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赏析

合集下载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与《天下体系》中的现代与传统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与《天下体系》中的现代与传统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与《天下体系》中的现代与传统作者:王慧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1期内容摘要:近两年来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重视似乎达到近20年来的顶峰。

一方面一部分人开始积极响应,参与到各类传统文化学习的队伍中;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开始纠结生疑,这“遗忘”了数年的传统,该怎么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究竟该如何平衡成为热议的话题。

在此问题引领下,试图通过对两本书中的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传统儒家国天下一、现代与传统列文森在分析中国近代的发展时提出了“传统的断裂”,同时他认为,这种“断裂”的全部功劳都在于西方的入侵。

事实上,这种论断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偏颇性的,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自然不能全部归功于西方,它是多重作用力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但是仍然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之后,中国的传统思想确实是因此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的思想基础收到了动摇。

列文森认为这种传统在中国社会中地位的改变并不是一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曾国藩的折衷主义,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从今文经学派与古文经学派的论争,到20世纪初民族主义的兴起;从平等地择取“中西之精华”以维护儒教的普遍效用,到将儒教和基督教作为平等的‘现代’对立物来恢复儒教在中国昔日的地位;从自由主义与‘文化至上论’的保守主义之间的争论,到共产主义理论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这样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

列文森以“儒教”为着眼点,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儒教”由“普世价值”逐步沦为了“博物馆陈列物”。

而也是在此之后,中国的社会从传统走向了现代。

也正是这一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被列文森论述为“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期,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

”“天下”是一种类似于普世道德性的社会存在而国家则是权力性的政治单位。

列文森认为在面对西方入侵时(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中国社会在某种意义上选择了将惯有的天下情怀置于国家之下。

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

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

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牟钟鉴一,儒学面临的新挑战空前严峻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外来文化的大规模进入:一次是印度佛教的进入,另一次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全面进入。

佛教的进入並未使中国佛教化,却成功实现了佛教中国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佛教的儒学化、道学化。

而西方文化的进入,情形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未能顺利实现西方文化的中国化,却一度使中国文化西方化或边缘化,差一点中断了文化的血脉。

而其中儒学的命运最为悲惨,作为中华文化主干的儒学在一段时间内被中国主流社会所否定所抛弃,几乎失掉了存身之所。

这种差异的发生既有社会历史条件变迁的原因,也有文化自身发展起伏的缘故。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隋唐逐步中国化。

其时中华帝国出现汉唐盛世,国强民富,经济发达,政治安定,文化繁荣,在世界上是一流大国,对周边国家有很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与此同时作为汉唐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儒学也地位牢固,为外国所敬慕。

儒学本身正处在上升兴旺时期,对于统一国家的治理、社会道德的维持、文化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主导、促进的作用,中国人充满了自信心。

虽然其间有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动荡以及儒学自身弊端的产生(如烦琐化、形式化),但不足以抵销其辉煌,正宗地位並未动摇。

中国人依托博厚的中华文化,迎接佛教的进入,少数人有担忧甚至反佛,主流社会则积极接纳,一大批精英认真取经、译经、研经、释经,致力于儒、道、佛的融合,唐代执政者则确立三教并奖的文化政策,把佛教有效纳入社会调控和道德教化体系。

中国並未因佛教的进入而改变其儒道互补的文化底色,却因吸收佛教而增大了文化的丰富性,儒学在佛教的激励下也在推陈出新,至宋代形成新儒家形态。

近现代中国的情形很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力日衰。

清帝国后期,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自守,经济落后,民生凋敝,而统治者不思改革,民族危机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理学与礼教则由于丧失仁爱精神和过度政治化,成为统治者禁锢人心、扼杀生机的工具,有识者斥之为“以理杀人”(戴震语),整个社会呈现“万马齐喑”(龚自珍诗)的局面。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气的方法之一。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始终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

20世纪20至50年月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判”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

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详细的作品中体现的,同学的文学修养及其力量的培育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

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文学“史”的学问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

不能为了学问的积累而忽视了同学发散思维力量的培育。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育同学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同学阅读量不足和同学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同学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

假如同学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行“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

先让同学列出自己喜爱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同学的观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查找两者的相像点。

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高校生很难宁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情愿读。

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嬉戏很感爱好,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报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

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

现当代儒学分析问题及观点

现当代儒学分析问题及观点

热点问题:1、儒学-国学、儒教-国教、儒学-儒家2、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3、儒家文化对西方及其他文化的回应和批判学人、理论和观点1、儒学三期说杜维明:从生活习惯、从文化心理结构来看儒家传统的“天地君亲师”,儒家考虑的是应该如何让我们的生命跟自然、天地配合呢?因此儒家有它的精神性及宗教性——面向世俗又不完全认同世俗。

儒学三期说:儒学从曲阜的地方文化发展成为中原文化,这是其第一期的发展。

从11世纪开始又从中原文化发展成为东亚文化的主流,这是第二期的发展,那时候就叫“新儒学”。

那么现在所谓的“新儒学”(New Confucianism)通常是指第三期,19世纪以后、“五四”以来儒学的发展,主要是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而作出的回应。

“文明对话”、“文其现代命运》一书中断定儒家传统业已死亡一结论而发”。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历史系教授,他在三卷本巨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认为:儒家思想“在产生它并需要它的社会开始瓦解之后,它成为一片阴影,只栖息在一些人的心底,无所为地只在心底像古玩般地被珍爱着”。

