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2.1——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PPT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2.1——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PPT课件

2021
21
凹岸不稳定性分析
凸岸
凹岸
2021
22

绵江公路对涪江 弯道的技术处理
绵江公路
2021
23
2021
24
地下水等深线 有害工业
盛行风向
地下水流向
生活居住区
改变的地 下水流向
城市水厂
因后建工业用水形成 的地下水漏斗中心
后建的用水量 较大的工业
城市用地分布与地下水流向关系
2021
25
3、气候条件 包括: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1)太阳辐射 日照标准 建筑间距 建筑朝向
– 在二类居住用地中增加“保障性住宅用地”(R20)小类
2021
55
•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 定义: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 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2021
51
城市用地分类中的英文字母含义
2021
52
居住用地
2021
53
• R居住用地调整说明
– 中小学用地划入“教育科研用地”(A3)。 – 将原来的四级标准调整为三级标准:
• “一类居住用地”(R1)是设施齐全、布局完 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包 括别墅区、独立式花园住宅、四合院等。
2021
42
菜地
林场
铁路 公路
机 场
污水处理场
港口
休疗 养地
山地 公墓
工 业 仓库 生 公园 活 居 住 市中心
河流
湖 泊
水 水源

农田
城市用地202的1 组成
菜 地
43
花纹图例
公别拉河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ppt课件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ppt课件

城 市 热 岛 效 应
四大火炉城市
七大火炉城市
1、城市与自然环境 城市对自然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干岛效应、绿岛效应 土壤结构改变,地面下沉 水质恶化 温室效应
海平面上升;病虫害增加;气候反常,海洋风暴 频繁;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滑坡与崩塌
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着重在与城市用地 选 择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分析。
益阳市总体规划图
滑坡与崩塌
滑坡与崩塌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PPT课件
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的分类
城市用地对应于所担负的城市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用 途。城市用地的分类方法,各个国家并不一样。
中国建设部于1990年后制定并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城市用地划 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计有10大类,46中类和73小 类。
设计洪水标准频率1—0.33,洪水重现期100—300年 ②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 具有城市用水意义的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 盲目抽用,易形成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漏斗”
⑶气候条件 太阳辐射、风象
⑷降水与湿度 ⑸地形条件
②风象 风是以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示的。
风向一般是分8个或16个方位观测,累计某—时期中各个方 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 数的百分比值(即风向的频率)来表示。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1讲解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1讲解
构造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二) 自然环境条பைடு நூலகம்分析
•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是作为一项条
件而存在并给予考虑的,通常称之为自然环境条件或简称为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有物理的、 化学的、生物的等; 包括地质、水文、气 候、地形、植被,以 及地上地下的自然资 源等。
资料的勘查 资料的收集 按规划阶段的需要进行整理 分析和研究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5)矿藏
• 分布与开采影响到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城市布局的形态。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2、水文和水文地质
• (1)水文条件 • 指地表水系情况对城市的影响,如江、河、湖、海等。 • 利:城市水源地;可发展水运;满足城市造景需要;改善城
• 既包括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 地,还包括非建设用地。如农林田、山地、水面所占的土地。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 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 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等用地; ⑤墓葬地 指陵园、墓地、殡葬场所及附属设施用地。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二)城市用地的属性
1、自然属性
• 其存在是自然的,具有不可移动性,既有明确的空间定向性,还有耐久 性,不可能生长或毁灭。每块土地各具有相对的地理优势或劣势,并且 各所具有的土壤和地貌特征。
2、社会属性
• 权利表征:绝大部分土地已经有了明确的归属,土地属于一定拥有土地 的社会权力。
如兰州的峡谷带型城市 • 然条件影响城市的 “个性”。如苏州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教案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教案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教案教案标题: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学科:地理学年级:高中目标:1.了解城市用地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掌握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对特定城市用地进行合理的分类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通过图片或实地参观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的兴趣;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城市用地为什么需要分类和评价?分类和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城市用地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a.解释城市用地分类的意义:便于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b.介绍城市用地常见的分类方法,如按用途划分、按等级划分等。

