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脾胃病与外感病

合集下载

《伤寒杂病论》对胃痞诊疗思路浅析

《伤寒杂病论》对胃痞诊疗思路浅析

《伤寒杂病论》对胃痞诊疗思路浅析作者:杨永龙蒋友翠甘国华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第08期摘要:以《伤寒杂病论》对脾胃病为依据,提出胃痞的中医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证候、用药特点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胃痞以中气受制,升降失常,或痞或结为主要病机,胃痞辨证论治错综复杂,寻求病机、证候辨证机会转瞬即逝,决定了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多样性。

总以脾升胃降、脾健胃和、升清降浊、升阳补气为调中之策,对于胃痞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而胃痞的未病防治才是影响预防,转归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胃痞;辨证论治;未病防治中图分类号:R25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8-0010-03《伤寒论》为治疗外感疾病的专著,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鼻祖。

然其对脾胃病的论述尚不被医家所重视。

虽然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专篇阐发,提出了中阳不足、外受风寒、内伤生冷为太阴本病;太阳病误下,中气受制,转属太阴;阳明病清下太过,伤及脾阳等病因病机。

处方有理中丸、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等治疗方药。

但这些认识还远不能满足临证所需。

而散见于六经、有关脾胃痛论述的条文,对胃脘痛辨证论治思维却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如:“伤寒若吐若下后”,损伤脾阳,脾失健运,不能制水,则水饮上冲,出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致清阳不升,蒙闭清窍,因而:“起则头眩,脉沉紧”。

柯琴注曰:“浮而紧者名弦,是风邪外伤。

此沉紧之弦,是木邪内发。

若遇粗工,鲜不认为真武病。

”[1]此时需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

若更发汗,阳气愈伤,筋脉失养,“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

”可与真武汤温阳利水。

显然,《伤寒论》对胃脘痛诊治宜加以深入研究,兹将其诊治思路阐述如下。

1胃痞病名与病因胃脘痛乃一种症状,其病位明确,然作为病名显然并不适宜。

若将其病位、病机等包涵于病名中,把胃脘痛归属于“胃痞”范畴较为恰当。

《伤寒论》阐述痞证成因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脏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胃主受纳水谷,有“水谷之海”之称,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是气血的根源,又称“气血之海”;有津液气血才能灌溉五脏六腑而生荣卫,故又称“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但水谷入胃,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故胃腑同属于脾脏。

脏腑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内容丰富,是祖国医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一、理论探讨(一)脾胃学说源流梳理1、脾胃学说渊源于《内经》《内经》除对脾胃的解剖有粗略的记述外,对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均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

对脾胃病的病因作了多方面的论述:生理功能:《内经》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但从总体上肯定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在整体上强调脾胃是一个功能系统主肌肉与四肢,开窍于口,其荣在唇,在志为思,连结的经络为足太阴与足阳明;同时通过脾胃的气、味、声、畜等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具体图示如下:脾与胃分属一脏一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

《内经》论运化的过程,大略如下表: 脾胃然而《内经》有些论述,看来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外界联系的部分。

在脏象学说中,的确有其牵强附会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扬弃。

但《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脾胃建立在脏腑经络系统中,这个观点已在医疗实践中反复证明确实行之有效。

人与自然界的联系,从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来看,也是合于辩证法的。

至于其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则可以批判地继承。

《内经》论脾胃不止于此,但这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基础。

病因方面,在六淫病因中特别突出风湿二邪伤脾而致病,如《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又如“湿伤脾,牌恶湿”,“湿胜则濡泄”,“诸湿肿满,皆属于睥”等;七情方面,特别突出“思伤脾”、“怒伤肝”致伤脾胃的病变;饮食方面,特别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甘伤脾”,“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

中医专长脾胃病论述 -回复

中医专长脾胃病论述 -回复

中医专长脾胃病论述-回复我很高兴为您撰写一篇关于中医专长脾胃病的文章。

请继续阅读下文以获取详细的回答。

中医专长脾胃病论述引言:脾胃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引发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类疾病。

中医学将脾胃视为人体消化吸收与运化精气的关键器官,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丰富。

本文将从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脾胃病的病因病机:1. 饮食不节:中医认为,饮食不当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饮食过饱、暴饮暴食、常吃寒凉食品或嗜食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功能。

2. 情志不遂:情志激动、抑郁、过度思虑等不良情绪也可损伤脾胃。

中医将其称之为“七情内伤”。

3. 外感病邪:外感风、寒、湿、暑等病邪侵袭脾胃,干扰其正常功能。

4. 先天不足:脾胃功能的先天禀赋不足也是脾胃病的重要原因。

这类病人往往消化功能较弱,易患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

二、脾胃病的常见类型及其辨证施治:1. 脾胃虚弱型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有消化不良、脾胃气虚、脾胃湿滞等。

病人常以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烂等为主要症状。

治疗上,主要通过健脾益气、化湿通腑的方法进行。

2. 胃热型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有胃炎、胃溃疡等。

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口渴、口苦、胃脘灼热等。

治疗上,主要通过清热解毒、去热止痛的方法进行。

3. 胃寒型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有胃寒、寒痰等。

病人的主要症状为恶寒、喜热、胃脘冷痛等。

治疗上,主要通过温中散寒、化痰止咳的方法进行。

三、脾胃病的治疗原则:1. 注意饮食调理: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措施。

尽量避免油腻食品、生冷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谷类、蔬菜等。

2. 调理情志: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脾胃的健康。

应避免情绪激动、过度思虑,积极调理心情。

3.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脾胃病通常采用中药调理,根据不同类型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常用药物有健脾益气、化湿排毒、温中散寒、化痰止咳等。

