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胃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实验研究状况 1.针灸对胃运动功能的作用 2.针灸对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3.针灸对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4.穴位特异性的研究
50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1 临床研究 • 八脉交会穴(内关,公孙,列缺,照海)和下 合穴(上巨虚,下巨虚), • 针刺组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等
穴,对照组用多潘立酮和雷尼替丁治疗。 • 刺足三里 梁丘(肝胃不和加太冲,脾虚胃热
细数
19
2.其他疗法
(1)穴位按压(指针) (2)耳针:
选穴:胃、肝、下脚端、神门、脑、膈 (恶心呕吐)、胰、胆(消化不良) 方法:每次取2-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 20-30分钟。适用于胃神经官能症。 (3)穴位注射:
20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治疗
1. 急性胃炎的常用方案 选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 呕吐重者,加公孙;痛重者,加梁丘; 寒泻犯胃者,加神阙;食积者,加下脘、 里内庭。
操作
13
配穴: 寒邪犯胃 — 胃俞;饮食停滞 — 下脘、 梁门; 肝气犯胃 — 太冲;胃阴不足 — 三阴交、 内庭;气滞血瘀 — 膈俞;脾胃虚寒 — 气海、关元、脾俞、胃俞。
14
临床治疗参考
(1)寒邪客胃 治则: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胃俞。 方义: 随证配穴:痛甚者加梁丘。 操作:针用泻法加灸。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 • 注意观察胃痛的时间,性质,部位。观察
大便的颜色,量。警惕并发胃及十二指肠 溃疡大出血及胃穿孔。
33
•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饮食宜清淡,易消 化。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 寒性病症可饮热水,脾胃虚寒可食用土豆、 藕、牛肉温中补虚。肝气犯胃可食用芹菜, 向日葵等疏肝和胃。
• 2.溃疡病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 措施或外科治疗。
31
• 3. 饮食宜规律,忌食刺激性食物。注意劳 逸结合,不满不良情绪刺激。
• 4. 针灸治疗胃痛的机制包括:保护胃粘膜; 调整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调整胃的 运动;对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 调整等。
32
护理
• 保持环境的整洁安静,病室内安静清洁, 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 制酸药物宜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服用。
34
病例分析
35
☆ 病例分析: 患者张某,男,43岁,商人。有胃脘痛病
史十余年,每因精神紧张而复发,曾做纤维胃镜 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近几天由于工作紧 张连续熬夜而出现胃脘部疼痛,疼痛连及胁部, 嗳气,大便秘结,2-3天一行,自觉心烦嘈杂, 口苦,舌质淡红,黄腻苔,脉弦。 (试分析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取穴、 方义、其它治疗方法)
23
方法:针刺华佗夹脊穴:进针深度 40mm,以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胀、沉重 或针感放射至胃部、腹部为佳。
虚寒型者配穴用捻转提插补法,轻刺 留针,针后腹部加艾盒灸,待盒内灸条燃烧 完毕起针,一般留针约30 min。
虚热型者配穴用捻转提插手法,补中 寓泻,重刺疾出,不用灸法。隔日1次, 20 天为1疗程。
虚痛选脾、胃经穴。商丘、足三里
43
气郁痛,可有气聚、气逆、气上、气 攻痛等症状。重视选胸脘和小腹部穴,也 选相应背腧穴,如脾俞。章门、气海、期 门、关元、中极、中府、四满、阴交、石 门、天枢、中脘、气穴。
食积痛多选胃脘部穴。公孙配解溪、 太仓(中脘)、三里。
水湿痰痛多选与脾、胃相关的穴位。
44
(二)针灸方法 1.针刺止痛 2.灸法温阳
29
②针灸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用穴 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性。 ③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选穴原则多是以 辨病为主,而对辨证治疗不够重视。
30
[按语]
• 1.胃痛证候有时可与肝胆疾患及胰腺炎相 似,须注意鉴别。针灸治疗以寒凝、食积、 肝郁取效迅速,虚痛和血瘀者取效慢,可 配合灸法,坚持治疗可起到较好的远期疗 效。
7
辨虚实:病程长,痛处喜按,饥时痛著, 纳后痛减者多属虚证。病程短,痛处拒按, 饥时痛轻,纳后痛增者多属实证。
辨寒热:冷痛,喜温,泛吐清水者多属 寒证,灼痛,喜凉,泛吐酸水者多属热证。
辨气血:痛呈胀痛、窜痛者,多属气滞。 病程长,痛持续,固定不移刺痛者多血瘀。