2.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a.介绍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的意义:为城市土地配置提供科学依据;b.阐述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如综合评价法、权重法等;c.结合案例,介绍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的具体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35分钟)1.选取一个具体城市,以一些地区为例进行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的案例分析;2.指导学生收集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和评价;4.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分类和评价结果,并进行讨论。

四、总结(1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城市用地分类和适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引导学生思考:城市用地分类和适用性评价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3.提问鼓励学生思辨:如何通过合理的城市用地分类和评价,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五、拓展与实践(剩余时间)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自己关心的城市用地问题,并进行分类和适用性评价;2.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城市用地分类和适用性评价的实践应用。

教学评估:1.教师分析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城市用地分类和适用性评价的掌握程度;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他人的分类和评价结果,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3.教师收集学生的作业内容,评估学生对城市用地分类和适用性评价的应用能力。

城市规划原理21――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PPT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21――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PPT课件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总体布局
4
第一节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对应书本第十一章)
5
第一节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用地概述
(一)城市用地(概念)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
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 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 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及城市开发区 域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
形成的地面水。
3) 水文地质条件:
上层滞水
分为①上层滞水;②潜水;③承压水
土壤水 沼泽水
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 下降,甚至枯竭。 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面 下沉,对防洪、排水、市政工程带 来问题。
潜水面 潜水含水层 隔水层
承压水含水层 隔水层
19
20
地面沉降的危害:市政基础设 施、道路桥梁、港区码头、地 下管线的损害和深井事故、地 裂缝等等
B.在地质不稳定地区,不宜布置庞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如三峡坝址 C.如在设防地区的建筑需要进行处理,如变形缝的设置,以及建筑物
的高度控制
5) 矿藏
15
绵阳市地质构造分析
龙 门
窦团山 江油
绵阳
隐伏断裂

德阳
龙 四川盆地
成都

地表断裂

16
未发现断裂带前的规划方案
隐伏 断裂
某镇规划方案的修改示意
17
22
凹岸不稳定性分析
凸岸
凹岸
23

绵江公路对涪江 弯道的技术处理
绵江变的地 下水流向
城市水厂
盛行风向
地下水流向

011城市用地类别及其适用性评价

011城市用地类别及其适用性评价

E1
E13
E2
坑塘沟渠
农林用地 其他非建设 用地
蓄水量小于10万m3的坑塘水面和人工修建用于引、 排、灌的渠道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设施农用地、田坎、 农村道路等用地 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不用于畜 牧业的草地等用地 城镇、村庄、独立用地内部尚未利用的土地 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不用于畜牧业的草 地等用地
2.用地评定的分类 按照部颁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定.须对城市用地作出 适宜性区划,—般将之分成三类: 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 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 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 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程技术几无绝对难以修 建的用地,所谓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指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 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这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 平。
Page 21
E3
E31 E32
空闲地 其他未利用 地
湖北工业大学土建学院
城市规划原理
二、城市建设用地及其分类
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8大类、35中类、44小类
代码 codes R A B M 用地类别中文名称 Chinese 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英文同(近)义词 English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commercial and business facilities industrial
湖北工业大学土建学院

城市用地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城市用地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城市用地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建设条件评价和经济性评价。

这三方面在许多方面也是相互穿插在一起的而不是孤立的,因此必须以综合的思想和方式方法进行评价。

一、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就是以城市建设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从自然条件出发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适用性进行评价,主要是在调查研究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按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对用地在工程技术与经济性方面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以确定用地的适用性程度,为正确选择和合理组织城市建设和发展用地提供依据。

城市用地的适用性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一类用地一类用地即适于修建的用地。

这类用地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危险,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等特点,是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的建设要求的用地。

