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教程之制作水波纹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ya教程之制作水波纹效果

这个教程将教会你在粒子碰撞水面的准确位置产生波纹。

1.碰撞事件

首先打开rippleStart.ma文件。可以看到这个场景中用上一个例子中的方法设置水流,我们现在想让粒子在碰到水面时产生波纹。选择粒子和水面。执行particles->make collide,再创建碰撞事件particle->particle collision events

将新生成的粒子与重力连接,设置geoconnector的值如下图

设置新生成的粒子(splash)的生命值为0.5

2.波纹的运行规则

现在我们需要知道粒子击中的是nurbs曲面的哪个具体的位置。我们需要用collisionU 和collisionV这两个属性。给粒子(P)添加collisionU和collisionV属性。

粒子在没有击中曲面的时候,它们的collisionU和collisionV的值都会是-1.你可以把粒子的render type 设置成numeric然后在下面的attributeName里填上collisionU 或者collisionV查看

我们想让粒子P一撞到曲面就让它消失,可以给粒子P写一个runtime表达式:

if(collisionU!=-1)lifespanPP=0;

现在播放,粒子仍然会穿过水面,并没有消失。把粒子的lifespanMode设置为lifespanPP only.再播放,好了。

现在我们需要记录一些数据:碰撞点的UV 坐标、碰撞发生的时间。

我们将用一个全局变量来记录这些数据,稍后用于波纹的纹理。用全局变量其它的表达式才可以调用这些数据。将前面的表达式替换为下面global int $dropCount;

global vector $collisionData[];

if (collisionU != -1) {

$collisionData[size($collisionData)] = << collisionU, collisionV, frame>>; lifespanPP = 0;

$dropCount++;

}

$dropCount是一个碰撞的计数器,在这里作用不大,可以去掉,更改表达式如下:global vector $collisionData[];

if (collisionU != -1){

$collisionData[size($collisionData)] = << collisionU, collisionV, frame >>; lifespanPP = 0;

}

size的作用是返回一个数组有多少个元素。

通常情况下,会有许多粒子在同一个位置与水面碰撞,因此我们让系统每隔5个粒子记录一次碰撞的数据。将表达式更改如下:

global vector $collisionData[];

if (collisionU != -1) {

if (particleId%5 == 0)

$collisionData[size($collisionData)] =

<< collisionU, collisionV, frame >>; lifespanPP = 0;

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计算。我们也可以在一个locator上添加一个属性,用来控制它。

选择rippleControls locator modify->add attribute

我们将用一个ramp纹理来产生水的波纹。先来看看ramp

现在新建一个ramp,更名为rippleRamp,删除这个ramp的place2dTexture。为ramp 写一个表达式rippleRamp.vCoord=.5;

把ramp下面的颜色调成黑色,上面的颜色调成白色,中间的删除。将ramp贴到水面的材质的颜色上。

再建一个samplerInfo 节点,更名为si。

将前面的表达式改成下面的:

global vector $collisionData[];

if (frame<2) clear $collisionData;

int $i;

float $amplitude;

float $totalAmplitude = 0;

// control variables

float $frequency=100;

float $decay=4;

float $timeDecay=.01;

float $ampMult = .5;

float $speed = .25;

for ($i=0; $i< size($collisionData);

$i++) {

vector $data = $collisionData[$i];

float $tdist = (frame-($data.z))*$speed;

float $dist =

mag(<> -

<<($data.x),($data.y),0>>);

float $x = ($dist*$frequency - $tdist); $amplitude= (1 -

smoothstep(0,3,$x))*(1+cos($x))*exp(-$dist*$decay-$tdist*$timeDecay);

$totalAmplitude += $amplitude;

}

rippleRamp.vCoord =

clamp(0,1,$totalAmplitude*$ampMult);

可以看到if (frame<2) clear $collisionData;这句是起到了避免重复播放时发生错误的作用

下面的就是产生波纹的语句。同样把这些控制属性加到locator上,方便于调试和修改。找到这几个变量,修改为

flo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