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flash引导线动画之 《爸爸去哪儿》
flash引导线动画教学设计案例
为童话故事配上动态插图—引导线动画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
其本身的特点符合信息技术课“操作与知识并重”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应用软件教学,能与信息技术课科很好的融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
本教学设计采用“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链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诱发、驱动学习者的观察、思考、探索,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引导线动画》是初一信息技术第四章动画制作第四节的内容,是继逐帧动画、运动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之后的教学内容,也是引导线动画是渐变动画的延伸,有很强的实用性,是FLASH动画制作中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之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
以往的flash作品中动画对象都进行的是单一的直线运动,学生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希望让动画对象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自由运动。
引导线动画也正符合了学生的需求。
这部分内容我设计分为两课时,本课时是引导线动画的第一节课,主要是通过根据情节情境用动画形式为童话故事配动态插图这个总体任务,让学生了解引导层的作用,学会创建引导层和制作引导层动画的基本方法。
下一课时会引入制作引导层动画的小技巧和制作一个引导层同时引导多个被引导层的引导动画,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引导层来制作创意作品。
2.学生情况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看卡通片,心理年龄更贴近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制作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元件、使用图层,制作渐变动画的基本操作,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根据故事情节为童话故事配动态插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故事发展情节为主线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并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大胆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幼儿园亲子阅读课《爸爸去哪儿》教案
幼儿园亲子阅读课《爸爸去哪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爸爸去哪儿》亲子阅读课程,主要涉及第三章《爸爸去哪儿啦》和第四章《一起找爸爸》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阅读绘本,让孩子们了解故事情节,学会关爱家人,培养亲子感情;学习词语和句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幼儿学会关爱家人,增进亲子感情。
3. 通过学习新词语和句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情节,学会关爱家人。
教学重点:学习新词语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爸爸去哪儿》,教学课件,卡片。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邀请一位家长扮演故事中的爸爸,与幼儿一起进行亲子互动,引导幼儿关注爸爸去哪儿了。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爸爸去哪儿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爸爸去哪儿啦》,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教师针对故事中出现的新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引导幼儿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子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连线。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指导。
5. 亲子互动(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笔、彩纸、剪刀等材料,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亲子手工作品。
(2)作品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爸爸去哪儿》2. 新学词语: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去哪儿、找、关爱、家人等。
3. 新学句子:爸爸去哪儿啦?我们一起去找他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和你爸爸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与爸爸在一起的场景。
爸爸去哪儿教案
爸爸去哪儿教案教案标题:《爸爸去哪儿》主题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看《爸爸去哪儿》节目,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生将观看《爸爸去哪儿》节目的一集。
2. 学生将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准备:1. 电视或投影仪。
2.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一集。
3. 学生分组名单。
4. 角色扮演道具(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介绍《爸爸去哪儿》节目,并简要介绍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2. 教师激发学生对节目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你们观看过《爸爸去哪儿》吗?你们最喜欢其中的哪个爸爸和孩子?为什么?”观看节目:1. 教师播放《爸爸去哪儿》节目的一集,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观看和听到对话。
2. 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做简要的笔记,记录他们觉得有趣或重要的部分。
小组讨论:1. 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名单进行讨论。
2.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观察到的事物,并互相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这些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有什么特点?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的?”角色扮演活动: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爸爸和孩子的角色。
2.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节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3.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准备一些道具和服装,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4.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并尽量还原节目中的情节和对话。
总结活动:1. 学生重新组合,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经验和观察到的事物。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从《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学到的东西,并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这个节目有什么教育意义?你们从节目中学到了什么?”拓展活动(可选):1. 学生可以用英语或汉语写一篇关于《爸爸去哪儿》节目的观后感。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爸爸和孩子,用图片和文字制作一份海报,展示在教室中。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关于公布“萝卜圈”杯
