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 探究式学习:高中物理课程强调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验原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设计实验、记录数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高中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探究某个物理现象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角色,如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论总结等。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理分工,提高学习效果。

3. 自主学习: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应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材料,让学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自主控制学习进程。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机,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 实践性学习:高中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设计实验、制作实验器材、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通过实践性学习,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个性化学习: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验、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也应注重综合评价,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的多元发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意味着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只有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一、引言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探究性。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设计、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以及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课堂教学设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是主导者,通过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知识。

而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活动。

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观察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定律,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除了实验活动外,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新知识,还可以通过解释和分享已掌握的知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只是知识的接收者和执行者。

但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中,学生需要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

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提出问题、展开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老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并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体现在课程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上。

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应当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力、实验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立和修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中来。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通过授课方式、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选择等方面。

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讲解、示范、讨论、实验、观察等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实验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在评价方式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考试评价和综合评价方面。

高中物理课程的考试评价应当既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除了传统的笔试,还应当增加实验报告、课堂表现、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综合评价的过程应当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究,主动思考和实践,逐渐成为具有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于学生的课堂表现。

在物理课堂上,老师会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而是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布置一些独立思考和自主完成的作业或课外阅读作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学习。

除了学校老师的指导,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物理知识,如图书、网络、实验室等,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在物理学习中,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研究课外拓展等活动,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体现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构建实践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

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会越来越完善,学生的物理学习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可以帮到你,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可以继续追问哦。

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

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

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言在当今社会,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科学之一,也是建立现代科技的基石之一。

而物理学的教学是学生构建自身物理学知识结构和认知体系,养成正确科学思想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更加高效,是每个物理老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1.抛弃“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主要体现在教师不再单向输送知识,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究、发现和思考问题,各司其职,共同进步。

2.将教学重点从知识“输入”转化为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能力的实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

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物理学具有实验性、实践性等特点,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便成为了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途径。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或加强以下实践性教学活动:1.实验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调整实验设计方案的能力等,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学会质疑、探究。

实验可以适当加入竞赛因素,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和思维激荡。

2.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联合学生科技团队,以开放性课题为背景,在进行推陈出新的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科交流学习的热情。

科技创新中涉及到的材料、器具、动手操作等,都能够让学生积极体验探索,在实践中摸索问题解决方法,形成科学研究思维模式。

3.课程设计创新性地运用现代物理教育技术,教师可以设计教学贴近实践的体制和教材。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数字化实验、模拟实验设计,以及基于虚拟仿真等等,让学生参与到虚拟的设计和实验活动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计算机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批判、创新,甚至是自然科学中特有的反思意识和方法。

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是激励还是拖累每个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非常重要。

学生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角的角色,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加入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 教师从“讲述”转变为“引导”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是“全知全能”的角色,教师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并不利,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而在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下,老师主要扮演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

教师可以利用PBL(问题驱动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自主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在课堂中的独立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PBL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将自己的思考和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这种过程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学生主题地位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探索。

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可以自己寻找答案、自己思考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创新实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问题把问题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推动整个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推动物理教学改革的核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将更加积极参与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教学氛围也将更加积极活跃。

【关键词】物理课堂, 教学改革, 学生主体作用, 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探究, 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氛围, 推动, 核心。

1. 引言1.1 学生主体作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主体作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学生主体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主角,他们会更加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主体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学生主体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独立地学习和探索。

通过学生主体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他们具备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主体作用有助于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更加平等和开放的交流,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生主体作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2. 正文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总结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总结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总结高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一方面,学生主体性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主体性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总结和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1. 创设情境: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力学时,可以引入一个有趣的力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 鼓励发问: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回答和引导。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思考,进而形成学习的主体。

3. 提供选择:在学习任务和作业设计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

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某个实验项目。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主体性的核心是培养其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1. 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

例如,在实验课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施和结果分析。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又提升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2.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和补充,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提供创新实践机会:鼓励学生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进行创新实践。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竞赛、科技项目或科研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通过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三、评价和反馈评价和反馈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元评价:除了课堂测试外,可以通过作品展示、展示会、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学生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教师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心理特点。

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习目标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一些拓展性的目标,提供一定的选择性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激发学习动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关系到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

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那么很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应该采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如讨论、研究、案例分析等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四、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教师角色转变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动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帮助,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瑞金市象湖中学赖瑞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数年,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物理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新课标从课堂教学的角色定位、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上都是以“学生”为基本立足点的,所以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是实践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现结合我白身的课堂教学及所观察的课堂现象,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一、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树立面向全体的学生观。

教师应面向全体,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切实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在教学设计时,尽量做到能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提供活动和交往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尖子生”和“学困生”的表现,更要关注一般学生的表现。

2.尊重个性差异,提倡欣赏教学。

世界是千姿百态的,学生自然也是干差万别的。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都有其长处和短处。

