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切口选择讲课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常用腹部切口及显露法课件

详细描述
腹腔内显露法是通过切开腹膜进入腹腔内进行手术操作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处理腹腔内的器官和组 织,如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等手术。但是,这种方法对腹腔干扰较大,术后恢复可能较慢。
腹膜外与腹腔内联合显露法
总结词
结合腹膜外显露法和腹腔内显露法的特 点,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VS
详细描述
腹膜外与腹腔内联合显露法是一种结合了 腹膜外显露法和腹腔内显露法的特点的手 术方法。根据手术需要,医生可以选择从 腹膜外路径进行手术,或者切开腹膜进入 腹腔内进行手术操作。这种方法可以减少 对腹腔的干扰,同时便于处理腹腔内的器 官和组织。
探查力度
探查时应掌握适当的力度,不宜过 重以免损伤腹腔内的器官。
05 腹部手术缝合与愈合
CHAPTER
缝合材料的选择
天然材料
如丝线、棉线等,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但易被吸收。
合成材料
如聚合物线,具有较好的机械性 能和稳定性,但可能引起炎症反
应。
生物材料
如胶原蛋白线,具有较好的生物 相容性和促进愈合的特性。
04 腹部手术入路技巧
CHAPTER
开腹技巧
皮肤切口选择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 皮肤切口位置,注意避开 重要血管和神经。
皮下组织分离
使用手术刀或电刀切开皮 下组织,并分离出手术需 要的空间。
腹膜切开
在腹膜上选择合适的部位 进行切开,注意保护腹腔 内的器官。
腹膜切开技巧
腹膜切口的长度
腹膜切口的止血
肋缘下切口
肋缘下切口是一种腹部手术切口,其位置在肋骨下缘,通 常选择左侧或右侧。
肋缘下切口适用于多种腹部手术,如胰腺切除、肾脏切除 等。该切口的优点在于手术操作简便、暴露良好,但术后 疤痕较为明显。
腹腔内显露法是通过切开腹膜进入腹腔内进行手术操作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处理腹腔内的器官和组 织,如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等手术。但是,这种方法对腹腔干扰较大,术后恢复可能较慢。
腹膜外与腹腔内联合显露法
总结词
结合腹膜外显露法和腹腔内显露法的特 点,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VS
详细描述
腹膜外与腹腔内联合显露法是一种结合了 腹膜外显露法和腹腔内显露法的特点的手 术方法。根据手术需要,医生可以选择从 腹膜外路径进行手术,或者切开腹膜进入 腹腔内进行手术操作。这种方法可以减少 对腹腔的干扰,同时便于处理腹腔内的器 官和组织。
探查力度
探查时应掌握适当的力度,不宜过 重以免损伤腹腔内的器官。
05 腹部手术缝合与愈合
CHAPTER
缝合材料的选择
天然材料
如丝线、棉线等,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但易被吸收。
合成材料
如聚合物线,具有较好的机械性 能和稳定性,但可能引起炎症反
应。
生物材料
如胶原蛋白线,具有较好的生物 相容性和促进愈合的特性。
04 腹部手术入路技巧
CHAPTER
开腹技巧
皮肤切口选择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 皮肤切口位置,注意避开 重要血管和神经。
皮下组织分离
使用手术刀或电刀切开皮 下组织,并分离出手术需 要的空间。
腹膜切开
在腹膜上选择合适的部位 进行切开,注意保护腹腔 内的器官。
腹膜切开技巧
腹膜切口的长度
腹膜切口的止血
肋缘下切口
肋缘下切口是一种腹部手术切口,其位置在肋骨下缘,通 常选择左侧或右侧。
肋缘下切口适用于多种腹部手术,如胰腺切除、肾脏切除 等。该切口的优点在于手术操作简便、暴露良好,但术后 疤痕较为明显。
腹壁切口详解(课堂PPT)

9
10
各切口应用范围:
❖正中切口:妇产科、泌尿外科、剖腹探查 术等急症手术
❖旁正中切口:上腹部手术及右半结肠手术 ❖经腹直肌切口: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
肠切除术、结肠造瘘术 ❖肋缘下切口: 肝、胆、脾手术 ❖麦氏切口: 阑尾切除术、盲肠造瘘术
❖ 疝切口:腹股沟疝修补、股疝修补
❖横切口:腹中区及腰区手术(胰、下腔静 脉、肾)剖宫产等。
图:切开皮肤
19
图:切开腹膜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20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21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图:胎儿娩出
图:断脐 22
常用切口的优缺点
正中切口
斜切口
经腹直肌切 口
优 损伤小、出血少,损伤少 点 操作方便显露好 显露好
上下延长方 便,操作简 便迅速
缺 血运差、愈合慢 损伤肌肉、出 损伤较大 点 还易发生切口疝 血多,切开、 出血较多
缝合费时
23
谢 谢 聆 听
2016.7.30
24
11
各类切口细解
• 正中切口层次 1、皮肤 2、筋膜 3、腹膜外脂肪 4、腹膜壁层
12
(腹直肌)旁正中切口
• 不分 裂腹直肌而直接将腹直肌牵向外侧的切口。 经过皮肤、脂肪层、前鞘、游离腹直肌内侧缘后 拉向外侧,不切开该肌、腹直肌鞘后层、(腹外 斜肌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 膜。
腹部切口的选择与关腹

因素,主要包括:年龄>65岁、急诊或肿瘤手术、血流动力学不 稳定、腹腔内脓肿、切口感染、低蛋白血症、腹水、肥胖及应 用类固醇药物,而腹壁全层裂开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与危险因 素的数量直接相关。
问题5:
在切口关闭方式的选择上,首选连续缝合还是间断缝合 •推荐:优先选择连续缝合。 •证据等级较强,推荐等级较强,62.8%专家赞同。 •评论:2002年,van't Riet等针对正中切口关闭的Meta分析显示, 为了减少切口疝,同时不增加切口疼痛或切口窦道的发生,应优 先选择长效缓慢可吸收线连续缝合。Brolin的RCT研究结果提示, 在极度肥胖病人中,使用单股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能够获得更高 的安全性及更低的经济成本.
