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6.2 非洲 课文解析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优秀说课稿《第六章第二节非洲》

七年级下册优秀说课稿《第六章第二节非洲》

七年级下册优秀说课稿《第六章第二节非洲》一. 教材分析《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非洲大陆的基本情况,认识到非洲在全球地理格局中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各大洲的分布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非洲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对于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非洲,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掌握非洲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的关注和同情心,增强他们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非洲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非洲大陆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强调非洲大陆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非洲的经济发展实例,让学生了解非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说课稿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说课稿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非洲的自然环境、非洲的人口与城市、非洲的经济和非洲的文化。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非洲的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非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对非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非洲的自然环境、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特点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非洲的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非洲的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非洲的自然环境、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非洲的自然环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展示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非洲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因素。

3.非洲的人口与城市: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非洲的人口分布、城市分布和城市化进程,引导学生分析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6.2非洲说课稿

6.2非洲说课稿

《非洲》说课稿说课教师:2018年3月29日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非洲》,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第一章认识大洲包括亚洲及欧洲、非洲、美洲三节内容,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亚洲及欧洲学习方法的知识巩固,同时也为学习美洲知识打下了基础,在本章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包括地理概况、高原为主的地形和炎热的气候三部分。

二、说学情通过对亚洲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初步掌握了学习大洲的方法: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和国家来了解各非洲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三、说课时目标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四、教学过程针对非洲的地理概况、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的气候,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非洲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的基础上,能结合地图描述非洲的气候水文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1月、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分布图,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并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学会分析区域气候特点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对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的理解掌握为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依照“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课题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八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非洲的自然环境景观视频,由学生找出非洲的景观,引入新课。

(二)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能主动围绕学习目标,探索性学习。

(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二、炎热的气候通过对17页图形的判读(多媒体呈现),完成18页的问题。

三、非洲的河流及物产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总结四、完成例题五、学生总结本节知识点六、布置作业我说完了谢谢领导!。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6章第2课《非洲》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6章第2课《非洲》精品课件

C.埃塞俄比亚高原号称“非洲屋脊”
D.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B 7.下列关于非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
B.非洲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属于热带
C.非洲西部濒临太平洋,东部濒临印度洋
D.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欧洲相邻
预习课本第17-19页,思考以下问题: 1.非洲主要有哪些气候? 2.非洲有哪些主要的河流? 3.非洲有哪些特产?
自学指导二 (5分钟)
读课本第14-15页,并结合非洲地形图,找出以下 地理事物 1、“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 地、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
2、乞力马扎罗山、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
3、非洲最大岛屿——

非洲最大半岛——

非洲最大海湾——

自学检测二 (8分钟) 非洲 地形特征:
埃塞俄比亚高原是一个平均海拔2500~3000米的波状高原 。为非洲地势最高处,有非洲“屋脊”之称。
刚果盆地: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 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盆地内热带雨林广布。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全长约6500多千米。裂谷带 由板块张裂而成,多火山地震。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 谷带,被称为“地球的伤痕”。
板书设计
6.2 非洲
1.地理位置 高原为主
2.地形特征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1、非洲的地理位置有何特征? 2、非洲的主要地形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3、非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分布有何特点?对农 业生产有何影响? 4、非洲有哪些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5、非洲人口增长有哪些问题?有何影响?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非洲》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非洲》精品课件

欧洲
亚洲
非洲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
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地中
海 红 海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非洲是世界文明的发祥 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 灿烂。
合作探究:非洲的地形特征
海陆轮廓特征:
欧洲
非洲
亚洲
最大的半岛 最大的海湾 最大的岛屿



埃塞俄比亚高原

形 、
阿赞德高原 东



南高

非原



东非大裂谷的扩张
非洲
1.从分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习非洲大陆轮廓和自然环境的特征 3.掌握非洲的地形与气候等知识 4.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5.说出非洲人口的特点及问题,了解非洲经济水平低 的原因
自主学习:非洲的地理概况
洲名的来: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直布罗陀 大 海峡 西 洋
能力提升: 1.绘制非洲简图
2.读“非洲图”,回答问题。
(1)非洲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中数字代号是______。
(2)请将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画在
图上。
(3)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非洲轮廓简图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本课小结
“热带大陆”
气 干旱面积广大
非 候 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

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

产 国家、人口众多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二节非洲 第二课时(14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二节非洲 第二课时(14张PPT)

8.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 9.非洲最大的海湾、岛屿--几内亚湾、索 马里半岛、索马里半岛
二战前独立的国家:埃及 埃塞尔比亚 利比里亚、
一、非洲的位置和国家
35°N