第四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结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研室(院),各有关教研部门和单位: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展示和检阅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常德外国语学校协办的“萝卜圈”杯第四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于2015年11月3日至6日在常德外国语学校顺利闭幕。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及兵团的123名选手参赛,经过基本功竞赛、展示课、示范课三大展评环节,共评出特等奖课例24节(含示范课1节),一等奖课例40节,二等奖课例59节。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九日
主题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优质课基本功展评结果通知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5年11月9日印发
审核:李艺校对:钟柏昌打印:韩蕾 (共印30份)
附件: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幼儿园亲子阅读课《爸爸去哪儿》教案
幼儿园亲子阅读课《爸爸去哪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亲子阅读系列》第四章《家庭生活》,详细内容为《爸爸去哪儿》一篇。
该篇章以亲子互动为背景,讲述了小主人公与爸爸一起度过的一段欢乐时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生活中亲子互动的重要性,培养其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倾听和想象的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懂得感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与家人共度时光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音箱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爸爸去哪儿》主题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故事展示:展示PPT课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故事《爸爸去哪儿》。
3. 图片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的一个情节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图片、表达想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情节进行观察、表达和分享。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画一幅与家人共度时光的画,并用文字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爸爸去哪儿》2. 板书内容:(1)故事梗概(2)亲子互动环节(3)学生作业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与家人共度时光的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描述了小明与爸爸妈妈在公园玩耍的情景,文字描述为:“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我们玩得很开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表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亲子互动的重要性,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2. 拓展延伸: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如共读故事、一起游戏等,培养孩子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意识。
幼儿园小班音乐亲子律动爸爸去哪儿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亲子律动《爸爸去哪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喜欢歌曲《爸爸去哪儿》,理解歌词内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学会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动作。
3. 情感目标:通过亲子活动,增进父子(女)间的感情,感受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动作。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演唱歌曲《爸爸去哪儿》。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词卡片、律动道具(如手铃、沙锤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律动动作,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2. 教学歌曲(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爸爸去哪儿》,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幼儿学会演唱。
3. 亲子活动(5分钟):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的律动动作。
如:父母手持律动道具,与幼儿一起跟着音乐摇摆。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家长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歌曲《爸爸去哪儿》的喜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亲子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
3. 搜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改进今后的教学活动。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1.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爸爸去哪儿》的副歌部分,通过分组合作完成合唱练习。
2. 活动安排:a. 教师先示范副歌部分的合唱,让幼儿跟随演唱。
b.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部,进行分组合唱练习。
c. 各小组展示合唱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1. 教学内容:通过歌曲《爸爸去哪儿》学习简单的节奏乐器伴奏。
2. 活动安排:a. 教师讲解并示范如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并为歌曲《爸爸去哪儿》伴奏。
2024年幼儿园亲子阅读课《爸爸去哪儿》教案
2024年幼儿园亲子阅读课《爸爸去哪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爸爸去哪儿》亲子阅读教材,主要围绕第一章“爸爸带我去旅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交通工具,了解旅行中的趣事,学会描述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汽车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简单描述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3. 通过亲子阅读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培养表达能力。
