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1. 引言1.1 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意义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重新审视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方式和目标,促进文言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更富有生活情境和现代意义。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发展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跨学科、跨文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文言文融入到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中,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

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文言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和学习动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全面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文言文教学存在的挑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

这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往往难以准确理解古代汉语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这使得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教师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教授文言文缺乏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也使得文言文教学难以有效地展开和改进。

文言文教学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有必要探索新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文言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中,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的。

通过设定清晰的目标,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更具有动力和目标感,更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基础。文言文 , 文字简练 ,语义含
背景 、 个性 因素 、生活经验的差异 ,
得 出的答案也必然不一样。认 为愚公 不愚者有之 ,认为愚公确实愚者也有
蓄, 省略 的成分比较多 ,这无 疑给学 生留下 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文言
文教学要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 ,就应
之。认 为移山可行者有之 , 为移 山 认 不可行者也有之。认为愚公不愚 ,是 因为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具 有不怕 困难 , 敢于吃苦,敢 于奋斗的
选择一些发散点 ,鼓励学 生全方位 、 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求同一个问题
的不同答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励学生大胆进行逆向探索。总之,只
要教师 善于捕捉创新 的信息, 时 不失 机进行诱导 ,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
到培养。 0
尹 搌 懿 , 教 师 ,现 居 广 东 连 南 。
更加鲜明生动 ,结构更 加严 密完整 。 延伸 , 就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对原文进 行合理的接续。 例如 ,教学 《 石壕吏》一 文时 , 此 文虽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 节,但是
语 言简洁 ,省略成分较多。教师在 I
系,才能使师生亲密合作 ,营造愉悦 的情绪氛 围 ,成 为学生 创新 的内驱 力 。正 如陶行知先生 所说:“ 创造力 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 。
就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对原文进行合理
的补充 , 使原文更加充实丰满 ,形象
言之有理 、 自圆其说 ,有创新价值 能 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 的火花 。 教师 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 ,以提高他们 的创新积极性。不少的事实表明,许 多富有创造性的火花就产生于这些五
花八 门的答案之 中。
四. 逆向思考。开辟创新之路 逆 向思维的含义是反 向思考 ,即

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作者:王木兰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03期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同时还要从主体性学习、课堂内的文化拓展以及学生想象力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新意识主体性学习文化拓展想象力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新需要,引发出的一种创造性动机或愿望。

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量、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其与思维关系上来讲,就是使人们的思维具有一种对于现有条件、状况重新思索的冲动和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结果,思维发展同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简练性正是其思维的直接反映。

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

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

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5篇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5篇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5篇第1篇示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文言文教学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更加适合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文言文教学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借鉴。

一、文言文教学的意义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和思想,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文言文也是汉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提高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1.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语法结构等;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将文言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 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言文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基于任务的教学法。

通过设计各种任务型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文言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4. 情感教育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

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希望广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文言文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增添文言文教学的一抹亮色