大 部 分 位 于 南 北 回 之
非 洲 跨 赤 道 南 北 ,
非 洲 位 于 东 半 球
20°W
35°S
赤道 50°E
非洲海陆位置
非洲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位于_东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 跨南___北__半球。
海陆位置: 东濒_印__度__洋,西临大___西__洋,北隔_地__中___海_及直__布___罗陀
海峡与_欧__洲相望,东北与_亚__洲之间隔着狭长的
___红海,并以__苏__伊_运士河为陆上分界。
1.地形类型: 以_高__原__为主。
非洲 地形
2.平均海拔: 被称为_高__原__大陆。 3.地势特征: 地势_东__南__高,西___北__低。
4.特色地形:①.海岸线平直
②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 1.东非大裂谷:世界上最大;2.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3.高原面积 最广的大洲;4.干旱面积最大的大洲;5.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大洲 6.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7.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
非洲位于东濒印度洋、西 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非洲东北与亚洲隔红海、苏 伊士运河相临;北隔地中海
与欧洲相望
你知道非洲的最南端叫什么吗?
非洲大陆 西南端有著 名的好望角。
好望角的地理 位置非常重要, 好望角是沟通东西方的要道,是世界 上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在海上交通运 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活动:请同学们读图6-16找出埃及、埃塞 俄比亚和利比里亚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主要介绍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对非洲的整体概述,为学生后续学习非洲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非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大洲有一定的认识。

但非洲作为一个遥远的大陆,学生可能对其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对非洲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热爱和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非洲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非洲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提前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非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非洲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2课《非洲》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非洲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进行探究。

2.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非洲国家或地区的情况,深入了解非洲的特点和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非洲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的文字资料,如非洲的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资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非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非洲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特点和问题,如非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点等。

初中地理_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非洲》(第1课时)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地理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又是学习区域地理所必备的知识,而气候和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所以,本节内容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及其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简述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归纳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世界各大洲的气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关注世界气候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材的重难点确定为:重点:学会简述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归纳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

难点:掌握归纳总结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展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放映一段有关非洲美丽的热带草原录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展示交流精讲点拨非洲的地理位置读图识图:读6-16图,在图中描绘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西经20°,说说非洲的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穿过非洲中部,____、__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

(填写纬线名称)(2)半球位置:非洲在_______(东或西)半球的西部,地跨______南北。

(3)海陆位置:非洲东临____洋,西临____洋,北隔____海及____海峡与____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____海,并以____运河为陆上分界。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的第二节《非洲》,主要向学生介绍了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大洲之后,对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学生能够了解非洲的特点,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对世界地图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各大洲的基本分布情况。

但他们对非洲的了解相对较少,对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非洲大陆的整体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掌握非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及其首都,提高学生对非洲大陆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非洲大陆,关注非洲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增强他们的全球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特征和主要国家。

2.教学难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它们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非洲的地理特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等,生动展示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世界各大洲的知识,激发学生对非洲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特征和主要国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了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非洲作为一个遥远的大陆,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2.难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非洲的情况。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教学PPT。

3.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非洲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如非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课件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课件

一、国家最多的大洲
欧洲与非洲相比,哪个大洲的大 陆海岸线要平直些?
曲折
平直
一、国家最多的大洲
几内亚湾
索马里半 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海岸线特点 非洲的大陆 海岸线比较 平直,使非 洲少半岛、 岛屿和海湾。
马达加斯加岛
一、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战前仅有的独立国家
非洲是世界上国 家和地区最多的 大洲。
一、国家最多的大洲
气候。 非洲的主要气候分布特征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关于赤道南北对称。赤道附近刚果盆 地为热带雨林,其两侧依次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和地中海气候。
三、炎热的气候
(5895米) 非洲最高峰
三、炎热的气候
℃ 米 -9.0 6000 -2.5 5000 4.0 4000 10.5 3000 17.0 2000 23.5 1000 稀树草原 森林
冰雪覆盖
5895米
草地
乞 力 马 扎 罗 山
三、炎热的气候
(1)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 覆盖,成为“赤道雪峰”? 因为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山顶气温低于0℃。
(2)说一说,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热带草原→森林植被→草地→冰雪覆盖,垂直变化明显。
四、亟待发展的经济 矿产资源种类多, 储量大。金刚石、黄 金、铬铁矿、磷酸盐 等储量和产量都居世 界前列。 动植物资源极为丰 富。有桃花心木、檀 木、花梨木等名贵树 种,咖啡和油棕的原 产地,大型野生动物 的种类和数量最多。
小组合作读图:
1.读图,归纳非洲的气温数值特征并解释原因。
2.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要注意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分布和走向。 读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非洲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湘教版地理七下6.2《非洲》同步说课讲稿

湘教版地理七下6.2《非洲》同步说课讲稿

《非洲》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第一章认识大洲包括亚洲及欧洲、非洲、美洲三节内容,本节定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亚洲及欧洲学习方法的知识巩固,同时也为学习美洲知识打下了基础,在本章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包括地理概况、高原为主的地形和炎热的气候三部分、以及活动(河流)和阅读(物产),共两课时完成。

