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端螺旋体病
Leptospiro、自然疫 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热、 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 皮肤坏死。 广泛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 我国亦有发生。
一、病原:致病性似问号钩端螺旋体 螺旋体科、钩端螺旋体属 1. 菌体细长柔软,一端有钩,似问号(另一 为双弯钩螺旋体,无致病性),菌体有细 密的螺旋, Gˉ ,难着色,姬姆萨和镀银染 色法较好,呈 C 、 S 、 χ 等形状,暗视野观 察活泼运动; 2. 培养要求特殊:需氧, 30℃,营养要求不 高,对有害物质敏感;
七、 防制 疫区预防 1.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尤为水源卫生; 2.灭鼠,圈养猪,控制污染源; 3.自繁自养,加强管理,提高体质; 4.免疫预防:多价灭活菌; 治疗:链霉素,四环素类效果确切; 个体治疗加群体治疗 急性病例结合护肝,利尿,强心。
八、 公共卫生 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人多疫 水感染,称“稻田热”,突然发 热、头痛、肌痛、淋巴肿,血红 蛋白尿和黄疸,应及时抢救。 疫区免疫预防。
3.实验诊断 ① 病原检查: A.取样: 活:血(初、热期) 尿(中后期) 差速集菌 死:肝、肾(死后1小时内) B.镜检:活体暗视野观察,制片染色观察 C.分离培养:柯索夫培养基, 30℃,1周,防污染
② 血清学诊断(检查抗体) 凝集溶解试验 炭抗原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反应 ③ 动物发病试验:豚鼠,皮肤感染 ④免疫控制诊断 人用多价菌免疫接种, 5~10天有所好转 ⑤ PCR诊断
3.能在水田、池塘、河流等天然水中自 营生活; 4.对消毒药、高温等敏感; 5. 致病钩体以凝集溶解试验分成 23 个血 清群,200多个血清型; 我国已分离出19群75型;
二、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范围广,几乎所有温血动物 和爬行动物易感,人也易感,家畜中 以猪、牛、鸭为最,尤为猪; 2.鼠类为天然宿主,猪亦广泛感染带菌, 作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可以终生带 菌 自然疫源地:鼠带菌 经济疫源地:猪等家畜带菌 混合疫源地:猪、鼠带菌
四、症状 潜伏期:2~20天 猪:多隐性感染,体质下降引起发病 1.T40~42℃,恶寒,厌食, 便秘,结膜潮红(初、短期) 2.血红蛋白尿(茶色),黄疸, 后期蛋白尿(肾炎) 3.贫血,苍白,部分头腹部水肿 4.皮肤糠麸样坏死脱落(浅表坏死) 5.流产,死胎 6.消瘦,生长不良,或成僵猪
病程长短不一, 流行初期出现急性死亡, 慢性、轻缓者数周至数月, 病死率50~90% 牛、羊:与猪相似 流产,皮肤坏死,泌乳下降较为突出, 羊发病率较低。
五、病变 1.黄疸,血红蛋白尿(茶色尿), 蛋白尿; 2.皮肤粘膜坏死(牛较明显), 皮下水肿(部分猪); 3.实质器官出血,坏死: 肝:肿、脆、黄疸、坏死灶 肾:肿、坏死、后期萎缩 肺:出血斑、“蝴蝶肺” 淋:肿、充血
黄 疸
水 肿
皮肤坏死
肝变性、坏死、黄疸,心冠沟水肿
水肿、黄疸
六、诊断 1.临诊:典型病例可作初诊,但亚急性、 慢性病例、多样性表现,较难诊断; 2.区别诊断:主要与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区别 黄曲霉 猪钩体 体温 — +(初) 尿 黄 茶色 肝 黄肿 黄肿 黄疸 + + 肾坏死 — + 皮肤坏死 — +
3. 接触传染,能感染健康的皮肤粘膜, “疫水”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病畜和 带菌动物通过尿液排菌; 4.以温暖多雨的地区和季节多发生,我 国南方多发; 5.感染率高,发病率底,临床表现多样 性,管理水平与本病发生关系密切。
三、 发病机理 1.感染----初期肝脏定殖-----菌血症、大 量增殖、发热-----全身各组织增殖----肝肾脏定居 2.双因性黄疸: 溶血素、溶酯酶和类似坏死毒素引起肝 损伤和红细胞溶解;多组织坏死;毛 细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致皮肤粘膜 坏死。