杜维明认为,列文森的观念很有代表性,因为“这是一条为许多治现代中国思想史的学者所遵循的思路”。

显然,对儒家思想的现代命运及其未来走向的论断必定是基于对于历史上儒家学说的思想特质及其真髓的理解和把握。

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的两极张力下,杜维明对儒学第三期复兴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他要以儒学的“文法”理解和讲述西方文化,或者用现代西方文化的“词汇”来丰富和润泽儒家传统,再以按这种方式达到第三期发展的儒家传统重新涵盖中国文化。

这就是他的结论。

儒学三期说最早由牟宗三提出,经其学生杜维明长期宣讲而广为人知。

不过,同样是以先秦两汉儒学为第一期,以宋元明清儒学为第二期,20世纪20年代以来为第三期。

杜维明将牟宗三“着眼于中国范围内儒学自我更新的问题”“置入一种全球性的视野中来加以考察”,并随着视野的转变,逐步抛开牟宗三强调的儒学开出民主与科学问题,大谈文明对话。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书笔记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书笔记

列文森(1920—1969)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人瞩目的学术地位。

在这部著作中,他着重从思想、政治、历史三个不同的视角层面,剖析了主要由儒学所培养的文化精神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儒教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尤其着力于揭示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由其所决定的儒教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历史存在的必然性,许多深刻见解至今发人深省。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列文森注意到中国近代早期思想界出现的一些新气象,并由此入手,在第一卷开篇伊始,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17、18世纪,先前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思想家则被大多数中国思想家公开地抛弃了。

那些早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它表明即使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作用,这个看上去平稳的、传统的中国社会,凭借自身的力量也将迈入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吗?”(列文森,第3页。

以下仅注页码)列文森的回答是否定的。

他指出,中国近代唯物主义思想有与近代科学相吻合之处,但它们本身既不科学,也非必然导致科学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科学理性精神的形成。

这些思想并不是中国将要产生科学之内在趋势的征兆,“它证明的是传统的稳固性,而非传统转化的象征”(第8页)。

列文森认为,当近代科学最终在中国受到重视时,汉学确实起到某些作用,但是,从本质上看,“汉学真正强调的是另一种反对内省的古典进路——儒家最基本的实践工夫,即对经典的研究”(第9页)。

显然,列文森视野中的中国文化传统也是几乎不可能孕育出科学理性精神等近代价值的,因此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不能够独立实现现代化的转折,而这种文化精神正是由于儒教思想的浸润培养而形成的。

列文森强调中国从来不乏科学,却始终不曾形成一种“不断积累的科学传统”。

他认为就中国的文化而言,对于科学要讨论的不是“能不能”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这就从根本上触及到了韦伯所讨论过的儒学的那个重要命题:“君子不器”。

从儒教中国到共产主义中国——评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从儒教中国到共产主义中国——评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从儒教中国到共产主义中国——评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作者:肖京来源:《文化纵横》 2013年第4期如果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看上去平稳传统的中国社会能否凭借自身的力量迈入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肖京海外新儒学第三期代表人物杜维明曾说,“《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一个天才人物写的一部天才的著作,一部现代经典,西方中国研究一个时代的象征。

很少有哪一部著作能引发如此普遍的关注,如此持久的讨论与争论。

尽管70年代以来批评之声就不绝于耳,人们却始终无法回避它所提出的问题。

”自从1958年出版以来,《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得到了数以百计的书评文字,其中包括汉语学界在13年间发表的20余篇。

而随便翻阅一本在它之后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著作,也都能看到对它或明或暗的回应。

这倒不是因为列文森讲出了无可辩驳的真理,而是说他的发问方式和思考深度,让任何关心中国现代命运的人都不可避免要对他做出回应。

在考察列文森的得失和他激起的回应之前,先来理解他提出的问题。

列文森的观察表面上看,列文森提出的是一个陈旧的韦伯式命题:如果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看上去平稳传统的中国社会能否凭借自身的力量迈入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答案是否定的。

列文森对此给出的回答与他的前辈们并没有两样,不过他回答的方式却令人称道。

他先指出,清初经验论与西方近代科学主义似同实异,中国儒生们的旨趣不在发明和创造,而在于证明谁更传统,顾炎武对朱熹的批评最后也归于对儒家经典的传统式认同。

正如他所说的,“根本就不是能不能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传统儒生们根本就不愿意发展科学,清初经验论或曰汉学考证是不可能自发现代化的。

接下来列文森要揭示的就是,这些儒生愿意要什么。

列文森的方法是从明和清初绘画中来寻找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

此举异于他的大多数同行,他的进路不是社会史的,而是美学和思想史的,因而对中国文化能给出更为生动而深刻的阐释。

不过,他的结论与韦伯其实没有多少不同,他从绘画传统中找到的证据指向的也是韦伯特别摘出来的一句千年古训:君子不器。

弘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弘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弘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临科技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失落、意义的迷失、道德的危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儒家传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忧患,而且是对人本身、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自我完善问题以及人类文化的前途、命运的苦苦思索,以期在终极关怀的层面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

著名汉学家列文森在其<<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的最后讲了这样一个犹太寓言故事:第一代的犹太长老甲为了解决碰到的困难而进行祭祀。