这类用地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就可以进行修建。

其具体要求是:(a)地形坡度在10%以下,符合各项建设用地的要求;(b)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c)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d)没有被百年一遇洪水淹没的危险;(e)没有沼泽现象或采到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面积水的地段;(f)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

(二)二类用地二类用地即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

这类用地由于受某种或某几种不利条件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其条件后,才适于修建的用地。

这类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

其具体情况是:(a)土质较差,在修建建筑物时,地基需要采取人工加固措施;(b)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的深度较浅,修建建筑物里,需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排水措施;(c)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超过1~1.5米,需采取防洪措施;(d)地形坡度较大,修建建筑物时,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还需动用较大土石方工程;(e)地表面有较严重的积水现象,需要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f)有轻微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需要采取一定工程准备措施等。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 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 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 矿区。
2008年5月12日14:28
四川汶川大地震
震级8
地震,可以瞬 间将人们 的美好的生活破坏贻尽。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 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县(北纬33.2度,东经96.6 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4 公里。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 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 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冲 沟
喀斯特现象
(4)地震
• 成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见下一页)
• 震级:地震强度大小的等级
• 烈度: • 1)地震后受震地区地面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 • 2)地震烈度有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基本烈度指以一百年内在 该地区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为准,它是设防的依据。设计 烈度是在地区宏观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地区内的地质构 造特点,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等的不一致性所出现小区域地 震烈度的增减,而据此来制定更为切实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 准。
(二)城市用地的属性
1、自然属性
• 其存在是自然的,具有不可移动性,既有明确的空间定向性,还有耐久 性,不可能生长或毁灭。每块土地各具有相对的地理优势或劣势,并且 各所具有的土壤和地貌特征。
2、社会属性
• 权利表征:土地属于一定拥有土地的社会权力。 • 经济表征:土地的经济价值已不是表现土壤的肥脊程度,而是更多的表 现在土地在城市的特定环境与地点所产生的地点价值,以及土地利用本 身经济潜力的差别。另外通过人为地对土地进行开发,可以提高土地的 可利用性,也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性。 • 法律表征:有一定法律约束及保障,经立法程序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和支 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是一项资产,有一定法律约束及保障。

第11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11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2、城市用地的属性 (1)自然属性: (不可移动性、耐久性和不可再 生性等) (2)社会属性:(依附于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力) (3)经济属性:通过人类社会活动而体现出的经 济价值; (4)法律属性:土地权益及其转让等,通过法律 保障。
3
3、城市用地的价值
(1)使用价值:可用作城市活动场所,由于区 位、地质等差异影响使用价值; (2)交换价值: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具体表 现为地价、租金或费用等,2009年全国土地出 让价16000亿元,约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 土地的经济产出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3)地面的坡度对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 的影响。
67
(4)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 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有利于 合理的地布局建筑、绿地等设施。
(5)地貌对通信、电波有一定影响,如微 波通信、电视广播、雷达等对地形都有 一定的要求。
4、地形条件
城市各项工程建设总是要体现在 城市用地上,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规 划布局、道路走向、线型、各种工程 的建设以及建筑的组合布置、城市的 轮廓、形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地形分类
名称 极高山
绝对高度 (m)
>5000
相对高度 (m)
>1000
名称 高丘陵
绝对高度 (m)
200-500
相对高度 (m)
(1)城市用地的归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 有制”;“城市市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
(2)城市用地的管理
“国务院土地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 工作”,设置县级以上的土地管理机构,行使管理职能。 在城市建设用地管理方面,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 总体规划相衔接,通过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土地管理相协 调的过程,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推进城市的建设和 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第1章到第18章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一、城市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规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

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

(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第1章到第18章市广场为中心。

2、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水环境容量
第28页,共43页。
人口集聚度
经济发展水平
第29页,共43页。
交通可达性
第30页,共43页。

