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以及科教文卫、公共设施等用地。 具体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学校、医院、公园、绿地等。 3.6 商服及工业用地 commercial ,service and industrial land
3
5 危害识别
5.1 危害识别工作内容 危害识别的工作内容:收集场地环境调查资料、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和关注污染物。
5.2 资料收集
按照 HJ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对场地进行污染识别,获得以下数据:
1)较为详尽的场地相关资料信息,如场地土地使用权及用途变更情况、与污染相关的人 为活动、场地(及邻近地区)平面分布测绘图、地表及地下设备设施和构筑物的分布等信息;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污染场地 风险评估,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与本标准同时制定的有: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参加。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 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是为了评估和管理污染场地所带来的风险而制定的指引。
该导则的目的是确保评估过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以便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风险信息。
该技术导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目标是为了确定污染场地的风险水平,并确定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
2. 评估范围:明确评估的范围,包括场地的物理属性、环境敏感区域的界定、土壤和地下水的信息收集等。
3. 风险评估方法:使用科学和技术手段,根据现有的数据和信息,对场地风险进行评估。
包括场地勘察和取样分析、环境质量标准的确定等。
4. 风险评估结果的解释和应用:将评估结果转化为决策所需的信息,包括对风险的描述、风险源的识别、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5. 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防护设施的建设等。
6. 评估的质量管理:确保评估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等。
该技术导则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规范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过程,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能够在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污染场地资源,并降低相关的环境风险。
总之,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是为了评估和管理污染场地风险而制定的指引。
它包括评估的目标、范围、方法、结果的解释和应用、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评估的质量管理等方面。
通过遵循该导则,可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是用于确定污染场地的安全性的重要技术。
它是一种系统评价污染场地发生环境污染及其危险影响的技术。
本导则旨在提供关于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的建议,以便改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的效应。
首先,要考虑风险设定,即确定污染场地的风险水平和相关参数,以确定风险管理策略。
其次,应完成敏感性评估,即计算出污染场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程度。
第三,应考虑剂量反应模型,即确定生物体受到污染场地的潜在威胁。
最后,应结合作物和动植物模型,以确定污染场地对它们的潜在影响。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包括一系列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
定量法是采用数据和模型来计算和估算污染场地的总体影响,以估计它们可能对人类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
定性方法则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估计污染场地的污染情况,以估计污染场地可能产生的风险。
为了更好的开展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如气象条件,土壤和地下水特性,植物和动物群落,污染源组成和排放强度,环境条件的历史变化等。
此外,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还应采用有效的数据管理,可确保生态学家和技术人员能够有效获取,使用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总之,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和行政技能,可以有助于确定污染场地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只有通过了解风险,政府和企业才能承担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避免可能遇到的灾难性风险。
因此,充分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将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1. 引言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污染场地的潜在风险,包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本技术导则旨在提供一套权威的指导,以指导工作者进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并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2. 目的本技术导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基于科学方法,评估污染场地的风险,并提供相关决策所需的信息。
3. 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各类污染场地,包括工业区、加油站、废物处理厂等。
评估的对象包括土壤、地下水、大气和表面水体等。
4. 评估过程4.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a. 收集相关污染场地的历史数据,包括地理、地质和水文数据。
b.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修正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2 风险识别:a. 识别潜在的污染源和传播途径。
b. 确定可能的暴露途径和受体。
4.3 暴露评估:a. 评估暴露途径,包括水口摄入、土壤吸入、空气吸入等。
b. 基于暴露路径和受体特征,确定暴露剂量。
4.4 敏感性分析:a. 考虑不同受体的敏感性差异,包括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b. 考虑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4.5 风险特征确定:a. 综合评估结果,确定污染场地的风险特征,包括程度、时间和空间分布等。
b. 判断风险特征是否满足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接受标准。
4.6 风险管理:a.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污染治理、修复和监测等。
b. 定期监测和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5. 数据和模型的选择在进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时,应选择合适的数据和模型,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历史数据、监测数据和实验数据等。
模型选择应基于实际情况和评估目标,可以使用土壤和水体传输模型、暴露模型和健康风险模型等。
6. 培训和认证评估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相关认证机构可以对评估人员进行认证,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组
二○○九年九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2 1.1 任务来源.............................................................................................................................2 1.2 工作过程............................................................................................................................2
