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教案

合集下载

种群的特征教案范文

种群的特征教案范文

种群的特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分布、种群结构等种群的基本特征;3.理解种群特征与种群动态演变的关系,并能分析种群特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种群的定义和概念;2.种群数量的衡量指标;3.种群密度的计算和影响因素;4.种群分布的类型和特点;5.种群结构的类型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种群数量的衡量指标及其计算方法;2.掌握种群密度与生态因素的关系;3.理解种群分布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4.了解种群结构的类型及其作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探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讨论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特征?2.概念解释与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对种群的定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并通过实例分析种群数量的衡量指标、种群密度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还可利用具体的案例展示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3.讨论与总结(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种群分布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各类型种群分布的特点。

同样地,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种群结构的类型及其作用,并总结不同种群结构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任务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实践任务,例如调查其中一具体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类型和结构类型,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与综合评价。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种群进行调查,并通过户外实地调查或网络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5.结果呈现与展示(15分钟)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并结合数据和图表进行说明与解释。

通过学生的呈现与展示,让其他同学对不同种群特征的分析和评价进行讨论,并引导他们针对种群特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思考与总结。

六、教学延伸1.通过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群特征的差异和相互关系;2.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项目,进一步加深对种群特征与生态系统关系的认识。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关系讲课教案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关系讲课教案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关系

知行并重 和合人生
2. 种群的数量特征
●●
务川县民族中学 生物教研组制

知行并重 和合人生
●●
(1)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2)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3)决定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年龄组成、性别 比例。 (4)主要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
务川县民族中学 生物教研组制

知行并重 和合人生
●●
例题:从边角知识中挖掘命题(必修 3 P62“学科交叉”)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 1 公顷,第一次捕获并
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
(1)这个种群中的鼠的种群密度大约是___8_8____只/公顷。
初次捕获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数 _量__=_____再__次__捕__获__的__被__标__记__的__个__体__数_____知___,__种__群__数__量__变__大__,__即 _估__算__值__大__于__实__际__的__种__群___密__度_____。
务川县民族中学 生物教研组制
务川县民族中学 生物教研组制

知行并重 和合人生
●●
考向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 (2017江苏百校联合调研)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
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C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 B. 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获 而变得狡猾,从而不易被重捕 C.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 的个体 D.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课程分析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这个专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四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在一轮复习中本专题是在复习了个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从群体水平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在知识上比较基础,使学生由简入难的复习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本专题主要包含两个考点:种群的特征涉及的主要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需要理解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的数量变化内容比较重要,主要是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形成的原因,特点,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判断,特别是J型曲线中倍数的应用,S型曲线中K值,K/2值的应用以及曲线分析。

本专题是高考常考的考点,考查的角度侧重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增长类型的曲线分析,准确记忆各特征具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并把握种群密度调查的两种常用方法,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本专题的重点是:1.种群的特征。

2.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由于本专题是学生在高一学习的,与现在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对过去学习的知识大部分已经遗忘了。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自己看笔记和书,可以回忆起绝大多数的知识点,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就需要参与到小组中,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自己复习总结的任务。

能力基础: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还是欠缺自我总结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不能把零散的知识点汇总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复习了个体水平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定义在必修一就已经学习掌握了,但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稳态的维持与个体稳态的维持有什么区别?这是本专题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三、设计思路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复习本专题知识,先通过学生自己的复习回顾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易混的概念的比较,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2.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3. 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4. 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际应用案例5. 种群数量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如人口增长、渔业资源利用等,引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关注。

2.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的讲解: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3. 数学模型的介绍:讲解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的原理和应用。

4. 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5. 实际应用案例的讨论: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如物种保护、生态平衡等。

6. 种群数量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方法的介绍:讲解常用的监测和预测方法,如样方调查、数学模型预测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数学模型和原因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影响因素和监测方法等,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种群生态学教材或相关课程教材。

2.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实际的种群数量变化案例,如物种灭绝、生态灾害等。

3. 数学模型软件:如MATLAB、Python等,用于演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4.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学术文章、新闻报道、视频资料等,用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拓展学生视野。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特征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特征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
2. 掌握计算种群数量的常用方法;
3. 了解种群数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种群数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 理解种群数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计算种群数量的复杂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种群数量特征?种群数量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2. 提出问题:你觉得种群数量的增加会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二、讲解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
1. 解释种群数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介绍种群数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种群数量计算实例分析(15分钟)
1. 案例分析:某种鱼类在一个湖中的数量变化;
2. 计算方法:种群增长率、种群密度等。

