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所得税会计
如何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如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企业核算所得税,是为了确定应缴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确认的所得税。
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组成。
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期所得税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的交易和事项,应缴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额,即应缴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应以适⽤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缴所得税。
如果有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还应作相应扣减。
计算公式为:当期应缴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有不同的表述⽅法。
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每⼀纳税年度的收⼊总额-不征税收⼊-免税收⼊-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公式2: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额=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额±暂时性差异纳税调整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项⽬⾦额-纳税调整减少项⽬⾦额。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来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企业在未来期间应缴纳的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抵减的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三、所得税费⽤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例】某股份公司2007年2⽉注册成⽴,系增值税⼀般纳税⼈,执⾏企业会计准则。
适⽤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亏损”科⽬余额10万元。
2008年度有关纳税资料如下:1.销售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额7800万元,债券利息收⼊18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50万元;销售成本3900万元,缴纳增值税53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53万元。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所得税是一种由企业或个人按照其实际或预计的应纳税所得额支付的一种税收。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即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处理所得税的方法,对财务报表会产生以下影响:
1. 资产负债表:
- 税收借款:企业需要归还或支付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已缴纳的所得税金额,会计处理时需要在负债方面体现,因此会增加负债。
- 延期所得税负债:企业因为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而导致未来可能支付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时需要在负债方面体现,因此会增加负债。
- 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因为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而导致未来可能享受的所得税减免或减少,会计处理时需要在资产方面体现,因此会增加资产。
2. 利润表:
- 所得税费用:企业在营业利润中计提的所得税费用,会减少税前利润,从而影响净利润。
- 净利润:净利润是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因此所得税费用的增减会直接影响净利润的大小。
3. 现金流量表:
- 现金流量表中的税项:企业支付的现金所得税会计处理时体现在现金流出项,从而减少现金的流量。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影响企业的负债、资产、利润和现金流量。
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会导致不同的财务报表数据,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可读性和可比性。
企业需要根据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和可靠。
会计实务:所得税会计中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分析
所得税会计中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分析我们在学习新会计准则时,一般都会将所得税准则置于重要的位置。
而在解释所得税会计准则时,经常被提到但是并没得到清楚解释的问题是新所得税准则中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
笔者拟以实际账务处理的方式对此进行解释。
一、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分析一般来说,原会计制度的所得税会计强调的是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利润表债务法。
这种方法的着眼点是利润表中会计确认和税法认可的企业由于一段时期内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不同而形成的收益差异,所反映的内容被限定在了一段时期内,其典型表现即为税法与企业会计在折旧、摊销等方面的区别以及税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而新会计准则中的暂时性差异则来源于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所反映的是某一时点资产负债表要素的价值变化。
因此,新会计准则中的暂时性差异也就被进一步划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就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在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资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就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非流动负债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由此看到,无论过去的利润表观债务法,还是新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表观债务法,都将应缴纳的所得税单独计算,而将资产、负债的变化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者虽有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程度的区别。