重点:认识各种交通工具,了解旅行中的趣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各种交通工具和旅行场景,实物模型或图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讲述自己去旅行的经历为背景,展示各种交通工具和旅行场景的PPT,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如:“爸爸带我去旅行,我们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旅行场景,让幼儿用彩笔和画纸描绘出自己与爸爸旅行的画面,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旅行中遇到的趣事,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和分享。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点评,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培养观察力。
六、板书设计1. 《爸爸去哪儿》2. 内容: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等旅行趣事:与爸爸的开心时光表达能力:学会描述所见所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与爸爸的旅行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描述文字如:“我和爸爸坐飞机去旅行,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孩子进行实地旅行,亲身体验各种交通工具,为幼儿提供更多表达和观察的机会。
同时,教师可收集幼儿的旅行照片,制作成PPT,供课堂分享使用。
冀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全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节《Flash引导线动画制作》教学设计
解答:首先,在Flash中创建一个新的文档。接着,在舞台上绘制一辆汽车,并为其添加一个图层。然后,在引导线图层上绘制一个圆形路径,这将是汽车的环形运动路径。接下来,将汽车图层的第一个关键帧拖到引导线图层上,并将其锁定到圆形路径上。最后,在引导线图层的后续关键帧中调整汽车的坐标,使其沿环形路径运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合作精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另外,在课堂展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例如通过组织辩论赛、写作训练等方式。
3. 学会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4. 掌握引导线动画的调试和优化方法。通过课堂展示与点评,学生了解了引导线动画的调试和优化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相应的操作。
5.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还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
在学生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和进步。他们不仅掌握了Flash引导线动画的制作方法,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他们还在实践中提高了信息技术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表达。
然而,我也注意到学生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另外,有些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爸爸去哪儿幼儿园儿歌教案
爸爸去哪儿幼儿园儿歌教案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儿歌的教学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音感和协调能力等。
本文档旨在为幼儿园老师提供一个儿歌教案,以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主题,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与成长。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们的目标是: - 增加孩子们的歌曲理解能力; - 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协调能力; - 提升孩子们的音感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播放设备:音响、麦克风等; 2. 儿歌歌曲:从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中选取适合儿童的歌曲; 3. 手势和动作示范卡片: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歌词和动作,准备一些卡片来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1. 歌曲欣赏首先,播放选定的儿歌歌曲,让孩子们先欣赏整首歌曲的旋律。
在播放的过程中,带动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动,让他们先感受到音乐的欢乐与活力。
2. 歌曲学唱在歌曲欣赏之后,通过逐句教唱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跟着歌曲唱。
同时,老师可以使用手势和动作示范卡片,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词和动作。
重复多次,帮助孩子们记住歌词和曲调。
3. 分组合唱将孩子们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合唱歌曲的一部分。
可以设置竞赛或游戏形式,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通过合唱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创编动作在歌曲学唱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创编属于自己的动作,可以是简单的手势或舞蹈动作。
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又能够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5. 表演展示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真正的展示机会,可以安排一个小型的表演,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
孩子们可以穿着漂亮的服装,按照之前学习的动作和歌曲,进行精彩的表演。
总结通过本次儿歌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歌曲理解能力、语言表达和协调能力,以及音感和节奏感。
在快乐的音乐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锻炼身体和培养合作精神。
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小班音乐亲子律动爸爸去哪儿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亲子律动《爸爸去哪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喜欢歌曲《爸爸去哪儿》,理解歌词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训练他们的音乐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亲子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爸爸去哪儿》的歌词,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中的情感,感受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频设备、歌曲《爸爸去哪儿》的播放设备、相关图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温馨的装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爸爸去哪儿》,让幼儿边听边进入教室,感受歌曲的节奏。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爸爸去哪儿》,教唱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情感。
3. 动作编排:教师根据歌曲节奏,编排简单的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动作。
4. 亲子互动:邀请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做动作,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感谢家长们的参与,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教室。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对歌曲的接受程度,家长们的参与度,以及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要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