四、讨论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10分钟)
1. 环境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2. 种群内因素对数量特征的影响。

五、小结(5分钟)
1. 综合总结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意义;
2. 强调种群数量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案例分析;
2. 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
3.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工具:
1. PPT演示文稿;
2. 种群数量案例分析资料;
3. 计算种群数量的工具。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参与度;
2. 计算种群数量的准确性;
3. 学生对种群数量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之《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之《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第1节种群的特征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能力发展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结合所给材料,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说出种群数量特征及各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2、通过阅读课本,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二、预习提纲1、阅读课本60-64页,完成《世纪金榜》163页知识梳理一2、完成《世纪金榜》163页盲点判断三、活动设计学生活动一:种群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1、通过阅读课本60-64页,请回答:种群数量特征有哪些?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学生活动预设】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在课本上勾画出出种群数量特征及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教师活动预设】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情况,适时辅导。

【小结】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特征有什么联系?2、学生阅读《世纪金榜》164页考点一,小组交流讨论回答:各个数量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活动预设】学生独立阅读分析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小组交流讨论各数量特征之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活动预设】在各个小组间参与辅导,适当给予学生提示梳理各数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

【巩固练习】《世纪金榜》164页通关题组2学生活动二: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1、通过阅读课本60-62页,请回答: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用哪几种取样方法?如何计算种群密度?【学生活动预设】学生独立阅读61页探究实验,并说出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的共同点,说出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教师活动预设】在各个小组间参与辅导,适当给予一定的指导纠正。

2、通过阅读《世纪金榜》164页考点一,请回答:标志重捕法适于哪些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种群密度?【学生活动预设】学生独立阅读《世纪金榜》164页考点一,交流讨论出标志重捕法的调查步骤,并用字母写出相应公式。

【教师活动预设】在各个小组间参与辅导,适当给予一定的指导纠正。

【巩固练习】《世纪金榜》164页通关题组2【小结】如何根据不同的生物来选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第二课时一、能力发展目标1、通过阅读,小组交流讨论,能正确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阐述产生的原因并举例说明实践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上学期第8周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上学期第8周 第4章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高中生物教案
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两个“方面”: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和物种的关系: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都为同一物种。
思考、讨论
回答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
学生思考。并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实例回答该问题。
引出下一个内容。学生阅读“探究”中的资料,做出合理的假设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
学生思考。并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实例回答该问题。
学生活动1.假设给你发的纸代表一块面积为100 m2的草地。图中每个圆点代表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代表其他植物。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及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通过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从“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让学生尝试、模仿的操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起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豆子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环节3
C、
突破重难点
要求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来了解种群并体会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环节4
D、第二课时
学生在必修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必修2生物的进化部分对种群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和因素。

3. 学会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与意义。

2. 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指数增长模型、对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3.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空间限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种群数量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PPT、案例资料、练习题、报告模板等。

教学时长:45分钟。

六、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某个具体种群的数量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际情况。

2. 模型构建: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案例,构建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并解释模型的意义。

3.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4. 数据分析:让学生收集和分析现实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数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提出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初中科学种群教案

初中科学种群教案

初中科学种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群的概念、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理解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调查和分析生物种群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种群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 种群的特征: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3.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J型曲线、S型曲线。

4. 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维持生态平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种群的概念、特征、数量变化规律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难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种群的特点和数量变化规律。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体会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观察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种群。

2. 种群的概念:讲解种群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

3. 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介绍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概念,讲解其产生原因和应用。

5. 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阐述种群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7.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种群的认识和体会。

8. 总结与反思:总结种群的特点和数量变化规律,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种群概念、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以及对种群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认识。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 种群教案

初中 种群教案

初中种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的概念,掌握种群的基本特征,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2. 使学生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3. 实际案例分析:生态环境保护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数量变化规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真实案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个体、群体和群落的概念,引出种群的概念。