i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为加强污染场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土壤环境管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规范污染 场地的风险评估技术要求,原国家环保总局于 2006 年下达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制订项目,项目统一编号为 1646,项目承担单位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4.1 编制原则............................................................................................................................5 4.2 技术依据............................................................................................................................6 5 《导则》框架的确定...................................................................................................................6 5.1 技术方法确定依据............................................................................................................6 5.2 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内容....................................................................................................6 6 主要技术要点说明.......................................................................................................................7 6.1 术语和定义........................................................................................................................7 6.2 关于用地方式、暴露途径和敏感人群的规定 ................................................................7
场地污染调查方案
场地污染调查方案篇一: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1. 技术路线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场地环境调查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
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
本阶段调查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展开。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图1 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内容与程序风险评估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内容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以及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的计算。
《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编制组二一〇年一月〇项目名称:污染场地监测技术导则项目统一编号:1230承担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编制组主要成员:邵春岩、陈辉、张广鑫、孙俊、王鑫、陈刚等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武婷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谷雪景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1)1.3 编制过程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2)3 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2)3.1 基本原则 (3)3.2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3)3.3 技术路线 (3)4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5)4.1 国外场地监测相关标准概况 (5)4.2 国内与场地相关的监测标准概况 (5)5 主要技术内容解释 (7)5.1 适用范围 (7)5.2 术语和定义 (7)5.3 监测目的、原则、内容及工作程序 (7)5.4 监测计划 (8)5.5 采样点布设 (9)5.6 样品采集 (10)5.7 样品分析 (11)5.8 监测报告编制 (11)6 参考文献 (11)《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为进一步完善环保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环境基准,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其中标准名录包括编制《污染场地监测技术导则》,本标准是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是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场地环境管理与监督,规范场地全过程管理各环节的环境监测,2009年环境保护部在《关于开展2009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9]221号)下达了制定《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的任务,项目统一编号为1230,项目承担单位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与本标准同时开展编制工作的系列标准还有《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最新整理)《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的全部内容。
ICS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 11/ T656-XXXX代替DB11/T 656—2009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技术导则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guideline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工作程序 (5)5 第一阶段—-污染识别 (7)6 第二阶段——初步和详细污染调查 (9)7 第三阶段——风险评估 (16)附录A(资料性附录) 地下和地上储藏池(库)调查示例表 (21)附录B(资料性附录) 不同阶段地块环境评价报告编写示例 (24)附录C(资料性附录) 土壤采样技术 (27)附录D(资料性附录) 现场记录单样式 (31)附录E(资料性附录) 监测井设置与地下水采样技术 (1)附录F(资料性附录) 挥发因子计算 (6)前言为防止潜在污染地块开发利用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污染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北京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资料性附录,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72号——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72号——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12.14•【文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72号•【施行日期】2017.12.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72号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我部制定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现予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2017年12月14日附件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规定的疑似污染地块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
其他情形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可参照本指南执行。
指南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
二、原则规定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应当依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和《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并符合本指南相关要求。
三、调查评估程序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一般程序包括初步调查、详细调查、风险评估三个阶段。
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一次性调查不能满足本阶段调查要求的,则需要继续补充调查直至满足要求。
初步调查: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信息整理及分析、初步采样布点方案制定、现场采样、样品检测、数据分析与评估、调查报告编制等。
