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
宫腔镜病理报告
![宫腔镜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5ed4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a.png)
宫腔镜病理报告
宫腔镜病理报告
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40岁
送检单位:XX医院送检日期:XX年X月X日
临床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术后
病理号:XXX
病理报告:
标本性质:宫腔镜所得子宫内膜组织,切取部位正中。
病理所见:
镜下观察:所送标本为一片形状规整的子宫内膜组织,呈黄白色,质地中等,表面光滑。
组织学观察见,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异常层化或异型增生。
腺体分支较多,形态规整,其中部分腺体内可见轻度脱落的上皮细胞。
间质内散在分布有慢性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
病理诊断:
子宫内膜组织,见上皮整齐,无异型增生,腺体较多。
伴慢性炎症。
备注:
本病例所送检组织为宫腔镜所取,镜下观察显示子宫内膜组织
正常,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异常改变,腺体形态规整,无异型增生。
间质内可见轻度慢性炎细胞浸润。
结合临床所述,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等病变,考虑为子宫内膜增生术后的正常组织。
报告医师:XXX 报告日期:XX年X月X日
以上病理报告仅供参考,请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谢谢合作。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c9f3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b.png)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是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它通过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变化,为医生提供了关于疾病类型、程度和治疗方案等重要信息。
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一、的意义是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进行镜下检查,观察其病理变化,从而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并进一步确定其发展程度和有无转移的情况。
二、常见疾病的子宫内膜病理表现1.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感染引起的疾病,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子宫内膜组织的炎性浸润。
在病理报告中,可以观察到血管扩张、充血、浸润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多等特征。
此外,病原菌的存在和阳性细菌培养结果也是支持子宫内膜炎诊断的重要证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异常生长在子宫外其他部位的一种疾病,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
在病理报告中,可以观察到异位子宫内膜的特征,如炎性浸润、囊腺性增生和出血灶等。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异位组织的软骨、骨、脂肪等成分,以及孕酮受体的表达情况,这些都有助于确定异位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3.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组织不受控制地增生,其病理表现是子宫内膜上皮的厚度和形态异常。
在病理报告中,可以观察到内膜增生的程度和结构特点,如腺体的数量和形态、血管的密度和扩张程度等。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内膜的炎性反应、囊性腺体形成和异型增生等特征,这些都有助于确定子宫内膜增生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病理表现是子宫肌层的肿瘤性生长。
在病理报告中,可以观察到肿瘤组织的性质、大小和边缘特点,如间质细胞和肌细胞的分布和密度、血运和出血情况等。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肿瘤的生长模式(如包膜型、浸润型),以及肌瘤的变性、囊变和出血等特征,这些都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性质和治疗方案。
三、的诊断价值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3e7bd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e.png)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概述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内膜,主要发生在绝经后的女性,在病理学上可表现为不同的病理变化。
了解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腺癌腺癌是子宫内膜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90%。
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异型性增加:在病理切片中,可以观察到癌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不规则,细胞核的大小和形状也呈现出多样性,细胞排列紊乱。
2.细胞核变化:癌细胞的细胞核常常呈现增大、增多的特点,核染色质不均匀,核仁增大,核分裂增多。
3.腺体形态改变:正常的子宫内膜腺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而癌组织中的腺体形态表现出分支增生、复杂和扭曲。
4.浸润性生长:癌细胞通过浸润性生长方式扩展,不仅累及子宫内膜,还可侵犯子宫壁、子宫颈和邻近组织。
5.淋巴管和血管侵犯:腺癌的癌细胞可以侵犯周围的淋巴管和血管,从而引起淋巴结转移和血液转移。
黏液性癌黏液性癌是子宫内膜癌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变化与腺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黏液分泌增加:黏液性癌的癌细胞具有产生大量胶样黏液的能力,造成肿瘤组织内黏液含量增加。