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二者的一致之处是都按照账记折旧记录费用,而将账记折旧与税法折旧之间的差异影响的所得税费用计入递延所得税。
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即原有的制度从观念上着眼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而新准则则着眼于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数额的变化;再就是原制度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化对资产负债的影响(或者是将这样的变化视为永久性差异),而新准则将这样的内容包括进来,而这样的变化同时影响了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的关联与反映
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的关联与反映资产负债表和所得税是财务报告中的两个重要要素。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快照,而所得税则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缴纳的一项费用。
本文将探讨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的关联,并分析所得税对资产负债表的反映。
一、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的关联所得税是企业根据国家税法规定需要缴纳的一种税费。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计算并记录所得税的相关信息。
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反映企业未实现的可抵扣税额或将来可能支付的所得税额的项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是由财务成本与税务成本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它代表了企业将来可以减少所得税支出的潜在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则代表了企业将来可能增加所得税支出的潜在负债。
这两个项目的存在使得资产负债表更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税务状况。
2.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是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的重要因素。
企业可以在税前利润中扣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费用,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这一操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额。
3. 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上的应交所得税项目反映了企业在报告期内所应缴纳的所得税额。
此外,递延所得税也会出现在负债一侧,用于反映企业未来可能实现的税收减免或增加缴税的情况。
二、所得税对资产负债表的反映所得税的存在对资产负债表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影响负债与影响净资产。
1. 影响负债所得税对负债的主要影响体现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减。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在未来需要支付更高的所得税,从而增加了负债总额。
相反,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意味着企业在未来需要支付更少的所得税,从而减少了负债总额。
2. 影响净资产所得税对净资产的主要影响体现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减。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在未来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减免或减少缴税额,从而增加了净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表观下所得税会计改革的相关思考
延 法
的产 权形 式 无关 , 不属于“ 利 润 分配 ” 的范 围 :另一 方 面说 明所得 税是 任何 一个 经济 实体 为保证 正常 生产 经营 、取得 合法 的净 收益 而必须 承担 的费用 。 另外, 随着 国 内资
则充分 借鉴 了 国际上 的有 关做 法 .要求 企 业 采用资 产负债 表债 务法 对所得 税 进行会 计 处理 , 体现 了与 国际会计惯 例 的接轨 。
3 2 财政 监 督 C AI Z HE N GJ I A NDU 2 0 1 4 1
核算符合真实 、 公允的原则 , 所 得 税 费 用 的会计 信息 自然 真 实可 靠 。我 国新 的所 得
本 市 场 的进 一 步 完 善 . 企 业 问合并 、 重 组 将
破 ,认 真 学 习所得 税 会 计 具 有
重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关 键 词 】企 业会 计 准 则 所得
税 暂 时性 差异 资 产 负债 表债
务 法
成 为一 种重 要 的 调 整资 本 结构 的方 式 , 这
一
一
、
所 得 税 会 计 准 则 的 演 化 和 发
二 、我 国 新 准 则 采 用 资 产 负 债 表 债 务 法 的 必 要性
( 一) 资 产 负 债 表 债 务 法 反 映 了 我 国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展 与 完 善 。 在 以公 有 制 为 主
展
所 得 税 会 计 是 国 际 会计 领 域 长 期 研 究 和 探讨 的一 个课 题 : 在美 国 . 1 9 8 7年 1 2 月 颁 布 的美 国财务 会 计 准则 第 9 6号 《 所 得 税 的会计 处 理》 ( 1 9 9 2年被 F A S B 1 0 9取 代) 率先 提出了“ 暂 时性 差 异 ” ( T e mp o r a r y D i f f e r e n c e s ) 的概 念 , 取代原来 使用 的“ 时 间 性差 异 ” ( T i mi n g D i f f e r e n c e s ) , 明确 了 企 业 以 资产 负债 表 债 务 法 核 算 和 报 告 所 得 税 。 同样 , 国际会 计 准 则委 员 会 ( I A S C) 于
浅谈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 同, 可能使资产的账面价值 与其计 能 取 得 用 以抵 扣 可 抵 扣 暂 时 性 差 异 的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为 限 , 确 认
税基础产生差异 。( 2 ) 比较 资产 、 负 债 的账 面 价 值 和 计 税 基 础 ,
由可 抵扣暂 时性差异产 生 的递 延所 得税 资产 并冲Fra bibliotek所 得税 费
二是对于按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的可抵扣亏损以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该部分亏损或税款抵减额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金融 财含
浅谈 资产 负债 表 债 务 法 下
所得税会 计 的核 算程序
李 朝霞 .
