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
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第五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铁人”王进喜1、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十年(1956年—1966年)1956年9月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良好开端。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十年: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渴望繁荣富强的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意气风发地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众多先进代表。
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3、石油大会战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继发现大庆油田之后,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在东北大地展开。
石油会战的成功,打破了“中国贫油”的悲观论调,中国石油终于能够基本自给。
4、王进喜的主要事迹王进喜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
5、王进喜主要事迹的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工人。
6、王进喜的名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两弹元勋”邓稼先1、我国为什么研制原子弹和氢弹?1959年6月,为了增强国防实力,打破国际上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在苏联政府中止合作协议的情况下,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制造原子弹。
2、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两弹成功爆炸的意两弹成功的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4、邓稼先的主要事迹作为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第十九课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1、义务教育实施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根据“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学校面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基础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投入的逐渐增加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基础教育更是蓬勃发展。
2、《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实施: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推动下,城乡“以法治教”,普及小学和初级教育的工作进入新阶段。
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不仅给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也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以前:有效大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院系调整,高等学校的数量、招生规模和毕业人数都有大幅度增加,布局也更趋合理。
2、----时期:严重破坏——----期间,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给中国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3、新时期:优先发展⑴恢复高考:1977年秋,----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⑵教育优先发展: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⑶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⑷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通过改革,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成立1949.10.1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2)时间:1950.10mdash;mdash;1953.7(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4)意义: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3、土地改革(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mdash;mdash;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意义(祥见课本13页)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②巩固人民政权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成功的探索1、“一五计划”(1953mdash;mdash;1957)(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八下P2)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
3、内容: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
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确定国旗、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会议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10月1日下午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总理兼外交部长。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下P3-4):开辟历史新纪元。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这时候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八下P4)1、时间:1950年昌都战役,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阿沛·阿旺晋美《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四.最可爱的人(八下P7-8)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捍卫和平(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本文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提纲内容主要以人教版为主,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第四章近代世界的生产变革与工业革命•第五章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1.1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产生罗马帝国的兴衰可分为三个阶段:共和时期、尼禄时期和帝国扩张时期。
而基督教的产生则依托于罗马帝国自身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迎合了人们内心的需求。
1.2 玄奘西游记玄奘西游记是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出发,穿越珍珠鸟国、毘尼奥国、龙泉寺、那烂陀寺、罗浮山等几十个孤岛国家,到达印度迦毗罗卫国求取佛经的故事。
1.3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始于先知穆罕默德,而伊斯兰教的创立则与穆罕默德密切相关。
伊斯兰教融合了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文化和政治体系,成为一个具有宽广影响力的整体。
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2.1 秦朝的统一与变革秦朝的统一得益于苟裕的立志之人,乘势而上地征服了其他六国。
秦始皇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法规,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多政治力量在长期的斗争中崛起,这其中包括北方的匈奴、鲜卑、氐和南方的百越、南蛮等。
2.3 唐朝的繁荣与走向衰亡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唐太宗的卓越管理能力和睿智决策,使之达到了顶峰。
但自安禄山之乱爆发以来,唐朝国力逐渐衰退,经济状况出现了恶化,加之士族之间日益激烈的斗争,使得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3.1 元朝的兴衰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元朝的兴盛得益于蒙古族的统治,其文化和社会制度融合了多方面的因素。
历史八下人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
54门礼炮齐鸣28响。
(54代表当时全国54个民族,28代表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取得胜利。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概况: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最可爱的人(一)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原因:①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②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邱少云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二)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一)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背景: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 主要方式:进行公私合营。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含古代文明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
(含古代文明大全)
1. 古代文明
- 亚洲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古代文明、罗马古代文明等。
- 非洲文明:埃及古代文明、卡达巴文明等。
- 欧洲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 美洲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
2. 中国古代文明
-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燕赵之战、楚汉之争、汉朝的辉煌时期等。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代、西晋、东晋、南北朝的兴衰变迁。
- 隋唐时期:隋唐帝国的统一、唐朝的辉煌时期等。
-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的政治文化、元朝的统一、明朝的规模扩张和文化繁荣、清朝的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等。
3. 古代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 社会结构:君主制、奴隶制、封建制等社会制度。
- 文化特点:宗教、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社会风俗等方面的
特点和成就。
4.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 文化交流:思想、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5. 古代文明的影响和启示
-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古代文明的遗产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 对我们的启示:古代文明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智慧等对我
们的研究和借鉴。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含古代文明大全)的简要内容。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或相关资源。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1949,北平)①制定了《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确定了首都(北平→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这次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⑴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⑵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第2课最可爱的人课标: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⒈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入侵朝鲜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了解)。
