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共100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不受煤层倾角影响,可定向按坡度取直掘进;
⑤能合理处理上山与平巷的平面或立面相交工 程,绕道工程量小。
3、缺点:
①岩石工程量大,掘进费用高; ②掘进速度慢,准备时间长; ③联络巷工程量大。 3、岩石上山适用条件: ①单一厚煤层(3个分层),或近距煤层 群联合布置; ②采区服务年限3年以上; ③煤层底板岩层较稳定,无承压水。
二、上山的层位与坡度
(一)层位 联合布置采区。 1、一般将上(下)山置于下部稳定的煤 层或底板岩石中。主要原因为: ❖ 能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 ❖ 煤损少; ❖ 采区生产系统可靠,易维护。
二、上山的层位与坡度
2、特殊条件下,将上山置于煤层群的中部或 上部。可能的原因为: ❖下部煤层底板接近富含水层,或底板岩石 松软,且很厚,不易维护。 如:华北奥陶纪灰岩,承压水。峰峰局,焦 作局49m3/t水等 ❖ 煤层赋存适于人为或自然分组,单独设置 为分组煤层服务的专用上山。
l 避免两侧采面同时接近上山。 l 煤柱越宽,采动影响越小。
薄—30 m 厚—3040 m l 采用可缩性支架或锚网支护。
3、 适用条件
1)单—薄及中厚煤层采区,服务年限短; 2)浅部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一厚煤层采 区(一次采全高或放顶煤),煤及围岩稳定; 3)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 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 4)为部分煤层服务,时间短的专用通风或 运煤上山。
(二)上山布置类型
1、双煤上山 布置特点:
双上山置于下部薄及 中厚稳定煤层中;
走 向 间 距 20 25m, 两侧煤柱30 m
1
20~25m
2
适用: 下部有薄及稳定的中厚煤层。 单一薄及中厚煤层。
2、一煤一岩上山
wk.baidu.com
布置特点:
1
•轨上沿煤层顶板布置;
10~12m
•运上沿底板岩层布置。
20m 2
•上山错距: 运上距煤层
炮采—Q(采区日产量)1.5以及每 班按56h计算;
2)近水平、缓倾和倾斜煤层运输上山 中的运输设备类型
视上(下)山倾角和产量,选运输设备
①胶带输送机
–吊挂式 –落地式
➢胶带输送机能力大:
胶带输送机运输能力
带宽(mm) 800 1000 1200 1400
能力(t/h) 350 630
7001000 2500
➢运输可靠,费用低。 ➢运距长。 一般一部胶带输送机运距可达300-500m。 功率大的可达500-1000 m。 适用: 上山(向下运煤)6;
4、为满足上下区段工作面沿空掘巷的时间 要求;
5、在较好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下, 为增加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一个采区 可布置多组上山,实现工作面跨上山开 采。
如图12-2
四、采区上(下)山运输
1、运煤上山 1)上山设备能力:大于同时生产的工作面 产量之和。 一般:综采、普采—按采面设备能力计算;
(二)上山的倾角(坡度)
1、一般与煤层倾角一致; 2、当有变化时,力求使上山保持固定坡度; 为满足运输要求,岩石上山可穿层布置: 当 1520时,“运上”调为15,胶带机;
2030 时,“运上”调为30,煤自溜。
三、采区上山数目及相对位置
(一)上山数目 1、采区上山至少两条
轨道上山—进风、辅运 运输上山—运煤,回风
采用。
4、双岩一煤上山
布置特点:
•走向间距 1-3 和 3-2 1015 m •层 位 上 : 1 距 煤 层 8 1 0 m,2 距 煤 层 1214 m , 3—沿煤顶
3
8~10m
1
12~14m
2
10~15m 10~15m (d)
此种方式: 3—先掘,超前勘探,为1和2 取直定向; 3用于通风行人。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高瓦斯 矿井、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易自燃的采 区,必须设置至少一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 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 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 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2、在下述条件下增加上山数目 ①A大的厚煤层采区或联合布置采区; ②A大,瓦斯涌出量大的采区,特别是下山采 区; ③A大,常出现上、下区段同采的采区。 ④ “运上”、“轨上”均置于底板岩石中, 需探明煤层情况,或为提前掘进其它采区巷道 的采区 ⑤采用特采技术(如水砂充填)需设充填管道 或泄水的采区。