0 4 6 0 2 1 ) ( 山西漳泽 电力股份有限公 司漳泽发 电分公 司, 山西 长治 【 摘
暂 时性 差异期末 余额乘 以当期或预期 收回该 资产或清 偿期 间 的利 益 , 应 当减 记递 延所 得税 资 产 的账 面 价 值 。这 可 理解 为 递 的适用税率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 资产的期末余额 。 ( 4 ) 计算递 延所得税 资产发生减值 。借记“ 所得税 费用——递 延所得税费
新所得 税准 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 ,并 结合我 国的实际情况 , 费—— 应交所得税 ” 。( 2 ) 递 延所得税 负债 的确认与会计 处理。 要求对所得税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 务法 进行核算 。
一 一
是 除 新 准 则 明确 限 制 不得 确 认 递 延 所 得 税 负 债 的情 况 以 外 ,
分析、 计算期 末暂 时性差异 的金 额。当资产或负债 的账 面价值 用 。借记“ 递延所得税资产 ” , 贷 记“ 所得税费用——递 延所 得税 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时 , 便会产 生暂时性差异 。其 中资产的账 费用 ” 。 二 是 对 于 按 税 法 规 定 允许 用 以后 年 度 所 得 弥 补 的 可抵
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与影响
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与影响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会计的核心报表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所得税是企业必须缴纳给国家的税金,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所得税对资产负债表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并探讨所得税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一、所得税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资产负债表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所得税对这两个部分都有关联。
1. 所得税与资产的关系所得税对资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固定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的资产,如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
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已经扣除了累计折旧的净值。
所得税对固定资产会产生税前折旧影响,企业在计算税前利润时将考虑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折旧费用会减少企业的税前利润,从而降低所得税的额度。
因此,所得税对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净值具有一定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因为折旧、摊销或减值准备等项目,而在税务上暂时享有的实际所得税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企业的一种资产,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在未来可以减少应缴纳的所得税额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净利润。
所得税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提和变动会对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产生影响。
2. 所得税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所得税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短期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短期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内要清偿的负债,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
所得税对短期负债会产生影响,因为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将利润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所得税的增加会减少企业的净利润,从而降低企业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因为折旧、摊销或减值准备等项目,而在未来需要缴纳的实际所得税增加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企业的一种负债,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在未来需要缴纳更多的所得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净利润。
简述资产负债表法下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简述资产负债表法下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一、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需要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确认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同时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价值。
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其初始成本减去累计折旧(或摊销)以及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例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其原价减去已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净值。
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该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价值。
负债的账面价值通常等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例如,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就是其初始确认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该资产可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计税基础等于其初始成本减去累计折旧(或摊销)以及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则是指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该负债可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
二、计算资产、负债的暂时性差异在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后,可以计算其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根据暂时性差异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未来期间可抵扣的资产、负债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
在未来期间,该差异会减少企业在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未来期间应纳税的资产、负债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
在未来期间,该差异会增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暂时性差异的性质和金额,可以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未来期间可以少缴的所得税金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则是指企业未来期间需要多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在计算递延所得税时,企业应根据预期转回期间的税率确定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并据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四、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最后,企业需要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并将其与递延所得税进行合并后确认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法下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资产负债法下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资产负债法下的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是指在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税法
规定,核算企业当期所得税的过程。
本文将阐述资产负债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的具体
步骤。
一、税前利润的计算
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扣除税前成本之后获得的净收益。
基本的计算公式为:
税前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其中,收入包括营业收入、管理收入、融资收入等;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
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所得减免项目
所得减免项目包括扣除项目、减免项目和免税项目等。
应纳所得税额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具体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国家税法规定而定,不同的纳税人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不同。
五、填制所得税申报表
企业在计算好应当缴纳的所得税款金额之后,需要填制相应的所得税申报表。
所得税
申报表可以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具体报表格式和填报细则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进行。
六、缴纳当期应交所得税
当企业填制好所得税申报表之后,需要依照国家税法规定的缴纳期限,将当期应交所
得税款缴纳到国库。
缴纳方式包括现金、支票、电汇、网上缴税等多种方式。
总之,资产负债法下的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是企业遵循国家税法规定,按照严格的计
算方法核算当期应交所得税的一项重要工作。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确保税务申报
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核算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准则2006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新准则顺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要求,改革了过去多种方法核算所得税的做法,要求企业统一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使所得税计算更加简单、准确、易于操作。
