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
简约认识和了解佛教学习PPT模板
十 二 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01.无明缘行:无明(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由于无知产生出盲目的意志活动(行)。 02.行缘识:意志活动(行)产生心识(即精神活动)。 03.识缘名色:心识活动形成名(概念);色(物质形体)。 04.名色缘六处(又称六入):名色产生出“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05.六处缘触(接触):“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 06.触缘受(感受、接受):“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产生相应的“色、
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远离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不正当
的职业和谋生方式。
6.正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 7.正念:正确的念法,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 8.正定:正确的禅定,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
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涅盘
密宗教法之四曼相大
所谓四曼相大即四种曼荼罗周遍于万法,摄尽万法之相状。
曼荼罗可以理解为密宗修行的坛场、道场。有轮圆具足、极味无比、
养育佛种、聚集圣众之义。密宗用来形容菩提境地万德圆满之佛果。密宗 行者在修法时,将曼荼罗作为观想的对象,然后将自己置身其中,将“我” 与“佛”变为一体,以达到即身成佛的境界。
五法印: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成五法印。通常作: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
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
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的体相和理法。佛教认为,世俗 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 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
三十七道品
道品,为梵语bodhi-pāk?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
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四念处,又作四念住。
(法界次第)(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
(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
(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
(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四正勤,又作四正断。
(法界次第)(1)已生恶令永断。
(2)未生恶令不生。
(3)未生善令生起。
(4)已生善令增长。
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
(法界次第)(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
(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
(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
(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五根﹝出法界次第﹞谓修行之人修四念处观,虽善萌微发,根犹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坏。
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以根为名也。
(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
)[一、信根],谓信于正道及助道法,则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是名信根。
(正道者,即四念处观也。
助道者,即五停心之观也。
无漏者,因修禅定不落生死也。
)[二、精进根],谓既信四念处正观及诸助道善法,倍策精进,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
[三、念根],谓但念正道及诸助道,一心观想,不令邪妄得入,是名念根。
[四、定根],谓摄心正道及诸助道,一心寂定,相应不散,是名定根。
[五、慧根],谓四念处之慧,为定法所摄,内性自照,不从他知,是名慧根。
五力﹝出法界次第﹞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宗教比较讲义之--佛教篇
色蕴-即有形之物质──身体
受蕴-即感受苦乐等之心的作用
想蕴-即思想辨道明是非者
行蕴-即有意志而发于行为者
识蕴-即指第六意识-心
这五蕴因缘和合而成人,不过是无常变化。
须弥山说
释迦继承婆罗门教的信仰,认为宇宙间有一座须弥山(Semura),由七山和七海围绕,由风轮、火轮和金轮托住。须弥山住有四大天主,越过须弥山到空中,经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最后到达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二十八天,又称“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一千个须弥山世界成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为一个“大千世界”。
