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与分析法知识点总结
综合法与分析法知识点总结综合法与分析法是在研究认知过程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两种基本方法。
它们在科学研究、管理决策、问题解决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主要方法与应用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具体说明。
一、综合法综合法是指在进行研究分析时,采用多个角度、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综合研究问题的方法。
综合法的主要特点有:1. 多因素综合:综合法强调多方面、多因素的综合研究。
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析问题,得出综合、全面的结论。
2. 积极开放:综合法强调对各种可能性的积极开放,不固步自封,能够克服单一因素分析的片面性。
3. 统筹兼顾:综合法要求在研究中综合各种看法,避免偏听片信,充分尊重每个因素,统筹兼顾。
综合法的主要方法包括层层分析法、交叉综合法、数字与模型综合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具体操作。
例如,在管理决策中,如果要分析一个市场是否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可以采用综合法。
首先,可以从市场规模、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情况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其次,可以采用数字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将不同因素的影响定量化,最终形成综合判断。
二、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现象的分解、逐一研究,从而对复杂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探讨的方法。
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有:1. 逐一分解:分析法要求对问题进行逐层逐一的分解,从整体到局部,从细微到粗大地深入研究每个问题。
2. 重点着眼:分析法要求对问题的各个方面着重研究,找到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从而能够深刻理解问题。
3. 系统性:分析法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具有系统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
分析法主要包括逐步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解、对问题的逐步归纳等方法进行具体操作。
举例而言,在生产管理中,如果要分析一个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分析法。
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
综合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
• 整合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 发现新的联系和规律
缺点
• 可能忽视事物的细节和局部
• 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适用范围
• 研究事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 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领域
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的综合运用与优化
综合运用
优化
•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
CREATE TOGETHER
SMART CREATE
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理论应用与实例
01
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的基
本概念
分析方法的定义与特点
分析方法是一种深入研究事物内部的方法
• 通过分解、剖析、观察等手段
• 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强调细节和局部
分析方法的特点
• 深入:深入挖掘事物的内在联系
• 细致:关注事物的细节和局部
域
归纳综合方法及其应用
归纳综合方法
应用领域
• 通过归纳手段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一般规律
• 哲学:研究世界观、认识论等
• 如:归纳法、类比法等
• 科学:研究科学方法、科学发现等
• 艺术:研究艺术创作、审美规律等
演绎综合方法及其应用
演绎综合方法
• 通过演绎手段从一般规律推导出具体事物
• 如:演绎法、推理法等
• 员工满意度分析:评估员工满意度、激励措施等
品创新
综合方法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
科技创新中的综合方法
• 跨学科研究: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复杂问题
• 创新方法论:研究创新过程、创新策略等
• 技术路线图:规划技术发展路径,指导科技创新方向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综合法与分析法
4.3.2综合法与分析法1.综合法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例如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定理1 如果a,b 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 时取"="号) 证明:a2+b2-2ab=(a-b)2≥0 当且仅当a=b 时取等号.所以 a2+b2≥2ab(当且仅当a=b 时取等号).定理2 如果a,b,c R+,那么a3+b3+c3≥3abc(当且仅当a=b=c 时取"="号) 证明:∵a3+b3+c3-3abc =(a+b)3+c3-3a2b-3ab2-3abc =(a+b+c)(a2+b2+c2-ab-bc-ac) =(a+b+c)[(a-b)2+(b-c)2+(a-c)2]≥0 ∴ a3+b3+c3≥3abc,很明显,当且仅当a=b=c 时取等号.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12n A B B B B ⇒⇒⇒⇒⇒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式,2.分析法从要证明的不等式出发,寻找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某一"充分的"条件,为此逐步往前追溯(执果索因),一直追溯到已知条件或一些真命题为止.例如要证a2+b2≥2ab 我们通过分析知道,使a2+b2≥2ab 成立的某一"充分的"条件是a2-2ab+b2≥0,即(a-b)2≥0就行了.由于是真命题,所以a2+b2≥2ab 成立.