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
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
![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bdd18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8.png)
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一、波浪式栽培模式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疗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近两年发展迅猛。
湖北省枝江市食用菌协会的科技人员努力探索鸡腿菇的最佳栽培模式,他们创造的波浪式栽培模式产量高,效益好,值得推广。
下面将波浪式栽培模式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波浪式栽培模式,即在铺料播种时,将床面的培养料设置成一种起伏不平的波峰和波谷,形似水面波浪。
此种栽培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一是设置波峰和波谷增加了床面出菇的表面积,与平面栽培床面相比,出菇面积增加了50%以上。
二是对床面和料内的小气候环境能进行有效地调控。
通气供氧,排除料内有害气体,调控料温等方面均优于平面栽培法。
三是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前提下,栽培的单位面积产量可提高30%-40%,原材料的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长。
操作实施方法:生产前期的配料、发酵、栽培场地的整理与消毒和栽培后期的各项管理工作等生产程序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下面有具体介绍)。
不同点在于:一是厢面宽度设计为120厘米,有利于提高普通农用薄膜的利用率。
二是采用分层播种,即二层料二层种,提高发菌速度。
三是在铺料播种时,呈纵向在厢面按等距离铺成各30厘米宽的三条料,料厚10厘米,中间留出两条各15厘米宽的空隙暂不铺料。
料面稍整平后,播上用种量1/3的菌种,然后在料面铺一层15厘米厚的料,同时将预留空隙处铺3厘米厚料,随即将料面整理成半圆形(龟背形),使其形成波峰和波谷,波峰高22厘米,波谷底宽15厘米。
最后将剩余的2/3菌种均匀地播满料面,用木板轻轻拍平,盖上薄膜、草帘,保温保湿,发菌管理。
经15天-20天,料内菌丝长入料内一半或2/3时,及时覆盖经人工改良后的覆土。
波峰、波谷的覆土厚度达5厘米,覆土后15天-18天,在波峰和波谷各处可大量出菇。
试验证明,鸡腿菇覆土厚度在5厘米左右时,长出的菇个体肥大,柄粗短,开伞迟,产量高,质量好,价高而畅销。
二、发酵方法及质量标准利用稻、麦草栽培鸡腿菇的原料发酵方法是:1.原料预湿用来栽培鸡腿菇的稻、麦草必须是新鲜,干燥,无霉烂变质,未被雨淋,金黄色或黄白色的隔年陈草或存放期在2个月以上的当年草。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31c3c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2.png)
培养料准备
根据鸡腿菇生长需求,准 备充足的培养料,如稻草 、麦秸、畜禽粪等。
设施设备
准备好灭菌设备、接种设 备、培养设备等,确保设 备齐全、完好。
栽培配方与培养料配制
栽培配方
根据鸡腿菇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栽培配方,如稻草80%,麦秸10%,畜禽 粪10%等。
培养料配制
将各种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使培养料达到一定的湿度和营养 水平。
采收方法
用竹刀或小刀将鸡腿菇从菌柄基部轻轻割下,避免损伤周围的小菇蕾。对于未成熟的鸡腿菇,可保留 下来继续培养。
鸡腿菇的加工技术
切片干燥
将采收的鸡腿菇洗净后切成薄片,放在烘筛上烘干,或用热风在烘房内烘干。干燥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盐渍
将鸡腿菇洗净后切成薄片,加入适量食盐拌匀,放入干净的容器中,上面覆盖一层食盐,密封保存。
高于一般蔬菜和水果。
鸡腿菇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 酸和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等 ,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
重要作用。
此外,鸡腿菇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预防便秘和
肠道疾病。
鸡腿菇的种植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高品质、安全健康的食品需求 不断增加。因此,鸡腿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用菌,具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
鸡腿菇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生长周期短,抗逆性强,适应范 围广,产量高,且对环境无污染。因此,鸡腿菇种植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 方向之一。
02
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
鸡腿菇的形态特征
鸡腿菇的菌盖呈钟形或圆锥形 ,表面光滑,呈灰褐色或褐色 ,直径通常为4-10厘米。
鸡腿菇的菌褶呈白色或灰白色 ,密集而窄,延生。
床栽鸡腿菇的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床栽鸡腿菇的技术及病虫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5c9ad9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7.png)
床栽鸡腿菇的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床栽鸡腿菇是一种在家庭菌棚中种植的优秀食用菇,其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然而,床栽鸡腿菇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也是很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床栽鸡腿菇的种植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希望能对菇农们提供参考。
一、种植技术床栽鸡腿菇的种植技术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 菌种的选购与制备菌种是培育鸡腿菇的重要基础,因此菌种的选购要求很高。
选购时要选择生长力强、对环境适应力高、产量高的菌种。
