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容积守恒教案
幼儿园大班《容积守恒》教案
幼儿园大班《容积守恒》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了解容积守恒的概念,使幼儿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容积守恒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容积守恒的概念介绍。
2. 实际操作活动:通过使用不同的容器和物品,使幼儿感知容积守恒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容器(如桶、杯子、碗等)、物品(如石头、沙子、水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所。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容积守恒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容积守恒的意义。
2. 操作活动: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容积守恒的现象。
3. 分享与讨论: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感受,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容积守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观察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评估幼儿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容积守恒游戏目标: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感知容积守恒。
方法: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大容器和若干小容器。
老师先后向大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随机选择一个小容器,让幼儿猜测老师倒出了多少水。
通过实际操作,使幼儿感知容积守恒。
2. 活动二:水的容积变化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水的容积变化,理解容积守恒。
方法:准备两个透明容器,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
让幼儿观察当一个容器中加入冰块或加热后,水的容积发生变化,但总量保持不变。
七、教学活动实施1. 活动一:在教室内进行,老师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幼儿的操作和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活动二:在教室内进行,老师先向幼儿讲解实验原理,组织幼儿进行观察。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水的容积变化,并让幼儿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八、教学活动总结1. 活动一: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容积守恒的概念。
大班教案量的守恒
大班教案量的守恒大班教案量的守恒1目标:通过实验,获得有关容积守恒的经验。
内容:量的守恒准备: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每人2个,图片一张。
过程:(一)创设情节,引发幼儿的思考1、教师讲述自编情节:“一天小熊和小狗拿着瓶子去猪妈妈的商店去买一斤油,结果小熊和小狗发现猪妈妈卖出的一斤油不公平”,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装水,请幼儿观察。
2、讨论:猪妈妈卖给小熊和小狗的油是一样多吗?(二)通过实验,感受容积的守恒1、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小熊和小狗的油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1)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相同大小的杯子,装有相同容量的两个形状不同的`瓶子,请幼儿实验。
(2)讨论:将瓶子中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杯子中,你发现了什么?两个瓶子中的水一样多吗?为什么相同的水放在不同形状的瓶子中,会看起来不一样?帮助幼儿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与瓶子的粗细有关。
(3)讨论:猪妈妈卖出的油公平吗?为什么?2、理解“守恒”的概念(1)每位幼儿选一个瓶子,一个大小相同的杯子,教师在幼儿杯子中注入相同数量的水。
(2)比较讨论:杯子中的水一样多吗?(3)实验:请幼儿将杯子中的水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观察讨论:瓶子中的水一样多吗?(4)小结:小朋友杯子中的水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无论倒入什么样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总量是没变的,所以,小朋友瓶子中的水是一样多的。
(三)、游戏:“比多少”教师为幼儿提供图片,请幼儿指出:哪两杯水一样多?哪两杯水不一样多?为什么?大班教案量的守恒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学习比较物体时,不受位置、形状等条件的影响,正确判断物体面积的大小,感知量的不变性。
2.引导幼儿学习将纸二等分,在图形还原中领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等大、同形状的图形纸2张,剪刀1把,糨糊少许。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两张等大、同形状的图形纸,并提问:“这两张纸一样大吗?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是一样大的呢?”用幼儿说的方法验证。
容积的守恒大班数学教案
容积的守恒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容积的概念,能正确运用容积的计算方法;2.掌握求解容积相关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容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直接计算容积的公式;3.利用相似形的性质求解容积问题;4.应用容积的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容器,引导学生对容积的概念产生认识,并与面积的概念进行对比。
2.讲解容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容积指的是一个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数值上等于该物体的体积。
容积的计算方法与面积的计算类似,需要确定基本单位的选择和计算公式的应用。
3.计算简单形状容器的容积: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直接计算容积的公式,如长方体容积公式为底面积乘以高度。
–示例1: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为10平方厘米,高度为5厘米,求容器的容积。
–示例2:一个圆柱体容器的底面积是12.5平方厘米,高度是8厘米,求容器的容积。
4.利用相似形的性质求解容积问题:介绍相似形的概念,并教授利用相似形的性质解决容积问题的方法。
–示例1: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度是5厘米。
如果将该容器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并采用相似比例扩大高度为原来的3倍,求容器的容积。
–示例2:一个正方体容器的体积是8立方厘米,如果将该容器各边长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求新容器的容积。
5.应用容积的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引导学生将容积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示例1:某个水桶的底部形状为半球,如果将该水桶装满水,问装满水桶需要多少升水。
