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5923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2.png)
引言:动脉采血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操作方法,用于获取动脉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和诊断。
正确的动脉采血部位和方法对于准确的数据采集和诊断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动脉采血的部位和方法,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操作,提高临床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概述:动脉采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不仅需要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部位,还需要熟悉准确的操作方法。
本文将从部位和方法两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正文:1. 动脉采血部位1.1 桡动脉采血- 桡动脉位于前臂的桡侧,是最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之一。
选择桡动脉采血可以避免深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 在选择桡动脉采血部位时,应该选择与患者心率变异最小的一侧,通常是非主手。
- 桡动脉采血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采血位置、清洁皮肤、选择合适的针刺点位、识别动脉脉搏、使用适当的针头进行穿刺。
1.2 股动脉采血- 股动脉位于大腿的前方,采血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体位和安全性。
- 股动脉采血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采血位置、清洁皮肤、选择合适的针刺点位、识别动脉脉搏、使用适当的针头进行穿刺。
1.3 足背动脉采血- 足背动脉位于足背,通常用于新生儿和小儿的动脉采血。
- 足背动脉采血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采血位置、清洁皮肤、选择合适的针刺点位、识别动脉脉搏、使用适当的针头进行穿刺。
1.4 背动脉采血- 背动脉位于手背部分,一般用于手术、外伤等特殊情况下的动脉采血。
- 背动脉采血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采血位置、清洁皮肤、选择合适的针刺点位、识别动脉脉搏、使用适当的针头进行穿刺。
2. 动脉采血方法2.1 直接针刺法- 直接针刺法是常用的动脉采血方法,适用于多种动脉采血部位。
-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确定针刺点位、使用适当的角度和力度进行穿刺、慢慢放松针头、收集血样。
2.2 造影剂法- 造影剂法适用于需要进行血管造影的情况,可以辅助确定动脉采血部位。
-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造影剂、确保患者安全、进行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的动脉采血部位。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e1133033687e21ae45a923.png)
动脉采血
桡动脉 股动脉
足背动脉
肱动脉
采血部位的选择)
• 优点:位置表浅 搏动明显 易于固定 不受体位限制 病人易于接受
• 据报道,股动脉穿刺 强疼
• 痛率达72%,桡动脉
穿刺
• 可减少到18.5%
• 首选: 桡动脉
部 二)
采血部位的选择位选择(
• 优点:表浅易触及 不受体位限制 操作方便 病人易接受
物品准备
提பைடு நூலகம்在治疗室用 空针抽取肝素稀 释液0.5~1ml,来 回抽动活塞使其 完全湿润注射器 内壁,针尖朝上 排去注射器内多 余的肝素溶液和 空气。
穿刺步骤
•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 肱动脉、足背动脉,不建议选用颈动脉。
• 评估穿刺部位 是否有溃疡、红肿。 • 穿刺:桡动脉:30-40度 股静脉:90度
30min后采血。 • 采血后不可回抽注射器以免空气进入,如果有气泡应立即
将针头向上竖直排出.迅速将针尖斜面全部插入橡皮塞内, 以达到密封状态,立即混匀。 • 切忌盲目穿刺。
动 、静 脉 血 的 比 较
区分
1、动脉血携氧量多,呈 鲜红色!含大量营养物质 ;【肺动脉和肺静脉刚 好相反! 】 2、动脉血是由心脏向全 身各部位流向; 3、动脉血是脉动的; 4、动脉血压力大,穿刺 后注射器可自动回退。
观察注射器针柄的乳头 处有鲜红色血液波动时 表示穿刺成功。抽取所 需量1ml~2ml
尽快排出空针内空 气,插入橡胶塞隔 绝空气,双手揉搓 空针5~10秒
桡动脉的血气采集
• 注意事项: 快速穿刺易引起 血管收缩,不能立 即见回血需稍等 片刻后见回血, 不可急于退针头。 拔针后按压5~10分钟后跟踪穿点 是否肿胀、淤青。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a4f9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c.png)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动脉采血,这个听上去有些吓人的过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在什么地方采血比较合适,方法又是怎样的。
希望能让你对这个过程有个清晰的认识,也能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恐惧。
一、动脉采血的部位1.1 尺动脉说到动脉采血,首先想到的就是尺动脉。
这个地方就在你的手腕内侧,摸到一根明显的脉搏,那个地方就是尺动脉。
很多医生会选择在这儿采血,因为相对容易找到,也比较安全。
采血时,患者的手臂应该稍微放松,最好是坐着或者躺着。
因为太紧张,手会僵硬,血管就会不太好找。
1.2 股动脉另一个常见的地方是股动脉,位置就在大腿根部。
这个地方的血管相对较大,适合需要采集较多血液的情况。
虽然这里的采血难度略高一些,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检查,股动脉可是个不错的选择。
医生通常会在这儿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二、动脉采血的方法2.1 准备工作在开始之前,医生会先做好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消毒工具、准备好试管等。
患者的心理准备也很重要,心态放松能大大减少疼痛感。
医生会跟你聊聊天,分散你的注意力。
就像朋友间的小聊天,轻松愉快。
2.2 采血过程接下来就是采血的过程。