创新教学模式,增添文言文教学的一抹亮色

文面前 , 学生需要 一个转化过程 。在教学《 三峡》 一课 时 , 我是
这样处理 译文的 : 3 . 1 让学 生 自己总结译文 方法 。我 问学生 : 现在 请郦 老先生
1 导 出兴 趣 , 让 学生想学
1 . 1 故事导 入法 。在初 中文 言文 中 , 有些 课文 , 故 事性很 强 ,
义, 古 今词义 异 同等等 。我们在 教学 中要注 意综合 、 比较 、 归
使学 生能 举一反三 。如《 捕 蛇者说》 中, 有两句句 子 出现 到 1 . 3 实 物演示法 。 这种方 法就是教师 通过展示 、 演示实 物 , 来 类 , 赋” 、 “ 岁赋其 二 ” 、 “ 更 若役 , 复若赋 ” , 这 两个 “ 赋” 的词 性 意 导入与之 相关 的文 言文教学 。《 活板 》 是 一篇说 明活 板制作 和 “ 前者是动 词 , 征 收的意思 , 后者是 名词 , 赋税 的意 使用程 序的文章 , 学生 对文章 内容很 生疏 。于 是 , 我 在教这 课 义各不 相 同, 《 岳相楼 记》 中也 出现一 个 “ 赋” , “ 刻唐 之前 , 布 置学生准好粘 土 、 小刀 、 金属皮 、 松脂 、 蜡、 草木灰 等物 思 。再联 系复 习旧知 ,
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 自学能力会大大提高。
法后 , 我让学生 自由地读课文, 边读边理解 , 不明 白的地方小
最后难点师生共 同解决 。 1 . 2 成语 导入法 。成语 一般都有 出处 , 有些成 语就 出在初 中 组合作商 讨 , . 2 在 学生大致 理解课文 基础上 ,我没有按 通常 的教法 , 指 文言文 中 , 对 这类文 章 , 若 采用相 应的成 语来 导入 , 会取 得 良 3 好 的效 果 。 如何 引入呢?在教《 曹刿论 战》 一文 时 , 我先要学生 导学生把 课文直译 出来 ,而是设 计了这样一 个环节 :紧扣课

让学生在创造中享受快乐——培养创造精神的文言文教学探究

让学生在创造中享受快乐——培养创造精神的文言文教学探究

等等, 要求学生为游客介绍景点特色或是谈一次做导游的 经过及感受。教学《 登泰山记》 这篇文章, 熟读课文后先 是让学生为泰山做广告 , 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
究, 图寻找一条创新之路 , 高中文言文教 学改革献 出一 己 绵薄。依据近 十年 的教 学实践 , 力 为 之 以培养 学生创新精
神 为宗 旨, 索 总结 出一 些操 作性较强 的思路 方法 , 摸 帮助 学生从 沉闷的文 言文课 堂 中挣扎 出来 , 逐步在 学 习中打开 思维, 创造 中享受 学习的快 乐。 在 关键词 : 言文教 学; 文 创造 ; 乐 快
底是科技的竞争。江泽民同志 19 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 会上也指出, 创新是 一个 民族进步 的灵 魂, 国家兴旺发 是
达 的不竭 动 力 。对 于 学 校 教 育 来 说 , 养 学 生 的创 新 素 培 质 、 能力 已成 了素 质 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 , 培 养 富 有创 创新 而 造精 神 的学 生正 是我们 教 学改 革 的最高 目标 。 相 比较而 言 , 言 文 教 学 是 创 新 教 育 比较 薄 弱 的环 文
是 否成熟 的标 准 。
节。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是教师主讲 , 学生主听、 主记
的形 式 , 缺少 和谐 民 主 的氛 围 , 一定 程 度 上 冲淡 了学 生 在
的仓新热情 , 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 中国传统文化 的名 令
篇 沦为学 生难 以接 受 、 至 拒 绝 接 受 的 “ 羹 冷 炙 ” 甚 残 。要 让 中国传统 文化重 新焕 发她 的 魅力 , 如著 名 特级 教师 陈 正 钟梁 所 说 : 创 新 的 土 壤 是 个 性 , 有 个 性 就 没 有 创 “ 没 新 。 …教 师应该 学会放 开 , 课 堂交 还 给 学 生 , ” 把 营造 一 个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素养包括语文基本技能的掌握、文化素养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1. 阅读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理解文章的主旨等。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进行训练,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2. 写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作文、记叙文、读后感等。

可以从写作结构、用词技巧、逻辑思维等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口语表达的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组织角色扮演、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提升文化素养1. 阅读经典作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可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进行师生共读,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文化知识。

2. 了解历史文化: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名人故事、传统文化等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3. 学习文言文:适当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培养他们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

可以从文言文的词语、句子结构等方面进行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掌握古代文化的精髓。

三、培养思维能力1. 启发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 引导发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