本课时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根据教师发的《导学案》自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本节课是展示课。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非洲的地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2、运用地形图,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和海陆轮廓特征,了解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

3、能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4、了解非洲的物产。

5、掌握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并形成技能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分析非洲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

2、掌握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并形成技能。

教学难点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学二、教法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播评价”在后的原则。

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1、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问题情境为主线,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2、、多媒体教学法、宜昌教育云中互动课堂的教学:利用课件将文字、图形等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况,强化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教育云先进的工具,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3、读图分析法;通过学生读图,教师辅于适当讲解,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非洲》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主要涉及非洲大陆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和语言文化等方面。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对于学生来说,非洲可能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地方,因此需要通过图表、图片和案例等方式进行生动的讲解和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点,包括高原、盆地、河流和湖泊等。

3. 了解非洲的气候特点,包括热带雨林、草原和沙漠等。

4. 了解非洲的资源分布,包括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等。

5. 了解非洲的人口分布和语言文化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非洲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

教学难点:非洲的人口分布和语言文化特点。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对非洲的认知可能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张非洲地图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非洲是世界上第几大洲吗?它位于哪个半球?与亚洲相比,它的位置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非洲的好奇心。

第二环节: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教师利用地图和图表,向学生详细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教师可以指出非洲位于赤道附近,几乎被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环绕,与亚洲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

教师可以通过绘制示意图或使用数字图表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第三环节:介绍非洲的地形特点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案例,向学生介绍非洲的地形特点。

教师可以提到非洲拥有广阔的撒哈拉沙漠、高原和盆地,以及尼罗河、刚果河等重要河流和维多利亚湖、坦桑尼亚湖等大型湖泊。

七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第六章第二节非洲》

七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第六章第二节非洲》

七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第六章第二节非洲》一. 教材分析《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主要向学生介绍非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非洲在世界地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非洲的了解相对较为有限,对本节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非洲大陆。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非洲的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了解非洲大陆。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动展示非洲大陆的特点。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理资料、地图和图片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教学设备:确保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非洲(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非洲的地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2.运用地形图,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和海陆轮廓特征,了解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

3.运用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分布图,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掌握阅读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方法,并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4.能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5.在教师的指导下,基本能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并形成较为熟练的技能。

6.运用相关资料,了解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培养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材分析本节导言部分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正文结合图6-16,重点介绍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同时扼要介绍了非洲洲名的由来、历史文化和政治地图的演变。

活动部分则突出了非洲纬度位置的描述,为学习非洲的气候做出铺垫。

“高原为主的地形”和“炎热的气候”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在“高原为主的地形”的正文和活动部分,教材结合图6-17引导学生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

此外,活动部分还以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欧洲、非洲的大陆海岸线进行比较,以利于学生把握非洲海陆轮廓的特征。

为引导学生了解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教材通过正文或阅读介绍了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和撒哈拉沙漠。

在“炎热的气候”部分,教材安排了非洲1月平均气温分布、7月平均气温分布、年降水量分布和气候类型分布等地图,为引导学生掌握好阅读这些地图的方法,能够从图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教材穿插安排了“学看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材料。

学生结合上述4幅地图,可以归纳出非洲气候具有“气候普遍炎热”、“干旱区面积大”、“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三个方面的特征。

具体来说,由非洲的纬度位置,可分析出非洲气候以热带类型为主,通过读图6-21、6-22,可进一步分析出非洲气候具有普遍炎热的显著特征。

读图6-24可知,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气温高,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的地区便极为干旱,结合图6-23、6-24,可归纳出非洲干旱地区分布广的特征。

在本部分正文中,教材还从气候的角度,简要介绍了非洲农业生产的情况。

此外,为达成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乞力马扎罗山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以及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比较两个活动题,以引导学生分析非洲地形、气候、水系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巩固相关技能。

在本节内容的最后,教材安排了“物产丰饶的非洲”的阅读材料,从矿产、动植物资源两个方面,扼要介绍了非洲是“富饶大陆”,以利于学生对非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三、教学提纲(一)地理概况1.非洲洲名的由来2.非洲的地理位置3.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二)高原为主的地形1.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海湾2.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4.极具特色的地形区: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等(三)炎热的气候1.气候特征(1)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2)干旱区面积最大的大洲(3)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2.气候与农业生产3.学看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四、教学建议教学导入:方案①: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猜一猜视频资料所反映的大洲。

为了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求所选用的资料能反映出非洲炎热的气候和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如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乞力马扎罗山、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等;能反映出非洲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色,如非洲的木雕、图腾、鼓乐、舞蹈等。

方案②:提问: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在哪些地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它们各位于哪个大洲上?根据已学知识,由学生回答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黄河流域的古中国、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教师在世界政区图上指出世界四个文明古国的位置,读图可知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均位于亚洲,而古埃及位于非洲,由此引入非洲地理的学习。