污染地块修复治理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污染地块修复治理效果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二○一七年七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2 工作简况 (2)2.1 任务来源 (2)2.2 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2)2.3 起草小组的成立 (2)3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3)4 标准内容的制订依据 (3)4.1 标准适用范围 (3)4.2 标准的特点与创新点 (3)4.3 标准的技术依据 (3)4.4 技术的框架确定 (4)4.5 资料整理与现场踏勘 (5)4.6 明确评估对象、范围和时间段 (5)4.7 制定效果评估工作方案 (5)4.8 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 (11)4.9 治理修复效果评估方法的确定 (11)5 标准实施的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技术分析 (12)6 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13)7 标准实施建议 (13)7.1 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标准的关系 (13)7.2 实施本标准的管理措施及建议 (13)1 项目背景随着我省实施“退二进三”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许多工业企业因搬迁、转产、停产或倒闭,在城市中心遗留、遗弃了大量的退役地块。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省着力开展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效,截至2015年针对六大重点行业我省共整治完成企业5740家,其中关停企业2250家,搬迁入园企业1067家;针对特色污染行业整治完成企业3.6万余家,其中关停企业24813家。
这些污染企业的关停有力的遏制了我省环境恶化的趋势,但这些留存的工业地块由于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废料和副产品的无序堆放和倾倒弃置以及有害废水渗透,导致了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污染地块。
这些污染地块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其也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构成着持续性的威胁,因此对这些污染地块开展治理修复工作已经成为了我省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
污染地块的治理修复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和修复验收三大过程,其中修复验收工作是该项工作的最终环节。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 评估报告评审指南(2019征求意见稿)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指导和规范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经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监测、现场检查等方式,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以及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等报告的评审工作。
其他情形可参照执行。
地方可结合实际制定细则。
二、组织评审机制(一)组织评审部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直辖市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二)组织评审方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组织评审部门)应当本着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组织开展评审工作。
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方式组织评审。
1.组织专家评审;或2.指定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或3.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方式。
(三)组织评审的经费组织评审的经费应当分别列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预算。
三、评审依据及有关原则(一)依据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四、标准制定的技术思路和重点技术问题
(一)标准名称变更说明
原项目中提出的标准名称为《土壤污染物筛选值标准》。原名称存在以下问题:
1、适用范围不明确自土十条以来,我国的土壤相关标准均是区分建设用地和农用
地进行约束和管理的,本次立项的目标是指定针对江苏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筛选
差异。比如,推导筛选值时关于致癌污染物的风险可接受水平,美国
一般选用10-6(个别州选择10-5,个别污染物选择10-4),欧盟成员国多选用10-5。
对同一污染物,人类存在水、气、土等多种摄入途径;在对该污染物可容忍的摄入总
量一定时,分配给土壤的比例,各国选择不一致,美国不考虑分配问题(即
默认100%),德国选择20%,丹麦选择10%,等等。
三、基本原则与技术路线
(一)基本原则
本标准编制原则如下:一是立足现实。立足我国国情和江苏省现实阶段,不超越
现实情况制定土壤标准。二是问题导向。落实《土十条》关于保障人居环境安全的要
求,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定标准。三是
科学合理。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也充分利用实践经验和我国最新的科研成
染风险管控标准”的要求,上海标准进行了废止,北京、浙江等地区标准正在进行修
订;河北省、辽宁省、江西省和深圳市等省市也在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建设用地土壤
污染风险筛选值或风险管控标准,目前,河北省和深圳市已经正式发布。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规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应用场景和定位,即“对土壤污染状
值的,土壤污染风险低,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风险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引言:挥发性有机物 (VOCs) 是一类易挥发、轻质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其他人类活动中广泛产生,是引起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污染场地进行VOCs的调查与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技术导则,以指导如何进行污染场地VOCs调查与风险评估。
一、调查阶段:1. 收集场地信息:包括场地历史使用情况、可能的污染源和潜在污染物种类及数量等信息。
2. 采集土壤和水样品:选择代表性取样点,根据场地类型、土壤覆盖情况和深度等因素进行采样。
3. 采集室内空气样品:采集污染场地周围的室内空气样品,确定VOCs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
4. 进行现场测量:使用可移动式VOCs检测仪器,对空气中的VOCs进行实时监测。
二、分析与评估阶段:1. VOCs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或气相色谱仪 (GC) 等仪器对采集的样品进行VOCs分析,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2. 风险评估:基于VOCs浓度和暴露路线等因素,评估VOC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可采用毒性等级划分法、暴露风险评估计算、健康风险特征值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4. 制定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措施、监测与追踪等。
三、报告编制:1. 编制调查报告:将调查阶段和分析与评估阶段的结果整理成为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2. 技术建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关技术建议,包括修复污染场地、减少VOCs排放和防止继续污染等建议。
3. 监测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关监测计划,包括定期监测污染场地和周边环境中的VOCs等。
结论:进行污染场地VOCs调查与风险评估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步骤。
本技术导则提供了一套指导性意见,帮助实施者有效地进行VOCs调查与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然而,具体的调查与评估步骤和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以获得准确、科学的结果。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附件7《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 (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项目组二〇一五年八月项目名称: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牵头承担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林玉锁标准所技术管理责任人:李敏、王海燕标准处行政管理责任人:段光明目录1项目概况 (87)2 标准编制依据 (87)3 技术要点说明 (88)4 监测方法 (110)5 实施与监督 (110)附录A (111)附录B (115)附录C (131)1项目概况2014年2月19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场地土壤环境调查、监测、风险评估、修复系列技术导则(HJ 25.1~4-2014),但未规定风险评估筛选值。