结语:脾胃病是中医专长的领域之一,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丰富。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且复杂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和困扰。

中医内科学在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认为,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消化吸收和营养代谢。

因此,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环节。

在诊断方面,中医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神态等;闻诊包括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口气等;问诊则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饮食、二便、睡眠等情况;切诊通过触摸脉象来判断病情。

例如,舌苔厚腻往往提示体内有湿邪;脉象弦滑可能表示肝郁气滞、痰湿内阻。

中医将消化系统疾病分为多种证型,常见的有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肝郁脾虚、胃阴不足、胃火炽盛等。

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脾胃虚弱型的患者,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肢体乏力等。

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药物如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能够补中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脾胃湿热型的患者,多有胃脘痞满、口苦口臭、恶心呕吐、大便黏腻等症状。

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的方剂是连朴饮、茵陈蒿汤等。

黄连、黄芩、厚朴、茵陈等药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肝郁脾虚型的患者,常见胸胁胀痛、情绪抑郁或急躁、腹胀肠鸣、大便不调等。

治疗以疏肝健脾为主,常用的方剂是逍遥散、痛泻要方等。

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等药物可以疏肝解郁,健脾和中。

胃阴不足型的患者,会出现胃脘隐痛、口干咽燥、饥不欲食、舌红少津等表现。

治疗以滋阴养胃为主,常用的方剂是益胃汤、麦门冬汤等。

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等药物能够滋养胃阴,生津润燥。

胃火炽盛型的患者,通常有胃脘灼痛、口渴喜冷饮、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

治疗以清胃泻火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清胃散。

中医治脾胃——痢疾

中医治脾胃——痢疾

2、辨邪正盛衰 下痢但见脓血不见粪质者病重,兼有粪质者较
轻;下痢次数逐渐减少, 而反见腹胀如鼓,呕吐 少食, 烦躁口渴,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为邪 毒内炽上攻之象。下痢,噤口不食,到口即吐,勺 水难饮,精神萎顿,或见呃逆者,为胃气将败。下 痢不止, 脓血阵阵下,神萎倦卧,手足厥冷,身 冷自汗,气急息微,脉微欲绝,为阳气将脱。
痢疾
概述
(一) 定义: 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
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 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二)源流
《内经》称本病为“肠僻”。《难经》谓之大瘕泄 。 《金匮要略》 称之为 “热利下重” 与“下利便 脓血”,在治疗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花汤等有效方 剂。 东晋葛洪以“痢” 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泻,为 后世医家所接受。
症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唇舌紫黯, 尿少,脉微欲绝者,应急服独参汤或参 附汤,加用参麦注射液等以益气固脱。
3、寒湿痢
症状: 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 少, 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头 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
常用药: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 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 枳实 。
治法:
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方药: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
、炙甘草、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 、当归、白芍、木香。
临证加减
如痢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可用 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
4.阴虚痢
症状: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粘稠, 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 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 腻或花剥,脉细数。

论脾胃病治疗总则--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论脾胃病治疗总则--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论脾胃病治疗总则--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唐元瑜;水楠楠;纪立金【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05【摘要】在纠偏调衡思维指导下,以脾胃藏象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依据,明确“凡是以恢复中焦脾胃功能为最终目的的治则”皆可谓吴鞠通所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具体包括调整阴阳、虚实兼顾、寒热并用、升降相因、气血并调、通补兼施等内容,其本质是中医正治原则,是辨治脾胃病的治疗总则。

该治则不仅适用于外感中焦温病,也是辨治内伤脾胃病的重要法则之一,对临床上常见的内伤脾胃病如慢性胰腺纤维化的治疗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rectification and the balance regulation, al the principles whose purpose of the recovery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function can be cal ed treatment principle of the middle-jiao disease which is like balance which is famous saying of Wu Jutong on the basis of the physio-logi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leen and stomach visceral picture.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this saying includes: regulating yin and yang, cold and heat used together, coordination of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qi and blood regulated together ,whose essence is the zheng zhi prin-ciples. It is general treatment principle of spleen stomach disease which can be adopted to the middle-jiao spleen stomach disease. It is of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guiding the treatment of the spleen stomach disease such as chronic pancreastic fibrosis.【总页数】3页(P511-512,513)【作者】唐元瑜;水楠楠;纪立金【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州 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州 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州 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相关文献】1.姜树民教授治脾胃病非平不安经验总结 [J], 朱丽萍;姜树民;2.治中焦如衡——李培老师治疗脾胃病变的一点体会 [J], 倪明3."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理论在痰热型慢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 [J], 李富增;翟志光;崔兰凤;刘国星;刘畅;王成祥4.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与胃脘痛的治疗 [J], 崔儒涛;蔡淦;谢建群5.对“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理解 [J], 樊新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冒特征:外感病症,起病较急,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感冒特征:外感病症,起病较急,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感冒特征:外感病症,起病较急,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发热、全身不适为主症,病以卫表症状最突出。

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体温高达39…40度,全身酸痛,退热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症状。

时行感冒以时行病毒为主因,发病不限季节,有广泛的传染流行疫情,起病急骤,病情较重,全身症状显著,且可以传变,入里化热,合并它病。

痢疾: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病。

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相同点两者多发于夏秋季节,,病位在胃肠,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症状都有大便次数增多。