他到一个树林里,生起了火并且打坐祈祷,然后得遂所愿。

第二代的长老乙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也来到树林里的同一个地方,说:我们不知道怎样生火,但我们知道怎样打坐祈祷,于是他的愿望也实现了。

又过了一代,第三代的长老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也来到树林里的同一个地方,说:我们不知道怎样生火,也不知道怎样打坐祈祷,但是我们知道树林里的这个地方,而且这就够了。

的确,他也最终得遂所愿。

到了第四代,长老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他只能端坐在城堡中的金椅子上,说:我们不知道怎样生火,也不知道怎样祈祷,更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儿,但我可以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讲一遍。

这个犹太寓言讲的就是集体记忆的逐渐消亡。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我们既不能忘记自己民族的历史,也不能忘记全人类的历史。

祖国传统文化历时5000年,虽与中华民族的前进同步,也出现了文化的长期沉积问题。

对祖国传统文化是全部照搬继承,允不允许选择性创新,这也是长期困惑人们的问题。

怎么看待祖国传统文化?胡总书记在报告中阐述,“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文化发展涉及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涉及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源泉。

这是我们党在民族文化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论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及其出路探寻

论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及其出路探寻

论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及其出路探寻儒家思想的现代命运问题实质为儒家传统所确立的价值原则及其生活伦理能否适应现代生活的合法性危机,所以儒学的现代命运不在于形而上学思辨体系的创建,也不仅仅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它作为生活方式建构者的生命力是否能够继续发挥安身立命的作用。

面对以科学、民主、法治为主导的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原则,儒家思想当有明确和自觉的角色定位,那便是公德、私德的明确划分、法治契约理念的重建,从根本上讲是以注重论证、合乎逻辑、为学问而学问的理性思维方式的引进。

标签:儒学;现代性;理性崔大华先生新作《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是中外学界就儒学的现代命运问题继美国著名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之后的又一力作。

与前者不同,《儒学的现代命运》是汉语思想界本土学人对自己母体文化的重新审视。

在视角上,崔著有别于“五四”有激进倾向的一代学人对传统决绝的批判和港台新儒家的沿着心性一路的形而上思辨,凸显了儒家思想的渊源与特质,尤其是回向了儒家生命的原点: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在构架上,本书形成了完整而周延的系统,以对儒家观念、理路的历史形成为基点,以儒家思想所构建的公私生活世界为显现。

同时深度考察了儒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建构,儒学理论在20世纪有了新的定位和进展,而且深刻参与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并且对于现时代的意义失落问题、生态危机、全球伦理、女性主义困境等等都有着切实而珍贵的资源提供与思想启示。

要而言之,崔先生《儒学的现代命运》一书对于儒学的特质及其内在理路之形成有着更为系统和清晰的展现;不仅对儒学的现代命运有了新的揭示,而且以明确的本土事实回答了解体后的制度化儒家并没有被“博物馆化”和仅仅作为一种历史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存在,它深度参与到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而且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后现代种种问题有着积极的回应;另外,对于儒学思想自身的现代演进与定位有着明确的自觉和宏观性的把握。