佛教教义的背景
释迦牟尼那次“觉悟”的经验之后,释迦吸取婆罗门教一些教义,创立了佛教,设立了僧侣制度。
此后45年中,他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传道,在最后四、五年中,便有信徒一、两千人。佛陀80岁高龄去世时,已有成千上万人接受了他的宗教理论。
释迦病逝于公元前486年。遗体火化后被分成八份,由八个地区、国家分别建塔纪念。火化后骨头的剩余物,梵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头”),中译为“舍利子”。
人死后并非完全了结,乃是有三世因果相续,三世即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前后相续,不断流转。欲明佛教人生看法,必须知三世十二因缘:
无明(过去世无治之烦恼迷惑)
行(因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 过去世
识(就是去投胎的灵魂)
名色(在胎中身心渐渐生长)
六入(六根俱全将近出胎之时)
释迦牟尼之后的弟子把佛教继续发扬光大。现在佛教的教义十分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类。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凡学佛修行的人,都希望能够了脱三界火宅,六道轮回,生死苦恼,而达到即身成就,超凡入圣的境界。
从凡夫发愿修行,由入道而证果,也要经过许多层次阶段,才能圆满究竟。
在此所谓「道」者,是能通达的意思。
由凡俗而达到涅槃妙境的资粮,渐次修行,有三十七种,谓之「三十七道品」,又谓之「三十七分法」或「三十七菩提分法」。
这三十七道品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依次解说如后:第一、四念处初学行人,入道之初,修五种观想法,可使妄心停止。
一、不净观:观世间一切之不净,以止自己贪欲之心。
二、慈悲观:观一切有情众生,尽是可怜之相,以止自己瞋恚之心。
三、因缘观:观「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即六根),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等十二因缘。
乃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相续之苦,以止自己愚痴之心。
四、界分别观:向诸法观照分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乃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之十八种境界,以止自己之我见。
五、数息观:修时观计呼吸的次数,以止自己散乱之心。
以上谓之「五停心观」,修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依五停心观,以止行人之散乱心,是为现法乐住,入「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能观见一切事理,四念处是:一、身念处:「观身不净」,时观自己之肉体色身,五脏六腑,皮肉百骸,七窍痰泪,乃至大小便溺,脏污不堪,及至死后,肉烂虫生,尸水臭溢,种种不净之相,遂成白骨骷髅,恐怖等观。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谛观人自出胎,呱呱堕地,触风如利刀刮体,衣毛如刺钻身,及至长大,营谋劳动,生老病死,贪求不得,爱又别离,怨家对头,五阴炽盛,天灾人祸,七情六欲,无不是苦;纵或天之骄子,荣华富贵,最后还是大梦一场,无常空苦。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人都有心,活在世上,有了身体,也即有心,昼时心猿意马,攀缘不息,夜间还要做梦,上天下地,没有一时宁静,时刻变易,永无恒常。
佛教文学(导言与基础)2023年春季学期中文本科选修课程
2023年春季学期中文本科选修课程
一、佛教文学渊源
宗教和文学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学科: 宗教,核心在信仰;文学,人类所创造的艺术
宗教和文学存在相通之处: 都要面对人生的实际问题 ,只是侧重点不同。 内容 宗教更关注人生的“终极关怀”; 文学是通过作家的头脑,对人生现实生活进行提炼 和艺术概括,旨在满足人们的审美欲求。 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二者所反映的都是人们的 思想、感情、理想、愿望等等。 形式:都要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方式来表现。
繁荣欲
五欲:追求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的满
足、享受而产生的五种欲望
三毒:贪、瞋、痴 (三不善根)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慢、疑、见
见,分为五种:
身见:谓己身为实有 边见:偏于一边,非中道 邪见:谓无因果 见取见:总以为自己高明 戒禁取见:以戒禁为解脱之因 *业:即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业”是梵文 的意译,音译为“羯磨” ,意为“造作” ,“起 心动念,无非造业” 身、口、意三业 宿业 现业 善业、恶业和无记
*“五根” 修行所依据的五种内在条件: 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 由前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维持修 行,达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 力和慧力。
*“七觉支” 亦名“七觉分”、“七菩提分”, 指达到悟解佛理的七个次第或组成部分。
