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10-古代诗歌阅读(江苏专版)四--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次韵几复①和答所寄黄庭坚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②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注】①几复:即黄几复,诗人好友。

时几复由南四会至汴京,作者亦由德州德平调汴京。

两年前作者曾写《寄黄几复》一诗。

②作个:这个。

1.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分)2.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十分丰富,请简要概括。

(6分)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3~4题。

(11分)洗竹简诸公同赋敖陶孙舍①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净清风来。

脱巾解带坐寒碧,置觞露饮始此回。

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

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

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

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②青留姓名。

【注】①舍,诗人的朋友陈元仰家。

②劖,砍去。

3.“平林远霭……对潇洒”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5分)4.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在岘山建羊公碑。

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到“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结合末四句比较二者所表现的人生志趣的异同。

(6分)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5~6题。

(11分)夜过鉴湖戴昺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夜泛西湖苏轼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5.《夜过鉴湖》中“推篷四望水连空”一句,有什么作用?(5分)6.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在湖上泛舟,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11分)踏莎行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7.分析上阕“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8.赏析下阕“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妙处。

【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二)及答案

【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二)及答案

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文后各题。

满江红钱塘观潮曾溶①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

谁荡激,灵胥②一怒,惹冠冲发。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

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③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

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

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

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①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

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

②灵胥:指伍子胥。

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

③江妃:江上女神。

1.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

2.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简析其表现手法。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①张元干露坐榕阴须痛饮,从渠叠鼓频催。

暮山新月两徘徊。

离愁秋水远,醉眼晓帆开。

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

江边鸥鹭莫相猜。

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②。

【注】①行在所,也称行在,也就是南宋皇帝巡幸所居之地.②苏武系于匈奴,汉使至匈奴,匈奴诡称苏武已死。

使者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射中一只大雁,脚上绑着苏武写的一封信,匈奴才把苏武放还。

3.词的上阕是如何抒发离别之情的?请具体陈述。

4.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乘船前往长沙,此诗为途中所作。

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5.赏析首联的景物描写,并联系全诗说明其作用。

6.这首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老树元好问①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

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旅食②秋看尽,行吟日又斜。

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7.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8.有人说“不用苦思家”虽为反常句,但极尽其妙。

2004-2017江苏高考古诗鉴赏真题教师版(含答案解析)

2004-2017江苏高考古诗鉴赏真题教师版(含答案解析)

1.(2004年)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意象,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附注释】⑴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

玉关:即甘肃玉门关。

岁岁:指年年月月,下文的“朝朝”同义。

⑵马策:马鞭。

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⑶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

青冢:西汉时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

⑷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译文】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

【鉴赏】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

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

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

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

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

马策、刀环虽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

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

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

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江苏省2017届高考冲刺试题选编(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

江苏省2017届高考冲刺试题选编(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

2017年高考冲刺语文学科试题选编(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诗句填入所给《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2017南京三模】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A.疏柳映新塘B.潮平路带沙C.花开水上槎D.胡霜拂剑花【参考答案】C【评讲建议】形式上,受律诗格式的限制:一是中间两联对仗的要求,二是押韵的要求;内容上,要与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一致。

【选题意图】近年来连续考古诗文中的修辞,本题是热点延续。

这道题考察学生是否真正懂得对偶,需要一点律诗的知识,还需要一些语法的素养。

2.高中毕业之际,同学们书写赠言相互激励,下列各项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2017南通三调】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C.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答案】B (解析:ACD三项适合作为临别赠言勉励对方。

B项不能表达同学毕业时惜别或勉励的感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这样患难与共固然仁慈守义,但比不上湖水涨满时各自游回江河湖海,从此相忘,来的悠闲自在。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的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评讲建议】审清题干的情境要求:“毕业”“激励”。

【选题意图】本题旧中有新,既考查诗句的恰当引用,又结合了语言实际运用的得体。

3.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7南通三调】A.收发网络红包,已成为中国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一种春节娱乐方式。

