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总结课(共49张PPT)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https://img.taocdn.com/s3/m/b88bdf5c5022aaea998f0fbe.png)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说说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 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练习2: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
第二、简析高考试题——了解怎么考
第三、如何突破(简介鉴赏方法策略) ——怎么应考
第一、明确考纲要求
(考什么)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1
鉴
赏
形
事物形象、景物形
象
象、人物形象
要
点
把握形象 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 中的思想感情
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 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
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 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 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 等诗描人写的应想是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景物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76093ab307e87101f696d2.png)
5、试题分值:11分
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
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 体会语言的精妙。
②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 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③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 境美。
④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8、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 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熟悉诗歌的常见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说说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 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练习2: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3、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
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 体会语言的精妙。
②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 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③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 境美。
④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8、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 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熟悉诗歌的常见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说说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 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练习2: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3、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3814ace2bd960591c67750.png)
理解形象的 典型意义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
2
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
鉴
赏
作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
品
之意;
的
语
言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
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概括主旨 4
评
价
作 品
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
思
想
内
容 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
格,指出局限性。
4、熟记一些传统常见意象、典故及其含义。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 君子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 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第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
第二、简析高考试题——了解怎么考
第三、如何突破(简介鉴赏方法策略) ——怎么应考
第一、明确考纲要求
(考什么)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1
鉴
赏
形
事物形象、景物形
象
象、人物形象
要
点
把握形象 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 中的思想感情
5、草——随思绪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 之情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 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全国百强校】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 总结课(共49张)PPT课件
![【全国百强校】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 总结课(共49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87b76303d8ce2f00662375.png)
病因之九:乱箭齐发,泛化技巧
2020/11/19
12
三、掌握钥匙,解读密码
1.题目(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朱熹《观书有感》) 2.注释(《咸阳西楼晚眺》①咸阳,秦汉两代故都②许诨, 晚唐诗人) 3.典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庆 安寺桃花》 4.诗眼(许诨“一上高楼万里愁”) 病例:溪云刚刚浮起,太阳却沉下西山,一个“沉”字,使 人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山中的雨就要落下来了, 金风灌满了小楼,一个“满”字让人顿感秋天的凉爽之意。鸟 儿飞下绿芜点缀着夕阳中秦苑的美景,蝉儿在枯黄的树叶间响 亮的鸣叫,为汉宫之秋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诗中流露出作者出 对秦汉两代辉煌帝业的向往,寄托了热爱祖国、希望国家振兴 的感情。(0分) 5.修辞
病例7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也是 给人带来希望的季节。作者陶醉于春天,体现了热 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抒发了快乐的感情。
病因之七: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病例8:作者借“春”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为国效忠的 强烈愿望。诗人连做梦都随春风来到洛城,可见诗人怀 才不遇,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
病因之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2020/11/19
6
病例5:上阙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 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强烈地抒发了 自己的离恨苦。