间 开

适 宜 性
第31页,共43页。
第二节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 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
➢ 超越狭隘的建设视野,转为全球的人居视野 ➢ 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
36
第36页,共43页。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8大类,35中类,42小类)
建 设
用 地
37
第37页,共43页。
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城市用地构成
类别名称 居住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工业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绿地
占建设用地比例(%) 25~40 5~8 15~30 10~25 10~15
第38页,共43页。
【城乡用地汇总表】
第39页,共43页。
【城乡用地平衡表】
见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 建设用地标准(2012)
第40页,共43页。
第41页,共43页。
第42页,共43页。
【本章思考题】
1.城市土地的属性?城市用地的价值?
2.城市用地区划类型? 3.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应考虑哪些因素?进行适宜性评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我国现行城市用地分类?各种用地的比例构成?
第二节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矿藏
建筑地基

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同的地基承载
质 力,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建设项目合理

分布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非常重要


第17页,共43页。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土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载体。

城市用地评价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及用地的经济性评价三个方面。

其中,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

进行城市用地评价必须用综合的思想与方法。

1城市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三个方法1.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候与地形等方面的内容。

1.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1.2.1布局结构包括城市各功能部分的组合与构成是否合理,对城市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今后发展的要求;现有环境污染源对用地布局结构会有什么影响;城市内外交通布局结构是否协调;城市用地结构与各项用地指标比例是否表达城市性质的要求等。

1.2.2市政与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煤气等管网、厂站及公共绿地的分布与容量是否合理,对城市环境有无影响,是否有利于城市防灾;商业服务、文化教育、邮电、医疗卫生设施分布、配套是否合理,质量是否合格等。

1.2.3社会经济构成包括人口结构及分布、各项城市设施的分布及容量,应与居民需求之间互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相应的就业结构,都将影响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与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

此外,在选择城市用地时还要考虑有较好的工程准备条件(如平整土地、防洪、改良土壤、降低地下水位、制止侵蚀、防止滑坡与冲沟的形成等)与外部环境条件(如与周围城镇的经济联系、资源的开发利用、交通运输条件、供电与供水条件等)。

1.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对城市土地基本特征的分析。

城市土地除具有土地资源的共性以外,还有其特殊性。

一是承载性。

城市土地是接纳城市生产、生活各项活动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载体,为城市各项建设与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场所。

第11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完整版)

第11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完整版)
基本烈度:一百年内在该地区可 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是 设防的依据设计烈度:在地 区宏观基本烈度基础上,考 虑地区内地质构造特点,地 形、水文、土壤条件等不一 致性所出现小区域地震烈度 的增减,据此制定更为切实 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准。 避免在强震区建设城市。
2.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条件——江河湖泊水体,不但可作为城市水源,同时还 在水运交通,改善气候,稀释污水,排除雨水以及美化环 境等方面发挥作用。为防治洪水,在城市用地选择时要按 照洪水频率,利用高亢地形,同时避开洼地、滞洪区等部 位。城市防洪标准要区别不同城市设施的重要性,采用不 同的设计标准频率。
第11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1节 城市用地概述 第2节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第3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第1节 城市用地概述
1 城市用地的概念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资源,是人类社会 活动的基本载体。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 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 需要的空间。
第2节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1 城市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基本的条件,深深地影响着
城市的生成与发展。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特有的城
市环境形态。
清明上河图反应宋东京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圆明园设计图反应古代城市建设的自然观
2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地质、水文、气候、地形、植被、地 上地下资源等;
兰州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地下溶洞
人为原因造成灾害
2012年西安城市地陷
滑坡滑坡与崩塌——滑坡是斜坡在风化作用、地表水或地下 水、人为的原因,特别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斜坡上的 土、石向下滑动(常发生在丘陵或山区,在选用坡地或紧 靠崖岩建设时需要注意)在规划用地时,应确定滑坡地带 与稳定用地边界的距离。必须选用有滑坡可能的用地时, 应采用具体工程措施。崩塌的成因主要是岩层或土层的层 面对山坡稳定造成的影响。当裂隙比较发育,且节理面顺 向崩塌的方向,尤其是因争取用地,过分人工开挖,导致 坡体失去稳定而崩塌。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