制备菌种时,需要选择基质进行培养。
一般来说,菌种可以使用玉米粉、蔗糖等基质进行自然培养,也可以使用液体基质进行液体培养。
2. 材料的准备床栽鸡腿菇的材料可以选择废弃材料、农产品残渣等多种材料。
一般来说,材料中的木屑可以增加鸡腿菇的风味和口感,豆腐渣可以增加营养成分。
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无污染、无毒性、无农药残留的材料。
3. 材料的消毒消毒是床栽鸡腿菇种植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材料的消毒可以采用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等方法。
在消毒时,需要规定好消毒时间和消毒温度,避免发生消毒不彻、消毒过度等情况。
4. 床面的堆放堆放床面时要注意布置合理,避免床面过高或过低,要注意材料的均匀分布。
在堆放时还需注意床面的通风透气,避免气味过重。
5. 菌种的接种在装填床料后,需要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床面上,接着再用工具将菌种压实。
接过要注意,接过过浅或过深都会对菌种的生长造成影响。
6. 日常管理床栽鸡腿菇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保持床体的湿度和光照条件、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避免病虫害的入侵等。
二、病虫害防治床栽鸡腿菇生长过程中还会遭受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很多菌农需要对鸡腿菇的病虫害进行相关防治。
常见的鸡腿菇病虫害有以下几种:1. 鸟类损害鸟类损害是鸡腿菇栽培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
建议在室外种植鸡腿菇时,可以使用网罩或搭设简易芦笼等设施防止鸟类的入侵。
2. 斑点病害在种植鸡腿菇时,可能会遭遇斑点病的侵袭。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鸡腿菇如何做好出菇管理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鸡腿菇如何做好出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6bcf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6.png)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鸡腿菇如何做好出菇管理鸡腿菇是一种非常可爱的蘑菇品种,因其形如鸡腿,肉质似鸡丝而得名,味道鲜美,口感极好,营养丰富,那么,鸡腿菇要怎么种植呢?下面小编来带你了解一下吧!一、鸡腿菇的栽培季节鸡腿菇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草腐粪生土生菌,属于恒温结实性中温型菇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3~28℃,子实体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18℃。
春秋季均可栽培,秋季栽培一般6~8月份制栽培种,9月下旬至12月至12月上旬出菇,春季栽培一般在11月至年2月份制栽培种,栽培种需要适当加温发菌,4~6月份出菇。
二、鸡腿菇的栽培方法1、种植场地的选择,首先鸡腿菇的环境适应能力好,所以对于不同的条件,它有着自己的方法,鸡腿菇不仅能在地面上生长,而且它还能子在地窖中生长并且四季都可以,不限季节,只要能够提供。
2、栽培原料的发酵,种子要先发酵,其栽培的原料也要同时进行发酵,将草帘盖上后两天内不能翻动它,等到第三天才可以进行,翻料时又是时一个检查的过程,我们要将鸡腿菇的菌种进行位置互换一下,让其在发酵时受热均匀,然后做好其排气工作,再将塑料膜盖上即可。
3、脱袋后覆土出菇,将已经发酵好了发育差不多成熟了的菌袋放到地下进行覆土出菇,首先将菌袋脱下,然后将菌袋摆满整个畦,用土壤将其填满,不要流出缝隙,然后进行第一次浇水,每天对土上面进行喷水,让水分把土壤浸透浸湿,等三个多星期就可以出菇了。
三、鸡腿菇的出菇管理1、幼蕾:鸡腿菇幼蕾期是出菇期对生长环境件要求最严格的阶段,最适宜的条件是温度20℃左右,湿度90%左右,通风适中,保持空气新鲜,光照100~300勒克斯。
2、幼菇:鸡腿菇幼菇期较之幼蕾期可适当放宽条件,保持温度15~20℃,湿度85%~95%,光照300勒克斯以下,通风可适当加强,但不能有强风吹进棚内。
3、成菇:随着子实体的不断发育生长,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也逐渐粗放,此时棚温保持在15℃左右,空气湿度85~95%,光照100~300勒克斯,光过强易使子实体过早产生并翻卷鳞片,并且使菇体色泽加深。
棚栽鸡腿菇6要点
![棚栽鸡腿菇6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35b3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8.png)
棚栽鸡腿菇6要点鸡腿菇味道鲜美,鲜嫩可口,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又具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发展潜力大。
利用蔬菜种植基地的塑料大棚进行轮作鸡腿菇生产,可取得可观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步骤介绍如下:1.大棚遮阳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鸡腿菇,首先必须对大棚进行遮阳处理,早秋栽培在大棚表面宜采用草帘覆盖,晚秋或冬季可用二层的遮阳膜覆盖,为防止大风吹掉草帘,最好是在草帘的表面再盖一层遮阳膜。
大棚四周的薄膜要求能掀得起,放得下,便于通风换气。
2.泥土处理原来种过西瓜或蔬菜的大棚栽培鸡腿菇,在做畦床前先除虫一次,采用敌敌畏或杀灭菊酯农药喷施,严禁使用高毒农药。
在投放菌袋前要把泥土充分倒细。
一个大棚内做三条畦床为宜,每一条畦宽在90厘米左右;投菌袋的坑深不超过30厘米;坑做好后撒入干的散石灰消毒。
3.菌袋制作鸡腿菇子实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8~30℃,最适为12~18℃,浙江省北部地区栽培鸡腿菇,在9月底后就可以出菇,故制作鸡腿菇的菌袋在8月中旬以后,采用15厘米×32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
培养料配方配方A:棉籽壳90%,麸皮4.5%,玉米粉4.5%,石膏1%;配方B:杂木屑75%,麸皮15%,玉米粉8%,糖1%,石膏粉1%。
按常规方法拌料,装袋,灭菌,接种。
接种后在清洁的培养室内发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40天左右菌丝长满培养料,再移入栽培棚开袋。
4.投放时间鸡腿菇的最大特点为不覆土不长子实体及特别能耐低温,菌丝在低温的环境下,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开袋时一定注意当时的气温条件,能否适宜鸡腿菇子实体的形成。
鸡腿菇脱袋覆土后一般在15天左右就能形成子实体。