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含答案)

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含答案)

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含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代文学较之以往各代异常繁富。

一方面是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依然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元明以来已经呈现弱势的诗、古文,乃至已经衰落下来屈居于陪衬地位的词、骈文又重新振兴起来。

以往各代曾经盛行过、辉煌过的文学样式,大都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各类文体大都拥有众多的作者,写出了大量的作品,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各代,包括它们盛行的那个时代。

各类文体曾经有过的类型、作法,出现过的风格,清代作者也大都承袭下来,有人学习效法,也有人独辟蹊径有所创新,相当多的作者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乃至堪称珍品、杰构的传世之作,呈现出一种蔚为大观的集大成的景象。

曾经兴盛过的文体之再度兴盛,实际上是中国文学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的复归与昂扬。

比如诗歌,在明清鼎革的社会动乱之际,与学术文化思潮由空疏之心学转向复古形态的经世致用之学相呼应,诗歌创作转向伤时忧世,遗民诗人之呼号、悲愤、砺志,其他诗人之徘徊观望,黍离之悲、沧桑之感,成为清代前期诗的主旋律。

清初诗从总体上说是继承和发扬了贯穿中国诗史中的缘事而发、有美刺之功、行“兴、观、群、怨”之用的传统精神,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审美艺术的特征。

可以说中国诗的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在清代又一次获得了发扬。

清代文学也表现出新兴文体的雅化倾向和雅俗并存、互渗的状态,斑驳陆离中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如清初的小说从总体上看是迈入了独创期。

拟话本小说结束了改编旧故事的路子,取材于近世传闻和当代新事,贴近了实际生活,却渗入了文人意识;讽世的气味加重了,却缺乏艺术的酿造,并且愈来愈趋向伦理道德的说教。

另一种情况是爱情婚姻小说雅化,蜕变为才子佳人小说。

一些作家,如李渔的小说创作表现出更高的主体意识,故事情节演绎的是其超乎常人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对人情世态的调侃,也就进一步改变了话本小说的叙事模式和风格,议论的成分增大了,作者的既定意向胜过并取代了生活的内在逻辑。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 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首先辨别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结合语境进行选择。

精益求精,比喻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比如“美不胜收”和“数不胜数”,前者突出“美”和“多”,后者突出“多”。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比如“刮目相看”一般指人。

“励精图治”一般形容国家领导者。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专题12.10 古代诗歌阅读(江苏专版)四 -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2.10 古代诗歌阅读(江苏专版)四 -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江苏专版)四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疏帘淡月·秋思张辑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润逼衣篝①,线袅蕙炉②沉水③。

悠悠岁月天涯醉。

一分秋、一分憔悴。

紫箫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

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

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

从前谙尽江湖味。

听商歌、归兴千里。

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注】①衣篝:熏衣用的竹熏笼。

②线袅蕙炉:香炉中的烟雾呈线状缓缓升起。

③沉水,一种名贵的香料。

1.有人评价张词“一分秋、一分憔悴”一句“看似平淡,实经熔炼,读来意蕴沉厚,耐人回味”,这句诗妙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答:2.秋夜静思,词人因为哪些愁绪而“无寐”?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答案】1.“一分秋、一分憔悴”形象地写出了眼前秋景的特点,“憔悴”双关,明写秋景凋残,暗写诗人的凄凉心境;“一分”本不多,但只“一分秋”就是“一分憔悴”,那么满眼的秋景定然让人满腔愁绪了。

两句诗简洁凝练,生动传神,秋深一分,人的憔悴也添加一分,表达出诗人内心无限的孤独凄苦。

2.作者因秋雨、秋声、秋风、秋气、秋露、秋月触发的悲秋之愁而无寐;“悠悠岁月”“吹老”作者因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之恨而无寐;“天涯醉”“几番尘世”作者因羁旅天涯,奔波劳碌之苦而无寐;“凄凉客里”“归兴千里”,作者因客居他乡,千里思乡之恨而无寐。