痢疾:大便次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明显,便而不爽、难下。

痢疾病位在肠。

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泻而不爽,甚者滑脱不禁,而无赤白脓血便,无里急后重。

泄泻病位在脾胃。

两者可互相转化,先滞后利者易治,先利后滞者难治。

痢疾的治疗原则: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治疗痢疾之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疫毒痢与休息痢的特点:疫毒痢:起病急骤,高热,呕吐,继而大便频频,以至失禁,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蒙,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或微细。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休息痢:初痢、暴痢后长期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倦怠怯冷,常遇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大便有赤白粘冻,舌淡苔腻,脉濡或虚数(连理汤)咳嗽辩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

分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咳嗽气急,痰稀色白,鼻塞清涕、头痛、肢体酸,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或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麻、荆、杏、菀、白前、百部、陈皮、梗)风热犯肺:咳声频剧,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黄,伴黄涕,口渴,头痛恶寒发热表证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脾胃论

脾胃论

学习《脾胃论》的目的,既要全面继承、重点领会实质内容,还要学会临证应用。如掌握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清暑益气汤组方理论依据、方义、加减变通之意义,活用于临床;把握“补脾胃,泻阴火”的内涵,进而拟订新方、创新应用等等。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着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多部医学典籍,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学术地位可圈可点。李东垣所生活的金元时期战乱频繁,疾病大范围流行,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在临床用药时注重用味甘性温的药物滋养脾胃、补益气血、升发阳气,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补气汤、当归补血汤等多个着名方剂,临床治愈了无数的患者。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时制方
大凡脾胃虚弱之人,脾不能助胃以行津液上输于肺,肺气不足,遇暑热太过,损伤元气,而觉疲乏怠惰,嗜睡懒言,四肢无力,精神困倦,两脚痿软、难于起立,早晚低温,指趾发冷,太阳升高,气候温暖,身热似烤,皆为阴阳气血之不足所致。故阴气虚而手足热,为之“热厥”;阳气虚而四肢逆冷,为之“寒厥”。或口不知味,视物恍惚,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胃痛及胁,脐周束急、甚如刀刺,胸中闭塞,时显呕哕,咳喘痰嗽,口沃白沫,舌胖强硬,腰背肩胛眼皆病,头痛时作,食少即饱,自汗尤甚,洒淅恶寒,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肺与大肠,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理庚辛之不足,立黄芪人参汤主之。方义精确,化裁灵变,耐人品味,妙在其中,精读自悟。
脾胃虚实传变论
该论是《脾胃论》全书的纲领,论证了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不外饮食、劳倦所伤,即使是六淫邪袭,亦都是脾胃元气先虚,而后为之所伤的病理反映。劳倦伤者,有二:一为形体劳累过度,汗泻、精绝而身热心顷,又当溽暑季节,内外热迫,阳亢易怒而昏厥;二为房劳过度,肾精涸竭,阴火内炽而清谷下利,亡血失精等。饮食伤者,亦二:一为脾胃素虚,消化不良,胆腑又失于疏泄之常,而肠鸣泄泻、腹胀后重等;二为饮食失节,伤及胃肠,功能紊乱,而现胸膈痞满、精神困倦等症。东垣之所以主张“升阳益气”者,盖升阳足以御外,益气足以强中。脾胃乃元气之府,元气不足,则谷气下流,营气不濡于经络、脏腑,导致阴火上僭,既要甘温益脾胃中元气,又要佐以甘寒泻阴火而安定心神。正谓“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是也。故所有虚实传变,都应以治脾胃为本。

论脾胃病治疗总则——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论脾胃病治疗总则——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衡的重要作用 , 所以脾 胃疾病纠偏调衡 的关键在于调
理脾气 , 扶助正气 , 以恢复其正 常的生理功能和人体
健康 和谐 的平衡 状态 。
3 “ 治 中焦如衡 , 非平不 安” 的本质是 中医正治原则
病学者刘国强教授问 亦撰文指出 : “ 治 中焦如衡 ” 不是
指治 法 上 的不 偏 不倚 、 中正 平 和 , 而 是 纠正 阴 阳水火 偏盛 的治 则 , 将其 理 解 为 “ 用药 上 不 可 失 于薄 亦 不 可
治 疗 总则 。 2 脾 胃藏 象的生 理病 理特 点决 定 了治 中焦病 宜调 平
求和
决定治法 , 治法体现治则 , 而“ 正治” 则是 中医学 中常
用 的重要治则 之一 。所谓 “ 正治 ” , 即治疗用 药的性 质 、 作用 趋 向逆病 证表 象性 质 而采用 的一 种 治则 , 适 用 于
对饮 食 物 的消 化 、 吸 收和 转 运 , 所 以脾 胃之 间存 在 阴 阳、 表里 、 升降 、 燥 润等 多个 体用属 性及功 能差异阎 。若
验编撰而成。而《 内经》 受古代儒家 、 道家“ 中庸” 、 “ 执
两用中” 哲学 思 想影 响 至深 , 所 以“ 阴 阳 以平 为期 、 五
行生克制化为常 、 脏腑气血 以和为贵” 等调平求和的 治疗学思想也就 自然渗透到了《 温病条辨》 的论述中,
如 吴鞠 通[ 3 1 在该 书 中指 出: “ 天地 与人 之 阴 阳一有 所 偏
即为病也。偏之浅者病浅, 偏之深者病深 , 偏于火者病 温、 病热, 偏于水者病清 、 病寒 , 此水火两大法门之辨 , 医者不可不知” 。正是基于《 内经》 治病力求“ 纠偏调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

