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佐_皮亚诺生态建筑创作中动态的自然要素
伦佐皮亚诺建筑设计思路的探讨
是徒劳的, 技术就象放在柄上的剑, 是在那里尽职, 而不是用来炫耀。
”技术进步是推动建筑发展的直接动力, 技术的关键性作用在于它既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又是时代感的象征。
设计不是从风格样式出发, 而是从技术需求出发。
其二,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技术到艺术的过程。
如果把建筑最终达到的造型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 那么要达到这个形式, 还需要与技术多回合的碰撞, 碰撞中加进建筑师对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理解。
皮亚诺的第一个真正被人们关注的作品是1976年他与罗杰斯合作设计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
蓬皮杜艺术中心成为20世纪70年代早期完美主义与乐观主义的缩影, 尤其体现在技术方面, 它标志着当时文化解放思潮和迅速走向没落的机器时代思想的鼎盛时期。
然而到现代还可以看出蓬皮杜艺术中心与当地的主题结合比较紧密, 反映着时代的特征。
建成开放至今的多年里, 已有超过一亿五千万人参观过。
不管在巴黎市民、国际媒体或建筑学界的评价中,它都是一个空前的胜利。
蓬皮杜艺术中心采用复杂的骨架结构,支撑起中间空旷的内部用一种不同的姿态向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庄严的城市挑战, 它带给了当地人们逼真而不是过去那种华而不实的艺术陵墓。
与蓬皮杜艺术中心不同, 关西国机场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关西国际机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给人们提供了宽阔的视野范围, 它那波浪式的屋顶和末端逐渐变小的空间让人感觉它像是在拉着人们向前运动。
关西国际机场的完成在建筑行业中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它代表了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它反映着一个时代, 即技术接近自然, 反过来, 自然逐渐被改变的时代。
当人们看到皮亚诺的每件作品的主旋律的时候, 能体会到明显不同的是他的作品与时代的主题是多么的一致图。
皮亚诺对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有着特殊的偏好, 用技术三.建筑与自然的结合用先进的技术创造具有时代感的建筑同时使建筑与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是皮亚诺的重要创作理念。
他不断地追求真正的自然化建筑, 这种观超越了对自然的形式与功效的单纯仿效, 它是一种更高的与自然融合的追求, 将建筑轻柔的融入自然,并使它充分体现在各个方面。
从技术到艺术——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建筑技术观的比较
从技术到艺术——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建筑技术观的比较傅佳锋;管凯雄【摘要】文章从建筑技术角度入手,分析比较了在技术上颇有造诣的世界级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在结构、材料、设计出发点方面的异同.虽然他们建筑技术现存在差异,但都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The paper tries to contrast and analyze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between Thomas Herzog and Renzo Piano from the technology standpoint. Their design skills are different on the basis of their different basic ide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However, both of them created the wonderful projects.which could combine the technology and artist together perfectly.【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2(030)002【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建筑技术;设计手法;托马斯·赫尔佐格;伦佐·皮亚诺【作者】傅佳锋;管凯雄【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6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建筑发生了巨变。
西方古代建筑从柱式、拱券到穹顶的发展,都是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而出现的。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和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撰写的《论建筑》都总结了前人建筑技术的经验。
到了近代,新的建筑技术极大推动了建筑形式的革新。
谈吉巴欧文化艺术中心的生态技术
谈吉巴欧文化艺术中心的生态技术摘要:本文通过对法国建筑师佐伦•皮亚诺创作的吉巴欧文化艺术中心来探讨设计者是如何贯彻绿色建筑思想把绿色的自然观、哲学观文化观、技术观结合起来创造出一座既能体现地域特征同时又包涵绿色建筑思想的现代建筑。
关键词:绿色建筑;策略;生态技术;场所环境;地域文化引言:伦佐•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与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善于从自然中挖掘各种技术,并把这些自然的技术应用到建筑创作当中。
吉巴欧文化艺术中心正是他创作理念的完美阐释,对于当代中国建筑师及建筑设计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设计构思1.1地域主义建筑观设计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以现代的语汇来表达这个地区的传统特色。
皮阿诺指出这个建筑应作为一个卡纳克文明的标志建立起来,基于此,“一个看似永远在搭建、编造的屋架”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图1)1.2传统形式的现代演绎在新喀里多尼亚岛有许多体形简单的棚屋,这是当地典型的民居建筑形象,卡纳克人把这种纯粹的建筑空间看作是建筑的起源。
皮亚诺在研究传统棚屋的结构和功能之后,运用现代技术,将木材与不锈钢组合的结构形式—木肋结构, 重新诠释了这种传统的建筑形象。
1.3传统聚落空间的现代演绎设计师借鉴了当地卡纳克民族传统村庄的布局形式,该中心由10个不同大小的“容器”分成三个小组,“容器”的平面基本为圆形,各自具有主题,沿着半岛微曲的廊道一字排开,形成3 个不同功能的村落,可作为露天剧场和办公区。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村落布局,拥有自己的建筑、绿化和公共空间,并与海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1.4建筑与自然融合的现代演绎建筑高大的体量面对大海,而将低矮的体量朝向环礁湖。
这样既可以抵制飓风,控制信风,又可以形成室内空气的对流。