8
1.实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
36
☆ 中医诊断:胃痛 ☆ 辨证分型:实证(肝气犯胃型) ☆ 治则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
经为主 ☆ 取穴: 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 ☆ 方义:足三里—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
中脘—健运中州,调理气机; 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太冲—疏肝和胃。 ☆ 其他治法: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 留行籽 贴压耳穴。
饮食停滞 胀痛,嗳腐吞酸,吐 不消化食物
肝气犯胃 胀痛连胁,嗳气频频
苔薄白,脉弦 紧
苔厚腻,脉滑
胃俞 下脘、梁门
苔薄白,脉弦 太冲
气滞血瘀 刺痛有定处,拒按
脾胃虚寒 隐痛,喜暖恶凉,按 之痛减
舌质紫暗,脉 膈俞 涩
苔白,脉虚弱 气海、关元、
或迟缓
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
舌红少津,脉 三阴交、内庭
常用穴为公孙、商丘、大都、太白及 足三里、乳根等。
39
多选膀胱经穴之背俞穴。胸腹脏腑与 背俞穴的关系十分密切;现代医学也认为, 控制胃与食管的交感神经,大多从背部脊 髓胸5-10发出,因此治疗本证多取相应背 俞穴。
常用穴为膈俞、胃俞、脾俞、肾俞等。
40
选取肾、肝经穴。肾经、肝经循行于 胸腹部,与胃脘部关系也很密切,且肝木、 肾阳也影响着脾胃功能。
24
3.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方案 方案1:体穴为主 选穴:第1组:足三里、内关、公孙;
第2组:中脘、脾俞、胃俞。 胃痛甚加梁丘,胃寒甚加灸中脘, 腹胀甚加天枢,反酸多加太冲,便秘加支 沟,失眠加神门,乏力加灸气海、足三里。
25
方法:以上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 次,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5 天为1 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9个 疗程(即2个月)。
(2)饮食停滞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处方:天枢、足三里、内关、里内庭、下脘。
15
方义: 随证配穴:胃脘胀痛、苔厚腻加阴陵泉。 操作:针用泻法。 (3)肝气犯胃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足三里、中脘、太冲、期门。 方义: 随证配穴:嗳气甚者加内关、膻中。 操作:针用泻法。
16
(4)瘀血停滞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处方:
47
4.本病的针灸治疗规律 • 辨证特点:以肝胃不和、中焦郁热、脾胃虚
弱(寒)、胃阴不足居多。 在治疗中以疏肝理气、解郁泄热、补脾健 胃、温中散寒、益胃养阴为主。
48
• 用穴规律:主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也 有以T7~Tl2华佗夹脊穴作为主穴。 根据辨证分型配合相应穴位。
• 治疗方法:以毫针为主,可单独应用,也可 配合耳针、艾灸、火针、中药、西药等。
28
40年来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文献总结 结论:
①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穴位按使用频率 的高低依次为: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 上脘、内关、梁门、章门、下脘、三阴交、公 孙、合谷。
所选用的穴位以俞募穴等病变局部穴位为 主,认为可能是因为消化性溃疡属内脏疾患, 而俞募配穴对内脏疾患的治疗作用远远超过了 四肢配穴法。也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中脘、胃 俞穴与溃疡病确实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可分为寒邪犯 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血瘀停胃。 2.虚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 腹痛甚,纳后痛减。可分为脾胃虚寒、胃 阴不足。
9
胃痛与真心痛之鉴别
鉴别要 点 疼痛部 位
疼痛性 质
病势
真心痛
胃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当胸而痛
上腹胃脘部近歧骨 处
多刺痛、剧痛, 痛引肩背,并 伴有气短、汗 出
21
方法:疼痛、呕吐剧烈者,先针内关、 足三里、公孙,用捻转结合提插法强刺激, 间歇行针,每隔数分钟行针1次。待疼痛稍 缓后,再针中脘,平补平泻,刺激不宜过强, 留针30分钟。
因寒所致者,在神阙、中脘加用温和 灸,每穴10~15分钟。每日治疗1~2次。
22
2. 慢性胃炎的常用方案
选穴:胸9-12、腰1华佗夹脊穴。 虚寒型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孙、 内关; 虚热型配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内庭。
常用穴为水泉、阴谷、幽门及章门、 期门等。
41
2.分部选穴 古人多取胸腹部穴,此为局部选穴法。 多取足三阴的五输穴等特定穴,其中