影响 ,李东垣在 《脾 胃论》日:“真气又名元气 ,乃先 有余之病而反泻者 ,则虚其虚也 ,实实虚虚,如此死
身 生之 精气 也 ,非 营 气不 能滋 之 。天气 、谷气 、荣 气 、 者 ,医杀之 耳 。”对 内伤 病 和外 感 病 的病 因 、病 机 、临
清 气 、卫 气 ,生 发 诸 阳上 升 之 气 ,此 六 者 ,皆 饮 食 入 床症状 、治 疗方 法等 各个方 面 ,从不 同角度 进行 了详
病 的发 生 ,感 受 外 邪 固 然 是 引起 疾 病 的根 本 原 因。 而 “正气 存 内 ,邪 不 可 干 ,邪 之 所 凑 ,其 气 必 虚 ”。如 《伤寒论》第 100条 日:“伤寒 ,阳脉涩 ,阴脉 弦,法 当
理 中 汤 健 脾 燥 湿 ;少 阴 病 脾 肾 阳 虚 ,导 致 “欲 吐不 吐 ”“下利 清谷 ”,用 温 阳散寒 调理 脾 肾 ,使 脾 胃之 升 降有 序 ;厥 阴病 脾 肾 阳亏 ,寒 匿于下 ,肝 胃不 降 ,积热
外 感病 的辨 证论 治 中 ,对 于 脾 胃之 气 的 重视 是 放 在 感与杂病合论 ,是基于临床外感往往兼夹杂病 。治
首 位 的 ,脾 胃功 能正 常则 不易 受邪 致病 ,邪 正斗 争 的 疗外 感要 考 虑 原 有 的 内伤 杂 病 。后 世 李 东 垣 提 出
胜 败关 键决 定 于脾 胃的盛 衰 ,并 依 此 判 断 预 后 。又 如《伤寒论》第 177条日 :“伤寒 ,脉结代 ,心动悸 ,炙 甘 草汤 主之 。”是 说 因 为气 血 阴 阳不 足 ,导 致 外 感 病
胃。谷气上升 ,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其意谓谷 细的辨析 ,实际上是完善了内伤、外感 的一系列鉴别
气是产生人体诸气之根本 ,脾 胃之气无所伤方能滋 方法 ,并不 能 因此 而误 认 为 “外感 宗 仲 景 ,内伤法 东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

益 心 脾 , 宜 归 脾 汤 化 裁 。
舌 淡 苔 白 , 脉 细 弱 等 。 应 补
溏 , 心 悸 健 忘 , 失 眠 多 梦 ,
临 床 常 见 倦 怠 乏 力 , 食 少 便
并 成 心 脾 气 血 亏 损 证 。 此 证
生 血 液 减 少 , 则 心 血 必 亏 ,
会 损 伤 脾 气 。 脾 气 不 足 , 化
19 19
无论何种原因损伤脾气,致脾气不能输精于肺, 即可造成脾虚及肺证。此证临床常见少气乏力,纳 少便溏,咳嗽多痰,甚至出现面足浮肿,苔白脉濡 弱等。此乃脾肺气虚之候。当补脾肺之气。治此病 ,笔用常用五味异功散(党参、白术、茯苓、陈皮 、炙甘草)加黄芪、山药、五味子、桔梗,或更加
薏苡仁、车前子治之,其效颇佳。
此外,肝血充足,则疏泄正常,气机调畅,使气血运行无阻。所以 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生成和循行。
2020/11/3
6
此外,脾气虚弱可致肝失疏泄,甚则动 风,称之为脾虚生风。如脾虚久泻的患 儿,可发展成“慢脾风”,临床上以四 肢抽搐为特征。此为脾虚肝乘,与肝木 乘脾的发病机制不同。所以在治疗上, 前者当疏肝理脾,土中达木;后者应补 脾舒肝,培土抑木,②血液方面:脾气 虚弱,运化无力,化源不足,或脾不统 血,失血过多,均可累及于肝,使肝血 不足,而出现食少、消瘦、眩晕、视物 模糊、肢麻、月经涩少或闭经等。
① 消化机能失调:由于脾肾阳虚,脾失健运,则水反为 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化,而生泄泻。如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阴寒极盛,发为五更泄泻。
故曰:”肾泄者,五更泄也。其原 为肾阳虚亏,既不能温养子脾,又 不能禁固于下,故遇子后阳生之时, 其气不振,阴寒反胜,则腹鸣奔响 作胀,泻去一、二行乃安。此病藏

医生告诉你:脾胃好,才是真的好!

医生告诉你:脾胃好,才是真的好!

医生告诉你:脾胃好,才是真的好!发布时间:2021-05-27T07:17:30.521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4期作者:岑义[导读] 脾胃指的是脾经和胃经,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化生气血的重任,是后天之本,相关医学专家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也可以说脾胃是后天之本,也是人生存的根本。

岑义(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清香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00)前言脾胃指的是脾经和胃经,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化生气血的重任,是后天之本,相关医学专家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也可以说脾胃是后天之本,也是人生存的根本。

脾胃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饮食物的消化及吸收,当饮食进入胃中经过胃及小肠的运动可以促使食物化生,而这种运动必须依赖脾的运动功能,同时也依赖于脾的传输和散精功能,“饮入于胃、游溢散精、上归于肺”充分说明饮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依赖于脾的传输以及散精功能,另外脾的这种生理功能可以为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肉筋皮毛等组织得到充足的营养,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可致脾失健运,导致机体吸收消化功能随之失常,从而产生腹胀、食欲不振、便溏、倦怠、消瘦以及气血生化不足等病态,因此合理调养脾胃功能至关重要。