蔬菜大棚栽培鸡腿菇,秋季最早投放时间在9月中旬,最适宜投放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
5.覆土方法鸡腿菇的菌袋长满菌丝后,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脱袋投放菇床上,一边投放一边马上覆土,覆土材料可直接用菇床旁边泥土,需充分捣碎并预湿。
覆盖材料最好是营养土,在覆土前一个月,选择无污染区的田地,翻耕时加入粪肥,经自然堆积发酵再打碎,加入1%石灰调节含水量在25%进行覆土。
鸡腿菇栽培注意事项
![鸡腿菇栽培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b4819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f.png)
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 保持鸡腿菇的新鲜度和品质。
04
注意事项与建议
保持环境卫生
清洁菇房
定期打扫菇房,清理残留的杂质 和污染物,保持菇房的清洁和卫
生。
消毒处理
对菇房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以 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保持通风
保持菇房良好的通风环境,降低 湿度,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05
前景展望与问题探讨
鸡腿菇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全球鸡腿菇市场持续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鸡腿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市场需求不断 增长,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鸡腿菇栽培技术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鸡腿菇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包括菌种选育、栽培工艺、采收 加工等方面,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鸡腿菇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鸡腿菇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进行深加工,如烘干、罐装等,延长了保质期,提高了附加 值。同时,鸡腿菇的菌渣等剩余物也可以进行综合利用,如制作有机肥、饲料等。
鸡腿菇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菌种退化与病虫害问题
鸡腿菇的菌种容易退化,影响产量和品质。同时,鸡腿菇 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加强生物防治和栽培管理 措施。
鸡腿菇栽培注意事项
汇报人: 日期:
• 栽培场地选择与准备 • 菌种选择与培育 • 栽培与管理 • 注意事项与建议 • 前景展望与问题探讨
01
栽培场地选择与准备
栽培场地的选择
01
02
03
交通便利
选择距离公路、铁路等交 通干线较近的位置,以便 于运输和销售。
场地环境
选择地势平坦、环境干净 、水源充足且排水方便的 地方。
鸡腿菇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鸡腿菇的种植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fd4f03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b.png)
鸡腿菇的种植方法有哪些鸡腿菇是一种药用菌,经常食用鸡腿菇有助消化、增加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
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鸡腿菇是怎么种植。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种鸡腿菇的方法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鸡腿菇的种植方法【栽培季节】上海地区和邻近的江浙一带秋季均可栽培。
秋季栽培,一般6-8月份制栽培种,9月下旬至12月至12月上旬出菇。
春季栽培,一般在11月至年2月份制栽培种,栽培种需要适当加温发菌,4-6月份出菇。
【熟料袋栽】栽培菌棒的制作与栽培种相同。
将培养好的菌袋脱袋后横排或竖排放入畦中,菌棒间间隔2~3厘米,填以肥土,每平方米排放30个菌棒,排放完后,再覆土3厘米左右。
如果土壤太干,可稍喷水,然后盖上事先用5%来苏尔液浸泡过的聚乙烯塑料薄膜。
科研人员曾对菌棒横排或竖排做过对比试验,表明竖排出菇较快,生物学效率较高。
覆土宜分两步进行,先在菌棒间填满土,浇透水后再在菌棒表面覆土约3厘米厚的细土,用喷雾浇水,以避免土层板结,而利于出菇。
覆土以厚度0. 5~1厘米的为主,不要大于2厘米。
保持栽培房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温度调节至16~22℃。
室外或大棚应有遮阳措施,避免强光照射。
一周后,菌丝恢复生长并连结成块,每天掀开塑料薄膜喷水,同时增加通风,以刺激菌丝体纽结,形成菇蕾。
菇蕾破土后,在管理上以通风、增湿为主。
经10余天精心管理,子实体迅速长大,约七成熟,即应及时采收。
1、培养料配方配方一:棉籽壳(发酵)90%,玉米粉8%,尿素0. 5%,石灰1. 5%。
配方二:棉籽壳(发酵)88%,麸皮11%,石灰1%。
配方三:平菇菌种料45%,棉籽壳(发酵)45%,玉米粉9%,石灰1%。
以上配料的培养容器均可用长34-36厘米、宽14-17厘米、厚度0. 05-0. 06毫米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
2、灭菌要求:以1. 5公斤/厘米2的蒸汽压力灭菌1. 5小时或常压蒸汽灭菌8-10小时。
3、发菌管理:接种后,菌种培养温度控制在22-28℃。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及配方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及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498a3f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2.png)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及配方
鸡腿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优质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
下面是鸡腿菇的栽培技术及配方。
栽培技术:
1. 培养基准备:将玉米梗、麸质、菌棒和玉米糠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制成菌棒。