社会学学生必读100本书

社会学学生必读100本书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一批):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辽宁人民(或华夏)出版社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或上海译文)出版社3.《西方社会学》W.D.珀杜河北人民出版社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社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H"特纳华夏出版社(及天津、浙江)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人民出版社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H"米德中国城市出版社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C"亚历山大上海人民出版社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R"伯恩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浙江人民出版社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二批):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三联书店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华夏出版社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浙江人民出版社24.《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商务印书馆26.《社会契约论》卢梭商务印书馆27.《共有的习惯》爱德华.汤普森上海人民出版社28.《论传统》E.希尔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9.《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斯.伦斯基浙江人民出版社3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丹尼斯.史密斯上海人民出版社31.《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译林出版社32.《社会权力的来源》迈克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3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4.《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35.《宗教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上海人民出版社36.《社会的构成》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37.《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38.《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迪尔凯姆(涂尔干)华夏出版社39.《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斯.韦伯华夏(中央编译)出版社40.《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尼尔.丁.斯梅尔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三批):41.《道德教育》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42.《共同体与社会》费迪南.滕尼斯商务印书馆43.《社会分工论》爱弥尔.涂尔干三联书店44.《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45.《经济与社会》马克斯.韦伯商务印书馆46.《货币哲学》格奥尔.西美尔华夏出版社47.《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华夏出版社48.《知识社会学问题》马克斯.舍勒华夏出版社49.《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50.《普通社会学纲要》V.帕累托三联书店51.《保守主义》卡尔.曼海姆译林出版社52.《原始分类》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53.《价值的颠覆》马克斯.舍勒三联书店54.《资本主义的未来》马克斯.舍勒三联书店55.《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卡尔.曼海姆三联书店56.《文明的进程》第一、二卷诺贝特.埃利亚斯三联书店57.《不平等和异质性》彼特.布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8.《论集体记忆》莫里斯.哈布瓦赫上海人民出版社59.《交往行动理论》第一、二卷哈贝马斯重庆出版社60.《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彼得.伯克上海人民出版社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四批):61.《儒教与道教》马克斯.韦伯商务印书馆62.《奢侈与资本主义》维尔纳.桑巴特上海人民出版社6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64.《自杀论》爱弥尔.涂尔干商务印书馆65.《孤独的人群》大卫.理斯曼南京大学出版社66.《街角社会》威廉.富特.怀特商务印书馆67.《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刘易斯.科塞中央编译出版社68.《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列文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9.《信任》弗朗西斯.福山海南出版社70.《神圣的帷幕》彼得.贝格尔上海人民出版社71.《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泉》贝拉三联书店72.《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W.I.托马斯、兹纳涅茨基译林出版社73.《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74.《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佩里.安德森上海人民出版社75.《家庭》古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6.《精英的兴衰》维尔弗雷多.帕累托上海人民出版社77.《帝国的政治体系》S.N.艾森斯塔德贵州人民出版社78.《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克利福德.吉尔兹上海人民出版社79.《东方专制主义》卡尔.魏特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0.《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巴林顿.摩尔华夏出版社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五批):81.《社会实在问题》阿尔弗雷德.许茨华夏出版社82.《个体化社会》齐格蒙特.鲍曼上海三联83.《大分裂》弗朗西斯.福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4.《疯癫与文明》米歇尔.福柯三联书店85.《地方性知识》克利福德.吉尔兹中央编译出版社86.《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吉尔兹上海人民出版社87.《驯服偶然》伊恩.哈金中央编译出版社88.《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齐格蒙.鲍曼学林出版社89.《立法者与阐释者》齐格蒙特.鲍曼上海人民出版社90.《实践与反思》皮埃尔.布迪厄中央编译出版社91.《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三联书店92.《艺术的法则》皮埃尔.布迪厄中央编译出版社93.《民族-国家与暴力》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94.《致命的自负》F.A.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5.《通往奴役之路》F.A.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6.《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A.麦金太尔当代中国出版社97.《人的条件》汉娜.阿伦特上海人民出版社98.《流动的现代性》齐格蒙特.鲍曼上海三联书店99.《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弗朗西斯.福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0.《后现代社会理论》乔治.瑞泽尔华夏出版社《社会学》其他书目推荐《社会学》书目推荐杂志:《社会学研究》杂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社会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杂志上海大学主办教材:《社会学》上下册(美)伊恩.罗伯逊商务印书馆《社会学》上下册(美)戴维.波普诺辽宁人民出版社《社会学》(英)安东尼.吉登斯北京大学出版社《批判的社会学导论》纪登斯(廖仁义译)台北:唐山书局历史与理论:《社会学思想名家》科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社会学理论》(美)波洛玛华夏出版社《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美)罗伯特.莫非中国文联出版社《当代人类学》(美)威廉.A.哈维兰上海人民出版社《人文类型》弗恩著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比较社会学》包智明知识出版社《文化与进化》哈定.托马斯浙江人民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的大师们》(美)舍伦伯格辽宁人民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美)巴克.克特南开大学出版社推荐:《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郑也夫三联书店《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郑杭生《费孝通文集》特别是《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跨越边界的社区》项飚基础:高等数学特别是《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此外:1、《金翼(传统中国家庭的社会化过程)》,林耀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这是一部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著作,以小说体裁的形式描述中国的乡村,运用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地、系统全面地进行社会调查,《金翼》是一本充满丰富经验的好书。

儒学复兴的理性思考杜维明“儒学复兴”论刍议

儒学复兴的理性思考杜维明“儒学复兴”论刍议

儒学复兴的理性思考杜维明“儒学复兴”论刍议作者:刘雪飞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摘要] “儒学复兴”论是杜维明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和学思路向的旨归所在。

杜维明“儒学复兴”论以直面列文森、分疏“儒教中国”与“儒家传统”为逻辑基点;以继承“五四”精神、矫正“五四”心态为先决条件;以超越启蒙心态、回应西方文明挑战为必经之路;以设置“文化中国”、倡扬“文明对话”、期盼“公众知识分子”为具体设想和实现途径。

杜维明的“儒学复兴”论具有理性、审慎的态度和强烈的担当意识,可以加深人们对于当代“儒学复兴”的诸多问题的反思。

[关键词] 杜维明;儒学复兴;儒学第三期发展;理性[中图分类号] B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2—0124—06“儒学复兴”论是20世纪以来由儒家文化崩溃论、儒家文化“博物馆化”等引发的近现代思想文化界的重要现象。

“儒学复兴”论又是现代新儒家的基本立场和理论归宿,是新儒家第一、第二、第三代一脉相承的文化理念和精神纽带。

作为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给中国学术界的印象是所谓“第三期儒学运动”或“儒学复兴”的积极宣传者和推动者。

江安:《杜维明教授澄清他对儒学的观点》,《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10期,第27-28页。

尽管由于某种原因,杜维明曾一度反对和回避“儒学复兴”这一概念的提法和使用,但他在客观上为“儒学复兴”所做的不懈陈辞和种种努力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众所周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现代新儒家移居港台,“儒学复兴”论也一度在中国大陆绝响30多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儒学复兴”话题重新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这在一定意义上与杜维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第143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杜维明的“儒学复兴”论,是其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其学思路向的旨归所在,也是其迄今为止的中心关怀和文化使命。

中西视域中的东方专制主义

中西视域中的东方专制主义

sdgsdgs成都分行东风浩荡合法规和法规和土壤突然图腾中西视域中的东方专制主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邓丽兰摘要:东方专制主义是西方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典型看法,清末中国思想界也借鉴西方思想展开对专制制度的批判。

民国以降,对传统政治的批判从政治领域转入学术领域。

如何看待传统政治的遗产,依然是一个充满歧义与魅力的话题。

关键词:东方专制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民主制度为文明所孕育,制度又成为文明的载体。