1.脾胃是后天之本,在防病以及养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要善于保护脾胃,在患病时需要针对病情进行忌口,并且在用药时需要顾及脾胃,这都是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中的具体体现。

脏腑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而脾胃是脏腑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经中医学结合研究脾胃学说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脾益气,主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后天之本,脾旺不受邪,脾主思藏意,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这说明中医的脾涉及消化吸收、水盐代谢、能量转化、呼吸、血液、免疫、神经、内分泌以及关节运动等多系统的综合功能单位,可见脾胃学说的研究涉及面广,系统器官多。

脾胃论学习心得

脾胃论学习心得

脾胃论学习心得该论是《脾胃论》全书的纲领,论证了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不外饮食、劳倦所伤,即使是六淫邪袭,亦都是脾胃元气先虚,而后为之所伤的病理反应。

劳倦伤者,有二:一为形体劳累过度,汗泻、精绝而身热心顷,又当溽暑季节,内外热迫,阳亢易怒而昏厥;二为房劳过度,肾精涸竭,阴火内炽而清谷下利,亡血失精等。

饮食伤者,亦二:一为脾胃素虚,消化不良,胆腑又失于疏泄之常,而肠鸣泄泻、腹胀后重等;二为饮食失节,伤及胃肠,功能紊乱,而现胸膈痞满、精神困倦等症。

东垣之所以主张“升阳益气”者,盖升阳足以御外,益气足以强中。

脾胃乃元气之府,元气不足,则谷气下流,营气不濡于经络、脏腑,导致阴火上僭,既要甘温益脾胃中元气,又要佐以甘寒泻阴火而安定心神。

正谓“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也。

故所有虚实传变,都应以治脾胃为本。

脾胃胜衰论该论阐述脾胃胜衰对心、肺、肝、肾四脏的影响,以“五行学说”分析论述脏与脏之间病机转化之关系,以“运气学说”阐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从“主气”与“客气”的矛盾双方,对机体病理改变而倡用“升阳”与“泻火”的治疗法则,从而为“补脾胃,泻阴火”治法提供理论依据。

除此而外,在脾胃虚弱的前提下,督、任、冲三脉受邪,亦可以发病。

盖督、任、冲三脉是一源三歧,皆起于会阴。

督为阳脉之海;任为阴脉之海;冲为血脉之海,通十二经的气血,贯穿任督,为各脉之要冲,气血赖以营运。

如因胃气虚弱,冲脉营运的源头断绝,任、督失养,外邪易于乘虚袭人,故必以扶益胃气为本。

东垣以五行“生克制化”原理,阐明以脾胃为中心的心、肺、肝、肾五脏病理变化机制。

如肺喜清肃,肝喜条达,脾喜温和,心喜舒伸,肾喜润下,反映了五脏生理功能活动的互相联系及特殊性。

所以,治疗必须以补益脾胃为主,兼治各脏见症。

实际凡是内外妇儿等各科病证的治疗,都与脾胃有一定关联。

总之,该论概括了脾胃与心、肺、肝、肾四脏相关的发病机制,是以脾胃虚弱而发病为理论中心。

心火衰微则火不生土,反之,心火亢盛反伤脾土而生心之脾胃病,脾虚土不生金而生肺之脾胃病,所胜妄行的肝木克伐脾土而生肝之脾胃病,所不胜之肾水反来侮土而生肾之脾胃病。

病机19条白话讲解

病机19条白话讲解

病机19条白话讲解疾病是人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袭或内部功能失调导致的不适或异常状况。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与人体的病机密切相关。

病机是中医学术中的重要概念,意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本文将以白话的方式解释病机的19条原则,希望对读者理解中医理论有所帮助。

1. 外感病:指由外界的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等)侵袭体内,引起发病。

外感病的特点是发作突然,病程短暂,常伴有寒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2. 内伤病:指由内部因素(如情志、饮食、劳累等)导致的疾病。

它的特点是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常伴有消化不良、脾虚、气滞等症状。

3. 寒热病:指疾病的病机与寒热密切相关。

寒热病的病因可分为寒邪致病和热邪致病两类。

寒病以寒凉为主,病程较长,寒冷感明显;热病以热燥为主,病程较短,发热感明显。

4. 其它邪气致病:指除寒热外,还包括风、湿、燥、火、湿热等病邪。

这些邪气是引起不同疾病的重要因素,如风邪引发头痛、风湿关节痛等。

5. 腑实腑虚疾病:中医将人体的脏腑分为实腑和虚腑两类。

实腑疾病是指脏腑功能亢进,表现为气滞、血瘀、痰饮等;虚腑疾病则是脏腑功能减退,表现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

6. 气滞血瘀疾病:气滞血瘀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机,多见于外伤、痛经、瘀血等疾病。

气滞血瘀会造成经络阻塞,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

7. 痰湿病:指体内湿气聚集、痰液滞积,导致胸闷、咳嗽、痰多等症状的疾病。

痰湿病多与脾胃湿热、肺热痰火等病机有关。

8. 气虚病:气虚是指体内气血不足,导致机体功能减退。

气虚病的特点是气短懒言、畏寒肢冷、乏力等。

9. 血虚病:血虚是指体内气血不足,导致血液供应不足。

血虚病的表现是面色苍白、眩晕头晕、月经不调等。

10. 阳虚病:阳虚是指体内阳气不足,阳气是人体的生命之火。

阳虚病的常见症状是畏寒怕冷、肢体不温、腰膝酸软等。

11. 阴虚病:阴虚是指体内阴精亏损,阴虚病常见于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情况下。