⒉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目的),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英雄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用生命掩护部队完成收复高地的黄继光;为了不暴露目标,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他们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一、中国近现代史篇(1875年-1949年)
1.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
-戊戌变法与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的思想
-外国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五四运动及其影响
2.国共合作与土地革命:
-四一二政变
-国共合作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建设的基本路线
3.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和淞沪会战
-八年抗战及其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4.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及其胜利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八大
-中共领导的人民政府的组织与活动
5.新中国的初步发展:
-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政治界、民主党派的作用
二、世界史篇(1840年-1945年)
1.近代工业化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2.帝国主义与民族独立运动:
-帝国主义侵略与殖民地剥削
-亚洲、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二战前后的国际形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重建:
-二战爆发与发展
-盟军对德国和日本的战胜
-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局势的变化。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范文三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范文三篇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朝代与历史事件1.三国:(1)建安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2)三国时期:魏国曹丕称帝,开创晋朝;蜀国刘备称帝,推行政治制度新法;吴国孙权称帝,兴修巨型水利工程葭草渡。
2.南北朝:(1)南朝:刘宋时期,作者刘向、文学泰斗谢灵运、诗人谢安等人诞生;南朝陈朝时期,僧人法显东传佛教,南朝菩提寺、长福寺和东方太一碑等建筑、文物流传至今,古代婚礼习俗新娘头上插鸟羽,取自陈慧聪的赞歌。
(2)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刻画丰富多彩,代表文学作品《世说新语》传世至今。
3.唐朝:西域和海外文化交流兴起;唐朝文化为世界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唐玄宗时期开启了盛世,如开元盛世、花果山之变、安禄山之乱等历史事件都是唐朝著名的历史场景。
4.五代十国:五代时期:李克用领导抗御契丹女真,开创宋朝。
五代文化成果:创作了五言绝句等多种文学风格,下关中草野龟蒙图,上海博物馆所藏越王勾践剑,传承至今。
历史人物与思想1.孟轲:被誉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性思想家之一,孟子学派于在战国时代兴起,其思想体现了中庸之道、仁义道德、言辞斯教等多重特点。
2.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主张“文章可娱志,亦可养正”,提倡文章独成一体,以辨正治世。
3.司马迁:《史记》的撰写者,尤善史料的搜集整理,成为中国历史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之一。
4.杜甫:唐朝著名诗人之一,尤以抒情诗擅长,创作了很多表达社会、民生疾苦、为民立言的佳作。
5.儒家学派: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的文化名人如孟子、韩愈、朱熹、苏洵等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6.道家学派:道教较早成立,主要强调“道”是宇宙的本源,强调自然、自由等观念。
7.佛家学派:佛教兴起于唐朝时期,其学说强调“无为而治”。
古代科技1.造纸术:在东汉时期成为官方制度,后传入世界各国。
8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8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__届全体会议召开地点:北平主要内容: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
会议决定内容:1、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会议选举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二、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1、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形势如何?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一穷二白。
一方面,国民党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凋敝,灾民达4000万;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大批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
另一方面投机商囤积居奇,不法资本家利用国家财政经济暂时困难和经济混乱局面,大肆进行投机倒把,只是出现全国性物价大波动。
2、面对这些情况,新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使全国物价趋于平稳。
指出意义: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打天下,还会治理天下。
三、中国的内政与外交1、1949年9月,第__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大会还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先烈的崇敬。
2、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去北京谈判,最后西藏和平解放。
4、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自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经历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1957年(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全套)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香港被割占史实: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地区;1898年租借新界。
澳门被割占史实: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进入;1557年葡萄牙殖民者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居住权;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侵占凼仔岛、路环岛。
2.“一国两制”构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目的是维护祖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的内容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和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1984年底,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政策合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港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收回港澳地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成功的范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党、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武装解放——→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和平解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江泽民)——八项主张——→(胡锦涛)——四点意见,《反国家分裂法》2.台湾问题的由来: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对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美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三国时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62年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割让给日本,1945年回归祖国。
3.两岸关系的改善:①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汇编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汇编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人们对过去的时间、事物、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而历史知识点则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汇编。
一、中国近代史(1840年至1949年)1. 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以及中国对外关系的深刻影响;2. 义和团运动:发生的时间、背景、目的和影响;3. 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及背景、主要领导人物、斗争的过程和结果;4.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领导人物、运动内容和影响;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间、地点、创建者和宣言。
二、世界两次大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以及对全世界的影响;2. 战争期间英美法的对华政策变化:从殖民地扩张到协助抗日;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时间、参战国家、主战场以及结果;4. 日本入侵中国:时间、地点、原因、结果;5. 联合国的组建:时间、地点、目的及组织方式。
三、中国古代史1. 秦朝:统一六国、焚书坑儒、长城修筑、两千年未解之谜“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2. 汉朝:制定武则天为女皇、铁骨柔情的唐朝女皇武则天;3. 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水浒英雄等文化达到巅峰;4. 唐宋元明清:唐朝盛唐文化、宋朝科技文化、元朝东西方文化交流、明朝家风清新、清朝科举制度。
四、世界思想文化1.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影响及体现在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2. 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领导人、结果以及对欧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 近代科技革命: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以及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五、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1.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领导人、运动内容以及结果;2.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3. 孙中山、蒋介石、宋庆龄等人:现代中国先后的国父、领袖和代表人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下面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一、第十一章中国古代的科技1. 造纸术:发明者、发明时间、传播和影响。
2. 指南针:发明者、发明时间、传播和影响。
3. 火药:发明者、发明时间、传播和影响。
4. 印刷术:发明者、发明时间、传播和影响。
二、第十二章欧洲的开拓与文化变革1. 大航海时代:起因、主要国家、目的、成果。
2. 文艺复兴:起源、特点、影响。
3. 科学革命:起源、主要人物、科学成就。
三、第十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1.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对社会的影响。
2. 佛教:传入时间、主要教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3. 道教:主要教义、传播和影响。
4. 科举制度:起源、实施年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5. 古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应用。
四、第十四章近代中国的启蒙与变革1. 甲午战争:起因、战争结果、对中国的影响。
2. 辛亥革命:起因、目标、主要活动和组织、成果。
3. 五四运动:起因、主要活动和口号、意义和影响。
4.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参与人物、影响。
五、第十五章世界历史的进程1.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战争结果、对世界的影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战争结果、对世界的影响。