2.胶样黏液团:在病理切片中,可以观察到癌细胞周围有大量的胶样黏液团。
3.细胞异型性增加:癌细胞的细胞核大小不一,染色质不均匀,核仁增大,核分裂增多。
4.腺体形态改变:黏液性癌的腺体结构扩张、肿瘤细胞的团聚和分离。
5.淋巴管和血管侵犯:黏液性癌的癌细胞也可侵犯淋巴管和血管。
浆液性癌浆液性癌是一种罕见的子宫内膜癌类型,其病理变化与其他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细胞异型性增加:浆液性癌的癌细胞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细胞核变化明显。
染色质不均匀,核仁增大,核分裂增多。
2.腺体形态改变:浆液性癌的腺体形态复杂,不规则,腺腔扩张,常见囊性变化。
3.细胞外浆液分泌增加:浆液性癌的癌细胞具有大量的细胞外浆液分泌,使得肿瘤组织内充满了浆液。
4.淋巴管和血管侵犯:浆液性癌的癌细胞也可侵犯淋巴管和血管。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99b0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6.png)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子宫异常出血是指女性月经周期紊乱,出血量过多或过少,导致月经不调的一类疾病。
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和评估子宫异常出血病因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的分析,可以明确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厚度:正常的子宫内膜厚度在5-10毫米左右。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较正常人增厚或变薄。
增厚主要表现为腺体区和间质区增生,形成腺体扭曲、分支状增生。
变薄则与内膜萎缩有关,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短小。
2. 腺体形态:在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活检标本中,腺体形态异常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正常的子宫腺体是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
而在异常出血患者中,腺体形态常表现为不规则、不对称、分支扭曲、变窄或变宽等变异情况。
3. 细胞异型性: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细胞异型性相对较高。
细胞异型性主要表现为腺体细胞核增大、核染色质不均、核仁明显,细胞核与胞质比例失调等。
这些异常的细胞形态特征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存在,如腺体增生、增生不典型等。
4. 炎症反应: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活检标本中常见炎症细胞浸润。
炎症反应可能与子宫内膜病理所致的出血、坏死或萎缩有关。
炎性细胞浸润主要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5. 内膜间质改变: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内膜间质区可能出现增殖和纤维化的改变。
内膜间质增生表现为胶原纤维增多、分支丰富、间质宽,常伴有增生的平滑肌细胞。
而内膜间质纤维化则主要表现为胶原纤维增生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内膜的血管分布和功能,导致异常的出血现象。
通过对子宫内膜活检标本的病理特点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子宫异常出血的病因,并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a46e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5.png)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是分析女性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已成为众多妇科疾病的诊断标志。
本文将介绍的基本内容、阅读方法和常见疾病。
一、基本内容包括组织学、细胞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其中组织学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 组织学结构:主要观察子宫内膜的细胞、基底板、代谢功能和血管组织等的形态结构。
2. 细胞学特征:通过观察细胞核、胞浆形态、核染色体结构等,分析细胞形态学特征,诊断细胞学损伤。
3. 消化旋切片检查:通过使用常规染色以及特殊染色等技术,观察内膜下层的胶原和肌层的优势情况,以确定子宫内膜疾病的类型和分级。
4. 解剖病理学分级系统:该分级系统是本体制诊断的主要信息来源,是根据不同的组织构成和结构分级,从而确定异常阴道出血和不孕不育的原因。
二、的阅读方法1. 阅读提示:在阅读前,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月经史、生育史和症状等,对于不同的患者病情,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2. 整体阅读:阅读整个报告是获取诊断意见的最好方法,因为该报告是综合多个检查结果得出的结论。
如果需要确定特定的诊断,可以查找报告中的特定快捷键,例如病变范围、炎症程度等。
3. 细节阅读:如果发现患者有特殊情况,例如年龄、药物使用或其他疾病等,应仔细观察报告中的详细记录,特别是细胞学检查中的阴道细胞学检查,需要细心观察。
三、常见疾病及其1.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内膜的炎性疾病,其中包括淋菌性和非淋菌性两种类型。
检查结果通常显示子宫内膜表面观察到大量粘液,相应的炎症细胞浸润和子宫内膜结构破坏。
2.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组织增厚。
该疾病通常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
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内膜下血管和腺泡密度增加,核聚集和核染色质增加。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存在的情况。
检查结果通常显示附着在组织异位部位的明显子宫内膜组织,组织待测的基底板和腺体结构,以及血管周围的纤维、间质和免疫细胞。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a5ad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9.png)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