问题6:
在缝合方式的选择上,适当的缝线切口比、缝合宽度、针距 可减少切口并发症 • 推荐:缝线切口比为4∶1,与切缘距离约10 mm,针距约20
mm,可减少切口并发症发生。 • 证据等级较强,推荐级别较强,80%专家赞同。 • 评论:2003年,Israelssond等的系统性综述发现缝线切口比与
• 推荐:上腹部手术首选正中切口。 • 证据等级弱,91.4%专家赞同,推荐等级强。 • 评论:针对肝胆外科手术,部分专家推荐右侧肋缘
下切口
问题2: 是否将正中切口作为下腹部手术的首选切口
• 推荐:下腹部手术切口首选正中切口。 • 证据等级弱,80%专家赞同,推荐等级强。 • 评论:20%专家认为下腹部手术切口宜采用左或右
旁正中切口。
问题3: 有学者认为,因腹部正中切口导致切口疝的风险较
高,应减少使用该切口,是否同意? • 推荐:不同意。 • 证据等级弱,85.7%专家不同意该观点。 • 评论:本次问卷调查中85.7%的专家不同意腹部正中
问题5:
在切口关闭方式的选择上,首选连续缝合还是间断缝合 •推荐:优先选择连续缝合。 •证据等级较强,推荐等级较强,62.8%专家赞同。 •评论:2002年,van't Riet等针对正中切口关闭的Meta分析显示, 为了减少切口疝,同时不增加切口疼痛或切口窦道的发生,应优 先选择长效缓慢可吸收线连续缝合。Brolin的RCT研究结果提示, 在极度肥胖病人中,使用单股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能够获得更高 的安全性及更低的经济成本.
问题6:
在缝合方式的选择上,适当的缝线切口比、缝合宽度、针距 可减少切口并发症 • 推荐:缝线切口比为4∶1,与切缘距离约10 mm,针距约20
mm,可减少切口并发症发生。 • 证据等级较强,推荐级别较强,80%专家赞同。 • 评论:2003年,Israelssond等的系统性综述发现缝线切口比与
• 推荐:上腹部手术首选正中切口。 • 证据等级弱,91.4%专家赞同,推荐等级强。 • 评论:针对肝胆外科手术,部分专家推荐右侧肋缘
下切口
问题2: 是否将正中切口作为下腹部手术的首选切口
• 推荐:下腹部手术切口首选正中切口。 • 证据等级弱,80%专家赞同,推荐等级强。 • 评论:20%专家认为下腹部手术切口宜采用左或右
旁正中切口。
问题3: 有学者认为,因腹部正中切口导致切口疝的风险较
高,应减少使用该切口,是否同意? • 推荐:不同意。 • 证据等级弱,85.7%专家不同意该观点。 • 评论:本次问卷调查中85.7%的专家不同意腹部正中
腹前外侧壁切口层次课件

(五)腹前外侧壁切口层次 正中切口 旁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右下腹斜切口
1.正中切口
皮肤 浅筋膜 白线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2.旁正中切口: 皮肤 3.经腹直肌切口: 浅筋膜
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 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筋膜
腹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筋膜
壁腹膜
4.右下腹斜切口 (麦氏切口)
皮肤 浅筋膜 腹外斜肌
及其腱膜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尿生殖膈 (下筋膜) 会阴深横肌 尿生殖膈上筋膜
(1)会阴深横肌 (2)尿道括约肌
会阴深横肌 肌束横行
位于盆膈下方
附着于两侧坐骨支
尿道括约肌 (尿道阴道括约肌) 环绕尿道 (尿道阴道)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
会阴深横肌
生
尿道括约肌
殖
尿生殖膈下筋膜 膈
盆膈
封闭骨盆 下口前部
尿 生 殖 膈 下 筋 膜 会阴深横肌
尿道
尿 生 殖 膈 上 筋 膜
尿道括约肌
五、盆底肌
漏斗形
(一)肛提肌
(起二自)会盆阴腔前肌
外侧壁
向后下内侧
止于直肠壁
和尾骨
盆膈上筋膜 盆 肛提肌 膈
构 成 盆 底 有 ,承 直托 肠盆 穿腔 过内
盆膈下筋膜 封闭骨盆下口大部 脏
盆 盆膈以上为盆腔,以下为会阴 膈 下 筋 膜
盆膈
肛提肌下面
(二)会阴肌 1.会阴浅层肌
(略)
2.会阴深层肌
右下腹斜切口
1.正中切口
皮肤 浅筋膜 白线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2.旁正中切口: 皮肤 3.经腹直肌切口: 浅筋膜
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 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筋膜
腹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筋膜
壁腹膜
4.右下腹斜切口 (麦氏切口)
皮肤 浅筋膜 腹外斜肌
及其腱膜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尿生殖膈 (下筋膜) 会阴深横肌 尿生殖膈上筋膜
(1)会阴深横肌 (2)尿道括约肌
会阴深横肌 肌束横行
位于盆膈下方
附着于两侧坐骨支
尿道括约肌 (尿道阴道括约肌) 环绕尿道 (尿道阴道)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