君主制在人类政治史上曾经有过感情和理智上的理由,如以君权神授的名义赋予其正当性,君主具有基于高贵血统的正统性,君主制作为家长制或族长制延伸的合理性,君主的中立能调整权力纷争、以及君主的象征性意义使之成为国家统一的具体化、感情化等等。

但是,随着近代以来民主观念的传播,这些君主制的有力辩护词已变得班驳陆离,现代国家已鲜见绝对的君主权力,君主的地位仅仅是荣誉性的、象征性的。

本文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探讨域外观念如何塑造与改写着思想界对于中国传统政治的看法。

一、被西方描述的东方专制主义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政治后,君主专制就成为中国政治制度的惟一模式。

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中央处于绝对的权力地位。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的王权主义成为整个传统中国的共同认知。

东方专制主义的特殊性一直是西方思想家们感兴趣的话题。

在欧洲政治哲学的源头,专制主义就被指认为亚洲特征。

亚里斯多德就以为,亚洲人比欧洲人更有奴性,毫无反抗地接受专制统治,形成世代相传的稳定统治。

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对东方专制主义的想象,是从东欧的伊斯兰国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往东延伸,延伸到了波斯、印度、中国。

孟德斯鸠对于东方专制主义的观察表现其洞察力。

他认为这种东方专制主义是基于平等的专制,除了君主之外,它将一切人的差别都消除掉,把人归结为“什么都不是”。

这种平均主义的奴役状态构成了亚洲专制主义的实质。

孟德斯鸠把这种统治归为地理环境因素。

黑格尔(Hegel)在《历史哲学》中重复了东方专制主义没有中间等级或中间权力的观念,他也把中国当成平均主义专制的典型。

略论“言文一致”中国现当代文学

略论“言文一致”中国现当代文学

略论“言文一致”与中国现当代文学(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000)摘要:晚清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提出的“言文一致”问题是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

由于“言文一致”是带着历史功利性的一刀切的阉割行为,其后果在经过一个世纪的沉淀之后开始凸显,不仅表现为文学的缺源和丧失自我,倡导“言文一致”的启蒙者自身也逐渐失去了启蒙者的地位,而“言文一致”的也未按倡导者所料想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言文一致;文学语言;文言;白话;晚清;五四中图分类号:k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晚清和“五四”知识分子相续提出了“言文一致”这一命题,源于晚清白话文运动对“言文分离”传统的猛烈抨击。

当今,白话文已取代文言文成为“言文一致”文学语言,其利弊何在?其实,时至当今,“言文一致”仍然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论题,对于它的利弊都不可以简单的论断。

通观白话文为载体的新文学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可以看到,尽管数量上颇为壮观,但无论是从思想深度还是形式方法来看,都是在向西方取经,新文学难以找到个性自我。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作为“言文一致”倡导者之一的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可以说体现了当时的“言文一致”倡导者们所采取的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极端化的处理方式,要么“牺牲我们”,要么“牺牲汉字”,难道他们没有考虑过采取一种可以妥协的方式?实际上,他们探索过、怀疑过、痛苦过、彷徨过,但在救亡图存的特定历史时期,他们选择了后者。

“牺牲汉字”使得语言通俗化、大众化,也使得文学在思想启蒙、创建国家共同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文学完成了这些政治使命反观自身时,却发现难以找回自我。

不仅如此,倡导“言文一致”的知识分子启蒙者,也难以自保其身。

一、语言的变革,文学的缺源胡适认为汉语发展本身包含走向现代白话文的趋势,只是由“五四”一班人出来抽了一鞭,才使得产生了根本质变。

复旦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推荐阅读书目

复旦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推荐阅读书目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推荐书目(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1、《理想国》(柏拉图)【推荐理由】这本书不仅是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熟读的著作,也是大部分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的必读书目。

柏拉图在本书中所涉及到的关于“正义”、“哲学王统治”以及理念与现实世界的“洞穴隐喻”等主题,是帮助本科学生突破固定的思维方式,进入政治观念起源世界的绝佳路径。

2、《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推荐理由】这本书的书名就已经说明了我们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读它了,本书中所涉及到的“政治与自然”、“政治与人类本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邦的生活方式与政体类型的划分等内容,主导了自古希腊以降的西方思想家对政治问题的思考。

3、《社会契约论》(卢梭)【推荐理由】社会契约理论的经典作家很多,包括洛克和霍布斯,推荐卢梭的理由在于,相信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将卢梭的思想搞清楚,那么就会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整个启蒙阶段的思想在卢梭那里都有所回应。

4、《君主论》(马基雅维利)【推荐理由】这本政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著作推荐大家一定要去读,只有读了以后才会破除对所谓“马基雅维利主义”的陈旧观念,其对于君主和慷慨之间关系的阐述,可以让政治中的现代性一览无余。

5、《政治的历史与边界》(英)Kenneth Minogue,龚人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推荐理由】因为短小,所以精悍。

最早的中文版名为《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牛津精选》,的确是本再理想不过的西方政治学入门教材。

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洞悉西方政治思想的精妙,也可以窥见其内在的不足。

作者告诉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并不关乎政治,正如同踢足球的大部分内容不是与裁判争辩”,然而,我们却时时刻刻生活在由“政治的艺术”驾驭的航船上。