笔者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入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具体运用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方法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时,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直接确认,对利润表项目则间接确认。
企业的收益应根据“资产负债观”定义,因而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也应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出发倒挤推算,具体核算程序如下:第一,确定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
指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而非原账面价值。
第二,确定每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第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
对于存在差异的,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资产负债表日所得税税率计算该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果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小于资产负债表日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额,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应进一步确认为当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大于资产负债表日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额,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应予以转销。
第四,计算应交所得税。
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适用税率。
第五,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
根据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进一步确认或转销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税额+(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应交所得税税额+期初递延所得税净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净资产。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注册税务师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五章讲义10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五章讲义10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1.资产计税基础的概念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本质上就是税收口径的资产价值标准。
比如,存货的期末余额为100万元,其已提跌价准备为30万元,则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0万元(100-30),但由于税务上不承认存货的跌价准备,所以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2.负债计税基础的概念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将来负债在兑付时允许扣税的金额。
通常而言,所谓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税务口径下的负债价值。
比如,企业因产品质量担保计提的预计负债形成年末余额为50万元,此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50万元,但由于税务上不认可产品质量担保费用的提取,因此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元。
3.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较为直观的认定规律是:当暂时性差异使得应交所得税先大于所得税费用、后小于所得税费用时此差异即可认定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谓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较为直观的认定规律是:当暂时性差异使得应交所得税先小于所得税费用、后大于所得税费用时此差异即可认定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6.新增暂时性差异与转回暂时性差异的界定只要年末差异大于年初差异的应界定新增暂时性差异(新增可抵扣差异或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只要年末差异小于年初差异的应界定转回暂时性差异(转回可抵扣差异或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思考
个外在直观的表象 。 由此 可知 , 资产 负债
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解交易和事项实质
结实践经验 , 充分借鉴国际惯 例 , 对需要在
实施条例中明确的重要概念 、 重大税收政策 以及征管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论证 , 并在此基
相关 资产 和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 和负债造 成影响的确认 和计量 ,然后再根据资产和
生大量不符合资产 和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 借项和贷项 。 递延税款 ” 目更多 的是作 “ 项 为起平衡作用 的余额项 目,而非传统意义 上的会计要素 。美 国财务会计 准则公告第 9 6号 S A 19规定 只能采用 资产负债 表 F S0 债务法 ,体现 了其站在未来现金流量净增 加额 的角度 , 遵照资产负债观 , 旨在真实体 现资产和负债的未来 可收 回金额 ,真实公 允地反映企业资产 和负债未来能为企业带
1日 起与新企业所得税法 同步实施。
求会 计准则制定 机构在 准则制定过 程 中, 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 费用 的直接确认与计量 。 在资产负债观下 ,
会计 准则 制定 重 在规 范资 产 和负债 的定 义、 确认 和计量 ; 相应地 , 收入费用观下 , 会
第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 的 会计处理。首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 债 , 而由其变动来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 , 进 认为只要 资产 和负债的会计核算符合真实 公允原则 ,所得税费用会计信息 自然真实 可靠。这与我 国企业 中较多采用的应付税 款法 和递延法大不相同 ,也不 同于我 国部 分企业采用 的债务法。我国企业会计制度 中规定 的债务法确切地讲 是一种收益表债
务法 ( 英国采用 的也是这一方法 ) 无论递 。
第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 的资产负 债 观。美国财务会计 准则委员 会 ( A B FS ,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后事项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如果发⽣在资产负债表⽇所屈年度(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
应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发⽣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应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次年)应纳所得税税额。
如果发⽣在资产负债表⽇所屈年度(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
应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并确认与调整递延所得税额。
由于以前年靡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
计⼊“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的借⽅,同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
计⼊“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的贷⽅,同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
调整完成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的贷⽅或借⽅余额,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
(⼀)资产负债表⽇后诉讼案件结案的(1)⽀付赔款时(按⽀付额与确认的预计负债的差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其他应付款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按确认的预计负债的⾦额×所得税税率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发⽣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额(1)补提坏账准备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坏账准备 (2)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三)资产负债表⽇后进⼀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前购⼊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 在汇算清缴前的:(1)调整销售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2)调整坏账准备余额:借:坏账准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调整销售成本: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汇算清缴后的:(1)调整销售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2)调整坏账准备余额:借:坏账准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调整销售成本: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调整所得税费⽤: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注意:第4笔分录不同。
基于资产负债表观的所得税会计分析
和负债的角度分 析会计 收益 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反映的是某 个时点上存 在的此类差异 。从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的范 围来
看, 所有 的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 差异 , 暂时性差异除了包括 时间 性 差异 , 还包括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 I 生差异 , 其他暂时 『差异是对 生 资产或负债进行直接调整造成 的 , 主要包括 : 初始确认时 , 一项资
