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注意
普通心理学第5、6、7章
![普通心理学第5、6、7章](https://img.taocdn.com/s3/m/dda21a0e55270722192ef7c4.png)
长时 记忆
提 取
简化的记忆模型
记忆的系统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
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0.25-2秒 5秒-2分钟
注意不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而是一组对 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 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 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 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 工。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 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二)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 有一系列的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一)生理机制
定向反射 适应性反射 优势兴奋中心 有机体的觉醒状态(大脑皮层与网状激活系觉 醒因子)
适应性运动 无关运动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二)外部表现
3.对象特点
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条件下
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注意稳定性有显 著影响 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 影响 注意的对象过于复杂则疲劳可能会迅速出现 注意也会减弱。
过于复杂的对象易引起疲劳
2.注意的分配
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 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
压抑说 提取失败说
上图显示的是1977年在美国法庭误判的一个实例。左边照片本人名叫艾德华·杰克逊,是 真正的强奸犯,右边照片本人名叫威廉·杰克逊,是冤枉的。只因两人相貌极为相似,又 是同姓,被当事人指证,百口莫辩,被判入狱。直到1982年真正的罪犯被警方逮捕后, 威廉·杰克逊5年的冤狱才得到平反。(记忆歪曲)
普通心理学第5章意识和注意新ppt课件ppt
![普通心理学第5章意识和注意新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4be2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d.png)
意识与注意的调控技术
通过调节注意来改善意识状态
通过训练和实践,个体可以学会调节自己的注意,将注意集中在积极、有益的信息上,从 而改善自己的意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冥想技术
冥想是一种常见的意识和注意调控技术。通过冥想,个体可以学会将注意集中在当前的身 体感受、思想、情绪和外部环境上,从而提高对自我和外界的觉知能力。冥想技术对于缓 解压力、改善情绪、提高注意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
针对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导致意识障碍和注意缺陷的原发疾病。
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计划,促进患者意识和注意能力的恢复。
05 意识与注意的应用
意识与注意在教育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注意力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专注度和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02 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注意是选择性地将心理资源集中于特定对象或活动的 过程。 特性 选择性:注意能够使我们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视其 他刺激。 有限性:注意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同时处理过多的信息。 可调性:注意的程度和焦点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调整。
注意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筛选功能: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感觉输入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针对意识和注意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 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个体的意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04 意识障碍和注意缺陷
意识障碍的种类与表现
昏迷
完全丧失意识,无法感知外界和自身状态, 无反应。
嗜睡
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难以唤醒,意识模糊 。
意识对注意的引导作用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注意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bfa928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e.png)
注意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过滤无关信息、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学 习成果。
注意的种类和分类
注意有不同的种类和分类方式。根据注意的特点和注意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注意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等不 同类型。
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的区别
外部注意指的是我们关注和集中在外部环境中的信息,而内部注意是指我们关注和集中在内心的思绪和感受上。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注意
注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一个常见现象。它是我们大脑对外是指人的大脑有意义地选择关注和集中心理活动在特定的信息上,将其 与其他无关的信息区分开来。它具有有限性、选择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注意与感知、认知的关系
注意与感知和认知是密切相关的。感知是注意的先决条件,而认知则需要注 意的引导来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注意难度和注意疲劳
注意的任务难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会导致注意疲劳。高难度和长时间的任务可 能会降低注意的质量和效果。
注意力的发展和变化
注意力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变化。从婴儿期到成年期,注意力 的发展与神经系统和个体经验密切相关。
《普通心理学》:注意的功能和种类
![《普通心理学》:注意的功能和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329ec10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8.png)
注意的功能和种类⼀、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基本特性决定了注意的⼀些主要功能,这些功能表现在三个⽅⾯。
(⼀)选择功能注意使得⼈们在某⼀时刻选择有意义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和任务要求的刺激信息,同时避开或抑制⽆关刺激的作⽤。
这是注意的⾸要功能,它确定了⼼理活动的⽅向,保证我们的⽣活和学习能够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进⾏。
(⼆)保持功能注意可以将选取的刺激信息在意识中加以保持,以便⼼理活动对其进⾏加⼯,完成相应的任务。