病因之五: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优秀答卷: 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 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 公的孤独和对所思之人的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手 法,埋怨月光照朱户的无情,以明月“不谙”衬“人谙”。 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苦。
病因之八:无中生有,任意拔高。
2020/11/19
12
三、掌握钥匙,解读密码
1.题目(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朱熹《观书有感》) 2.注释(《咸阳西楼晚眺》①咸阳,秦汉两代故都②许诨, 晚唐诗人) 3.典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庆 安寺桃花》 4.诗眼(许诨“一上高楼万里愁”) 病例:溪云刚刚浮起,太阳却沉下西山,一个“沉”字,使 人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山中的雨就要落下来了, 金风灌满了小楼,一个“满”字让人顿感秋天的凉爽之意。鸟 儿飞下绿芜点缀着夕阳中秦苑的美景,蝉儿在枯黄的树叶间响 亮的鸣叫,为汉宫之秋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诗中流露出作者出 对秦汉两代辉煌帝业的向往,寄托了热爱祖国、希望国家振兴 的感情。(0分) 5.修辞
病例7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也是 给人带来希望的季节。作者陶醉于春天,体现了热 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抒发了快乐的感情。
病因之七: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病例8:作者借“春”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为国效忠的 强烈愿望。诗人连做梦都随春风来到洛城,可见诗人怀 才不遇,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
病因之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2020/11/19
6
病例5:上阙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 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强烈地抒发了 自己的离恨苦。
病因之五: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优秀答卷: 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 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 公的孤独和对所思之人的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手 法,埋怨月光照朱户的无情,以明月“不谙”衬“人谙”。 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苦。
病因之八:无中生有,任意拔高。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c4ec9b6bd97f192379e94b.png)
(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 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 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
(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 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 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
(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 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 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 等。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 “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 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 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 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 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 朝代国势、朝政……
8、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 甫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熟悉诗歌的常见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抒情类
(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 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 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
(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 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 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 等。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 “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 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 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 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 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 朝代国势、朝政……
8、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 甫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熟悉诗歌的常见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抒情类
2019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件.ppt
![2019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e0419bc850ad02df804117.png)
•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 “倦”字体现了作者看透世情后的疲倦心理。兴 衰更替,繁华如过眼烟云,终成一梦。又为后文 归隐山村、诗酒自娱做了伏笔。
夜归 周密
•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4、鉴赏表达技巧型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 •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 答题步骤与要点: • 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 • 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这
2、鉴赏意境型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 答题步骤与要点: • A、抓住景物---联想想象---描绘画面; • B、用形容词概括景物特点; • C、分析思想感情。
• 公式:描绘画面(用散文语言) +氛围特点+ 表现的情感(要具体)
梦回 林景熙
•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
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下阕略)
• 问:第一句中两个“尽”好在哪里?
• 答:“尽”生动地写出词人在很长一段时 间内望眼欲穿的神态,反映了词人内心的 希望与失望,表现了强烈的乡思。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 宫蔓草,楚庙寒鸦。
3、鉴赏炼字(诗眼)型
• 提问方式: •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字?
为什么? •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比另
外某字)好在哪里? • 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 答题步骤与要点:
• A、首先表明看法; • B、用一两句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 C、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 D、适当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
• “倦”字体现了作者看透世情后的疲倦心理。兴 衰更替,繁华如过眼烟云,终成一梦。又为后文 归隐山村、诗酒自娱做了伏笔。
夜归 周密
