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津大学建筑系馆的设计和改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天津大学建筑系馆的设计和改建

提纲:

背景

建筑系馆的意义承载设计要求和修建概况

看与被看:

地形与处理与环境的融合看与被看的效果(建筑的性格)

建筑的艺术性

立面处理材料选用内外细部处理整体的艺术性

建筑解决问题的能力

1)空间组成——主要空间、次要空间、交通空间;以及空间的形、量、质;

2) 功能分区——动静分离、公共与私密分隔、内外有别;

3)流线组织与人流疏导

关于建筑系馆的改建

初衷改建方案结果

家的“难堪——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与原因探究(主要从学生的使用角度)功能安排不合理流线不合理因为改建造成的采光通风等问题年久失修等

正文:

天津大学呈典型的中轴线布局,从东门进入,直穿过前方的北洋广场,就会看到美丽的敬业湖,继续向西望,坐落在湖那头的肃穆庄严的建筑物则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天津大学建筑馆。

系馆坐落在由东门,北洋广场中心线,张太雷像,北洋大学堂,北洋亭,敬业湖,西门组成的中轴线上,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反映了建筑学院在天津大学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学校有心的安排也让建筑系的学生引以为傲。

而这些也不由得引发了我们对教

学建筑这类公共建筑所承载的意义的

探讨,学院系馆真的只是一个供该专业

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吗?不是这样,一

个优秀的教学楼还应该是专业性格与

专业面貌的说明书。建筑具有长久性,

当它矗立在那里,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

学子的成长与成熟,它的意义已然变重

了。建筑应当具有语言功能,能传承历

史文脉,应具有人情味。天津大学建筑

馆的设计则是这层含义的典范。

建筑馆,顾名思意,要为建筑系学生服务,它不仅要符合一般性公共建筑的共同要求,还有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要求,如模型室,展厅,设计教室等功能上的要求。天津大学建筑馆始建于1990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先生设计与主持修建,满足了当时师生们的需求,并于2001年开始进行了改建,以适应学院规模的扩展。

看与被看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是在限制条件极为苛刻的情况下设计的,地形狭小且呈三角形,位于

整体规划中轴线的末端,南北两侧又有两

条较繁忙的道路,尤其北边一条,人车川

流不息,不时发出噪音。针对这一问题,

彭先生最初提出了等边三角形的设计方

案,最后又由于资金等问题作出修改,一

“拉”一“压”,定稿为凸字形平面。建筑

系馆,本不需要十分庄严雄伟的气氛,但

考虑其作为400余米长的敬业湖的底景,应有强

有力的结束。对称形体似乎变成了最佳的选择,

从东向看去,严格对称的建筑馆稳重沉静,给人

以庄严厚重之感。这是“被看”。

系馆三面环湖,使得建筑馆里面的视野非常

好,内部中庭保留之时,中间的水池,鸭子,交流的学生又构成了令一个天地,良好的视野让人心情愉悦,这则是“看”。

建筑的艺术性:

立面处理上,采用比较纤细的方格网格来划分墙面,以削减其庄严气氛,让对称性极强的系馆少了死板和沉重。凹入的方形窗格造成了丰富的阴影效果,楼梯间的菱形小窗使建筑显得大气又不失精巧。除了建筑本身以外,还有匠心独运的细部安排,建筑体上的老子语录,

两侧的斗拱和柱式,都丰富了系馆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建筑的体量感很强,在形象上很多人认为与贝聿铭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有相通之处,不仅表现在轴线的控制上,包括建筑的正立面,两边是很实的块,中间处理成虚空,开天窗,通过虚实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建筑解决问题的能力:

1、空间组成:

位于凸字顶头的小方块部分安排成主要的大空间,如二楼咖啡吧用于展览休息和交流,或做成大的设计教室,做成高品质空间。环着凸字大方块安排了教学,办公以及楼梯等交通空间和厕所等辅助空间。

2、功能分区:

建筑对功能的要求相当复杂,既有不同类型的讲课教室,绘图设计教室,素描教室,幻灯教室,又有功能要求很高的物理实验室,还有系图书馆,资料室,模型室,摄影师,计算机室,办公室等以及多功能报告厅。这些空间不仅面积差异大,而且功能之间还有各种联系,同时投资也很有限。面对这一问题,彭先生由外而内,先确定外部轮廓,再安排内部功能,办公集中在东边,教学教室置于西侧与环绕中庭布置,南北向开窗。中庭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通风和采光的问题,而这个中庭也成为建筑的亮点和灵魂。

3、流线组织与人流疏导:

一层东西方向开门作为疏散口,左右对称有两部楼梯,分别位于凸字对称的两个拐角处,

西边楼梯对面有电梯,可直达六层。由于中间为中庭,采光良好,人们在围绕中庭活动时,移步换景,而且会和三个方向直接呼应,形成对景,富有趣味性。另外,这样一目了然的设计也让流线更加清楚明了。

关于建筑系馆的改建:

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的建筑面积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学校决定对其进行“加盖改建”。扩建部分总面积960平米,从一层至六层分别设建筑模型室,多媒体展示中心,控制室及信息管理中心,两个数字化教室及报告厅。改建理念简单说就是把一个玻璃盒子嵌入原来的中庭之中,新旧建筑关系“同构异质”、相互穿插,以一条弧线墙分割出一个实体和一

个反月形天井,但是同

时,填空加盖造成了采

光通风上极大的不便利

性,中庭部分只能靠少

量天光采光,灯需要常

开;四周围的建筑采光

也受到极大影响。当然

同时,由于一些细部处

理得当,也造成了一些

丰富有趣的空间。

关于改建,大家

意见很多,很多人极

端地认为中庭是原建

筑的灵魂,如果堵上

了无异于毁灭了建

筑,当然也有持乐观

态度的。在随后进行

的满意度调查中针对

的群体为建筑学院师生,即可以长期使用建筑

馆,对建筑馆改造前后馆内环境有一定认识和切

身感受的群体。(见表1)

表1:被调查者基本资料数据表

将问卷调查所得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

SPSS软件进行分析。对总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

时发现,年级这个变量所具有的相关性比较高,

所以重点以年级对其他影响因子的比较进行分

析,推导结论。以一层模型室为例,从图2中可

以看出对于一层模型室满意度最高的是空间大

小(4.05分),满意度相对比较低的是自然采光和通风情况。因为没有自然采光,此项满意度低情有可原,但是通风欠佳不容忽视,其中三年级对其评价最低(1.65分),可见三年级对一层模型室采光和通风要求较高。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三年级同学从课业方面的要求来说相对其他年级更需要在模型室工作,所以对于一层模型室的通风情况必须加以重视,适当改进。

依此类推对改建后的建筑馆内各部分都进行了调研,通过满意度这种主观评价方式,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