如果选择的注意对象转瞬即逝,⼼理活动⽆法展开,也就⽆法进⾏正常的学习和⼯作。
(三)调节监督功能注意可以提⾼活动的效率,这体现在它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集中的情况下,错误减少,准确性和速度提⾼。
另外,注意的分配和转移保证活动的顺利进⾏,并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
古代教育家荀⼦在《⼤略篇》中说:“君⼦壹教,弟⼦壹学,亟成。
”这⾥的“壹”就是专⼀,意为只要教师⼀⼼⼀意地教,学⽣⼀⼼⼀意地学,就能保证学⽣最终学业有成。
⼆、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过程中有⽆预定⽬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意注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也不需要意志努⼒的注意。
⽆意注意⼀般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下,个体不由⾃主地给予关注。
例如,正在上课的时候,有⼈推门⽽⼊,⼤家不⾃觉地向门⼝注视;⼤街上听到警笛鸣叫,⾏⼈会不由⾃主地扭头观望。
另外,⽆意注意的产⽣也与主体状态有关。
⼀个⼈在街头散步的时候,也可能⽆意间注意到许多事物。
⽆意注意更多地被认为是由外部刺激物引起的⼀种消极被动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
⼈和动物都存在⽆意注意。
虽然⽆意注意缺乏⽬的性,但因为不需要意志努⼒,所以个体在注意过程中不易产⽣疲劳。
(⼆)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也需要作意志努⼒的注意。
我们⼯作和学习中的⼤多数⼼理活动都需要有意注意。
⼯⼈上班,学⽣上课,交警指挥交通,都是有意注意在发挥作⽤。
有意注意是⼀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级形式。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aa31752eee06eff9aff80715.png)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 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 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新事物、突然巨响)。无意注意是任何动 物都有的初级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 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声音、颜色相对强 度);(2)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 动静特点等);(3)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奇的刺激容易吸引人 的注意,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习惯化刺激不易 吸引和维持注意)
根据刺激物的特点,在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刺激物的强度对注意的影响,教师改变说话声音的大小 和快慢,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手势以吸引学生的无 意注意,如果上课时学生的注意涣散,不注意听课,教师可以暂 停讲课,这种暂停讲课的行为比责备学生更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 注意。根据刺激物的新异性对注意的影响,教师讲述教材是每次 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变更讲述的方式,同时,讲述新内容又 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这 样,不仅可以从外部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可以长时间的维持注 意。 2.人本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也取决于人本 身的状态。同样一些刺激物,由于感知他们的人本身状态不同, 可能引起有的人注意,而引不起其他人的注意。属于人本身的状 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和兴趣: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机体的、物质的、)
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 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最早进行注意范围实验的是汉密尔顿 (Hamilton,1859)。注意广度的另一种形式是感知在时间上分 布刺激物的广度。一般来说,刺激物的数量越多,呈现速度越快, 判断的错误就越多,而且越趋向于低估。 注意的范围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知觉对象的特点 在知觉任务相同时,由于知觉对象的特点不同,注意的范围 也会有很大变化。即,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的越有规律,越能 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普通心理学》:注意的外部表现
![《普通心理学》:注意的外部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17018dd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8.png)
注意的外部表现
⼀个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否知道学⽣是不是在认真听讲呢?他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因为⼈在注意状态下,常常伴随着特定的⾏为变化,有时通过观察就可以了解个体的注意状态。
⼀般来说,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以下三个⽅⾯。
⼀是适应性动作出现。
⼈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
当我们注意⼀个物体,会“注⽬凝视”;注意⼀种声⾳,⼜会“侧⽿细听”;在我们专注于回忆往事,思考问题时,⼜常会“眼神发呆,若有所思”。
当然,最明显的适应性动作就是个体能够跟随组织者的思路,配合做各种运算或操作等,这也说明个体正处于积极的有意注意状态。
⼆是⽆关动作停⽌。
当⼈们集中注意时,就会⾼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些与活动本⾝⽆关或起⼲扰作⽤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停⽌。
因此,⼀个认真听讲的学⽣不会总是东张西望,交头接⽿,或者玩⼀些与活动不相⼲的东西。
三是呼吸运动变化。
⼈在注意时,呼吸常常是轻缓⽽均匀,有⼀定的节律。
但有时在紧张状态下⾼度注意时,常会“屏息静⽓”,甚⾄⽛关紧闭,双拳紧握。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教材精讲-注 意】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教材精讲-注 意】](https://img.taocdn.com/s3/m/ad874c15680203d8ce2f24f8.png)
第四章注意主要内容:第一节注意概述第二节注意的种类第三节注意的特征第四节注意的认知理论第一节注意概述一、注意的含义1.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2.注意的基本特征方向——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强度——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3.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意区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外部注意——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它经常与知觉同时进行,也称知觉注意,它在探究外部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
内部注意——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通过它,人可以洞察自己的心理活动,发展自我意识,规划未来的活动和深思熟虑地办事。
内部注意在发展人的个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注意的基本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选择5.波斯纳和彼德森(Posner & Peterson)提出注意至少包括三个相对分离的过程:(1)从一个刺激脱离出来;(2)从一个刺激转向另一个刺激;(3)与一个新的刺激结合起来。