2. 菌棒消毒:将制好的菌棒放入压力锅中进行蒸汽消毒,时间为1-2小时。
3. 菌种接种:消毒好的菌棒取出,凉干后进行菌种接种。
一般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菌棒表面,再用保鲜膜包覆菌棒,放入培养箱。
4. 培养箱温度控制:将菌棒放入培养箱内,保持温度在20-28摄氏度,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1500勒克斯。
5. 通风换气: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6. 取下老菌棒,更新菌棒:当菌棒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取下旧的菌棒,更换新的菌棒。
配方:
1. 菌棒原料:玉米梗、麸质、菌棒和玉米糠等原料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水分含量:菌棒中的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60-65%左右。
3. 菌种选择:选择具有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菌种进行接种。
值得注意的是,鸡腿菇的栽培技术及配方在不同地区和环境条件下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
化。
同时,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也对鸡腿菇的栽培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大棚常年栽培鸡腿菇技术
![大棚常年栽培鸡腿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7fdbee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a.png)
大棚常年栽培鸡腿菇技术玛纳斯县是中国优质棉之乡,每年都生产大量的优质棉籽壳而且价格低,是种植食用菌的优质原料,尤其是栽培鸡腿菇,适应性强,简单粗放,投资少,效益高,易管理。
现将大棚常年栽培鸡腿菇技术简介如下。
1、生长环境鸡腿菇适应性广,抗病虫害能力强,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3-35℃,最适温度为25℃左右;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是5-33℃,最适温度为15-25℃;培养料含水量以65%-70%为宜。
鸡腿菇是好气性菇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氧气。
对光照不敏感,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阶段需弱的散射光。
2、对大棚的要求根据鸡腿菇的菌丝体具有极强的抗衰老性和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而且不需要过高的光线,在四季栽培中,大棚上先铺上一层塑料,塑料膜上盖两层草帘。
在3月中旬-10月底,草帘上不盖大棚膜,11月初-翌年3月上旬,在草帘上盖上大棚膜,以达到保温效果。
3、栽培料的配比与拌料配方一:新棉籽壳95.5%,石灰2%,磷肥2%,尿素0.5%,水150%。
配方二:新棉籽壳54.7%,平菇废料40%,石灰2.5%,25%的多菌灵0.3%,磷肥2%,尿素0.5%,水150%。
将以上两种配方中的辅料溶于水中,均匀地喷洒到棉籽壳中,拌匀后盖上塑料膜进行发热,当中间温度达到40-50℃时,翻堆,将中间的翻到外边,外边和上边的翻到中间,再盖上塑料膜进行发热,1天后可以装袋,一般发热需2-3天。
4、装袋和灭菌将发热好的栽培料装入24厘米×45厘米的食用菌专用塑料袋内(装的不要过松过硬,否则会影响发菌),两头要扎紧,然后进行常压蒸气灭菌,当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0-12小时,然后停火10小时,当袋温降到30℃左右时,即可开始接种。
5、接种和发菌5.1接种将灭好苗的苗袋、菌种、接种所用的器具都放到接种室,用保菇王进行烟雾消毒灭菌半小时,半小时后进接种室接种,接种量为栽培料的10%-15%。
种接好后,两头不要扎的太紧,然后进行发菌管理。
鸡腿菇栽培技术
![鸡腿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4f88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0.png)
鸡腿菇栽培技术鸡腿菇(学名:Laetiporus)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食用菌,其菌盖形状像鸡腿,因此得名。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如果你也想尝试在家栽培鸡腿菇,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1. 栽培基质的选择鸡腿菇可以在不同的基质上生长,常见的基质包括木屑、锯末、稻草等。
选用合适的基质对于鸡腿菇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无污染、新鲜的基质,确保基质中没有有害微生物的存在。
2. 培养环境的调节鸡腿菇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要在70%-80%之间。
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调节温度和湿度。
可以利用加热灯或加湿装置来调节温湿度,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3. 菌种的选择与接种选用优质的鸡腿菇菌种对于栽培成功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从良好生长的鸡腿菇菌体上进行分离得到的菌丝体作为菌种。
接种时,将菌种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质上,保持适当的接种量,有助于菌丝的快速生长。
4. 保持适宜的湿度在鸡腿菇的栽培过程中,湿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可使用喷雾器进行湿润保湿,保持培养基质的适当湿度,避免菌丝干枯。
同时注意不要让基质过湿,以免引起病菌滋生。
5. 光照与通风鸡腿菇在栽培过程中需要适宜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可以选择提供间接光照,如自然日光透过窗户或光照灯照射。
通风可以利用风扇或开启门窗来保持空气流通,预防病菌滋生。
6. 防治病虫害在鸡腿菇的栽培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菌丝生长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
如发现病菌滋生,可以用适当的杀菌剂进行处理。
对于害虫,可以手动清除或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7. 收获与保存通常情况下,鸡腿菇的生长周期为30-45天。
当鸡腿菇的菌盖形成并开始展开时,即可进行采摘。