*修行总的精神:对佛法的信受奉行 总的方法:戒、定、慧,三者相辅相成,是通往涅 槃、求得解脱的路
二、佛经文学作品的概念与基本类型 “佛教文学作品”
佛教经典之中的那些富有文学色彩的经典和某些经典 中含有文学色彩的片断;还有,受到佛教某种影响, 甚至只是利用佛教题材以至在某方面和佛教有关联的 文学作品,都可以看成是佛教文学作品。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品】合七法门为三十七品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分七八正道次生法二空而辩三十七品者。
若观二空而入道。
并须善识道品之阶级。
若依有门学圣。
必约众生空观。
以修三十七法。
若用平等断惑。
则应历法空。
行于道品之门。
故次二空而辩也。
通言道品者。
道义如前。
品者品类也。
此七科法门。
悉是入道浅深之气类。
故云道品也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一身念处者头等六分。
四大五根假合。
故名为身。
是中观身智慧为念。
明见内身五种不净。
破净颠倒。
即是处也观外身内外身亦如是。
是为身念处也二受念处者六触因缘生六受。
从六受生三受。
名之为受。
是中观受智慧名为念。
明达三受皆苦。
破乐颠倒。
即是处。
观外受内外受亦如是。
是为受念处也三心念处者六识能识诸尘。
分别攀缘。
谓之为心。
是中观内心智慧。
名之为念。
了知心从缘生。
刹那不住。
念念生灭。
破常颠倒。
即是处也。
观外心内外心亦尔。
是为心念处也四法念处者想行二阴。
及三无为法。
名之为法。
是中观法智慧名为念。
通达一切法我我所。
毕竟不可得故无我破我颠倒。
即是处也。
观外法内外法亦如是。
是为法念处。
若声闻经中明念处。
但说破四倒为念处。
若摩诃衍中明念处。
即说破八倒。
为念处也。
故大品经云若能深观四念处。
是为坐道场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为除断。
一心勤精进二未生恶法不令生。
一心勤精进三未生善法为生。
一心勤精进四已生善法为增长。
一心勤精进一已生恶法为除断。
一心勤精进四念处观时。
若懈怠心起。
五盖等诸烦恼覆心。
离信等五种善根时。
如是等恶若已生为断故。
一心勤精进。
方便除断令尽也二未生恶法不令生。
一心勤精进四念处观时。
若懈怠心。
及五盖等诸烦恼恶法虽未生恐后应生。
遮信等五种善根。
今为不令生故。
一心勤精进。
方便遮止不令得生也三未生善法为生。
一心勤精进四念处观时。
信等五种善根。
未生为令生故。
一心勤精进。
方便修习令信等善根生也四已生善法为增长。
一心勤精进若四念处观时。
信等五种善根已生。
为令增长故。
一心勤精进。
方便修习信等善根令不退失。
第一讲 心净国土净
第一讲心净国土净《维摩诘经》的整体思想就是开悟真心,所以我们中级班教材的总名就叫做:开悟真心;《维摩诘经》选读。
第一讲的内容是;心净国土净;,也就是选读《维摩诘经》(以下简称《维摩经》)第一品;《佛国品》的主要内容。
我们分三段进行学习。
第一段总述我们真心的状态。
大乘佛法中的真心和哲学家们研究的心;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
在哲学家们看来,心(意识)是精神层面的,国土是物质层面的,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而大乘佛法的真心,是清净的意识心,既超离同时又包含了哲学的心和物,比意识甚至潜意识的层次更加深入,既非因,也非果,又不离因果。
意识心作为因起着主导作用,万法作为果;是因随缘的展现,就像整个果树是一粒种子的展现一样。
种子就如同意识心,果子就如同意识心随缘变现的物质。
那促使种子发芽、长成果树的力量在是什么呢?这个力量就是能生。
这种能生的力量,我们看不到,即使把种子一层一层剖开也找不到,但它确确实实存在,没有了它,种子就长不出果树来了,这种能生的力量就可以比喻成为真心。
这个真心和意识心、物质是共存的、不一不异的,就像生的力量和果树、种子共存一样,也唯有通过种子发芽才能展现出来。
果树长出来时,最初的种子好像已经没有了,可是满树的果子里却都包含着种子,这就叫因果同时、不一不异、相似相续。
那么心和国土(也就是因和果),也是这样不一不异的,真心就是因果,因果就是真心,所以佛法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具备了直心、深心、菩提心的大乘菩萨们,就已经成就了佛国净土。
大家看经文: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这段话总体地概括了心和国土的关系,主要讲了三个心,第一是直心,第二是深心,第三是菩提心。
直心就是内心没有比较,非常平直、舒朗,没有任何的障碍。
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这是典型的以凡夫心来测度圣心,阿罗汉就能进入无诤三昧,何况是佛呢?佛心是完全平直无争的,只有凡夫心才会有竞争和计较,才会不平直。
周康熙 读《三十七道品》之人生感悟
三十七道品成就我的人品-----读《三十七道品》有感“八正道”讲的一个“正”字。
正,即善。
它既是人的本性,也是我们一生需要追求的目标。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个方面与上人常常教诲我们力争“三好”(心怀好意、口说好话、行为好事)是一致的。
它倡导的通过教育张扬人的善性,坚守“善”的本源,走出幸福的人生路径。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时常在想:假如孩子在童蒙求师时我们注重对于他们“正”的引导,让儿童从小知晓“正心、正见、正行、正德”的道理,善良的初心循着“正道”前行而不偏斜。
那他们就会有少年的风华正茂,青年的自强不息,壮年的栋梁事业。
因此,“正”是人生幸福大厦建设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石就会有事业的成功,就会有创造的业绩。
如果从小缺乏正念的教育、不走正道、不行正事,他的生命就会得不到尊重,他就不会有人生的幸福未来。
教师之“正”就是要用爱和善去启发学生的爱和善。
立足“八正道”,培育“真善美”的人才。
“八正道”注重一个“导”字。
它鞭策我们走在教书育人行业中的人应追求“老师心、菩萨心”的正境界。
自从2012年接触慈济文化,我懂得了“八正道”的道理,也决心在工作中自觉地践行“八正道”的内蕴。