在建筑物内部,沿着廊道布置了4 个相对独立的庭院,镂空顶棚可将室外的景色、天然光线引入室内,促进了室内外空间的流通。
建筑采用了当地的木材,在外板的细条之间空出一定的间距,当风穿越时产生微小颤动的效果,很像被风吹动的森林。
伦佐皮亚诺及其作品
皮亚诺建筑作品欣赏
1.法国蓬皮杜中心 2.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3.吉恩· 玛丽· 吉巴澳文化中心 4.保罗· 克利中心 5.黛拉公园音乐广场 6.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
皮亚诺建筑作品欣赏
皮亚诺崇尚机械美学,在这个建 筑的整修中,做了大胆的常识, 把代表工业性的管道暴露出来。 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 上经营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 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社的 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上下五层、 占地近百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 包括专门收藏现代艺术的博物馆, 临时展厅、电影院、音乐厅、多 媒体图书馆和档案室,以及壮观 的屋顶。每天有2.5万游人参观, 使蓬皮杜中心立即成了这座城市 里最受欢迎的建筑物。
生平简介
1971年,一个工程商建议皮亚诺与罗 杰斯合作参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国际竞 赛, 他们最终赢得了这个竞赛。活泼靓 丽、 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晶莹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 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自 蓬皮杜项目之后,皮亚诺以他层层叠叠的建筑图纸营 造了世界性的声誉,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有 他大胆的商业性和公共建设项目,他设计的博物馆更 是让人望尘莫及。
感想
3.皮亚诺对建筑的独到思想正是值得我们去 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模仿,失去 自己的特征和思想;也不能一味的去特立独 行,却不能与这个社会特征相结合。我们应 该像皮亚诺那样虽然不跟随任何潮流,也不 局限于个人的风格,创新多样,但也不脱离 社会本质的体现。这就是皮亚诺建筑艺术的 独特魅力。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启发。
皮亚诺建筑作品欣赏
2.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位于大阪湾,建 造时间从1998年到1994年,它 就像一条长长的钢虫坐落在伸出海 面达5米的人工岛上。它之所以建 立在这个人工岛上是因为大阪想要 一个离市中心车程在30分钟内的 机场。该机场通过填海,用软粘土 堆起20米存的碎石。用计算机监 控。显示出工程的浩大。
伦佐·皮亚诺对建筑技术的诗意表达
伦佐·皮亚诺对建筑技术的诗意表达摘要: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常常在设计中运用其与众不同的“技术性思维”,以及理性对待技术、发掘材料潜力、尊重场所文化、源于自然、融于自然组成了皮亚诺的设计理念,创造了许多打破常规的建筑作品。
作为擅长运用技术的建筑大师,又从不允许技术支配他,他毕生追求将技术以和谐的方式接入到建筑及其环境当中。
他的设计作品风格鲜明,在其一生大量的作品里蕴含的对建筑技术的诗意表达不断地影响着当代建筑界。
关键词:建筑技术、建筑表达、普利兹克奖、伦佐·皮亚诺、高技派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建筑商家庭的伦佐·皮亚诺,受到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从小便对建筑产生深厚的兴趣,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后,在弗兰克·阿尔尼指导下进入了建筑设计行业。
开启建筑师职业生涯后的皮亚诺深受诸多建筑大师的影响,但他从不固步自封,拥有许多独特的想法及对建设设计的独特表达。
伦佐·皮亚诺在32岁那年开始崭露头角,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项目:大阪国际博览会意大利工业馆。
这个项目受到了业界的好评,同时也为皮亚诺带来了生涯的转折点,相识了同样年轻且富有激情的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
这次设计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对皮亚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之后开始的故事也随之翩翩而至。
1971年,伦佐·皮亚诺与理查德·罗杰斯,正式出现在国际视野中,获得了蓬皮杜艺术中心项目的竞标。
在巴黎的中心矗立起了一座10多万平方米,集形体艺术、音乐、工业设计和文学等艺术类别于一体的建筑。
人们常戏称“伦佐·皮亚诺大闹巴黎城”。
大众媒体形容它时常常用“高科技”等词语,但皮亚诺本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蓬皮杜本来就是要设计成城市里好玩的机器。
它是一种挑战,也是他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既是对学院派的挑战,也是对技术时代的再次呈现。
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建成后的一段时间内,皮亚诺开始重视反思设计理念,他的设计作品可能在一定程度表达的过于直白,于是他开始逐渐调整场所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将建筑以更和谐的方式融合文化和环境。
伦佐·皮亚诺的建筑技术观
伦佐皮亚诺的建筑技术观刘慧萍【摘要】从材料、结构体系、细部构造和配套设施四个方面,分析了伦佐·皮亚诺作品中的技术表达方式,指出其作品充分反映了皮亚诺"全面技术观"的建筑理念.【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0(036)013【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技术;材料;结构体系;细部构造;配套设施【作者】刘慧萍【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6从锋芒毕露而又充满讽刺意味的巴黎蓬皮杜中心到美妙绝伦的日本关西机场候机楼,作为当今世界最非凡和最具时代特点的建筑大师之一,从蓬皮杜文化中心开始,皮亚诺就与“高技术”联系在了一起。
毋庸置疑,皮亚诺一直十分重视建筑中的技术因素,随着其技术观的不断成熟,其作品更是突出表现了“全面技术模式”的特征。
面对当今建筑形式趋同的境况,他执着地在大量设计作品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并把技术与环境、历史等因素结合。
皮亚诺对技术的使用驾轻就熟,他突破了技术的本来使命,完成了许多成功的设计作品。
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对建筑技术因素的独特理解与诠释,“皮亚诺对技术的掌握是真正艺术大师的水平,用技术但不为技术所制,把技术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对材料有极高的悟性,对材料的利用有艺术家般的灵感,作品体现的人情味是罕见的”,这是普利茨克奖评委会主席布朗对皮亚诺的评价。