采摘时,用消毒的工具切断菌盖与基质的连接处,避免留下伤口。
收获后鸡腿菇可以鲜食或进行加工处理,也可以冷冻保存。
总结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我们可以在家中成功地栽培出美味的鸡腿菇。
鸡腿菇栽培技术
![鸡腿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c7c5f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f.png)
鸡腿菇栽培技术
鸡腿菇,又称杏鲍菇,是一种适合家庭栽培的食用菌。
以下是鸡腿菇栽培技术:
1. 选择种菌:种菌质量是影响菌棒成活率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建议选择有生产经验的大型菌棒厂家的高质量种菌。
2. 制作菌棒:菌棒是鸡腿菇的主要栽培基质,一般采用由麦秸等杂草和玉米秸秆等混合得来的材料制作。
制作过程需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3. 接种种菌:将种菌均匀地喷洒在菌棒上,然后用保鲜膜包好。
放置在温度约为25℃,湿度在70%左右的环境中。
4. 等待发菌:在接种后约7-10天左右,菌棒表面会长出白色的真菌丝,这时需要把保鲜膜取下,转移到适当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下。
5. 开始生长:鸡腿菇从发菌到成熟的时间约为3-4个月。
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并及时喷水保持菌棒湿度。
6. 收获菌棒:当菌棒表面出现裂纹并开始变黄时,表示菌棒已经成熟,可以开始收割。
把菌棒抽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晾干或烘干,即可食用或销售。
以上是鸡腿菇栽培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栽培过程中要保持卫生,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 1 -。
鸡腿菇棚栽高产要点
![鸡腿菇棚栽高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91d9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f.png)
06
鸡腿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的原理及要点
鸡腿菇生物学特性
鸡腿菇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 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分 解木质素、纤维素等能力,能 够利用多种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繁殖。
高产栽培的原理
高产栽培鸡腿菇的关键在于创 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包括营养 、温度、湿度、光照、酸碱度 等方面,促进鸡腿菇的快速生
稻草
稻草是一种可再生的农业废弃物,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鸡腿菇 栽培的理想原料之一。选用干燥、无霉变的稻草,并尽量将其切碎, 以便于菌丝吸收和分解。
栽培料的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
木屑50%,麦麸20%,稻草 20%,石膏粉1%,碳酸钙1%
,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 0.5%。
配方二
木屑70%,麦麸15%,稻草15% ,石膏粉1%,碳酸钙1%,磷酸 二氢钾0.5%,硫酸镁0.5%。
光照
空气
鸡腿菇的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而在子 实体形成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以促进菌 盖的发育。
鸡腿菇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一定要求 ,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鸡腿菇的生殖方式
鸡腿菇是担子菌门的一种真菌 ,其生殖方式主要是通过产生 担子和担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 ,鸡腿菇的菌丝体成熟后会形 成子实体,子实体上会产生担 子和担孢子。
发菌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入消毒过的培养室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为70%以下。发菌期 间注意通风换气,并保持培养室黑暗。当菌丝长满袋后即可移入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
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移入出菇房,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为80-90%。出菇期间注意通 风换气,并提供充足的散射光以刺激子实体形成。当子实体成熟后即可采收。
北方地区鸡腿菇栽培技术
![北方地区鸡腿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c4ab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d.png)
北方地区鸡腿菇栽培技术北方地区是适合鸡腿菇生长的地区之一,以下是关于鸡腿菇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选材鸡腿菇的菌种选用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在北方地区,可以选择优质的菌种如玉米秸秆孢子菌种或菌包。
菌种应具有无病害、无虫害的特点。
二、菌种培养首先要选择好培养基,北方地区一般使用玉米秸秆或稻草作为培养基。
将培养基与蘑菇菌种混合均匀,填充到培养袋中,并使用菌针进行接种。
接种后要进行严密的封袋,避免细菌和病菌的侵入。
之后将袋子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一般为25-28摄氏度,光照适中。
保持湿度,通风适度。
三、培育环境1.温度控制:鸡腿菇的生长温度一般为25-30摄氏度,最适温度为28摄氏度。
在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所以需要使用温度调控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
2.光照控制:鸡腿菇的生长需要适量的光照,但光照过强会导致成品菇变黄。
在北方地区,可以利用人工灯光补充光照。
3.湿度控制:鸡腿菇喜欢湿润的环境,湿度应保持在75%-85%之间。
可以通过喷水或设备来保持湿度。
4.通风控制:鸡腿菇需要适量的空气流通,通风不良会导致菇体生长不健康。
可以通过设置通风设备来调节通风。