–示例2:某个饮料瓶的形状为圆柱体,已知瓶身的高度为20厘米,当瓶内装满饮料时,瓶口正好到达瓶子的一半高度,求瓶内可容纳的饮料的体积。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醒学生复习和掌握容积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拓展容积的应用领域,如建筑设计中的容积计算、物体的密度与容积的关系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容积守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容积守恒》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容积概念,能够用容器比较物体的大小。
2.掌握容积守恒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容积计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容器之间比较大小2.容器中物体的容积计算3.容积守恒的实验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容器之间比较大小的概念,并能够用容器比较物体的大小。
2.掌握容积守恒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容积计算。
四、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观察物体体积、重量、大小等基本属性,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演示。
2.对话互动法:通过询问、解释、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参与互动,建立知识框架。
3.演示实验法:通过演示容积守恒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从而理解概念、掌握原理。
4.观察说明法:教师让幼儿自行观察物体、容器的形状、大小、高低差等特点,帮助幼儿理解容积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回忆一些物体的基本属性,如大小、重量、形状等,并带着幼儿分类讨论相关的基本概念。
2.让幼儿给容器排队,看一看,有哪些容器,它们的特点又是什么,比如高低、大小等。
2. 演示实验1.教师举行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先拿出一个容积为100毫升的透明塑料杯,然后让幼儿从五个大小不同、容积也不同的容器中,分别取出容积相等的水倒入透明塑料杯中,并观察发现什么。
2.通过演示实验,让幼儿发现容器之间容积的差异,并且理解容积的概念。
3. 模拟游戏1.教师在教室里放置一些物品,让幼儿模拟比较物品的大小,2.让幼儿自由发挥,用不同的容器比较各种物品,帮助幼儿巩固应用知识。
4. 再次演示实验1.通过演示实验,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容积守恒原理。
2.教师再一次向幼儿演示如何用不同的容器进行容积计算,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5. 小结反思1.最后,教师会向幼儿简要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指出本次实验的关键点、难点所在,帮助幼儿复习。
2.通过帮助幼儿做好学习笔记,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本次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物体容积不随形态变化而变化的数学概念;2.培养幼儿组织实践探究的能力;3.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Rhinoceros软件,制作物体模型;2.标准练习册;3.实物模型:7个不同形状的容器,满水杯、空杯各1个,沙子若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1 Warming-up教师向幼儿出示一个直筒状的杯子和一个漏斗,让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两个物品里哪个的容积更大?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即使直筒状的杯子和漏斗形态不同,但其容积不变。
1.2 引入容积守恒导入本课主题:容积守恒。
向幼儿解释容积守恒的概念,将其比作一个“守财奴”,储存着物体所拥有的容积。
2. 实际操作环节2.1 观察实物教师向幼儿出示7个不同形状的容器(如长方体、圆形、三角形等),让幼儿观察并探究这些容器中装水的容积是否相同。
2.2 实验操作先让幼儿对每个容器做试水实验,然后加入一些沙子、小豆子等材料,让幼儿重新进行试水实验。
2.3 软件模拟使用Rhinoceros软件,向幼儿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模型,并对幼儿进行引导,了解模型中每一个面的作用和意义。
2.4 表格填写在标准练习册中,向幼儿提供一个容积表格,让幼儿填写每个容器的容积,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3. 结束环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突出幼儿所掌握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让幼儿自己总结思考,告诉家长今天学了什么。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对容积守恒有更进一步的认知,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测量容积的方法。
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幼儿的合作能力亟待提高,还需要在教学上做出更多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发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得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能够把握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3.培育同学察看、试验、归纳和探究的本领,4.提高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应用数学学问的本领。
二、教学重难点1.认得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培育同学察看、试验、归纳和探究的本领,三、教学方法导入法,讲解法,试验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师生对话呈现问题:小明带了两个瓶子,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里面装的水差不多,但妈妈说蓝色的盛的水比红色的盛的水多,这可能吗?(2)同学思考之后,老师引领同学,反思并总结。
2.讲授(30分钟)2.1 认得体积的概念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图片的呈现,让同学感知和理解体积的概念。
2.2认得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可以借助纸箱子、水桶等工具,让同学分组使用水桶、容器等试验工具,以把握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2.3 容积守恒用同样体积的水注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探究容积与不同形状的容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容积守恒”的概念。
3.试验(30分钟)老师将同样体积的水〔高度与充重量相等〕注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让同学来揭示容积与不同形状的容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容积守恒”的概念。
4.示范(15分钟)老师现场示范使用体积计算方法,来计算不同形状的容器的容积。
5.课堂检测(10分钟)老师通过课堂练习、互动问答等方式进行检测。
五、反思1.教学方法通过导入问题,让同学产生喜好,目的达到,通过试验等方式,让同学自主探究,培育了同学们的动手本领和察看本领,但在试验过程中,同学可能会存在一些小问题,需要注意。
2.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数学课堂的讲授和试验,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体积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同时也培育了同学的探究本领和试验本领。
3.教学难点容积守恒理解起来较为抽象,需要引导同学产生互动、多角度的思考,这样才能让同学更好地把握容积守恒的概念,并有深入的理解。
4.补充建议应当尽可能多的归纳各种物体的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让同学真正理解体积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含义,以及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让同学产生更多的实践思考。
