体液是指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参见P3)。

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参见P5)。

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行为信息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

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其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中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名词解释生物学是一门探索生命的科学,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概念和术语。

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中,必修一是一个关键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生物学基础概念和原理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1. 细胞与细胞器生物世界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动植物细胞。

细胞是自主繁殖和利用营养的个体。

细胞由多种细胞器组成,这些细胞器有助于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2. 基因与遗传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遗传是指基因在生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

人类遗传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的影响,包括染色体的排列和基因的突变等。

3. 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的过程,它分为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通过细胞间质纤维(纺锤纤维)将染色体分离到两个子细胞中。

这是发生在有核细胞的分裂过程。

细胞的有丝分裂用于生殖和生长,并保持基因的稳定。

4.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一些细菌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它发生在叶绿体中,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生物分子中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食物链的基础,也是氧气的产生者。

5.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在细胞内,呼吸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

它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也是能量释放的主要手段。

6. 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是指基因组中的变异,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进化是生物种类的渐进性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使生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提高生存能力。

7.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的不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

8. 生态系统与食物链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独立的、稳定的生态系统。

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体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关系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名词解释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名词解释

必修一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3.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4.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5.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6.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7.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8.糖被: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糖被。

9.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10.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

11.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12.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对照试验。

13.活化能:分子从常态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叫活化能。

14.酶: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15.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

这种合成作用叫化能合成作用。

16.细胞呼吸: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17.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二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必修二名词解释

第一章知识要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名词解释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亲本:一般指动植物杂交时所选用的雌雄性个体。

参与杂交的雄性个体叫父本,用符号♂表示;参与杂交的雌性个体叫母本,用符号♀表示。

4.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5.异花授粉:两朵花的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6.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纯种)7.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杂种)8.测交:就是让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某生物个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9.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过程10.自交( ):基因组成相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的过程(如自花传粉)11.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12.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1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14.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5.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二、孟德尔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一)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在自然状态是纯种。

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二)豌豆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三、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四、孟德尔第一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生物学教学论题库(与部分答案)

生物学教学论题库(与部分答案)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一)名词解释1、课程标准由教育部颁发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檔,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和要求.(二)填空题1、从课程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容,其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课程标准》,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4、生物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具体确定并描述学生在不同阶段生物学课程中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

是用行为动词描述学习后行为上的变化。

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容,依次为前言、课程目标、容标准和实施建议。

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10个主题,并选择了人与生物圈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出发点和依据。

(出发点、依据)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总目标,二是课程的具体目标。

10、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11、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方针。

12、新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索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

(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

)13、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生物评课标准的围主要是、、等三个方面。

(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基本素质)14、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生物评课标准强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主要表现在、、。

高中生物 遗传专业名字解释

高中生物 遗传专业名字解释
20、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
(五)、遗传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1、基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2、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六)、常用遗传学符号
23、×杂交, 自交,♀母本,♂父本,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
(七)
常染色体遗传:
伴X遗传:
伴Y遗传
X、Y同源区的遗传
交叉遗传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10、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基因
(三)、交配类
11、自交:①(狭义)自己的花粉落到自己的柱头上。②(广义)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
如:DD×dd,Dd×Dd
12、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如:DD×dd,Dd×dd
13、测交:①(狭义的)杂合子和隐性纯合体(Aa×aa)杂交。②(广义的)待测物体和隐性纯合体杂交(待测物体×aa),用于判断待测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5、性状分离:①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②子代表现出亲本没有的性状。
(二)、基因类
6、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
7、隐பைடு நூலகம்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
8、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d。
9、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DD、Dd。
一名词解释
(一)、性状类
1、形状: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颜色、高度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如:豌豆的高茎对矮茎。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