特别是脾经穴,与胃脘关系更为密切。 取上背部相应背俞穴。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合治内府” 内关是古代治疗本证的要穴。
42
3.对症选穴 冷痛选脘腹部穴。天枢、灸章门、气
海、中脘。 热痛选脾、胃经远道穴、背腧穴。
26
方案2:体穴为主 主穴: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 配穴:肝俞、阳陵泉、太冲、内庭、关元、 气海、章门、梁门。
27
方法:每次取主穴2~3穴,肝郁气滞者可 加肝俞、阳陵泉、太冲、内庭;脾胃虚寒 者可加关元、气海、章门、梁门。
实证者施以较强刺激,虚证者手法宜 轻,可加用温针并拔罐,背部及上腹部穴 用隔药饼灸,使胃脘部发热为佳,留针30 min,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多隐痛、胀痛
较急,“旦发 夕死,夕发旦 死”
较缓,常有反复发 作史
10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和胃止痛。取胃的募穴、下合穴为
主。 主穴 中脘 足三里 内关 公孙 配穴
11
证型
主症
苔脉
配穴
寒邪犯胃 恶寒喜暖,得温痛减
饮食伤胃 胀痛,嗳腐吞酸,吐 不消化食物
肝气犯胃 胀痛连胁,嗳气频频
苔薄白,脉弦 紧
因为艾灸具有温通作用,故可治疗本证 之寒痛、虚痛、气痛、食积痛。 3.刺血祛瘀
对于实邪瘀阻者,采用刺血疗法,
45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方法
1.针灸疗法 1.1 毫针疗法
T7~T12华佗夹脊穴、足三里穴 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 1.2 灸法 1.3 火针
46
2 针灸综合疗法 2.1 针刺与耳穴粘压相结合 2.2 针灸中药综合疗法 2.3 针灸西药综合疗法 3.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在穴位选择上 在针灸治疗方法上 安全性评价
胃痛
1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反生的疼痛,又 称胃脘痛。
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 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等病。
慢性胃炎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 首批43种针灸适应症之一。
2
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又称作“心 痛”、“胃心痛”等。本病与“真心痛” 有本质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
3
苔厚腻,脉滑
胃俞、梁丘 下脘、梁门
苔薄白,脉弦 太冲、期门
血瘀停胃 刺痛有定处,拒按
脾胃虚寒 隐痛,喜暖恶凉,按 之痛减
舌质紫暗,脉 三阴交、膈俞 涩
苔白,脉虚弱 气海、关元、
或迟缓
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
舌红少津,脉 胃俞、内庭
细数
12
方义:腑会中脘、足三里 — 远近配穴 法,可和胃气,理气机,止胃痛;内关 — 为心包络穴,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2.病机: 实证 → 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虚证 →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
则痛。
5
1.病因: 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 实证; 脾胃虚弱 → 虚证。
2 病机: 实证 → 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虚证 →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6
[辨证要点]
(1)辨虚与实 (2)辨寒与热 (3)辨气与血
胃与脾相为表里,肝对脾胃具有疏泄作用, 故胃病与肝脾有密切关系。
如属肝气犯胃,多由忧思恼怒,气郁伤肝, 肝气失其条达,横逆犯胃,气机阻塞;
若脾胃虚寒,则因禀赋不足,中阳素虚, 内寒滋生,每因饮食不慎,思虑劳累,或触及 寒邪均可引起胃病发作。
4
1.病因: 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
实证; 脾胃虚弱 → 虚证。
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期门、公孙、 三阴交。 方义: 随证配穴:便血者加血海。 操作:针用泻法。
17
(5)脾胃虚弱
治则: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处方:
脾俞、胃俞、章门、 中脘、内关、公孙、 关元。 方义: 随证配穴:心悸气短者加内关、神门。 操作:针用补法加灸。
18
证型
主症
苔脉
配穴
寒邪客胃 恶寒喜暖,得温痛减
37
古代治疗经验
(一)选穴特点 1.循经选穴
多选任脉穴。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 经胃脘部;胃脘痛又常与正气亏乏、奔豚 气上相关,故又多取小腹部任脉穴以补虚 调气。
常用穴为中脘、气海、关元、下脘、 巨阙等。
38
多选脾、胃经穴。胃脘痛与脾、胃的 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古人多取脾、胃经穴 予以治疗。《灵枢·经脉》中脾经的“是 动病”和“所生病,”即分别有“胃脘痛” 和“心下急痛”之证。