容积守恒+大班数学教案
容积守恒+大班数学教案一、引言本教案主要围绕容积守恒这一概念展开,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容积守恒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容积守恒是大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概述容积守恒是指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总容积在倒入另一个容器后保持不变的现象。
容积守恒是涉及到容量单位的计算,要求学生具备换算单位的能力。
本次教学将通过实验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三、教学目标1.理解容积守恒的概念;2.掌握容积守恒的基本原理;3.能够计算液体的容量;4.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两个容器、水和染料等;2.教学课件:PPT或黑板等。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5.1 实验引入1.让学生观察两个容器,并询问学生两个容器的容量是否相同;2.通过实验,将某一容器中的水倒入另一个容器,观察液体总容量是否改变。
5.2 概念讲解1.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引出容积守恒的概念;2.讲解容积守恒的基本原理,即液体总容量不受容器形状和容量的影响。
5.3 计算练习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计算液体的容量;2.制定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逐步提高难度。
5.4 实验巩固1.继续进行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2.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与容积守恒的原理进行对比。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实验、概念讲解和计算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容积守恒的概念和原理。
同时,通过实验巩固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以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
《容积守恒》大班教案
《容积守恒》大班教案《容积守恒》大班教案(通用10篇)《容积守恒》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容积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容积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1、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红、黄、蓝、绿、橙),《小蜜蜂》视频资料,圆形吸铁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蜜蜂采蜜”引入活动主题。
(幼儿根据胸卡的颜色分别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二、幼儿操作探索活动1、将各组的蜂蜜放在一起观察并讨论:(1)、哪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为什么?(2)、出示记录表,幼儿自由选择项目进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来比较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探索思考,感受容积的守恒(1)教师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组请出一名幼儿将自己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2)讨论:各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发现了什么?各组的蜂蜜一样多吗?为什么大家刚才说各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样多呢?(帮助幼儿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与瓶子的粗细、大小有关)。
3、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容积的守恒。
(1)、每位幼儿在大小、形状不一的瓶子中选一个瓶子,观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数量的“蜂蜜”。
比较讨论:杯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3)、请幼儿将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观察讨论:瓶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4)、小结:我们杯子中的蜂蜜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无论倒入什么样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总量是没变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样多的。
三、游戏活动:小蜜蜂,嗡嗡嗡。
活动延伸:请小蜜蜂们把采来的蜂蜜拿去与其它小动物共同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
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一、教学目标1.了解容积守恒的概念;2.理解容器之间的容积关系;3.提高学生观察、测量、推理的能力;4.提高学生口算、计算、画图的能力;5.发扬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1.软件:容积守恒小游戏,滑稽小动画;2.实物:饮料瓶、小玻璃杯、储蓄罐等各种容器;3.工具:计算器、圆规、尺子、扳手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1.教师出示各种容器,让学生猜测里面的物品;2.推出一个守恒定律的概念,并借助学生之间的对话,互相交流;3.马上进行讨论,举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真思考,提高兴趣。
2. 观察实物1.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容器,让学生观察,提问有一大杯和两小杯,怎样才能将大杯装满水?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水的高度,善于借助量筒等工具进行测量,最终得出结论;3.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概念,合作并利用不同的容器或组合方法来验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理解容积守恒1.教师利用小游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容积守恒的概念;2.在游戏中学习多种容器如何通过倒换来实现容积守恒,在游戏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3.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加深对容积守恒的理解。
4. 计算练习1.根据所学的方法和口算/计算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容器中水的高度/格数等有关容积守恒的问题;2.让学生自行探究计算结果正确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观察学生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究方式。
5. 总结1.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自主写下容积守恒的定义;2.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简明易懂地传达。
3.让学生自主总结学习所得,从口述中获取。
四、课后作业1.独立思考:请以做出一个四季关节作为导向,请列出至少十个不同形状、但有相同容积的图形;2.用所学知识验证这几个图形的容积是否相等。
五、教学方法1.情境引导法;2.观察探究法;3.合作探究法;4.自主学习法;5.归纳总结法。
幼儿园大班容量守恒教案