医生会用一根细针穿刺血管,快速而准确。
通常只需要几秒钟,血液就会流入试管。
其实并不会痛得让人无法忍受,像是蚊子叮了一下,随后就没事了。
此时,你可能会感觉到一丝凉意,但这也是正常的。
2.3 采血后的处理一旦采血完成,医生会用棉球轻轻按压采血部位,防止出血。
然后会贴上创口贴,简单又有效。
这个时候,你可以稍微活动一下手腕,帮助血液循环,减少淤青的可能性。
三、注意事项与潜在风险3.1 术前准备动脉采血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行的。
术前要确保没有服用抗凝药物,避免出血风险。
医生通常会询问你的病史,了解你是否有血液病或者其他相关的健康问题。
这些都是为了确保你的安全。
3.2 术后观察采血后,医生会让你在医院稍作观察,看看有没有出现不适。
如果有任何异常,比如剧烈的疼痛、出血不止,务必要及时告知医生。
动脉血气的采血部位
![动脉血气的采血部位](https://img.taocdn.com/s3/m/f79b94b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1.png)
动脉血气的采血部位一、桡动脉血管特点:1、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成功率高。
周围无重要伴行血管及神经,不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2.、方有韧带固定,容易压迫止血,局部血肿发生率较低。
选用建议:为首选动脉采血部位。
穿刺点: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cm)、距手臂外侧0.5~1cm处,动脉搏动最强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cm,再向肘部方向移动0.5cm,动脉搏动最强处。
通过使用艾伦试验方法,成功抽取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
方法如下:①嘱患者握拳②同时按压患者尺动脉及桡动脉,阻断手部血供③.数秒钟后,嘱患者伸开手指,此时手掌因缺血变苍白④压迫尺动脉的手指抬起,观察手掌颜色恢复的时间。
试验证明:若手掌颜色在5~15秒内恢复,提示尺动脉供血良好,该侧挠动脉可用于动脉穿刺;若手掌颜色不能在5~15秒内恢复,提示该侧手掌侧支循环不良,该侧挠动脉不适宜穿刺。
二、肱动脉血管特点:1、位于肘窝处,直径较桡动脉粗;周围无伴行静脉,不易误采静脉血。
2、位于肌肉和结缔组织深部,搏动不明显,易与各肌健、静脉混淆。
3、缺乏硬筋膜及骨骼支撑,穿刺时易滑动,压迫止血较困难。
周围有正中神经伴行,穿刺时可导致神经损伤。
4、缺乏侧支循环,若穿刺导致动脉栓塞,可造成前臂血运障碍。
选用建议:当桡动脉因畸形、疤痕等不能使用时,可选用肱动脉进行动脉穿刺。
不推荐儿童、婴幼儿行肱动脉穿刺。
穿刺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或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点周围0.5厘米范围。
三、足背动脉血管特点:位置表浅,易于触及,较细、神经末梢丰富。
选用建议:一般只作为以上两种动脉不能使用或穿刺失败时的选择。
穿刺点:足背内、外踝连线中点至第一距骨间隙的中点处,选脉搏动最明显处。
四、股动脉血管特点:1、管径粗大、搏动感强、易于穿刺。
2、压力较大,难以按压止血,易发生假性动脉瘤,造成出血、血栓风险。
3、该穿刺部位有阴毛,若消毒不彻底易引起感染。
动脉血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460a8e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a.png)
动脉血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动脉抽血的步骤有找位置、消毒、采血、按压等;注意事项有穿刺部位、止血、专业人员操作等。
1.步骤:
(1)找位置:找到桡动脉的位置或者股动脉的位置。
(2)消毒:常规消毒患者采血部位,直径大于8cm。
(3)采血:操作采血针进行穿刺,采血针进入动脉由动脉压力,使血液自然涌入采血器。
(4)按压:采血完毕,拔出动脉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将针头进行封闭,把针头扎在橡皮擦上,避免抽动脉血与外界空气接触,保证血气检测指标是准确的。
2.注意事项:
(1)穿刺部位: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作为穿刺点。
(2)止血:采血后要按压止血,还需要保持采血部位干净清洁,以防止感染。
(3)专业人员操作: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还要密切观察身体健康情况,如果有任何不适,需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动脉血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动脉血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3da46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e.png)
动脉血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动脉血采集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获取动脉血样本进行生化检测和血气分析等。
正确的血采集方法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动脉血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动脉血采集方法1.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动脉血采集前,护士或医生务必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干净的手套。
同时,需要确保所用的采血器具和采血部位是无菌的,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动脉血采集常用的采血部位有桡动脉和肱动脉。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考虑病人的情况、皮肤完整性和血管的显露程度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桡动脉较易取得,且不会对患者的手术行为产生影响。
3. 准备血气分析仪:在进行动脉血采集前,需要确保血气分析仪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
检查设备是否校准正常,采用的试剂是否符合有效期限并储存于规定的条件下。
4. 采用适当的采血器具:通常情况下,使用一次性的针头和采血管进行动脉血采集。
选择合适的针头规格是很关键的,太小的针头可能导致血样抽取不足,太大的针头则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