会阴深横肌
生
尿道括约肌
殖
尿生殖膈下筋膜 膈
盆膈
封闭骨盆 下口前部
尿 生 殖 膈 下 筋 膜 会阴深横肌
尿道
尿 生 殖 膈 上 筋 膜
尿道括约肌
五、盆底肌
漏斗形
(一)肛提肌
(起二自)会盆阴腔前肌
外侧壁
向后下内侧
止于直肠壁
和尾骨
盆膈上筋膜 盆 肛提肌 膈
构 成 盆 底 有 ,承 直托 肠盆 穿腔 过内
盆膈下筋膜 封闭骨盆下口大部 脏
盆 盆膈以上为盆腔,以下为会阴 膈 下 筋 膜
盆膈
肛提肌下面
(二)会阴肌 1.会阴浅层肌
(略)
2.会阴深层肌
腹前外侧壁切口层课件

(五)腹前外侧壁切口层次 正中切口 旁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右下腹斜切口
1.正中切口
皮肤 浅筋膜 白线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2.旁正中切口: 皮肤 3.经腹直肌切口: 浅筋膜
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 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4.右下腹斜切口 (麦氏切口)
皮肤 浅筋膜 腹外斜肌
及其腱膜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1)会阴深横肌 (2)尿道括约肌
会阴深横肌 肌束横行
位于盆膈下方
附着于两侧坐骨支
尿道括约肌 (尿道阴道括约肌) 环绕尿道 (尿道阴道)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会阴深横肌
生
尿道括约肌
殖
尿生殖膈下筋膜 膈
盆膈
封闭骨盆 下口前部
尿 生 殖 膈 下 筋 膜 会阴深横肌
尿道
尿 生 殖 膈 上 筋 膜 尿道括约肌
五、盆底肌
漏斗形
(一)肛提肌
(起二自)会盆阴腔前肌
外侧壁
向后下内侧
止于直肠壁
和尾骨
盆膈上筋膜 盆 肛提肌 膈
构 成 盆
底 有 ,承 直托 肠盆 穿腔 过内
盆膈下筋膜 封闭骨盆下口大部 脏
盆 盆膈以上为盆腔,以下为会阴 膈 下 筋 膜
盆膈
肛提肌下面
(二)会阴肌 1.会阴浅层肌
(略)
2.会阴深层肌
尿生殖膈 (下筋膜) 会阴深横肌 尿生殖膈上筋膜
右下腹斜切口
1.正中切口
皮肤 浅筋膜 白线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2.旁正中切口: 皮肤 3.经腹直肌切口: 浅筋膜
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 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4.右下腹斜切口 (麦氏切口)
皮肤 浅筋膜 腹外斜肌
及其腱膜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1)会阴深横肌 (2)尿道括约肌
会阴深横肌 肌束横行
位于盆膈下方
附着于两侧坐骨支
尿道括约肌 (尿道阴道括约肌) 环绕尿道 (尿道阴道)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会阴深横肌
生
尿道括约肌
殖
尿生殖膈下筋膜 膈
盆膈
封闭骨盆 下口前部
尿 生 殖 膈 下 筋 膜 会阴深横肌
尿道
尿 生 殖 膈 上 筋 膜 尿道括约肌
五、盆底肌
漏斗形
(一)肛提肌
(起二自)会盆阴腔前肌
外侧壁
向后下内侧
止于直肠壁
和尾骨
盆膈上筋膜 盆 肛提肌 膈
构 成 盆
底 有 ,承 直托 肠盆 穿腔 过内
盆膈下筋膜 封闭骨盆下口大部 脏
盆 盆膈以上为盆腔,以下为会阴 膈 下 筋 膜
盆膈
肛提肌下面
(二)会阴肌 1.会阴浅层肌
(略)
2.会阴深层肌
尿生殖膈 (下筋膜) 会阴深横肌 尿生殖膈上筋膜
腹壁切口详解ppt课件

13
经腹直肌切口
分开腹直 肌进入腹腔的切口。多在腹直肌 正中线处做 纵行切口,次经过皮肤、皮下 组织、前鞘、腹直肌 (后鞘)、腹膜外脂 肪、腹膜壁层。
14
肋缘下切口
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 鞘后层、壁腹膜 向外侧延长尚需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 肌
15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 /3交点处,作垂 直于此连线的斜切口,又名阑尾切口。 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 与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腹部手术切口详解
1
目录
1、腹部解剖图解 2、切口分类、切口详解 3、剖腹产切口层次步骤配合 4、常用切口的比较
2
腹壁解剖
由浅入深分为六层:
皮肤
( 活动性大) 皮下组织(浅筋膜- Camper 氏筋膜、 Scarpa 氏筋 膜,后者与Colles(浅会阴)氏筋膜相通;camper 筋膜:腹壁下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即camper筋膜, 含有脂肪组织又称脂肪层,向下与腹部浅筋膜相连 续。深层为scarpa筋膜。 ) 肌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 (与膈下筋膜 、髂腰筋膜 盆筋膜 相连) 腹膜外脂肪 (手术在腹膜外进行) 腹膜壁层 (与膈肌下腹膜、小骨盆腹膜相连)