我认为,自己虽然是一个校医,担负孩子身体保健的各项任务;但我的职责不仅于此,我还有关怀孩子心灵健康,引导他们培养美德的担当。
让我的小小医务室也能够为师生走“正”道,养“正”气,举“正”旗,营造“正”能量出力加油。
时光荏苒,日有所进。
“八正道”引导我们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由弱到强。
聚集在慈济的旗帜下获得大爱精神的启示与感悟。
获得教育的智慧与幸福。
于是,我们营造了快乐的教学氛围,建构孩子喜爱的“爱的课堂”、“爱的校园”。
“八正道”是一种真善美的境界。
它让我们的“思维、身体、情绪”获得无限的正能量,引导我不断进步!慈济人文八正道来自佛学经典,是一种大哲佛学文化,佛教文化是理性文化,成就自己不是靠冲动激情和短暂的热度的,靠得是一种长久的善念相续恒持精进的力量才能完成的。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忙碌和压力所困扰。
在这样的环境下,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平衡变得尤为重要。
而三十七道品(Thirty-Seven Practices)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指南,帮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内心的和谐。
三十七道品是佛教教义中的一部分,这些智慧言辞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引,以达到内心的安宁和觉醒。
一、舍己利人:首先,三十七道品教导我们关于舍己利人的重要性。
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超越个人的利益,为他人付出。
通过慷慨和慈悲心,我们可以成为社会的积极成员,并且培养出一种更广阔的视角。
二、珍爱而非依附:我们常常以物质或关系作为我们的依靠和幸福的源泉。
然而,三十七道品教导我们珍爱,而不是依附。
珍爱自己、家人和朋友,并且学会放下对他们的粘附和期待,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更真实和深层次的关系。
三、无怨无悔的奉献:三十七道品鼓励我们以无怨无悔的心态来奉献。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发现机会去服务他人,不论是通过志愿工作、帮助他人的困境、或是在工作中尽力而为。
通过奉献,我们不仅可以为他人带来改变和益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成长和幸福感。
四、避免贪婪和贪欲:贪婪和贪欲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错误倾向之一。
三十七道品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欲望,并且不要让欲望支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观察和警惕我们的内心,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远离贪婪和贪欲带来的不满和痛苦。
五、观察身心的平衡:身心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三十七道品也给予了它足够的关注。
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并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通过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正念的练习,我们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并且培养内心的平静。
六、建立正直和诚实的行为:诚实和正直是我们个人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三十七道品鼓励我们以诚实和正直的方式行事,不论是与自己还是与他人。
通过建立这种品质,我们可以建立信任、提升个人自尊并且增强人际关系的质量。
七、修炼忍耐和耐心: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挫折和困难,三十七道品教导我们修炼忍耐和耐心。
八种无暇
八种无暇:1持有诽谤因果的邪见;2转为旁生;3投生饿鬼;4堕入地狱;5无有佛教也就是说佛未出世6佛虽已出世但未听闻佛教于边鄙之地投身为野蛮人;7虽生于中土,但意根愚痴、成为哑巴;8转生为无想的长寿天人。
无论是转生在此八处的任何一处,均无有空闲修法。
冤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及生、老、病、死共八苦。
三十七道品道品,为梵语bodhi-pākș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
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
(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
(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
(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
(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
(1)已生恶令永断。
(2)未生恶令不生。
(3)未生善令生起。
(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
(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
(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
(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
(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