财务状况。 最后 , 两者的递延 所得税核算方式不 同。 利润表债务法 下从收入费用观 出发 , 首先确认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 费用 , 而递延
所得税 ( 递延税款 ) 是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 费用的差额 , 是倒轧 出
( ) 时性 差异 《 业会计准 则第 1 号—— 所得税 》 二 暂 企 8 同
陈仕清
人和费用提供 了可靠 的基础 ,提供 的收益总额信息相关性强。此 外, 资产 负债表观从资产与负债 的定义出发 , 强调在每一会计期 间 确认和计量 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 引发 的未来期间所得税 的流入 或流 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 响 ,即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和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再通 过计算得 到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
业会计准则 与国际趋同的思想 , 适应会计 国际化的需要 。我 国在新 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 中全面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其体现了与 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趋同。一方面 , 在会计 理念上改变 了以前重 利润表轻资产负债表的观念 , 比以往更强调对资产 负债表的真实反
映 。F S 0 A 19从 18 开始 运用 资产 负债表 债务 法 , S 2则从 9 7年 I 1 A
规定保持 了一致。而损益表债 务法 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 间, 但在 以后一期或若干期 内能够转 回, 收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 差异 , 可计 算当期的影响 , 不能直接 反映对未来 的影 响 , 不能处理
浅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会计
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 基础 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差异 差异
的余额
“ 延 所得 税 资 产 ” 递
资 产 账 面价 值 小 于计 税 基 础 可抵扣 暂 时 性
的余额
形成应纳税 暂时性差 异的 , 交易或事项发生 时不确 } f 人, : } 4 应的递延所 得税 负债 。( ) 3 与子公 司 、 联背企业 、 营企 合 业投 资等牛 关的应纳税暂 时性 差异 , H 一般应确认相 关的 递延 所得税 负债 ,但 同时满足以下 两个条件 的除外 : 一 是投资企业 能够控 制暂时性差 异转 同的时 间 , 二足 该暂 时性差异在 可预见的未来 很可能不会转 【 。同样 , 塑 ] 某些 情况 下 , 如果企业发生 的某项交 易或事项不属于企业合 并, 并且交易发生 时既不影 响会计 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
一
应纳税暂 时性 差异是指在确 定未来收 回资 产或清 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 将导致产生应税 金额 的 暂时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的结果是先少交所得税 , 后
多交 所 得 税 。
、
资产 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原理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以“ 资产负债 观” 为理论基础 , 它 是从资产负债表 出发 , 通过 比较资产 负债表上列示 的资 产、 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 定的账 面价值与按照税法 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 , 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 暂 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 I 生差异 , 确认相关 的递延所得 税 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 并在此基础上确 定每一会计 期 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暂 时性差异所反映的是累计差额 , 而非 当期差额 , 相应地 , 确认 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是余额 , 而非 当期发生额。 因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产生的递延所 得税 , 一般 应 当计入所得税费用 , 以下两种情况 除外 : 但 一是某项 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 者权益 的 , 由 该 交易和事项产生 的递延所得税 资产 或负债及其变化 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 不构成利润表 中的递延 所得税 费 用( 或收益 )二是企业合并 中取得 的资产 、 ; 负债 , 其账面 价值与计税基础不 同时 ,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 调 整购买 日应确认 的商誉或是计人合并 当期损益的金额 , ≯ 税 一Fra bibliotek秘 誊
会计实务: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
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
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如下所示:
对于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收益表递延法、收益表债务法等多种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陛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为完整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
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某项资产的一定期间内,该项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在这一期间内,就该项资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表明该项资产于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低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产生可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减少未来期间以应交所得税的方式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反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
的差额会增加企业于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对企业形成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简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简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常,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会计期间。
企业应当根据税务机关规定的会计年度确定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
第二步,编制资产负债表。
企业应当按照财务会计准则编制资产负债表,列出负债、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等项,并计算出净资产。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将所有的应交所得税计入负债项目。
第三步,计算所得税。
企业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
一般来说,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利润额和税率来计算的。
企业应当将计算得出的所得税计入负债项目中。
第四步,确定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确定暂时性差异,包括会计利润和税法利润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不同所致,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中的不同操作所致。
企业应当将暂时性差异计入资产或负债项目中。
第五步,计提所得税。
企业应当根据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计提所得税。
计提的所得税应当以负债项目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第六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企业应当根据计算得出的暂时性差异和计提的所得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分别计入资产和负债项目中。
总的来说,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会计核算程序包括编制资产负债表、计算所得税、确定暂时性差异、计提所得税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企业应当按照税法规定和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认真执行会计核算程序,确保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准确无误。
_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资产的计税基础
第一节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原理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本质上就是税收口径的资产价值标准。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提示】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在税法上是认可的,因此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标准一般不存在差异。
二者的差异通常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不同产生的差异;2.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随堂例题】某企业固定资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而会计按5年计提折旧。
典型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
【随堂例题】某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一致,2×17年年末企业对其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
典型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
【例20-1】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75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
税法规定该类(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
20×8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