图:切开皮肤
19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图:切开腹膜
20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21
注意哦!手术能恰当的使
腹部切口选择课件

3、任何皮肤切口应以下刀后一次切完为佳,如此可减少组 织损伤。下刀时刀片平面应与皮肤垂直。
4、切开皮肤后,宜另换手术刀,以免将皮肤残存的细菌带 到手术野深处。
5、切开皮下组织、止血妥善后,用治疗巾覆盖切口创缘四 周。以避免深部组织受污染。
6、防止损伤深部组织器官,如切开胸膜或腹膜时,要防止 器官损伤,再次手术时,胸腔或腹腔有粘连,更应注意。
• 胰腺手术采用上腹部横切口较为合适; • 阑尾手术多用麦氏切口或横切口; • 中下腹手术,如结、直肠等多采用纵行切口。
•腹部切口选择
急诊手术的切口选择
急诊病人大多病情急重、变化快, 难以等到术前确诊即需 手术探查, 常出现切口选择失误。不但难以顺利完成手术, 还会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急腹症手术切口选择原则:根据病变部位选用就近切口进 腹,如胃穿孔可用腹正中切口,胆道疾病可采用右上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如疑为右下腹病变,可作右下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 • 如术前诊断不明,采用右侧经腹直肌切口最为简便适当,以 脐部水平为中心,切开上下腹壁各半,进入腹腔,根据探查结 果再进行延长。 • 急诊手术行剖腹探查应避免选用横切口或斜切口,也不能 用针对某种疾病的特定切口。如麦氏切口,一旦发现不是 阑尾炎而是结肠肿瘤,需作右半结肠切除术,难以恰当延长, 另作切口也很困难。
•腹部切口选择
关闭切口
• 按解剖结构逐层对合。 • 根据情况可应用合适的缝合方法,如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 • 切口张力大或腹壁肌肉薄弱时可用腹膜外减张缝合。 • 注意避免将脂肪或肌肉夹扎于缝线中,影响愈合。 • 尽量选用合成的可吸收缝线连续缝闭切口。 • 过去曾要求严密缝合,闭合后不能残留死腔,事实上,过度严
密缝合后组织缺血坏死反而会形成死腔,只要将皮下组织 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平整对合,组织便会很好地愈合,不 会有血液或体液积聚其中。 • 皮肤缝合时边缘要对合整齐,结扎线松紧合适,以免妨碍组 织血供。
4、切开皮肤后,宜另换手术刀,以免将皮肤残存的细菌带 到手术野深处。
5、切开皮下组织、止血妥善后,用治疗巾覆盖切口创缘四 周。以避免深部组织受污染。
6、防止损伤深部组织器官,如切开胸膜或腹膜时,要防止 器官损伤,再次手术时,胸腔或腹腔有粘连,更应注意。
• 胰腺手术采用上腹部横切口较为合适; • 阑尾手术多用麦氏切口或横切口; • 中下腹手术,如结、直肠等多采用纵行切口。
•腹部切口选择
急诊手术的切口选择
急诊病人大多病情急重、变化快, 难以等到术前确诊即需 手术探查, 常出现切口选择失误。不但难以顺利完成手术, 还会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急腹症手术切口选择原则:根据病变部位选用就近切口进 腹,如胃穿孔可用腹正中切口,胆道疾病可采用右上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如疑为右下腹病变,可作右下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 • 如术前诊断不明,采用右侧经腹直肌切口最为简便适当,以 脐部水平为中心,切开上下腹壁各半,进入腹腔,根据探查结 果再进行延长。 • 急诊手术行剖腹探查应避免选用横切口或斜切口,也不能 用针对某种疾病的特定切口。如麦氏切口,一旦发现不是 阑尾炎而是结肠肿瘤,需作右半结肠切除术,难以恰当延长, 另作切口也很困难。
•腹部切口选择
关闭切口
• 按解剖结构逐层对合。 • 根据情况可应用合适的缝合方法,如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 • 切口张力大或腹壁肌肉薄弱时可用腹膜外减张缝合。 • 注意避免将脂肪或肌肉夹扎于缝线中,影响愈合。 • 尽量选用合成的可吸收缝线连续缝闭切口。 • 过去曾要求严密缝合,闭合后不能残留死腔,事实上,过度严
密缝合后组织缺血坏死反而会形成死腔,只要将皮下组织 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平整对合,组织便会很好地愈合,不 会有血液或体液积聚其中。 • 皮肤缝合时边缘要对合整齐,结扎线松紧合适,以免妨碍组 织血供。
腹壁切口、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 PPT课件

第二节 剖腹探查术 (Exploratory Laparotomy)
概述
腹部外科的疾患、创伤、肿瘤等, 如通过必要的临床诊断技术仍难确定疾 病的性质、部位,又不能排除某种严重 的情况存在时,进行剖腹探查术是必要 的。 剖腹探查即可明确诊断,又可达到治 疗的效果。
适应证
闭合性腹部损伤