六、教学延伸活动建议: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群,向家长推荐这首歌曲,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欣赏和表演,加强亲子关系。
2. 主题活动:可以组织“家庭日”活动,让幼儿带来爸爸的照片,一起分享爸爸的爱和故事。
3. 艺术创作:邀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创作亲子画作,主题围绕家庭和父爱,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
2. 亲子互动:评估家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以及与孩子的互动质量。
3. 课后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对歌曲的理解。
学前班中班艺术爸爸去哪儿教学设计
学前班中班艺术爸爸去哪儿教学设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前班中班的教学设计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
在学前班中班艺术教学中,爸爸们的参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课程内容,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一、探索艺术领域在学前班中班艺术教学中,爸爸们可以与班级老师一同探索艺术的不同领域。
他们可以从绘画、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介入,为孩子们带来新鲜的体验和感受。
例如,可以邀请有音乐天赋的爸爸带着各种乐器来班级进行音乐表演,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音乐的魅力。
又或者,一位擅长绘画的爸爸可以教授简单的绘画技巧,帮助孩子们提升他们的绘画水平。
二、开展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学前班中班艺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爸爸们可以与老师共同策划并组织各种有趣的艺术活动,例如绘画比赛、音乐会、手工制作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制作彩虹画,每个孩子负责一段颜色,通过合作完成一幅完整的彩虹画作品。
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艺术技巧,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与社区合作爸爸们的参与不仅限于学前班中班的内部,他们还可以与社区进行合作,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
例如,可以邀请社区内的艺术家、音乐家等专业人士来班级进行讲座或演出,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到真正的艺术创作过程。
这样的合作不仅让孩子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学前班中班艺术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简单的绘画、音乐等方面,还应该关注到孩子们个体的兴趣和特长。
爸爸们可以与老师一同观察和评估孩子们的表现,在艺术教学中特别关注那些擅长某个领域的孩子。
他们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指导和培训,帮助这些孩子们进一步发展并展示他们的才华。
五、家庭亲子互动除了在学前班中班的教学环境中,爸爸们还可以在家庭中与孩子们进行艺术活动。
例如,爸爸们可以陪伴孩子们一起欣赏音乐会、美术展览等文化活动,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泰山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我来当大师——引导线动画》教案设计
我来当大师——引导线动画引导线动画【设计思想】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科特点,以初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采用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和信息应用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二册第三单元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教材是以活动的形式将知识点引入,很好的应用引导线能够使制作出来的动画增色许多,因此引导线的应用在本单元中是一个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熟悉Flash MX的界面,大部分学生会创建补间动画使一元件沿着直线运动,能够从外部导入文件到库。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引导层的添加和引导线的设置和应用;2、掌握引导线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
3、学会图层属性的设置,图层顺序的调整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学会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2、体验成功后的喜悦;3、提高学生Flash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层的添加,引导线的应用难点1、图层之间的顺序2、引导应绘制在引导层中3、对齐对象的使用,如何使元件自动吸附到引导线上【学习环境设计】1、清华同方多媒体广播系统;任务驱动、任务分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基本任务提供具体操作步骤,能力稍差得还可以看操作的录像,这样尽量多得提供给学生各种学习途径,从而完成基本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3、提高任务和探究任务的友情提醒,留给学生很大的空间去自主探索,完成任务,进一步体验成就感;4、自我评价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清醒的认识自我;5、老师寄语让学生倍感温馨,不至于有太大的挫败感,失去学习的动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快速通览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环节练习设置)请大家利用5分钟的时间,通览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环节设置,完成环节一中的练习:蝴蝶从场景的左边飞向右边的动画。
初中信息技术_Flash引导线动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制作Flash引导线动画》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标准:1、能懂得利用引导线制作Flash动画。
2、通过学习,了解动画在现在的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三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引导线动画是以运动补间动画为基础的拓展实例学习,是实现对象自由运动的最好方式之一,在Flash动画制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三、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通过前两节已经学习了形状补间动画和运动补间动画,并制作了“方变圆”,“蝴蝶飞舞”和“行驶的小汽车”等动画,对图层、帧、关键帧、库、元件等一些概念和操作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以“自主、协作、探究”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主要采用范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2.学生分成4个小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完成任务。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引导层的概念及其作用2.能够在引导层中绘制对象的运动路径3.能够灵活运用引导图层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引导线动画过程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引导线,利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创作动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和评价作品,激发想象,拓展思维,并能恰当地表现自由运动的主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层的创建,引导线的绘制,引导线动画的制作教学难点:1.使元件粘连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上2. 引导线所在图层七、媒体准备1、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行良好的电脑及网络环境。