绪论1、应激性:任何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2、反射:人和动物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细胞的化学成分3、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构成细胞的这一小团原生质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4、结合水: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5、自由水: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6、缩合: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缩合.7、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那个键(—NH—CO—)叫做肽键.8、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9、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10、核酸: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11、脱氧核糖核酸:核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有脱氧核糖的,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12、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3、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14、亚显微结构:又称超微结构.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15、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形成,并位于其外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结构.16、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17、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这种膜运输蛋白质具有专一的结合部位,对所结合的物质具有高度选择性,只能同专一物质结合的特性类似于酶同底物的反应.当某种载体蛋白的外端表面的结合部位与专一性物质结合后,载体蛋白分子就发生构象变化,将该物质分子运转到膜的内表面,随之释放到细胞质中.18、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可以看到细胞质是透明的胶状物,细胞质主要包括基质和细胞器.19、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20、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2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2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细胞分裂2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24、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上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25、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新陈代谢概述26、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27、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这叫做同化作用.28、异化作用(分解代谢):生物体把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这叫做异化作用.29、酶: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水分代谢30、水分代谢: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3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32、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渗透吸水.3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34、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质壁分离.35、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矿质代谢36、矿质代谢: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过程.37、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光合作用38、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39、生物的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40、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41、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动植物来说称为无氧呼吸.42、发酵: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如果用于微生物,习惯上称为发酵.物质代谢43、食物的消化:指在消化道中,将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变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44、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能量代谢45、能量代谢:指生物体对能量的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46、内呼吸:机体内的全部细胞从内环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以及氧在细胞内的利用的生理过程.47、外呼吸:机体从外界环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48、自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自养型.49、异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只能把从外界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氧型.50、需氧型(有氧呼吸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以释放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需氧型.51、厌氧型(无氧呼吸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在缺氧的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以获得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厌氧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52、生物的生殖:生物体产生自己的后代的过程,叫做生物的生殖.53、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54、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55、孢子和孢子生殖: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56、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由母体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体的生殖方式.芽体逐渐长大,形成与母体一样的个体,并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成为完整的新个体.57、营养生殖: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58、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59、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配子生殖.60、卵细胞:在进行有性生殖时,有的细胞长的大,失去鞭毛,不能游动,这种大的配子叫做卵细胞.61、精子:有的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小细胞,小细胞生有两根鞭毛,能够游动,这种小的配子叫做精子.62、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卵式生殖.63、减数分裂: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的特殊的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和DNA只复制一次.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只有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64、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65、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66、四分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67、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68、生物的个体发育: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叫做生物的个体发育.69、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被子植物.99、胚的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70、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并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71、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差别很大,而且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叫做变态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72植物的向性运动:指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73、植物激素: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对植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特殊微量化学物质.74、生长素的二重性:指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浓度的高、低是针对最适浓度而言)75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76、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77、动物激素:动物体的内分泌腺产生的对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特殊微量化学物质.78、反馈调节:指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79、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80、拮抗作用:指不同的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81、内激素:是由昆虫体内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它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等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82、外激素(信息激素):一般是由昆虫体表的腺体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在同种的个体间传递化学信息,因此又叫信息激素.遗传与变异83、遗传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现象.84、变异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的现象.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的进化中同等重要.85、细胞核遗传:细胞核遗传指由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86、细胞质遗传:指由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细胞核遗传遵循孟达尔的遗传定律,细胞质遗传不遵循.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87、性状: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区别性特征.88、DNA 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89、半保留复制:指DNA 的复制过程中,子代DNA分子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90、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91、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92、转录:指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93、翻译:指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以信使RNA为模板,一转运RNA为运载工具,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94、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后发现,某些病毒中RNA同样可以反过来决定DNA,为逆转录.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95、密码子: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9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97、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98、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99、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100、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101、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102、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Dd)103、等同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同性状的基因,叫做等同基因.(DD或dd)104、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105、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106、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107、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体自交后代要发生性状分离.108、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109、基因的分离定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分离规律.110、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111、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呈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112、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指某一种生物体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113、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114、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有关染色体.115、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116、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与性别相联系,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117、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118、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119、自然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120、诱发突变(人工诱变):在人为条件下,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121、诱变育种:在人为条件下,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从中选育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122、染色体变异: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叫染色体变异.123、染色体组:细胞中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都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124、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125、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126、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该物种的单倍体.127、人工诱导多倍体:指利用人为的方法使生物的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128、多倍体育种:指利用人为的方法使生物的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从中选育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129、人类遗传病:通常指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130、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化石.131、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132、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133、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134、生存斗争: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的)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135、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136、适应:生物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阳生植物:在比较强的光照下才生长得好的植物.140、阴生植物:在比较弱的光照下才生长得好的植物.141、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日照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142、短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日照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14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14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之间发生的一些有利于捕食或者防御敌害的行为.145、种内斗争: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资源、配偶等发生矛盾的现象.146、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147、种间互助:不同种的生物之间发生的对双方或者一方有利的行为.148、种间斗争:不同种的生物之间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所发生矛盾的现象.149、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互惠互利,不能分开).150、共栖:两种都能独立生活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或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互惠互利,或一方有利,可以分开).151、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寄生.152、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竞争.153、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154、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有利于捕食或防御敌害).155、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警告作用是自身具有).156、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157、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繁殖,并且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158、种群:在一定时间和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159、生物群落:在一定时间和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所有种群的总和).160、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自然系统)叫做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作用构成).161、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162、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形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163、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有繁殖能力的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雌多于雄,雄多于雌、雌雄相当三中类型).164、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165、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166、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167、生产者:指生态系统中的自养型生物(——包括绿色植物、非绿色植物和自养型微生物).168、消费者:指只能利用现存的有机物的动物.169、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170、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171、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172、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起点、总能量和流动渠道).173、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不断的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其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74、碳的循环:碳以二氧化碳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在生物群落的各成分之间传递,最终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碳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17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叫做生态平衡.176、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者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177、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环境保护178、就地保护: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就地保护主要是指建立自然保护区.179、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些区域叫做自然保护区.180、迁地保护: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为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181、生物富集作用: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182、水体富营养化:指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死亡的现象.183、水华:富营养化的池塘和湖泊,由于某些藻类植物的过度生长,使水面形成绿色藻层;蓝藻释放的毒素杀死鱼虾和贝类等,并使水体产生恶臭,这种现象叫做水华.184、赤潮:富营养化的海水,由于某些微小生物的急剧繁殖,导致海水变色,水质恶化,并使鱼虾和贝类大量死亡的现象叫做赤潮.。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名词解释应激性: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应激性,也就是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虽然需要的量极少,但是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多种有机小分子。