•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4、鉴赏表达技巧型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 •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 答题步骤与要点: • 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 • 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这
2、鉴赏意境型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 答题步骤与要点: • A、抓住景物---联想想象---描绘画面; • B、用形容词概括景物特点; • C、分析思想感情。
• 公式:描绘画面(用散文语言) +氛围特点+ 表现的情感(要具体)
梦回 林景熙
•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
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下阕略)
• 问:第一句中两个“尽”好在哪里?
• 答:“尽”生动地写出词人在很长一段时 间内望眼欲穿的神态,反映了词人内心的 希望与失望,表现了强烈的乡思。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 宫蔓草,楚庙寒鸦。
3、鉴赏炼字(诗眼)型
• 提问方式: •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字?
为什么? •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比另
外某字)好在哪里? • 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 答题步骤与要点:
• A、首先表明看法; • B、用一两句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 C、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 D、适当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畴,
也要有所了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问: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病例1: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 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解我的心(八成那天满 月吧);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2019/5/25
4
说明:“怎样表现离恨苦”,关 键是“怎样”二字。此题考察鉴 赏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有三个 要点:菊愁兰泣、燕子双飞和明 月无情,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
病因之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2019/5/25
6
病例5:上阙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 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强烈地抒发了 自己的离恨苦。
病因之五: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优秀答卷: 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 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 公的孤独和对所思之人的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手 法,埋怨月光照朱户的无情,以明月“不谙”衬“人谙”。 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苦。
2019/5/25
13
诗歌鉴赏“意识”八谈
1、“积累”意识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一道最需要文化积淀和知识储备才能够答
好的试题。
2、“落实”意识
诗歌鉴赏的复习重在落实,切忌粗枝大叶走过场。不然的话,当你面对试
卷上的题目时,就会感到虽然似曾相识,但就是无从下手。“落实”包括
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情感等属于内容的范
2019/5/25
7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1:诗歌三、四句中的“吹”、“逐”很富表现力,试 具体分析二字的作用。
病例6: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念春天,便梦见春风。本 来梦是人的主观意识,但这里用“吹”,说明作者是因春 风而发梦。“逐”是追的意思,不说春风带我,而说我追 春风,是梦吗?表现了作者对春的向往。
学生在诗歌鉴赏时出现的种种失误,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到原因。
文本:写的什么 怎么写的
试题:问的什么 怎么问的
答题:回答什么 怎么回答
2019/5/25
3
四、分析病因、引以为戒 ---诗歌鉴赏中的九大常见病因
病因之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逐”是乡梦发出的,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 的踪迹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无形的乡梦因一 “逐”字而显得有形有态,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 形象可感。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两字出语平易自然,但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非常美妙。
2019/5/25
9
问2 :“春”字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
病因之八:无中生有,任意拔高。
2019/5/25
10
优秀答案 例1:“春”字贯穿了全诗,引起思乡之情,又 把思想之梦送回家乡。给人一丝温馨的感觉,并 不像秋思那么凄凉悲苦。 例2:“春”贯穿于全诗之中,触发乡思,引动 乡梦,使得原本伤感的乡思乡梦似乎也渗透了春 的温馨,抒发了梦境中心灵得到慰藉的喜悦。 例3:“春”字贯穿全诗,因春天的景物触动了 漂泊异乡的情怀,由春触发了思乡,而思乡梦也 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春的色彩是明丽的, 更多地体现出了乡思的伤感惆怅而减少了沉重苍 凉。
2019/5/25
5
病例2: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独的离恨苦。
病因之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病例3: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 的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病因之三:笼而统之,以空对空。
病例4: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离恨苦, 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病因之九:乱箭齐发,泛化技巧
2019/5/25
12
三、掌握钥匙,解读密码
1.题目(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朱熹《观书有感》) 2.注释(《咸阳西楼晚眺》①咸阳,秦汉两代故都②许诨, 晚唐诗人) 3.典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庆 安寺桃花》 4.诗眼(许诨“一上高楼万里愁”) 病例:溪云刚刚浮起,太阳却沉下西山,一个“沉”字,使 人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山中的雨就要落下来了, 金风灌满了小楼,一个“满”字让人顿感秋天的凉爽之意。鸟 儿飞下绿芜点缀着夕阳中秦苑的美景,蝉儿在枯黄的树叶间响 亮的鸣叫,为汉宫之秋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诗中流露出作者出 对秦汉两代辉煌帝业的向往,寄托了热爱祖国、希望国家振兴 的感情。(0分) 5.修辞
病因之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019/5/25
8
答案示例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 “吹”与“逐”两字 都很富有表现力。
“吹”是春风发出的,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象 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 夜的思乡之梦。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 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
2019/5/25
1
一、考题分析
1、考了什么
2、怎么考
2019/5/25
体裁——格律诗、宋词、元曲。 题材——写景、思乡、咏怀、咏史 内容——主旨、情感、意境、语言 形式——动静、虚实、衬托、用典
直抒胸臆、情景交融
内容、形式兼顾 限制、开放并举 点、面有机结合 一般鉴赏与比较鉴赏
(平分秋色)
2
二、点评失误,引以为戒