1 材料中的技术表达皮亚诺善于采用新技术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将材料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皮亚诺所惯用的材料来看,绝大多数建筑都是以钢材、玻璃、钢筋混凝土、石材、木材为主,尤其对玻璃、木材、赤陶砖更是情有独钟,而且每种材料,皮亚诺都会把它用到极致,许多材料的使用是极富创造性的,例如玻璃在悉尼“极光地带”的使用,皮亚诺探索了许多做法,采用含铁量很低的玻璃,不含一点绿色,将玻璃的边缘、拱肩等处熔结为白色,而将框架隐藏在玻璃后面,由于各种各样的熔结图案形式透光量不同,他将透光量的变化范围严格控制在20%~100%之间,玻璃在变化曲线形式和光的作用下,便呈现多样的光学效果。
伦佐_皮亚诺的建筑理念
中图分类号: TU 05; T U 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5781( 2011) 01 0041 03
当今社会, 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一切领域的 重要因素。当代西方许多建筑师已经敏锐地抓住了 这一时代特征, 在设计创作中充分表现高科技为其设 计理念。伦佐 皮亚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也被称 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表现全新的、 全面的 技术模式 为其突出特征。从建筑作品中可 以看到他对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现代材料与传统材 料的充分运用和发挥。 技术模式 的概念是从技术 的多重属性的角度出发加以界定的; 是经过科学思维 方法的分析与论证进行合理的整合。全面的技术模 式是适用技术及全面技术的综合体现, 即选择合适的 技术路线, 寻求具体的整合途径, 以多种技术加以综 合利用、继承、改造和创新。
设计结合自然
设计结合自然摘要: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
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明显加快,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
但工业文明的沉重代价是加剧了生态环境危机。
合理的运用现有资源和进行生态建设已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建筑作为当今社会人类最多的使用空间,绿色生态建筑的提出,从生态学和建筑学的角度为解决人与环境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理念相呼应。
以下就绿色生态建筑的定义、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生态建筑的评估进行介绍。
关键词:生态建筑发展评估1 引言两百年工业化进程,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手册与混凝土和钢筋的发明,建筑被用来彰显人类力量的道具,不断向高空延伸的强悍姿态,催生人对强大建筑的迷信,似乎它足够保护人的血肉之躯。
与此同时,建筑还在建筑师的私有领域里,附带了个人表达的强烈色彩,通过结构和色彩的另类选择,满足视觉上的虚荣心。
知道阪神大地震、911这些事件之后,那些举世熟知的建筑受到致命摧毁,无论是企图用建筑来向自然对抗,或是个人对自我的贪婪表达,在灾难面前都是无处遁逃,人们这才开始重新思考建筑的意义。
在国内,已有设计师,希望通过已然拥有的科技水平,在断裂过后,做出弥补。
尤其是在城市,即使天然植物已荡然无存,依然有阳光、空气和水,甚至同样有地热,供生态建筑利用。
在莘庄建科院的生态示范楼,以及宁波诺丁汉大学的零碳办公楼,科技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城市中,我们已和自然天地割离,但依然能通过计算和设计的建筑体,感受阳光、空气和水所赋予的舒适感。
2 生态建筑的定义诞生于60年代花童运动中的“生态建筑”,连同它的创造者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列里及乌托邦城阿科桑地一起,被打上过理想而不切实际的烙印,以至被大众冷落甚至遗忘。
关于“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异同的争论,在不同建筑学教科书和建筑学杂志上,至少能找到100种以上的说法。
曾设计过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与诺曼·弗斯特齐名的生态建筑学大师伦佐·皮亚诺说过的一句话似乎是最好的解释――“人,应该、必须、也只能绿色地栖居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
经典建筑分析: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意大利热那亚)
建筑环境与景观
阶梯型的跌落式结构使整栋建筑与地形接触紧密。
建筑环境与景观
同时,倾斜的屋顶设计既减少了山的轮廓线与建筑轮廓 线的冲突,又保证了充足的采光,且提供了宽阔的视野。
建筑材料应用
玻璃与木材的交响曲
该建筑整个构造由细 皮亚诺对材料有着特殊的敏感,经他的手使用的材料 钢柱支撑,木板层叠 而成的木梁构成屋面 的框架,墙壁清一色 都被发挥到了材料性能的极致。皮亚诺善于就地取材, 的全是玻璃板,木材 营造出亲和温馨的效 果,玻璃制造出轻盈 物尽其用,同时源于自然,融于自然也是他的原则, 通透的感觉,两种材 料交相辉映,完美的 搭配在一起 而这些在这个建筑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验室工作间
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
意大利热那亚,Vensima,1991
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
建筑外观与形态
实验室工作间位于热那亚,建造于一个远 离城镇且偏僻的山腰上,建筑随着台阶状 的山地逐级攀升,拥有一个斜向下的玻璃 屋顶
建筑的东北侧有一个与建筑平 行爬升的索道,西南侧随着海 拔的增高而层层递进,皮亚诺 本人将这个形态想象为“蝴蝶 的一只翅膀”
右图展示了建筑固定楼板 的方法:钢件相互连接并 连接到支撑钢柱上,木制 工作室使用细长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柱支撑屋顶,使用木 材做梁,四周的玻璃 没有使用玻璃框,因 此建筑的构造看上去 十分简明
的楼板搭在接头处
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
建筑建造过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验室工作间的建造过程大致为: 整平土地、铺设钢梁、铺设地板、安装立柱、安装梁 柱的结合构建、安装梁、安装玻璃隔断、安装玻璃的 支撑龙骨、安装玻璃、安装遮阳装置
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
建筑功能区的划分
结构美学-伦佐皮亚诺
1984 Bach de Roda Bridge 大桥 巴塞罗那 1987-1992 年 阿拉米罗大桥 Alamillo Bridge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 1990-1997 年 Campo Volantin 人行桥 毕尔巴鄂
1991 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 巴伦西亚
2001 Milwaukee Art Museum 密尔沃基美术馆新馆 威斯康星州,美国 2004雅奥运会主场馆 希腊 …… ……
巴伦西亚科学城天文馆
密尔沃基博物馆
2.4 运动的逻辑形态
卡拉特拉瓦本人信奉“运动就是美”理念,并且欣赏古典主义雕塑中人 们的运动姿态,他认为“运动存在与日常生活当中(movement is immanent in everyday life)”。动态、时间和变异组成了卡拉特拉瓦建 筑构思的基本观点。并且三者之间的关系呈有机变化的。
2.