临床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标本类型,子宫切除术标本。
病理号,XXXXXX。
病理所见:镜下可见子宫内膜组织增生,腺体较多,部分腺体呈囊样扩张,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部分腺体内可见出血、坏死及纤维化改变。
子宫肌层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结合临床,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进一步行相关检查并结合临床综合诊断。
参考文献:1.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Revised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of endometriosis: 1996. Fertil Steril, 1997, 67(5): 817-821.2.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s of adnexal adhesions, distal tubal occlusion, tubal occlusion secondary to tubal ligation,tubal pregnancies, mullerian anomalies and intrauterine adhesions. Fertil Steril, 1988,49(6): 944-955.3. Koninckx PR, Martin DC. Deep endometriosis: a consequence of infiltration or retraction or possibly adenomyosis externa? Fertil Steril, 1992, 58(5): 924-928.4. Vercellini P, Fedele L, Aimi G,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endometriosis stage, lesion typ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everity of pelvic pain symptoms: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over 1000 patients. Hum Reprod, 2007, 22(1): 266-271.5. Vercellini P, Fedele L, Aimi G, et al.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pain recurrence and disease relapse after conservativ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endometriosi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Hum Reprod, 2006, 21(10): 2679-2685.结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
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
![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80863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2.png)
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第一篇: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杭州广仁医院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正常子宫内膜是受卵巢性激素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的。
妊娠时,在卵巢性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的植入、胚胎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子宫内膜是受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专家王英介绍,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就是为了了解不孕妇女卵巢有无排卵、子宫内膜的变化是否正常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而且还能间接地反映出卵巢的黄体功能状况,并有助于子宫内膜疾病(如结核、炎症、息肉、内膜纤维化症等)的诊断。
最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刮取的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
王医生说,一般情况下,病理报告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正常:结果显示所取组织为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
2、无排卵型月经:子宫内膜仅呈现不同成度的增生期变化,如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
3、排卵性月经失调:根据月经失调病因不同,病检结果亦不同。
如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失调病检示子宫内膜腺体分泌不足,腺体与间质不同步;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的月经失调则为内膜失水,间质致密,腺体萎缩,分泌期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混合。
4、流产:刮出物内可含有蜕膜组织和胎盘绒毛。
5、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子宫内胎盘绒毛的滋养细胞呈肿瘤性生长,增殖程度不同。
6、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腺体高度增生,细胞发生变异。
诊刮应选择在月经临来前或来潮12小时内进行,以便判定卵巢功能。
此时子宫内膜较厚,易于检出像结核等内膜病变。
所以,对不孕症的患者,必要时应做子宫内膜检查。
第二篇:子宫内膜癌教案(理论教学)课程名称:妇产科学课程类型:(1)1、必修;2、选修;3、其它授课对象:临床专业(本科)04级1、2、4、5、6班授课时间: 2007至 2008 学年下学期计划学时: 102 学时(其中:理论 55,实验: 48)任课教师:所属学院:临床学院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妇产科课程名称:妇产科教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社),乐杰编著,2004年第 6 版讲授人: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学历:本科学位:学士讲授题目:子宫内膜癌所属章节:第31章计划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子宫内膜癌的定义。