方案③:读图6-16,观察非洲境内有哪几条重要的纬线穿过,非洲的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如何?通过读图6-16,学生很容易判断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

找到20°W经线,可以判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

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请学生说出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交通地位: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捷径。

例如,从英国伦敦到印度孟买比绕道好望角缩短航程7300千米;从波斯湾到西欧的运油船只,经过苏伊士运河一年可往返9次,而绕道好望角一年只能往返5次。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到大西洋的门户。

关于非洲政治地图演变的教学,建议教师结合图6-16扼要介绍即可。

先让学生在图中找到二战前独立的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3个国家的位置,再介绍目前非洲是各大洲中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高原为主的地形】“高原为主的地形”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图6-17,首先让学生完成欧洲、非洲海岸线的比较表格,归纳出非洲具有海岸线平直的特征,这样的海陆轮廓特征往往缺少半岛、岛屿与海湾。

然后,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到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在介绍非洲地形特征前,教师可先进行复习提问:如何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其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教学指导:按上述方法和步骤,读图6-17,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1.读图可知非洲各类地形中分布最广泛的是高原,因而有“高原大陆”的称号,并可读出非洲的主要高原名称。

2.读图可判断出非洲地势是从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即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

3.在图上找出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如中部的刚果盆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以及纵贯东部的东非大裂谷等。

学生可结合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的基本情况。

4.查找图6-4,可了解非洲平均高度为750米。

【炎热的气候】教学导入:方案①:由“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引入非洲气候特征的教学。

方案②:采用归纳提问引入:一个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哪几个基本要素?由亚欧两洲的学习可知,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系等要素。

教学指导:读图6-21、6-22,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气候知识,完成下列填空:(纬线)横贯非洲的中部,(纬线)和(纬线)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

从地球上的五带范围来看,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带。

1、7月,非洲绝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以上。

7月份,北半球的炎热中心在地区。

综上所述,可归纳出非洲的气候特征之一是气候普遍,被称为“”。

提问: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何规律?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可结合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读图6 23,完成下列填空:非洲赤道附近、几内亚湾沿岸降水;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南回归线附近大陆岸,降水少。

教师讲述:在非洲,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少于500 毫米便十分干旱。

读图6-23,可归纳出非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是干旱区面积广大。

读图6-24,完成下列填空: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气候类型;非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是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附近主要是气候类型;非洲最北端、最南端分布的是气候类型。

综上所述,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受因素的影响非常深刻,以为轴,大致呈对称分布。

这是非洲气候的第三个特征。

接下来,教师可简单介绍非洲各气候区农业发展的特色,同时穿插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三个小问题供学生思考:1.世界三大雨林气候区分布在哪里?(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2.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热带草原气候)3.非洲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的是哪一条大河?(尼罗河)非洲气候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影响外,还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

例如,在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较高地区就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带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高山所处的纬度位置越低,其呈现的气候带就越多、越完整。

教材列举了南纬4°附近乞力马扎罗山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通过解答有关活动题,可加深学生对自然带垂直变化的认识,进一步理解非洲气候和地形的相互关系。

有关非洲河流的教学,可采用如下方案:方案①:读图6 26,完成教材中关于尼罗河和刚果河比较的活动题,帮助学生归纳这两条大河的相关特征。

关于阅读“学看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图6-21、6-22、6-23来理解材料中所渗透的阅读气温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方法。

为了检验学生对这些方法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图6-22中找到位于南半球的20℃等温线,说明其特别弯曲的原因,以及7月非洲的低温中心和成因;读图6-23,说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年降水量,以及该岛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关于阅读“物产丰饶的非洲”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图文材料,了解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即可。

非洲因物产丰饶,被称为“富饶大陆”。

附1: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探寻地理因果联系的基本方法1.求同方法与求异方法求同方法是从不同的地理事象中找出共同原因的方法。

例如,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同一气候类型分布在世界不同的地区,说明有着共同的影响因素。

求异方法是从不同配合的差异中找出原因的方法。

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是热带雨林气候,澳大利亚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

两地为什么不同呢?运用求异法从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两地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都处于东南信风影响下,面临海洋,有洋流经过。

不同的因素是,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面,有暖流经过;澳大利亚西岸处于东南信风的离风岸,有寒流流经。

2.演绎法与归纳法演绎法是指人们以一定的自然规律或思维规律为依据,从服从该规律的事物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的一种方法。

归纳法是指人们以一系列经验事物或知识素材为依据,寻找出其服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种认知方法。

运用演绎法探寻地理因果关系,是从一般的因果关系推出个别的因果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把普遍的因果关系法则运用到个别事例上。

例如,由“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推出“非洲南端、澳大利亚西南部、南美洲智利中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地区也受副热带高气压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