设计策略
2.1 建筑思想
结构是为了创造美的建筑形态,使结构成为无需隐藏的表现形式
1、“美”源于自然: 卡拉特拉瓦崇拜自然,将自然视为建筑创作的源 泉,他不但试图从中发现美的原则,还进行了大量有关生物生长性状的研 究,从中寻找建筑形态的仿生联系。
2、“美”源于运动: 这就是他从自然中找到的答案,卡拉特拉瓦认为 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存在方式是美的根源, 卡拉特拉瓦理解的运动 首先是一种普遍而深刻的运动趋势,重力作用下的下落趋势, 地球上 的任何物体都是通过与它的对抗来确立自己的存在形态,所以形态之 美也即运动之美。 3、“美”源于力:运动的存在使物体产生了荷载的分布,传递与平衡 的受力关系,所以任何受力结构的确定都与运动有关, 正是通过运动的 存在我们产生了力与形式的概念。 由此他确立了自己建筑创作的基本内容:运动、力与形式。
伦佐皮亚诺读后感
读《伦佐﹒皮亚诺》有感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有成就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许多作品已成为不朽之作。
法国巴黎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日本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美国休斯顿的曼尼尔博物馆、南太平洋新卡里多尼亚岛的特吉巴欧文化中心,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皮亚诺这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名字。
了解了他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时代与场所、技术与自然为主题的建筑设计理念,他推崇技术与艺术结合,对材料有极高的悟性。
他的作品更是以表现出一个全新的、全面的“技术模式”为其主要特征。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
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面他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原有的生态环境。
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地体现着各种技术、各种材料和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这些活跃的散点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真正的具有洞察力的大师和他所率领的团队所要奉献给全人类的礼物。
这是20世纪乃至前几个世纪的大师们的共同理想。
他重视材料的运用,对材料有着特殊的敏感,他更重视技术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发掘,经他手使用的材料都被发挥到了材料性能的极至。
他提出的所谓的“技术模式”的概念是从技术的多重属性的角度加以界定的,是经过科学思维方法的分析与论证进行合理的整合,是分层次而且尽量客观的阐述。
并能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造性的利用与发展。
是“适用技术”及“全面技术”观的综合体现。
即“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寻求具体的整合途径,对多种技术加以综合利用、继承、改进、创新”。
皮亚诺的技术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属性:1、是从自然属性出发,皮亚诺着眼于生态人居环境的创造,用技术解决生态问题,有效的利用能源,美化城市环境,使建筑能够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共处。
2、是阐释文化属性的一面,皮亚诺注重技术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还有和当地文化背景的结合。
3、是从艺术属性出发,以多种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建筑艺术形式,具有比以往任何传统建筑更大的可塑性,为建筑师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余地。
“技术性思维”——伦佐·皮亚诺的创作思路分析
AND P E ^ AP R CI O N
‘ ‘ 技术性思维 ’一 - , 伦佐 . 皮亚诺的创作思路分析
T echncal hou t i T gh ——An v _o h en o Po o sDe i h u t al S f e R z in s s t gnT o gh
的 流 逝 .艺 术 吐 变得 生 动 起 柬 L
柏 林 渡 茯 士 场边 } i
缘的戴比斯 大域 f 3) 阿 是皮业诺 近期的仟l 盱 十 1 德 泄有丰富的n油资埠 , 此一 十分注重节约能 源 ,尤其是建筑ofh ou h als ow s
t no『 aot on ea h og v ed
f oton cons r un i tucton and i
凡处其中可以感 受刮光线 的丧 隋、天气的变化 时 “ u ]
f r i i wo k t i a t e 0 m h s n s hs ri r cl e『 da e hi ar uci t s s eato n i
( 》 功 能 需 求 1 科 学 技 术 的 爱 腱 政 变 了^ J 牛 ,环 境 与生 活 的 手
面 所 起 的 作 用 . 来 驿 他 的 创作思路 。 关键词 拄术性思 维 形 式 环 境 } 窖造 功 能
式 .从而 产生新 的建筑 功能 I新 的功能需 求 就 m
迪 是 个 动岳
皮 亚 诺 以 其 独 特 的 “ 术 性 技
的 过 程 . 从技 术 到 艺术 的 过 程 如 果 把 建 筑 最 终 达
思 维 ”创 出既 满 足 功 能 需 求叉适应 环境条件 的建筑 作
品 该 文 通 过 分 析 他 的 作 品 中 技 术 在 功 能 、构 造 式 方
伦佐·皮亚诺的建筑理念
的 自然 属性 出发 , 眼 于生 态 人 居 环 境 的创 造 , 技 着 用 术去 解决 人类 面 临 的生 态 挑 战 , 效 的利 用 能 源 , 有 美 化城 市 环 境 , 而 使 得 建 筑 能 够 与 自然 和 谐 相 处 。 进 ② 阐述 了技 术具 有 文 化 属 性 一 面 , 术 与 地 域 文 化 技 的结合 , 同地 区 的文 化 背 景 不 尽 一 致 , 以选 择 的 不 所 技 术路 线也 是千 差万 别 的 。③ 从 技术 的艺 术属 性 出 发, 阐释 了以多 种技 术 为 基 础 的现 代 建 筑 艺术 形 式 ,
理念 之一 。
收 稿 日期 :0 0 1—1 修 改 日期 :0 0l—5 2 1— 10 ; 2 1 一11
刻起 , 桁架 的 动势就 会 引领 你继 续 向前移 动 。沿途 中每 一 根肋杆 都 清晰 可见 , 它们 是 使得 如此 巨大 的空
间得 以连贯 的基 本元 素 。所有 这些 因素结合 到 一起 ,
出 发 , 眼 于 生 态人 居 环境 的 创 造 , 技 术 去 解 决人 类 面 I 生 态 挑 战 , 效 地 利 用 能 源 , 化 城 市 环 境 , 而 使 得 建 筑 能 够 与 自 着 用 临的 有 美 进
然和谐相处 ; 次阐述 了技术 具有 文化属性 一面 , : 其 即 技术 与地域 文化的结合 , 同地 区的文化背 景不尽 一致 , 以选择 的技术 路 不 所 线也是千差万别 的; 最后从技术 的艺术属性 出发 , 阐释了以多种技术 为基础 的现 代建筑艺术 形式 , 有 比以往任何传 统建筑更 大 具
伦 佐 ・ 亚 诺 的建 筑 理 念 皮
古 霞
(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 艺术 学院 , 安徽 合肥
