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疾病病因病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节肛裂PPT课件

第节肛裂PPT课件
大。
22
六 辨证施治
3、其 它治疗
⑷侧切术:
适应症:陈旧性肛裂 (不伴有哨痔,皮下 瘘)。
23
六 辨证施治
3、其 它治疗
⑸潜切术:
适应症:陈旧性肛 裂(不伴有哨痔, 皮下瘘)。
24
六 辨证施治
3、其 它治疗 ⑹后位切断术:
适应症:陈旧性肛 裂(不伴有哨痔, 皮下瘘)。
25
思考题
1、肛裂为什么好发于前后位,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 2、早期肛裂和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症状及 治疗有什么不同? 3、肛裂的手术目的主要是解决哪些问 题?
26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0
27
27
收缩痛。 ⑷括约肌疲劳,肌肉松 弛,疼痛缓解。
10
三 诊断
症状-便血:
一般出血不多,以排便时有几滴鲜血流出, 或在粪便的表面带有血丝,或手纸上带血,若感染时, 可有脓血及黏液。
症状-便秘:
患者恐惧排便时疼痛,常会有意延长排便
时间,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充分吸收,
形成直肠性便秘,当干硬粪便排出时,可进一步加重创
处,男性多发于6点,女性多发于12 点。
9
三 诊断
3、症状-疼痛:
这种起伏式的疼痛周期, 呈肛裂疼痛的特点,它是由括
⑴排便时即刻出现肛门 约肌痉挛所引起的,临床上称 灼痛(便时痛)。 为疼痛周期,如图所示: ⑵便后数分钟可缓解( 间歇痛)。 ⑶接着肛门括约肌收缩 痉挛,又产生剧烈疼痛,可持续
数小时至10余小时,称为括约肌
6
图2
图1
7
二 病因病机
⑵感染因素:
肛管损伤后,粪
便刺激,细菌感染,发生溃 疡,若感染局限于皮下组织 ,浅表组织坏死,形成肛裂 。

中医外科病因病机

中医外科病因病机

中医外科病因病机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邪毒、外来伤害、感受特殊之毒、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以及痰饮瘀血等因素。

1.外感六淫邪毒: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均可成为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

它们通过破坏气血的正常运行,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进而产生外科疾病。

2.外来伤害:如跌仆损伤、沸水、火焰、寒冻及金刃竹木创伤等物理和化学因素,可直接伤害人体,导致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胜肉腐等,从而产生淤血流注、水火烫伤、冻伤、外伤染毒等外伤性疾病。

3.感受特殊之毒:包括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等,以及疫毒。

这些因素可引起特殊的外科疾病,如毒蛇咬伤、狂犬病、疫疔等。

4.情志内伤:情志是指人体的内在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

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可导致体内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发生外科疾病。

5.饮食不节:饮食不规律、偏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职,湿热内生,下注于肌肤,从而产生外科疾病。

6.劳伤虚损:过度劳累、房事损伤等因素,可导致肾精亏损、气血不足,使肌肤失养,进而发生外科疾病。

7.痰饮瘀血:痰饮瘀血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它们能作用于某些器官,导致新的病理变化,产生继发病症。

在外科疾病中,痰饮瘀血常作为致病因素之一,与其他病因共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主要包括气血凝滞、经络阻塞和脏腑失和。

当人体受到上述致病因素的影响时,会破坏气血的正常运行,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和经络阻塞。

同时,脏腑功能也可能受到损害,导致脏腑失和。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人体发生外科疾病。

在治疗上,中医外科注重辨病、阴阳辨证、部位辨证(上部、中部、下部)、经络辨证以及局部辨证(辨肿、肿块和结节、痛、痒、脓、溃疡、出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和外治,其中内治主要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气血平衡等来治疗疾病;外治则包括药物疗法、手术疗法以及其他疗法,如针灸、拔罐等。

