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守恒(2002):是指对物质从一种心态转变为另一种心态时候,物质含量保持

不变的认识。

2元记忆(2002):元记忆是对记忆本身的认知活动,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

监控和元记忆体验。

3顺应(03、07、12)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

息相适应的过程

4替代强化(2003):班杜拉提出的,学习者不一定要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接受赞扬的行为就会产生同样的反应倾向,或者看到失败接受惩罚的行为而避免同样的反应倾向。

5最近发展区(04、09)维果斯基提出的,儿童智力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

现有水平也就是儿童当前所处的水平,另一种是通过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能够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6性别认同(05):是对自身性别在生物学上的认识,是男性还是女性,它包含

两个方面,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

性别同一性是指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性别恒常性是指知道自己的性别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改变,包括情境恒常性、时间恒常性和非动机性。

7横向研究(08):是指同一时间对某一年龄或者某几个年龄的被试进行心理发

展水平测查并加以比较。

8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批被试在不同时间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即“追踪研究”

9聚合交叉研究:是指兼有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把两种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种

研究方式,它在纵向研究中有有横向研究,对两种研究进行了互补。

10假装游戏(11):假装游戏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色彩,这类游戏重要特

征是代替性和假设性,有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11客体永久性: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了的时候,他知道这并非客体不存

在了,而是被藏在了某个地方,会继续寻找。

12延迟模仿:指儿童看到了某个动作以后,过了一段时间,仍然能够将这个动

作模仿出来。

13:延迟满足:是指为了得到更远的更大的利益而放弃眼前比较小的利益,幼儿通常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往往选择即时的报酬而不是选择等待。

14:同化:主体将其说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现有的智力结构的过程。

15:依恋:婴儿的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最初的情感联结,主要为母亲,也是

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6: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个体可以合法的延缓说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成年初期又被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

17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

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以认知活动对象本身,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监控。

18社会学习:就是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引导他的成员行动

19 类包含:总类和子类的关系,一般来说总类的数量大于子类

20社会学习: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人对自身事件的认知。

论述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历来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的发展到底是由遗传还是环境决定的,说法不一,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遗传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外界环境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两者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

2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问题。

有些学派认为心理发展是取决于人的内在需要,有些学派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取决于外在教育条件,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内部,外部教育条件要通过心在动因起作用。

3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

从相对短的时间来看,人的心理发展是连续性,从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心理的发展又呈现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又有阶段性,应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统一起来。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以自己对病态人格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发展的理论,他的理论核心是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无意识的部分,是最原始的本能。它遵循“快乐原则”,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年龄越小,自我作用越大,婴儿几乎处于完全本我的状态。

自我是意识的部分,个体与现实世界交流必须通过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不是随心所欲的本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的自我的作用越来越大。

超我是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良心具有惩戒的功能,而自我理想则是人格中积极的功能,超我代表人类道德标准和发展的高级方向。

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理论:

1口唇期 0-1岁 2肛门期 1-3岁 3 前生殖器期3-6岁

4潜伏期 6-11岁 5青春期11-13岁开始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儿童行为的社会学习。

1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他认为,强化不一定要亲自接受,也可以通过替代强化。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不一定亲自产生行为接受强化,他看到其他人获得成功接受表扬而产生相应的行为

反应或者看到别人失败受到批评而避免同样的反应倾向。

强化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自我强化,通过对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个人行为,

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得到自己的肯定,不符合的行为就受到自我批评。

2 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作用

班杜拉十分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所谓社会学习,就是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引导他的成员行动。

班杜拉主要对攻击行为、性别角色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做了研究。

攻击性行为:儿童在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攻击性行为,如果是在打猎中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得到奖励,如果不符合社会标准的攻击性行为,比较殴打小童就会受到惩罚。

性别角色认同:儿童会模仿不同的性别角色,并且根据成人的评判发展其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促进儿童产生和发展亲社会行为。

皮亚杰理论的基本假设:

1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在主动性,主动寻求刺激,好奇心

2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其智力结构的改进,结构和图示是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概念,

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3儿童智力发展的建构性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会构建出不同的现实

4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

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四个阶段都有其年龄特征,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个阶段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各个阶段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也是平衡的。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阶段的婴儿智力只局限于感知运动,他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到信号功能的过度。

这个阶段的儿童初期有比较明显的反射行为,比如吮吸反射、抓我反射等等,到中期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进而慢慢心理表征的能力。

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有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符号和言语符号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仍然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

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表象符号: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有了明显的延迟模仿能力。

语言符号:在前运算阶段后期儿童会用词来表征物体,便于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