伦佐_皮亚诺生态建筑创作中动态的自然要素
第9卷 第2期2007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 F H IT (SO C I AL SC IEN C ES ED IT I ON )Vol .9No .2Mar .,2007 收稿日期:2006-12-06 作者简介:陈苏柳(1980-),女,吉林吉林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刘松茯(195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饶望(1977-),男,吉林吉林人,建筑设计师,从事建筑设计研究;樊璇(1978-),女,湖北武汉人,城市规划师,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伦佐・皮亚诺生态建筑创作中动态的自然要素陈苏柳1,刘松茯1,饶 望1,樊 璇2(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广东深圳518034) 摘 要:生态的技术观是伦佐・皮亚诺的建筑创作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他在建筑创作中对建筑的适宜性和可持续性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通过探索各种技术手段,将绿色植物、光、声、空气等生态的自然要素融入到建筑设计和环境之中,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法,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的形态和内容。
关键词:伦佐・皮亚诺;自然;技术;植物;无形元素 中图分类号:Tu -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1971(2007)02-0001-06 “上帝、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他做了大量的精确计算。
我们人类用到的结构力学中的一些概念(如剪力、合力、轴力、刚度比、拉应力等…)以及形态,统统都是从大自然、上帝那里偷偷旁听来的。
”[1]伦佐・皮亚诺善于从自然中挖掘各种技术,并把这些自然的技术应用到建筑创作当中。
他认为:“建筑是建立在真正自然之上的第二自然,应该重视建筑的可持续性。
谈到建筑的可持续性,就意味着建筑师们应该理解自然,把握好生态的技术观,并且重视空间中无形元素的技术处理以及自然元素的巧妙运用。
技术与文脉的完美结合——论伦佐·皮亚诺的建筑设计理念
追求 自然属性也是皮亚诺一直追求的设计理念之一。 他一直试图以某种
方 式与 周 围 的 自然 环境 相 适应 , 把 自己 的建 筑 建 到 自然 中 , 让室 内外 植 物及
千变万化的自然光线渗透开来 ,这些努力使皮亚诺 的建筑显得那么开放、 透
明、 光亮。
坐落 在 意大 利 热那 亚古 老 的利 古里 亚海 滨 台地 上 的皮 亚诺 工 作 室 , 使 皮 亚诺 对 自然 的追 求 和技 术在 自然文 脉属 性 中的 应用 有 了一个 全 新 的诠 释 。 整 个 建 筑结 构 如 同 蝴蝶 的翅 膀 在基 地 上 展开 , 紧 靠升 降 机轨 道 的那 一 侧 是平 直
1“ 高技 派 ” 的形 成及 其影 响
人们通常是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来认识皮亚诺的 , 也就是这个存在很
大 争 议 的建 筑 被很 多人认 为是 高科 技 在 建 筑 中 的大 胆 应 用 , 因此 , 蓬 皮 杜 艺
的,这一侧室内有一楼梯沿着玻璃墙连接上下各层.其对侧在平面上呈阶梯
状, 它 有 顶 部想 底 部 递 减从 而 提 供 了一 个 宽 阔 的视 野 , 除 了创 造 这 种 连 续 的
建筑理 论 与设计
技术 与文脉 的完美结合
— —
论 伦佐 ・ 皮亚 诺 的建 筑 设 计 理 念
摘要: 文章通过对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伦佐 ・ 皮亚诺的建 筑作品及设计理念的分析 , 着重阐述 了技术与文脉的有机结合和正确认
识 所 谓“ 高 技派 ” 以及 文脉 的 历史 属 性和 自然属 性在 建 筑 设计 中的体 现 。 文章 通 过 阐述 在建 筑 设计 中技术 与文脉 结 合 的重 要 性 , 结 合 实 际作 品案 例 , 综合 阐 明 了这 一 观 点。证 明伦 佐 ・ 皮 亚诺 不是 单 纯 的“ 高技派” 建筑师, 所谓“ 高技 ” 只 不过 是他 在 对建 筑进 行设 计 时的 一种 高超 的 艺术处 理 手 法。 而这 其 中文脉 对 建 筑设 计 的重 要性 是不 能被 忽略 的。 关 键词 : 技术 文脉 高技 派 建 筑理 念 意 大利人 伦 佐 ・ 皮 亚诺 是 一 位世 界公 认 的建 筑 大师 。当我 们 评论 他 的 建 筑特 点 时 , 无一不和“ 高技派” 联 系 在一 起 , 从 早 期 的蓬 皮 杜 艺术 文 化 中心 到
伦佐皮亚诺
建筑全都用钢架和玻 璃组成,光从玻璃透进来, 他利用当代的技术成功塑 造了不断变动的光影之美, 即动态美。
•
评 价
巴黎的“国立蓬 皮杜文化中心” 位于著名的拉丁 区北侧、塞纳河 右岸,是根据法 国已故总统蓬皮 杜的创意而建立 的。它是一座新 型的、现代化的 知识、艺术与生 活相结合的宝库。 人们在这里可以 通过现代化的技 术和手段,吸收 知识、欣赏艺术、 丰富生活。
重要作品
6.碎片大厦
在庆祝欧洲最高楼——伦敦“碎片大厦”(the Shard)正式开放 的典礼上,设计者伦佐· 皮亚诺(Renzo Piano)表示,“碎片大厦” 只是一个经受风吹雨打的闪亮的尖塔,并不象征着傲慢和权势。 开放典礼标志着这座大厦的外部施工也已经完成,开发商Irvine Sellar及其卡塔尔财团的支持者也参加了典礼。皮亚诺介绍说,大 厦申请规划许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仅仅是公众问询就长达两年, 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方面。自设计稿出台之后,皮亚诺遭遇了很多 的质疑。他不想证明自己的设计有多么出众,只表示建筑师负有 很大的责任。他说:“你必须做得足够好。建筑师是一项非常危 险的职业——犯了错误可是会延续很长时间的。”
பைடு நூலகம்
重要作品
3.新喀里多尼亚提巴欧文化中心(1991-1998)
1998年建成的吉巴欧文化中心,位于南 太平洋中心的一个美丽的小岛——法属 新喀里多尼亚的南端首府努美亚。它是 按照比本土的棚屋形式大得多的尺度, 选取原生材料,用现代技术建造的,却 极具当地土著文化的魅力。建筑设计达 到了“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境界。 其设计者意大利建筑师伦佐· 皮亚诺也因 此获得了当年的普利兹建筑奖 (Prizker Architecture Prize)。而且,有 评论评述它为“展现的是一种高技术与 本土文化、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
技术与艺术的交响——伦佐·皮亚诺以技术思维对建筑艺术的探索
技术与艺术的交响——伦佐皮亚诺以技术思维对建筑艺术的
探索
梅青;王庆华;罗曼
【期刊名称】《住宅科技》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以技术与艺术的双重视野,分析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在技术性思维主导下,对建筑艺术的探寻.透过对其生平与建筑成就的追溯,分析这位多项建筑成就奖的建筑师,如何透过技术性思维与建筑艺术设计手法融为一体,奏出独特而凝固的交响乐.文章通过对“技术性思维”理念及其具体体现出的“与自然融合的场所精神”,并通过选取代表性建筑作品设计手法进行逐一分析与比较研究,验证技术性与艺术性,始终是建筑最基本的定义与目标追求,从而以对其经典作品的重新解释,为当代建筑迷局提供借鉴.