蛋白质的变性:如果在较为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如加热到60度以上,或遇到强酸强碱,或受到电离辐射照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可能会被破坏,随之,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学活性丧失。

细胞凋亡:因整体生长发育或存活的需要,一部分细胞在规定时间内有序死亡,成为细胞凋亡。

协助扩散:像葡萄糖这样的大分子,虽然也能溶于水,当不能通过膜上的小孔,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仍然以浓度梯度为动力,进入细胞,任然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结合点。

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后一神经元的接受表面共同形成,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结构。

伴性遗传: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所决定的性状在后代中的遗传规律与性别相关联,统称为伴性遗传。

质粒:指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以外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大小为1-200bp,能独立于染色体外进行复制。

不定根:植物除了产生定根以外,从胚轴、茎、叶和老根上也能产生根器官,这些根发生的位置不固定,称为不定根。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同时受精的现象,称为双受精。

生态平衡: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

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平衡,即使有外来干扰,通过自然调节或人为调节也能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

类病毒:寄生于动植物体内最小的病原体,线性或闭合性环状的单链RNA,类病毒不含蛋白质,其核酸的分子量也比病毒的小得多.。

细胞全能性:指受精卵或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形成完整生物体的能力。

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名词解释(一)
*1、应激性:任何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

*2、反射:人和动物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3、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

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

构成细胞的这一小团原生质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4、结合水: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结合水。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5、自由水: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6、缩合: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缩合。

*7、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那个键叫做肽键。

8、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9、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10、核酸: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

11、脱氧核糖核酸:核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有脱氧核糖的,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12、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13、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14、亚显微结构:又称超微结构。

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15、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形成,并位于其外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结构。

16、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17、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

这种膜运输蛋白质具有专一的结合部位,对所结合的物质具有高度选择性,只能同专一物质结合的特性类似于酶同底物的反应。

当某种载体蛋白的外端表面的结合部位与专一性物质结合后,载体蛋白分子就发生构象变化,将该物质分子运转到膜的内表面,随之释放到细胞质中。

*18、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可以看到细胞质是透明的胶状物,细胞质主要包括基质和细胞器。

*19、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20、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2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2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4、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上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

25、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26、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27、同化作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这叫做同化作用。

*28、异化作用:生物体把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
这叫做异化作用。

*29、酶: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30、水分代谢: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31、渗透作用: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32、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渗透吸水。

*3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34、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质壁分离。

*35、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36、矿质代谢: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过程。

*37、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38、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9、生物的呼吸作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40、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41、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于高等动植物来说称为无氧呼吸。

42、发酵: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如果用于微生物,习惯上称为发酵。

*43、食物的消化:指在消化道中,将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变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44、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45、能量代谢:指生物体对能量的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

46、内呼吸:机体内的全部细胞从内环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以及氧在细胞内的利用的生理过程。

47、外呼吸:机体从外界环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

48、自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自养型。

49、异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只能把从外界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氧型。

50、需氧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以释放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需氧型。

51、厌氧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在缺氧的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以获得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厌氧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