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创新的题目,让他们进行创意的表达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四、提供积极反馈1. 及时表扬鼓励:在学生取得进步或有出色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可以在班级中进行表彰,鼓励学生努力进取,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

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

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学生对其望而却步。

因此,本文将探讨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策略,以期提出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文言文的教学模式文言文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讲授型”和“应试型”为主,这种模式容易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枯燥和疏远的态度。

因此,我们需要创新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1. 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启发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分析和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修辞手法、行文思路等,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

2. 情景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情境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语境。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实地考察历史文化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和体验。

二、文言文的实施策略文言文的教学实施策略是指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合理的实施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以下是几种实施策略的介绍。

1. 培养阅读兴趣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因此,教师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文言文课文,结合故事情节或历史事件,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乐趣和趣味。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 提供辅助工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工具,如注解、词典和平行语料库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字、疑难句等问题,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主导和积极参与为特点的学习方式。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课堂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探讨可能的策略,以期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接触现代文学和流行文化,对于古典文学的兴趣逐渐降低。

文言文古老的文字和结构不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难以激发。

2. 教学资源匮乏当前的文言文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上的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 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多为“讲解+默写”,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也较为有限,难以为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1. 提倡多元化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配合现代教育理念,引入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文言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2. 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可以加强对文言文学习资源的研发和开发,推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文言文教材和教辅资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工具,创造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教师专业化在文言文教学领域,需要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关注,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强化考试改革当前的文言文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引入更多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使文言文学习更加有意义,同时也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说文言文教学创新实践(3篇)

例说文言文教学创新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文言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创新实践,旨在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引言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文言文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理念创新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需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历史。

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方法创新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

例如,在教学《离骚》时,教师可以播放古琴音乐,营造诗意的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史记》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历史事件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受历史氛围。

3.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

4.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游戏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古诗十九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诗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古诗。

四、教学评价创新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一 )培 养学 生 的想象 力
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的
想 象 过 程 就是 创 造 力 的过 程 。想 象 力 有助 于 创 新 思 维 能力 的发展 。 同时 ,想 象 力给 予 人 自 由发 挥 的 空 间很 大 。记 忆 的形象 仅仅 是对 过 去事物 的一种 再生 。 知觉 的形 象 是对 眼 前 的事 物 进行 一 次 感 知 。只 有想 象 力是 具 有 无 限空 间 的 。它 反 映 了过 去 、现 在 、将 来 , 以及 人们 对 一 切 事物 的思 索和 渴 望 。所 以说 , 想 象 力 的培养 十 分 重 要 。在 语文 教 学 中,通 常 会采
导 学生 从 具 体 的词句 入手 ,然 后 通过 朗读 、绘 画 、
表演 等 形 式创 设 情 境 ,激 发 学生 展 开联 想 ,从 而使
学 生进 一 步 感受 到 诗 中 的意境 美 、语 言 美 。 除此之 外 ,通 过 创 设 问题情 境 的方式 ,也 能很 好地 开启 学 生 思维 的大 门 。在 教学 中 ,教师先 要营造 一个 和谐 、 积 极 的课 堂 氛 围 ,然后 对 教材 中存 在 的某种 矛盾 的
取 训练 学 生想 象 力 的方 法 自然 也 不相 同。例 如 ,在
养 和 建立 需 要 日积 月累 和长 期 训 练才 能见 效 。教 师
要 在 日常教 学 中有 意 识 、有 计 划 地激 发 和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思维 能 力 ,尽 可 能 多地 为 学 生提 供 创造 的机 会 。培养 学 生创 新思 维能 力可 以从 培养 学生 想象 力 、
情感,在对文学作 品的感悟中,能触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萌生创新意识。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他们相信 自己 , 而培养和树立 学生的创新精 从
神。
此外 , 文教学要 努力与学 生的生活 经验 语
并鼓励 他们无拘 无束 的 3以学生为主体 , 形成一个开放 、探索 和情 感体验沟 通起来 , 表 达真情 实感。 同时教 师还要 教育学 生树立起 燥 。 育学告诉我 们 :兴趣是 学生发展 创新 思 的教学氛 围, 教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 激发 学生 的探究 兴 等 、 宽松 、 和谐的教学氛 围, 让学生 自主地学 习、 学科 , 语文教学 的质量和 效益直接影 响着经 济 境 , 展学 生的 创造思 维 , 积 极地探 究 , 够发现 问题 , 且在教 师的 指 能 并 导下 , 通过 小组 或者全 班讨 论 解决问题 , 从而 提 高 自己的语 文素养 , 在掌 握知识 的 同时 , 更
维能力的 巨大推动 力” 有兴趣 的学 习不仅能使 。 人 全神贯 注 , 至达 到一 种忘 我的境 界 。 甚 所以