5. 顺利抽取动脉血样:在进行动脉血采集时,首先需要确保正确定位动脉,可通过触摸脉搏或使用超声波仪器进行辅助定位。
然后,将已消毒的针头垂直刺入动脉,并迅速固定针头,调整采血角度,使血液自由流入采血管中。
6. 采集足够的血样:为确保检测的准确性,需采集足够的动脉血样本。
通常情况下,采集5-10 mL的动脉血是常见的要求。
采集结束后,立即将血液转移到采血管中,以避免空气污染和血液凝结。
二、动脉血采集的注意事项1. 严格控制感染风险:动脉血采集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使用一次性的采血器具,并确保皮肤消毒彻底,采血部位无创伤或炎症,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2. 规范操作流程:动脉血采集前,需要仔细阅读相关的操作手册,熟悉采血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动脉血采集时,需根据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采血器具的正确使用和采血部位的准确定位。
动脉采血方法与部位选择
![动脉采血方法与部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e6f82f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c.png)
选择易于触及的部位,如肘部、 手腕、脚踝等
03
选择动脉搏动明显、易于定位 的部位
02
避免在皮肤松弛、疤痕、静脉 曲张等部位采血
04
避免在肢体远端、关节处采血, 以免影响血流和采血效果
3
动脉采血的注 意事项
采血前准备
01
洗手:确保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02
检查采血部位:选择合适的采血
部位,避免神经、血管密集区域
4
穿刺深度:根据血管深 度和穿刺方法选择合适 的穿刺深度
5
穿刺速度:根据血管情 况和穿刺方法选择合适 的穿刺速度
6
穿刺后处理:穿刺完成 后,进行正确的穿刺后 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止血方法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压迫止血法:在 穿刺部位上方约 2-3cm处,用拇 指或食指压迫止 血。
加压止血法:在 穿刺部位上方约 5-10cm处,用止 血带或绷带加压 止血。
胶带止血法:在 穿刺部位上方约 2-3cm处,用胶 带固定止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压迫加压止血法: 在穿刺部位上方 约5-10cm处,先 用止血带或绷带 加压止血,再用 胶带固定止血。
采血过程
准备采血用品: 采血针、止血 带、消毒棉球 等
清洁采血部位: 用消毒棉球擦 拭采血部位
异常情况处理
穿刺失败:重新选择穿刺部位,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出血过多:立即压迫止血,必 要时使用止血带
血肿形成:局部冷敷,避免剧 烈活动
感染: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必 要时使用抗生素
谢谢
动脉采血方法与部位 选择
演讲人
目录
01. 动脉采血方法 02. 动脉采血部位选择 03. 动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动脉血标本采集
![动脉血标本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88ee77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a.png)
目的
为诊断和治疗 呼吸衰竭提供 可靠依据
监测有无酸碱平 衡失调、缺氧和 二氧化碳潴留
为指导氧疗、调 节机械通气的各 种参数提供依据
常
用
桡动脉-首选
动
脉
穿
股动脉
刺
部
位
肱动脉 桡动脉:
位置表浅,易于触及
易于暴露、固定
便于操作,患者容易接受
有足够的侧枝循环
压迫止血比较容易,不宜发生局部血肿
足背动脉
• 消毒操作者非持针手部的食指2次
3
桡动2 脉采血流程
穿
① 用已消毒食指再次确认穿刺点,在动脉搏动 最明显处,并固定于手指下方
刺
采
② 另一只手,单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
血
③ 微移定位食指(不离开皮肤),暴露定位点
④ 与皮肤呈45°-90°角(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 方向)缓慢刺入,见回血后停止进针
⑤ 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
• 标本:送检时间一般在30分钟内,最多在4℃冰箱内保存2小时。 • 采血应在吸痰20min,氧浓度变化15min,呼吸机参数改变30min后。
总结
• 穿刺区皮肤如有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不能穿刺取血。 • 采血部位选择:以穿刺成功率为首选,同时可以减轻病人疼痛,避
免血肿发生。 •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注意自身防护。
动脉血标本采集
01、采血的目的 02、部位选择 03、采血方法及流程 04、动脉血气分析质量控制
05、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血气分析
• 血气分析是指测定血液中 氧分压(PO2)、二氧化 碳分压(PCO2)、血氧 饱和度(SPO2),以及 测定血液酸碱度(PH)、碳 酸氢盐等参数,通过分析 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 其伴随的酸碱平衡调节状 态
股动脉采血定位方法
![股动脉采血定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d183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a.png)
股动脉采血定位方法股动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获取血液样本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
正确的采血定位方法可以保证采集到高质量的样本,并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股动脉采血的定位方法的详细介绍。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采血位置。
股动脉位于大腿内侧,从腹股沟延伸到膝盖附近。
因此,在采血前需要让患者处于舒适的仰卧位,并保持大腿放松。
其次,用手指触摸腹股沟处,找到大腿内侧中央凹陷的部位,这是股动脉的位置。
然后,用透明塑料尺子或标定好刻度的手指测量离腹股沟中央凹陷处约2至3指宽的距离向下移动,在这个位置上进行采血。
这一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微调,因为每个人的解剖结构都有所不同。
接下来,确定采血位置的正确定位。
使用手指扪触大腿内侧,找到股动脉的搏动感。
这个位置通常位于股动脉稍向外凸出、在大腿内侧。