病例7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也是 给人带来希望的季节。作者陶醉于春天,体现了热 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抒发了快乐的感情。
病因之七: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病例8:作者借“春”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为国效忠的 强烈愿望。诗人连做梦都随春风来到洛城,可见诗人怀 才不遇,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
2019/5/25
11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问:此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病例9:渲染、夸张、白描、比喻、拟人、象征、起兴、 怀古、引用、讽刺、借古讽今、开门见山、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画龙点睛、小中见大、卒章显 志……
也要有所了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问: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病例1: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 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解我的心(八成那天满 月吧);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2019/5/25
4
说明:“怎样表现离恨苦”,关 键是“怎样”二字。此题考察鉴 赏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有三个 要点:菊愁兰泣、燕子双飞和明 月无情,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
病因之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2019/5/25
6
病例5:上阙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 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强烈地抒发了 自己的离恨苦。
病因之五: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优秀答卷: 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 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 公的孤独和对所思之人的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手 法,埋怨月光照朱户的无情,以明月“不谙”衬“人谙”。 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苦。
2019/5/25
13
诗歌鉴赏“意识”八谈
1、“积累”意识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一道最需要文化积淀和知识储备才能够答
好的试题。
2、“落实”意识
诗歌鉴赏的复习重在落实,切忌粗枝大叶走过场。不然的话,当你面对试
卷上的题目时,就会感到虽然似曾相识,但就是无从下手。“落实”包括
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情感等属于内容的范
2019/5/25
7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1:诗歌三、四句中的“吹”、“逐”很富表现力,试 具体分析二字的作用。
病例6: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念春天,便梦见春风。本 来梦是人的主观意识,但这里用“吹”,说明作者是因春 风而发梦。“逐”是追的意思,不说春风带我,而说我追 春风,是梦吗?表现了作者对春的向往。
学生在诗歌鉴赏时出现的种种失误,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到原因。
文本:写的什么 怎么写的
试题:问的什么 怎么问的
答题:回答什么 怎么回答
2019/5/25
3
四、分析病因、引以为戒 ---诗歌鉴赏中的九大常见病因
病因之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逐”是乡梦发出的,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 的踪迹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无形的乡梦因一 “逐”字而显得有形有态,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 形象可感。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两字出语平易自然,但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非常美妙。
2019/5/25
9
问2 :“春”字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
病因之八:无中生有,任意拔高。
2019/5/25
10
优秀答案 例1:“春”字贯穿了全诗,引起思乡之情,又 把思想之梦送回家乡。给人一丝温馨的感觉,并 不像秋思那么凄凉悲苦。 例2:“春”贯穿于全诗之中,触发乡思,引动 乡梦,使得原本伤感的乡思乡梦似乎也渗透了春 的温馨,抒发了梦境中心灵得到慰藉的喜悦。 例3:“春”字贯穿全诗,因春天的景物触动了 漂泊异乡的情怀,由春触发了思乡,而思乡梦也 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春的色彩是明丽的, 更多地体现出了乡思的伤感惆怅而减少了沉重苍 凉。
2019/5/25
5
病例2: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独的离恨苦。
病因之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病例3: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 的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病因之三:笼而统之,以空对空。
病例4: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离恨苦, 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病因之九:乱箭齐发,泛化技巧
2019/5/25
12
三、掌握钥匙,解读密码
1.题目(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朱熹《观书有感》) 2.注释(《咸阳西楼晚眺》①咸阳,秦汉两代故都②许诨, 晚唐诗人) 3.典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庆 安寺桃花》 4.诗眼(许诨“一上高楼万里愁”) 病例:溪云刚刚浮起,太阳却沉下西山,一个“沉”字,使 人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山中的雨就要落下来了, 金风灌满了小楼,一个“满”字让人顿感秋天的凉爽之意。鸟 儿飞下绿芜点缀着夕阳中秦苑的美景,蝉儿在枯黄的树叶间响 亮的鸣叫,为汉宫之秋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诗中流露出作者出 对秦汉两代辉煌帝业的向往,寄托了热爱祖国、希望国家振兴 的感情。(0分) 5.修辞
病因之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019/5/25
8
答案示例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 “吹”与“逐”两字 都很富有表现力。
“吹”是春风发出的,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象 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 夜的思乡之梦。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 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
2019/5/25
1
一、考题分析
1、考了什么
2、怎么考
2019/5/25
体裁——格律诗、宋词、元曲。 题材——写景、思乡、咏怀、咏史 内容——主旨、情感、意境、语言 形式——动静、虚实、衬托、用典
直抒胸臆、情景交融
内容、形式兼顾 限制、开放并举 点、面有机结合 一般鉴赏与比较鉴赏
(平分秋色)
2
二、点评失误,引以为戒
病例7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也是 给人带来希望的季节。作者陶醉于春天,体现了热 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抒发了快乐的感情。
病因之七: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病例8:作者借“春”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为国效忠的 强烈愿望。诗人连做梦都随春风来到洛城,可见诗人怀 才不遇,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
2019/5/25
11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问:此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病例9:渲染、夸张、白描、比喻、拟人、象征、起兴、 怀古、引用、讽刺、借古讽今、开门见山、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画龙点睛、小中见大、卒章显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