适用:煤层多,储量丰富,瓦斯大、水大的 采区。
(三)设采区边界上山
在采区边界设12条边界上山,主要用于: 1、瓦斯大,采用Z、Y型通风时,边界需 设回风边界上山。
2、往复式开采,不沿空留巷,区段煤柱护 巷的往复式开采,要求采区一翼开掘两条 上山。
3、工作面跨过上山开采后,需要在采区一 翼形成生产系统;
适用:
•开采煤层数目多,厚度大,储量丰富的 采区。 •瓦斯、水大的采区。
3
8~10m
1
12~14m
2
10~15m 10~15m (d)
5、三岩上山
布置特点: •三岩上山均置于底板岩层 中; •走向间距:1015m •层位上: 1 和 3 同层位 •2低24m
8~10m 3
12~14m 1
10~15m 10~15m 2
(二)岩石上山
1、 岩石上山布置: 岩性要求 布置于煤层底板稳定的岩 层中,避免构造破坏 层间距要求(h) 距煤层1530 m 范各庄矿:页岩 12 m; 新庄孜矿:砂页岩 68 m; 平四矿: 砂页岩 15 m
2、优缺点:
①维护费用低;
②煤损少;可跨上山采,加大采面连续推进长 度;
③生产系统可靠,通风条件好,易封闭采空区, 防自燃有利;
(一)煤层上山
沿煤层布置。(要求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 1、 煤层上山特点 l 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 l 超前探煤作用;当变化时,坡度对输送机 不利; l 需留煤柱保护; l 上山围岩是煤和软岩;维护条件差; l 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多开绕道工程; l 受采动影响
2、 改善维护状况的技术措施:
(a)
1012 m
适用:A小、瓦
•运上、轨上走向距20m。斯不大,服务年
限短的采区。
(t5a)
3、 双岩上山 布置特点:
•两条上山置于底板岩石中
轨上距煤层810 m
•运上距煤层1214 m
•走向间距:2025 m。
适用:
8~10m 1 20~25m (b)
12~14m 开采单一厚煤层采区;
煤层群最下一层为厚煤层; 2 CH4小的联合布置采区普遍
⑤能合理处理上山与平巷的平面或立面相交工 程,绕道工程量小。
3、缺点:
①岩石工程量大,掘进费用高; ②掘进速度慢,准备时间长; ③联络巷工程量大。 3、岩石上山适用条件: ①单一厚煤层(3个分层),或近距煤层 群联合布置; ②采区服务年限3年以上; ③煤层底板岩层较稳定,无承压水。
二、上山的层位与坡度
(一)层位 联合布置采区。 1、一般将上(下)山置于下部稳定的煤 层或底板岩石中。主要原因为: ❖ 能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 ❖ 煤损少; ❖ 采区生产系统可靠,易维护。
二、上山的层位与坡度
2、特殊条件下,将上山置于煤层群的中部或 上部。可能的原因为: ❖下部煤层底板接近富含水层,或底板岩石 松软,且很厚,不易维护。 如:华北奥陶纪灰岩,承压水。峰峰局,焦 作局49m3/t水等 ❖ 煤层赋存适于人为或自然分组,单独设置 为分组煤层服务的专用上山。
l 避免两侧采面同时接近上山。 l 煤柱越宽,采动影响越小。
薄—30 m 厚—3040 m l 采用可缩性支架或锚网支护。
3、 适用条件
1)单—薄及中厚煤层采区,服务年限短; 2)浅部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一厚煤层采 区(一次采全高或放顶煤),煤及围岩稳定; 3)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 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 4)为部分煤层服务,时间短的专用通风或 运煤上山。
(二)上山布置类型
1、双煤上山 布置特点:
双上山置于下部薄及 中厚稳定煤层中;
走 向 间 距 20 25m, 两侧煤柱30 m
1
20~25m
2
适用: 下部有薄及稳定的中厚煤层。 单一薄及中厚煤层。
2、一煤一岩上山
wk.baidu.com
布置特点:
1
•轨上沿煤层顶板布置;
10~12m
•运上沿底板岩层布置。
20m 2
•上山错距: 运上距煤层
炮采—Q(采区日产量)1.5以及每 班按56h计算;
2)近水平、缓倾和倾斜煤层运输上山 中的运输设备类型
视上(下)山倾角和产量,选运输设备
①胶带输送机
–吊挂式 –落地式
➢胶带输送机能力大:
胶带输送机运输能力
带宽(mm) 800 1000 1200 1400