手指可以感觉到股动脉搏动的强度和频率,从而确认采血位置的正确性。
然后,用洗净的手或酒精棉球清洁采血部位,以消毒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用酒精棉球顺着股动脉的方向擦拭采血位置,从上到下,然后从内侧到外侧,以确保完全清洁。
在确定采血部位清洁无菌后,取出已经装好血管针头的血管采血器,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将血管针头轻轻插入采血部位,并通过股动脉的搏动感确保正确进入血管。
同时,注意保持稳定的抽取角度,避免刺伤周围组织。
成功插入血管后,可以轻轻拉出针芯,以保证血液顺利流入采血管中。
取血时需要注意采血器的容量,通常一次采血量为2-5毫升。
最后,取下血管针头并进行压迫止血,保持一段时间以避免血管瘤形成。
最后,清洁采血部位,贴上透明胶布或绷带,确保创面干净卫生。
总结起来,股动脉采血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采血位置、确定正确定位、清洁采血部位、插入血管针头并采血,最后进行压迫止血和清洁创面。
尽管这是一项常见的操作,但仍然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以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必须仔细遵循操作规程,并在采血过程中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采血的成功。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一)2024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239056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1.png)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一)引言概述:动脉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动脉血样以进行各种临床检测。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正确的采血方法对于确保采样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一、动脉采血的部位1. 尺动脉- 尺动脉位于手臂的掌侧,在掌骨和肘部之间。
- 采血部位需进行局部消毒,常选择尺动脉平行的位置作为穿刺点。
2. 桡动脉- 桡动脉位于手臂的外侧,与尺动脉相对。
- 采血时,可选择桡动脉处于指骨和肘部之间作为穿刺点。
3. 股动脉- 股动脉位于大腿的股骨内侧,较深,需要经过适当的穿刺技巧。
- 采血部位应进行良好的局部消毒,并确保位置准确。
4. 胫后动脉- 胫后动脉位于腿部的胫骨后侧,相对较浅,易于采血操作。
- 采血部位应选择胫后动脉位于踝骨和膝盖之间作为穿刺点。
5. 橡皮剌动脉- 橡皮剌动脉是大腿内侧的一条较浅的动脉。
- 采血时,需特别注意准确的位置,避免误伤其他组织。
二、动脉采血的方法1. 适当准备- 确认患者身份并解释采血过程。
-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并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2. 局部消毒- 采血部位彻底清洁和消毒,保证采血区域的无菌。
3. 确定穿刺点- 根据实际需求和患者情况,确定最佳的穿刺点位。
- 使用标记笔在皮肤表面划出穿刺点,并确定穿刺的角度。
4. 采用正确的穿刺技巧- 使用适当的穿刺设备,如动脉采血针或导管。
- 遵守正确的穿刺角度和深度,以确保成功穿刺动脉。
5. 采血后的处理- 采集合适的血量,并及时将血样置于适当的容器中。
- 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并确保伤口妥善处理。
结论: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是临床医生必备的操作技能之一,选取适当的采血部位、正确的采血方法以及妥善处理采血后的伤口对于采样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动脉采血部位解剖》课件
![《动脉采血部位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886b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0.png)
假性动脉瘤
总结词
动脉采血后,由于血管壁损伤,血液可能通过破损处流入周围组织,形成假性动脉瘤。
详细描述
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通常是由于动脉采血后血管壁损伤严重所致。形成的 瘤体可能压迫周围神经或组织,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治疗假性动脉瘤通常需要手术
切除。
血栓形成和栓塞
总结词
动脉采血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可 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栓塞。
采血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正操作
采血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 避免操作不当导致血管损伤或血液污 染。
止血
防止空气进入
在采血过程中应确保注射器内无空气 ,以防止空气进入血管造成空气栓塞 。
采血后应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采血部 位进行止血,并保持适当的压力。
采血后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情况
采血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
妥善处理血液标本
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妥善保存,避 免污染和变质。
清洁采血部位
采血后应清洁采血部位,并保持 干燥,以预防感染。
THANKS
感谢观看
颈动脉
适用于无法触及股动脉和 桡动脉的患者,但操作难 度较大。
足背动脉
适用于下肢动脉硬化或下 肢手术的患者。
耳廓动脉
适用于婴幼儿采血,但操 作难度较大,且准确性不 如其他部位。
03
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优缺 点
桡动脉采血的优缺点
总结词
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暴露,操作简便,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之一 。
详细描述
颈总动脉采血操作简便,对患者的创伤小,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如颈椎病变、颈动脉狭窄等;足背 动脉采血操作简便,对患者的创伤小,且易于压迫止血,但搏动感较弱,对于循环状态较差的患者可能难以触摸 到搏动。