脑损伤的病人,对分离有严重缺陷,他们很难从一个注意的物体中解脱出来。
6.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性。
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着,如注意看、注意听等。
讨论:“注意黑板”7.注意和意识的关系(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状态,而意识是心理内容或体验。
(2)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
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水平较高,意识内容比较清晰。
注意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的活动中心。
注意可能是有意识的过程,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过程。
二、注意的意义和功能1.注意的意义注意对人类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使人能够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改造世界。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43e7b8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5.png)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篇一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嘿,读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我这心里头啊,真是五味杂陈!你说这意识,它就像个神秘的小精灵,在我们脑子里蹦跶来蹦跶去。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能完全掌控它,想干啥就干啥,可也许,这只是一种错觉?可能我们自以为的“自由意志”,不过是被各种因素暗暗牵着鼻子走罢了。
再说说注意,这玩意儿可太重要啦!就像我上课的时候,要是注意力不集中,那老师讲的东西简直就是左耳进右耳出。
我自己也纳闷儿,为啥有时候我能全神贯注,有时候又像个没头的苍蝇,东瞅瞅西看看?我记得有一次考试,那题目本来我都会,可就是因为注意力不飘走了,结果考得一塌糊涂。
这能怪谁?也许只能怪我自己没管好那“乱跑”的注意力!不过话说回来,这一章也让我想到,我们生活中那些所谓的“灵光一闪”,是不是就是意识和注意在某个奇妙的瞬间碰撞出的火花呢?这真的很难说清楚。
你们说,我们能不能通过训练,让自己的意识和注意力变得超级强大?我觉得有可能,但又不太确定。
毕竟,人的大脑太复杂啦,谁知道呢?总之,这一章读下来,让我对自己的大脑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更想搞清楚这里头的奥秘!篇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我这脑袋瓜子都快炸啦!你瞧,这意识,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它是不是就像个隐形的导演,指挥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清醒得很,啥都明白,可也许那只是表面现象,说不定我潜意识里还藏着一堆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想法呢!说到注意,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我就想啊,为啥我看电视的时候能目不转睛,一到学习就容易走神?难道是学习太枯燥,吸引不了我的注意?还是我自己太没定力?有一回,我在路上走,突然看到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狗,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它吸引过去了,差点撞树上!这注意力啊,真的是说跑就跑,拉都拉不住。
我在想,那些注意力特别集中的人,是不是有什么秘诀?难道他们脑袋里装了个“注意力控制器”?我觉得有可能,但又不太敢确定。
4普通心理学第四章注意
![4普通心理学第四章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688ed6d8ce2f0066f5332289.png)
• 它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 的对象。 •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 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 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 种活动上。如听讲记笔记 •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 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 巩固的联系,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 地更迭。如司机
•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 意,但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 • 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 劳,注意就容易分散,使工作进行不下去; • 如果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 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作。 •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 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 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有意注意。
•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 • 1.知觉对象的特点。 • 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 注意范围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 小。研究表明:对形状相同或颜色一样的 知觉对象,其注意范围比形状不同或颜色 不一样的对象大一些;对于排列规则的知 觉对象,又比随机分布的对象注意范围大 一些。
• 2.知觉任务。阅读同一篇文章,担任编辑 任务的人与从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范围 就不一样。前者较大,后者较小。 • 3.知识经验。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 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 个整体来感知。 • 二、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 动上注意所持续的时间。持续时间愈长, 注意就愈稳定。反之,稳定性就差。
• 二、有意注意 •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 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如读书时作笔记, 可以把智力活动与外部动作结合起来,也 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
普通心理学注意心理学考研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注意心理学考研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b84558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7.png)
注意注意(attention):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有选择地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或活动的心理状态。
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
人在注意时,从当前环境中的许多刺激对象或活动中选择一种而不顾其余,同时调节身体姿势、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以适应注意的对象与活动,以产生高度的兴奋、感知与清晰的意识。
引起注意的原因,有时是事物本身的特点,如强烈新奇、对比鲜明、反复出现、运动和不断变化等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人的主观因素,如对当前任务的态度、当时的精神状态、兴趣、需要、知识经验、世界观等。
在一定条件下,主观因素对维持注意和选择对象有决定性作用。