实验研究状况 1.针灸对胃运动功能的作用 2.针灸对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3.针灸对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4.穴位特异性的研究
50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1 临床研究 • 八脉交会穴(内关,公孙,列缺,照海)和下 合穴(上巨虚,下巨虚), • 针刺组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等
穴,对照组用多潘立酮和雷尼替丁治疗。 • 刺足三里 梁丘(肝胃不和加太冲,脾虚胃热
细数
19
2.其他疗法
(1)穴位按压(指针) (2)耳针:
选穴:胃、肝、下脚端、神门、脑、膈 (恶心呕吐)、胰、胆(消化不良) 方法:每次取2-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 20-30分钟。适用于胃神经官能症。 (3)穴位注射:
20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治疗
1. 急性胃炎的常用方案 选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 呕吐重者,加公孙;痛重者,加梁丘; 寒泻犯胃者,加神阙;食积者,加下脘、 里内庭。
操作
13
配穴: 寒邪犯胃 — 胃俞;饮食停滞 — 下脘、 梁门; 肝气犯胃 — 太冲;胃阴不足 — 三阴交、 内庭;气滞血瘀 — 膈俞;脾胃虚寒 — 气海、关元、脾俞、胃俞。
14
临床治疗参考
(1)寒邪客胃 治则: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胃俞。 方义: 随证配穴:痛甚者加梁丘。 操作:针用泻法加灸。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 • 注意观察胃痛的时间,性质,部位。观察
大便的颜色,量。警惕并发胃及十二指肠 溃疡大出血及胃穿孔。
33
•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饮食宜清淡,易消 化。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 寒性病症可饮热水,脾胃虚寒可食用土豆、 藕、牛肉温中补虚。肝气犯胃可食用芹菜, 向日葵等疏肝和胃。
• 2.溃疡病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 措施或外科治疗。
31
• 3. 饮食宜规律,忌食刺激性食物。注意劳 逸结合,不满不良情绪刺激。
• 4. 针灸治疗胃痛的机制包括:保护胃粘膜; 调整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调整胃的 运动;对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 调整等。
32
护理
• 保持环境的整洁安静,病室内安静清洁, 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 制酸药物宜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服用。
34
病例分析
35
☆ 病例分析: 患者张某,男,43岁,商人。有胃脘痛病
史十余年,每因精神紧张而复发,曾做纤维胃镜 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近几天由于工作紧 张连续熬夜而出现胃脘部疼痛,疼痛连及胁部, 嗳气,大便秘结,2-3天一行,自觉心烦嘈杂, 口苦,舌质淡红,黄腻苔,脉弦。 (试分析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取穴、 方义、其它治疗方法)
23
方法:针刺华佗夹脊穴:进针深度 40mm,以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胀、沉重 或针感放射至胃部、腹部为佳。
虚寒型者配穴用捻转提插补法,轻刺 留针,针后腹部加艾盒灸,待盒内灸条燃烧 完毕起针,一般留针约30 min。
虚热型者配穴用捻转提插手法,补中 寓泻,重刺疾出,不用灸法。隔日1次, 20 天为1疗程。
虚痛选脾、胃经穴。商丘、足三里
43
气郁痛,可有气聚、气逆、气上、气 攻痛等症状。重视选胸脘和小腹部穴,也 选相应背腧穴,如脾俞。章门、气海、期 门、关元、中极、中府、四满、阴交、石 门、天枢、中脘、气穴。
食积痛多选胃脘部穴。公孙配解溪、 太仓(中脘)、三里。
水湿痰痛多选与脾、胃相关的穴位。
44
(二)针灸方法 1.针刺止痛 2.灸法温阳
29
②针灸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用穴 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性。 ③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选穴原则多是以 辨病为主,而对辨证治疗不够重视。
30
[按语]
• 1.胃痛证候有时可与肝胆疾患及胰腺炎相 似,须注意鉴别。针灸治疗以寒凝、食积、 肝郁取效迅速,虚痛和血瘀者取效慢,可 配合灸法,坚持治疗可起到较好的远期疗 效。
7
辨虚实:病程长,痛处喜按,饥时痛著, 纳后痛减者多属虚证。病程短,痛处拒按, 饥时痛轻,纳后痛增者多属实证。
辨寒热:冷痛,喜温,泛吐清水者多属 寒证,灼痛,喜凉,泛吐酸水者多属热证。
辨气血:痛呈胀痛、窜痛者,多属气滞。 病程长,痛持续,固定不移刺痛者多血瘀。
8
1.实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
36