2. 讲解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讲解种群的概念,阐述种群的基本特征,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3. 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如“S”型和“J”型曲线,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4. 探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讲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如食物、空间、天敌等。

5. 实际案例分析:展示生态环境变化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如过度捕捞、森林砍伐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种群的概念、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7.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群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使学生掌握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 培养学生运用种群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种群的基本概念、数量特征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 课件:种群的特征相关图片、图表和实例。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生物种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种群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 种群的基本概念:讲解种群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种群的概念及重要性。

3. 种群的数量特征:讲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通过实例和图表,使学生了解这些特征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 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各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种群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种群特征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讲解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

2. 通过实例和图表,使学生了解种群空间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理解种群空间特征。

2. 运用图表分析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种群空间特征的变化规律。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2. 种群的空间特征:讲解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

3. 实例分析:展示相关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种群空间特征。

种群教学设计教案

种群教学设计教案

种群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和描述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2)能够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复杂性。

(2)学生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种群数量变化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了解种群的概念。

(2)提问:你们身边有哪些生物是一群一起生活的?为什么它们会聚集在一起?2.知识讲解(1)分析实例:以鱼群为例,介绍种群的特征,如: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利用资源、具有一定的数量。

(2)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a.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生物种群数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波动,存在增长、稳定和下降三种状态。

b.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种群数量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的繁殖能力、环境的资源供给和限制、天敌的存在等。

(3)提示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哪些生物种群数量会发生增长、稳定或下降的情况?有没有原因是可以解释这种变化的?3.实例演练(1)选择一个具体的生物种群,如蚕,给出其数量变化的数据,并绘制折线图展示。

(2)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并与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深化讨论(1)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的种群数量会有差异?(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可能的原因,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5.拓展应用(1)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的生物种群进行观察和数据统计。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并绘制相应的折线图。

(3)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分析过程,并与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高中生物种群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教案教学内容:种群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种群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并能够解释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原因。

教学重点:种群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原因的解释。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引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种群吗?种群有什么特点和分类?2.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概念解释1.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讲解种群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种群的分类:随机种群、自然种群、人工种群等。

三、种群数量变化1. 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2. 带领学生计算种群数量的增减,讨论数量变化的影响。

四、种群结构变化1. 分析种群结构变化的原因: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

2. 分组讨论种群结构的变化对物种的影响,例如种群的稳定性和繁衍力。

五、实验操作1. 进行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结果。

2. 学生围绕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总结种群变化的规律。

六、练习与检测1. 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种群概念的掌握程度。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的理解。

七、总结1.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种群数量和结构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种群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能够解释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原因。

在后续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探究种群演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

3. 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2. 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3.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4. 种群数量变化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常见因素和数学模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生物学》、《生态学》等。

2. 课件或黑板: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图形、表格和实例。

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思考。

2.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4.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5. 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例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因素和模型的理解,以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生态学相关知识:介绍生态学中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其他概念,如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

高二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
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

2.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3.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4. 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

2.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3.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4.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参
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
量变化的影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在呈现种群的特征这一内容时,从“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让学生尝试、模仿的操作。

本节的内容教学是按照教材顺序安排的,采用先授课后进行探究活动的模式。

本案例的设计针对课堂授课部分。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和重要性;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2.1 种群数量的定义介绍种群数量的定义,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

2.2 种群密度的概念解释种群密度的概念,阐述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2.3 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包括增长、稳定和下降。

2.4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第三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3.1 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包括食物、天敌、疾病等。

3.2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包括气候、人类活动等。

3.3 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等。

第四章: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4.1 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的影响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物种丰富度、生态位等。

4.2 种群数量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粮食安全、疾病传播等。

4.3 种群数量变化的生态伦理意义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生态伦理意义,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案例一:城市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动物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5.2 案例二:气候变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植物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5.3 案例三: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渔业资源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5.4 案例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王乐增《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课程分析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这个专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四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在一轮复习中本专题是在复习了个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从群体水平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在知识上比较基础,使学生由简入难的复习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本专题主要包含两个考点:种群的特征涉及的主要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需要理解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的数量变化内容比较重要,主要是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形成的原因,特点,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判断,特别是J型曲线中倍数的应用,S型曲线中K值,K/2值的应用以及曲线分析。

