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传播模式分析法视角下的早期赴法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W”传播模式分析法视角下的早期赴法留学生
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摘要:欧洲路径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路径之一。在这条传播路径中,早期赴法留学生承担了传播主体这一重要职责。本文中,笔者拟采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分析法以探讨早期赴法留学生选择性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赴法留学生;“5W”传播模式分析法;选择性传播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路径问题上,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路径主要有三条,即日本、欧洲(主要是法国)和苏俄。从日本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侧重于一般学理方面的内容,从西欧传入的主要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方面的内容,从苏俄传进来的则主要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实践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构架。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了三条路径之一的欧洲路径来研究、探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规律和特点。而欧洲路径中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则主要是早期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所以笔者拟采用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的5W 传播模式分析法来探讨早期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和特点。
一、5W传播模式分析法简介
1948年,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这就是著名的5W传播模式。这五个要素各有其自身的特点:“谁”(Who)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它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说什么”(Say What)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渠道”(In Which Channel),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谁”(To whom),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
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同时也为整个传播科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二、赴法勤工俭学的原因及其规模
“五四”运动前后,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下,中国教育遭到严重摧残,广大青年身受失学失业双重痛苦。为了寻找救亡图强、改造社会的知识和真理,同时受工读互助思潮的影响,大批青年投入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运动。当时湖南新民学会积极组织学会成员和当地青年参加,毛泽东、蔡和森曾为此奔走联络。中国少年学会、天津觉悟社也都有成员参加。
五四运动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在1919~1920年间,先后共约160 多人到达法国。基本上都是16~30岁的青年。从职业上看,工农商学各界都有。著名的有徐特立,蔡和森、王若飞、萧三、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等。同时还有蔡畅、向警予等近20名女青年。他们到法国后,有的先工后学,有的先学后工,有的边工边读。
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经过一系列矛盾斗争运动后而逐渐走向衰落。这也促使了大批青年的觉醒,他们在劳动、学习、斗争中逐步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在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的积极努力宣传组织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内容和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批青年在斗争实践中走上了与劳动群众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他们克服了工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并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成长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团组织性质)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正式成立,这有力地推动了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旅欧华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同时它也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为争取中国革命的国际援助,支援国内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
三、选择性传播内容:“说什么”(Say What)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远涉重洋,登陆欧洲,把法国作为他们寻求救国真理的目的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直至巴黎公社以来,法兰西人民的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深深吸引了同样立志于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此外,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源远流长,从工厂手工业时期的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到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时期的圣西门、傅立
叶。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深入洞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在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和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以及亲自领导工人运动中,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形成了欧洲语境“行动的”马克思主义。而身处“欧洲语境”的早期赴法勤工俭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揭示资本主义的弊端,指出社会主义适应于中国。
赵世炎认为,西方资木主义国家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相比,虽然有很大差别,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黑暗腐败。因此,他对国内的同志说,不要对资本主义抱有任何幻想。蔡和森说:“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①周恩来则把“共产主义”看作是“无产阶级全体的救世良方”。②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留法学生不仅身处资本主义世界,而且通过自己的“勤工俭学”,亲自体会到了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来源于他们实践经验的总结。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蔡和森是主要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后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其理由是:“无政权不能集产,不能使产业社会有。换言之,即是不能改造经济制度。”而且“无政权不能保护革命,不能防止反革命,打倒的阶级倒而复起,革命将等于零。”③在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中,他明确指出了无政府主义否认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革命的观点的错误性。在比较俄、德两国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时,他更加明确地指出:十月革命之所以成功和德国革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布尔什维克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而德国社会民主党则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原则,背叛了革命。应该说,蔡和森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之所以能够有这样深刻的认识,这与他置身于欧洲共产国际派和社会民主党派激烈斗争的环境有直接的关联。
第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根据马列主义的建党思想和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建党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立党、在中国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张申府指出,俄国与德国的革命之所以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俄国了了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而德国却没有。蔡和森也认为,要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必须要按照列宁的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