阴虚的主要表现是五心烦热、口干舌燥、盗汗等。

中医疾病分类名称

中医疾病分类名称

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疾病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中医疾病的分类名称可以根据病症特点、病因、病机、脏腑等方面进行划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疾病分类名称。

1. 外感病:外感病是指通过呼吸道或经络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腮腺炎等。

中医理论认为外感病多由外邪入侵所致,可以根据病情轻重和病因进行进一步分类。

2. 内伤病:内伤病是指由内因所致的疾病,如肝炎、胃炎、高血压等。

中医认为内伤病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当、过劳过度等因素相关。

内伤病根据不同脏腑的受累可以分为肝病、胃病、心病等。

3. 中风病:中风病是中医专有的一个疾病分类,主要指中风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如瘫痪、言语不清等。

中医认为中风多由痰火、血瘀、湿热等因素引起。

4. 疳积病:疳积病是指儿童因营养不良或消化不良而引起的疾病,如佝偻病、口炎等。

中医认为疳积病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5. 黄疸病:黄疸病是指体内黄疸素沉积过多所致的疾病,如肝炎、胆结石等。

中医认为黄疸病多与湿热、气滞等因素有关。

6. 气虚病:气虚病是指机体气虚导致的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气虚型哮喘等。

中医认为气虚病多与脾肺气虚有关。

7. 血瘀病:血瘀病是指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疾病,如痛经、血栓等。

中医认为血瘀病多与气滞、瘀阻等因素相关。

8. 寒湿病:寒湿病是中医专有的一个疾病分类,主要指由寒湿邪气引起的疾病,如风湿、关节炎等。

中医认为寒湿病多与寒湿蕴结、气滞痰浊有关。

9. 痰湿病:痰湿病是指体内湿气痰涎郁滞所致的疾病,如湿疹、哮喘等。

中医认为痰湿病多与脾胃湿浊、肺肾失调有关。

10. 虚病实证:虚病实证是指疾病表现为虚证和实证混杂的状况,如亚健康、慢性疼痛等。

中医认为虚病实证多与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有关。

以上只是一部分中医疾病分类名称的介绍,中医疾病分类非常丰富而复杂,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名称。