主要内容分22章叙述,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

目录
第1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第3章城市规划体制;第4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第2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5章生态与环境;第6章经济与产业;第7章人口与社会;第8章历史与文化;第9章技术与信息。

第3篇城乡空间规划:
第10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11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第12章城乡区域规划;第13章总体规划;第14章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4篇城市专项规划:
第15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第16章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第17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18章城乡住区规划;第19章城市设计;第20章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第5篇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21章城市开发规划;第22章城市规划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大纲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5年招收本科插班生《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本大纲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插班生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

城市规划原理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为其它与城市规划相关课程打下一个理论基础,考查学生对城市规划相关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应用。

二、考试知识点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熟悉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以及城市的发展历程,掌握城镇化的含义,理解我国城镇化过程的特点。

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理解中国和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的思想,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思想,了解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

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掌握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城乡规划技术系统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了解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第4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不作为考核内容)第5章生态与环境(不作为考核内容)第6章经济与产业了解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产业分类,理解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联系。

第7章人口与社会理解城市人口的界定,人口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了解人口增长和人口构成,以及人口预测的方法。

第8章历史文化(不作为考核内容)第9章技术与信息了解城市规划常用的技术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第10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掌握编制城市规划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城市规划的层次体系和主要内容,了解城乡规划的修改和审批。

第11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掌握城市用地的概念、属性和归属,理解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的主要因素,了解城市用地的分类和构成。

第12章城乡区域规划掌握区域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熟悉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区域规划的类型。

第13章总体规划掌握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职能、城市性质、城市建成区、城市发展方向、市域、市区、规划区等概念,理解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之间的关系,了解城市常见布局形态的特点,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和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中国古代城市总的特点:①中国古代城市始终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城市有变化和发展,也有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发展方式上没有根本变化。

②中国古代虽然统治力量在更换,但城市始终是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没有出现由于朝代的更换城市衰退、缩小或废弃。

③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中央集权统治,有完整、庞大的官僚机构,封建都城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大,一般城市的规模也不小;而且由于中央集权的控制,许多城市是以加强军事、政治目的而修建起来,由经济发展而完全自发产生发展的城市较少。

④城市中统治阶级是中心,宗教也是封建统治利用的工具,宫殿、官署衙门是城市布局中突出的主要建筑物,与儒家思想结合的封建理制和等级观念支配着城市规划思想。

⑤中国封建社会有两大类型:一是从政治军事统治要求出发而新建的城市,一般多有整体规划意图布局规划方正规则;一是由于经济地位的原因在原地不断发展扩建的城市,布局不太方正规则,有一定的自发性;居住方式为里坊制和街巷制,商业为集中设市和分散的市和商业街。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早期因政治军事需要新建、规则形式的、采用里坊制、集中设市的城市要多一些,后期因经济原因在原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不规则的、采用商业街和街巷制的城市要多一些。

1、古代城市具有哪些特征?(1)城市所处位置大都是交通便利之处,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农产品的集散地;(2)手工业匠人在城市的专业化和集中化趋势不断增强,城市对乡村和周围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3)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的吸引能力,总体规模较小、数量很少;(4)城市消费规模超过生产规模,城市的消费主要靠农村的地租和税赋来支撑,这时,城乡关系是对立的。

古代城市的这些特征使城市功能逐步多样化,一些城市管理问题也开始突出,相应的法律条文也开始产生首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选择方案比较
第57页/共66页
第二 节 城市用地分类及构成
一、城市用地分类
(一)1933年的“城市规划大纲”中,明确居住、 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用地
(二)我国1990年颁布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 划建设用地标准》划分为10大类、46中 类和73小类
(三)2007年根据《城乡规划法》,将城市建 设用地分为8大类、35中类和44小类
角砾(中密)
30-50
大孔土
15-25
粘土(固态)
25-50
沿海地区淤泥
4-10
粗砂、中砂(中密)
24-34
泥炭
1-5
细砂(稍湿)(中密)
16-2
江油
窦团山