【总页数】7页(P25-31)
【作者】梅青;王庆华;罗曼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协信地产上海公司研发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艺术交流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技术到艺术——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建筑技术观的比较 [J], 傅佳锋;管凯雄
2.诺伦佐·皮亚诺建筑师工作室 [J], 无
3.伦佐·皮亚诺翻新哈佛艺术博物馆群,耗时6年展现匠心精神 [J],
4.伦佐·皮亚诺公布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方案 [J],
5.伦佐·皮亚诺将设计莫斯科艺术项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伦佐·皮亚诺建筑设计创作研究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伦佐·皮亚诺建筑设计创作研究姓名:马骏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钟训正20030901论文摘黉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瓶诺近四十年来一直活跃在建筑刨作领域。
他的设计实践涉及了建筑艺术中的诸多方丽,并以其丰键多样散俘晶积富谢个性灼触作方法,对建筑艺本{乍{:i_i了独特的蠢献。
本论义分三个郝分袭论述皮弧诺的设讨嚏4{乍。
第一郝分分析谴的成长历程以及其t”设计思想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归纳和提炼他设计中的观念和设计方法:建造是根本、开放和参予、I_;;j然韵建筑;第三酃分通过…些作品柬分析地在具体项目中的设计思赡和处理手法。
论史问耐还试图结合皮驻诺对建筑艺术谂释.分析和归纳建筑艺术中的一些一般硗律帮矗法。
全文麴50,000字。
凿片300余幅。
关键诩;佟往・皮亚诺、建遣、参予、鸯然的建筑、设计方法。
ABSTRACTTheItalianArchitectRenanPianohasbeenplayingaimportantroleinthefieldofarchitecturaldesignthroughthepast40years。
Hispracticeinvolvesmostaspectsintheartofarchitecture,andhehascontributedhisuniquevaluetotheanofarchitecturebyhisriehandeolorfutworksandhisdesignmethodofs打ongpersonality。
Thisthesismainlyconsistsoffll_reeparts。
Inthefirstpm-t,Piano‘seal-eerandthedevelopmentofhisidea:thesecondthisideology-andmethodologyOfdesign,whichincludes“makingistheorigin”、“openingandparticipation”and“anaturalarchitecture”:inthethirdpart.hisidiographicideaandmanagementinsomeworks。
西方现代建筑思潮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青岛理工大学
西方现代建筑思潮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青岛理工大学1.风之教堂运用了“空间转换”的设计手法,长达40 m的连廊由一系列2.7 m见方的混凝土构架组成,连廊顶棚的玻璃天窗和“H”型连系梁构成了1/6圆拱状屋顶,半封闭的玻璃筒被柔和的光线所笼罩,微风乍起,连廊便成为“风的通道”。
()答案:对2.罗西的设计实践是在其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充满了理性主义色彩,圣·卡塔尔多公墓是典型代表作品。
()答案:对3.查尔斯·摩尔喜欢突出的设计特点,包括明亮的色彩组合,超大图形,文体的碰撞,深奥的历史设计方案的再利用,非传统材料的使用,这种特点使得他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创新者()答案:对4.1983年,矶崎新以筑波中心大厦宣告了日本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
()答案:对5.自1940年代以来,勒·柯布西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神圣”与“住居”这两大建筑类型上,当时正在修建的朗香教堂与马赛公寓正是这两种建筑类型的代表。
()答案:对6.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吉巴欧文化中心在处理建筑屋顶标高的时候采用顺应地形的手法在地形起伏与下降处,建筑的屋面标高随之起伏或下降,造成内部空间净高随场地标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终使建筑在体型上沿山脊线成曲线形横向展开,展现出对场所精神尊重的生态自然观。
()答案:对7.安藤忠雄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第一要素: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第二要素: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最后一个因素:自然。
()答案:对8.除了罗西和格拉西,新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意大利的艾莫尼诺、皮亚诺和罗杰斯、德国的昂格尔斯以及瑞士的马里奥·博塔等。
()答案:错9.丹尼尔·里伯斯金1946年出生于波兰一个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犹太人家庭,设计了解构主义的代表作品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答案:对10.现代建筑是在本世纪20年代逐渐兴起的,它既反对折衷主义,也不同于20 世纪初欧洲“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某些新建筑流派。
伦佐·皮亚诺生态建筑创作中动态的自然要素
伦佐皮亚诺生态建筑创作中动态的自然要素
陈苏柳;刘松茯;饶望;樊璇
【期刊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9)002
【摘要】生态的技术观是伦佐·皮亚诺的建筑创作中的重要理念之一.他在建筑创作中对建筑的适宜性和可持续性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通过探索各种技术手段,将绿色植物、光、声、空气等生态的自然要素融入到建筑设计和环境之中,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法,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的形态和内容.