(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
(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
(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
(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
(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
(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
(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
三十七道品全文白话解
三十七道品全文白话解引言三十七道品是佛教经典《大般若经》中的一部分,它是由佛陀为了教导众生而讲述的道德品行准则。
这37个品目覆盖了佛教律法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徒修行道路上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以白话解释的方式,对三十七道品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教义。
什么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边品”,是佛教教义中的一部分,是菩提道的修行准则和指导。
它包含了三个主要的品目:福德品、清净品和解脱品,共涵盖了各个方面的戒律和道德原则。
每个品目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具体的品行,总计37个。
这些品行通过修行的实践,能够帮助我们养成美好的品德,培养慈悲心和智慧,最终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地。
福德品:修福修德福德品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一个品目,它包含了若干个道德准则,帮助我们修福修德。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品行:1. 孝顺父母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佛教教义中的重要要求。
我们应该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在他们年老体弱的时候尽力照顾他们。
2. 慈爱众生慈爱众生是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也是培养自己慈悲心的重要方式。
我们应该以慈爱的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疾苦,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 忍辱宽容忍辱宽容是修行中的重要功课,它要求我们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宽容的心态,不因他人的冒犯而动怒。
4. 善待动植物佛教强调生命平等,动植物和人类一样拥有生命。
我们应该善待动植物,不伤害它们,保护生态环境。
清净品:净化心灵清净品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二个品目,它帮助我们净化心灵,摆脱贪欲和烦恼的束缚。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品行:1. 舍离贪欲贪欲是导致人们苦恼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应该舍离贪欲,不贪图名利和物质,以修行的境地为目标。
2. 正念清净正念是佛家修心的关键,它要求我们保持对自己内心的觉察和觉悟,时刻保持正净的心态。
3. 不妄语不妄语是言语修行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我们言行一致,不说谎、不夸大事实、不诽谤他人。
只有不妄语才能保持清净的心灵。
不为人知的数字
二十二颗指二十二门:诸佛欲依自在三昧力安为一切众生,以出生自在胜三昧一切所行诸功德无量之方便而度众生,即由其散昧生出二十二门。
其名称为:(一)供养如来门。
(二)一切布施门。
(三)具足持戒恶门。
(四)五尽忍辱门。
(五)无量苦行精进门。
(六)禅定寂静三昧门。
(七)无量大辩智慧门。
(八)一切所行方便门。
(九)四无量神通门。
(十)大慈大悲四摄门。
(十一)无量功德智慧门。
(十二)一切缘起解脱门。
(十三)清净根力道法门。
(十四)声闻小乘门。
(十五)缘觉中乘门。
(十六)无上大乘门。
(十七)无常众苦门。
(十九)不净离欲门。
(二十)寂静灭定三昧门。
(二十一)随诸众生起病门(二十二)一切对治众法门。
二十四颗指二十四愿:阿弥陀佛之别愿。
无量寿经中称之为四十八愿,二者相较,虽略有出入,然主旨则属一致。
于后出阿弥陀佛偈中所举:‘惟念法比丘,乃从世饶王,发愿腧诸佛,誓二十四章。
’即此二十四愿。
另于大阿弥陀经卷上亦举有二十四愿,即(一)无三恶趣。
(二)无有女人、女人往生、等一化生。
(三)七宝为地、资具自然。
(四)诸佛称扬、闻名往生。
(五)系念定生。
(六)中辈往生。
(七)来迎引接。
(八)不更恶趣。
(九)悉皆金色。
(十)他心智通。
(十一)常修梵行。
(十二)慈心无害。
(十三)供养诸佛、供具如意。
(十四)饮食自然。
(十五)三十二相。
(十六)说一切智。
(十七)神通特胜。
(十八)说经特胜。
(十九)寿命无量。
(二十)菩萨无数、声闻无数。
(二十一)人天长寿。
(二十二)宿命智通、天眼智通。
(二十三)眷属光明。
(二十四)光明无量、触光柔软。
二十五颗指二十五菩萨:乃随弥陀来迎之诸菩萨。
往生要集所引用之十往生经载,弥陀来迎时,随着而来之诸菩萨有观世音、大势王、药王、药上、普贤、法自在王、师子吼、陀罗尼、虚空藏、宝藏、德藏、金藏、金刚藏、山海慧、光明王、华严、众宝王、月光王、日照王、三昧王、定自在天、白象王、大威德王、无边身等菩萨,共二十五位,是为二十五菩萨。
三十七道品略说
三十七道品略说
三十七品道品,也被称为三十七菩提心法。三十七道品是通于大、小乘的修法。哪三十七道品呢?