此后,为配合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环境保护部启动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制订工作,于2015年1月第一次公布征求意见稿,本稿为二次征求意见稿,与《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同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的初步评估,筛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与HJ 25.1~4-2014共同构成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如果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物监测含量超过本标准,则应按照HJ 25.1、HJ 25.2、HJ 25.3,启动和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
地方省级政府制定的同类标准与该系列标准可互为补充。
2 标准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第三十二条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强化科技支撑。
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制(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土壤风险评估、被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主要土壤污染物分析测试、土壤样品、肥料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等标准。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火电厂
附件三:《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X》(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X》编制组二○○九年七月目录1项目背景11.1任务来源11.2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11.3工作过程12国内外场地环境调查概况22.1国外场地环境调查概况22.1.1美国22.1.2英国22.2国内发展概况23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23.1场地环境管理形势要求23.2国家相关文件要求23.3现有相关标准存在不足34标准主要技术内容34.1标准适用X围34.2标准的主要内容34.2.1术语和定义34.2.2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35主要技术要点说明35.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基本要点说明35.1.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程序45.1.2资料收集与分析45.1.3现场踏勘45.1.4人员访谈45.1.5报告编制45.2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基本要点说明45.2.1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主要内容45.2.2采样布点45.2.3采样技术方法55.2.4样品的收集和保存55.2.5样品的追踪管理55.2.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65.2.7结果分析65.2.8报告编制65.3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基本要点说明66主要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66.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相关标准66.2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相关标准76.3国外标准特点77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78参考文献7《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X》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为加强场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规X场地环境调查的内容、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200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以《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下达了制定《场地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X》的任务,项目统一编号为332,项目承担单位为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1.2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本标准属于场地环境保护系列标准,场地环境保护系列标准是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二○一二年七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1)1.3 工作过程 (1)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2)3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4)4 标准内容的制定依据 (4)4.1 标准适用范围 (4)4.2 标准的技术依据 (4)4.3 标准的框架确定 (5)4.4 术语与定义 (6)4.5 关于用地方式、暴露途径和敏感人群的规定 (6)4.6 关于风险评估模型的选定 (12)4.7 关于模型参数值的确定 (22)4.8 污染物性质参数及定值方法 (28)4.9 风险表征相关技术规定 (29)4.10 基于风险的修复限值 (30)5 标准实施的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技术分析 (31)6 标准实施建议 (32)6.1 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标准的关系 (32)6.2 实施本标准的管理措施及建议 (32)附件一引用的标准规范清单 (33)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为加强污染场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土壤环境管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规范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技术要求,为贯彻党中央、环保部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指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一系列“811”环境保护行动的号召,配合《浙江省清洁土壤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浙江省环保厅设立了《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研究》项目,由浙江省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承担课题研究工作。
在《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研究》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下达了《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省地方标准的起草任务,已将《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制订列入《2012年第二批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浙质标发[2012]194号)。
1.2 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为《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省地方标准的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为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简称《导则》)制订任务于 2006 年立项,由辽宁省环科 院承担, 2007 年 9 月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在江苏溧阳召开土壤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会议,研究 决定该项任务转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
编制组自承担该标准制订工作以来,在已有相关项目(环保公益行业专项课题:污染土 壤的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分析了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 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包括污染场地(土壤)调 查、污染识别的程序和方法,污染物毒性参数的由来及查询方法,暴露情景和暴露途径的界 定,暴露模型及其参数的获取方式,风险表征的方式及可接受风险水平的设定,不确定性分 析,污染土壤修复方案的选择及修复目标的确定方法等内容;同时,调研了我国科研工作者 的一些探索性研究,以及地方环保部门制订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制订了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 《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草案,初稿),于 2009 年 3 月同时提交环保部标准处和 标准所审阅。