☆ 中医诊断:胃痛 ☆ 辨证分型:实证(肝气犯胃型) ☆ 治则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
经为主 ☆ 取穴: 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 ☆ 方义:足三里—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
中脘—健运中州,调理气机; 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太冲—疏肝和胃。 ☆ 其他治法: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 留行籽 贴压耳穴。
饮食停滞 胀痛,嗳腐吞酸,吐 不消化食物
肝气犯胃 胀痛连胁,嗳气频频
苔薄白,脉弦 紧
苔厚腻,脉滑
胃俞 下脘、梁门
苔薄白,脉弦 太冲
气滞血瘀 刺痛有定处,拒按
脾胃虚寒 隐痛,喜暖恶凉,按 之痛减
舌质紫暗,脉 膈俞 涩
苔白,脉虚弱 气海、关元、
或迟缓
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
舌红少津,脉 三阴交、内庭
常用穴为公孙、商丘、大都、太白及 足三里、乳根等。
39
多选膀胱经穴之背俞穴。胸腹脏腑与 背俞穴的关系十分密切;现代医学也认为, 控制胃与食管的交感神经,大多从背部脊 髓胸5-10发出,因此治疗本证多取相应背 俞穴。
常用穴为膈俞、胃俞、脾俞、肾俞等。
40
选取肾、肝经穴。肾经、肝经循行于 胸腹部,与胃脘部关系也很密切,且肝木、 肾阳也影响着脾胃功能。
24
3.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方案 方案1:体穴为主 选穴:第1组:足三里、内关、公孙;
第2组:中脘、脾俞、胃俞。 胃痛甚加梁丘,胃寒甚加灸中脘, 腹胀甚加天枢,反酸多加太冲,便秘加支 沟,失眠加神门,乏力加灸气海、足三里。
25
方法:以上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 次,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5 天为1 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9个 疗程(即2个月)。
(2)饮食停滞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处方:天枢、足三里、内关、里内庭、下脘。
15
方义: 随证配穴:胃脘胀痛、苔厚腻加阴陵泉。 操作:针用泻法。 (3)肝气犯胃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足三里、中脘、太冲、期门。 方义: 随证配穴:嗳气甚者加内关、膻中。 操作:针用泻法。
16
(4)瘀血停滞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处方:
47
4.本病的针灸治疗规律 • 辨证特点:以肝胃不和、中焦郁热、脾胃虚
弱(寒)、胃阴不足居多。 在治疗中以疏肝理气、解郁泄热、补脾健 胃、温中散寒、益胃养阴为主。
48
• 用穴规律:主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也 有以T7~Tl2华佗夹脊穴作为主穴。 根据辨证分型配合相应穴位。
• 治疗方法:以毫针为主,可单独应用,也可 配合耳针、艾灸、火针、中药、西药等。
28
40年来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文献总结 结论:
①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穴位按使用频率 的高低依次为: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 上脘、内关、梁门、章门、下脘、三阴交、公 孙、合谷。
所选用的穴位以俞募穴等病变局部穴位为 主,认为可能是因为消化性溃疡属内脏疾患, 而俞募配穴对内脏疾患的治疗作用远远超过了 四肢配穴法。也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中脘、胃 俞穴与溃疡病确实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可分为寒邪犯 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血瘀停胃。 2.虚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 腹痛甚,纳后痛减。可分为脾胃虚寒、胃 阴不足。
9
胃痛与真心痛之鉴别
鉴别要 点 疼痛部 位
疼痛性 质
病势
真心痛
胃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当胸而痛
上腹胃脘部近歧骨 处
多刺痛、剧痛, 痛引肩背,并 伴有气短、汗 出
21
方法:疼痛、呕吐剧烈者,先针内关、 足三里、公孙,用捻转结合提插法强刺激, 间歇行针,每隔数分钟行针1次。待疼痛稍 缓后,再针中脘,平补平泻,刺激不宜过强, 留针30分钟。
因寒所致者,在神阙、中脘加用温和 灸,每穴10~15分钟。每日治疗1~2次。
22
2. 慢性胃炎的常用方案
选穴:胸9-12、腰1华佗夹脊穴。 虚寒型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孙、 内关; 虚热型配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内庭。
常用穴为水泉、阴谷、幽门及章门、 期门等。
41
2.分部选穴 古人多取胸腹部穴,此为局部选穴法。 多取足三阴的五输穴等特定穴,其中
特别是脾经穴,与胃脘关系更为密切。 取上背部相应背俞穴。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合治内府” 内关是古代治疗本证的要穴。