幼儿园大班容量守恒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大班容量守恒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如何按照规定的班级容量行事•能够合作完成守恒任务•提高对个人和集体责任的认识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什么是大班容量守恒2.大班容量规定及其重要性3.概念任务练习4.合作守恒任务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大班容量守恒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如何按照规定的班级容量行事3.能够合作完成守恒任务3.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大班容量规定的重要性2.如何引导学生在合作任务中发挥自己的能力4. 教学过程4.1 导入(1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大班容量守恒吗?”•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并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看一下自己教室的规定,了解班级容量的规定4.2 讲解(30分钟)1.什么是大班容量守恒•给学生介绍大班容量守恒的概念、规定和原因•引导学生认识超员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后果2.大班容量规定及其重要性•向学生详细介绍班级容量的规定•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超员对学习、生活的影响4.3 概念任务练习(30分钟)1.学生自行分组,并分配好任务卡片2.学生们根据任务卡片内的描述,对于班级容量的规定有不同的认识,组内需要讨论并达成一致3.学生们分析实际班级情况,结合任务卡片的情境,讨论假设情况下的容量情形,并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4.4 合作守恒任务(45分钟)1.学生自行组队,借助课桌和椅子模拟教室2.学生们将班级容量规定内的人数分配到“教室”内,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布置任务3.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并设法防止超员现象4.5 总结(15分钟)•教师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回答问题和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遵守班级容量规定5. 作业•学生需要写一份简单的作业关于大班容量守恒6. 总结通过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孩子们理解了大班容量守恒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了如何遵守班级容量规定,并在任务完成中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从而在个人和集体责任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班数学容积守恒教案
大班数学容积守恒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学习大班数学容积守恒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容积守恒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
1. 容积守恒的概念和原理;
2. 容积守恒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容积守恒的原理;
2. 运用容积守恒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教学PPT、容器模型等。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通过展示一组容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总量相等,它们的容积是否相等?
Step 2:讲解容积守恒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展示教学PPT,简要讲解容积守恒的概念和原理。
解释容积守恒即液体在不同容器中的分布变化,但总量保持不变。
Step 3:引导学生运用容积守恒解决问题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应用容积守恒的原理进行解答。
例如:小明有两个容器,一个容器里装满了500毫升的水,另一个容器里装满了200毫升的水。
小明向第一个容器中加入了100毫升的水,然后将两个容器中的水充分搅拌均匀,最后将第二个容器倒空。
请问此时两个容器中的水量是否相等,并解释原因。
Step 4:练习
让学生完成一些容积守恒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Step 5:总结与拓展
与学生一起总结容积守恒的内容,并鼓励学生拓展思考容积守恒在其他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Step 6:作业布置
布置与容积守恒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
1.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不同容器形状对容积守恒的影响;
2. 给学生设计容积守恒的实验,让他们动手实践容积守恒的原理。
大班蒙氏数学《容积守恒》教案
大班蒙氏数学《容积守恒》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容量的概念。
2.能够进行简单的容量比较。
3.能够进行简单的容量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内容1.容量的概念。
2.容量的比较。
3.容量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教师问学生:“大家知道什么是容量吗?举个例子。
”请一位学生回答。
教师解释容量的概念,并给出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如杯子、水壶等。
2. 容量的比较教师出示两个容器:一个小杯子和一个大水壶,并向学生提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容量更大?怎么知道的?”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目测法判断容器的大小,并提醒学生要尝试估算出容器的容量。
3. 容量的加减法运算教师出示两个容器,一个装满了1升的水,一个空着,询问学生:“用哪个容器可以把水倒进去?倒进去后水位会到哪里?”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容量比较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发现,要把1升水倒进去,需要一个容量大于1升的容器,并且倒入后容器会装满水。
接着教师出示两个装有不同量水的容器,如一个装有3升水的水瓶和一个装有2升水的水壶,向学生询问:“如果把这两个容器中的水倒到一个空容器里,最终装了多少水?”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将3升水瓶中的水全部倒入2升水壶中,水壶会被装满,还剩1升水。
因此最终容器中装的水为3升+2升=5升。
4.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多个容器,并要求学生进行容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可以自行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对比和交流。
四、课后作业1.思考一下每天身边使用的容器,它们的容量是多少?2.选择两个容器,进行容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容器大小的估算能力还比较弱,容易混淆容量和体积的概念。
下一次教学时,我会加强对容量概念的解释和实际操作演练。
此外,在课后作业中也可以加上绘制标准容量表的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常见容器的容量。
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
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一、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守恒原理和基本公式;2.能够根据题意确定未知量、使用容积守恒公式求解;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容积守恒的理解;2.计算中变量选择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PPT幻灯片,容器模型;2.学生:笔记本电脑,作业纸,尺子、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认知障碍拆除:小班已经学过容积的相关知识了,回忆老师的提问:“什么是容积?”2.知识链接:老师出示PPT幻灯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向学生展示容器模型。