2.答题时可先从诗句中确定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再由此归纳提炼。

一是令人憔悴的秋景使词人愁,二是“悠悠岁月”使人愁,三是“客居天涯”使人愁,四是“归兴千里”,故里迢迢,欲归不得使人愁。

【题型】诗歌鉴赏【难度】一般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李光①过桐江,经严濑②,慨然有感。

予方力丐宫祠,有终焉之志,因和致道《水调歌头》,呈子我、行简。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

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

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

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

2017江苏语文高考冲刺试题 .doc

2017江苏语文高考冲刺试题 .doc

2017江苏语文高考冲刺试题第一卷(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模(mó)特亵(xiè)渎悚(sǒng)然涸(hé)辙B、眼睑(jiǎn) 裨(bì)益枕藉(jiè) 帐簿(bù)C、寒伧(chen)睿(ruì)智迂讷(nè)补偿(chàng)D、忌惮(dàn) 水榭(xiè)忖度(duó)饿殍(piǎo)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是A、伸张挖墙角不胫而走不落窠臼B、光彩老俩口甘拜下风不肖子孙C、松弛亲和力不假思索返璞归真D、谚语座右铭走投无路不厌其烦3、下列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南京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

B、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

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C、以前的学者讲《论语》多讲其政治意义,但于丹教授另辟蹊径,提出“半部《论语》修自身”,用经典给今人做“心理按摩”。

D、许多高中生对骑自行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宜宾蜀南竹海,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这些外国哲学著作和科技著作内容博大精深,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专业水平和广博的知识才能胜任。

C、一珍贵恐龙蛋窝化石的流失令我国科学家十分痛心,他们呼吁国家采取措施干涉,设法追回流失的化石,并阻止这类事件不在发生。

D、第二届香港武术大奖赛落下帷幕,首次参加国际武术赛事的峨眉山市武术队在127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优秀的成绩排名奖牌第9位。

(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题组一专项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诗中“马不肥”是说马瘦,“债多凭剑与”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

这都表明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清正廉洁。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总括形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的感情。

2017年高考江苏语文试卷,陆游《秋兴》

2017年高考江苏语文试卷,陆游《秋兴》

2017年高考江苏语文试卷,陆游《秋兴》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4分)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
答案
10、作者所处时代,金人入侵中原,但诗人却不受重用,每有壮志未酬,怀抱未展之慨;且中年多病,时光日迫;而尚不知国土何年
可复。

11、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江湖的心境,也暗含愁苦无奈之情。

长按指纹。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11分)山亭柳·赠歌者①晏殊家住西秦,赌②博艺随身。

花柳③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

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①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

②赌:与人竞赛。

③花柳:借指歌舞技艺。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

对诗歌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也是关键。

古代诗人表现歌者的技艺,多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比如《琵琶行并序》《李凭箜篌引》。

上阕开头是歌女的介绍和自夸,“花柳上,斗尖新”正面夸耀自己的多才多艺和艺术追求。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是具体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歌唱才能。

这都是正面描写。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是说观众赠予她的财帛数量庞大,借所获赠的财物,侧面表现歌女的技艺高超。

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歌女非凡的技艺。

【答案】词的上阕从正面描写了歌女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女受人追捧的情景,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歌女的技艺高超。

(正面描写1分,侧面描写1分;简要分析3分)2.全词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含解析D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望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

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助书贾鬻.书于市 鬻:卖 B .先生往谒.谒:拜见 C .称之不置.置:置办 D .尚欲扬榷而陈.之 陈:陈述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有右,江左即江东。

B .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 .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

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 .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2017江苏语文高考冲刺试题 .doc