Leptospiro、自然疫 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热、 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 皮肤坏死。 广泛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 我国亦有发生。
一、病原:致病性似问号钩端螺旋体 螺旋体科、钩端螺旋体属 1. 菌体细长柔软,一端有钩,似问号(另一 为双弯钩螺旋体,无致病性),菌体有细 密的螺旋, Gˉ ,难着色,姬姆萨和镀银染 色法较好,呈 C 、 S 、 χ 等形状,暗视野观 察活泼运动; 2. 培养要求特殊:需氧, 30℃,营养要求不 高,对有害物质敏感;
七、 防制 疫区预防 1.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尤为水源卫生; 2.灭鼠,圈养猪,控制污染源; 3.自繁自养,加强管理,提高体质; 4.免疫预防:多价灭活菌; 治疗:链霉素,四环素类效果确切; 个体治疗加群体治疗 急性病例结合护肝,利尿,强心。
八、 公共卫生 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人多疫 水感染,称“稻田热”,突然发 热、头痛、肌痛、淋巴肿,血红 蛋白尿和黄疸,应及时抢救。 疫区免疫预防。
3.实验诊断 ① 病原检查: A.取样: 活:血(初、热期) 尿(中后期) 差速集菌 死:肝、肾(死后1小时内) B.镜检:活体暗视野观察,制片染色观察 C.分离培养:柯索夫培养基, 30℃,1周,防污染
② 血清学诊断(检查抗体) 凝集溶解试验 炭抗原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反应 ③ 动物发病试验:豚鼠,皮肤感染 ④免疫控制诊断 人用多价菌免疫接种, 5~10天有所好转 ⑤ PCR诊断
3.能在水田、池塘、河流等天然水中自 营生活; 4.对消毒药、高温等敏感; 5. 致病钩体以凝集溶解试验分成 23 个血 清群,200多个血清型; 我国已分离出19群75型;
二、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范围广,几乎所有温血动物 和爬行动物易感,人也易感,家畜中 以猪、牛、鸭为最,尤为猪; 2.鼠类为天然宿主,猪亦广泛感染带菌, 作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可以终生带 菌 自然疫源地:鼠带菌 经济疫源地:猪等家畜带菌 混合疫源地:猪、鼠带菌
四、症状 潜伏期:2~20天 猪:多隐性感染,体质下降引起发病 1.T40~42℃,恶寒,厌食, 便秘,结膜潮红(初、短期) 2.血红蛋白尿(茶色),黄疸, 后期蛋白尿(肾炎) 3.贫血,苍白,部分头腹部水肿 4.皮肤糠麸样坏死脱落(浅表坏死) 5.流产,死胎 6.消瘦,生长不良,或成僵猪
病程长短不一, 流行初期出现急性死亡, 慢性、轻缓者数周至数月, 病死率50~90% 牛、羊:与猪相似 流产,皮肤坏死,泌乳下降较为突出, 羊发病率较低。
五、病变 1.黄疸,血红蛋白尿(茶色尿), 蛋白尿; 2.皮肤粘膜坏死(牛较明显), 皮下水肿(部分猪); 3.实质器官出血,坏死: 肝:肿、脆、黄疸、坏死灶 肾:肿、坏死、后期萎缩 肺:出血斑、“蝴蝶肺” 淋:肿、充血
黄 疸
水 肿
皮肤坏死
肝变性、坏死、黄疸,心冠沟水肿
水肿、黄疸
六、诊断 1.临诊:典型病例可作初诊,但亚急性、 慢性病例、多样性表现,较难诊断; 2.区别诊断:主要与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区别 黄曲霉 猪钩体 体温 — +(初) 尿 黄 茶色 肝 黄肿 黄肿 黄疸 + + 肾坏死 — + 皮肤坏死 — +
3. 接触传染,能感染健康的皮肤粘膜, “疫水”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病畜和 带菌动物通过尿液排菌; 4.以温暖多雨的地区和季节多发生,我 国南方多发; 5.感染率高,发病率底,临床表现多样 性,管理水平与本病发生关系密切。
三、 发病机理 1.感染----初期肝脏定殖-----菌血症、大 量增殖、发热-----全身各组织增殖----肝肾脏定居 2.双因性黄疸: 溶血素、溶酯酶和类似坏死毒素引起肝 损伤和红细胞溶解;多组织坏死;毛 细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致皮肤粘膜 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