3.激发兴趣:教师利用图形模型描绘生活中容积变化的情景,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
(二)讲授1.理论知识讲解:教练员根据课件PPT向学生详细讲解容积公式的计算和使用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容积计算模型。
2.示例演示:根据容器模型示例进行实际演示,并引导同学们自主解题。
3.活动训练:老师针对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容器模型进行课堂互动模拟,反复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容积计算的基本技巧及方法。
(三)作业布置1.总结复习: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布置到家后,学生需要做的笔记总结。
2.容量计算:老师布置一些容量计算的例子,以检测同学们的掌握程度,调节教学进度。
五、课后作业1.完成布置的作业,复习课堂内容;2.查找家中容器大小,测量及计算其容积。
六、教学评估评价同学们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授针对本次评估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实战模拟示范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容积计算能力。
七、教学反思首先,本节课提供的容器模型过于单一,考虑到以后再地发换式子,教师需要引入更多实用的容器模型,学生可以在更加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实践。
其次,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发现学生在计算上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老师会在下一次课上增加更多的练习题来加强同学们的能力。
最后,因为此类知识属于较为新颖的新颖概念,学生会被讲师的丰富的知识背景所吸引,老师需要动员学生充满自信,提高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信心。
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
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一、教学目标1.了解容积的概念和量测方法;2.学习容积的守恒性质(即液体在不同容器中的容积不变);3.掌握液体从一个容器到另一个容器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容积概念的讲解;2.容积守恒性质的讲解;3.液体从一个容器到另一个容器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瓶子(不同形状和大小);2.计量杯、注射器等;3.大水桶;4.百分表等。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活动教师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瓶子放在课桌上,让学生分组自由观察、探究,询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言,让他们发现与容积有关的性质,如形状,大小等)2.讲解概念(1)引导学生发现容积的定义,即可以装满的液体的空间大小;(2)收集瓶子、水杯,让学生量取不同容量的液体;(3)教师向学生讲解容积的计量方法,如利用计量杯、注射器等;(4)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和计量方法。
3.讲解容积的守恒性质(1)教师举例说明容积守恒性质,如将水从一个瓶子倒进另一个瓶子,容积不变;(2)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容积守恒性质。
4.液体从一个容器到另一个容器的方法和技巧(1)教师向学生讲解液体从一个容器到另一个容器的方法和技巧,如倾斜、倒口等;(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五、巩固练习(1)设计练习题目,如:(2)让学生自己做练习,教师随时引导、检查。
(3)评价:课堂表现优秀者奖励小纪念品或鼓励语。
六、总结与反思(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容积的概念、计量方法和守恒性质,以及液体从一个容器到另一个容器的方法和技巧;(2)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3)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容积守恒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容积守恒教学目标•理解容积守恒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容积守恒定律•能够通过容积计算解决简单问题教学准备•装满水的两个不同形状的容器•容积计•测量杯•手提电子秤•纸巾和毛巾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容积守恒定律教师简单介绍容积守恒定律的概念和作用。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展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让学生猜想哪个容器的容积更大,然后测量得到答案•通过比较两个相同大小的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水和沙),向学生说明容积守恒的概念第二步:验证容积守恒定律将两个不同形状的装满水的容器,分别放到秤上进行测量。
然后将其中一个容器的水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并记录下两个容器的重量。
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两个容器的形状,推测哪一个容器中的水更多,并说明原因。
接着,用容积计算得到哪一个容器中的水更多,并检验学生推测的正确性。
第三步:计算与分析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拿到一个不同形状的装满水的容器,然后通过容积计算容器的容积,记录下数据。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设计实验,测量相同容积的液体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的高度,并记录下数据。
最后,学生根据数据利用容积计算法则计算出容器中水的体积,并进行比较和分析,验证容积守恒定律。
第四步:总结与评价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容积守恒定律是什么?如何验证容积守恒定律?并给予评价。
相关扩展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以下扩展内容:•引导学生使用已知容积和比例来计算其他容器的容积•介绍澳门水塔建造的背景以及容积等相关的内容总结本次数学活动成功地通过实验验证了容积守恒定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计算中。
同时,学生得到了对容积守恒定律的深刻理解并得到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大班《容积守恒》教案
幼儿园大班《容积守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容积守恒的原理,能够用语言描述容积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善于动脑、动手、探究问题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容积守恒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容积守恒的含义,即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容积不会因为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2. 实验材料:水、杯子、容器、图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感知容积守恒的原理。
2.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容积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容积守恒的有趣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水的容积在不同容器中的变化。