中医外科学-PPT课件

中医外科学-PPT课件

初步形成
汉代至唐代的中医外科学发展 ,主要涉及疮疡、金创、烧烫
伤等病证的治疗。
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发展逐 渐成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
表性的外科学著作。
现代发展
近现代以来,中医外科学在继 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 代医学成果,取得显著进步。
中医外科学的重要贡献
01
02
03
理论贡献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丰富了 中医的理论体系,为中医 临床各科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基础。
瘤、岩类疾病
总结词
瘤、岩类疾病是中医外科中较为严重的疾病类型,包括各种肿瘤和癌。
详细描述
瘤、岩类疾病通常由气血瘀滞、痰浊凝聚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肿块、疼痛等症状 。中医治疗瘤、岩类疾病的方法包括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乳房疾病
总结词
乳房疾病是女性常见的外科疾病,包 括乳腺炎、乳腺增生等。
详细描述
病例三:皮肤癌的中医治疗
皮肤癌定义
皮肤癌是发生在皮肤的恶性肿瘤, 有多种类型,如鳞状细胞癌、基
底细胞癌等。
皮肤癌症状
局部皮肤溃疡、疼痛、出血等症 状,严重时可出现淋巴结转移。
皮肤癌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为主,常用药物有白花 蛇舌草、半枝莲、丹参等。同时 可配合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总结词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是中医外科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湿疹、尖锐湿疣等。
详细描述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通常由湿邪、热邪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中医治疗皮肤及性 传播疾病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等。
04
中医外科常用疗法
内治法
要点一
药物内治法

中医外科学精品PPT教学—肛肠疾病总论PPT教学课件

中医外科学精品PPT教学—肛肠疾病总论PPT教学课件

肛门瓣与直肠柱之间的肠壁黏膜形成向上开口的
袋状间隙,称为肛隐窝或肛窦。
2021/01/21
7
肛管直肠为消化道的末端,是通于体外的出口。 直肠起源于内胚层,肛管起源于外胚层。直肠 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了一条不整齐的界线,称为 齿线。由于齿线上下组织起源不同,因此在血 液供应、淋巴回流、神经支配、内衬上皮等方 面也各不相同,齿线作为其分界是解剖上的重 要标志。
2021/01/21
15
肛管与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排便、吸收水分 和部分药物。
2021/01/21
16
第一课件网
肛肠疾病常见的发病因素有风、湿、热、 燥、气虚、血虚、血瘀等。现将各种因素 致病特点及引起疾病的病机扼要分述如下。
风湿热燥 气虚 血虚 血瘀
2021/01/21
17
1.检查时注意事项
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致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 肠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相同,下端则扩大 为直肠壶腹,而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乎 成直角而形成会阴曲。
2021/01/21
6
直肠腔内有3个半月形的黏膜皱襞,内有环肌纤维, 称为直肠瓣。
直肠末端黏膜齿线处有6~10个纵行皱折,称为直 肠柱。
两个直肠柱下端之间有半月形黏膜皱襞,称为肛 门瓣。
2021/01/21
10
肛管直肠周围有五个间隙,其间充满脂肪组织。 肛提肌以上三个,即骨盆直肠间隙两个,位于 肛提肌以上,腹膜反折以下,直肠的两旁;直 肠后间隙一个,位于肛提肌以上,直肠后骶骨 前,两侧骨盆直肠间隙的后中间。肛提肌以下 两个,即坐骨直肠间隙两个,位于肛提肌以下, 肛管的两旁,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
2021/01/21
第一课件网
肛肠疾病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的气血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气 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内伤七情也不一定发病;反之则易 发病。此外,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 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气血充足,外科疮 疡不仅易于起发、破溃,而且也易于生肌长肉而愈合;如气虚则 难于起发、破溃;血虚则难以生肌收口;气虚下陷可致脱肛;血 虚不润可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可见气血的盛衰对外科疾病 的预后和治疗都有着密切关系。
5.燥
秋季多燥,燥有凉燥与温燥之分。秋风初凉,西风肃杀,感之 者多病凉燥;若久旱无雨,天时风热过胜,感之者多为温燥,在 外科疾病中以属温燥者居多。燥邪易致皮肤干燥辍裂,外邪乘机 侵袭,易致生痈或引起手足部疔疮等病。燥邪易伤人体阴液,侵 犯皮肤,致患部干燥、枯槁、戦裂、脱屑等,常伴口干唇燥、咽 喉干燥或疼痛等全身症状。
而且由于饮食不节,脾胃火毒所致的痈、有头疽、疔疮等病, 较之单由外邪所弓I起的更为严重,如消渴病合并有头疽。内痔的 发生也与饮食不节有关,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 筋脉横解,肠辭为痔。"皮肤病中的粉刺、酒船鼻的发生,多与 过食醇酒炙煙、辛辣刺激之品有关,也属发病因素之一。若纳少 食差,气血化生不足,正气亏虚,则外邪易袭。
外科疾病过程中,邪正盛衰的变化受治疗用药的影响较大。如 阳证疮疡初期,一味地内服大剂量寒凉克伐药物,常使正气内伤, 气血凝滞而毒聚不散;又如疮疡脓成,无论阳证、阴证,不用托 法,或溃后排泄不畅,不及时切开引流,均可致毒留肌肤、筋骨, 甚而内攻脏腑。重症或久病伤正之后,或热毒伤阴,或脓泄大伤 气血,阳证实证可转为阴证虚证,从而导致正邪关系的本质发生 动态变化。
发病后正气旺盛,临床多为阳证、实证,发展顺利,预后良好。 全身症状有高热、烦躁、便结、洩赤、苔黄、舌红、脉实有力等; 局部症状因病而异,如邪实正盛的阳证疮疡,局部高肿根束,域 热灼痛,脓出稠厚,易溃易敛。正气不足则表现为阴证、虚证, 正虚邪实或正虚邪恋则容易逆变,预后不良。全身症状见面黄神 倦,或潮热盗汗,舌红或淡,脉虚无力等;局部多见患处色白、 平塌或坚硬结肿,不红不热,不痛或微痛,溃后脓水清稀淋漓, 久不收口,迁延难愈,或毒盛内陷脏腑而为败证。