妇产科主治医师复习指导: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妇产科主治医师复习指导: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70e685f7524de518964b7d57.png)
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
(1)子宫内膜腺囊型增长过长
子宫内膜局部或全部增厚,或呈息肉样增生。
镜下特点是腺体数目增多,腺腔囊性扩大,大小不一,腺上皮细胞为高柱状,可增生形成复层或假复层,无分泌表现。
(2)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
子宫内膜腺体高度增生,呈出芽状生长,腺体数目明显增多,形成背靠背现象,使间质明显减少。
若腺上皮出现异型性改变,则已发展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是癌前期病变,10%~15%可转化为子宫内膜癌。
(3)增生期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所见与正常月经周期中的增生期内膜无区别,只是在月经周期后半期甚至月经期,仍表现为增生期形态。
(4)萎缩型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萎缩菲薄,腺体少而小,腺管狭而直。
2.临床表现
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可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
有时先有数周或数月停经,然后发生阴道不规则流血,血量往往较多,持续2~3周或更长时间,不易自止;有时则一开始即为阴道不规则流血。
也可表现为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
出血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常伴贫血。
妇科检查子宫大小在正常范围,出血时子宫较软。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445182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3.png)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宫颈病理报告是指通过宫颈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所得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宫颈疾病的类型、程度和治疗方案。
正确地理解宫颈病理报告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宫颈病理报告的相关内容和解读方法。
首先,宫颈病理报告通常包括组织标本的来源、标本的数量和大小、组织的形态特征、细胞学特征、病变类型、病变程度等内容。
其中,组织的形态特征是指组织的结构和形态,细胞学特征是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病变类型是指宫颈组织的异常变化类型,病变程度是指病变的轻重程度。
在阅读报告时,我们需要仔细查看这些内容,了解宫颈组织的病理情况。
其次,根据宫颈病理报告的内容,我们可以分析宫颈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比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种常见的宫颈疾病,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三个级别,分别代表轻、中、重度上皮内瘤变。
通过病理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病变的具体类型和程度,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另外,宫颈病理报告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宫颈疾病的恶性程度。
比如,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病理报告,可以了解到癌细胞的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信息,从而判断癌症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在解读宫颈病理报告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凭病理报告就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其次,要了解病理报告中的专业术语和指标,避免产生误解。
最后,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病理检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宫颈病理报告是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正确地理解和解读宫颈病理报告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宫颈病理报告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宫颈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宫腔镜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腔镜病理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219e6b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5.png)
宫腔镜病理报告怎么看宫腔镜病理报告是指在进行宫腔镜手术后,医生对所取得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子宫腔内的情况,对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瘤、子宫腔畸形等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而宫腔镜病理报告则是对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阅读宫腔镜病理报告时,首先需要了解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一份完整的宫腔镜病理报告通常包括标本的来源、病变的描述、病变的诊断、病变的分级(如有)、病变的分期(如有)、病变的分型(如有)、病变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如有)等内容。