分析法的证明过程表现为一连串的"要证……,只要证……",最后推至已知条件或真命题证明不等式时,有时可以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把证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断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12n B B B B A ⇐⇐⇐⇐⇐分析法的书写格式: 要证明命题B 为真,只需要证明命题1B 为真,从而有……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2B 为真,从而又有……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A 而已知A 为真,故命题B 1.已知a 、b 、c 都是正数,求证:+>证明:观察原不等式中含有a 2+ab +b 2即a 2+b 2+ab 的形式,联想到余弦定理:c 2=a 2+b 2-2ab •CosC ,为了得到a 2+b 2+ab 的形式,只要C =120°,这样:可以看成a 、b 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可以看成b 、c 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 可以看成a 、c 为邻边,夹角为120°的的三角形的第三边构造图形如下,AB =, BC =, AC =显然AB +BC >AC ,故原不等式成立。
分析综合法
提要分析法就是执果索因的解题方法,即首先抓住问题的结论,追索结论成立的条件,该条件找到后,在追索该条件成立的另一个条件,这样一直追索下去,直到最后出现显然成立的条件;综合法是一种由因索果的解题方法,从顺序上看其与分析法恰好相反,是从已知到未知(即从题设到结论)的推理方。
解题时,分析法和综合法是交替使用的。
知识全解一.分析法的概念解数学问题,若从命题的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和定理逐步寻找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直至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就是已知条件,这种方法叫作分析法。
它的思维形式是逆向推理。
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不能代替解答过程的书写,通常是“倒退着分析”,书写解题过程时则需反过来“顺着书写”。
二.综合法的概念解数学问题,若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已学过的公理、定义和定理逐步推理,直到推出结论为止,这种方法叫作综合法。
用综合法进行推理时,语气是肯定的,且每一步推理都必须是正确的。
书写时应先写原因后写结论,一般都用“因为……,所以……”来表述推理。
在叙述过程中,当前面一步陈述的结论,同时是后面一步陈述的条件时,常把后一步推理的条件省略不写。
三.分析综合法的概念对于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很难解决问题,常常将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
一方面从已知条件入手,看能推出什么结论;另一方面从结论着眼,想需要找到什么条件,从而找到解题途径。
这种方法称为分析综合法。
寻求解题要因题而异,有时用分析法,有时用综合法;有时用分析法分析思路,用综合法书写表达;有时分析法,综合法同时并用,一边分析,一边综合或交替使用。
四.分析法,综合法的解题策略应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尤其是证明几何问题时,语言是假定的;若要证明A成立则先证明B成立,若要证明B成立,则先证明C成立……应用综台法时,语气是肯定的,且每一步的推理都必须是正确的。
解题时,分析是为了综合,综合又必须根据分析。
因而有的题目往往同时应用两种方法:一边分析,一边综合,有时甚至交替运用。
综合法和分析法(公开课教案)
综合法和分析法(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综合法的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综合法的定义和应用范围。
掌握综合法的步骤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综合法的定义和意义。
综合法的应用领域,如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
综合法的步骤,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方案设计等。
综合法的技巧,如图表制作、数据分析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综合法的定义、应用领域和步骤。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实例。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综合法的技巧和难点。
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分析实际案例的深度和准确性。
第二章:分析法的介绍2.1 教学目标:了解分析法的定义和应用范围。
掌握分析法的步骤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如企业管理、市场研究等。
分析法的步骤,包括问题定义、数据收集、因素分析等。
分析法的技巧,如数据可视化、假设验证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分析法的定义、应用领域和步骤。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实例。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法的技巧和难点。
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分析实际案例的深度和准确性。
第三章:综合法和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了解综合法和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掌握相应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综合法和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常见应用场景。
具体的应用技巧,如数据整合、信息提炼等。
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数据准确性、逻辑严密性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综合法和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中的应用实例。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应用过程中的技巧和难点。
3.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分析实际案例的深度和准确性。