四、育苗育苗是鸡腿菇栽培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将菌包打开,将基质原料均匀地撒在育苗盘上,再将其覆盖一层薄膜,并保持湿润。
一般情况下,育苗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以上。
待菌丝蔓延到培养基面后,即可进行移栽。
五、移栽移栽是将育苗过程中的鸡腿菇移到下一个环节的过程,这一步骤需要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将育苗的菌丝均匀地摆放在下一个培养容器中,覆盖基质。
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对菌丝进行压实或抖散。
六、嫁接技术鸡腿菇嫁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首先选择好中间种菌丝,将其嫁接在吐丝菌上。
嫁接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5-28摄氏度,湿度在80%以上。
嫁接后,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发育。
菌丝长到一定程度后,即可进行移栽。
七、病虫害防治鸡腿菇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病虫害,如炭疽病、菌核病等。
鸡腿菇种植技术
![鸡腿菇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709fc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9.png)
鸡腿菇种植技术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是中温恒温性大型食用菌,发菌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不需光刺激,可在防空洞及山洞中周年栽培,菌袋发满菌后,不覆土不出菇。
菇棚出菇可安排在早春、秋季播种。
(1)备料:农业下脚料及部分工业废弃料都可作为栽培鸡腿菇的原料,常用配方为:棉籽壳90%,麦麸6%,尿素0.5%,磷肥1.5%,生石灰2%,适于熟料栽培;玉米芯70%,豆秸20%,麦麸8%,生石灰2%;麦秸48%,鸡粪48%,石膏粉2%,生石灰2%。
栽培鸡腿菇的培养料一般需要经过发酵处理,其方法可参照双孢菇发酵技术,发酵时间控制在5天~9天,也可熟料栽培。
(2)铺料播种:发酵培养料和熟料袋脱袋铺畦,播种方法参照双孢菇。
(3)覆土出菇:土质选择最好是营养土,加入1%生石灰并调节含水量在25%。
(4)育菇:出菇期水分管理要少而勤,增加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达85%~90%。
控制通风量与出菇量成正比,避免强风直吹畦床,以免影响菇的色泽和品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以700勒克斯~800勒克斯的光强最宜;温度在16℃~22℃时菇体长势最好。
- 1 -。
鸡腿菇种植技术
![鸡腿菇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456551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7.png)
鸡腿菇种植技术鸡腿菇是我国北方的一种野生菌,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具有营养、保健双重功效。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鸡腿菇种植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鸡腿菇种植技术一、选用优良菌种鸡腿菇脱毒新品种EC05的菌丝在3~35°C气温下均可生长,8~32℃出菇正常。
二、栽培管理人工栽培因采用大棚保护性栽培,从9月至来年的3月均能播种,从11月至来年6月均能出菇。
三、培养料配置配方:①玉米芯500千克,敖皮50千克,棉仁饼15千克,石灰15千克,磷肥15千克(或磷酸二氢伺1千克),尿素3千克,硫酸镜0.5千克,水700~900千克。
②木糖醇渣1车,玉米芯500千克(或玉米秸200千克或麦秸125千克),棉仁饼100千克(或豆柏50千克),款皮250千克,石灰150千克,磷酸二氢饵4千克,硫酸模2千克,尿素15千克。
四、培养料发酵将培养料拌匀后,建成宽1.5米、高0.6米的料堆。
当料温升到50°C时,每天翻堆一次,翻前可向堆表面喷少量水.以无干料为宜。
翻堆时将中心的料翻到表层,将表层和底层的料翻到中心。
料温可升到60~80°C,发酵期一般5~10天。
发酵成功的料为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无酸味和氨昧,深棕色,而且有发酵料的甜香味。
五、装袋播种每袋装5层菌种4层料,然后用大头针封口。
装袋要注意松紧度,用直径3厘米的木棒在袋两头各打一个斜孔。
六、发菌期的管理10月份以前的菌袋靠地排放一层,袋与袋之间留3厘米空隙,发菌地除在菇房内,也可利用民房和树荫下发菌。
10月份要求室外发菌,选背风向阳的空地,将地整平开始排菌袋。
秋季排3层菌袋,冬季排4~5层,袋与袋之间留3厘米空隙,行与行之间留10厘米空隙。
菌垛上面盖10~20厘米的麦秸,再盖上塑料棚膜,四周靠地面用砖将塑料膜架起4个通风口。
发菌期菌袋内温度控制在20~25°C,利用揭盖塑料薄膜和调节通风口的方法控制菌袋温度。
当料温降到38°;;;C时即可装袋,随装袋随排菌垛,随盖麦秸和塑料薄膜。
鸡腿菇栽培养护管理技术
![鸡腿菇栽培养护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7329e4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4.png)
鸡腿菇栽培养护管理技术1.生长和发育条件(1)养分:鸡腿菇能够通过多种碳氮源。
在纯培养中,葡萄糖和果糖常被用作主要碳源,蛋白胨和酵母膏被用作主要氮源。
栽培时,以农作物秸秆、棉籽壳、玉米穗、杂草、出菇废料、动物粪便等原料为碳源,以麸皮、米糠、玉米粉、豆饼粉和尿素为培养料的氮源。
无机盐包括磷、钾、钙、镁、硫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硼、钼等微量元素,其中磷、钾、镁最为重要。
培养基(料)配制中常常添加的无机盐有磷酸二氧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石膏(硫酸钙)、过磷酸钙、碳酸钙等。
(2)温度:鸡腿菇是一种中温真菌。
孢子萌发的相宜温度为22-26,24左右萌发快。
菌丝体具有很强的耐低温本事,在-10不会冻死。
其生长温度范围为3-35,最适温度为24-28,过高或过低菌丝生长速度都会减慢。
菌丝在30以上停止生长,快速老化,自溶变黑,40死亡。
子实体的形成需要温差刺激,温差范围为5-10。
子实体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16-24。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子实体大量浮现,质量好,产量高。
当温度低于8或高于30时,子实体不易形成。
在相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菇体厚、饱满、坚固,品质好,贮藏期长;温度高时,子实体生长加快,菌柄拉长,菌盖小而薄,菇质差,开伞易自溶。