划定政治的边界是比政治本身更大的政治,作为政治的根本贯穿西方的历史。

6、《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挪)斯坦因·U.拉尔森,任晓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推荐理由】对于政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因为它几乎将政治科学的重要定律、概念和命题一网打尽。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解读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解读

蔡元培的主张: ①真理无国界 ②世界教育 蔡元培思想的问题 蔡元培思想的实质: 可能是对中国传统的特殊价值的一种失 败主义的维护的理论
3.“物质”与“精神”:“体用” 模式的两极
1.一战让中国人对西方思想入侵这一问题进行 重新思考 2.民族主义者认识的改变
3.儒教成为“体用”模式推动者的原因 4.“体用”前后不同的原因
Page 2
什 么 是 儒 学 , 佝 了 解 儒 学 吗
儒教:戒称孔教、名教、礼教戒先王乊教。 广义上:儒教是以孔子为先师,圣人神道设教,「祖述尧 舜,宪章文武」,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 国家宗教。儒教以十三经为宗教经典,以古代官僚机构为 宗教组细,以天坛、宗庙、孔庙、泰山为宗教场所,以郊 祀、祀祖、祭社稷、雩祀、释奠礼、五祀为宗教仪式。 狭义上则是指民国初年以来康有为等人的孔教运动。儒教 是丨国传统的国家宗教,也是丨国传统文化的神经和灵魂。
第一组成员
袁梦 叶可 段亚楠 鲁梦影 陈伟 汪琳璟
作考简介
约瑟夫· 列文森(1920—1969)
生平: 青年时期就读亍哈佛大学,二戓时应彾人 伍,戓后回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 经费正清推荐,赴加州大学伯兊利分校任教。 1969年丌并溺水身亡。 评价:列文森是20丐纨五六十年代美国丨国学研 究领域的代表人物,美国丨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领域的开拓考。他规野广阔、才华横溢,被同 仁誉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以他名字命 名的“列文森丨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是美国 丨国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乊一。 代表作:《梁启超不丨国近代思想》(1953)、 《儒教丨国及其现代命运》(1965)、《革命 不丐界主义》(1971)。
第三卷:迚一步阐明其观点,将论述上升到了历史的高度。 提出了著名的“博物馆”的比喻。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赏析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赏析

道家
列文森还在“人性”层面上进行对比:在道家看来,自然和个性都是善的,而对法家来说, 人性是万恶的。但儒家认为,人性是善的(《孟子》对此有详尽论述),因而易于教育,或者人 性是恶的(《荀子》对此有详尽论述),因此需要教育。从列文森的比较中,我们能看到儒家介 于道家的空无境界和法家相信暴力之间,是另一种“中庸”特性的证明。
2
列文森的儒学大观
“到了十七八世纪,先前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则被大多 数中国思想家公开地抛弃了。那些早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出现 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它表明即使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作用, 这个看上去平稳的、传统的中国社会,凭借自身的力量也将迈入 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吗?”
作者在书中的第一部分就以两个问题为开端。
作者简介
目录
Contents
列文森的儒学大观 现代儒学发展现状和问题
我的小结
1
作者简介
约瑟夫·列文森
本书作者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哈佛大学博士,曾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ather”讲座教授,美国20世纪五、 六十年代中国学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学术代表之一,美国中国 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他才华横溢、识见 深刻、风格独特,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列文森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 重要代表,他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 人瞩目的学术地位。

就博物馆学的意义而言,陈列品 都只具有历史的意义,它们代表的是 既不能要求什么,也不能对现实构成 威胁的过去。或者说它们只具有“审 美”的意义,只能用价值的而不能用 历史的眼光来欣赏。
3
现代儒学发展现状和问题
发展现状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 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然而,五四运动以 来,中国社会在价值取向、科学精神等方面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极大,较之 于早期封建体制下的意识形态来说,儒学不论是就其政治领域的地位还是 国民思想领域的统治力来说都是大不如前的。

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

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

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读后感《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化》私心与人情观--中国人的角色扮演在中国文化中没有开诚布公的逐利行为,也没有具有尊严的逐利方式,因此一个人考虑的总是自己,那么他的利己行为是不合理的,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不得不躲躲闪闪、格外小心。

但是也有那么一些特例存在,比如东方犹太人--温州人。

网上曾出现过这样一段话--一温州人对一北京人说:我一眼就看出你是个可依赖的人,我相信我们会成为朋友。

接着就是具体的帮助内容。

北京人说:你听见了吗?这就是温州人,跟你做朋友是看上你有用。

温州人如果跟人吵架闹翻了,又觉得这人够朋友,会很务实地化干戈为玉帛。

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这便是温州人。

然,这样的直白的私也已经被大多数含蓄的中国人所不耻了。

在中国社会中,一个人若是有私,那么他便有所畏。

然畏何,又为何畏?不可否认的是,人并非生来就是社会人,他首先是一个人类有机体,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被社会文化拼塑其个性与通性。