3. 联合国的成立和发展:起因、组织方式、成员国、主要职能。
六、第十六章冷战与世界的分裂1. 冷战的起因和特点:美苏两强对抗、意识形态斗争、军备竞赛、核武器的威胁。
2. 冷战的结束和后果: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东欧剧变、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这些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考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考点知识归纳兴十四镇中学张德玉考点一:1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方式:采取和平方式;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近几年来,鼓吹西藏独立的反动势力有所抬头,对此,你有何看法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鼓吹西藏独立的反动势力是不得人心的.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3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上甘岭战役;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志愿军战士体现的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间、法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考点二: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1953年——1957年.基本任务:1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 1“一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2“三厂”: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3“五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成.4建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5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意义地位: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考点三: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时间、地点:1978年、北京.3、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②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开放与封闭是两种治国形式,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富强.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考点四: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经济特区: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使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邓小平理论: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③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又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⑤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提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⑦1997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考点五:(1)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香港回归时间: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时间: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邓小平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考点六:大陆与台湾的交往史实1、邓小平在“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4、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就“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5、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6、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7、1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2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3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4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考点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提出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代的作用如何对此,你有什么感受6、在新时代仍要坚持和平共处原则,50年的实践证明,五项原则的应用日益扩大,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新时代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3、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4、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5、“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考点八:(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时间:2001年10月21日地点:上海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内容:①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②通过了上海共识.③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4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①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④中美建交,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⑥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考点九: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意义: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因此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863”计划:1986年3月,我国四位老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做了批示,此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经过半年的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内容主要历史认识及启示:1、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2、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3、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4、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或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事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5、今天祖国对台湾统一的障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6、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1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2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3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7、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8、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9、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你能得到什么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成就说明:1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善于处理各种国际事务等.认识:实力是外交的基石.1中国要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实施863计划,发展高新技术:4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活动等.重要会议:(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2)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3)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会议:中共十三大(4)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目标的会议:中共十二大(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7)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8)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9)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四大(1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11)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12)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共十四大。
202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本知识点总结根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编写,整理了2024年八年级下册的重要历史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课时1-2: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 明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 明代的政治制度:皇帝、内阁、六部、监察院、都察院等。
- 明代社会变革:海禁放宽、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调动的加剧等。
2. 清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 清代的政治制度:皇帝、内廷、外廷、内阁、都察院、八旗、理藩院等。
- 清代社会变革:农民起义、海外贸易、农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等级制度的巩固等。
二、课时3-5: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近代中国的落后:外国侵略、不平等条约、农业经济、手工业生产模式等。
- 萌芽与启蒙:西方科学思想传入中国、洋务运动等。
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改革军队、洋务学堂、求援西方等。
- “自强”与学习:改革官制、改革教育、开设新式学堂等。
三、课时6-7: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1. 中法战争与中英战争- 中法战争:鸦片战争后法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
- 中英战争:中国与英国发生的一场战争,即第二次鸦片战争。
2. 辛亥革命与共和政府的建立- 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
- 共和政府的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四、课时8-10: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与民主革命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鸦片战争: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导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海禁的撤销,西方思想的传播,启蒙书刊的出版等。
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改革军事,洋务学堂等。
- 戊戌变法:清政府在戊戌政变后的改革,总的失败,但对近代化进程有一定推动。
3. 辛亥革命与共和政府的建立- 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