痈,腋痈,中医外科学课件

痈,腋痈,中医外科学课件

【病证鉴别】
腋疽 初起推之可动,疼痛不甚,约需3个月化脓,溃后脓水 稀薄,并挟有败絮样物质,收口缓慢;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若发于左腋小儿患者,可因在肩部接种卡介苗引起。
【辨证】
一、辨证要点
腋痈特点是腋下暴肿、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发热恶寒,上 肢活动不利,溃后容易袋脓,易敛。其基本病机为肝郁痰火, 基本证型为肝郁痰火证。临床应根据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 特点,辨证有所侧重。一般而言,病之初,辨证为肝郁痰火证; 病之中,成脓期,火毒炽盛;病之后期,注意气血阴液损耗。
【治疗】
一、治疗要点
腋痈总由肝郁痰火引起,其基本证型为肝郁痰火证,治以清肝 解郁、消肿化毒为基本原则。临床应根据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 病机特点,施治有所区别。病之初,属肝郁痰火,注重清肝消 肿化毒,促其早期消散;病之中,火毒炽盛,需注意清火透脓 托毒;病之后期,疮口久不收敛,属气血虚弱,当益气健脾, 扶正固本,注意养阴。外治中脓成则切,宜低位引流,切口够 大,以利引流,溃后宜注意加用垫棉法,以防袋脓,则疮口易 合。
【源流】
《灵枢》最早对腋痈有所描述,“发于腋下,赤坚者明曰米 疽。”腋痈之名首见于明《外科正宗》,“腋痈俗称夹 痈。……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痛,乃生寒热,此 患难消,终必作脓。”清《医宗金鉴》云;“腋痈暴肿生腋间, 肿硬赤痛热寒,肝脾血热兼忿怒,初宜清解溃补痊。”
【病因病机】
1.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或疮疡等感染病灶,毒邪循经流窜所致。 2.肝脾郁积,气滞血壅,或兼忿怒气郁而成。 3.肝胆火毒郁怒而成。
痈:腋痈
目 录
CONTENTS
【源流】 【病因病机】 【诊断】 【病证鉴别】 【辨证论治】 【其他治疗】
【名医经验】 【转归及预后】 【预防与调护】 【医案精选】 【临证提要】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经络阻塞
指患者经络受阻,导致气血不和,从而 引发疾病。
气血凝滞
指患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不通, 从而引发疾病。
脏腑失和
指患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不和, 从而引发疾病。
THANKS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目录
• 致病因素 • 发病机理
01
致病因素

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发病迅速, 多为阳证。
风邪致病特点:其肿宣浮,患部皮色或 红或不变,痛无定处,走注甚速。
风性燥烈,风性上行,多侵犯人体上部 。
常伴恶风、头痛等全身症状。

01
寒主收引,寒胜则痛,寒邪侵袭人体而致局部气血凝滞源自血脉 流行失常,易患冻疮、脱疽等病。
湿邪致病,常与风、 寒、暑、热兼夹为患 ,外科疾病中以湿热 、暑湿致病多见。
臁疮、下肢丹毒、湿 疮、囊痈、暑湿流注 等都是由湿邪导致的 常见外科疾病。
湿邪致病特点:局部 肿胀、起水疱、糜烂 、渗液、瘙痒,常伴 纳差、胸闷腹胀、大 便稀薄、四肢困倦、 舌苔厚腻、脉濡或缓 等全身症状。

燥邪为病,有凉燥与温燥之别,在外 科的发病过程中,以温燥者居多。
燥邪致病特点:易侵犯手足、皮肤、粘膜等 部位,出现患部干燥、枯槁、皲裂、脱屑等 ,常伴口干唇燥、咽喉干燥或疼痛等全身症 状。
燥为阳邪,易伤阴液,多致皮肤干燥 皲裂,外邪乘机侵袭,易致生痈,或 引起手足部疔疮等。

