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董一菲老师地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教学简案
市十二中学颖辉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
的理性思辩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2、熟读成诵,感受文辞优美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把握苏轼的心路历程,体会主客问答的哲理涵。

教学方法
1、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
2、辅以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3、教师引导,给出话题,学生合作研讨,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

教学思路
一、走近作者,知人论诗
1、苏轼和:苏轼一生最无用世机会的是三处贬所:、、。

《赤壁赋》正是写于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被贬时,简单地介绍苏轼躬耕东坡、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欣赏作品。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介绍三国时的赤壁和的赤壁。

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2)赋的特点及演变
二、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1、欣赏录音朗诵,聆听体悟,进入境界。

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句节奏的缓急和变化。

边听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

2、指导诵读,辅以《平湖秋月》古曲,营造氛围。

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

(1)读出重音。

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并延长;“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2)读出节奏、气势。

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3)读出情感。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3、熟读成诵。

运用多种方法,如示朗读,大声齐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找出骈句用心细读。

4、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文言现象。

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三、鉴赏诗歌,解读情感
1、整体把握情感。

诗人情感变化明显,既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苏轼在泛舟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跳读诗文,找出表达情感的词或句。

提示: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喜)
2、赏赤壁景,品泛舟情
第一段情景交融,脍炙人口,以鉴赏为主,力求入境入情。

(1)鉴赏赤壁秋景图之美。

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

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画面。

提示:景——“美”。

皓月皎皎,清风徐徐,碧波万顷,水色迷濛,诗情画意,澄澈空灵,(2)品味动词传情之妙。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
提示:情——“乐”。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纵”、“凌”表现诗人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怡然之乐。

如此美景使诗人心旷神怡,此一乐是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闻箫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段诗人情感由乐转悲,歌声箫曲有深意,当细细辨之。

探讨话题: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

清人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提示:“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是渴慕的圣主,是在水一方的美好理想,仿佛是“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故悲从中来。

箫声哀怨思慕,潜龙舞,嫠妇泣,诗人悲凉氤氲。

(言之
成理即可)
4、听主客问答,悟理趣
第三、四段是背诵的难点,抓住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来理清思路,用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1)客悲从何而来?
提示: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人生须臾(寄蜉蝣、哀吾生)与自然(羡长江)无穷对照生悲(人生易逝);理想(挟飞仙,抱明月)与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超然不得)。

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得出的。

(2)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苏轼如何从苦闷悲情中走出来?默读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提示:大自然是一部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道理。

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何羡”“共适”之论,把苏轼的悲情从自然美景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3)探究活动: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学生畅谈感受,讨论作答。

提示: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

“主”“客”实为一体,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也曾慨叹“人生如梦”。

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诗人解决了自己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四、探究延展
话题: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月”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

学生把握这些句子,不仅把握了背诵全赋之骨,而且对苏轼心路历程有了框架感。

欣赏文中的“月”的意象,补充展示课下搜集整理的苏轼描写月亮的诗句,分析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的引导、深化。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月”意象,有哪些?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

(节选示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

《虞美人》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西江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后赤壁赋》
2、课文中有哪些写明月的句子?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讨论分析,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

提示:《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和,有历史的“月”,古意苍凉,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

从补充诗句来看,以被贬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

明月呈宁静、轻松之态。

他的密州之月,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

“月”成了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

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

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却是孤寂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

苏轼一生对“月”情有独钟,以月造境,以月喻理,其笔下的明月浸透了复杂、幽深的人生顿悟和喟叹,寄托着高洁的情操。

悲月,叹月,问月,累遭贬谪的苏轼终于找到一个独特而别致的情感出口。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人生起落不系于心了,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成熟旷达的苏轼。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课后拓展阅读
读一书读一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书摘: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思路解说
一、牵一“情”动全身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赋是有很大难度的。

也许因为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遮蔽了探寻的双眼,深玄的人生哲理更让阅历简单的学生敬而远之,逡巡眺望,难以尽情领略无限风光。