- 共和政府的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1.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流程•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异域政权与文化交流1. 元朝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政治制度•元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 明朝政权•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3. 明朝与外族文化交流•明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明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1. 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进•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2. 封建政治的演变•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封建政治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政治的危机和衰落3. 封建文化的演变•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文化的危机和衰落四、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抗争1. 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时间和事件•甲午战争的起因和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2. 独立自主的奋斗•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基本实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争和革命3.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国共内战的发展和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筹建新中国)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国徽没有确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鸣炮28响的含义: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历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成立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1年10月概况: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设宣政院③清朝设驻藏大臣)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1950、10---1953、7)★★★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结果:1953年7月美国克拉克将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勤奋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3、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第2课最可爱的人1、“最可爱的人”指谁?司令员、出兵时间、战歌、精神?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2、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第3课土地改革1、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4课工业化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一五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 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3、五四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5课三大改造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2、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1956年召开的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探索失误的原因: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3、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王进喜,先进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2、刘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3、粉碎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时间:1971年9月;1976年10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8-14课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1978年底,重点: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民主与法制建设:刘少奇案平反,八二宪法(第四部)及系列法律的颁布.第9课改革开放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目的是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3、国企改革:三个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11课民族团结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2、共同发展的典型——西部大开发带给西部的新气象.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2、回归祖国:记时间,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与清政府腐败落后导致失地相比较.识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分为建国后(解放台湾)、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三个时期,最终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两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个民间团体通过对话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第14课钢铁长城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3、导弹部队:1957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我国外交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面临的环境(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和封锁,许多国家缺乏了解).政策的特点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外交成就是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最早是周恩来于1953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最早同意的是印度和缅甸,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重点是中国代表团对会议成功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中美建交:到建交前的敌对关系,分析中美关系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了解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71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正式建交的三部曲.2、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我国在何时哪届大会上恢复的?哪些国家提出议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时恢复的还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3、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何时加入?主题、内容和地位: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第17、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或实验成功的时间、意义(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主持研究的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运载火箭、航天技术的成就.2、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成功时间,赢得了什么称号、评价及奖项要记住:1973年培育成功,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863计划:倡导者有四位科学家,批示者邓小平,八大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2.网络:生活变化,为什么说网络是双刃剑?《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划和成就.2、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1983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奠基工程.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文学:两个创作高峰期,代表作品的特点.茅盾奖四个作品2、体育:特别是近20年的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何原因、现实意义.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1、衣食住行的变迁: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有何变化?2、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历史重点提要一、1949年10月—1956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土地改革、西藏解放完成遗留革命任务.2、54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的民族.人大根本目的是制宪.3、解放方式与北平相同的是西藏,标志着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60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成为国家重要牧区.4、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到了1953年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为标志取得胜利,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5、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为标志,在新解放区展开了土地改革.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外取得胜利.结果确立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没有剥削.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年对农业改造的道路是走集体化,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创举是对工商业的赎买政策.6、1953年实行的一五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实现工业化,东北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向工业化迈进.二、1956年-1966年的主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始于八大.1、因果关系: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农村公社化(公共食堂,大炼钢铁) 严重经济困难全面调整经济2、初级阶段已有48年.八大最大成果是指出任务(实现工业化),最重要的是分析社会矛盾.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转变)1、1980年刘少奇案平反.两个凡是导致出现徘徊局面.思想大讨论“解放”的是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2、改革突破于农村:1978年,凤阳小岗村;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乡镇企业突起影响最深远.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1992年后推行公司、股份制.3、画圈,80设点.(从广东、福建开始),深圳是窗口,海南最晚、最大.浦东是国际化经济、金融中心.最终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4、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核心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思想路线核心是实事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是党史的转折,根本原因是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5、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理论是十二大(1982)提出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总路线,和三步走战略;十四大的突破是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四大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