2、供学生作业时选择的主题和相应的素材;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导入【观看视频】观看“倒霉熊贝肯打篮球”的动画片。
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一环节:利用上一节的知识完成篮球投篮的运动补间动画。
启发学生动画创作更简单快捷的方法---引导线动画。
做课前准备观看视频思考:动画制作更快捷更简单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音乐亲子律动《爸爸去哪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感受亲子律动的乐趣,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2. 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通过歌曲《爸爸去哪儿》,让幼儿体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爸爸去哪儿》的旋律和歌词。
2. 亲子律动动作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亲子律动,体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2. 教学难点:亲子律动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爸爸去哪儿》音频文件,亲子律动动作图示。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b. 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间的互动。
2. 引入歌曲(5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爸爸去哪儿》,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跟着歌曲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快乐。
3. 学习亲子律动动作(5分钟)a. 教师展示亲子律动动作图示,讲解动作要领。
b. 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模仿练习,指导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4. 实践环节(5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爸爸去哪儿》,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亲子律动。
b. 鼓励家长和幼儿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律动动作。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邀请家长分享亲子律动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
b.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进行亲子律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亲子律动中的参与程度,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2. 收集家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
3. 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音乐节奏感和亲子关系的增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创作亲子律动舞蹈,进行家庭表演。
2. 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3. 组织亲子运动会,增加亲子间的户外互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受伤。
幼儿园教案爸爸去哪儿
篇一:“爸爸去哪儿”亲子活动方案中班组“爸爸去哪儿”亲子游艺活动方案活动背景: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为了让每一个幼儿过一个自主、开心、有意义的节日,充分让他们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树立自信心,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成人对他们的关爱,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
同时也正值端午节和父亲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订次庆六一活动方案:邀请平时参与机会较少的爸爸,通过和孩子一起玩玩亲子游戏、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和孩子搭一搭美丽的家??,通过加强家园合作,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亲子感情,同时也增加家长对我园特色活动的了解,从而收获童年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1.能积极大胆参与各项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特色活动的了解。
2.以亲子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培养积极合作、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体验亲子游戏的乐趣。
3.能有序进行游戏,懂得在活动中要合作、谦让、遵守规则。
二、活动时间:2014年5月30日三、活动对象:全体中班老师和幼儿、小大班部分老师、以及家长(父亲)。
四、活动地点:中班教室、专用室(手工室、建构室、阅读室)、棋棋乐园、休息室。
五、活动准备:1.亲子游艺所需活动材料。
2.孩子礼物、爸爸贺卡。
3.“爸爸去哪儿”亲子游艺活动。
(各班教室白板)4.摄像:教室:各班老师六、活动过程:(一)家长签到(13:40——13:55)(二)亲子活动介绍(各班老师13:55-14:10)1.介绍活动目的教师:首先,感谢今天能准时来参加活动的爸爸们,今天的活动有两个目的。
(1)通过系列亲子游戏,让孩子体验过六一的快乐,同时让爸爸们也再来回味一下童年,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2)搭建亲子活动平台,促进亲子情感,也促进家长对我园一些特色活动的了解,同时提升爸爸的教育意识。
那我们今天的活动名称就叫做“爸爸去哪儿”。
2.介绍活动以及路线。
教师:有哪些活动呢?都在什么地方?(看表格介绍)3.介绍休息室,提出活动要求教师:本次活动的时间从14:10开始到15:20结束,活动中请您一定要带好自己的孩子,注意活动时的安全,并要遵守各个活动的规则,活动结束时我们会有音乐提醒,当您听到音乐响起时,就表示活动结束了,请您带上自己的孩子尽快回到孩子的班级,我们再来统计:看哪个爸爸和孩子完成的项目最多。
幼儿园亲子阅读课《爸爸去哪儿》优质教案
幼儿园亲子阅读课《爸爸去哪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爸爸去哪儿:介绍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家庭亲情。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表达能力。
3. 亲子共读: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阅读,增进亲子关系,提高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3. 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幼儿的成长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关注家庭亲情,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爸爸去哪儿》、角色扮演道具、教学挂图。
2. 学具:彩笔、画纸、家庭相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故事书《爸爸去哪儿》为载体,引导幼儿关注家庭亲情,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3.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角色扮演游戏,讲解如何表达情感,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