火邪属热,热为火之轻 ,火为热之重,两者仅
在程度上有差别。
01
火为阳邪,其病一般多 为阳证。致病特点:发
02
寒为阴邪,致病一般多为阴证,常侵袭人之筋骨关节,患部多
表现为色紫青暗,不红不热,肿势散漫,痛有定处。

中医伤科学绪论-PPT文档资料

中医伤科学绪论-PPT文档资料
一 伤科学概况
伤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一 个重要分支学科。
属于中医外科范畴。“疡医” 具有中医特色的一门学科。 起源早。
伤科学概念
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 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伤科学基本理论
1 病因 病因学说的发展: 伤科疾病的病因主要是——损伤 此外,六淫、七情也可引起伤科
疾病的发生
伤科学基本理论
3 周围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前臂伸肌群萎缩、腕下垂、 拇指不能外展和背伸;前臂后侧、手背 桡侧两个半手指的感觉丧失。
尺神经损伤:骨间肌萎缩、爪形手、第 四五指屈伸不全、不能外展和内收;手 尺侧皮肤、掌侧一个半手指和背侧一个 半手指感觉丧失。
正中神经损伤: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向 掌侧运动,第一二指不能屈曲、第三指 屈曲不全;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和手背 桡侧三个指的末节感觉障碍。
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体征: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
虚或异位关节头 注意脱位并发症
筋伤
概念:筋的范畴:皮肤、肌肉、 筋膜、肌腱、韧带、关节囊、神 经、血管等软组织
损伤原因多种
内伤
可出现伤气:气滞、气闭、气逆、 气脱 伤血:瘀血、亡血 气血两伤 伤脏腑
二 骨疾病
范围广 可分为: 1 骨先天性疾病 2 骨痈疽 3 骨痨 4 骨关节痹症 5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6 骨软骨病 7 骨肿瘤
量诊:以骨性标志为准。 肢体长度的测量: 上肢: 上肢长度: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 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尖。 下肢: 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踝
下缘。 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 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
肢体周径 测量方法:注意两侧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位。 临床意义:

中医外科病因病机

中医外科病因病机

题型:单选题题目:风为( )选项:A.阳邪B.阴邪C.内生之邪D.特殊之毒E.外来伤害答案:A难易:易要求:掌握分析: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发病迅速,多为阳证题目:寒为( )选项:A.阳邪B.阴邪C.特殊之毒D.内生之邪E.外来伤害答案:B难易:易要求:掌握分析:寒为阴邪主收引,寒胜则痛题目:暑多( )选项:A.夹湿B.夹寒C.夹痰D.夹瘀E.夹风答案:A难易:易要求:掌握分析:暑为热邪,行于盛夏,发病多夹湿邪。

题目:湿邪所致外科疾病好发于人体( ) 选项:A.上部B.下部C.中部D.上肢E.背部答案:B难易:易要求:掌握分析:湿性下趋,故生于下半身的外科疾病,多与湿邪有关。

题目:燥邪易伤人体( )选项:A.阴液B.阳气C.气D.血E.精答案:A难易:易要求:掌握分析:燥为阳邪,易伤阴液,多致皮肤干燥皲裂题目:外科疾病火邪为患大多由( )选项:A.内生火热B.直接感受温热之邪C.他经传变D.过食辛辣之品E.过食辛热药品答案:B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火邪属热,热为火之轻,火为热之重,两者仅在程度上有差别,其患病大多由于直接感受温热之邪所引起。

题目:由毒而致病的特点是( )选项:A.一般发病迅速,有的可具有传染性B.多侵犯人体上部C.侵袭人体易致局部气血凝滞D.好发于身体下部E.易伤人体阴液答案: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由毒而致病的特点一般发病迅速,有的可具有传染性;风多侵犯人体上部;寒侵袭人体易致局部气血凝滞;湿好发于身体下部;燥易伤人体阴液题目:情志内伤所致外科疾病的特点是( )选项:A.可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B.常有循行肝经部位夹郁夹痰的表现C.一般发病迅速,有的可具有传染性D.导致脏腑气血受损E.大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答案:B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由情志内伤所致的外科疾病,大多发生在乳房、胸胁、颈的两侧等肝经循行部位,患处肿胀,或软如馒,或坚硬如石,常皮色不变,疼痛剧烈,或伴精神抑郁、性情急躁、易怒、喉间梗塞等症状。