开放性腹部损伤 原因不明的急性腹膜炎 绞窄性肠梗阻 胃肠道穿孔 腹内肿瘤
位 置:The exact anatomic location of the appendix can be
at any point on a 360-degree circle surrounding the base of the cecum .
回Hale Waihona Puke 后位4.4%回盲前位7.4% 盲肠后位29.4% 盆腔位41.3% 盲肠下位17.4%
腹壁切口、剖腹探查术、 阑尾切除术
第一节 腹壁切口 (Incision of Abdominal wall)
腹壁解剖
由浅入深分为六层:
皮肤 ( 活动性大) 皮下组织(浅筋膜- Camper 氏筋膜、 Scarpa 氏 筋膜,后者与Colles氏筋膜相通) 肌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 (与膈下筋膜 、髂腰筋膜 盆筋膜 相 连) 腹膜外脂肪 腹膜壁层 (手术在腹膜外进行) (与膈肌下腹膜、小骨盆腹膜相连)
适应证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化脓性或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慢性复发性阑尾炎 儿童、老年或孕妇急性阑尾炎 阑尾蛔虫症等
治疗
•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 行阑尾切除术。 • The earlier the operation, the lower the mortality. (J.B.Murphy)---Hamilton Bailey’s Emergency Surgery
剖宫产术后伤口恢复的宣教PPT课件

其他并发症防范
脂肪液化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挤 压;定期更换敷料,促进伤口愈
合。
伤口裂开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拉伸;保持伤 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及时就医处 理。
瘢痕增生
遵医嘱使用祛疤药物;保持饮食清 淡,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搔抓和 摩擦瘢痕部位。
04 促进伤口愈合的饮食建议
摄入充足优质蛋白质食物
剖宫产术后伤口恢复的宣教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录
• 伤口基本情况介绍 • 术后伤口护理要点 •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 促进伤口愈合的饮食建议 •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在恢复过程中重要性 • 出院指导及随访安排
01 伤口基本情况介绍
伤口位置及大小
伤口位置
剖宫产的切口通常位于腹部下方,一般有两种切口方式,即横切口和纵切口。 横切口位于耻骨联合上方两指处,长度约10-15cm;纵切口位于腹部正中线, 从脐下至耻骨联合,长度约15-20cm。
保持干燥
清洗后轻轻拍干伤口,避 免使用毛巾擦拭,以免刺 激伤口。
防止感染
避免触摸伤口,及时更换 干净的衣物和卫生巾,以 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更换敷料
敷料选择
根据伤口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 敷料,如无菌纱布、透气胶布等。
更换方法
更换敷料前应洗手并确保用具清洁, 轻柔地揭下旧敷料,避免损伤新生组 织,然后清洁伤口并更换新敷料。
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05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在恢 复过程中重要性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焦虑情绪
正确认识伤口恢复过程
了解剖宫产术后伤口恢复的正常过程,包括疼痛、肿胀、瘢痕形 成等,以减轻不必要的焦虑。
积极应对不良情绪
腹部切口选择课件

脂肪液化
对于脂肪液化,应拆除部分缝线,充 分引流液化脂肪,并定期换药,促进 愈合。
切口裂开
对于切口裂开,应根据裂开程度采取 不同的处理方法,如重新缝合、减张 缝合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腹部切口选择的发展趋 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微创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部切口的选择正趋向于微创化。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已成为腹 部手术的未来趋势。
染。
保护重要器官
在分离、切开、缝合过 程中,应小心保护周围 的重要器官,如肠道、
膀胱等。
预防并发症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情 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如出血、感