四川盆地



绵阳市地质构造分析
地表断裂
隐伏断裂
返 回
第13页/共66页
某镇规划方案的修改示意
二、城市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功能构成
1、按照行政隶属等次:市区、地区、郊区
2、按照功能用途组合:工业区、居住区、市中心区 和开发区等
(二)城市用地的比例构成
还有市辖县、建制镇、一般镇,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等划分
第62页/共66页
城市用地的功能构成示意图
第63页/共66页
自学内容讨论(2)
通过风向频率图和风速图,分析盛行风向、最小风频风向和静风频率
第32页/共66页
3、气候条件
(2)盛行风向
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相对风向频率最小,工业区放在虽小风频上风向,居住区在下风方向
全年拥有两个盛行风时,避免工业区在上风向,一般将工业和居住区布置在盛行风两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滑坡与崩塌
• 滑坡与崩塌均为物理地质现象。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 在风化作用、地下水、人为原因,特别是受重力的作用, 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常发生于山区或丘陵 地带。
• 崩塌 成因主要是由山坡岩层或土层的层面相对滑动,造 成山坡失去稳定而塌落。当岩体倾斜、裂缝比较发育,要 注意不要过分开挖。
• 对待地面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 (1)水对城市的影响——防洪标准、措施的合理制定,保证城 市建设的安全。
• (2)城市建设可能对原有水系的破坏——如过量取水、污水的 大量排放、改变水道与断面等。
(2)水文地质条件
• 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 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 (1)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后二者可作为城市 水源;承压水由于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较小,不易受地面污染, 可作为城市的主要水源。 • (2)地下水对城市选址、确定工业项目和城市规模的影响 • 1)地下水储量影响城市选址和工业建设项目 如华北地区城 市;建设项目如冶金、煤电、化工、造纸等 • 2)地下水质影响部分行业选址与布局 如饮料业、酿酒业等 • 3)地下水开采要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 • 4)地下水流向决定城市工业和居住生活用地的相对位置 • 5)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影响建筑物布局
(二)城市用地的属性
1、自然属性
• 久 性,不可能生长或毁灭。每块土地各具有相对的地理优势或劣势,并且 各所具有的土壤和地貌特征。
2、社会属性
• 权利表征:土地属于一定拥有土地的社会权力。 • 经济表征:土地的经济价值已不是表现土壤的肥脊程度,而是更多的表 现在土地在城市的特定环境与地点所产生的地点价值,以及土地利用本 身经济潜力的差别。另外通过人为地对土地进行开发,可以提高土地的 可利用性,也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性。 • 法律表征:有一定法律约束及保障,经立法程序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和支 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是一项资产,有一定法律约束及保障。
【中国十一大地震】
• 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 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山东郯城大地震震级为8.5级郯城 大地震,波及8省161县,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 一,破坏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称“旷古奇灾”。 •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 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 破坏。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 强烈地震。死亡4万余人。 • 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中国甘肃昌马堡发生震级为 7.6级的大地震。死亡7万人。余震持续竟达半年。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中国四川茂县叠溪镇发生震级 为7.5级的大地震。
•既包括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 地,还包括非建设用地。如农林田、山地、水面所占的土地。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 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 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特殊用地:是指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墓地等用
2.生态失衡的效应
• 城市无节制发展。 城市改变了土地自燃形态。如植被破坏、 土壤硬化、水土流失等 • 城市改变了“局部气候”。如热岛效应 • 城市改变了水文条件。如河道变更、地下水污染等
• 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城市地面下沉改变自然地形与地表 构造
(二)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是作为一项条 件而存在并给予考虑的,通常称之为自然环境条件或简称为 自然条件。
•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6秒,中国辽宁省海城县发生震级为 7.3级的大地震。由于此次地震被成功预测预报预防,使更 为巨大和惨重的损失得以避免,它因此被称为20世纪地球科 学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
•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震 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