第四章:综合法和分析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综合法和分析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和分析法在研究学科领域中是两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综合法是指通过对各种不同的材料、数据和观点进行整合和综合,以便从中得出全面的结论和理解。
分析法则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分解,研究其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深入分析和理解问题。
综合法在研究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通过综合不同的材料和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提供更全面的研究结果。
综合法注重整体性思维,能够考虑到问题的各个方面,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
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然而,综合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由于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和观点,综合法可能会非常耗时和繁琐。
其次,由于材料和观点的多样性,可能存在信息的冲突和矛盾,这需要我们在整合的过程中面对和解决。
最后,综合法需要研究人员具备较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便处理和整合各种不同的信息和观点。
相比之下,分析法注重研究对象的细节和内部结构。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组成和特征,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原理。
分析法强调的是逐步推导和推理,通过分析对象的各个方面来得出结论和解释。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复杂问题的解析和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机制。
然而,分析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分析法强调细节和局部,可能会忽视整体的视角和综合的信息。
其次,分析法可能会产生过于复杂和抽象的结论,这可能会使得解释和应用变得困难。
最后,分析法需要研究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背景,以便进行准确和有效的分析。
在实际研究中,综合法和分析法通常会结合使用,以取长补短。
综合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了解问题,而分析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问题的细节和内部结构。
这种综合运用可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得出更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综合法和分析法作为两种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限制。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
一、综合法
1、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2、综合法的思维方向是”,即由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其必要条件(由因导果),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故综合法又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综合法的依据:已知条件以及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在推理时要注意:作为依据和出发点的命题一定要正确.
二、分析法
1、 1、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2、分析法的思维特点是:执果索因;分析法的书写格式:要证明命题B为真,只需要证明命题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要证明命题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要证明命题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命题B必为真。
3、用分析法证明的模式:
用分析法证:为了证明命题B为真,这只需证明命题B,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命题B: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命题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B必真.可见分析法是”,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它与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种方法。
特别提醒:当命题不知从何人手时,有时可以运用分析法来解决,特别是对
于条件简单而结论复杂的题目,往往更是行之有效.用分析法证明时,往往在最后加上一句步可逆,这无形中就出现了两个问题:①分析法证明过程的每一步不一定”,也没有必要要求”,因为这时仅需寻找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②如果非要”,则限制了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得分析法只适用于证明等价命题了,但是,只要我们搞清了用分析法证明问题的逻辑结构,明确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那么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还是比较方便的。
综合法和分析法 课件
1.综合法和分析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两种直接证明方 法,也是不等式证明中的基本方法.由于两者在证明思路 上存在着明显的互逆性,这里将其放在一起加以认识、学 习,以便于对比研究两种思路方法的特点.
2.所谓综合法,即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不等式的 性质或已知的不等式,逐步推导出要证的不等式.综合法 是“由因及果”.
分析:注意不等式左、右两端的差异,思考 如何脱去左端根号或如何去掉右端的分母
a= b1c<121b+1c,而1a=bc.
证明:法一:因为 a,b,c 是不等正数,且 abc=1,
所以 a+ b+ c=
b1c+
a1c+
1 ab
<121b+1c+121a+1c+121a+1b=1a+1b+1c.
法二:a,b,c 是不等正数,且 abc=1,
设 x,y∈(0,+∞).求证: 12(x+y)2+14(x+y)≥x y+y x.
证明:原不等式⇔2(x+y)2+(x+y)≥4x y+4y x ⇔(x+y)[2(x+y)+1]≥2 xy(2 x+2 y). ∵x+y≥2 xy>0, ∴只需证 2(x+y)+1≥2 x+2 y. 即证(x+14)+(y+14)≥ x+ y.