(3)水分和湿度:鸡腿菇培养料的相宜含水量为60%-70%,相宜含水量为65%左右。
水分低,菌丝生长缓慢,稀疏无力;含水量过高时,供氧不足,菌丝生长受阻。
床栽含水量可稍高,袋栽含水量不要太高。
发酵后培养基含水量在70%左右,栽床时菌丝生长旺盛。
生长久,空气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左右。
子实体生长阶段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相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
湿度不足,子实体薄,生长缓慢;湿度过高和通风不良,菌盖简单得斑病。
(4)光照: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旺盛、新奇。
强光会抑制菌丝生长,加速菌丝老化。
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阶段需要适量的散射光。
鸡腿菇的种植技术要点
![鸡腿菇的种植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dda75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a.png)
01 Chapter01020304鸡腿菇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
温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90%之间。
湿度鸡腿菇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但避免直射阳光。
光照保持种植场地通风良好,有利于鸡腿菇的生长。
通风了解鸡腿菇的生长环境需求土壤位置选择合适的种植场地根据鸡腿菇的营养需求,配制适量的营养液,可添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营养成分。
准备培养料和营养液营养液培养料02 Chapter03温度控制01春季种植02秋季种植鸡腿菇的种植时间选择菌种选择菌种培育菌种保存030201菌种选择与培育种植方法与栽培技术栽培基质种植场地播种浇水和施肥采收03 Chapter控制光照和温度光照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通风控制保持湿度和通风除草管理在鸡腿菇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除草以避免杂草与鸡腿菇争夺养分。
同时,需要注意除草剂的使用,避免对鸡腿菇造成损害。
病虫害防治鸡腿菇常见的病虫害包括霉菌、细菌和虫害等。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鸡腿菇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如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害04 Chapter成熟标志收获时间鸡腿菇的成熟标志与收获时间采收方法和注意事项采收方法使用刀具将鸡腿菇从基部割下,保留菌根,避免损伤菇体。
注意事项采收时应注意清洁卫生,避免杂质和污染物混入,同时避免过度采收,以保护菌床。
鸡腿菇的加工和储存方法加工方法储存方法05 Chapter某农业合作社在温室大棚内种植鸡腿菇,产量高、品质优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成功案例二某农民在自家庭院内种植鸡腿菇,通过合理的栽培和管理,实现了稳定的生产和销售。
成功案例一成功种植的案例分享VS问题一解决方法可能是由于培养料湿度过高或过低,需要调整问题二解决方法问题三解决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与香菇比较鸡腿菇和平菇都是白色伞菌,但鸡腿菇的伞状物较厚、口感更佳,而平菇则相对较为普通。
与平菇比较与金针菇比较与其他食用菌的比较和鉴别方法THANKS。
鸡腿菇如何进行栽培
![鸡腿菇如何进行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44ca77d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d.png)
鸡腿菇如何进行栽培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极好,栽培鸡腿菇也是要讲究其中的方法的,有什么关键的栽培要点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鸡腿菇栽培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鸡腿菇栽培要点要点一、鸡腿菇的覆土:由于鸡腿菇具有菌丝不接触土不出菇之特点,所以必须覆土。
覆土材料用50%的田园土,40%的河淤泥土,8%的草木灰,另外加1%~2%的石灰粉混合拌匀,最后用水喷湿,含水量为60%~70%,应掌握捏之成团,掉之能散为限度。
覆土厚度一般在3~5厘米,土粒大小不超过直径2厘米为最佳。
堆在一起用薄膜盖严,顶上做成凹形,放容器加甲醛和高锰酸钾气化杀菌48小时,然后散堆放气3天备用,不可淋雨。
要点二、鸡腿菇生长温度:正常鸡腿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3~35℃,最适为22~28℃,菌丝抗寒不抗高温,35℃以上菌丝出现自溶现象。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9~26℃,9℃以下易死亡,28℃以上易开伞自溶。
在16~20℃子实体发生量多,生长快,产量高,20℃以上品质开始下降。
气温20~27℃,10天左右菌丝可长到土表,此时可去膜。
要点三、鸡腿菇生长的湿度:鸡腿菇正常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掌握在85%~90%,高于95%易发斑点病,子实体基部及菇柄易呈灰黑色腐烂,菇盖顶端多为黑褐色。
熟料袋栽发菌阶段相对湿度以70%为宜,生料床栽发菌阶段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
可采取往空中或墙上喷水保湿。
要点四、鸡腿菇生长对光照的要求:在适宜的光照能促进菌丝生长。
在光强小于10勒克斯以下时,菌丝生长相当缓慢,平均比正常情况推迟约7~11天才会出菇。
子实体在没有光刺激时生长也非常缓慢,平均推迟5~9天采收,而且生物学效率也一般,约为100%。
当光照过强,若达到1500勒克斯以上时,无论菌丝或子实体的生长都比10勒克斯以下更为缓慢,此时子实体生长不仅缓慢,而且品质差、干燥、色泽浅黄,商品价值不大。
最理想的光照强度一般在70~800勒克斯。
鸡腿菇栽培技术
![鸡腿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22424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c.png)
鸡腿菇栽培技术鸡腿菇是一种食用菌,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被人们广泛喜爱。
因此,鸡腿菇栽培技术也越来越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鸡腿菇栽培技术。