可是,中国深厚文化历练而成的良知系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体系。

基督教认为,个人的生命是有上帝创造的。

因此,人人生而平等。

而儒家认为,个人的生命是父母所生,是历代祖先生命的延续;子女的生命便是个人生命的延续,整个家族的生命应当构成一个延绵不绝的整体。

这也难怪华人总将亲子关系称为骨肉,兄弟关系称为手足。

在这种整体化的大家庭中,个人的努力是为了大家,个人的面子会影响大家的面子。

一旦你有私心,便很难在这样的一个信奉一体的集团中存活。

子女幼小时,父母不仅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且有教导他们的责任。

他们通常会训练儿童压抑任何形式的攻击行为,并且要相互帮忙以增进家庭中的团结与和谐。

当父母年老不能工作时,子女已有赡养的责任。

这样的感情关系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

然而在中国青少年过十八岁,仍会依赖父母而活,啃老现象普遍存在。

父母养育儿女,企图获得晚年的安度。

这样的供求模式本身就包含的利己目的的驱动。

中国史学的发展

中国史学的发展
参考:教材第七册98页——103页
考纲要求
• 司马迁与《史记》 B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B • 刘知幾(几)与章学诚 A • 梁启超与“新史学” C
中国史学的发展
一、司马迁与《史记》 (“中国史学之父”) 1、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分析:阅读教材99页——得出取材 标准与治史目的
2、地位与体裁: 3、内容:
4、下列选项中符合《资治通鉴》的写作年代、编纂体系和选 材原则的是( )
A.汉武帝生平集中于单篇 B.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收入其中 C.唐太宗事迹按时间叙述 D.成吉思汗西征路线详细记载
5、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家“三长”说。司马迁在《史记》中 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这主要反映了 他的( )
2、章的著作:《文史通义》及时代背景分析
内容: 史学观点:
四、梁启超与“新史学”(现代史学的开端) 1、背景: 时代与个人分析 2、出现标志及地位分析 3、史观及影响的因素 4、治史目的:注意与传统史学的区别 5、服务对象:同上 6、评价:利弊及分析
练习

《孔子世家》:余读孔氏 书,想见其为人。适鲁, 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 祗廻留之,不能去云。
• 组织长编:即依据丛目,将所有材料检出,错综诠 次,择优采录,初拟文辞,以大字书写正文,以小 字附注考异,总成“长编”。长编要求“宁失之繁, 勿失于略”,以保证定稿时有充分的史料依据。
• 笔削定稿:即依据长编所载,考其异同,删繁就简, 统一体制,锤炼文字,杀青定编。由主编司马光一 人负责。如唐纪部分长编草卷,长达2000余丈。司 马光每三日删一卷,共用四五年时间,删定为81卷。 故全书虽由集体编成,而义例一贯,文风统一,浑 然如出一手。
传统史学的理论总结:

浅议儒家思想在现代中国被滥用的现象

浅议儒家思想在现代中国被滥用的现象
如何来了解这样的扭曲?许多人据此论证儒家与民族主义是不相容的。一些批判家试图论证,儒家伦理不相容于对一个有着领土边境的国度之特殊承诺,即便该承诺由精英持有,而关注中央事务的人民大众对“国度”毫无认识。一种观念是,儒家伦理保卫的承诺,是指向家而不指向政治实体的,因而不相容于对国的特殊承诺。另一种观念则相反:儒家伦理保卫的天下理想是没有领地边境的政治次序,因而不相容于只向着肯定的民族国度之内人民的承诺。让我们依次讨论这些见地。
事实上,儒家伦理努力于更强有力的主张,即承诺于国与承诺于天下有抵触时,承诺于国应该具有优先性。《大学》开篇即言:“物格然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诚;意诚然后心正;心正然后身修;身修然后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正如我们应该把感情纽带扩展到家庭之外,我们也同样应该把感情纽带扩展到国外,只是关切水平会弱一点。所以,儒家不用把民族主义视为政治上必要的妥协,是偏离理想世界的次佳选择。同样地,民族主义也不只仅是通往“天下”政治的必要机制。至少,对特定政治共同体的特殊承诺是差等之爱的逻辑所请求的,当然,这一承诺也应该(以削弱的水平)扩展到外人。
概括而言,儒家伦理的确允许这样的可能性:向着生活在有领地边境之国的人民的承诺。这样的承诺不是统领性的,家庭建制是个跳板,虽然家在家国抵触下具有优先性。而承诺天下并不能把对国的承诺放置一旁,若承诺于国与承诺于天下有抵触,承诺国具有优先性。就此而言,调和儒家与民族主义是可能的。那么,这种调和是不是可欲的呢?
不过,问题仍然存在,儒家的“家庭论”似乎能够被了解为缺乏对政治共同体的关心。在20世纪初,孙中山就埋怨中国社会“一片散沙”,梁启超则更为直接地责备儒家注重家庭而缺乏对国族的承诺。不过,把承诺于家与承诺于国视为非此即彼的选择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儒家伦理很明白地指出,人的充沛开展请求那些超出家的承诺。按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理论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开展出把爱和关怀延及家外的动机和才能,但对君子却有更高请求。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君子“修己以安百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 文 森 认 为
, 在 现 代
列文森还在“人性”层面上进行对比:在道家看来,自然和个性都是善的,而对法家来说, 人性是万恶的。但儒家认为,人性是善的(《孟子》对此有详尽论述),因而易于教育,或者人 性是恶的(《荀子》对此有详尽论述),因此需要教育。从列文森的比较中,我们能看到儒家介 于道家的空无境界和法家相信暴力之间,是另一种“中庸”特性的证明。
(转变)
伴随着政治变革和新国家政权的建立,共产党开始领导全中国。中国共产党 将儒教视为统治阶级的传统,开始进行儒教之外的创新,“非职业化”观念渐趋 被“专业化”所取代,中国知识分子不再是传统文化下的儒生,而成为了现代社 会专业化官员群体。
三、“中庸” 特(性一)道路指向
儒家则是“内外”折衷调和的中间取向。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浅谈列文森“儒学观”
PPT制作者:
对我而言,他不仅是一 位亲密的友人,更是一个不 会枯竭的思想灵感的源泉。 与他的交谈也不仅是令人愉 快的,并且能够不断地刺激 你产生新的视域与观点。
——史华慈
——魏斐德
很自然,列文森对于官僚—— 君主制的描述已经且将会被后来的 学者所修正,但是,其尼采式的暗 示——人们可能将自我的局限强加 于他人以服务于自身权力——将作 为其论述的核心长存下去。如其许 多洞见一样,官僚——君主制这一 概念也将继续提醒人们,悖论旨在 揭示真理的一个未知片段。
1
作者简介
约瑟夫·列文森
本书作者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哈佛大学博士,曾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ather”讲座教授,美国20世纪五、 六十年代中国学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学术代表之一,美国中国 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他才华横溢、识见 深刻、风格独特,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道家
利己主义
墨家
法家
“兼爱” ——利他主义
“外向”的社会 极端
儒家
道家
法家
(二)“人性”
新而再性世
精成是已界
墨家
( 的 权 力 中 心 之
可 供 选 择 的 一 种 方 法 ,
没 有 存 在 的 余 地 , 它 不
里 , 儒 教 的 “ 中 庸 ” 特
在对中国传统文人理想的探讨中,作者提到了明和清的绘画。列文森概括的核心 特征是业余精神,即文人绘画所具备的“非职业化”特征。据他的研究和发现,明朝 末年画界已形成一种风尚:官僚本人就是画家,并受到大众的欢迎,而那些专业画家 却备受冷落。儒家官僚轻视“职业化”,因为“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对于思想表达和 获得社会权力毫无益处,相反,“非单一专业化”的儒家人文精神和知识传统则是进 身庙堂的必备训练。
2
列文森的儒学大观
“到了十七八世纪,先前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则被大多 数中国思想家公开地抛弃了。那些早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出现 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它表明即使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作用, 这个看上去平稳的、传统的中国社会,凭借自身的力量也将迈入 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吗?”
作者在书中的第一部分就以两个问题为开端。
五、“博物馆”