在传 统教 学 中 , 师是主 宰 。 老 上课 时教 师
不迷信权威 , 不墨守陈规 , 于标 新立异 , 敢 不断 总 之 , 语 文教 学 中 一 定要 发挥 学科 优 在 势, 要想方设 法从各个方 面培养学生 的创新素
质 , 语文 教育在 创新 中前进 , 让 让我 们的学 生 在创新 中成长 。
满 堂灌 , 而学 生只 是被 动的记 , 不仅不 容易记 开拓进取 的思想 。 住, 而且就算记住 了 , 时间长 了也 会忘掉 。 事实 上 , 生和教 师之 间应 当有平 等对 话的平 台 , 学
培养 学生 的创 新能力 。
间, 也很少 看到老师 在课 堂上鼓励 那些有创造 乐 学 。 思维 的学生 。 如今 , 课标 提出 了要培 养学生 新 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 力 , 这为深化 小学语文学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文言文二则》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篇简短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这两篇文言文内容简短,但富含深刻的道理,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他们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浓厚,但阅读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指导,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难点:学生能够把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课文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课文节奏。

2.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参考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一、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之一。

中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培养他们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提升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当今学生受到多种信息和娱乐形式的冲击之下,古代文化和文言文教育的地位逐渐下降。

本文将以小学文言文教育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现状和创新策略,力求为提高小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现状分析1. 教材部分缺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年龄的增长,小学文言文主要基础阶段在初中高中已经学过,很多文言文的知识点和语法结构等都是加深和提升。

但是小学的文言文教材大多停留在简单的字词认读和简单的语句结构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文言文的巨大魅力和深厚内涵。

学生往往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对文言文的好奇心和热情很难被激发。

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单一也是影响小学文言文学习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许多小学文言文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解、听写等方法,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

长时间的机械式学习不但枯燥,而且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耐心,导致他们无法真正领会文言文的深层意义和精髓所在。

3. 作业形式死板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文言文学习评估的重要方式。

但是,当前小学文言文作业形式单一,主要是课本上的填空、选择等题型,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练习并不充分,也无法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初中和高中的文言文学习环境。