4.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家长在旁观察,给予鼓励和指导。
5. 亲子共读:教师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阅读故事书,分享阅读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角色:爸爸、妈妈、幼儿2. 情感表达:开心、生气、害怕、惊讶3. 亲子共读:阅读心得、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家庭亲情的画作,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答案示例:爸爸去哪儿?爸爸去上班。
妈妈去哪儿?妈妈在做家务。
我呢?我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我们一家人都很爱对方,这就是我们的家庭。
2. 作业要求:用彩笔、画纸完成画作,文字描述要求简练、富有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幼儿关注家庭亲情,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多与幼儿进行亲子共读,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大班社会-爸爸去哪儿
大班社会-爸爸去哪儿XX课件大班社会:爸爸去哪儿活动名称:爸爸去哪儿活动目标:了解旅行前整理行李的重要性尝试整理行李,能将行李进行分类摆放获得和旅行相关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幻灯片视频片段统计表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观看视频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去看看。
小朋友们都看出来了,是你们最喜欢的节目《爸爸去哪儿》。
,再次观看视频并提问。
我们把刚才的视频再看一次,这次请小朋友仔细的看看费门贝尔,多多以及他们的爸爸在旅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不知道带什么,他们把行李洒落一地)看来,旅行前收拾好行李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尝试整理行李,能将行李分类摆放。
幼儿选择旅游地,并自己收拾行李,教师巡回指导。
那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们选择好想去的地方之后将行李整理好,把你觉得最需要带贴在瓷板上面。
我请两位小朋友到黑板上整理。
请两位小朋友到黑板上来。
幼儿讲述自己选择的旅游地,都带了哪些东西,为什么,其他人有什么意见。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总结在旅行过程中什么是需要带的,什么是选择性带的,什么是最好不要带的,什么是不能带的。
幼儿重新整理,并相互检查。
三扩大旅行地范围,学习使用表格整理行李。
师:那我们今天学会了整理去海边,森林,城市,这些地方的行李,还有很多更好玩的地方,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请把你们的瓷板反过来,让客人老师签上名字,写上想去的地方,你们来帮他们收拾行李,需要带的在后面画勾。
四结束部分师:都收拾好了吧,孩子们你们真棒,学会了收拾行李我们期不期待快点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去旅游,幼:期待,师:那出去旅游我们最喜欢唱一首什么歌呀爸爸爸爸你要去哪里呀,……(合唱爸爸去哪主题曲)XX课件。
大班社会:爸爸去哪儿教学设计
大班社会:爸爸去哪儿教学设计Big class society: where does Dad go大班社会:爸爸去哪儿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活动名称:爸爸去哪儿活动目标:1、了解旅行前整理行李的重要性2、尝试整理行李,能将行李进行分类摆放3、获得和旅行相关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幻灯片、视频片段、统计表、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观看视频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去看看。
小朋友们都看出来了,是你们最喜欢的节目《爸爸去哪儿》。
2、再次观看视频并提问。
我们把刚才的视频再看一次,这次请小朋友仔细的看看费门、贝尔,多多以及他们的爸爸在旅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不知道带什么,他们把行李洒落一地)看来,旅行前收拾好行李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尝试整理行李,能将行李分类摆放。
1、幼儿选择旅游地,并自己收拾行李,教师巡回指导。
那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们选择好想去的地方之后将行李整理好,把你觉得最需要带贴在瓷板上面。
我请两位小朋友到黑板上整理。
请两位小朋友到黑板上来。
2、幼儿讲述自己选择的旅游地,都带了哪些东西,为什么,其他人有什么意见。
3、教师根据幼儿讲述总结在旅行过程中什么是需要带的,什么是选择性带的,什么是最好不要带的,什么是不能带的。
4、幼儿重新整理,并相互检查。
三、扩大旅行地范围,学习使用表格整理行李。
师:那我们今天学会了整理去海边,森林,城市,这些地方的行李,还有很多更好玩的地方,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请把你们的瓷板反过来,让客人老师签上名字,写上想去的地方,你们来帮他们收拾行李,需要带的在后面画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线动画之《爸爸去哪儿》教学设计
江苏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汤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引导线动画的作用,引导层和被引导层之间的关系;
(2)掌握引导层的添加,熟悉制作引导线动画的步骤;
(3)熟悉引导线的绘制,综合应用直线、铅笔、钢笔、图形等工具绘制引导线;
(4)掌握将对象吸附到引导线起点和终点的技巧;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动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2)通过参考视频、参考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设置不同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完成任务的环节,提高学生flash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挖掘学生潜力,鼓励作品的原创性与新颖性,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提升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3)通过分享作品,让学生在分享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自信心,获得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被引导层中的对象沿着引导线运动。
本节课在flash单元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主要体现为,是在上节课移动动画(渐变动画又称动作补间动画)的基础上添加引导层,使对象能够按照引导层中指定的路径运动,是对上一课时的延伸和拓展。
启下主要体现在,若理解了引导层和被引导层之间的关系,则为下一课时遮罩动画的理解和应用作铺垫。
选择《爸爸去哪儿》这一主题,主要原因,一是结合了当地的人文环境、电视节目,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是“去哪儿”三个字本身就涉及到路线选择的问题,自然而然引入“引导线动画”这个主题。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逐帧动画和渐变动画的学习已经熟悉FLASH界面,对图层、库、帧、关键帧、元件等一些概念和操作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掌握渐变的步骤及其实现的效果(位置的移动、颜色的变化、旋转等)。
在这样的基础上,讲解用引导线使对象产生曲线运动,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理解并深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引导层与被引导层之间的关系
(2)在引导层中绘制运动路径(即引导线)
(3)引导线动画的步骤
【难点】
(1)引导线绘制的方法和要点
(2)使元件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上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解演示、视频学习、小组协作、分层教学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源文件、参考学案、参考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