• 邢台地震由两个大地震组成: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 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1966年3 月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发生震级为 7.2级的大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经济损失10亿 元。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发生震级为 7.7级的大地震。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为中国1949 年以来继1954年长江大水后第二个死亡万人以上的重灾。
(五)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
• 城市用地的归属 • 城市用地的管理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 (一)城市与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与城市的相互影响 • 自然条件影响城市选址。如交通城市、港口城市、石油城市 • 自然条件影响城市发展。如黄河边的开封
• 自然条件影响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如兰州的峡谷带型城市
• 然条件影响城市的 “个性”。如苏州与天津
2008年5月12日14:28
四川汶川大地震
震级8
地震,可以瞬 间将人们 的美好的生活破坏贻尽。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 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县(北纬33.2度,东经96.6 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4 公里。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 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 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1、地质条件
• (1)建筑地基
• 自然地基的构造和土层的堆积情况不一样,地基的承载力 则也就不同。自然地基的构成是土与石,其承载力各不相 同,了解地基承载力情况,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建设项目分 布以及施工经济性影响极大。
• 地基承载力——地耐力: 指地基单位面积上容许承受的荷 重,在此荷重下,地基不会发生大的变形和破坏。影响地 基承载力大小的因素:地下水、地下水浸泡则降低承载力, 可以用排水方式给以改变;地下为可溶性岩石,承载力低, 将导致建筑物塌陷,不宜修建。
(三)城市用地的价值
1、使用价值
• 在土地上进行各种城市建设工程,通过人为加工,可以创造 出各种不同的活动场所,而具有使用价值。土地的地形、地 貌、地质等影响土地的使用价值。
2、经济价值
• 当土地作为商品或者某方面权利的有偿转移而进入市场,就 显示出它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转化以地价、租金或费用为 其表现形式。因地质、位置不同,影响土地的经济价值。
• 对地下水有污染的建设项目不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方向。
滑坡
崩塌
(3)冲沟
• 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所形成的沟槽。冲沟切割地面,使用地 支离破碎,影响用地使用,分活动性冲沟及稳定性冲沟。 • 类型: • 活动性冲沟——即冲沟还在继续发展。规划时不能利用该地 带。 • 稳定性冲沟——冲沟已经稳定了,不再发展,可以利用。 • 应分析冲沟的分布、坡度、活动与否,并应了解冲沟的发育 条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 此外还有喀斯特现象——石灰岩溶洞;沼泽地、泥石流、砂 丘等。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 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 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 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 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
• 中国1980年编订了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 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 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 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 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 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
沼泽地
泥石流
泥石流
(5)矿藏
• 分布与开采影响到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城市布局的形态。
2、水文和水文地质
• (1)水文条件 • 指地表水系情况对城市的影响,如江、河、湖、海等。
• 利:城市水源地;可发展水运;满足城市造景需要;改善城 市气候条 件;稀释污水、排除雨水及美化环境。
• 弊:洪水;冲刷岸边;泥沙淤积。
• 3)防震措施:
• 确定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以便制定设防标准;避免在强 烈地震区建城市;按照用地的设计烈度及地质、地形情况 安排相宜的城市措施;在详细规划布置中,对建筑密度的 确定、各种疏散避难的通道和场地的安排,都须按震时的 安全需要考虑。
地震成因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以地震波的形式向 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 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 地面水:包括由城市用地范围外流来的河流泾流量以及城市 范围内 降雨形成的地面水。作用:城市水源的选择 • 洪水 百年内洪水发生的状况,及河段的变化情况,绘出洪 水的淹没线图。 • 地下水 • 分为①上层滞水;②潜水;③承压水。 • 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形成“漏斗”, 造成水质污染,严重的还会造成水源枯竭和地面沉陷。 • 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对防洪、排水、市 政工程带来问题。
冲 沟
喀斯特现象
(4)地震
• 成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见下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