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坛庙建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 宁 牛 河 梁 红 山 文 化 “ 女 神 庙 ” 出 土 泥 塑 女 神 像
“坛”、“庙”的释 义
一般而言,祭祀自然神多为坛祭(一部分次要的自然神,人 格化后亦用庙祭),人文神祗多用庙祭。
东汉许慎《说文》:“坛,祭场也。”即封土为祭祀的场所。 为了与天地、日月、星辰、山川诸神沟通,祭祀活动在露天 进行,这种仪式从先秦一直持续到明清。在先秦,凡属重大 仪典,如诸侯会盟、誓师、封禅、拜将等,都在坛上举行, 汉代以后礼制完备,坛不再用于祭祀天地以外的其他用途。
传统宗庙祭祀建筑与制度常用术语
社稷: “社”指“五土之神”:东为青、南为红、西为 白、北为黑、中为黄。 “稷”指主管五谷生长的“农神”。 社、稷不同,历代有分祭、合祭之变化。如唐代 分祭,明代合祭。
泰一:产生宇宙万物的最原始的源头。 五帝:分别掌管天上五方的帝君,即白帝、青帝、
黄帝、赤帝和黑帝。 复道:在道路两侧建墙,皇帝坐车辇行于其内,以
祭祀“天”,“地”自汉代起,以后各代或 分祭,或合祭,如西汉分祭天地,东汉、晋 则合祭。祭天用圜丘,即在国都南郊选择高 亢之地设圆形的坛;祭地用方丘,即建在国 都北郊选择低洼的地势所设方形的坛。圜丘 和方丘的层数和尺寸各代也有不同的定制。
汉代还开始祭祀五岳、四海等自然神。
明堂
“明堂”又称 “世室”、 “重屋”, 为古代天子 居住、布政 教、沟通天 地祖先的场 所,其功用 相当于后代 宫殿和坛庙 的总和。
宋以后,随着斗拱在建筑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减弱,殿堂类型 逐步被厅堂取代。明清时期,内外柱不同高的厅堂类型发展 成为主要结构形式。
厅堂
殿堂
3.明清坛庙
明清时期的坛庙建筑,主要有:
祭祀皇帝祖先——太庙 祭祀天地——天坛和地坛 祭祀日月——日坛和月坛 祭祀孔子——孔庙 祭祀先农神——先农坛等。
一、坛庙建筑发展概况
1.秦汉魏晋南北朝坛庙
统治者建立了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的完整礼 仪制度,并修建了与之相配套的建筑。此后各代 这套礼仪的具体内容和形制虽有所不同,但强调 祭祀天、地、祖宗的基本思想却贯穿始终,其建 筑也成为正统国家的象征。
汉武帝恢复了上古的明堂制度,将明堂作为 “以祖先配祀天地”的圣殿。
晋祠圣母殿正前方有一方形水池,上架有一座木梁石柱十字 形桥梁,其中梁柱和桥梁交接处至今仍保存有宋代的斗拱, 此十字形桥即是著名的“鱼沼飞梁”(上图)。
献殿
来自百度文库 厅堂与殿堂
“厅堂”和“殿堂”是宋《营造法式》中规定的两种抬梁式 结构类型。 厅堂式构架的主要特点是室内的柱子和外墙上的柱子不 同高,柱子和屋架上部结构之间不通过铺作层衔接。它 在唐宋时期多用于低等级、小体量的建筑。 殿堂是指室内外柱子等高,柱子和上部屋架间通过铺作 层衔接。唐末时期,殿堂是大型高等级建筑的结构形式。
第四讲 坛庙建筑
第四讲 坛庙建筑
一、坛庙建筑发展概况 二、坛庙建筑的类别 三、赏析——北京天坛、社稷坛和曲阜孔庙
中国古代礼仪性的祭祀建筑,主体建筑是坛(露 天的砖石台)和庙(殿宇)。
坛庙建筑
祭坛和祠庙都是祭礼神灵的场所。 台而不屋为坛,设屋而祭为庙。 坛庙建筑的历史远比宗教建筑久长,中国在内蒙古、辽宁、浙江等地发
坛庙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一,建筑布局严正有序,气氛庄严肃穆。 第二,建筑形式多带有象征意义,如建筑物的高度,柱子
的数量、台基的层数等等,都可能与一些古人宇宙天地的 观念或数字暗合。 第三,建筑群中往往需要一些其他世俗建筑所没有的,用 于祭祀功能的特殊建筑,如神厨、宰牲亭、具服台(殿)等。
二、坛庙建筑的类别
利安全。
2.宋代-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西 南郊,始建年代相当 久远,历代又多有建 设,目前的整体格局 仍保存较完整,祠中 有宋、金古建筑和宋 代雕塑等珍贵文物, 是山西乃至全国最重 要的古建筑群。
晋祠圣母殿及“鱼沼飞梁” 圣母殿为现存最著名的宋代建筑之一
晋祠圣母殿及鱼沼飞梁
鱼 沼 飞 梁
天地、日月、社稷等要由皇帝亲自祭祀。
明堂
2.以祖先为主要崇拜祭祀对象的建筑
祭祀对象包括:列祖列宗、先代帝王、先圣、先师、 先医等。
1.以自然神为主要崇拜祭祀对象的建筑
自然神有:昊天上帝、日神、越深、南北斗、荧惑、太白、 岁星、填星、二十八宿等星神、云神、虹神、雪神、雹神、 皇地祗、神州地祗、五岳、四海、四渎、山林川泽丘陵等。
建筑种类繁多,有圜丘坛(圆形,祭天)、方丘坛(方形, 祭地)、社稷坛(方形,祭土神和谷神)、日坛、月坛、灵 星坛、风师坛、雩坛(圆形,求雨)、雷师坛、五方地坛 (祭五方上帝)等祭坛。
现的一批最早的祭坛和神庙,距今约有五六千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建筑逐步脱离原始宗教信仰的范畴而变为一种有
明显政治作用的设施。于是,坛庙建筑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在 都城建设和府县建设中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
辽 宁 喀 左 东 山 嘴 红 山 文 化 祭 坛 遗 址
辽 宁 牛 河 梁 积 石 冢 女 神 庙 遗 址
汉武帝明堂的复原想像图
汉平帝明堂
太室
位于汉平帝明堂正中最高处的方形殿堂,即是 明 堂 的 中 心 —— 太 室 , 又 名 通 天 屋 , 是 帝 王 “通天人”之所。
其下四方又有玄堂、总章、明堂、青阳各室, 分别代表冬、秋、夏、春和水、金、火、木, 太室则代表土。
王莽宗庙
王莽宗庙位于汉长安南郊,西邻汉平帝明堂,建于王莽新朝 地皇元年(公元20年)。它由12座平面形式与汉明堂相类似 的建筑组成。其中11座建筑东西成三排分布。每座建筑边长 55米,其外都有边长260~280米的方形围墙,四面辟门。
《说文》:“庙,尊先祖貌也。”可见庙是专为尊崇祖先的 建筑。但先秦时代,按宗法制的要求,帝王重大事件亦多在 庙中举行,故从广从朝。(佛教寺庙的“寺”,来源于汉代 的高级官署——鸿胪寺,“庙”也是由祖庙之庙借用移来。)
祭祀自然神多以牌位(木主、石主)作为祭祀对象,“坛而 不屋”,露天而祭;太庙、祖庙,古代设尸而祭,以后仍用 木主,宋元以后亦用“神御”(画像);而一般名人祠,以 立偶像者居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