文学即人学,诗文就是作家特定时代的心灵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若缺少对心灵的扣问,岂能是真正的阅读!此赋反映了苏轼从1080年初贬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课文则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

让学生切实感悟到苏轼“入世不能,出世不忍”的复杂情感,就成了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以诗歌情感为抓手,教学重心定位为情感的变
化及诱因,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挖掘,从文本部延展到文本之外,整体把握与综合研讨并行。

让“情感变化”这条线索不仅统领全文的容,而且贯穿教学流程,轻松地化解了教学重点、难点,可谓牵一“情”而动全身。

教学主题的集中,既便于开放中的约束,又利于规后的提升,保障了课堂效率。

二、熟读深思子自知
第二个环节——倾情诵读,涵咏情致,重在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气韵,读出情感。

苏子此赋情思浓郁,语言飞动,声韵和美,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既有诗的情韵,又有韵文的优美绵长,极适合浅唱低吟。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反复朗读文本,采用听读、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略读等多种方式,目的在于以声传情。

学生把握不好的地方,教师及时纠正指导,及时示。

多样化、立体的诵读也许会占去教学时间的半壁江山,“熟读深思子自知”,下再大的工夫也是值得的!
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适当的延展,有助于学生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发现苏轼及其诗文的涵,关键是选准拓展的基点,找准延伸的空间。

很有趣的是“明月”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关照了苏轼的情感变化。

“明月”,是苏轼写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开启抒情闸门的引子,阐述人生哲理的凭借,同时“明月”又具有隐喻性,正是文本的空白处和紧要处,是寻找苏子心灵变迁的捷径,最具拓展延伸潜质。

第三环节“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与文本不即不离,又若即若离,以期立足于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课前自主独立地搜集苏轼的相关信息,在这个基础上,课上共同参与,广泛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潜力,通过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加深对作者及文章的的理解,增强关注他人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明月诗句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环节五——拓展阅读是发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继续,大师风韵定会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余音袅袅……
《赤壁赋》评课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有境界给人精神感发
第二高级中学董一菲史世峰
一、好的语文课要讲究一个境界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其实一节好的语文课也要讲究一个境界,而课的所谓境界在某种意义上个就是一个教师的眼界,也可以说是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

好的语文课是要关注生命的,是通向人的灵魂的,归根结底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关注人的发展的,给学生真的语文,讲出语文的味道的。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外化,是作者情感的载体,知人论世显得尤为重要。

苏轼是说不尽的苏轼,他的精神世界是那样的复杂微妙,多元多维而又立体,其间充满了矛盾纠结痛苦而又通透。

苏轼是儒道佛的苏轼,苏轼是出世而又入世的苏轼,苏轼是旷达而又执着的苏轼。

是苏轼重要的人生驿站,走向的苏轼裹挟着太多的人生感喟。

《赤壁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哲学的。

颖辉老师的这节《赤壁赋》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苏轼其人,“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诵读、研读、整体感知,一切都在追问,叩问触摸作者的心灵情感,积淀丰厚着孩子们的世界。

第一个环节“走近作者,知人论诗”,给了孩子们一个视角。

法国作家布封说“风格即人的本身”,作者的生活都在他的作品中。

“问汝平生功业,”,苏轼的旷达,来自于赤壁那片山,那片水,那片情怀,就是在他写下了豪放词派的发轫之作,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就
是在,他写下了赤壁赋,奠定了他唐宋散文八大家的地位,在,他饱尝了从人生的喧闹的顶峰跌落到人生谷底的痛苦,并完成了精神的突围,这一环节尤为重要。

语文的底色就是人生,语文的视角也永远离不开人生的悲欢离合。

颖辉老师设计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倾情诵读,涵咏情致”“读重音”“读节奏”“读情感”。

欣赏聆听,感知,读重音,重锤敲响鼓,在美的节奏中感知音韵美,情感美,读出个性。

对文本中涵深刻,文质兼美,具有诗意和哲理的句子反复诵读,反复涵咏,以至熟读成诵。

用极富感染力、极富激情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完成跨越千年的对话,请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一咏三叹、绵绵不绝的情感中深情回望,激荡灵魂,浸润心灵,丰盈情智。