2017江苏语文高考冲刺试题 .doc

2017江苏语文高考冲刺试题第一卷(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模(mó)特亵(xiè)渎悚(sǒng)然涸(hé)辙B、眼睑(jiǎn) 裨(bì)益枕藉(jiè) 帐簿(bù)C、寒伧(chen)睿(ruì)智迂讷(nè)补偿(chàng)D、忌惮(dàn) 水榭(xiè)忖度(duó)饿殍(piǎo)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是A、伸张挖墙角不胫而走不落窠臼B、光彩老俩口甘拜下风不肖子孙C、松弛亲和力不假思索返璞归真D、谚语座右铭走投无路不厌其烦3、下列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南京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

B、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

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C、以前的学者讲《论语》多讲其政治意义,但于丹教授另辟蹊径,提出“半部《论语》修自身”,用经典给今人做“心理按摩”。

D、许多高中生对骑自行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宜宾蜀南竹海,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这些外国哲学著作和科技著作内容博大精深,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专业水平和广博的知识才能胜任。

C、一珍贵恐龙蛋窝化石的流失令我国科学家十分痛心,他们呼吁国家采取措施干涉,设法追回流失的化石,并阻止这类事件不在发生。

D、第二届香港武术大奖赛落下帷幕,首次参加国际武术赛事的峨眉山市武术队在127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优秀的成绩排名奖牌第9位。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语文高考复习卷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语文高考复习卷

语文高考复习卷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

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

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

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

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

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

修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

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阴,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

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

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就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就不成经典。

文化的发展总是一层一层,积累而成。

在这个积累过程中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

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

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

它们是永远的参照点。

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

后人时时的想起、品位、研究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

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因斯坦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

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

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

唯其这种“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

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的挖掘。

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

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哲理的内涵,唯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

专题12.11 古代诗歌阅读(江苏专版)五 -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专题12.11 古代诗歌阅读(江苏专版)五 -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江苏专版)五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

沁园春陈维崧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

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

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搂中乐太平。

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湖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

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1.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梅”的?结合上阕进行概括。

答:2.下阕“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化用了前人哪两句诗?答:3.分析下阕词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答:【答案】1.从数量,姿态,气味等方面来写的。

2.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

3.首先写出了空城寂寞、亡国有恨的悲叹:接着由用泪画成的《梅花图》慨叹人生如梦般虚幻;最后表达携带此画,漂泊江海,度过余生的隐逸情怀。

(三点顺序不要颠倒〉【解析】1.上阕写梅,“十万”写数量,“矫、翩”写姿态,“香”写气味。

2.“潮打孤城”化用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商女船头”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从前四句中可以感觉得到作者的心情是寂寞、怀有亡国之恨;从“五陵石马”到“一幅生绡泪写成”中,作者面对用泪画成的图画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最后两句显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头。

【题型】诗歌鉴赏【难度】较易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欧阳修南雁依稀回侧阵①,雪霁墙阴,遍觉兰芽嫩。

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②。

腊后花期知渐近,东风已作寒梅信。

【注】①侧阵:侧行而飞。

②方寸:代指心。

4.请简要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

答:5. 结句“腊后花期知渐近,东风已作寒梅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4.①远近结合,先写南雁飞回的远景,再写墙阴雪霁、兰芽破土的近景;②俯仰结合;先写仰望天空南雁侧阵飞回之景,再写俯视雪霁、兰芽嫩之景;③虚实结合,南雁飞回,雪霁为眼前实景,兰芽嫩为内心感受;④选取南雁、霁雪、兰芽等具有初春气息的意象,铺陈细描;⑤层层深入,由南雁回飞的依稀征兆,到墙阴雪霁的实景,再到遍觉兰芽嫩,一步步写出春天到来的过程。