教师的职责在于发现、在于引导。

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功欲。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欣赏教学,将学生的优点放大,使其能扬长避短,而不是一种“模予”教育,用生搬硬套的“模子”去禁锢学生,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生气、失去活力。

好学生的定义不应该是“乖孩子,听话的孩子”,而应该是思维活跃、大胆创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有独特个性的学生。

3.关注学习品质,培养科学素养。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命运。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教学已经从过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学。

学生主体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个性化教学。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背景、学习情况等,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课堂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学生个性化教学。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探究性教学。

学生在探究性教学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验活动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方法并善于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答案。

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活跃的知识探究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掌握物理知识。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合作性学习。

在合作性学习中,学校中不同的学生会分组合作完成一个物理问题。

通过平等的合作交流,相互合作学习和互相促进。

组员之间负责不同的任务,通过交流合作学习来减轻自身工作负担,改变传统个人竞争的学习方式,而是采用互相合作、共同协作的方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扮演制定课程目标、布置学习任务、进行自主研究等多个角色。

此时,学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自己的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自己分析、自己总结的方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至此,高中物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学生主体教学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教育过程的引导者和管理者。

学生将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门优秀的教育科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实践中都能够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加重要的地位不断凸显,这已经成为高中教学中的共识。

接下来就从基础知识、科学实验、合作探究等方面来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一、基础知识的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然而,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时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而不是一味强调知识本身。

例如,对于难点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思考。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是单向传授,学生可以通过提问、互动、反思等方式,更加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

二、科学实验的开展高中物理实验的开展,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物理实验项目,然后让学生主动加入、参与,探究物理现象的形成和规律的变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探究实验过程及结果,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合作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也成为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

合作探究通常包含小组研讨、小组讨论等活动,旨在寻找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拓展学生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通过小组协作,学生可以互相依赖、相互帮助,进而实现共同成长。

在协作探究中,教师既不是一个固定的知识输出者,更多的是一个协调者、引领者,能够引导学生们一同完成探究任务,建立逻辑层次,达成共同的目标。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教师创造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实践和协作等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助力学生成长。

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漳县三中漆想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具备较好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当前人们在观念上一般并不反对学生是主体,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却往往不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来对待。

因而,课堂上如何真正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下面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发挥,谈几点看法。

一、遵循主动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原则是指教学中必须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结构。

这就要求把教学活动看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生过程及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过程。

坚持主动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必须注意二点:1、提供努力目标,增强主动参与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主动传授文化知识,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实施传授。

传授效果,即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只有通过大量的作业和习题加以强化和巩固,只有通过考试和测验加以检验。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课后被动地做大量的作业,为了日后考试的成功忍苦负重。

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灌得辛苦,学生课后题海溺得难受,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就不足为奇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教师应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向往,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目标导学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我认为,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

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下面,我就结合最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怎样通过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来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比如教材中《物态变化》一节中。

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的。

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再讲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过程特征。

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以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因此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熔化和凝固概念的规律本身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凝固和熔化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上。

首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这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或者对一些可能性做出假设。

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记录,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

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

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

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物理,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归纳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1.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水中,通过烧杯对水进行加热?2.烧杯中要放多少水才合适呢?3.怎样才能把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合适的位置?4.实验当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记录?5.实验操作的程序是什么样的?学生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实验方案也就已经确定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全面实施。

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当前面临新形势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现在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片面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长期来的角色错位必然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这和我们努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为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看接受掌握了多少。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我们应努力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特别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

只有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学习物理,在课堂中去积极思考,自觉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那么,如何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呢?首先,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境之中,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用物理实验入手,自主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得到了体现。

传统的物理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在现代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求教师将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的学习和探究体验。

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得到了体现。

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要求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操作、自主观察和总结实验结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物理知识,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得到了体现。

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将物理知识有机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生活化、趣味化和问题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经常接触和感兴趣的现象和实际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主体地位在评价方式上得到了体现。

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

评价方式应注重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知识量的评价。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展示和实验操作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思维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物理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倡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这样的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成为实验的主体和观察者。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3. 注重学生的反思和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和反思,帮助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新课标要求教师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1.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验和探究任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实验和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物理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3. 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到不同学科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学习的深度。

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新课标要求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 学习兴趣主导: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通过探究实验、科学探究、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和应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自主学习为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3. 分组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实验,这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课堂互动参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知识应用能力培养: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分组合作学习、课堂互动参与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等方式实现的。

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物理素养。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李敬敏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学 054000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也是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怎样根据学科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呢?依照自己在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经历,本人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更新理念,转变角色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

这就要求广大物理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要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让他们能自由地思考、讨论、交流、争辩,使学生由消极的等待条件转化为主动的获取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2.激发兴趣,培养信心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指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

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2.1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也可以通过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高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扮演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物理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实践教学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探究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结论。

通过实验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实验操作的自主性: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实验结果的探究分析: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应该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掌握实验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实验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践教学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 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讲授、讨论、实验、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网络等,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3. 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评价的多样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考试、测试、实验报告、作业等,注重发现学生的学习特长和潜能,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具备较好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要求。