动脉采血部位、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区别、采血定位方法、按压止血、标本采集送检要求及要点总结
![动脉采血部位、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区别、采血定位方法、按压止血、标本采集送检要求及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44670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c.png)
动脉采血部位、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区别、采血定位方法、按压止血、标本采集送检要求及要点总结临床采集动脉血,穿刺成功率低,动脉采血与静脉采血相比,动脉采血的采集难度比较大,血管位置深,只能靠触摸,且周围伴有神经,一旦误穿神经,后果不堪设想。
选择合适采血部位动脉采血部位有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中,一般选择桡动脉和股动脉。
两者区别桡动脉:表浅,易于触及,容易止血,易按压,不容易损伤神经,首选桡动脉。
股动脉:管径粗,血流量大,搏动易触摸,但地方隐秘,动静脉伴行,易误穿股静脉。
适用于血容量不足,血压偏低,动脉搏动不明显的病人。
定位方法桡动脉位置:穿刺点为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波动明显处。
1、让患者“勾手”:将手心向前,指尖垂向地面,将患者前臂微向尺侧旋转,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暴露饶动脉,可在患者腕关节下垫纸巾盒以固定。
2、用左手食指与中指定位,定位到搏动最强点,用食指指腹感受动脉搏动的最强点,位于食指指腹的中间、偏左还是偏右,能透过皮肤看见它具体位置。
3、确定位置后将食指稍移开,垂直进针或于动脉走向呈40度角进针,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
股动脉位置:大腿微屈并外展、外旋时,在腹股沟韧带处搏动最明显。
1、体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2、触摸寻找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动脉于两指之间,垂直进针,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
3、体重肥胖的患者,股动脉难以触及或者只能触及到一个搏动点,将食指与中指固定于搏动最强处,放开食指中指仍可触及搏动,反之放开中指,食指仍可触及搏动,就确定固定在动脉上了,垂直进针于两指之间。
按压止血拔针后立即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或凝血时间较长,应在穿刺部位保持更长时间的按压,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标本血标本应当立即送检,以免影响结果。
要点总结1、穿刺那条动脉,进针幅度均不应过大过快,以免穿破对侧动脉壁。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84746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6.png)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动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动脉血样进行检测,以了解患者的血气状态和酸碱平衡情况。
正确的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对于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和避免并发症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动脉采血的详细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动脉采血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医护人员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和过程。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品,包括一次性采血针、采血管、消毒棉球、酒精棉球、止血带、手套等。
2. 选择采血部位。
动脉采血的常用部位是桡动脉和足背动脉。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桡动脉位于手腕处。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要注意避开有血管瘤、血栓、伤口或静脉曲张的部位。
3. 消毒和准备。
在确定采血部位后,医护人员需要先用酒精棉球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
接下来,将止血带绕在患者的上臂上,约留出两指宽的位置,以便于采血。
4. 采血操作。
医护人员戴上手套,拿起一次性采血针,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手腕,使桡动脉暴露在皮肤表面。
然后,用另一只手将采血针插入动脉血管,注意角度和深度,以避免损伤血管或周围组织。
采血完成后,将血样放入采血管中,轻轻摇匀。
5. 处理和止血。
在完成采血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拔除采血针,并用消毒棉球对采血部位进行按压止血。
同时,要观察患者的采血部位是否有出血或肿胀等情况,必要时做好处理和记录。
6. 丢弃废弃物。
最后,医护人员需要将已使用的一次性采血针和采血管等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医疗废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以上就是动脉采血的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采集到准确的血样,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动脉采血,做好每一个细节,确保患者的利益和安全。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df05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4.png)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动脉采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获取人体动脉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