3. 分享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容积的变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和讨论。
2. 实验操作:评价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进行操作。
3. 语言表达:评价幼儿在分享讨论环节,是否能够用语言描述容积的变化。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水、杯子、容器等物品,以及相关的图片和教学课件。
2. 环境布置:布置一个安全、舒适的实验环境,确保幼儿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容积守恒的有趣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水的容积在不同容器中的变化。
3. 分享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容积的变化。
5. 实践活动:让幼儿运用容积守恒的知识,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故事情境,引发幼儿对容积守恒的兴趣。
2. 动手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
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课程概述本教案针对大班学生,主要介绍容积守恒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理解容积守恒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容积守恒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理解容积守恒的含义和原理•学会应用容积守恒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容积守恒的含义和原理•容积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准备•教具:透明容器、水杯、吸管、彩色水•教材:数学教材P67-P68页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例如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理论讲解2.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容积守恒的概念,即在没有流入或流出的情况下,容器内的液体总量保持不变。
3.使用透明容器、水杯、吸管和彩色水做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观察容积守恒的现象。
4.解释容积守恒的原理:当容器内没有流入或流出的情况下,容器内的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等,使得液体的总体积保持不变。
实际应用5.呈现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明将一杯水倒入一个更大的容器里,倒了一半后停了下来,这时候容器里的水有多高?–提示学生先观察实验现象,再思考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容积守恒的原理,让学生利用容积守恒的概念解决问题。
6.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将一杯水倒入一个更小的容器,容器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如果将不同颜色的彩色水混合在一起,最终颜色会是什么?7.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容积守恒的原理和应用,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拓展练习8.出示一些容积守恒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解答,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容积守恒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实验演示和问题讨论,学生从直观上理解了容积守恒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容积守恒解决问题。
容积守恒不仅在数学中有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对容积守恒的理解。
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P67-P68页,复习容积守恒的原理和应用。
2.思考并记录出5个与容积守恒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答。
大班教案容积的守恒
大班教案容积的守恒教案标题:大班教案容积的守恒教学目标:1. 了解容积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相关术语。
2. 理解容积的守恒原理,即物体在形状改变时,其容积保持不变。
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究容积的守恒原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或教具展示容器,如不透明容器、水杯、小球等。
2. 学生准备:纸笔、容器、水杯、小球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容器,如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并询问学生对容器的认识和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改变容器的形状时,容器的容积是否会改变?为什么?探究:1. 将一个不透明容器中装满水,并让学生观察容器中的水量。
2. 请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思考:如果我把水倒入一个形状完全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容积是否会改变?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水倒入另一个形状完全不同的容器中,并观察水的容积变化。
4. 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结果,并总结:当我们改变容器的形状时,水的容积并没有改变,容积守恒。
概念解释:1. 利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容积的定义和相关术语,如容积的单位(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2. 解释容积的守恒原理:容积是指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当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容积保持不变。
拓展应用:1. 给学生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图片,并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容积是否相等。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探究:当我们改变物体的形状时,物体的容积是否会改变?为什么?3.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使用小球或其他物体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并观察容积的变化。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容积的概念和守恒原理。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容积的守恒现象,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相关问题。
评估: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容积守恒原理的小短文,包括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2.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观察记录和小短文进行评估。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自带一些不同形状的容器,进行容积的实际测量和比较。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容积守恒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容积守恒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容积是不变的,即容积守恒的概念。