本专题是高考常考的考点,考查的角度侧重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增长类型的曲线分析,准确记忆各特征具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并把握种群密度调查的两种常用方法,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本专题的重点是:1种群的特征。

2•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由于本专题是学生在高一学习的,与现在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对过去学习的知识大部分已经遗忘了。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自己看笔记和书,可以回忆起绝大多数的知识点,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就需要参与到小组中,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自己复习总结的任务。

能力基础: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还是欠缺自我总结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不能把零散的知识点汇总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复习了个体水平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定义在必修一就已经学习掌握了,但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稳态的维持与个体稳态的维持有什么区别?这是本专题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三、设计思路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教案1. 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3的第四、五、六章内容。

从宏观方面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考情分析(1)考查力度:此单元在高考中是高考三大考点遗传、代谢和调节之后最重要的考查内容。

(2)考查内容①“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理解与应用。

②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

③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图解与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

④生态缸的制作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

(3)考查形式选择题:②③中的特定知识点加上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和群落演替。

非选择题⎩⎪⎨⎪⎧曲线题考查①中“J”型和“S”型曲线图解题考查②③热点材料题考查④实验题考查④3. 复习指导(1)复习线索①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理解种群的概念、数量变化、种间及种内关系。

②以生态系统的概念为核心,综合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复习方法①比较法并结合曲线复习“J”型和“S”型种群数量变化。

②图解法复习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食物链(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③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并学会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分析。

第3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一、种群的特征种群各数量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判一判]1. 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 × ) 2.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 ) 3. 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 ) 4. 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 √ ) 5. 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 ) 6. 1 000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10个小孩,则出生率为10/(1 000+10)×100%=0.9%( × )提示 10/1 000×100%=1%。

[解惑] (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

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4)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1)“J”型曲线⎩⎪⎨⎪⎧①产生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 适宜,没有敌害等②数学公式:N t=N 0λt③特点:增长率保持不变(2)“S”型曲线⎩⎪⎨⎪⎧①产生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②特点: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③K 值:又称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 群最大数量思考 当一个种群迁入一个新的环境时,种群数量如何变化?提示 若不适应环境,则可能会灭亡;若适应新环境,在开始一段时间类似于“J”型增长,但最终呈“S”型增长。

2.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判一判)(1)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 ( √ ) (2)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等( √ ) (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分析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比较 项目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调查 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 程序注意 事项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同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易错警示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计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

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2)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

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1.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答案 D解析由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量最大;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而C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此时种群仍表现为数量增加。

在B点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2.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D.将M只鹿标记后,在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答案 B解析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在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

样方法除适应于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外,一些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生物,如昆虫卵、蚜虫和跳蝻等也可用此法进行密度调查;由于蛇的活动范围较广,故调查其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而用标志重捕法。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种群密度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得到的密度只是估计值,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将M只鹿标记后,在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根据种群密度计算公式可知,该鹿群约有(M×n÷m)只。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明确图示类型(1)模式图(2)统计图(3)曲线图(4)柱形图2.关注组成特点,准确判断类型: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

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考点二分析“J”型曲线和“S”型曲线2.讨论模型构建的应用(1)K值的应用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2)K/2值的应用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处,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易错警示种群数量增长中的2个关注(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①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②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

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快。

③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2)对“λ”的理解N 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3.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答案 A解析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增长速率为0;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出现;阴影部分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4.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答案 D解析本题涉及种群数量增长的三条曲线,首先要对三个曲线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进行对比:图1和图2的横坐标都表示时间,但图1的纵坐标表示种群个体数,图2的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图3的横坐标表示种群密度,纵坐标表示出生率或死亡率。

通过分析曲线可知,三个曲线图中的种群个体数量最终都达到一个最大值,所以它们都属于“S”型增长,环境条件是有限的,A正确。

图1中,曲线斜率最大的点(a点)增长速率最大,图3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e点)增长速率最大,这两个点对应图2中的c点,B正确。

图1中的b点增长速率为0,图3中的f点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也为0,这两个点均对应图2中的d点,C正确。

图1、2、3中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的点分别是b、d、f点,D错误。

1.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也可表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被淘汰的部分。

2.K值变动的示意图(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

(2)环境遭受破坏后K值会下降;环境得到改善后K值会上升。

3.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图中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实验十七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