【总页数】6页(P1-6)
【作者】陈苏柳;刘松茯;饶望;樊璇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广东,深圳,518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6
【相关文献】
1.从技术到艺术——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建筑技术观的比较 [J], 傅佳锋;管凯雄
2.诺伦佐·皮亚诺建筑师工作室 [J], 无
3."超级街区"的全生命周期设计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和goa大象设计杭州天目里设计团队访谈 [J], 戴春
4.为一切美好的可能搭建舞台:伦佐·皮亚诺与马克·卡罗尔采访 [J], 艾伦·莫斯汀;邰玉婷(翻译)
5.伦佐·皮亚诺公布热亚那大桥方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 第2期2007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 F H IT (SO C I AL SC IEN C ES ED IT I ON )Vol .9No .2Mar .,2007 收稿日期:2006-12-06 作者简介:陈苏柳(1980-),女,吉林吉林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刘松茯(195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饶望(1977-),男,吉林吉林人,建筑设计师,从事建筑设计研究;樊璇(1978-),女,湖北武汉人,城市规划师,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伦佐・皮亚诺生态建筑创作中动态的自然要素陈苏柳1,刘松茯1,饶 望1,樊 璇2(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广东深圳518034) 摘 要:生态的技术观是伦佐・皮亚诺的建筑创作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他在建筑创作中对建筑的适宜性和可持续性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通过探索各种技术手段,将绿色植物、光、声、空气等生态的自然要素融入到建筑设计和环境之中,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法,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的形态和内容。
关键词:伦佐・皮亚诺;自然;技术;植物;无形元素 中图分类号:Tu -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1971(2007)02-0001-06 “上帝、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他做了大量的精确计算。
我们人类用到的结构力学中的一些概念(如剪力、合力、轴力、刚度比、拉应力等…)以及形态,统统都是从大自然、上帝那里偷偷旁听来的。
”[1]伦佐・皮亚诺善于从自然中挖掘各种技术,并把这些自然的技术应用到建筑创作当中。
他认为:“建筑是建立在真正自然之上的第二自然,应该重视建筑的可持续性。
谈到建筑的可持续性,就意味着建筑师们应该理解自然,把握好生态的技术观,并且重视空间中无形元素的技术处理以及自然元素的巧妙运用。
”他不断地探索多种多样的技术,从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到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去创新技术,进而将技术的研究投入到建筑的动态过程之中。
在设计中,他也时刻不忘记把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移植到建筑之中,体现其生态的技术思想,并贯穿于设计的始终。
一、建筑中植物要素的交融互动 生态环境的建立是生态建筑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生态环境中,植物的加入,使建筑与自然交相辉映,犹如加入到了“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1]的协奏当中。
建筑与植物的交融式设计,贯穿的是一种生态的设计思想,只要采用的技术手段适宜,就可以达到建筑与自然共生的效果。
在伦佐・皮亚诺几十年来的设计中,植物一直是他不可或缺的创作要素,“外部景观化,内部植被化”被作为其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
第一,植物在建筑入口周围的运用,形成了伦佐・皮亚诺突出建筑入口的典型手法,并为人们提供了可伸展的而又令人愉快的入口景观与流线。
1981年,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完成的位于美国休斯顿市的曼尼尔收藏艺术馆(The Menil Collecti on )设计之中,植物的加入使其自然平静、清爽宜人,而又与场地环境有机协调。
伦佐・皮亚诺在场地内大范围地布置了与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的树木,其中有一些树木被设置在柱廊内,以躲避夏日的炎热和冬季的严寒。
而另一些则引导着人流走向位于树木丛中的艺术馆的主入口。
这样一来,树木及它们在门廊处形成的轴线一同成为强调建筑主入口的重要元素。
这里的树木被修剪成各种形态,高低错落,在建筑物前形成了一种雕塑式的丛林景观。
它们没有全部躲避在天棚的遮荫下,而是作为伴随人们路程中可观赏的景色而存在着(见图1,图2)。
图1 曼尼尔艺术馆———顶棚板的设计与周围植物的有机结合图2 曼尼尔艺术馆———公共入口柱廊处的植物 同样的入口处理手法在皮亚诺的绝大多数工程中都可以见到,虽然设计理念相似,但是,由于绿色植物具备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等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随着所处的位置及环境的不同,处理的手法及最终的效果是多种多样而又各有千秋。
这样一来,植物自然地成为皮亚诺建筑创作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第二,植物在建筑外环境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建筑的视觉效果,削弱视觉的冲击感,使建筑处于幽静的自然环境之中。
在1991年洛迪信贷银行总部(Banca Popolare di Lodi )的设计中,伦佐・皮亚诺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生态技术思维,将花园上升到了空中,自然成为建筑立面的构成元素,并为建筑增添了大自然的色彩与风貌(见图3)。
整个基地由一条机动车道、人行大道和一个位于核心部位的中央步行区域来划分空间,并与外部相连接。