三焦郁滞状态下脾胃病辨治

三焦郁滞状态下脾胃病辨治
• 是八法之中的“和”法而非“下”法。
• 常见证候:胸闷脘痞、食减纳呆、恶心呕吐、便溏粘滞不 爽、或伴腹痛、腹泻。苔白腻、脉濡。
• 病机分析:湿邪阻滞三焦,三焦气机不展,气化不及,脾 失健运,水湿停滞,胃肠不和,传导失司。病机的演变常 见气郁湿阻化热而出现中焦湿热证。
• 证候和病机特点:总体是三焦气滞湿阻表现出以中焦气 化不利为中心,见湿阻脾胃、脾不健运、胃气不降、肠腑 失通的证候。
• 证候和病机特点:总的病机特点是三焦元 气不足,协调输布的功能失常所致的整体 气机郁滞。关联的脏腑主要是肝、胃、心、 脾。证候表现除气津失布所见证候外,以 脾虚元气不足,三焦气火郁结,肝火亢旺 的表现为主。
• 2.2.2 内伤病三焦郁滞状态的治法 • 以“通调”为主。 • 调畅三焦,调和营卫,调和脏腑,疏通经络。兼
• 不通则病 :气、血、水、外邪任何一个因素导致三 焦有所不通就会导致疾病。
• 病则不通 :三焦功能失常,会导致营卫、气血、津 液的输布障碍,统称不通。
• 1.2.2三焦郁滞状态的基本治法是“通调”
• 通调三焦,通而调之,调而通之,通中寓 调,调中寓通。
• 就是要流通气血,交通表里,通达上下, 解除三焦郁滞的状态,恢复三焦通畅,达 到“通则不病”。
3 外感病三焦郁滞状态下脾胃病辨治的感悟
反酸嗳气,腹胀腹痛,颜面痤疮,肢凉便 否则很多临床症状解决不好。
是八法之中的“和”法而非“下”法。 中医诊断:胃脘痛 (三焦郁滞,肝火犯胃)
秘,或便溏粘滞,舌暗红脉弦细或舌淡边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三焦郁滞状态是“内伤脾胃”向“百病由生”发展的重要中间步骤。
• 外感常有湿阻脾胃,治法需使湿化气行。 治脾不仅要健脾更要恢复三焦气化,治胃 不仅要降胃更要通降三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阳不内郁,则身热自解;藿香、白蔻、 厚朴芳香化湿;厚朴、半夏燥湿运脾,使脾 能运化水湿,不为湿邪所困,则胸闷、肢倦、 苔滑、口腻等证即愈;再用杏仁开泄肺气于 上,使肺气宣降,则水道自调;茯苓、猪苓、 泽泻、薏苡仁淡渗利湿于下,使水道通畅, 则湿有去路。全方用药照顾到了上中下三焦, 以燥湿芳化为主,开宣肺气,淡渗利湿为辅, 用于湿盛热微。如热重于湿,而表邪又不重, 亦可选用连朴饮。
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 方,体现汗法与和法合用的配方法度, 实际上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用桂 枝以加强通达阳气、驱散寒邪的作用, 用芍药以加强和营敛阴的扶正作用, 用于脾胃气虚外感寒邪的病证。
腑气不畅外感 平素胃热内盛,
腑实不畅,又外感风寒。 症见: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 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 胸膈痞闷,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疮痈肿毒,肠风痔瘘。 治法:疏风清热,表里双解 方用:防风通圣散
1. 病因 作為外感病,其原始病因是外邪,在同 一季节、同一地域环境中,气候的太過 与不及和疫戾之邪等外邪对人群的侵犯, 机会是均等的,却因人体内伤的存在产 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审证求因的结果则 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例如同为春感风热之邪,素有胃热 盛者,热势较高,面色潮红,口干口苦 显著,舌质迅即转红,脉象由数转浮数; 而素有中焦寒湿者则呈现发热微恶风寒, 流清涕,咳嗽,脘腹痞痛,舌苔由白腻 转黄腻,脉濡或滑。原始病因虽相同, 却因内伤不同产生出具有个体性的病因, 这正是审证求因的价值所在。在决定治 法时,必须从这个个体性突出的病因出 发,才能获得疗效。
对于气虚与外感并重者,亦可选用小柴胡汤, 或柴胡桂枝汤治疗。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 主方,少阳病出现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 食,实际上胃气不和,脾胃升降失常的表现。 小柴胡汤证有正气不足与外邪侵袭的病理同 时存在,治宜扶正祛邪;有半表之寒与半里 之热的病理同时存在,法当表里同治;有脾 之清阳不升与胃之浊阴不降的病理同时存在, 又宜升降并调。诸法合用,使正气旺盛,邪 气得除,表邪得解,里滞得疏,郁热得清, 湿邪得化,清气得升,浊阴得降,而三焦和 调。
方用黄芪、人参、甘草补益元气,麦冬、五味子 合人参益气养阴;苍白术健脾除湿,青陈皮理气 化湿,黄柏清热燥湿;升麻、葛根鼓舞脾胃阳气 而升清阳;当归补血活血,神曲消食和胃。全方 清暑益气,除湿健脾。东垣时代可能元气虚者居 多,但我们发现当今素体脾胃湿热盛者恒多,而 又由于一段时间过于劳累,形成湿热气虚证,用 东垣清暑益气汤治疗颇为适宜,夏天的空调病, 冬天暖气环境下的外感,适当加入表散的荆芥、 白芷,有很好的效果。
验案举例
1、 素体胃热盛外感 刘某某,男,53,广发银行。 2005-9-26初诊:着凉后全身疼痛一周。一周 前因劳累后外感风寒,出现全身疼痛,咽痛,双 下颌淋巴结肿痛,颈项活动则疼痛加剧,咳嗽, 痰粘,体温37-39℃,在当地医院打点滴治疗三 天效不显,WBC9.7*109/L,N78%。口苦,纳少, 大便干,舌暗红苔黄,脉浮。
所以湿存体内者易感外湿,外湿又 可加重内湿,二者互为因果,形成 恶性循环。湿为阴邪,粘滞固着, 不易速去,所以湿邪为病,往往起 病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湿 邪重浊,壅阻气机,所以湿邪容易 化热,湿热相合则如油入面,难解 难分,使治疗十分困难。
症见:身热,恶寒,足冷,头闷痛,
体倦怠,身重痛,胸痞脘闷,不饥, 不渴,或渴不欲饮,小便短黄,面 色淡黄浊滞,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化浊,宣气透表。 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 分析:湿浊滞于中焦,非芳香化浊 不除,方中用香豉、藿香芳化宣透 以疏表湿,
4.反应虽剧烈,预后尚良好,一般病程 短 5.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 6.在同一种六淫之气或疫疠之气的大环 境中,外感病人群的症状具相似性,病 邪毒力较强者,可具有传染性,常可用 统一方药防治。
有脾胃内伤基础时的外感病 脾胃内伤的存在常常导致外感病的 非典型性与复杂性,呈现显著的个 体差异性与复杂的临床证候。表现 在病因、发病、三期 (表证期、表 里证期、里证期)演变诸方面。
论脾胃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 外感病与脾胃病之间有着非常密 切的关系。深刻地认识外感病的 脾胃内伤基础,认识脾胃病证与 外感病证的相互影响,不仅对外 感病的辨治有重要的意义,对脾 胃病证的辨治也有一定的价值。