第一就叫作四念住,释迦牟尼佛快涅槃的时候,阿难就到了释迦牟尼佛前,在佛陀涅槃之前,请问了四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我们诸比丘以何住?我们依靠什么而住呢?释迦佛老人家在他马上就要陀涅槃了之前,给阿难回答了这个问题:诸比丘以何住?佛陀说以四念而住。这是四个念叫: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身就是念身体,要观我们这身是不干净的;受就是我们的感受,叫受念,叫观这个受为;第三是观我们的心,叫观心无常;第四叫观诸法,叫观法无我。就是依这四念而住。
所以我们讲,不发出离心而貌似在那行菩萨道,其实都是以欲为愿。好像我是在这行愿,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那点私心。求发财呀,求功名呀,求种种种种,所以大家绝对不能偏废了这个出离心。因为你所谓的行菩萨道,不是真为解脱而来呀。
第二叫四正勤,就是四种正当的精进。哪四勤呢?说我们时刻都要对已生的恶而断除,为此而精进;我们要对未生起的恶,我们要使它不生,为此而精进;我们要使未生的善,使它努力地去生,为此而精进;我们对已生的善,要让它不断地增长,为此而精进;这四个精进叫四正勤。
四如意足,也叫四神足。就是修四种禅定。叫做欲如意足;勤如意足;心如意足;观如意足。
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引言
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中译者序言《阿罗汉的足迹》--《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Bodhipakkhiya Dipani),系译自缅甸雷迪大师(Ledi Sayadaw 1846-1923)《佛教手册》第八部份。
雷迪大师是南传佛教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最具影响力的僧人,论理与修持同时具足;《阿罗汉的足迹》这本书由于论述清晰,广引三藏典籍,又能推陈出新,自成一格,并累经国际知名的修行高僧,如耶那婆尼卡长老(Nyanaponika Mahathera)的润笔、推荐,在欧美佛教中颇富盛名。
本文中译的缘起,则是在嘉义明法比丘的鼓励与协助下完成的,希望藉由本书的出版,能够达成拋砖引玉的效果,充实台湾佛教多元化的内涵。
雷迪大师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在缅甸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声誉,随着英国占领缅甸,公元一八八一年由英国佛教徒戴维斯(Rhys Davids)创立的「巴利圣典协会」(PTS),也开始注意缅甸佛教的巴利传统,「巴利圣典协会」出版雷迪大师的《双论研究》与《哲学关系》,成为缅甸僧侣在欧美学界占一席之地的第一人,而雷迪大师除了擅长论述之外,也广泛推广以观察「受念处」为入手的直观法门,影响深远,遍及缅甸的各种襌修道场,以及修习雷迪大师直观法门的在家修行人。
目前在缅甸北部重镇曼德勒(Madalay)近郊有一间专属的雷迪禅修道场,负责雷迪大师作品碑文的维修等。
本书原名为:(Bodhipakkhiya Dipani),英译本共有两种名称,一为缅甸版的《觉支手册》(1965),一为斯里兰卡版的《菩提的资粮》(1971),而马来西亚的长命法师则中译为《三十七菩提分》,本书的中译本在嘉义新雨连载时则译为《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如今改用《阿罗汉的足迹》为主要书名,是兼顾了本书所陈述的阿罗汉圣者境界,便于一般性读者了解与阅读,若有不妥适之处,还请不吝指正。
本书的中译过程,承蒙空法师与台东甘露精舍宏贞法师、传平法师、星善法师、天至法师的校对、润稿,至于本书当中的巴利文部分则承蒙南华管理学院蔡奇林老师的协助下,再一步加以校正。
四谛就是四种真理
四谛就是四种真理,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四谛就是四种真理一、苦谛,苦,这个世间实实在在是苦的,你不要一直不觉悟,这个世间无乐可言,因为是刹那、是生灭、是无常、是缘起。
所以,这个世间真是苦,不但是身苦,还有心灵的烦恼的苦,所以叫做苦谛。
此是苦,就是世间的果。
二、集谛,集谛的意思就是集合一切烦恼,就会感应种种的痛苦,业感就会有缘起。
所以,此是苦,就是世间的果;此是集,这是世间的因,“集”就是集一切的烦恼,简单讲:集一切见思二惑等等烦恼,贪瞋痴慢疑等等。
三、灭谛,我们身心皆苦,有一个快乐的涅槃,所以,这个“灭”是灭苦的意思,意思是说:一个人证悟了涅槃的妙心,则能离一切苦。
所以,“灭”就是灭苦,也就是涅槃义。
此是灭,是出世的果。
四、道谛,是指八正道,还有三十七道品,“道”就是路,就是可以通,可以通往涅槃之道,所以,此是道。
意思是说:你修八正道、修三十七道品,可以通往涅槃,可以度脱生死,此是道。
此是灭,是出世的果;此是道,是出世的因。
好了,有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就变成:世间果,此是苦;世间的因,此是集;出世的果,能得涅槃,此是灭;出世的因,此是道,修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就可以了生死、离苦得乐。
示相转:对上根人讲的;劝修转,对中根人讲的;作证转,对下根器的人讲的。
上根人:示相转是啥意思呢?上根的人一听到此是苦,就知道苦有逼迫性,所以,不会像世间人这样子。
此是集——有召感性,你只要对这个财色名食睡死执不放,你就有召感痛苦的。
此是灭——可证性,就是涅槃是可以证入的、证悟的。
此是道——是可修性,意思就是说:上根器的人,跟他开示了这个苦、集、灭、道,他就能够知道要修行。
有逼迫性,此是苦;有召感性,此是集;可证性,此是灭;可修性,此是道,对上根器的人来讲,就是示相,只要稍微点一下,就醒过来。
就像一只好马,看到主人拿起这个皮鞭,这一匹马就跑得很快;根器利的人也是一样,一听到了正法,他一辈子决定不放弃三宝,决定不放弃善知识,一定要好好修行。
三十七道品:见悲青增格西讲授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法:資料來源:法幢:《龍王游戲海》○四念住:身、受、心、法。