在书的第三卷中,列文森 运用“博物馆”这一著名的 比喻,借以说明儒家传统的死 亡。“博物馆”的比喻代表 了列文森另一个“历史”观 念,这不是作为“发展”的历 史,而是作为“保存”的历史。
可以说《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正如作者所分析的,儒教与君主制度之间的这种既相互吸引、又彼 此排斥的张力的丧失,是造成中国君主制度瓦解的因素。
列文森谈到,尽管太平天国在它自己的时代里没有终结作为社会智 慧的儒教命运,但它驱使儒教消除了它与常规的中国君主制之间的紧张 关系,从而使儒教丧失了那种赋予其特性的东西,即它的活力,并且以 其对儒学新的致命的打击。
四、“张力”
儒教&君主制度
“从一开始,君主主义和儒学之间的矛 盾就存在,而且一直延续了下来。官僚知识 分子在为了社会的稳定而支持帝国集团的同 时,又常常表现出离心倾向,从而对王朝构 成威胁,王朝也因其离心倾向而经常排斥官 僚知识分子的力量。”
结合以上,我们能看到 儒教与君主制度之间存在着 张力,这种张力也发挥了决 定性作用——最终宣告了儒 家官僚已经成为了寄生虫。
但是将清初的思想家们的经验论与其对唯心主义的科学批评结合起来考察,就会发现它们本身 既不科学,也非必然导致科学的产生。
一、“科 学”
列文森列举了阿贝拉尔的唯民论、培根的归纳经验科学与中国古代
经验论者,通过观念对比分析,告诉我们不应该将这些清初的经验论者 视为科学家的先驱。它们的思想并不是中国将要产生科学之内在趋势的 征兆。此外,作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本能地希望社会稳定,就其意愿 而言,它们反对变化的观念和创新的要求。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是一个天才人物写的一部天才 的著作,一部现代经典,西方 “中国研究”一个时代的 象征。 很少有哪一部著作能够引发如 此普遍的关注,如此持久的讨 论与争论,尽管70年代以来批 评之声就不绝于耳,人们却始 终无法回避它所提出的问题。
——杜维明
目录
Contents
作者简介 列文森的儒学大观 现代儒学发展现状和问题 我的小结
书中举了一例,被明代士大夫视为英雄的宋代著名艺术
二、“非职业化”特 家米芾就认为,人们不应该谈论书法和绘画的价钱问题,君 子不应成为金钱的奴隶。文人对金钱的鄙视即表现出来的对

职业化的轻视,正是儒学思想下的社会状态的反应。从中我 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儒家官僚和文人们具备的“非职业化”
和“非专业化”倾向。
列文森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 重要代表,他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 人瞩目的学术地位。
列文森的史学成就
“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列文森在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中国学研 究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生前曾经获得过多项 重要的研究奖金。
他最著名的两部作品分别是:《梁启超与近代中国 的心灵》和《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卷本。 作为 一名思想史家,列文森不仅精通历史学,还通晓哲学、 社会学、美学和艺术。其学术成果和研究特点,为国 内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