无脾胃内伤基础时的外感病 典型的临床经过: 1. 有明确的外感病史; 2. 急性发病; 3. 因其感寒邪或温邪之不同而按六 经传变或按卫气营血传变;或按表 里三焦传变,传变快,层次清;
分析:胃热内盛,三焦热炽,法当清解。方中连 翘、栀子、黄芩、大黄均有清热解毒作用,既可 解温邪,又可配合石膏清伤寒所化之郁热;热由 气郁而化,过用寒凉,须防损伤阳气,故配合开 表泄邪的防风、麻黄、荆芥、薄荷,令热从表而 散;清利湿热的滑石,泄热通腑的硝黄,引导热 从二便而下,共呈解表通里,表里双解功效。外 邪相侵,影响气血宣流,故配桔梗开泄肺气,协 助麻黄恢复肺气功能;当归、川芎、芍药活血调 营,恢复营血正常运行,共呈调和营卫之功;佐 健脾的白术、甘草,又防止寒凉害胃,成为有制 之师。
气虚湿热 如平素脾胃气虚,又伤暑湿, 或平素内有湿热,劳累后外感,则形成气 虚湿热证。
症见: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微恶风寒,
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 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细。 治法:益气健脾,清热利湿 方用:东垣清暑益气汤 分析:东垣清暑益气汤的本义是治疗元气 本虚,又伤于暑湿者;
气滞外感 平素肝胃不和,气机
郁滞,又外感风寒之邪。 症见: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 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 治法:解表散寒,理气和胃。 方用:香苏散加味。 分析:头痛、发热、恶寒无汗与 一般表证无异;胸脘痞闷,不思 饮食,则为气郁湿阻现象。
平素气郁不舒,一经外感,立即影响 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肝气失疏,气 碍其津,津气交阻,成为外感风寒, 内有气滞的病机。胸脘痞闷虽为津气 阻滞共有证象,此证舌苔薄而不腻, 显然偏于气郁,而非湿重。外感风寒, 不用发散之品,表证不能解除;内有 气滞,不用理气之药,气机不能疏畅。 方用苏叶性味辛温,能开肺气痹郁, 宣通体表毛腠,温散外束寒邪;
外感病对脾胃病的影响 人患外感时,一般食欲较差,这是由于表气郁闭, 影响了脾胃的升降,即所谓“表气不通,里气不 和。”因此,原有脾胃病的症状可因外感而突然 加重,而外感症状并不明显。此时,一定要仔细 分析,原有症状为什么会突然加重,会不会有外 感的因素,可以结合时令气候的变化,饮食起居 的情况分析。如有外邪,一定要先解除外邪,待 外邪解除,症状会迅速缓解,不可误以为原有疾 病恶化,而错失解除表证的良机。
治疗这类病,必须消食和胃,醒脾 化湿,恢复脾运,疏畅气机,利其升 降,开泄腠理,通其出入,使脾运健 而津气行,升降复而吐泻止,表里和 而诸症愈。由此我们获得这样的启示: 预防外感病要少吃,尤其对老人、小 孩以及平素脾胃虚弱者,食后要注意 保暖,盛夏季节饱食后勿吹空调,这 一点非常重要。
脾气虚外感 脾气虚者易感风寒,表现
2. 发病 由于内伤的不同,而发病又呈现出内伤 外感并存的局面,从而造成病变性质与 时令气候不一致的复杂情况。所以盛夏 多暑邪,表现有中寒;隆冬多寒邪,表 现有暑热。对于前者,笔者多用附子理 中汤加香薷、藿佩;对于后者,笔者多 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加荆芥、白芷。两 者虽不同,疗效均满意。
在发病方式上,内伤基础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常外感病发病急骤,先标实表现突出而后 现本虚。有内伤时发病则可缓可急。急则更 急,缓则更缓。首发时即可以有“本虚”出 现。 胃热盛者感外邪起病急,脾气虚者感外邪多 缓慢起病,肺胃阴虚者甚至可因冬天居室内 暖气热而感“燥邪”发病,呈现内外燥并存 的局面。
为气虚感冒。 症见: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 楚,咳嗽,痰白,神疲体弱,气短懒言, 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用:参苏饮
分析:脾为肺之母,脾气虚弱则肺气亦不足, 肺气不能卫外,则表现为反复感冒,而且病 程长。药用党参、甘草、茯苓补气扶正以祛 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桔梗宣肺 化痰,半夏、陈皮、枳壳调理脾胃之气。本 方以补脾气、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为主,稍加 散邪之苏叶、葛根,且苏叶有醒脾的作用, 葛根有鼓舞脾胃阳气升发的作用。所以本方 适宜于以气虚为主,外感较轻的病证,治疗 不可选用麻黄、桂枝等发汗俊药。
方中柴胡有疏畅气机,升发阳气,透邪达表, 解除郁热之功,疏畅三焦气郁;黄芩清肺胃 之郁热;半夏燥湿运脾,生姜温散水湿,三 焦湿郁而独取中焦者,因中焦为水液升降之 枢;人参、甘草、大枣大补元气,以扶正祛 邪。此方柴胡疏散表邪,黄芩清泄里热,姜 夏燥湿行津,是表里同治法;有柴胡升清阳, 姜夏降浊阴,是升清降浊法。将和解表里, 升清降浊,通利三焦融为一体,因此对治疗 脾胃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非常适宜。
脾胃病对外感病证治的影响 脾胃内伤时容易招引外邪,而且不同性 质的脾胃内伤易招致不同的外邪,多遵 循同气相求的规律。脾胃内湿盛者易感 湿邪,脾气阳虚者易感寒邪,胃阴不足 者易感燥邪。
伤食外感 人在饱食的情况下容易感
受外邪,尤其是小孩表现尤为突出。小 孩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容易贪食,一 不小心就吃多了,而在同样的气候条件 下,吃多的人就易患外感。这是由于饮 食壅滞于胃腑,人体的气血就趋于体内, 卫外的功能就下降,所以易感风寒。
平素体内水湿停留之人容易感受外湿,脾主 运化水湿,平素水湿郁积体内之人,脾气必 虚,运化不健; 在相同的环境下,平素脾胃 健旺之人,感受湿邪后,因三焦畅利,水湿 运化正常,湿邪很快得以清除,不致影响气 机的升降。而平素即有水湿停留者,由于排 除水湿的管道壅滞,外湿加重了其阻滞,因 而会进一步影响脾胃气机的升降。
症见:恶寒发热、头重胀痛,脘腹痞满甚
或胀痛,恶心呕吐、腹泻,纳呆,苔腻脉 濡或滑。 治法:消食健脾,理气化湿 方用:保和丸合藿香正气散 分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胃肠型感冒,过 去认为是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其实不一 定是生冷,只要是吃多了或吃了难以消化 的食物,就容易发病,也有人认为自己并 没有吃多,但由于其平素脾胃虚弱,所食虽 不多,但已超过了其消化能力,其致病机 理是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