是觀察事物之道。
剛開始學法時,要觀察(研究)法,即觀察事物的本質與差別。
主要是聞、思的情況。
一直回憶,念念不忘正知的內容。
修道者從資糧道下品獲得直至成佛都有四念住。
一、四念住所緣:身、受、心、法。
完全不忘的安住於正知所緣的境。
*身:1外:非根識所依的五外境,色聲香味觸。
2內:眼耳鼻舌身五根。
3內外:如瞳孔,相對眼根是外,相對桌子、椅子是內。
*受:1樂受;2苦受;3捨受(不苦不樂)。
*心:心思。
*法:一般法包含以上三者,此處指非以上三者的法。
凡夫將「心」當做「我」來執著,將「身」當做「我」的所依,將「苦受」「樂受」「捨受」當做「我」的受用,法則成為產生貪、瞋的基礎。
修行在於修無常、苦、空、無我,但身、受、心、法則反其道而行。
二、如何修四念住:由總相(共相)、別相(自相),觀察(研究)一切有為法無常,一切有漏皆苦。
*以身所緣為例,聲聞、獨覺緣自己的身體而修,聲聞、獨覺為解脫有漏身體,達到解脫來修。
菩薩緣自己與他人的身體而修,菩薩修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不為一己解脫而修。
三、修四念住的目的:在於取捨;即為了對四聖諦做更好的取捨,才修四念住。
觀身念住,會知道有漏之身是苦,從而斷苦諦。
觀受念住,會知道樂受、苦受會造成輪迴之因,從而斷集諦。
觀心念住,知道心不是我,在勝義上也沒有我;但我仍存於世俗諦。
觀法念住,對順品、不順品會有更多的抉擇。
四、性質(本質、自性):緣身受心法其中之一,而觀察自相(別相)的正知的慧、正念的牢記在心,這種類型皆稱四念住。
五、分類:身、受、心、法。
六.界限:資糧道下品至佛地。
七、大乘四念住較小乘殊勝的原因:緣大乘;依賴於智慧所依,用心緣自他身體;十六個顛倒邪智的對治;完整趨入正行;法無我空性;遠離有漏之身達到無漏之身;與實踐六度達到契合;能夠攝受聲聞和獨覺;將身視為幻化,將受視為夢,將心視為虛空,將法視為雲彩;自性利根,本質上無小乘(自利)作意的混雜;達到大乘無住處涅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道品,为梵语bodhi-pa^ks!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
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
(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
(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
(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
(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
(1)已生恶令永断。
(2)未生恶令不生。
(3)未生善令生。
(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
(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
(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
(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
(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如意足】(术语)又名四神足。
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
四种之禅定也。
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
如意者如意而得也。
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
又总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
足者所依之义,如身依足而立。
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种之定而起,故名定为足,又神者灵妙之德,此定为能生灵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
智度论十九曰:‘问曰:四念处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虽有定,智慧精进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
四种定者:欲为主得定,精进为主得定,心为主得定,思惟为主得定。
’然四如意足之称目,异说颇多,智度论及法界次第,列欲,精进,心,思惟,辅行七列欲,精进,一心,思惟,是同一也。
俱舍论则列欲勤心观,四教仪则列欲念心慧。
俱舍光记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发而起。
二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发而起。
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专住依心之力,故定引发而起。
四观神足,于加行位观察理,依观之力,故定引发而起。
加行位中虽有多法,而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从此四者而名。
’俱舍论二十五曰:‘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
(中略)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
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
【四神足】梵语catva^ra-r!ddhipa^da^h!,巴利语catta^ro iddhi-pa^da^。
为三十七道品中次于四念处、四正勤之第三行法。
又作四如意分、四如意足。
