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纲要李传银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考试参考书目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考试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585a7620a5e9856a56126069.png)
601美学原理
《美学》,朱立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周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602法学综合
《宪法学导论》,张千帆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国际法》,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华中师大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徐通锵,北大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彦坤、朱承平、熊焰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606基础英语
不指定参考书目
607新闻传播史论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
《新闻传播学》,蔡铭泽,暨南版;
401会计学
《中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王华石本仁主编
443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或游国恩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高教出版社2005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
《普通心理学》李传银,科学出版社2007
《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澜,人教社2008
《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董天策等,暨南版
810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11普通物理
《物理学》,马文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部分),1999版
812有机化学A
《有机化学》,胡宏纹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813病理生理学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f6071ef7ec4afe04a1df80.png)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48 学分:3理论学时: 48 实验学时:0面向专业: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管理、文秘教育课程代码:B0900023先开课程:无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执笔人:李晓丽审定人:李晓丽修彩波第一部分:理论课程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发生与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高等教育各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程。
它具有基础性、理论性、科学性、现代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它涉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学习者获得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把握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知识体系,也是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所必须夯实的专业基础。
《普通心理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
社会工作专业、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皆以素质教育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服务社会、公义务实,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全方位、高素质、服务型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全国各类人群的特殊需要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general)知识和“基础”(basic)知识, 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诸多基础性概论,初步培养学生客观、严谨、认真、负责的心理学研究态度和工作态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心理过程,理解心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形成过程与作用;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了解社会成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从而为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等打好基础。
此课程的开设也有利于为学习后继课程《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实务》、《心理测量》、《团体心理辅导》打好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该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个性心理特征几方面的内容。
教师要做好精讲与学生的自学、热点问题讨论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利用相关的心理学教学资料,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心理教学质量。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e92a8c5aa00b52acfc7ca5a.png)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任何进行研究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5.心理学的研究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6.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7.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3.墨顿. 亨特著,李斯译《心理学的故事》上卷,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脑是怎样进化的?脑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2.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4.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5.什么叫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秘密有何重要的作用?6.如何跟踪脑学说的发展,认识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7.什么是机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如何?8.什么叫神经—体液调节? 各种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本章主要参考书目:邵郊编著:《生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第三章感觉1.什么是感觉?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2.试分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神经特殊能学说?如何评价?4.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5.什么叫现代对立色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试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特点及机制,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7.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9.简单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普通心理学学习提纲资料-2010-01(1)
![普通心理学学习提纲资料-2010-01(1)](https://img.taocdn.com/s3/m/72ab441f650e52ea551898e8.png)
《普通心理学》学习纲要1、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创始人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what);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why);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how)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6、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问题的回答,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包括问卷法、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三种。
7、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
8、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9、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
有2200平方厘米,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10、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11、反射弧:实现反射的神经通路或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12、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
13、无条件反射:靠先天遗传得来的、不学而能的反射。
食物、强光。
14、条件反射:靠后天学习得来的反射。
1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具体刺激,第二信号系统是指语词。
16、注意是心理活动地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7、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18、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
19、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介于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间。
20、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答: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3)刺激物间的对比关系;(4)刺激物的新异性2.人本身的状态(1)需要和兴趣;(2)心境和情绪;(3)精神状态21、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四个方面。
普通心理学(简要提纲)
![普通心理学(简要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d435a57ad02de80d4d84015.png)
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具体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爱、憎、惧)意志过程(决断与坚持)3.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其中核心是性格。
)4.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对象(了解)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的一般规律,是各门心理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入门课。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现象。