以下是一份动脉采血操作的流程指南:步骤一: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的身份,并与患者沟通解释操作过程。
2. 做好个人卫生,正确佩戴洁净的手套和保护眼睛、口鼻的防护设备。
3. 准备所需材料,包括一次性动脉血采样器、消毒酒精、无菌棉球等。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1. 根据医疗需求和患者的情况选择采血部位,常用的部位包括桡动脉、股动脉等。
2.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以要求其握拳或做肌肉收缩以增加动脉血管的充盈度。
步骤三:手部准备1. 给患者的采血部位清洗,用消毒酒精将皮肤擦拭干净。
2. 等待消毒酒精挥发干燥后,再次用无菌棉球蘸取消毒酒精擦拭局部,确保消毒彻底。
步骤四:采血操作1. 戴好手套后,取出一次性动脉血采样器。
2. 轻轻按压采血部位的皮肤,找到合适的穿刺点。
3. 在穿刺点处以30度至45度的角度插入一次性动脉血采样器,直到感觉到动脉脉搏。
4. 调整采血器的角度以获得足够的血液样本。
5. 采集所需血液样本后,缓慢地拔出一次性采样器。
6. 立即用无菌棉球或消毒纱布轻轻按压采血部位,以防止出血。
7. 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转移到相应的中,尽量避免气泡形成。
步骤五:处理和记录1. 将用过的一次性采样器等废弃物正确处理,遵守相关的医疗废物处置规定。
2. 在患者的病历中详细记录动脉采血的操作过程和所获得的血液样本信息。
3. 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
请注意,上述操作流程仅供参考,请在临床实践中遵循医疗机构的指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操作。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340a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5.png)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动脉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检测血液中的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酸碱度(pH 值)、电解质等指标,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患者的病情。
以下将详细介绍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一、动脉采血的部位1、桡动脉桡动脉是最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之一。
它位于手腕部的外侧,位置表浅,易于触摸和定位。
在进行桡动脉采血时,患者可以采取坐位或卧位,将手腕伸直并略外展。
采血者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桡动脉的搏动,在动脉最明显处进行穿刺。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桡动脉采血前,应先进行艾伦试验(Allen test),以评估尺动脉的供血情况。
艾伦试验的方法是:同时按压患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嘱患者握拳数次,然后松开尺动脉,观察手掌在10 秒内是否恢复红润。
如果手掌在 10 秒内恢复红润,说明尺动脉供血良好,可以选择桡动脉采血;如果手掌未在 10 秒内恢复红润,则不宜选择桡动脉采血。
2、股动脉股动脉是另一个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尤其适用于儿童和外周动脉搏动较弱的患者。
股动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位置较深,但搏动明显。
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
采血者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触摸股动脉的搏动,在搏动最明显处垂直进针。
由于股动脉附近有较多的神经和血管,采血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3、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窝上方。
它的位置相对较深,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作为采血部位。
患者一般采取坐位或仰卧位,上肢伸直外展。
采血者在肘窝上方触摸肱动脉的搏动,然后在搏动最明显处进针。
二、动脉采血的方法1、准备工作(1)采血者应洗手并戴手套,准备好所需的采血器具,如注射器、采血针、消毒用品等。
(2)向患者解释采血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3)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并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大于穿刺点周围 5 厘米。
2、穿刺采血(1)根据选择的采血部位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一般来说,成人常用 22G 或 20G 的针头,儿童常用 24G 或 23G 的针头。
动脉采血的操作方法
![动脉采血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4c9e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b.png)
动脉采血的操作方法
动脉采血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验操作,通常用于血气分析或动脉血浆检测。
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先清洗手部并佩戴手套,然后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有桡动脉(在手腕处)和股动脉(在大腿部位)。
2.消毒:用医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彻底清洗采血部位并擦干,避免采血时带入细菌。
3.定位:确定采血部位后,用两指将动脉压迹出来。
一般使用拇指和食指,这样可以确保血流充分。
4.穿刺:使用一根针头进行穿刺,一般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3.8毫米。
针头先偏侧45度的角度使之平行于血管,然后快速针尖穿破皮肤和血管,插入约1.5厘米深(因采集不同部位要深度不同,可视情况降低针头深度)。
注意穿刺过程一定要迅速且有力,以避免多次损伤到动脉而导致失血、血肿等不良后果。
5.采样:在针头插入并进入血管后,利用内部针芯或注射器进行采血。
采血时也要注意增加内部压力,在后退注射器前先灌入一些气泡,以便萃取更多的血液。