2.能够通过实际场景理解容积守恒,运用容积守恒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合作、思维发散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容积守恒的概念2.容积守恒的应用3.团队合作设计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1.食材、餐具、容器等。
2.实物模型。
3.PPT、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1 引入问题:大家知道容积是什么吗?容积有哪些应用?1.2 观察物品:老师带来几个不同容积的容器,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容器大小。
2. 概念讲解2.1 容积的概念:容器装满或放入物体的总体积。
2.2 容积守恒的概念:物体容器变化时,物体总容积不变。
2.3 容积守恒的应用:液体的倒入、倒出等。
3. 活动设计3.1 实验一:让学生分组,准备锅、水、测量器等材料,观察水的容积变化情况,验证容积守恒的原理。
3.2 实验二:让学生团队合作,给出几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容器,让学生利用容积守恒原理,选择合适的容器,同时测量容器大小和物体体积,确定容积大小。
3.3 实现三:让学生团队合作,选定一个实际问题,如装盐水的比例、制作饮品的比例等,让学生利用容积守恒原理,设计解决方案并展示。
4. 总结反馈4.1 总结学习内容:容积的概念、容积守恒的原理和应用。
4.2 反馈学习成效:让学生分享实验体会、讨论优缺点以及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了解容积守恒的概念和原理,是否掌握应用容积守恒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容积守恒解决实际问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如何。
3.学生是否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表现活跃。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一、教案目标•了解容积的概念和基本单位•学会使用容积单位进行计算•培养观察和测量容器容积的能力•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准备•教学素材:各种大小的容器、水、小球等•教学工具:黑板、白板、计算器三、教学内容1.容积的概念介绍–容积是描述物体内部空间大小的量,用来衡量一个物体可以容纳多少液体或者其他物质。
–容积的基本单位是立方厘米(cm³)。
2.学习容积单位的换算–向幼儿介绍不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升(L)= 1000立方厘米(cm³)•1毫升(mL)= 1立方厘米(cm³)–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容积单位换算练习。
3.观察和测量容器容积–准备不同大小的容器和一定数量的小球,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测量容器的容积。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用容积单位来描述不同容器的容积大小。
4.容积守恒的概念–容积守恒是指物体的容积在改变形状或位置的过程中保持不变。
–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容积守恒的概念。
5.解决容积守恒问题–提供一些容积守恒的问题,要求幼儿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思维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容积概念和容积单位。
2.学习容积单位的换算–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物体来介绍不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引导幼儿进行容积单位的换算练习,帮助幼儿熟悉不同容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3.观察和测量容器容积–教师展示不同大小的容器和小球,并让幼儿观察和测量容器的容积。
–引导幼儿通过测量得到的容积数据,使用容积单位来进行描述。
4.引导幼儿理解容积守恒的概念–通过具体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容积守恒的概念。
–通过讨论和解释,帮助幼儿理解容积守恒是指物体的容积在改变形状或位置的过程中保持不变。
5.解决容积守恒问题–提供一些容积守恒的问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思维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步骤和解决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容积守恒教案【篇一:大班数学活动《面积守恒》教案】大班数学活动《图形守恒》教师:姚力单位: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三幼儿园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
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诱饵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亲自尝试,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2、能力目标:大胆想象,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三色正方形、剪刀媒体准备:硬件:交互性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软件:白板课件经验准备:幼儿熟练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像的基本特征,并能使用各种图形进行图案拼摆;学习过图形等分。
活动重难点: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过程:活动反思: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高活动效率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为幼儿共同学习,分享经验提供了帮助.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播放、链接、互动操作等功能,实现了白板、教师、幼儿的有机互动。
“正方形的面积守恒”这一概念的理解,无论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从幼儿学的角度都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也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在反复的操作中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但是老师或请小朋友演示起来很繁琐。
本节课我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白板和投影展示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拼摆的作品,又运用flash软件增加了课堂的随机性与互动性,方便且直观,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教师也可以有效的给予幼儿反馈,和幼儿很好的互动起来。
同时在这一年龄阶段,认知活动中语言的作用明显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的思维,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表达想法。
白板的运用,减轻了教师操作学具、教具的繁琐,使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了活动效率。
同时活动利用了信息技术色彩鲜明、图像清晰、操作快捷方便的优势,延长了幼儿注意的时间,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篇二:大班数学解救小羊长度守恒】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解救小羊(长度守恒)设计意图:长度守恒是指两个长度相等的物体,即使位置、形状发生改变,其长度仍然保持不变。
本班幼儿出于大班上学期,已初步具有测量、比较的经验。
量的守恒教育应在认识了相应的量的基础上进行,在《细则》中,大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有初步的长度守恒、容量守恒的观念”,其内容要求明确指出“提供长度的、容量的各种变式材料,让幼儿观察、判断并验证其长度是否相等或容积是否相等”。