二、能够引起孩子精神感发的语文课才有意味
好的语文课是动态的,流动着诗意之美;好的语文课是生成的,闪耀着理性之辉:好的语文课更是生命的,激荡着灵魂和精神。

作为语文教师,要以入情入境者视角,引领学生走进更为亲近、更为清朗、更为生动、更富有启发的文本世界,播撒智慧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的传递与启迪。

辰翁曾言“此之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其实又何止其词,其文亦是如此。

《赤壁赋》一文,凝聚着苏轼人生精神的叩问与追询。

就此而言,颖辉老师的教学就已经站在一个高起点上,在教学目标之一:“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辩中所表现的乐
观旷达的情怀。

”从“触发情思”到“情感变化”再到“乐观的情怀”,以情感之线引领学生走向苏轼的人生精神,通过体味苏轼人生的叩问与追询,重在引起孩子的精神感发。

作者作文与学者学文,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也应是一个浑然合一的过程。

勰说得好,“著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见情”。

其实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亦应该“披文而见情”,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触及情感和精神的核。

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教师要从学生出发,要从文本出发,要从方法出发,最终在回归文本、回归学生中,生发情感感召精神。

这一点,颖辉老师做的扎实而有效,“倾情诵读,涵咏情致”一环节,充分预留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不走形式,不走过场,而是由“读出重音”到“读出气势”进而“读出情感”,循序渐渐,渐臻佳境。

在朗读方法注重多元化,采用听读、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方式,以读入文,由声传情,达到朗读的全方位和立体化。

三、一节课的永恒的标准是好而不是新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当下,有些人断章取义于“新课改”“新课标”的“新”,在“新”大做文章,在形式上花样翻新,别出“新”裁,远离了语文课的本质、本色和本味,故而,我们非常有必要再次聚焦对语文课的标准。

我认为一节语文课永恒的标准是好而不是新。

首先应是好的教学起点,引领师生对话之中有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起点,决定着教学的终点,好的教学起点,对于一节课是很重要的,有了好的教学起点,引领教学流程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学之中动态的生成,达到预设与生成的互补,达成高效的师生对话。

颖辉老师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缘情入文,披文入情,“以诵读引领品鉴,以品鉴生发感悟,以感悟自然拓展”,情感的共鸣和解读,一以贯之,师生对话有方法,本课主“教师给出话题,学生合作研讨,师生共同探究”,师生之间重合作探究,重民主对话。

再如“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引领学生畅谈感受,实则自然走向苏轼的心灵,走向苏轼的精神世界。

还有“主客问答”及“探究延展”两个环节中,虽有预设,但也自会有生成,教师要注意抓住可能是一闪而过的“生成”,进而探究生成本课的亮点。

其次应是好的课程建构,优化教学资源之中有共生。

新的课程观告诉我们,文本是课程,教师是课程,学生亦是课程,好的课程建构应该是教师、教材、学生“一个都不少”,“三位一体”的诗意汇融,通过教师、学生、文本的三位一体,达成教师诗意化的教与学生诗意化的学共赢共生,师生之间民主对话、诗意对话、和谐对话,追求语文教学中真、善、美的诗意汇融,师生教学互助相长,丰盈诗意化的生命。

苏轼作为千古奇才,《赤壁赋》作为千古名文,两者自有千古高风,千古魅力,穿越历史墙壁,一路款至踏来。

为此,进行课程建构时,颖辉老师在“走近作者,知人论诗”环节中,就简单地介绍苏轼躬耕东坡、夜醉及两赋一词,课前巧拓展,妙入文;在指导诵读时,又辅以《平湖秋月》古曲,营造氛围,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第三环节“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更是立足经典,“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最后“课后拓展阅读”,读一书(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读一文(余秋雨的《苏东坡
突围》):整个流程中的课程建构,毫无余赘,自然和谐,达到教学资源的共生,达成语文课堂之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共赢共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