在采血时需要注意采血速度,一般每分钟15毫升以上速率会有损动脉壁,同时血样容器不能晃动波动,以避免血细胞受损。
6.止血:采血后使用消毒棉球压迫采血点,防止血液向外渗漏。
建议持续压迫3-5分钟左右,直到完全止血。
如果病人病情复杂,还需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在采血前进行适当的止血带绑扎等。
7.处理:采集完成后,将血样放入血样容器中,并封闭好。
血样容器还需要进行标记,标记补充正确的个人信息、采集时间等信息。
采集完成后,将针头、注射器等污染物品及时集中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和对他人造成影响。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d8457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b.png)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动脉采血是一项能够从人体动脉中取得血液样本的常见医学操作。
这个过程需要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才能进行,因为它涉及到一系列步骤和技巧来提供准确和无创的结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动脉采血是一项无菌操作,所以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手部卫生。
医务人员应该正确佩戴手套和口罩,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同时,需要准备好采血所需的器械和材料,例如注射器、一次性动脉导管、止血带、外科剪刀、消毒剂、绷带等。
2.选择采血部位常见的动脉采血部位有尺动脉(位于手腕处)、股动脉(位于大腿处)和桡动脉(位于前臂处)。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如年龄、病情等因素。
3.止血带的应用止血带的作用是帮助血管突出,并降低表浅静脉的充盈,便于找到并穿刺动脉。
止血带应该紧紧绑在采血部位上方,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动脉血流。
4.消毒操作在进行动脉穿刺之前,需要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75%酒精、碘酒或者氯己定等。
消毒时,应先用纱布擦拭出现破损的区域,然后将消毒剂涂抹在采血部位上,从原消毒处向周围扩散。
5.穿刺动脉在穿刺动脉之前,需要先将一次性动脉导管装载在适当大小的注射器上。
这样,一旦成功穿刺,就可以立即吸出血液样本。
穿刺时,医务人员需要用一只手稳固地将患者的手或大腿抓住,以避免意外移动。
然后,在穿刺部位指压静脉,使其局部血流充盈以突出动脉。
医务人员应寻找相对位置固定的动脉以达到穿刺的目的。
穿刺动脉时,针头以15-30°的角度向上插入,直到血液进入针筒,表示成功穿刺。
同时,要注意穿刺时的手法,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6.抽血操作一旦成功穿刺动脉,需要迅速将注射器与动脉导管连接,并轻轻吸出足够的血液样本。
用手指轻轻按住针尖,防止血液逆流。
7.止血和处理抽血完成后,立即将止血带松开,用棉球或纱布轻轻按住穿刺部位,帮助血管封闭。
然后,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明显出血,如果有,可以用绷带或纱布进行包扎。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11bc2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0a.png)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动脉采血,这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其实了解它的方式并不复杂。
大家都知道,动脉采血是从动脉中取血,通常用来检查一些关键的健康指标。
说白了,它能告诉我们身体内部发生了什么事。
那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吧。
一、动脉采血的部位1.1 桡动脉说到动脉采血,首先得提到桡动脉。
桡动脉就位于手腕的内侧,摸到脉搏的地方,大家都知道。
采血的时候,护士会用手指轻轻压一下,找到动脉的准确位置。
然后,用消毒液擦拭一下,保证干净。
接下来,一针下去,血液就流出来了。
整个过程很快,不用担心,疼痛感也是瞬间的。
桡动脉的优点是,位置好找,血液流动快,结果也能比较准确。
1.2 股动脉再说说股动脉,听起来有点生疏,其实它就在大腿根部。
采血的时候,护士会先让你平躺,确保血流顺畅。
然后,他们会轻轻按压,找到那条大动脉,接下来再用针头采血。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需要大量血液的检查,比如说某些手术前的评估。
虽然这条动脉取血的疼痛感比桡动脉稍微强一点,但医生的手法都很熟练,大家也不要太紧张。
二、动脉采血的适应症2.1 血气分析动脉采血最常见的就是血气分析了。
血气分析能够告诉我们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平,以及酸碱平衡。
这些数据对于了解肺部健康、酸碱平衡至关重要。
比如,有些人可能因为呼吸问题,血气分析就能显示出来。
这时候,医生就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人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
2.2 药物浓度监测除了血气分析,动脉采血还用于药物浓度监测。
有些患者需要长期使用特定药物,医生需要知道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才能调整剂量,避免副作用。
通过动脉采血,医生能精确掌握药物的作用,确保患者安全。
2.3 特殊病理检查有些特殊病理检查也离不开动脉采血。
比如说,对于某些感染、代谢性疾病,医生可能会通过动脉取血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好的判断。
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原理很简单。
三、动脉采血的方法3.1 准备工作动脉采血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品准备 提前在治疗室用 空针抽取肝素稀 释液0.5~1ml,来 回抽动活塞使其 完全湿润注射器 内壁,针尖朝上 排去注射器内多 余的肝素溶液和 空气。
**市人民医院
穿刺步骤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 肱动脉、足背动脉,不建议选用颈动脉。 评估穿刺部位 是否有溃疡、红肿。 穿刺:桡动脉:30-40度 股静脉:90度 肱动脉:40-60度 足背动脉:15-20度 抽血量 :一般1-2ml , 抽血后:若针筒内有气泡,及时排除,并及时 用橡皮塞封闭针头 ,恰当混匀 。 送检