i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为加强污染场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土壤环境管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规范污染 场地的风险评估技术要求,原国家环保总局于 2006 年下达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制订项目,项目统一编号为 1646,项目承担单位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4 4 标准制订的原则和依据...............................................................................................................5
4.1 编制原则............................................................................................................................5 4.2 技术依据............................................................................................................................6 5 《导则》框架的确定...................................................................................................................6 5.1 技术方法确定依据.......................................................................6 5.2 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内容....................................................................................................6 6 主要技术要点说明.......................................................................................................................7 6.1 术语和定义........................................................................................................................7 6.2 关于用地方式、暴露途径和敏感人群的规定 ................................................................7
本标准属于场地环境保护系列,场地环境保护系列标准是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目前正在开展的场地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包括《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共同构成场地环境保护体系的主要框架。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在《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基 础上展开,评估结果是进行污染修复和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分析和比较多种修复措 施的有效性,为有效地规避场地污染风险,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污染治理计划提供依据。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组
二○○九年九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2 1.1 任务来源.............................................................................................................................2 1.2 工作过程............................................................................................................................2
2 国内外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发展现状............................................................................................3 2.1 国外发展现状....................................................................................................................3 2.2 国内发展现状....................................................................................................................3
6.2.1 国外用地方式和暴露途径现状.............................................................................7 6.2.2 《导则》中用地方式(暴露情景)的确定和敏感人群的划分 .......................10 6.3 关于风险评估模型的选定..............................................................................................11 6.3.1 经口摄入土壤评估模型的选定 ........................................................................... 11 6.3.2 皮肤接触土壤评估模型的选定...........................................................................13 6.3.3 吸入土壤颗粒物评估模型的选定.......................................................................15 6.3.4 吸入室外空气中污染物蒸气评估模型的选定 ...................................................16 6.3.5 吸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蒸气评估模型的选定 ...................................................18 6.3.6 土壤淋溶液迁移进入地下水评估模型的选定 ...................................................19 6.4 关于模型参数值的确定..................................................................................................19 6.4.1 模型参数的分类...................................................................................................19 6.4.2 必须根据场地调查的参数的定值.......................................................................20 6.4.3 采用《导则》推荐值的参数...............................................................................20 6.4.4 优先根据场地调查获取的参数............................................................................23 6.5 污染物性质参数及定值方法..........................................................................................24 6.5.1 污染物的毒性参数...............................................................................................24 6.5.2 污染物理化性质参数...........................................................................................24 6.5.3 污染物性质参数的选定.......................................................................................24 6.6 风险表征相关技术规定..................................................................................................25 6.7 基于风险的修复限值.......................................................................................................25 6.8 关于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26 7 对实施本导则的建议.................................................................................................................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