可按其产生和维持是否出于自觉的意图和努力而分为随意、不随意和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稳定。
优势兴奋中心能保证对当前作用于脑的事物产生最清楚的反映,故注意是深入了解事物、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意外事故的必要条件。
注意广度(attention span):亦称“注意范围”。
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或者在一段时间内能清楚感觉到的连续刺激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注意分配(distribution of attention):把注意同时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对象或活动的过程。
人的注意资源有限,因此多个认知任务并行时注意的分配是必要的,同时只有个体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任务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加工水平,注意才能集中分配到其他不熟悉的任务上。
人的注意分配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对任务的熟练程度越高,注意分配越容易,已有研究表明,不断的练习会提高任务的熟练度,从而影响注意分配;并行任务的难度越大、相似性越低,注意分配就越困难。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825a40cb4028915f804dc26f.png)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三章第三章意识和注意简答题1.试说明注意的概念及功能。
注意(attention)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不同于意识。
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同时,注意的对象又是在变化的,而且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这种变化。
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一系列的功能。
(1)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刺激。
既注意将有关信息线索区分出来,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许多心理学家把注意看作认识选择性的高度表现。
(2)保持功能外界大量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经过注意才能得到保持,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很快消失。
因此,需要将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之中,一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
工作和学习中的错误和事故一般都在注意分散或注意没有及时转移的情况下发生的。
2.试述关于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双加工理论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1977)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
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
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
我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
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和织毛衣),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
普通心理学注意
![普通心理学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5156eb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5.png)
02
意识选择性的表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人的意识行动的一个组
成部分,是心理活动以何种事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有选择性的取舍。
03
心理活动清晰度的表现
注意能使所选择的对象处于清晰的意识状态,而无关的事物则处在模模
糊糊的知觉背景之中。
注意的特性
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们在任何时 刻都必须有某些心理活动处于激 活状态,即心理活动所选择的对
提升创造力
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注意可以帮助人们从不同的 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注意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改善情绪调节
在心理治疗中,注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识别和调节情绪,从而 改善情绪状态。
增强自我意识
通过注意,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我意识, 促进自我成长。
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注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高抗压能力 。
注意的影响因素
04刺激的特征刺激 Nhomakorabea强度一般来说,刺激的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 如,巨大的噪音或强烈的光线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
刺激的新异性
新奇、不寻常的刺激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 突然出现的闪光或声音变化可能会立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
刺激的对比度
当一个刺激与其他背景形成明显对比时,它更容易被注意 到。例如,在一片绿色的草坪上放置一个红色的物体,这 个红色的物体往往会成为注意的焦点。
象。
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 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表 现为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投入程 度。
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心理活动在一定 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对象或某种活动 上的程度。
《普通心理学》: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普通心理学》: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1d1a40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4.png)
⼀、注意的⼴度注意的⼴度⼜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个⼈在同⼀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
⼼理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注意⼴度的问题。
1830年,⼼理学家汉密尔顿(Hamilton)最先做了这⽅⾯的实验,他在地上撒了⼀把⽯⼦⼉,发现⼈们很难在⼀瞬间同时看到六颗以上的⽯⼦⼉。
如果把⽯⼦⼉两个、三个或五个组成⼀堆,⼈们能同时看到的堆数和单个的数⽬⼀样多。
通过速⽰器进⾏的研究表明,成⼈在1/10秒内⼀般能注意到8~9个⿊⾊的圆点或4~6个没有联系的外⽂字母。
扩⼤注意⼴度,可以提⾼⼯作和学习的效率。
在⽣活中,排字⼯⼈、打字员、汽车驾驶员等职业都需要有较⼤的注意⼴度。
影响注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1.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的⼴度因注意对象的特点的变化⽽有所不同。
⼀般说来,注意对象的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相互之间能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