**市人民医院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赖婷婷
主要内容
动脉采血的目的
1 2 3
采血部位的选择 动脉采血的方法
注意事项
4
**市人民医院
目 的
急救时动脉给药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呼
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
氧化碳潴留的最好方法
对呼吸功能不全和酸碱失调的诊断与治疗
**市人民医院
提供依据;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整
适应症
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
功能障碍者;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
机械通气者 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市人民医院
采血部位的选择
理论上讲全身任何部位动脉均可,理想的部位应 是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 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 通常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婴幼儿也可选择头皮动脉。 桡动脉较为理想,但痛觉敏感,对循环衰竭病人 不易成功。股动脉粗大,对循环衰竭的病人及儿 童适用
**市人民医院
采血后注意事项
送 检
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 包括T、氧流量、氧浓度
氧浓度= 21+4×氧流量
等。
注名明抽血时间,立即
送检。
**市人民医院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 舒适体位。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 了解患者是否有传染病,保护自己。 了解患者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抗凝治疗和溶栓 治疗,易发生大出血和血肿,应尽可能避免穿刺。 拔针后按压5~10min至无出血,注意观察局部情况,防 止出血和发生血肿。 吸痰后20min、氧浓度改变15min后、呼吸机参数调节 30min后采血。 采血后不可回抽注射器以免空气进入,如果有气泡应立 即将针头向上竖直排出.迅速将针尖斜面全部插入橡皮 塞内,以达到密封状态,立即混匀。 切忌盲目穿刺。
**市人民医院
动脉采血
肱动脉 桡动脉
股动脉
**市人民医院
足背动脉
采血部位的选择)
优点:位置表浅 搏动明显 易于固定 不受体位限制 病人易于接受 据报道,股动脉穿刺 强疼 痛率达72%,桡动脉 穿刺 可减少到18.5% 首选: 桡动脉
**市人民医院
部
采血部位的选择位选择(二)
**市人民医院
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 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 当脚向足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
进针点 进针点
足背动脉穿刺
**市人民医院
采血后注意事项
混 匀
标本混匀程度 与其他抗凝标本一样,不充分的 混匀会增加凝血的发生,从而影响血色素和血细 胞压积结果的准确性。
**市人民医院
**市人民医院
选择动脉
AIIen's试验
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的尺和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握 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 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10
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Allen’s试验为阴性,说明尺动脉
存在侧枝循环好,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若15秒后手 掌仍未转红,为Allen’s试验为阳性,说明尺动脉在侧 枝循环差,不能做桡动脉穿刺和插管。
3、动脉血是脉动的; 4、动脉血压力大,穿刺 后注射器可自动回退。
**市人民医院
**市人民医院
观察注射器针柄的乳头 处有鲜红色血液波动时 表示穿刺成功。抽取所 需量1ml~2mlபைடு நூலகம்
桡动脉的血气采集
注意事项: 快速穿刺易引起 血管收缩,不能立 即见回血需稍等 片刻后见回血, 不可急于退针头。 拔针后按压5~10分钟后跟踪穿点 是否肿胀、淤青。
**市人民医院
股动脉穿刺
患者平卧,穿刺侧大腿 略外展、外旋,以腹股 沟韧带下1.5cm~2.0cm股 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穿 刺点,食、中指放在股 动脉两端,食、中指都 应摸到动脉的搏动,两 指中间即为穿刺点,穿 刺针与皮肤垂直,保持 90度角,见针梗处有红 色血液波动,立即回抽 1~2ml。
**市人民医院
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试验
桡动脉的血气采集
消毒操作者 的手指,至 少大于2指节 触摸桡动 脉搏动的 位置
**市人民医院
常规消毒皮肤 2遍,直径大 于5cm
桡动脉的血气采集
尽快排出空针内空 气,插入橡胶塞隔 绝空气,双手揉搓 空针5~10秒
**市人民医院
用已消毒或带上 无菌手套的手指 触摸桡动脉搏动 最强的位置,摸 清它的走向和深 度,使动脉恰在 手指的下方,在 食指感觉的动脉 搏动处进针
**市人民医院
动 、静 脉 血 的 比 较
**市人民医院
区 分
1、动脉血携氧量多,呈 1、静脉血携二氧化碳量
鲜红色!含大量营养物质
;【肺动脉和肺静脉刚 好相反! 】
多,呈暗红色!含代谢物
质;【肺动脉和肺静脉 刚好相反! 】
2、动脉血是由心脏向全
身各部位流向;
**市人民医院
2、静脉血是由全身各部
位向心脏流向; 3、静脉血是平稳流动的 4、静脉血压力小,需用 负压抽吸。
**市人民医院
**市人民医院
采血部位的选择 最次:足背动脉 优点:位置表浅 缺点:不易触及 穿刺成功率低 疼痛 不适用于低血压, 休克,末梢循环差 的病人。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操 作的目的、过 程 耐心听取患者 的主诉 做好心理护理
**市人民医院
物品准备
**市人民医院
消毒皮肤物品、无菌治疗盘 、橡胶塞、无菌棉签、检验 条码、一次性注射器1ml/5ml 或动脉血气针、肝素稀释液 、消毒液、化验单、体温表 。
优点:表浅易触及 不受体位限制 操作方便 病人易接受 缺点: (1)疼痛 :局部肌肉少, 容易刺到骨膜 (2)成功率较桡动脉低 其次:肱动脉
**市人民医院
采血部位的选择
再次:股动脉 优点:血管粗大 搏动明显 肌肉丰富 缺点: (1)部位较深 (2)周围有大动脉及神 经并行,容易误伤 (3)受体位限制大 (4)容易过多暴露病人 ,病人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