三、创新策略1. 优化教材内容针对文言文教材的问题,应该优化内容,增加精华,打造有深度、有趣味、有启示的文言文教材。

教材内容重点应该着重呈现文言文的内涵和精髓,整合文言文与现代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关系,让文言文学习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流派及代表作品,示范文言文正确的发音和连读规则,并且动态地将学习与现代文学、音乐、艺术、历史等领域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时代背景和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中,教师要意识培养这方面的素养及能力㊂为此,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文的生字词,逐步抓住课文内的关键词与语句,从而引导学生揣摩与品位,以此认知文本的文字特点和运用规律㊂例如,在‘花的学校“一课上,这是一首泰戈尔的现代诗,其语言生动,充满童趣性和想象力㊂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主动化学习探究,抓住其中关键词,不断随着自己阅读与想象过程中,感知诗歌中充满童趣的语言和表达出的意境㊂如: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㊂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 走过荒野 吹着口号 等关键词,即让学生学习其中修辞手法,也要不断唤醒学生思维想象空间,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有效建构,推动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㊂二㊁开展多元阅读方式,发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断推动学生发现课文的语言美㊁内容美㊁意境美,继而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使得学生更好地感知与挖掘文章内容所蕴含的魅力,从而实现人文精神的树立㊂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应当多元化开展阅读方式,有效将泛读㊁精读㊁朗读㊁批注阅读等方式,整合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样通过适当的阅读方式,推动学生理解与把握文本,深入化感受不同文本所蕴含的内在美㊂如:散文类文本优美的语言描述㊁小说类文本动人的情节㊁诗歌类文本的意境美等,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㊂例如,在教学‘花牛歌“一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泛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朗读文本,随着教师带读㊁领读㊁自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文本所带来的语言美感㊂然后开展师生㊁生生之间的讨论与分析,说一说自己对作者的用词与修辞手法,这样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给予学生极大肯定,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在教师表扬与赞美上,将会极大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㊂最后,在引导学生精读过程中,推动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所蕴含的真谛,从而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自然得到有效提高㊂三㊁学科教育角度出发,加强学生文化传承教育文明的社会离不开社会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㊂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动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是语文学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㊂如:文言文㊁古诗词,则是含有大量传统文化㊂但是由于这些文本写作年代较远,学生不是特别容易理解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教师需要翻阅相关资料,带领学生走进古代文人的世界,不断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㊁不断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感同身受作者书法的思想情感,以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阅读思维理解能力的目的㊂例如,在教学‘山行“一课上,这是古诗其语言难度不高,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上,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性㊁动态化㊁仿真性的秋天红叶的风景,然后推动学生开展自主阅读,随着信息技术光线㊁屏幕㊁音频的组合烘托下,理解古诗大意的过程中又将进一步理解古诗作者的情感,然后教师在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如: 斜 生出 ,并且配置上动态化的情节画面,使得学生深化古诗所表达的意境美㊁画面美,进而发现古诗词的魅力,循环往复下将会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文化传承的核心素养㊂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研究上,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特点,开发与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㊂参考文献[1] 韦婵珠.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9):94-95.[2] 張颜青.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20(15):67-68.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 芹(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第二小学 江西 宜春 336100)ʌ摘要ɔ 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在切实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㊂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其和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关系,其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素材也比较丰富㊂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㊂ʌ关键词ɔ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ʌ中图分类号ɔG 423.1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1-0030-02引言语言类学科彰显人文属性,很少会主动关注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初期,想象力丰富,此时对学生加以引导,能够为孩子未来成长奠定扎实基础㊂语文学科的创新思维,蕴藏在语言表达中,融合在丰富的想象中,也是新时期课程标准鲜明的要求㊂一㊁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养成灵活的思维思维灵活指的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多个方面出发,能够很好地迁移知识和情感,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㊂小学生年龄较小,其思维往往比较活跃,想象力非常丰富,学生往往可以从某个角度出发想出一些比较有趣的创意㊂但是教学的时候,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灵活思考不够尊重,甚至会觉得小学生思维不靠谱,长此以往小学生灵活思考兴趣很容易丧失㊂还有些学生思考的时候太过于发散,上课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㊂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迁移和总结知识和情感㊂比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以及‘观潮“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同一个主题来迁移不同文章的情感表达,并且还可以比较不同文章的表达技巧,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了解不同的景物描写手段㊂二㊁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输出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教学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导致其形成特定的思维定式,得不到有效的关于思考力和想象力的反馈,从而严重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及方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㊂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生字词之外,还包括写作㊁阅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需要教师进一步的细化,并以此作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㊂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不能用固定或标准的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而是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分析并说明阅读内容,鼓03励学生自己独立去思考㊂而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不要急于判断,应该先肯定答案中的可取之处,予以学生口头表扬㊂但如若学生的回答较为片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或分析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再一