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_捏面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捏面人》教学设计
(一)幼儿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经验:
1.组织幼儿一起观看西游记的动画片,熟知西游记故事当中的主要人物。
2.组织幼儿一起观看小猪佩奇的动画片,熟知小猪佩奇故事当中的主要人物。
3.提前和幼儿搜集图片认识了解什么是面人,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面人。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捏面人
年龄段:大班
领域:艺术
执教人:
单位:东营市海河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的演唱歌曲。
2.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X X 干什么”的歌词。
3.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
活动重点:
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的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X X 干什么”的歌词。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西游记面人形象、小猪佩奇面人形象、视频
2.经验准备:提前让孩子了解什么是面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提问问题,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捏面人的?
2.播放视频,引出捏面人的老爷爷。
二、熟悉念白部分歌词
1.边做动作边有节奏的说出念白部分的歌词。
提问:你们都听到老爷爷捏出了那些面人?
3.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完整的说出听到的面人。
4.引导幼儿根据面人有节奏地说出念白部分的歌词。
三、欣赏歌曲唱词部分,感受歌曲韵味
提问:老爷爷捏出了西游记的故事,老爷爷厉不厉害?1.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语言夸夸老爷爷
2.教师边做动作边唱着夸老爷爷
3.观看视频,感受京剧的韵味学做动作
4.教师唱A段夸老爷爷部分,幼儿有节奏的说出B段念白部分
四、替换念白部分
1.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2.用《小猪佩奇》故事当中的人物逐一替换《西游记》中的人物
3.鼓励幼儿尝试替换创编念白部分歌词
五、难度升级、创编身边的故事
1.鼓励幼儿尝试替换创编念白部分歌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2.引导幼儿说唱即兴创编的念白部分
3.完整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三)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活动经验:
尝试用面泥捏一些简单的面人形象。
活动准备:
美工区投放各种颜色面泥、超轻粘土若干
活动过程:
1.区域活动时间,指导美工区幼儿捏一些简单的面人造型,教师和幼儿合作尝试捏《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形象。
2.引导幼儿继续创编念白部分,并把创编的内容捏出来。
《捏面人》学情分析
一、大班年龄特点的分析
大班幼儿一般。
一般能基本唱准曲调,也可以准确的再现熟悉歌曲的歌词,也能较好的掌握带附点的节奏和切分节奏。
大班幼儿在音准把握能力上有了一定进步,对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的体验与理解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
一些发展好的幼儿还能够对熟悉的歌曲即兴创编哼唱出新的歌词和曲调。
二、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
班里的孩子只有几个见过面人,大部分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面人,所以在熟悉幼儿的过程中我跟幼儿一起搜集了很多面人的图片并且让幼儿了解一些跟面人相关的知识,储备经验。
三、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
大班幼儿爱学、爱问,有极强的求知欲、表达欲和创编能力。
四、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省编教材中念白部分的节奏型稍难,适当了做出了改动。
2.担心经验储备不够,在创编环节会出现“词穷”现象。
《捏面人》教材分析
一、本活动内容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捏面人》是一首说唱歌曲,含有一些京剧中的韵味,唱起来的时候朗朗上口,很有特点。
歌曲中念白部分幼儿可以即兴创编歌词,使他们既有成就感又没有破坏歌曲的完整性,在此过程中,激发幼儿
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二、在本主题中的地位和价值
《捏面人》是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大班(上)主题四《神通广大美猴王》次主题一《走进<西游记>》的第二个活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深入每位幼儿心灵,幼儿喜欢模仿,此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表现、想象创造的机会,使幼儿从中获得无限乐趣,并发展其表征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本活动的教学理论依据
现代“预知学习理论”认为,幼儿对新音乐材料的学习应该建立在适当的准备之上,在音乐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在正式学习之前先体会、先经历、先感觉,再把“预知的经迁移到新的情景中来。
因此打破传统歌唱教学模式,在玩情景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反复倾听歌曲,提前“预知”,为接下来的完整歌唱教学做好铺垫。
美国著名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的“异质同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艺术活动中的不同事物在感知者的神经系统中能唤起相同感觉的力的模式,并传递它们的表现性。
因此在歌唱教学中,运用图画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辅助幼儿记忆歌词。
四、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的演唱歌曲。
2.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X X 干什么”的歌词。
3.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的演唱歌曲。
六、教学难点
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X X 干什么”的歌词。
七、实施策略
1.重点前置,幼儿在未感知整首歌曲之前,首先让幼儿对歌曲B 段念白部分产生兴趣,从而对老爷爷捏面人的本领产生崇拜之情。
2.视频营造氛围,通过播放视频,让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韵味。
3.有效提问,无论是开放式提问还是递进性提问都是教育的手段,提问问题也是各个环节之间衔接的桥梁,也可以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
4.利用面人形象和肢体动作突破难点。
无论是《西游记》的面人还是《小猪佩奇》的面人都对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小猪佩奇》的面人形象替换《小猪佩奇》的面人形象,不仅增加了难度,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5.联系生活实际,创编念白部分歌词。
难度再次升级,把教学经验迁移到幼儿的生活中,与幼儿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幼儿创编出自己班级的人和事并且唱出来。
幼儿对念白部分的每一次替换、每一次创编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更是对整首歌曲重复感知和重复学习的一个过程。
《捏面人》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环节层次清晰由易到难,
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在创编环节,我的设计由易到难,先是尝试根据替换掉的面人进行完整演唱,由《西游记》的故事替换到《小猪佩奇》的故事,在孩子们兴趣刚要回落的时候又被新的面人形象拉回到了顶点。
最后创编环节我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自己班级的故事,达到了整个教育活动的小高潮,孩子们都积极踊跃的想把自己的好朋友唱出来,例如:捏一个XXX在踢球,捏一个XXX喝牛奶,捏一个XXX 调皮捣蛋等等。
这节课的问题是有些孩子已经接触过这首歌,孩子接受太快,所以进行太过顺利,影响了授课时间的时长,如果创编部分再继续进行两遍,时间上就比较完美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前期孩子对于京味儿作品的经验储备较少,对于“你说是啥就是啥”的京味儿感觉没有很好的体会。
总之,整个教学活动孩子们的兴致都十分高,而且重点和难点在形式多变的趣味环节当中被轻松的解决,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孩子们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完成度也高。
最后有感觉孩子们还有点意犹未尽之意,那就让他们回到班里去继续创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