中医外科学幻灯课件

中医外科学幻灯课件

2024/2/6
消散药 提脓祛腐药 腐蚀药与平胬药 生肌收口药 止血药 清热收涩药 酊剂 洗剂
52
外治法
药物疗法 手术疗法 其他疗法
膏药 油膏 箍围药 掺药 草药
2024/2/6
53
外治法
药物疗法 手术疗法 其他疗法
切开法 烙法〔火针烙法、烙铁烙法〕 砭镰法 挂线法 结扎法
2024/2/6
54
切开法
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气血、 脏腑、经络的关系极其密切。
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 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
2024/2/6
43
治法
内治法
消法 托法 补法
2024/2/6
外治法
药物疗法 手术疗法 其他疗法
44
内治法
消法
消法 定义——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托法 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 补法 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那么。
疡科 — 外科
疡医 — 外科医生
疮疡 — 广义是指一切体表浅显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是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 — 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 — 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2024/2/6
7
外科疾病的辨病与辨证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四诊在外科辨病辨证中的应用 辨阴证阳证 辨肿痛痒脓麻木 辨溃疡的色泽、形态 辨经络部位 辨善恶顺逆
略腥而稠—顺证 腥秽恶臭—逆证
25
辨脓的注意点
辨真假 结合发病日期来辨 抗生素治疗者,化脓时间可延迟 肌肉深处的脓疡,应仔细辨别 根据波动冲击感来判断预后
2024/2/6
26
辨麻木
疔疮、有头疽坚肿色褐,麻木不知痛痒 —毒邪炽盛—走黄、内陷

中医外科学总论 PPT课件

中医外科学总论 PPT课件


宋代 国家出版的《圣济总录》提出了“五善七恶” 《太平圣惠方》完善了“五善七恶”学说,提出了 “五善七恶”的鉴别,创立了内消托里等内治方法。 《外科精要》由江西的陈自明所著,这是一部具有重 要意义的伟大著作,它强调了外科的整体观念,主张 内服和外用并重,强调对痈疽应辨证施治,区分寒热、 虚实,记载了多个托里排脓方药,至今仍应用于临床。 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是一本论述医疗器械的专著, 书中介绍了灸板、消息子、炼刀、竹刀、小钩等。
医学 7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三、发展
晋代葛洪《肘后方》中记载了海藻治瘿,这是世界上 最早的用含碘的药物治疗甲状腺肿大的记载;疯狗脑 治疗狂犬病,开创了免疫疗法治疗疾病的先河。 晋末的龚庆宣所著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的 第一部外科学专著,其主要内容有:痈疽的鉴别诊断, 内外处方140余个,对鉴别有脓无脓较为详尽;提出的 外伤用止血、收敛止痛;痈疽用清热解毒;肠痈用大 黄汤,但脓成不可服用等。
医学
11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金元时期

朱震亨《外科精要发挥》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这是一本创伤 学专著,对中医外科的贡献也较大,他 继承了陈自明的观点,强调整体观反对 局部论,主张治疗疮疡必须先审阴阳虚 实,然后采取内外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医学 12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四、成熟
明代 汪机的《外科理例》本书以医案为主,提出了“治外 必本诸内”的学术思想,创立了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王肯堂《疡科准绳》、申斗垣的《外科启玄》、窦梦 麟《疮疡经验全书》都各具特色。 陈司成的《霉疮密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 指出此病是由性交传染,且会胎传,主张用丹砂、雄 黄等含砷的药物治疗,是世界最早使用砷剂治疗梅毒 的记载。

中医外科疮疡ppt课件

中医外科疮疡ppt课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 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经常洗澡,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皮肤感染。
避免创伤和摩擦
避免皮肤受到创伤和摩擦,如穿戴柔软舒适 的衣物,避免长时间压迫和摩擦皮肤。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疮疡的发生。
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02 03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对疮疡进 行诊断。同时,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疮疡进行辨 证施治。
鉴别诊断
疮疡需要与一些其他皮肤病进行鉴别诊断,如丹毒、接触性皮炎等,以 避免误诊误治。
02
中医外科疮疡的治疗原 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案例分析
患者李某,因长期站立工作,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后发展为慢性溃疡 。经中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后,溃疡逐渐愈合。
病例二:糖尿病足溃疡
概述 症状 治疗原则 案例分析
糖尿病足溃疡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溃 疡。
溃疡多发生在足部末端,伴有周围神经异常症状,如麻木、疼 痛等。
案例分析
患者王某,因长期卧床导致臀部出现压疮溃疡。经中医活 血化瘀、祛腐生肌治疗后,溃疡愈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 提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医外科疮疡ppt课件
目录
• 中医外科疮疡概述 • 中医外科疮疡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中医外科疮疡的护理与预防 • 中医外科疮疡的现代研究进展 • 中医外科疮疡的典型病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