大班量的守恒教学中,长度守恒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守恒问题。
因此,在幼儿第一次接触守恒概念时,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并把初步理解、感知长度守恒作为活动的重难点,旨在引导幼儿体验、理解长度守恒的含义,促进幼儿守恒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能不受物体位置、形状的干扰,感知长度守恒的概念。
2. 技能目标:能积极思考,运用多种感官探究长度守恒,养成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学习习惯。
3. 情感目标:对数学活动、量的守恒感兴趣。
活动准备:1.物质:人手一份等长的棉签6根、小士兵奖章若干。
2.媒体:一体机、多媒体课件。
3.经验:能使用自然物对物体进行测量、比较。
活动重点:通过比较让幼儿理解物体的位置、形状发生变化后,物体的长度保持不变。
活动难点:运用多种感官探究物体长度守恒,能够用语言表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1.教师:“小羊在森林里迷路了,被大灰狼关在了魔法城堡,它想请最勇敢的小士兵帮它走出城堡,找到回家的路。
谁是最勇敢、最聪明的小士兵?” 幼:幼儿都表示自己是最勇敢的小士兵(播放课件,转移幼儿注意力,展示图片解救小羊图1)二、智勇大闯关1.第一关(位置发生改变,长度不变)教师:“小羊来到了城堡的第一扇门,咚咚咚,门开了,小朋友们看看出现了什么?”(开门声,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看到两条线。
”教师:“请你们看看这两条线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单机图片,线的形状发生改变,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幼:“颜色和长度相同。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这两条线发生了什么变化?”(单机图片,改变位置,起点相同。
)幼:“形状变了。
”由讨论)教师:“那我们将两条线摆放整齐,让它们放到相同的起点,比一比是不是一样长。
”(幼儿观察图片回答:“两条线一样长”。
)教师小结:“两条一样长的线,就算它们的位置改变了,但是它们还是一样长。
”2.第二关(形状发生改变,长度不变)教师:“现在我们和小羊一起去敲第二扇门,咚咚咚,门开了,小朋友们看看出现了什么?这两条线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点击播放功能,出示第二道门,附声效功能门铃声。
)幼:“两条线一样长,都由三条线组成,颜色也相同。
”教师:“现在两条线是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为什么?”(单机图片,两条线的形状发生改变)幼:“可能一样长,也可能不一样长”教师:“那我们一起数一数,他们是由几条相同的线组成的,并把它们放到相同的起点,比一比是不是一样长。
”(播放课件,两条相同的线条起点相同,长度一样)幼: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数由3条相同的线组成,并观察图片的变化。
教师小结:“两条一样长的线,就算它们的形状发生改变了,可是它们还是一样长。
”4. 第三关(相等长度的绳子被剪断合起来还是一样长)教师:“现在我们要闯第几关了?小羊很快就要被救出来了,小朋友们加油!”(单机课件,出现第三关的大门,并附开门声)教师:“看看第三关出现了什么?这两条绳子一样长吗?”幼:“一样长。
”教师:“现在,我们的闯关问题又要出现了,这两条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样吗?为什么?(点击播放图片,将绳子截成三段,吸引幼儿观察)幼:“绳子被剪断了”(自由讨论)教师:“那它们还是一样长吗?请你们互相说一说,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为什么?幼:幼儿讨论后回答:“一样长,因为相等长度的绳子被剪断了合起来还是一样长。
”教师小结:“对,两条一样长的绳子就算它们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可它们还是一样长。
”三、引导幼儿操作1.教师:“可是小羊还是没被我们救出来,我们的救助路程好漫长啊,你们可要坚持住啊,这可是最后一关啦!现在我们要闯第四关了。
咚咚咚,开门了。
咦,没有图片,我们听听大灰狼要对我们说什么?”(播放图片,引发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兴趣,播放大灰狼的声音;“小朋友们真厉害啊,可是我一点也不怕,你们试试用6根棉签摆一摆,摆出两条一样长的图形,你能想出几种摆法?”2.教师:“你们害怕大灰狼吗?那请你从盒中取出6根棉签,试着想一想,摆一摆,怎样将6根棉签摆放成两排一样长呢?”(幼儿从小框中各取出6根棉签,自由摆法)3.教师巡回指导,提升幼儿,先将它们分成3根一组。
尝试把3根一条线地摆成两排,并尝试改变形状,证实还是一样长的两排。
教师小结:“对,两排一样长的棉签就算它们摆放的形状改变了,但是它们的长度还是一样的。
”(播放图片棉签的摆放形状发生变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可在幼儿操作时拍照上传图片)四、总结提升1.教师:“我们终于救出了小羊,那我们一起把小羊送回家吧!看看这有两条路可以到小羊的家。
我们现在要来找一找那条路离小羊的家比较近,哪条路离小羊的家比较远。
你是怎么比较的?你为什么这样觉得呢?”(单击呈现回家的路线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幼儿思考并讨论:“可能是上边的远,也可能是下边的远,还可能一样长。
”2.教师:“我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幼:“两条路一样长,因为它们是两条相同的路,只是路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 教师总结:“两根同样长的物体无论它的位置,还是形状发生改变,它们的长度还是一样的。
”教师公布答案:“小朋友们真聪明,原来这两条路是一样长的,那我们一起吧小羊送回家吧!”(播放成功到家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五、活动结束教师:“你们用聪明的小脑袋想出了解救小羊的办法,小羊为了表达它的感谢,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小士兵的奖章,现在我来颁发聪明小士兵奖章。
”(为幼儿贴上小士兵奖章)2015/10/19【篇三: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共9篇)】篇一:大班数学教学反思大班数学活动《学习8的组成》教学反思辽宁省公营子中心幼儿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小朋友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教学8的组成时,我请幼儿每次拿八块小饼干(蛋糕盒剪的小方块),然后将小饼干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
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
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了8的组成。
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为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学反思幼儿园大班数学《谁会滚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球体,二是圆柱体。
据此,我安排了两次活动分别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活跃。
现将第一部分的活动过程及活动效果做些简要分析. 在《认识球体》活动中,首先给孩子提供了乒乓球、小皮球、硬币、光碟、小圆卡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然后让每个幼儿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让他们知道球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的。
再次让每个幼儿用手中的球体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动,用硬币、光碟或小圆卡也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动。
通过几次操作活动后,孩子们懂得了球向任何方向都能滚动,而平面的圆则不能。
这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起来。
这一教学活动后意识到的,其中存在许多不足:1、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
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
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