2
只需证 2ab+ma+b < c , 即证 1+2abm+2m-aab+b<1+mc , 只需证 m2c-abc<2mab+m2(a+b)成立, 只需证 m2[c-(a+b)]<ab(2m+c)成立, ∵a,b,c 分别是△ABC 的三边长,∴a+b>c. 即 c-(a+b)<0,而 m2>0, ∴m2[c-(a+b)]<0. 而 ab(2m+c)>0, ∴m2[c-(a+b)]<ab(2m+c)成立. ∴原不等式成立.
(当且仅当 a=b=c=13时,等式成立)
小学数学: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与综合都是思维的基本方法,无论是研究和解决一般问题,还是数学问题,分析和综合都是最基本的具有逻辑性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本是两种思想方法,但因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把二者结合起来阐述。
1.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概念。
分析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方面和因素,分别加以考察,找出各自的本质属性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综合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方法。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整合,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思维过程。
在研究数学概念和性质时,往往先把研究对象分解成几个部分、方面和要素进行考察,再进行整合从整体上认识研究对象,形成理性认识。
实际上教师和学生都在经常有意识和无意识地运用了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如认识等腰梯形时,可以从它的边和角等几个要素进行分析:它有几条边?几个角?四条边有什么关系?四个角有什么关系?再从整体上概括等腰梯形的性质。
数学中的分析法一般被理解为:在证明和解决问题时,从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地追溯到产生这一结论的条件是已知的为止,是一种“执果索因”的分析法。
综合法一般被理解为:在证明和解决问题时,从已知条件和某些定义、定理等出发,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或推理,最终证明结论或解决问题,是一种“由因导果”的综合法。
如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可以由问题出发逐步逆推到已知条件,这是分析法;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求出所需答案,这是综合法。
再如分析法和综合法在中学数学作为直接证明的基本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因此,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数学学习中应用较为普遍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思想方法。
2.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重要意义。
大纲时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比较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其中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推理能力是很重要的方面,如在解答应用题时重视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运用,也就是说可以先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条件又需要什么条件解决,这样一步一步倒推,直到利用最原始的已知条件解决。
综合法和分析法
x 3 x 2
x 4,
2
展开得 2x 5 2 x 1 x 4 2x 5 2 x 3 x 2, 即
x 1 x 4 x 3 x 2 ,
2 2
只需证 x 1 x 4 x 3 x 2 , 即证x2-5x+4<x2-5x+6,即4<6,这显然成立. ∴当x≥4时, x 1
(4)a2+b2+c2≥ab+bc+ca(a,b,c∈R), (5)a+b+c,a2+b2+c2,ab+bc+ca这三个式子之间的关系,由 (a+b+c)2=a2+b2+c2+2(ab+bc+ca)得出.三式中已知两式,
第三式即可由设等式用另两式表示出来.
例2:在△ABC中,三个内角A、B、C对应的边分别 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 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2 2
练习:当x≥4时,证明: x 1 x 2 证明:欲证 只需证 即证
x 3 x 4.
x 1 x 2 x 3 x 4 (x≥4),
x 1 x 4 x 3 x 2 x 4 ,
x 1 x 4
2 B A C 证明: B 3 A B C
b ac a c 2ac cos B ac
2 2 2
a 2ac c 0 a c
2 2
∴△ABC为等边三角形.
练习:在锐角三角形中,A、B、C为三角形内角,求证: sinA+sinB+sinC>cosA+cosB+cosC.