一、基本情况鸡腿菇又叫竹荪、鸡脚菇,菌盖如同鸡腿状,颜色墨绿色,富有弹性,味道鲜美,素有“菌中鲜品”的美誉。
鸡腿菇在野外的生长季节大多在春、秋两季,但由于野生鸡腿菇数量渐行渐少,因此鸡腿菇的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繁殖质繁殖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种菌效果,对于鸡腿菇的繁殖质要求比较严格,通常选择符合以下标准的繁殖质:1.新鲜:繁殖质要新鲜,最好在一个月之内采集。
2.健康:要选择无病虫害或症状轻微的繁殖质,拒绝有腐烂或发霉的繁殖质。
3.品种纯度高:要选择品种纯度高的繁殖质,避免品种混杂。
三、种菌材料鸡腿菇的种菌材料可以选择秸秆、麦杆、稻草、玉米秸秆等,将这些材料进行堆肥处理后,鸡腿菇的种菌材料就制作好了。
四、栽培方式1.菌种培育:在无菌条件下,将选择好的繁殖质接种在玉米面、麦麸、米糠等基质上,使其发芽长出菌丝,再放入菌袋中。
2.基质发酵:将种菌材料进行堆肥处理后,倒入塑料袋中,装入繁殖质,注入适量的水分,加入发酵剂,密封好左右,即可进行基质发酵。
3.菌种接种:将经过发酵的基质装入菌袋中,将菌种接种在基质上,然后将菌袋密封好,放入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育,保证菌丝长出后才能上架种植。
4.控温控湿:种植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22-28度和80%以上。
干燥或过湿都会影响鸡腿菇的生长和品质,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5.采收处理:鸡腿菇在生长期为30-40天,当菌盖呈现深绿色且呈半圆形时即可采摘。
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被其他菌类污染,否则会影响口感和品质。
五、总结鸡腿菇栽培技术对于鸡腿菇的品质和产量都有很大影响,要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范,保证繁殖质的纯度、种菌材料的合适和培育环境的协调,使鸡腿菇得到良好的生长和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市场提供更多新鲜、优质、健康的食用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
一、概述鸡腿蘑别名毛头鬼伞,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系美味食用菌,在低温时菇形似鸡腿,故称“鸡腿蘑”。
鸡腿蘑营养丰富,菇肉肥厚细嫩,味鲜可口。
中医学认为:鸡腿蘑性平、味甘、能益胃、清神、助食和治痔。
还可降血糖与血脂,对治疗痔疮,降低血糖有明显疗效。
鸡腿蘑制成干菇或罐头均受欢迎,特别是脱水速冻鲜销,尤为上乘。
在福建浙江等地已作为珍稀食用菌佳肴受到青睐。
二、栽培特点鸡腿蘑为粪草类土生大型真菌,在发酵堆肥上生长良好。
夏秋雨后常生于田野、果园。
栽培中重要的特点:一不覆土就不出菇。
主产于北方各省,福建省各县区均可采到标本。
鸡腿蘑属于粪草类大型真菌,粪草、棉籽壳、米糠、干牛粪、鸡粪和饼粉等均可为鸡腿蘑栽培材料。
鸡腿蘑可以室内、外栽培,生、熟料栽培,地栽、床栽、袋栽等,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20-30℃;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8-30℃,最适12-18℃。
温度低,菇体发育慢,菇体紧缩,不易开伞,易于保存。
培养料含水量为60%,在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为80%,子实体生长阶段为95%。
菌丝对二氧化碳忍耐程度较高,子实体形成需要大量氧气。
培养或覆土材料pH 值为7。
三、栽培方法
(一)阴棚畦式装栽覆土法栽培
1、栽培原辅材料的准备栽培主料:食用菌栽培废料(如金针菇、小平菇、茶薪菇等栽培废料)、棉籽壳、蔗渣等。
其他辅料:麸皮、碳酸钙、蔗糖等。
栽培容器:鸡腿蘑栽培袋目前多采用17-18厘米X30-33厘米,厚度4-5丝的聚丙烯塑料袋,同草菇菌种制作一样。
2、栽培季节选择鸡腿蘑属于中温结实性菌类。
通常安排在9月开始栽培至翌年的5 月。
一般栽培袋培养时间为25-35天。
根据栽培规模,各级菌种制作均应相对提前。
3、栽培场所的设臵荫棚下筑畦床,畦深10-20厘米,畦宽160厘米,床底整平。
4、鸡腿蘑大棚畦式袋栽主要技术要点培养基的配方:食用菌栽培废料40%、棉籽壳40%、麸皮(米糠)20%,用石灰水调节pH值为7。
配制、装料、灭菌、接种:同常规。
菌丝培养阶段的管理:培养期间注意通风换气。
栽培袋直接埋畦方法:日平均气温22℃以下进行,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臵入畦中。
栽培袋间填土,覆土厚度3厘米,灌水,填紧。
埋畦后的管理:覆土后保持土粒的湿
润和畦面的通风。
一般在覆上后的20天出现原基,注意保证湿度和通风。
在福建秋季气温较高,棚温一超过28℃,就得降温。
(二)菇房床栽法栽培
1、栽培原辅材料的准备栽培主料:稻草切段、干牛粪粉。
其他辅料:鸡粪、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碳酸钙等。
2、栽培季节选择鸡腿蘑属于中温结实性菌类。
福建通常安排在3-6月或10-12月栽培,气温稳定在10℃以上或23℃下均可栽培。
3、栽培场所的设臵菇房要求座北朝南、保温保湿好、空气流通。
菇架层数5-6层,层距65-75厘米,底层离地面35厘米,顶层离顶0.8-1米,每条通道各开上、下围及拔风筒。
4、鸡腿蘑菇房床栽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培养料配方:100平方米栽培面积于稻草1000 公斤、干牛粪200公斤、干鸡粪100公斤、饼粉30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石膏粉50公斤、轻质碳酸钙40公斤。
前发酵、后发酵:和双孢蘑菇栽培基本一样。
每平方米投发酵料10-40公斤。
播种:二次发酵结束,抖松培养料、撒播,压平培养料,定植后,通风、保湿。
一般经15-20天菌丝发
透,即可覆土。
覆土:覆土之前均应晒干,并用0.3%石灰粉,喷水拌匀,使之无白心,覆土厚度为3 厘米。
出菇管理:覆土后应通风、保湿。
发菌20天左右出现原基。
鸡腿蘑栽培过程无论在菌丝体和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空气量较大,要时时注意通风换气;又要防止风直吹床面,引起菇体泛红影响品质。
四、采收及采后加工鸡腿蘑由原基分化到形成子实体需9-14天。
菌盖初呈圆柱形,表面光滑,后渐开裂成反卷毛状鳞片,菌柄白色、中空、具丝状光泽、基部膨大。
高10-30厘米,粗1-3 厘米。
菌环白色,易上下移动,开伞后渐由粉红色转为黑褐色。
子实体群生或单生。
应在菌环周沿未松动脱落前后采收,若开伞将导致菌体自溶,无商品价值。
采收后,应立即清洗,可用5%漂白粉液漂洗,分级包装,在3-4℃下冷藏,可3-4天不开伞,温度超过12℃,只能保持1天。
也可将鲜菇晒干或烘干,始温35℃,每2 小时升高5℃,在60-65℃维持0.5小时。
待脱水后分级包装与贮藏或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