能力(t/h) 350 630
7001000 2500
➢运输可靠,费用低。 ➢运距长。 一般一部胶带输送机运距可达300-500m。 功率大的可达500-1000 m。 适用: 上山(向下运煤)6;
4、为满足上下区段工作面沿空掘巷的时间 要求;
5、在较好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下, 为增加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一个采区 可布置多组上山,实现工作面跨上山开 采。
如图12-2
四、采区上(下)山运输
1、运煤上山 1)上山设备能力:大于同时生产的工作面 产量之和。 一般:综采、普采—按采面设备能力计算;
(二)上山的倾角(坡度)
1、一般与煤层倾角一致; 2、当有变化时,力求使上山保持固定坡度; 为满足运输要求,岩石上山可穿层布置: 当 1520时,“运上”调为15,胶带机;
2030 时,“运上”调为30,煤自溜。
三、采区上山数目及相对位置
(一)上山数目 1、采区上山至少两条
轨道上山—进风、辅运 运输上山—运煤,回风
采用。
4、双岩一煤上山
布置特点:
•走向间距 1-3 和 3-2 1015 m •层 位 上 : 1 距 煤 层 8 1 0 m,2 距 煤 层 1214 m , 3—沿煤顶
3
8~10m
1
12~14m
2
10~15m 10~15m (d)
此种方式: 3—先掘,超前勘探,为1和2 取直定向; 3用于通风行人。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高瓦斯 矿井、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易自燃的采 区,必须设置至少一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 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 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 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2、在下述条件下增加上山数目 ①A大的厚煤层采区或联合布置采区; ②A大,瓦斯涌出量大的采区,特别是下山采 区; ③A大,常出现上、下区段同采的采区。 ④ “运上”、“轨上”均置于底板岩石中, 需探明煤层情况,或为提前掘进其它采区巷道 的采区 ⑤采用特采技术(如水砂充填)需设充填管道 或泄水的采区。
适用:煤层多,储量丰富,瓦斯大、水大的 采区。
(三)设采区边界上山
在采区边界设12条边界上山,主要用于: 1、瓦斯大,采用Z、Y型通风时,边界需 设回风边界上山。
2、往复式开采,不沿空留巷,区段煤柱护 巷的往复式开采,要求采区一翼开掘两条 上山。
3、工作面跨过上山开采后,需要在采区一 翼形成生产系统;
适用:
•开采煤层数目多,厚度大,储量丰富的 采区。 •瓦斯、水大的采区。
3
8~10m
1
12~14m
2
10~15m 10~15m (d)
5、三岩上山
布置特点: •三岩上山均置于底板岩层 中; •走向间距:1015m •层位上: 1 和 3 同层位 •2低24m
8~10m 3
12~14m 1
10~15m 10~15m 2
(二)岩石上山
1、 岩石上山布置: 岩性要求 布置于煤层底板稳定的岩 层中,避免构造破坏 层间距要求(h) 距煤层1530 m 范各庄矿:页岩 12 m; 新庄孜矿:砂页岩 68 m; 平四矿: 砂页岩 15 m
2、优缺点:
①维护费用低;
②煤损少;可跨上山采,加大采面连续推进长 度;
③生产系统可靠,通风条件好,易封闭采空区, 防自燃有利;
(一)煤层上山
沿煤层布置。(要求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 1、 煤层上山特点 l 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 l 超前探煤作用;当变化时,坡度对输送机 不利; l 需留煤柱保护; l 上山围岩是煤和软岩;维护条件差; l 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多开绕道工程; l 受采动影响
2、 改善维护状况的技术措施:
(a)
1012 m
适用:A小、瓦
•运上、轨上走向距20m。斯不大,服务年
限短的采区。
(t5a)
3、 双岩上山 布置特点:
•两条上山置于底板岩石中
轨上距煤层810 m
•运上距煤层1214 m
•走向间距:2025 m。
适用:
8~10m 1 20~25m (b)
12~14m 开采单一厚煤层采区;
煤层群最下一层为厚煤层; 2 CH4小的联合布置采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