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与分析法1.综合法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2. 分析法 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例1:设a ,b ,c 为正实数,求证:32111333≥+++abc cb a .例2:已知{}n a 是正数组成的数列,11=a ,且点(1,n n a a +)(*N n ∈)在函数12+=x y 的图象上.(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满足11=b ,n an n b b 21+=+,求证:212++<⋅n n n b b b .例3:已知函数)(x f 在)1,1(-上有定义,1)21(-=f 且满足)1,1(,-∈y x ,有)1()()(xy yx f y f x f ++=+.(1)证明:)(x f 在)1,1(-上为奇函数;(2)对数列211=x ,2112nn n x x x +=+,求)(n x f ; (3)求证252)(1)(1)(121++->+++n n x f x f x f n .1、,,0,,a b c >已知且不全相等222222()()()6a b c b c a c a b abc +++++>求证:234 证明:.)())((22222bd ac d c b a +≥++5、已知,,0,0y x y x ≠>>求证.411y x y x+>+6、已知,0>>b a 求证.b a b a ->-12n 12n 12,,,R ,1,(1)(1)(1)2n n a a a a a a a a a +∈=+++≥ 已知且求证:222222,,0,a b b c c a a b c abca b c ++>≥++已知求证:7、已知.0,0>>b a 求证:(1).4))((11≥++--b a b a(2).8))()((333322b a b a b a b a ≥+++9、已知c b a ,,都是互不相等的正数,求证.9))((abc ca bc ab c b a >++++10 c b a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1=abc . 求证:27)1)(1)(1(>++++++a c c b b a .11(1)已知,a b 是正常数,a b ≠,,(0,)x y ∈+∞,求证:222()ab a b x y x y++≥+,指出等号成立的条件;(2)利用(1)的结论求函数29()12f x x x=+-(1(0,)2x ∈)的最小值,指出取最小值时x 的值.反证法练习1. 证明:2,3,1不能为同一等差数列的三项。
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概念 (1)综合法: 一般地,从_已__知__条__件__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性质 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 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_顺__推__证__法__或_由__因__导__果__法__.
(2)分析法: 证明命题时,从_要__证__的__结__论__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_充__分__ _条__件__,直至所需条件为_已__知__条__件__或_一__个__明__显__成__立__的__事__实__(定 义、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 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这是一种_执__果__索__因__的思考和 证明方法.
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1)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揭示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联系, 为此要着力分析已知与求证之间,不等式的左右两端之间的差 异与联系.合理进行转换,恰当选择已知不等式,这是证明的 关键.
(2)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所依赖的已知不等式主要有如下几个:
①a2≥0(a∈R);②(a-b)2≥0(a,b∈R),其变形有
只需证
a b2
a b2
a b 2 ab
,
4a
4b
即证: (a b)2 a b 2 (a b)2,
2a
2b
只需证
ab a b ab,
2a
2b
即证:
a b 1 a b,
2a
2b
即 b 1 a,
a
b
只需证 b 1 a .
ab
∵a>b>0, b 1 a 成立.
ab
a2 b2 2ab,(a b)2 ab,a2 b2 1 a b2;
2
分析与综合法
AD BD
1
4.前进型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其思路是从整体物中已经成立的某 一部分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逐步寻找并扩展到 其它部分成立的条件,最终挺进到原事物成立的 必要条件,也就是原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
数论常用的方法