比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人际冲突、人际合作、利他行为、侵犯行为,印象的形成、从众行为等等;实验心理学研究心理学领域中进行实验研究的原理、设计、仪器、技术和资料处理等问题。
发展心理学一方面是研究种系心理发展,即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化过程。
另一方面是个体心理发展,即人的个体从生命的开始到成熟直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大脑在产生心理活动时的生理过程。
管理心理学也称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主要研究在企业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比如团体凝聚力、团队精神、领导风格等等,以提高生产效率。
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比如: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咨询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精神障碍发生发展特点以及使之康复的方法。
比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常见异常心理的类型、症状,他们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又如何去治疗。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人格的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等。
人格心理学可以描述和解释人格的个别差异,哪些因素对人格发展有影响。
5.心理学研究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知道并判断)(1)观察法(2)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如智力测验、气质测验、人格测验、问卷)(4)其他方法:(活动产品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比较文化研究法、档案研究法)7.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8.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学生教育的意义:(1)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2)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师生关系(3)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促进职业成熟9.心理的实质(辨析,要背):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b92a28647d27284b735131.png)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2.总学时数: 30 ,其中理论环节学时数: 30 。
3.学分: 2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5.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综合性院校学生选修的公共基础课。
这一学科的学习既是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培养自己心理品质的需要,也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好工作、指导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因此,加强基础心理学的教学,是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学习其它相关课程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原理和心理学规律,了解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形成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框架。
在学习中,能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心理现象、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心理素质,为将来从事社会工作服务。
2.课程的教学要求普通心理学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地分析和探讨,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把握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做到前沿性和经典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完成心理学教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个性培养及品德教育的任务。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以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要和课外学习相结合,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阅读心理学著作,进行心理调查和心理研究,把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
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观看录像、讨论、自学和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
三、学时分配四、大纲内容(一)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明确学习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构建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框架。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cfd59e5a417866fb94a8e65.png)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试用 )课程编号:15210260 总学时数:64学分数: 4 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的教学,在于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懂得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树立尊重心理科学、崇尚心理科学、按心理科学的规律办事的理念,激发学习心理科学的兴趣,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心理学规律,解释各种社会心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选自叶奕乾等人 2004 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参考了彭聃龄 2001 年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以及(美)理查德 . 格里格等人著、王垒等人译, 2003 年出版的《心理学与生活》(第 16 版)。
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还注意搜集了国内外关于心理科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资料。
本课程的教学以讲授法、讨论法为主,作业 3 次,考核形式为考试。
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 、了解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任务及意义。
2 、理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科学的心理观。
3 、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1 、心理过程2 、个性第二节心理的实质1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2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3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心理学的发展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1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2 、心理学的任务3 、心理学的分类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五节心理学的发展1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 、哲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3 、实验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4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第二章心理的实质教学要求:1 、了解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掌握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11151aff00bed5b9f31dcf.png)
普通心理学(212322211)教学大纲一、前言(一)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普通心理学(二)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函授学前教育(专)专业。
(三)总学时安排总学时9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2学时,自学64学时。
(四)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与心理学有密切联系的有关哲学和解剖生理学的知识。
作为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首门基础课程,其后续课程是所有的教育学课程和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课程的基本要求与教学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明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在科学心理观的基础之上掌握各个心理现象的概念、种类、特征和规律,了解各自的生理机制,了解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能初步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各个心理现象的概念、种类、规律难点:各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二节心理的实质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心理学的发展要求: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心理实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元第二节神经系统1第三节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第四节内分泌系统要求:了解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掌握各类反射。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第一节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第二节人类意识的产生第三节人类意识的特征要求:了解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掌握人类意识的特征。
第四章注意第一节注意的概述第二节注意的种类第三节注意的特征第四节注意的理论要求:掌握注意的概念、种类和特征;了解注意的理论。
普通心理学纲要
![普通心理学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41380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6.png)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心理学概述 • 感知觉与意识 • 记忆与学习 • 思维与语言 • 情感与动机 • 个性与心理发展
01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 学,涉及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思维与语言
思维概述
思维定义
0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
式。
思维特征
02
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问题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思维的作用