染等。
营养支持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 应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
,提高手术耐受性。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患者意愿
在符合手术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人意 愿和要求。
医生经验
医生根据个人经验和手术 习惯选择合适的切口,以 达到最佳手术效果。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腹部切口的适应症与禁 忌症
适应症
手术需求
根据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腹部切口 。例如,对于腹腔内肿瘤切除等大型 手术,通常需要较大的切口以方便手 术操作。
REPORT
腹部切口选择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腹部切口与缝合

• 先后放松腹膜并再夹起,使可能与腹膜夹在一起 的肠管和网膜脱落,最后在两钳之间切开腹膜。
2014/7/23
12
• 关闭腹腔前,应该 仔细检查腹腔内有 无出血或异物,清 点纱布和器械,以 免遗留在腹腔内。
• 先用弯止血钳夹住 腹膜上、下角及两 侧线缘,由上而下, 或由下而上用0号或 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 合腹膜。
横肌和腹膜 一并缝合。
2014/7/23
27
• 腹直肌前鞘 和腹内斜肌
肌膜间断缝
合。腹外斜
肌腱膜、皮
下组织和皮
肤分层间断 缝合。
2014/7/23
28
其它腹壁切口
1. 横切口 横切口做法与前述肋缘下 斜切口基本相同,约等于 做双侧斜切口。
2014/7/23
29
其它腹壁切口
2. 旁腹直肌切口
位于腹直肌外缘,切口皮肤和
• 缺点 腹直肌鞘和腹直肌在同一平面被分开,在伤口未 愈合期间不耐腹压; 腹直肌纵行分开后,至少有3根肋间神经受损伤, 内侧部分的腹直肌必将萎缩,影响腹壁强度。
2014/7/23
20
手术步骤
• 皮肤切口位于腹直肌内外缘之间,距中线3-4cm。 •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直肌前鞘后,用刀柄在腹
直肌中间劈一小口直达后鞘。 • 用刀柄和手指顺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遇腱划或肌
• 缺点为损伤较大,需切断1-2根肋间神经,操作 较直切口费时。
2014/7/23
22
手术步骤
• 沿肋缘下2~3cm,自剑突下向右外侧与肋缘下平 行切口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腹直肌前鞘和腹外 斜肌腱膜。
2014/7/23
23
• 沿切口方向切 口腹直肌前鞘,
再向外侧切口 腹外斜肌 。
2014/7/23
12
• 关闭腹腔前,应该 仔细检查腹腔内有 无出血或异物,清 点纱布和器械,以 免遗留在腹腔内。
• 先用弯止血钳夹住 腹膜上、下角及两 侧线缘,由上而下, 或由下而上用0号或 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 合腹膜。
横肌和腹膜 一并缝合。
2014/7/23
27
• 腹直肌前鞘 和腹内斜肌
肌膜间断缝
合。腹外斜
肌腱膜、皮
下组织和皮
肤分层间断 缝合。
2014/7/23
28
其它腹壁切口
1. 横切口 横切口做法与前述肋缘下 斜切口基本相同,约等于 做双侧斜切口。
2014/7/23
29
其它腹壁切口
2. 旁腹直肌切口
位于腹直肌外缘,切口皮肤和
• 缺点 腹直肌鞘和腹直肌在同一平面被分开,在伤口未 愈合期间不耐腹压; 腹直肌纵行分开后,至少有3根肋间神经受损伤, 内侧部分的腹直肌必将萎缩,影响腹壁强度。
2014/7/23
20
手术步骤
• 皮肤切口位于腹直肌内外缘之间,距中线3-4cm。 •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直肌前鞘后,用刀柄在腹
直肌中间劈一小口直达后鞘。 • 用刀柄和手指顺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遇腱划或肌
• 缺点为损伤较大,需切断1-2根肋间神经,操作 较直切口费时。
2014/7/23
22
手术步骤
• 沿肋缘下2~3cm,自剑突下向右外侧与肋缘下平 行切口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腹直肌前鞘和腹外 斜肌腱膜。
2014/7/23
23
• 沿切口方向切 口腹直肌前鞘,
再向外侧切口 腹外斜肌 。
腹壁切口详解

感谢下载
21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图:胎儿娩出
感谢下载
图:断脐 22
常用切口的优缺点
正中切口
斜切口
经腹直肌切 口
优 损伤小、出血少,损伤少 点 操作方便显露好 显露好
上下延长方 便,操作简 便迅速
缺 血运差、愈合慢 损伤肌肉、出 损伤较大 点 还易发生切口疝 血多,切开、 出血较多
缝合费时
感谢下载
23
谢 谢 聆 听
2016.7.30
感谢下载
24
.