例3 设在一个由实数组成的有限数列中,任意7个相继项的 和都是负数,而任意11个相继项的和都是正数,试问,这 样的数列最多能包含多少项。 解:从已经明确的部分出发,即(最小项) ∵a1+…+a7<0,a1+a2+…+a11>0, ∴a8+a9+…+a11>0。(由已知:到11项是已成立的部分) 顺序往前推进,可得a11+a12+…+a14>0,则有 a8+a9+…+2a11+…+a14>0。 但∵ a8+a9+…+a14<0,∴a11>0。(从11进到14,得a11>0) 用同样的方法,顺序往前推进,可得a12>0,a13>0,因 而a11+a12+a13>0,(推至16项)但因为a11+a12+…+a17<0, ∴a14+…+a17<0。(考察17项) 另一方面,从a7+…+a17>0及a7+…+a13<0,可得 a14+…+a17>0。与前矛盾,因此项数≤16。(从11前进到17项, 第17项不成立,故只能是≤16)
分析与综合法
一、分析法与数学解题的分析法 1、分析法:把研究的对象分为各个组成部分,各个不同的 因素、不同的层次,然后分别地加以研究探索,从而认识 和理解事物的一种方法,这是方法论中的分析法,也是数 学思想方法中的分析法。 2、数学解题中的分析法: 指从结果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因的思维方法,它是从所需要 论证的结论出发,以一系列的已知定义、定理为依据逐步 逆推,从而达到已知条件(也叫执果索因)
分析与综合法
由A、B、C成等差数列→B=60° →b² =a² +c² -2accosB=a² +c² -ac。 思路接近,整理一下即得完整的证明。(从两 条线进行考察)
二、综合法
1、综合法:把研究的对象的各部分、方面、因素都联系起 来加以研究考察,从而在整体上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 性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特点是:从事物各部分、方面、因素的特点和属性出发寻找 内在联系,然后再去认识事物的整体规律。 2、数学解题中的综合法:指从已知的定义、定理、条件出 发,逐步推演从而导致所求结论的一种方法,是由因索果 的方法。 3、分析法与综合法混合使用 思维层面:解决问题总是从分析模式开始,找到方法后再 综合理解和表达出来。 方法层面:分析法和综合法是解决问题时的两种表达方式 4、联合使用二者的优势:目的性更明确;整体性更充分。
例2 已知A、B为锐角三角形之二内角,求证tgA· tgB>1。 证明 • 考虑到tgA· tgB,可作CD⊥AB,则应有 (要证明结论, 也就是要证) CD 2
tan A tan B
即 CD² >AD· BD。 我们希望能在CD所在直线上找一点E,使得ED² = AD· BD,且有CD>ED。(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不明确) 假设这个不明确的部分是成立的,则E点应在CD内。通 过已有的知识和C是锐角, 我们很快知道E点即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与CD的交点,且落 在CD内,即原命题是成立的。
例1 若x、y、z为互不相等的正数,求证
证明 把要求证的不等式看成是一个整体事物,并假设其 成立。 然后变形(即把它分解成一些适当的部分,以找出能解决 问题的一种分解形式),即需证明
那么,原不等式做为一个整体,就可分解成以下三个部分 , 且有 这三个部分按题设条件是成立的,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综合法与分析法
定义: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推证过程中,使每
一步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 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分析法(逆推证法)。特点:执果索因
分析法的框图表示:
Q⇐P1 ―→ P1⇐P2 ―→ P2⇐P3 ―→…―→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2.函数 f(x)=xlo|xg|a|x|(0<a<1)的图象大致是
中物理
解析 取 a=12,当 x=2 时,f(2)=-1<0,排除 A,B; 当x=-2时,f(-2)=1>0,排除D,故选C.
3.设a,b∈(0,+∞),且a≠b,a+b=2,则必有
a2+b2 A.1≤ab≤ 2
√ a2+b2
P⇒Q1 ―→ Q1⇒Q2 ―→ Q2⇒Q3 ―→…―→ Qn⇒Q
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 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1.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由因导果,其 逐步推理实质上是寻找它的 必要条件 . 2.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其证明步骤严谨、逐层递进、条理清晰、 形式简洁.
综合法 分析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中最基本的两种证明方 法,也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思维方式.
不等式:a
+ 2
b
ab (a>0,b>0)的证明.
运用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大家自己证明试试看!
证明:
∵ ( a b)2 0
∴ a + b 2 ab 0
∴ a + b 2 ab
∴
a+b 2
ab
又∵ c2+b2 ≥ 2bc,b>0 ∴ b(c2+a2) ≥ 2abc.