次的思考与辨别㊂三㊁将语文教学联系生活,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虽然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但对身边的周遭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㊂由于小学生的自身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制约,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强,因此对一些自己想去了解或者已经了解的东西不能进行很好的表述㊂这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语文常识,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积极地展开对事物的研究观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㊂例如,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大自然的一景一物,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语文教师还可以在针对学生人物描写的过程中,正确告知小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的生活,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圆圆的脸蛋㊁大大的眼睛,而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形态㊂小学生要根据不同的人物㊁不同的工作场所进行人物描写,在人物刻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小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积极鼓励小学生进行人物刻画的创新,这样一来,既能帮助小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又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㊂四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养成,离不开博闻强识㊁大量阅读㊂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并把握阅读环节,将创新思维渗透其中㊂在学生阅读中,增加对生活的反观,启发学生在读后有所思考㊁有所互动,真正投入到阅读中㊂对于一些主题,不妨组织设计群文阅读环节,指导学生在对比环节中加以互动,找到同一话题不同表达的个性特点等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与学生的创新思维紧密结合,应当是语文学科教学牢牢把握的㊂结束语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想象力,思维十分活跃,面对同一个问题会提出多种想法,获得不同的见解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教材的充分运用,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拓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㊂参考文献[1] 陈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当代教研论丛,2020(09):62.[2] 林杉杉.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华辞赋,2019(10):201-202.[3] 张昌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7):78.关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潘 军(山东省青岛胶州市实验小学 山东 青岛 266300)ʌ摘要ɔ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微课程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因此针对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同时微课程的开发研究也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㊂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更加值得我们关注㊂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思路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㊂ʌ关键词ɔ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ʌ中图分类号ɔG 656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1-0031-02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㊂在信息时代下,教育呈现出了开放式㊁个性化以及碎片化的特征,同时也催生了微课程的开发研究㊂在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过程中,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实现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建优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㊂一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原则分析(一)系统性原则㊂目前,微课程通常都存在资源构成单一的问题,只是围绕某个知识进行学习,难以体现出课程的整体结构,因此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在于对微课程的设计和规范缺乏整体性㊂作为教师,既要掌握单个知识点微课程的设计方法,也要掌握一个单元甚至一个学科微课程的设计方法㊂要将微课程开发研究的重点放在单元微课程上,积极构建主题式以及系列化的微课程体系㊂(二)聚焦性原则㊂聚焦性是微课程最主要的特点,微课程的聚焦性表现为课程时间短,通常情况下时间为5-15分钟左右㊂除此之外,课程内容精炼也是微课程聚焦性的重要表现之一,要确保微课程的知识点与语文素养点相对应,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微课程的作用和价值㊂(三)情境性原则㊂核心素养的体现,需要以一定的交际情境为基础,这便需要微课程的开发秉持情境性原则㊂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应构建出主题明确的教学情境,这是保障微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㊂(四)交互性原则㊂微课程虽然属于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但是其本质依然还是 课程 ㊂而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技术环境㊁教材㊁教师以及学生这四个要素,要注重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交互性,实现四个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坚固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设计相应的互动版块,提升与学生的互动㊂二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需要教师注重提升微课程的系统化㊂本文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对微课程的开发进行探究㊂(一)微课程设计前期分析㊂‘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课文,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想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但是形象思维仍占主导㊂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微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直观材料的应用,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性体验,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㊂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而课文描写的内容距今年代较远,教师应合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跨越时空的限制,多准备相关的视频素材以及图片资料等,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㊂(二)语言能力类微课程设计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作者应用了大量篇幅对圆明园的辉煌景致进行描写㊂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圆明园辉煌景致的感悟,教师可以创设参观圆明园的交际语境,开发 我是小导游 微课程㊂并营造出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作为导游为游客介绍圆明园㊂先假设圆明园没有毁灭,然后老师和同学一起参观游览圆明园,比一比谁最适合做导游㊂然后向学生讲解导游规范,同时播放示范视频㊂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导游词以及相关图片资料做好准备㊂这样的形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既能促使学生敢于开口,也能引导学生乐于开口㊂(三)思维训练类微课程设计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通过圆面圆昔日的辉煌与毁灭后的残迹之间的对比,激发读者的爱13。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核心素养理念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如何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探究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策略,成为老师们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理念、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探究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方法和实践进行探讨。