2017江苏语文高考冲刺试题 .doc

2017江苏语文高考冲刺试题 .doc

附件1-1安徽省2013年中小学幼儿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对象名额分配表感谢你的观看附件1-2安徽省2013年特岗教师专项培训设岗市县研修对象名额分配表附件1-3安徽省2013年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远程研修项目名额分配表感谢你的观看附件2安徽省2013年中小学幼儿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任务分解表感谢你的观看附件3-1安徽省2013年中小学幼儿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对象汇总表(集中培训)市(县)名称:填报单位(盖章):参训总人数:填报日期:感谢你的观看附件3-2:安徽省2013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对象汇总表(远程培训)市(县)名称:填报单位(盖章):参训总人数:填报日期:附件4:安徽省2013年中小学幼儿教师省级培训项目派训市县工作责任人信息表市(县)教育局填表人:填表时间:感谢你的观看附件5:安徽省2013年中小学幼儿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一、研修目标与内容(一)中小学紧缺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项1.研修目标: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研修内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学科教学动态、发展趋势与课程标准,高效课堂与有效对策,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指导,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研究等。

(二)小学紧缺学科音体美专职教师高级研修项1.研修目标:帮助音体美专职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兼职音体美教师过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研修内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音体美学科教育理论,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指导,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研究等。

2017江苏高考试卷(语文)

2017江苏高考试卷(语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江苏专版)四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疏帘淡月·秋思
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润逼衣篝①,线袅蕙炉②沉水③。

悠悠岁月天涯醉。

一分秋、一分憔悴。

紫箫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

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

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

从前谙尽江湖味。

听商歌、归兴千里。

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注】①衣篝:熏衣用的竹熏笼。

②线袅蕙炉:香炉中的烟雾呈线状缓缓升起。

③沉水,一种名贵的香料。

1.有人评价张词“一分秋、一分憔悴”一句“看似平淡,实经熔炼,读来意蕴沉厚,耐人回味”,这句诗妙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答:
2.秋夜静思,词人因为哪些愁绪而“无寐”?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
【答案】
1.“一分秋、一分憔悴”形象地写出了眼前秋景的特点,“憔悴”双关,明写秋景凋残,暗写诗人的凄凉心境;“一分”本不多,但只“一分秋”就是“一分憔悴”,那么满眼的秋景定然让人满腔愁绪了。

两句诗简洁凝练,生动传神,秋深一分,人的憔悴也添加一分,表达出诗人内心无限的孤独凄苦。

2.作者因秋雨、秋声、秋风、秋气、秋露、秋月触发的悲秋之愁而无寐;“悠悠岁月”“吹老”作者因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之恨而无寐;“天涯醉”“几番尘世”作者因羁旅天涯,奔波劳碌之苦而无寐;“凄凉客里”“归兴千里”,作者因客居他乡,千里思乡之恨而无寐。

2.答题时可先从诗句中确定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再由此归纳提炼。

一是令人憔悴的秋景使词人愁,二是“悠悠岁月”使人愁,三是“客居天涯”使人愁,四是“归兴千里”,故里迢迢,欲归不得使人愁。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一般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李光①
过桐江,经严濑②,慨然有感。

予方力丐宫祠,有终焉之志,因和致道《水调歌头》,呈子我、行简。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

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

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

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

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

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

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注】①李光:南宋词人,时忤秦桧,意乞去。

②严濑:严光,与汉光武刘秀同学,后刘秀做皇帝,他隐居富春山耕钓,后人把他钓鱼的地方叫“严陵濑”。

3.本词上阕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概括。

答:
4.下阕写词人归去后的读书生活,其中“兰亭修篁”“湖光扁舟”两幅图景有什么样的文化含义?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
【答案】
3.慨叹吴楚兵乱、江汉凄凉,追思隐者严光,痛惜国土沦亡,萌生去意。

4.兰亭:东晋王羲之和其他文人于兰亭修禊,感受自然的美好;湖光:文人归隐,有扁舟一叶,渔樵江渚的愿望。

寄寓了作者远离官场、寄情山水的理想。

【解析】
3.结合文本内容,判断所抒情感。

由于金兵的南犯,吴楚一带都笼罩着战争的气氛,故说“兵气暗”;由于战争的频繁,人民都饱受战争的痛苦,故说“久凄凉”;词是作者经过严陵濑的
时候写的,就把这提问转到严光身上,“酌酒酹严光”;“北望中原板荡”,痛惜指北方沦陷;“归去谢宾友”,萌生退意。