主体性教育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如何理解、分析教育中主体性的特质,是进行主体教育的重要问题。

北师大的教授通过实验构建了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三个维度,受到广泛认可。

当前人们在观念上一般并不反对学生是主体,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却往往不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来对待。

因而,课堂上如何真正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发挥,谈几点看法。

一、遵循主动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原则是指教学中必须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结构。

这就要求把教学活动看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生过程及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过程。

坚持主动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必须注意二点:1、提供努力目标,增强主动参与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主动传授文化知识,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实施传授。

传授效果,即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只有通过大量的作业和习题加以强化和巩固,只有通过考试和测验加以检验。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课后被动地做大量的作业,为了日后考试的成功忍苦负重。

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灌得辛苦,学生课后题海溺得难受,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就不足为奇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教师应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向往,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目标导学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我认为,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

一般在一节课的课始,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奔头”,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通过过渡语或投影等形式使学生明确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

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识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

2、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主动参与学习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

”这正体现了主动参与学习的优越性。

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

如在讲“简单电现象”这一节内容时,教材的范例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的实验。

但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就知道,而且比较熟悉,让同学们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做这个实验,这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与,全体动手,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材和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

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

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有学生想到把实验改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一小撮棉花后再将棉花甩出,就可以用橡胶棒控制棉花在空中运动的方向,即“棉花跳舞”。

其他学生看到了感到非常“奇妙”。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在猜想棉花跳舞的原因,有的急着想自己动手做。

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主动的探求愿望。

为了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课堂上要允许和鼓励学生:(1):好问。

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特点。

反映在课堂教学上,有不少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或不时举手发问。

教师要善于鼓励,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他们敢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事实追根究底、打破沙锅问到底、探究真相。

(2):不满足。

不满足教师的讲授和物理课本上的现成的结论与方法,不满足现有手段和途径,乐于寻求捷径和佳途。

(3):好冒险。

学会猜测,并有面对被批判的勇气,敢坚持已见来应付未知的情况。

(4):爱动手。

爱将头脑中的创意或见解构思出来,直到亲手自动使之具体化。

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

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

每个人都有一种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

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主动性。

其实,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

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

以课堂提问为例,在设疑点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时要因人而异。

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提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解答,答对了及时给予肯定;对基础差、反应慢的同学可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如还有困难再作提示。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欢乐,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品质化、人格化,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之目的。

二、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随着社会信息量日益增大,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使课堂上的“注入式”、“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改变为“指导式、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指导、启发、诱导的作用。

学生要改变“死读书、读死书”,“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受教育的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将课堂知识学懂、学活。

深圳市华侨城中学的方兴老师开了一堂全国公开课----《趣味发声》,本课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与评价,并预言其可能成为21世纪的优秀教学模式。

本堂课的结构:引入:诱导实验-----自主实验-------诱导归纳总结.深入:诱导实验-----自主实验-------自主归纳总结.提高:自主探索-----自主实验-------自主归纳总结。

本课时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总体教学策略是"发现即学习"策略。

教师不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亲身实验研究,然后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本课时"教"的主要策略是引导的"分层递进"。

教师的引导源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又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从引入-实验探究-得出初步结论-验证-得出初步结论----,层层递进,步步紧扣,使学生的认知一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标。

本课时"学"的主要策略是"自主探究",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

教师对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生的问题应正确引导,切莫胡乱批评。

整堂课以提供最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活动。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实施素教育的途径就是要打破以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即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如今,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剖析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二类:(1)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在观摹一些公开教学课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教师布置自学或讨论内容时,很多同学消极参与,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

反正老师要讲的,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

(2)学生不会自主参与学习。

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又谈何自学课本。

多数同学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仿练习等从不考虑。

当然,有些老师也曾布置过让学生预习的作业,可是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办法,结果布置与不布置完全没有两样。

所以,教师应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强化。

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地说教师可以从如下二方面着手:1、大胆改革课堂45分钟的时间分配,还学生自由。

现在我们的教学课堂,虽然改革的意识人皆有之,教师们在展示课、研讨课上也能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安排一点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但由于学校教育仍受制于“升学率”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应试教学”仍然是许多学校的基本事实。

有很多的课堂往往是这样的场面: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小心翼翼地回答。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够自由。

现在要求教师每堂课“灌输”知识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而应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实验、去实践。

学生的学习活动多了,教学时间不够怎么办?办法是“少讲”、“精讲”,将个体学习、小组讨论与集体听讲穿插进行。

个体学习有利于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而4人一组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在不变的教学时间内所提供的发言机会猛增了好几倍。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采取讨论、引证、实验、参与、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加以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学生自立自学,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要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初中物理》(苏科版)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基本改变了传统的“叙述式”的编写方式,用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一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地看、做、读、想中进行学习,得出结论。

教材对许多结论和公式作了提示,留下方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自己填写结论和推出公式。

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自主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个体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是主体性的重要特征,也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