综合法和分析法(公开课教案)
综合法和分析法课时安排:每章25分钟,共1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概念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原理及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综合法和分析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章:综合法概述1.1 综合法的定义1.2 综合法的应用领域1.3 综合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二章:分析法概述2.1 分析法的定义2.2 分析法的应用领域2.3 分析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三章: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区别与联系3.1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区别3.2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联系3.3 综合法与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第四章:综合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4.1 综合法解决问题的步骤4.2 综合法在案例中的应用4.3 综合法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第五章:分析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5.1 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步骤5.2 分析法在案例中的应用5.3 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理解程度。
3.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原理、案例及应用。
2. 案例材料:提供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加深对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理解。
教学建议:1. 在讲解综合法和分析法时,举例生动、贴近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综合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6.1 自然科学中综合法的典型应用案例6.2 综合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6.3 综合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局限性与挑战第七章:分析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7.1 社会科学中分析法的典型应用案例7.2 分析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7.3 分析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局限性与挑战第八章:综合法与分析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8.1 工程领域中综合法的应用案例8.2 工程领域中分析法的应用案例8.3 综合法与分析法在工程领域的结合应用第九章:综合法与分析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9.1 医学领域中综合法的应用案例9.2 医学领域中分析法的应用案例9.3 综合法与分析法在医学领域的结合应用第十章:综合法与分析法在商业领域的应用10.1 商业领域中综合法的应用案例10.2 商业领域中分析法的应用案例10.3 综合法与分析法在商业领域的结合应用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法三 1a+1b=a+a b+a+b b=1+ba+ab+1≥2+2 当 a=b 时,取“=”号.
ba·ab=4.当且仅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题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 【例 2】 设 a,b 为实数,求证: a2+b2≥ 22(a+b).
[思路探索] 题目条件要求使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只需要注 意分析法证明问题的格式即可.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题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 【例 1】 设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3-m)Sn+2man=m+3(n
∈N*),其中 m 为常数,且 m≠-3. (1)求证:{an}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an}的公比 q=f(m),数列{bn}满足 b1=a1,bn=32f(bn -1)(n∈N*,n≥2),求证:b1n为等差数列.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3.分析法 (1)定义:一般地,从要证明的 结论出发 ,逐步寻求使它成立 的 充分条件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 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 、 定理 、 定义 、 公理 等)为止,这种 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2)框图表示:用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可用框图表示 为:
+2 c·a+2 c> a2b2c2=abc.(10 分) 即a+2 b·b+2 c·a+2 c>abc 成立. ∴logxa+2 b+logxb+2 c+logxa+2 c<logxa+logxb+logxc 成立.(12 分)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变式 1】 已知 a,b 是正数,且 a+b=1,求证:1a+1b≥4. 证明 法一 ∵a,b 是正数且 a+b=1, ∴a+b≥2 ab,∴ ab≤12,∴1a+1b=a+abb=a1b≥4. 法二 ∵a,b 是正数,∴a+b≥2 ab>0, 1a+1b≥2 a1b>0, ∴(a+b)1a+1b≥4. 又 a+b=1,∴1a+1b≥4.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自学导引 1.直接证明
从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定理、公理等, 通过推理直接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这种证明方法称为直接 证明.常用的直接证明方法有综合法和分析法.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2.综合法 (1)定义: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 、公理 等, 经过一系列的 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 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2)框图表示: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 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 a2+b2≥ 22(a+b)成立.综上所述,不等式得证.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应注意 (1)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已知的重要不 等式和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 (2)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维是从要证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 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到的充分条件是已知(或已证)的不等式; (3) 用 分 析 法 证 明 数 学 命 题 时 , 一 定 要 恰 当 地 用 好 “ 要 证 明 ” 、 “只需证明”、“即证明”等词语.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证明 当 a+b≤0 时,∵ a2+b2≥0,
∴ a2+b2≥ 22(a+b)成立. 当 a+b>0 时,用分析法证明如下:
要证 a2+b2≥ 22(a+b),
只需证( a2+b2)2≥ 22a+b2, 即证 a2+b2≥12(a2+b2+2ab),即证 a2+b2≥2ab. ∵a2+b2≥2ab 对一切实数恒成立,
(综合法):∵tan
αtan
β=16,∴csoins
α sin α·cos
ββ=16,
即 sin αsin β=16cos αcos β,∴(4cos α)·(4cos β)=sin αsin β,
即 a=(4cos α,sin α)与 b=(sin β,4cos β)共线,∴a∥b.