如图7-1所⽰,形状、⼤⼩、数量相同,规则排列的对象要⽐⼤⼩不⼀、排列⽆序的对象更容易清晰把握。
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速⽰器呈现⼀些英⽂字母,其中有些存在书写错误,要求⼀组学⽣在短时间内判断哪些字母书写有误,并报告字母的数量;要求另⼀组学⽣报告所有字母的数量。
结果,前者知觉到的字母数量要⽐后者少得多。
可见,活动任务越复杂,越需要关注细节的注意过程,注意的⼴庄会⼤⼤缩⼩。
3.个体的知只经验⼀般来说,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整体知觉能⼒越强,注意的范围就越⼤。
专业素养深厚的⼈在阅读专业资料时可以做到“⼀⽬⼗⾏”,⾮专业⼈⼠即使逐字逐句阅读也不见得能正确理解。
我们知道,围棋⾼⼿扫视⼀下棋盘,就能把握双⽅的形势和局⾯变化,这就借助了良好的注意⼴度;⼀个初学者由于经验⽋缺,就只能⼀部分⼀部分来关注棋势。
《普通心理学》: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
![《普通心理学》: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a8f459fe4733687e21aac8.png)
;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二是人的主观状态。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这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
一声巨响、一道强光,或者一股浓烈的气味,都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说明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导致无意注意的产生。
另外,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无意注意中也有重要意义。
喧嚣的闹市中,大声的叫卖未必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交谈就可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2)刺激物的新颖性。
外形新奇、功能独特的事物常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它们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当在我们以往生活中从未经验过的刺激物出现时,自然会引起注意,这是刺激物的绝对新颖性。
如对于一个新设计的外星人模型,人们很容易注意到它。
另外,各种已熟悉的刺激物的独特组合也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在一次新科技展览会上,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这是刺激物的相对新颖性在起作用。
(3)刺激物的对比。
刺激物在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和其他刺激物对比强烈、差异显著时,很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例如,“绿叶中的红花”“鹤立鸡群”等。
(4)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处于活动和变化状态的刺激物常会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
都市夜晚闪烁的霓虹灯、音乐演出中乐团指挥的手势,以及大道上疾驰而过的车辆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2.人的主观状态客观刺激物并不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惟一因素,有时在上述刺激物特点不明显的情况下,个体也容易产生无意注意,这与主体状态有关。
(1)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对自己急需的或感兴趣的事物产生注意。
例如,一个人喜欢收集古玩,那么在读报、看电视或与人交往时,就很容易注意到这方面的信息;对于一个寻医求药的人,各种医药信息也容易引起他的无意注意。
一般说来,无意注意同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有关。
(2)个体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一个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就会对平时不经意的事物产生注意;相反,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或身体处于疾病、疲劳状态,就很容易对许多事物视而不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注意)【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注意)【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549036ea1c7aa00b52acbdd.png)
第4章注意一、名词解释1.注意答: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
2.无意注意答: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不是依靠意志努力,而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它往往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
3.有意注意答: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主动地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任务,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4.有意后注意答: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5.定向反射答: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
这一现象被称为定向反射。
定向反射活动时,人除了朝着刺激的方向转动眼睛和头部外,还会出现植物性反应和脑电反应。
6.优势兴奋中心答:优势兴奋中心是大脑皮层对当前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具有适度的兴奋性,旧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恢复,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形成和分化,因此能够充分揭露注意对象的意义和作用,对客观事物产生清晰和完善的反映。
7.注意的稳定性答: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可以用某一时间范围内工作效率的变化来表示。
注意稳定性的标志是活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高效率。
在注意的稳定中可以区分出狭义的注意稳定性和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8.注意的广度答: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包括,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9.注意的分配答: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问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普通心理学 第三讲注意
![普通心理学 第三讲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6c0e4a22ed630b1c59eeb5f0.png)
心 理 过 程 个 性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注意的性质
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 理过程,而是伴随着其它心理活 动过程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它 是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共同特性。
三、注意的功能
(一)选择功能 (二)保持功能 (三)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适应性运动 (二)无关运动的停止 (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四)假装的注意
五、注意的种类
划分的依据:根据产生和 保持注意时有无预定的目的及 意志努力的程度。
(一)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意)
有预定目的,但不 需要作出很大意志努力 的注意。