主要腹部切口
➢直切口:正中切口
旁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旁腹直肌切口
➢横切口: ➢斜切口: 麦氏切口
肋缘下切口 • 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
以下4~5cm)处,腹感谢内下载、外斜肌腱膜和腹横8
感谢下载
9
感谢下载
10
各切口应用范围:
❖正中切口:妇产科、泌尿外科、剖腹探查 术等急症手术
腹部手术切口详解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手术室 ——邓辉
感谢下载
1
目录
1、腹部解剖图解 2、切口分类、切口详解 3、剖腹产切口层次步骤配合 4、常用切口的比较
感谢下载
2
腹壁解剖
由浅入深分为六层:
❖皮肤 ( 活动性大)
❖ 皮下组织(浅筋膜-Camper氏筋膜、Scarpa氏 筋 膜 , 后 者 与 Colles ( 浅 会 阴 ) 氏 筋 膜 相 通 ; camper筋膜:腹壁下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即 camper筋膜,含有脂肪组织又称脂肪层,向下 与腹部浅筋膜相连续。深层为scarpa肠手术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课件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切开的一般要求
1、切口便于接近和显露病变部位,最好能直接达手 术区,并在必要时易于延长。
2、损伤组织要少,不牺牲重要或过多的神经、血管, 以免影响功能。
3、适应局部解剖和生理特点,切口愈合要牢固,愈 合期内不易裂开,愈合后切口瘢痕影响美观要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正中切口
• 定义:为沿腹前壁正中线所做的纵行切口。 • 切口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白线、腹横
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 优点:位于腹白线上,无腹肌、大血管和神经经过,故组织
损伤少,操作简便,可迅速切开进入腹腔。 • 缺点:血供较差,切口愈合慢,增加了发生切口裂开的危险。
因下腹部的腹白线较窄(不足1cm) ,两侧腹直肌靠近,故愈 合比上腹部牢固。术中如需延长切口,可绕脐部切开。 • 适应手术:上腹部器官手术,除胃、十二指肠外,尚可用于 胆囊、胰腺、脾脏及食道裂孔等的手术;下腹部正中切口 适用于盆腔器官手术。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操作要简单,需要时间要短,切开缝合后需避免 关节功能障碍。
5、切口需要足够的长度,不应认为切口越短是手术 者技术越高超的表现。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
切口及选择切口的原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切开的一般要求
1、切口便于接近和显露病变部位,最好能直接达手 术区,并在必要时易于延长。
2、损伤组织要少,不牺牲重要或过多的神经、血管, 以免影响功能。
3、适应局部解剖和生理特点,切口愈合要牢固,愈 合期内不易裂开,愈合后切口瘢痕影响美观要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正中切口
• 定义:为沿腹前壁正中线所做的纵行切口。 • 切口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白线、腹横
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 优点:位于腹白线上,无腹肌、大血管和神经经过,故组织
损伤少,操作简便,可迅速切开进入腹腔。 • 缺点:血供较差,切口愈合慢,增加了发生切口裂开的危险。
因下腹部的腹白线较窄(不足1cm) ,两侧腹直肌靠近,故愈 合比上腹部牢固。术中如需延长切口,可绕脐部切开。 • 适应手术:上腹部器官手术,除胃、十二指肠外,尚可用于 胆囊、胰腺、脾脏及食道裂孔等的手术;下腹部正中切口 适用于盆腔器官手术。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操作要简单,需要时间要短,切开缝合后需避免 关节功能障碍。
5、切口需要足够的长度,不应认为切口越短是手术 者技术越高超的表现。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
切口及选择切口的原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手术的切口选择
急诊病人大多病情急重、变化快, 难以等到术前确诊即需 手术探查, 常出现切口选择失误。不但难以顺利完成手术, 还会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急腹症手术切口选择原则:根据病变部位选用就近切口进 腹,如胃穿孔可用腹正中切口,胆道疾病可采用右上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如疑为右下腹病变,可作右下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 • 如术前诊断不明,采用右侧经腹直肌切口最为简便适当,以 脐部水平为中心,切开上下腹壁各半,进入腹腔,根据探查结 果再进行延长。 • 急诊手术行剖腹探查应避免选用横切口或斜切口,也不能 用针对某种疾病的特定切口。如麦氏切口,一旦发现不是 阑尾炎而是结肠肿瘤,需作右半结肠切除术,难以恰当延长, 另作切口也很困难。
• 缺点:切断腹壁肌肉易出血,开腹与关腹费时较多。
• 适应症:对于剑突至脐间距离较短的肥胖病人作 胃、十二指肠和胰腺手术较为适宜,也适合于有美 观要求的阑尾手术。
2/3/2021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1贤1 分院
常见手术切口选择