而这个升起的花园就被置于中央步行区域中部的一个长形广场东部的上方,这个广场的东部边界由一些矮的围墙所围合。
这个花园在基地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视觉过渡的区域,并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绿色景观。
三个独立式的圆柱形塔楼颇为随意地布置在广场中央,同时还有一个直径更大的圆形建筑,从花园的顶部升起。
建筑外观如果没有花园植被的装点,会让人以为这是一个粮仓。
“这些塔楼的外形、尺度和相互的位置关系,不禁让人想起了中世纪意大利广场的洗礼堂和钟楼”[2]。
它们的建筑形象庄严而又具有神秘色彩,在绿色植物的陪伴和映衬下,却显得亲切宜人而又充满活力。
植物作为其设计中动态的创新要素之一而一直被关注,并为伦佐・皮亚诺的建筑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图3 洛迪信贷银行总部升起的花园 第三,植物还可以加入到建筑的内部环境中,从而为建筑内部静态的空间环境提供一个不断变化着的装饰点,并为建筑注入活力和人文色彩。
植物景观随四季景观的变幻而产生的不同的姿态、气味、秀影以及绚丽的色彩,使建筑造型和空间环境在一年之中展现出不同的、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进而为建筑增添了非凡的自然魅力和人文魅力,使人与建筑及自然环境之间产生互动。
处身于建筑物中的人们,在植物的陪同下,不但消除了工作中与高科技事物过多接触所带来的麻木和疲惫,还会产生一种漫步于自然之中的感觉。
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令人向往的人与自然的和悦景象,并给建筑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在巴黎斯格鲁姆伯格(Schlumberger )的再修葺这项工程中,伦佐・皮亚诺为达到将老工业化的消沉特征转化为令人愉快而又有效的现代化办公环境,他将外部环境设计成景观公园的形态(见图4)。
图4 斯格鲁姆伯格内景・2・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让公园的景色伴随着工作人员进入流通中心,并一直延续到办公室和研究区。
建筑内部根据植物季节颜色的变化来选择摆放的位置,并采用一些生态技术的处理手段来保证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内部条件,如空调、采光设备,以使内部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温湿状态。
建筑内部环境中一年四季都充满着常青的植物,这样一来,不仅点缀了室内的景观,而且为封闭内向的空间增加了透明感和层次感。
春夏秋冬景色有所不同,随着天气状况色彩各有变化,细心去分辨和注意每一点色差,都会得到另外一种不同的感受。
这样美丽的动态景色能够使人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与建筑和植物之间的融合与互动。
二、空间中无形元素的动态引入 意大利深厚的文化底蕴、繁荣的艺术、丰厚的历史遗韵及其家乡热那亚绚丽的美景,都是伦佐・皮亚诺思想得以滋养的源泉。
“轻盈、透明”的创作主题以及对不断变幻的“光”、“声”、“空气”等自然界中无形的元素的喜好,正是来自家乡波澜的大海以及幻妙的自然美景的激发和启迪。
正是这块富饶丰裕、气候温和的地中海区域独有的欢快明朗的传统气质,以及善于创造的精神文化才促成了许许多多诸如伦佐・皮亚诺这样的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他们以思想和作品源源不断地为世界提供灵感。
伦佐・皮亚诺运用技术将光线、声音、空气等空间中的无形元素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不但有效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达到了建筑节能的目的,而且还将这些元素作为建筑中的活动因子,从而使他的建筑作品获得了十足的动感。
1.光的摇曳 自然光通常是伦佐・皮亚诺设计工作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中心课题。
光,不仅仅是亮度,强弱的变化,还有摇曳不定性,这些性质可以影响到建筑的效果。
通过技术处理,光可以使平面的东西产生三维的效果,使光滑材质的表面肌理突显,也能使平静的建筑在光与影的变化中摇曳。
伦佐・皮亚诺对于建筑光线的追求,主要是受20世纪中叶加利福尼亚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纽伊特拉(R ichard Neautra)、伊姆斯(Charles Ea mes)、富勒(B ruck m inster Fuller)等人的影响及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的灵感激发。
创造既光线充足又显得轻巧的建筑是伦佐・皮亚诺本人的设计理念,对技术的纯熟运用,使得他在设计中对光线的控制游刃有余。
他在设计中对于光的处理主要体现在屋顶采光及其造型的变化上。
他很喜欢建筑中以及外立面上无穷变换而又摇曳不定的光影效果,由此带给建筑变幻多姿的造型与动态的感觉。
塞・托姆布里美术馆(The Cy T wombly Galler2 y)被用来作为永久展示塞・托姆布里的作品(见图5)。
这个建筑是伦佐・皮亚诺以经过四种不同材质组合而成的屋顶过滤的自然光作为主要光源来进行建筑的光学设计。
他对建筑的设计是基于建立一组3英尺乘3英尺的结构网格,每边3个网格。
每个网格都被设计成一个独立的画廊。
除了最中间的画廊外,所有的画廊都是由透过屋顶的自然光来照明。
屋顶采用的是具有一系列有纹理的复合层来过滤阳光(见图6)。
最亮的部分是金属光栅,最暗的部分是由织物组成。
外面百叶窗式的天棚为建筑物覆上了一层光环,并为有图5 塞・托姆布里美术馆图6 塞・托姆布里美术馆———遮阳天棚和玻璃屋顶斜脊的玻璃顶遮荫。
玻璃顶棚下面的天花板对光线产生了漫射。
在这两层之间是一格格的阳光反射装置和玻璃的固定天窗。
所有的开关和调节阳光反射的系统都是由电脑控制,以确保得到最理・3・第2期陈苏柳,等:伦佐・皮亚诺生态建筑创作中动态的自然要素想的光照水平。
另外,在塞・托姆布里美术馆里的展品是永久展出的,所以展品非常容易受到光线的损害。
通常情况下照明水平比较低而且恒定:300勒克斯,而不是博物馆所采用的1000勒克斯。
另外,天然的木地板也反射了大量的光线,引起了更多的漫反射。
这样一来,就使得展品达到了最佳的展示效果并得到了最好的保护(见图7,图8)。
图7 塞・托姆布里美术馆———西边的中心陈列室图8 塞・托姆布里美术馆———人工照明的展览空间 在伦佐・皮亚诺的创作中,运用光线最理想的题材是各类博物馆建筑。
光线在博物馆建筑里不仅为形体创造了丰富性,更重要的是依据地区的不同,业主要求的不同,以及建筑规模和展品性质的差异调整光线,可以使展品的展示效果有所不同,仔细观察就可以领会到其中变化无穷的奥妙。
2.声的舞动 “声音”是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一些音乐厅、体育馆、大礼堂以及一些大空间的设计当中,声音可以影响到建筑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