六、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一)注意的稳定性
六、注意的特征
(二)注意的广度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转移
影响的因素:
客观因素: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因素:
1、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2、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作 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和保持的条件和方法:
1、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第三讲 注 意
一、注意的概念 二、注意的性质 三、注意的功能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五、注意的种类 六、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指心理活动的方向。 集中:指心理活动的强度。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注意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0838545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6.png)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 意志努力的注意。 ㈠ 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㈡ 人本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的特点所 引起,但也决定于人本身的状态。 1.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2.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一系列的 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㈠ 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 射。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 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 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
㈡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自觉的 目的、任务相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 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的 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二、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 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人的注意广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注意 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㈠ 知觉对象的特点
㈡ 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 对象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 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 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0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0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f6417a0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9.png)
2.无意识 (1)概念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 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 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 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
(2)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①无意识行为: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
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②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
(3)随意后注意 ①定义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 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 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 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又类似于 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 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③△波:睡眠状态时出现,频率更低,波幅 更大。
(3)睡眠的阶段 ①第一阶段: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 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 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其 持续时间约10分钟; ②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 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在这一阶 段,个体较难被唤醒,其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 ③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 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第三阶段 大约持续40分钟;
脑电 波
混合的、 频率和波 幅都比较 低的脑电 波
脑电波变 慢,波幅 变大,出 现△波, 有时会有 “睡眠锭 ”
身体 状态
浅睡眠状 态,身体 放松,呼 吸变慢, 很容易惊 醒
更难被唤 醒
持续 时间
10分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分钟
第四阶段
出现更大、更慢 的△波
深度睡眠,个体 肌肉进一步放松 ,身体功能各项 指标变慢,梦游 、梦呓、尿床等 在此阶段发生 越来越短
教师招考普通心理学第四章 注 意
![教师招考普通心理学第四章 注 意](https://img.taocdn.com/s3/m/e809db85bceb19e8b8f6bae6.png)
第四章注意第一节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
平时人们常说的“聚精会神”“精力集中”、“专心致志”等都是指“注意”的意思。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总是和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因为注意本身不能反映事物的属性、特点和功能。
但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注意的参与,它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并伴随心理活动的始终。
它使人的心理活动富于组织性、清晰性和深刻性,能够保证人的心理过程更好地反映和变革客观现实。
二、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指向性即注意的选择性。
指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朝向一切对象,只能有选择、有方向地指向特定的客体。
(二)注意的集中性就足指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而集中到当时关心的对象上,并把它清晰地反映出来的特性。
注意的指向性与集中性是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两个特点。