• 上腹部正中切口:可为上腹部器官手术提供良好 的入路,除胃、十二指肠外,尚可用于胆囊、胰腺、 脾脏及食道裂孔等的手术。下腹部正中切口适用 于盆腔器官手术。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1贤0 分院
横切口
• 定义:此切口在上、中、下和左、右腹部均可施 行,也可同时切开两侧腹部。需要切断和分离腹直 肌及侧腹壁的肌肉才能进入腹腔。
• 优点:可同时显露左右侧脏器,切口方向与神经走向 基本一致,与腹壁张力的方向相同,所以,损伤神经 少,切口疼痛轻,且不易裂开,愈后瘢痕小。
• 优点:位于腹白线上,无腹肌、大血管和神经经过,故组织 损伤少,操作简便,可迅速切开进入腹腔。
• 缺点:血供较差,切口愈合慢,增加了发生切口裂开的危险。 因下腹部的腹白线较窄(不足1cm) ,两侧腹直肌靠近,故愈 合比上腹部牢固。术中如需延长切口,可绕脐部切开。
• 适应手术:上腹部器官手术,除胃、十二指肠外,尚可用于 胆囊、胰腺、脾脏及食道裂孔等的手术;下腹部正中切口 适用于盆腔器官手术。
• 胆囊切除术可采用较短的右肋缘下斜切口;肝叶切 除术可采用较长的右肋缘下斜切口或人字形切口, 并利用框架式或链式拉钩协助显露;
• 胰腺手术采用上腹部横切口较为合适;
• 阑尾手术多用麦氏切口或横切口;
• 中下腹手术,如结、直肠等多采用纵行切口。
2/3/2021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1贤2 分院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1 2 3 4
2/3/2021
切开 止血 缝合 打结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1 分院
切开
切口及 选择切 口的原 则
2/3/2021
切开方 法及要 点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2 分院
切开的一般要求
1、切口便于接近和显露病变部位,最好能直接达手 术区,并在必要时易于延长。
2/3/2021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7 分院
斜切口
• 两种:位于上、下腹的一侧,其方向可从内 上斜向外下,或由外上斜向内下两种。切口 的方向和部位不同,对神经、肌肉的损伤有 差异。
• 优点:可充分暴露腹腔两侧较为固定的脏器, 如阑尾、胆囊、脾脏等,
• 缺点:操作较纵切口费时多,且易出血,但在 麦氏切口无此缺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6 分院
经腹直肌切口
• 定义:经由腹直肌的纵行切口。
• 切口层次:与旁正中切口相同,皮肤、浅筋 膜、腹直肌鞘前层,切开腹直肌,腹直肌鞘 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外脂 肪)和壁腹膜
• 优点:操作较简便。
• 缺点:需切开腹直肌,且对腹壁血管、神经有 一定损伤,切口愈合受到一定影响。
2/3/2021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8 分院
肋缘下斜切口
• 定义:自剑突下2cm处起斜向外下,距肋弓 下缘2 ~3cm 所作的弧形切口。
• 切口层次: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及壁腹膜,向外侧延 长尚需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可分为左右斜切口。
• 优点:在肝、胆、脾手术中暴露良好。
• 缺点:切断上腹部肌肉群和血管、神经,组 织损伤较多,出血亦较多。
2/3/2021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9 分院
右下腹斜切口
• 定义:又称阑尾切口(麦氏切口) ,右髂前上棘与脐 连线的中、外1 /3交点处,作垂直于此连线的斜切 口。
• 切口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 肌与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 优点:此切口所经各层肌纤维方向交叉重叠,术中 未切断神经,故愈合较好。
• 缺点:暴露范围较小,不利于切口的扩大与延长。
• 适应症:适于阑尾切除术,也适于盲肠造口术或人 工肛门造瘘术。
2/3/2021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2、损伤组织要少,不牺牲重要或过多的神经、血管, 以免影响功能。
3、适应局部解剖和生理特点,切口愈合要牢固,愈 合期内不易裂开,愈合后切口瘢痕影响美观要小。
4、操作要简单,需要时间要短,切开缝合后需避免 关节功能障碍。
5、切口需要足够的长度,不应认为切口越短是手术 者技术越高超的表现。
2/3/2021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3 分院
切口及选择切口的原则
2/3/2021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4 分院
正中切口
• 定义:为沿腹前壁正中线所做的纵行切口。
• 切口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白线、腹横 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2/3/2021
腹部切口选择讲课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5 分院
旁正中切口
• 定义:沿腹前正中线旁约1~2cm的纵行切口。 • 切口层次: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
向外牵开腹直肌后再切开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 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 优点:对腹壁神经和血管损伤很少,且不切开腹直 肌,故愈合牢固;如术中需要延长也较方便。 • 缺点:不如正中切口操作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