一、核心素养理念核心素养理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包括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实践素养、情感素养、价值观素养等。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情感态度等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

目前的教学内容主要局限于古诗文和古典名著的阅读和鉴赏,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紧密结合的内容;教学方法主要以讲解和默写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学生学习负担重、效果不佳。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重词句解释和文句分析,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法知识,导致学生学习负担重,效果不佳,学习动机不足。

3.学生文言文运用能力差。

由于对古文阅读、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感到困难,缺乏实际运用文言文的机会和能力。

以上问题的存在,说明当前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究,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主要重视词句解释和文句分析,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编写与学生生活和情感需求相关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用古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对古代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核心素养

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核心素养

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核心素养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思想和情感。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文言文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呢?首先,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重中之重。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通过文言文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古代汉语表达方式,积累大量的文言词汇和语法知识。

例如,“之”“乎”“者”“也”等常见的文言虚词,以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的文言句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这些语言要素的用法和意义,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文言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准确理解,它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反复诵读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学生能够感受文言文中的韵律、节奏和语气,体会古人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

例如,《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意境,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领略其语言之美,增强对文言文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其次,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

文言文往往蕴含着古人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学习文言文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

比如,在学习《劝学》时,学生要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论证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这就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作者的论证过程。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不应盲目接受传统的解释和观点,而应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例如,对于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学生可以结合不同的文献资料进行思考和辨析,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此外,创新思维的培养也能在文言文教学中得到体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改编、续写或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创新教学方法浅探

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创新教学方法浅探
用过程 中约定成俗 的词组或短语。 很多熟语就是直接来源于古 诗文, 因此巧用熟语发问, 能够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从 而达到理解课文 内容的 目的,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可谓一 石二 鸟。 例如, 在讲完 《 秋水 》后, 当同学们在感叹河伯是知错能改 的典范时, 我提议学生用熟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看看大家从 河伯身上获得 了哪些启发 。同学们的发言非常踊跃, 回答得也 非常到位: 有说 “ 知耻近乎勇”的; 有说 “ 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 的; 有说 “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的; 有说 “ 活到老学到老” 的。在轻松欢 陕的课堂气氛 中, 既让学生归纳了文章主 旨, 又加 深了对文中人物的认知度, 还复习了已学的熟语, 真可谓是一举 数得’ 何乐不为。 三、学生创新意识 的培养 《 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 出: “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 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 潜肓 皂 。”不难看出, 文言文教学 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1 、在主体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主体性学习, 主要表现 在独立性 、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而 自主性, 应着力激 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情感, 丰富学生的生活内 容, 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 自主的学习, 是一种研究 发现的过程, 也是一种创新 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 最大特征—一 独创性在本质上是 完全一致的。 因此, 语文教师在文 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学 习, 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引导学 生进行 自主性学习, 使学生养成独立 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 的 思维习惯, 来激发 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 。 2 、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 意 识 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 以深沉丰富, 乃是 因为数千年积 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 。 中学大量的文言文为我们提供了学 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