分析法的优点是方向明确,思路自然,故利于思考,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变式 3】 已知 α,β≠kπ+π2(k∈Z),且 sin θ+cos θ=2sin α,① sin θ·cos θ=sin2β,② 求证:11- +ttaann22αα=211-+ttaann22ββ.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证明 因为(sin θ+cos θ )2-2sin θcos θ=1,所以将①②代入,可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想一想:综合法的推理过程是合情推理还是演绎推理? 提示 综合法的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因为综合法的每一步推 理都是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得到的每一个结论都是正确的, 不同于合情推理中的“猜想”.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名师点睛 1.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从已知到未知,
得 4sin2α-2sin2β=1
③
另一方面,要证11- +ttaann22αα=211-+ttaann22ββ,
即证11-+ccssooiinnss2222αααα=211-+cscsoioinsns222β2βββ,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即证 cos2α-sin2α=12(cos2β-sin2β), 即证 1-2sin2α=12(1-2sin2β), 即证 4sin2α-2sin2β=1. 由于上式与③相同,于是问题得证.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误区警示 因逻辑混乱而出错
【示例】 设向量 a=(4cos α,sin α),b=(sin β,4cos β),若 tan αtan
β=16,求证:a∥b.
[错解] ∵a∥b,且 a=(4cos α,sin α),b=(sin β,4cos β);
∴(4cos α)·(4cos β)=sin αsin β,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课标要求】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2.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会用分析法和综合法
证明数学问题. 【核心扫描】 1.综合法、分析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及步骤.(重点) 2.综合运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难点)
也就是要证 a+b≥2 ab,
即( a- b)2≥0.
该式显然成立,所以 a + b ≥ ba
a+
b.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题型三 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综合应用 【例 3】 已知 a、b、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且 0<x<1.
求证:logxa+2 b+logxb+2 c+logxa+2 c<logxa+logxb+logxc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利用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步骤: (1)分析条件选择方向:仔细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 分析已知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选择相关的公理、定理、公 式、结论,确定恰当的解题方法. (2)转化条件组织过程:把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解题所需要的 语言,主要是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组织过程 时要有严密的逻辑,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思路. (3)适当调整回顾反思:解题后回顾解题过程,可对部分步骤进行 调整,并对一些语言进行适当的修饰,反思总结解题方法的选 取.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思路探索] 通过变形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即可,在证 明过程中,恰当处理递推关系是本题证明的关键. 证明 (1)由(3-m)Sn+2man=m+3 得 (3-m)Sn+1+2man+1=m+3. 两式相减得(3+m)an+1=2man,(m≠-3), ∴aan+n 1=m2+m3,∴{an}是等比数列.
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 的真实判断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 的命题.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 综合法的证明步骤用符号表示是: P0(已知)⇒P1⇒P2⇒…⇒Pn(结论)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2.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问题出发,分析出使这个问题成立的充分 条件,使问题转化为判定那些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可以描述 为“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分析法的 书写形式一般为“因为……,为了证明……,只需证明……, 即……,因此,只需证明……,因为……成立,所以……,结 论成立”. 分 析 法 的 证 明 步 骤 用 符 号 表 示 是 : P0( 已 知 )⇐…⇐Pn - 2⇐Pn - 1⇐Pn(结论) 分析法属逻辑方法范畴,它的严谨体现在分析过程步步可逆.
即
sin
αsin
β=16cos
αcos
β,∴csoins
α sin α·cos
ββ=16,
∴tan αtan β=16,即结论正确.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以上证明混淆了已知和结论,把头脑中的分析过程当
成了证明过程,如果按分析法书写就正确了;当然,本题用综合
法书写证明过程更简洁.
[正解] (分析法):要证明 a∥b,而 a=(4cos α,sin α),b=(sin β,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变式 2】
已知 a,b 是正实数,求证: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