系由欲求(欲)、心念(心)、精进(勤)、观照(观)四法之力,引发种种神用而产生之三摩地(定)。
(一)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由想达到神通之意欲力发起之禅定。
又作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欲神足、欲如意足。
(二)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由心念力发起之禅定。
又作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意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念神足、念如意足。
(三)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由不断止恶行善力发起之禅定。
又作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精进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勤神足、精进神足、精进如意足、进如意足。
(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
神足:由思惟佛理之力发起之禅定。
又作观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思惟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观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意足、慧如意足。
据智顗之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载,于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如此则慧多定少,今修四种禅定摄心,始能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称如意足。
又关于神足之释义,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载,思求诸所欲愿,一切如意,故称为神,引发于神,故称神足。
即依欲、勤等力而引发等持,再依止等持而引发种种神用,故称四神足。
此外,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四善根位中,于顶位可修得四神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
(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
(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
(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
(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
(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
(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
(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
(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
(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
(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
(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
(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
(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
(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
(1)正见,能见真理。
(2)正思惟,心无邪念。
(3)正语,言无虚妄。
(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
(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
(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
(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
(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
九次第定:意为次第无间所修之九种定。
又称无间禅或炼禅。
指色界之四禅、无色界之四处及灭受想定等九种禅定。
以不杂他心,依次自一定入于他定,故称次第定。
分别为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及灭受想次第定等。
深心智慧利之行者,自试其心,从初禅心起入二禅,不令异念得入,乃至入灭受想定,止息一切心识,是达禅定之至极。
如是异念无间杂,亦称无间禅。
又以此禅炼诸味禅,使之清净,譬如炼金,故称炼禅。
欲界:粗心住
细心住
欲界定
未来禅
色界:初禅次第定:
有五种特点:觉、观、喜、乐(离生喜乐)、一心;
二禅次第定(圣默然定)
内静、喜、乐(定生喜乐)、一心;
三禅次第定、
舍、念、智、乐(离喜妙乐)、一心;
四禅次第定(不动定)
不苦不乐、舍、念清静、一心;
无色界:空处次第定、
识处次第定、
无所有处次第定、
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
灭受想次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