三、注意的功能(一)选择功能即注意能使人选择对主体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影响,从而保证人的心理活动正确地指向和反映客观事物。
(二)保持功能保持功能是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较长时间在意识中指向并保持在一定方向上,直至心理与行为活动达到目的的功能。
(三)调节与监督功能即注意能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监控,使心理和行为活动按一定方向和目标准确地进行,对偏离方向和目标的错误活动进行及时的调节和矫正。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以下三种:一、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一)不随意注意的概念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也称无意注意。
(二)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1)刺激物的新异性。
具有异乎寻常特点的事物容易引起不随意注意。
(2)刺激物对比的差异性。
对象与背景的差异越大,越易被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注意种类及规律
1
不随意注意发 生的规律
人的主体状态 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征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注意种类及规律
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征
强度律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转移的速度: 转移的速度: 1,前一注意的紧张度 ,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转移的速度: 转移的速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
Company Logo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转移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注意转移
是指一个人根据新 的任务,主动地把 的任务, 注意从一个对象转 到另一个对象上 .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注意 稳定
注意 分散
是指注意离开当前 应完成的任务而被 无关刺激所吸引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注意起伏
影响注意因素 1,对象特点 , 2,人的积极性 ,
Company Logo
有 意 后 注 意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稳定
广度
注意品质
分配
转移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第一节 注意概述
注意的功能
人的反映能力 有限) (有限)
象
"瓶 颈 " 现
选择
选择性
保持
调节 监督
( 的 )
Company Logo
第一节 注意概述
注意的外部表现 感官的适应 性动作 多余动作 停止 呼吸的变化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注意种类及规律
人的主观状态
心理 预期
知识 结构
需要 动机
精神 状态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注意种类及规律
间接兴趣
B
目的任务
A
C
抗拒干扰
随意注意 规律
E D
实际操作
自我的言 语强化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注意种类及规律
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征
对比律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注意种类及规律
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征
新异性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注意种类及规律
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征
运动和变化
Company Logo
一,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 1.着眼于刺激物的特点,优化教学环境 .着眼于刺激物的特点,
Company Logo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 2,教师教学活动必须规范化,程序化 ,教师教学活动必须规范化, "偶然学习":指在规定学习任务之外的信息获 偶然学习" 得. 3,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吸引学生 ,改进教学方法, 注意 4,教学的方式和内容的设计要适应学生的需要, ,教学的方式和内容的设计要适应学生的需要, 兴趣和知识水平
注意 广度
也叫注意范围, 也叫注意范围,是指一个人 在一瞬间(十分之一秒) 在一瞬间(十分之一秒)能 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既指空间上的范围, 既指空间上的范围,也指 时间上的范围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 2,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 , 3,受活动任务的影响 ,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稳定性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注意 稳定
是指注意较长时间地保持 在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上, 在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上, 它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品质
广义的指注意保持在 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狭义的指注意指向同 一对象上的时间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分配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 内把自己的注意指向 于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于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注意分配
注童分配的条件是: 注童分配的条件是:在同时 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 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只能 有一种是生疏的, 有一种是生疏的,其它活动 必须热悉, 必须热悉,甚至达到自动化 的状态. 的状态.
第二节 注意种类及规律
注意分类
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又叫无意注意, 又叫无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 是没有预定目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 的注意. 的注意.
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又叫有意注意, 又叫有意注意, 是预先有预定目 的,并需要一定 的意志努力的注 意.
Company Logo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三,要善于运用注意转换的规律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第二节 注意种类及规律
注意的特殊形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殊形式-----有意后注意 是指有一定目的并与活动任务相联系, 是指有一定目的并与活动任务相联系,但 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转换规律: 注意转换规律:
无 意 注 意 有 意 注 意
LOGO
心 理 学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 张绍波 教授
注意与课堂教学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 注意" 的指向和集中Company Logo第一节 注意概述
指向性
集中性
一种状态
Company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