03
思维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对感知觉、记忆等心理
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思维的种类与过程
思维种类
根据思维的内容、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将 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
人们会将感知到的各种信息整 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对事物的
完整印象。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的概念
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和环境的觉知和 认识,包括对自身思想、情感、行为 和环境的觉知。
意识和无意识是相互作用的,无意识 可以影响意识,而意识也可以控制无 意识。
பைடு நூலகம்无意识的概念
无意识是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 动和心理过程,包括一些自动化的行 为和习惯。
VS
记忆过程
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 段。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存储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大脑中; 提取是将存储的信息从大脑中取出的过程 。
学习的定义与理论
学习定义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或实践获得知识、技能或行为改变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师范类认证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师范类认证](https://img.taocdn.com/s3/m/374804f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d.png)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系(部):专业:教研室:修订日期:2021年08月填写说明1.本大纲除标题特殊标注外,内容部分全部:宋体、小四、1.5倍行距,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页边距上下左右均是2.5cm,左侧装订;如表格中的内容较多,可以调整为五号字,但要统一字号。
2.“课程简介”部分要明确该课程类别,如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概述课程的内容要点;明确其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3.“课程目标”部分要从“学生中心”的角度说明本课程教学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即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各个指标点相对应)。
4.“教学方法”部分要概括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普通心理学是本专业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是用以培养学生毕业后在从事教育工作中认识学生心理的专业课,主要介绍了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理论。
通过该课程教学,学生应当系统掌握心理学课程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处理相关实务、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心理学人文素养、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专业视野,掌握心理学的科学思维方法。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心理学相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其日后在小学工作并逐渐成长为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帮助。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能够学会用严谨、科学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与理论去描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为将来应对教育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策,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分目标:1.充分论述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复述心理的发生与发展,辨别科学心理学范畴与普通大众心目中的非科学心理学范畴的异同。
2.复述心理过程、人格等方面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结合实际生活举例并解释常见的心理现象和效应。
3.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心理学知识去描述、解释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学生学习问题和人格养成问题,为以后在教育工作中指导学生发展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
高级阶段
间接性、 本质属性、 媒介物推断;通过分析、 概括性 内在联系 综合反映一类事物的共 性、事物间的规律
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情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 个整体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意义: ①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②人正常心理的必要条件;③是一 切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 基础。 感觉是动物心理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心理现象。 在感觉的基础上出现了知觉和具体思维。 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只 是的最初源泉。没有感觉就不可能产生知觉、记忆、想象、 思维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 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①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 ②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四)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五)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Questions: 术语的解释 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说明脑功能学说的各种理论 什么是体液调节?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以及
所产生的各种事物形象。 表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想象表象具有新颖性的特点。 表象的特征:①直观性(它不如感知觉完整, 可能是片段或残余;不如感知觉稳定、鲜明, 它的基本特征是直觉性。) ②概括性(表象是 记忆的主要形式。)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是对客观事物 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思维与感知的区别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生理机制:注意是有机体的一种“朝向反射”。 外部表现: ①适应性运动; ②无关运动的停止 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三、注意的功能和作用(略) 四、注意的理论
①过滤器理论;②资源限制理论;③特征整合理论
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高级水平:自我觉知。
二、无意识的概念:与意识相对而言,是个体不曾觉察 的心意识形态的种类
①睡眠与梦 ②催眠 ③白日梦和幻想 ④特殊药物下的意识形态
一、注意的概念: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不是一个心理过程,而是伴随着心理过程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认知(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部事物的过程/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 官的外部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识过程,简称认知。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整体 的反映。】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 【表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新 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性的源泉。】
整个身体和行为交互关系是怎样? 结合本章内容谈谈如何开发大脑的潜能
一、心理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一)条件反射理论 1.反射:动物有机体记住神经系统实现的、对
环境中一定动因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无条件反射:动物有机体在种族发展中形成的, 生来就有的,不学也能反射。 条件反射: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 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条件 反射也叫获得反射。 反射通过反射弧实现
感觉适应规律 感觉相互作用规律
感觉的类别: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中,视觉 和听觉是我们主要 的感觉。
知觉的概念: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整体 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 恒常性。 观察:在感知觉得同时,通过积极的思维,有 目的有计划持久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基本特点 是:主动性、理解性、持久性。 观察的品质:客观性、动态性、创造性、全面 和精细性、准确和敏捷性。
Questions: 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 常见的意识形态有哪几种?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是什么? 简述注意的三大理论 注意分哪几种?影响着集中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简述注意的特征。
一、意识的概念:未有定论,从三水平去理解:
基本水平:对内部和外部信息的觉知。 中间水平:对所觉知内容的反映。
(二)情绪情感与意志 (三)需要与动机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的任务: ①描述心理事实; ②揭示心理规律 ③对心理进行预测和控制
心理学意义: ①理论意义 ②实践意义
(一)既古老又年轻的 (一)原则: 科学 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 性原则;③系统性原则; (二)主要学派 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现状与未来 (二)方法: ①观察;②实验;③调 查;④测验。 (三)基本步骤:略
Questions: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人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4方面:①认知;②情绪情感与意志;③需要 和动机;④能力、气质和性格
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反
映。 记忆是保持个体经验的重要形式。个体经验包 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记忆的分类 按内容分: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 忆、运动记忆。 按时间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按意识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表象: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头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