学 生提 出 问题 的能 力 。 学 起于 思 ,思 源 于疑 。认 知心 理 学研 究表 明 :怀疑 是 探求 真 理 的前提 和基 础 。化 学 教学 中 ,要 有意 识 引导 学生 敢于 怀疑 和 敢于 批判 ,不唯 书 唯 师 ,敢 于提 出 自己的 见解和 设 想 ,教师 积 极扶 植 ,使 学生 养成 良好 的质疑 习惯 ,从而 培养 创造 性 思维 能力 。 2 、通过 实验 教 学培 养学 生的 创新 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 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 的时候 ,同时用 脑去想不 可” 。 化学是一 门 以实验 为基础 的科 学 。实验是化学 知识的源泉, 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最具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作 用 。做 实验 的 目的 ,并不 是让学生 只学会操作 ,而是 要求学生 熟悉实验原 理, 突破教 材框架 的限制 , 不受 传统思维 和教学模 式的束缚 ,大胆设想 ,寻找完成 学 科 也不例 外 。 实验 的最佳途径 , 以达 到培养学生创 新思维和 创新 能力的 目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 无意教育” 。从 2 . 1在 小活 动 中对 学生 进行 创新 能力 的培 养 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学生的“ 偶像” ,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教出具 小实验 ,重在 感悟 、激 发创 新 。传 统 的化 学 实验教 学 理论 ,都是 从教 师 有 创新 意识 、创 新精 神 、创新 能 力的学 生 。 的角 度 来研 究 实验 的现 象 、数 据 、设计 等 具体 问题 ,认 为 学生 只是 学 生实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创新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任何按固定模式进行 验的主体,从而降低了学生在卖验教学 中的地位,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 的创新教学,它本身就是一种因循守旧,探索才是创新的根本。

创造性:建构文言文教学模式的核心

创造性:建构文言文教学模式的核心

创造性:建构文言文教学模式的核心(一)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语文教学的特色。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①文言文则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及后代模仿而写成的作品。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文言文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明国都的光辉、智慧。

因此,学习文言文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民族意识,提高民族自信力和创造力。

但是,从“五四”时期“文白之争”到主张“取消中学文言文教学”,从1922年《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叶绍钧拟)中“养成用文言文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到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文言文教学真是一波三折,经受着“宠”和“冷”的双重考验。

虽然文言文教学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力和创造力的历史使命,但是,不管是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大纲》降低了要求”,并没有使用文言文教学走出低谷,找到真正的出路。

相反,在探究文言文教学如何发展这条曲折的道路上,却出现了使文言文教学更加被“冷遇”的惨淡局面。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全局来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②再从文言文教学改革的自身出发,“文言文教学改革如何搞,迄今仍是一个被很多人冷落的话题”③,在这条改革路上的坚持者是越来越少,走在语文教学改革前沿的优秀教师,无论是进行教学实践,如公开课、评优课等,还是提出教学新理念等,往往都是现代文“当家”,文言文“靠边站”。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2000年修订的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份量,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多条标准涉及到文言文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同时还要从主体性学习、课堂内的文化拓展以及学生想象力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新意识主体性学习文化拓展想象力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新需要,引发出的一种创造性动机或愿望。

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量、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其与思维关系上来讲,就是使人们的思维具有一种对于现有条件、状况重新思索的冲动和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结果,思维发展同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简练性正是其思维的直接反映。

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

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

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

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

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
的过程。

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

三、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

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

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确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

中学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寡人之
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深思……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震撼。

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

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四、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意识的翅膀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

”想象具有生动的再造性或独特的创造性。

语文学科本来就有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想象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苏轼的《西江月明月几时有》上片对月饮酒,下片望月怀人,上下之间,以空灵澄澈之笔勾对,于醇酒饮酌之间,清风朗月之景,神游于宇宙人生之际,不禁使人浮想联翩:你可以联想到日月光阴如梭流逝,也可以联想到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无限惆怅,甚至可以联想到李白以明月寄喜悦之情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豪迈。

学生对这种意境的个体化、具体化的想象,也就是其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再现。

创新意识就是要求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再创
造。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和引导教学和学习的主体,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不拘泥模式,善于发现,大胆探索,勇于开拓。

这是培养文言教学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文言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收祖国传统的文化,发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才能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安平县教育局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