42
3.对症选穴 冷痛选脘腹部穴。天枢、灸章门、气
海、中脘。 热痛选脾、胃经远道穴、背腧穴。
26
方案2:体穴为主 主穴: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 配穴:肝俞、阳陵泉、太冲、内庭、关元、 气海、章门、梁门。
27
方法:每次取主穴2~3穴,肝郁气滞者可 加肝俞、阳陵泉、太冲、内庭;脾胃虚寒 者可加关元、气海、章门、梁门。
实证者施以较强刺激,虚证者手法宜 轻,可加用温针并拔罐,背部及上腹部穴 用隔药饼灸,使胃脘部发热为佳,留针30 min,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多隐痛、胀痛
较急,“旦发 夕死,夕发旦 死”
较缓,常有反复发 作史
10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和胃止痛。取胃的募穴、下合穴为
主。 主穴 中脘 足三里 内关 公孙 配穴
11
证型
主症
苔脉
配穴
寒邪犯胃 恶寒喜暖,得温痛减
饮食伤胃 胀痛,嗳腐吞酸,吐 不消化食物
肝气犯胃 胀痛连胁,嗳气频频
苔薄白,脉弦 紧
因为艾灸具有温通作用,故可治疗本证 之寒痛、虚痛、气痛、食积痛。 3.刺血祛瘀
对于实邪瘀阻者,采用刺血疗法,
45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方法
1.针灸疗法 1.1 毫针疗法
T7~T12华佗夹脊穴、足三里穴 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 1.2 灸法 1.3 火针
46
2 针灸综合疗法 2.1 针刺与耳穴粘压相结合 2.2 针灸中药综合疗法 2.3 针灸西药综合疗法 3.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在穴位选择上 在针灸治疗方法上 安全性评价
胃痛
1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反生的疼痛,又 称胃脘痛。
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 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等病。
慢性胃炎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 首批43种针灸适应症之一。
2
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又称作“心 痛”、“胃心痛”等。本病与“真心痛” 有本质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
3
苔厚腻,脉滑
胃俞、梁丘 下脘、梁门
苔薄白,脉弦 太冲、期门
血瘀停胃 刺痛有定处,拒按
脾胃虚寒 隐痛,喜暖恶凉,按 之痛减
舌质紫暗,脉 三阴交、膈俞 涩
苔白,脉虚弱 气海、关元、
或迟缓
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
舌红少津,脉 胃俞、内庭
细数
12
方义:腑会中脘、足三里 — 远近配穴 法,可和胃气,理气机,止胃痛;内关 — 为心包络穴,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2.病机: 实证 → 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虚证 →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
则痛。
5
1.病因: 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 实证; 脾胃虚弱 → 虚证。
2 病机: 实证 → 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虚证 →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6
[辨证要点]
(1)辨虚与实 (2)辨寒与热 (3)辨气与血
胃与脾相为表里,肝对脾胃具有疏泄作用, 故胃病与肝脾有密切关系。
如属肝气犯胃,多由忧思恼怒,气郁伤肝, 肝气失其条达,横逆犯胃,气机阻塞;
若脾胃虚寒,则因禀赋不足,中阳素虚, 内寒滋生,每因饮食不慎,思虑劳累,或触及 寒邪均可引起胃病发作。
4
1.病因: 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
实证; 脾胃虚弱 → 虚证。
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期门、公孙、 三阴交。 方义: 随证配穴:便血者加血海。 操作:针用泻法。
17
(5)脾胃虚弱
治则: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处方:
脾俞、胃俞、章门、 中脘、内关、公孙、 关元。 方义: 随证配穴:心悸气短者加内关、神门。 操作:针用补法加灸。
18
证型
主症
苔脉
配穴
寒邪客胃 恶寒喜暖,得温痛减
37
古代治疗经验
(一)选穴特点 1.循经选穴
多选任脉穴。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 经胃脘部;胃脘痛又常与正气亏乏、奔豚 气上相关,故又多取小腹部任脉穴以补虚 调气。
常用穴为中脘、气海、关元、下脘、 巨阙等。
38
多选脾、胃经穴。胃脘痛与脾、胃的 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古人多取脾、胃经穴 予以治疗。《灵枢·经脉》中脾经的“是 动病”和“所生病,”即分别有“胃脘痛” 和“心下急痛”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