4.“文化含义”指的是精神方面的含义,可结合学习《兰亭集序》时对“修禊”“茂林修竹”的理解以及“扁舟”意象的意义来作答。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一般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戏呈孔毅父
黄庭坚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注】 (1) 管城子:即毛笔。

孔方兄:即钱。

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故有此称。

(2) 校书:即校书郎,旧章校勘书籍。

著作:即著作郎,旧掌编撰国史。

5.全诗以“戏”为脉络,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戏说的。

答:
6.“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7.请概括本诗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答:
【答案】
5. 开头作者不明说自己不能升官发财,而是说钱拒绝和自己交往,幽默诙谐。

三四句表面看来是自责,实际上以反语暗指、自嘲文章不为世人赏识。

五六句诗意表面上说自己尸位素餐,其实是对于碌碌无为的官场生涯的不满或讽刺。

结尾不直说退隐,却写对往事的追忆,也给诗篇结尾添加了戏说的风韵。

6.比喻。

“丝窠缀露珠”,用清晨缀附于蛛网上闪闪发亮的露水珠子,来比喻外表华美而没
有坚实内容的文章。

7. 富贵无望的自嘲之情,政治上不得意(或文章不被赏识)的苦闷之情,对碌碌无为的官场的不满,弃官归隐之情。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较易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春阴
【宋】朱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蝾,草连云暗有藏鹆。

诗穷荚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①朱弁:(公元1085年一公元1144年)江西婺源人。

高宗时出使金国,被拘禁十五年。

思念故国乡关的诗歌婉转缠绵。

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虽然春天来了,遥远的塞北还是黄沙弥漫,冷风阵阵。

B.颔联写没有蝴蝶给花儿做伴,乌鸦也深藏在无边的草丛之中。

C.颈联的“穷”字是说诗人境遇窘迫,哪怕在春无也无限愁苦。

D.根据律诗对仗的要求,可知颈联“将”的词性是名词,属仄声韵。

E.尾联发出“竞何事”的悲怆之词,感叹东风使诗人徒增白发。

9.“酒薄难将梦到家”借“梦”写思家,含蓄委婉,请加以赏析。

答:
【答案】
8.C D
9.诗人因为被拘异国,只能在梦中归家,尽管希望梦回故国,却因日思夜想而辗转难寐;在夜不能寐时只能寄希望于喝酒沉睡,可是酒力薄弱,梦中还未到家就醒了;这样曲折写来,深情婉约,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较易
五、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发庾岭①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②。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①万历十九年,汤显祖触怒权贵,被贬徐闻典史(今属广东省),本诗作于赴任途中。

②霏微,迷蒙意。

10.请简要分析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
11.本诗的颈联中“随”“满”两个字最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答:
12. 本诗尾联化用了膂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10.通过描写黄昏时分的枫叶、夕阳中沉默的秋蝉等秋天的景物,寓情于景,点明了时令,烘托出萧瑟凄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怆的感情基调。

11.“随”字写出两岸山色随小舟行进,不断变换色彩的状态:“满”字写出了水面的粼粼波光与夕阳辉映,洒满了游子的衣襟。

两字化静为动,以乐景衬哀情。

12.化用诗句,表达了作者孑然一身、独自徘徊的孤独愁闷与报国无门、无可依托的不平。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容易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刘禹锡
候吏①立沙际②,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注】①候吏:驿站管理者。

②沙际:水边。

13.首联、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农家画面?
答:
14.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手法。

答:
15.尾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3.描绘了秋日中午竹溪环绕田舍、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的祥和温暖的农村安居图。

14.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也行,以鹊噪衬托禾地之静,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草静景);视听结合(晚禾、秋草是视觉描写,鹊噪是听觉描写);远近结合(鹊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
15.照应诗题,表明全诗主旨;呼应首句,点明送客地点;借景抒情,以驿马再三嘶鸣烘托(渲染)依依惜别之情。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