在阅读报告时,需要逐项仔细审阅,确保对每一项内容都有清晰的理解。
其次,需要重点关注病变的描述和诊断。
病变的描述通常包括病变的形态特征、大小、位置等信息,而病变的诊断则是对病变性质的判断。
在阅读病变描述时,需要了解病变的具体表现,如是否为肿块、息肉、息肉样病变等;在阅读病变诊断时,需要了解病变的性质,如是否为良性、恶性或非典型增生等。
这些信息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认真对待。
此外,对于病变的分级、分期、分型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如有),也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对病情进行更精准的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因此,在阅读宫腔镜病理报告时,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仔细分析,确保对病情有全面的了解。
总之,阅读宫腔镜病理报告需要认真对待,对报告中的每一项内容都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只有在对病理报告有清晰的理解之后,医生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宫腔镜病理报告,提高对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应用水平。
子宫内膜病理学-华夏病理
![子宫内膜病理学-华夏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749887f121dd36a32d828d.png)
子宫内膜病理学第一章 正常子宫内膜青春期前,子宫内膜处于静止状态,青春期第1个月经周期为无排卵性周期,为子宫内膜增生不足或不规则增生所致。
一、正常月经周期(Normal Menstrual Cycle)正常月经周期由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和再生期构成。
(一)增殖期(Proliferative Phase)增殖期持续10~20天(平均14天),由于相应的功能性改变证据仅出现于分泌期,因此,将增殖期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即可。
1、增殖早期(图1-3)内膜薄,腺体数量少,管腔狭窄,外形笔直,稀疏而均匀的分布于疏松的间质内,间质细胞呈梭形。
腺上皮细胞低柱状,核小,圆形或卵圆形,深染,胞浆少。
间质细胞分化低,大小一致,核小而深染,胞浆少。
核仁不明显,核分裂罕见。
无明显螺旋动脉。
内膜表面上皮平坦,处于再生状态。
临床意义:(1)正常月经周期的第4到7天;(2)无排卵周期伴卵泡发育不良;(3)增生不足,可能处于月经周期第7天以后,或绝经后女性伴持续但不足的雌激素分泌,或接受替代治疗。
单纯形态学表现不具有诊断意义。
图1图2图32、增殖中期(图4、5)腺体开始拉长,结构出现扭曲,内膜增厚。
腺上皮变为高柱状,核轻度增大,卵圆形,深染,胞浆少,核仁明显,核分裂常见。
间质细胞分化仍不明显。
无明显螺旋动脉。
内膜表面上皮变高,成为低柱状。
临床意义:(1)正常周期的第8-11天;(2)无排卵周期。
单纯形态学无诊断意义图4图53、增殖晚期(图6、7)腺体显著扭曲,上皮细胞高柱状,且彼此推挤形成假复层结构,核继续增大,拉长或呈卵圆形,核仁非常明显,核分裂常见,胞浆量少。
间质细胞体积增大,也可见较多核分裂,细胞大小一致,但无明显分化迹象。
间质水肿减退,仍无螺旋动脉。
表面上皮呈明显的柱状。
临床意义:(1)正常周期的第12-14天;(2)无排卵周期,卵泡持续存在。
单纯形态学表现无诊断意义。
图6图7(二)、分泌期(Secretory Phase)正常周期中分泌期持续约14±1天,如误差超过2天,则应考虑有功能紊乱。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39ac6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3.png)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
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
临床病史:
患者于XX年X月X日因阴道出血、下腹胀痛等症状来我院就诊。
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上方附着物,行宫颈活检术后确诊为
子宫内膜化生。
治疗及随访:
患者于XX年X月X日行子宫内膜刮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子宫内膜腺癌。
患者随访至今,生活与工作正常,未出现异常症状。
病理报告:
标本号:XX2020X
组织类型:子宫内膜组织
镜下所见:见少量不规则的腺体增生,部分腺体间伴有不规则形态的核,细胞有破损和坏死现象,核染色体呈现不均质性和增多性。
同时见少量淋巴管侵入。
诊断意见:
子宫内膜腺癌
备注: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内膜上皮细胞,随着病程进展,可能还会累及到子宫肌层、卵巢等周围组织。
早期子宫内膜癌多数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者是经期结束后继续阴道有血性分泌物,需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99ad48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5.png)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颈病理报告是指通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组织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的分析和
诊断。
宫颈病理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标本的来源、病变的类型、程度和范围等信息。
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正确理解和解读宫颈病理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宫颈病理报告的解读方法。
首先,要了解宫颈病理报告的标本来源。
宫颈病理标本通常来自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环扎术或宫颈活检等。
标本来源的不同会影响到病理报告的内容和诊断意义,因此在解读报告时需要注意标本的来源和取材方式。
其次,要关注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宫颈病理报告通常会描述宫颈上皮的病变类型,如炎症、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等。
同时,报告还会描述病变的程度,如轻、中、重度病变,或者分期分级的描述。
这些信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另外,要注意病变的范围和侵袭性。
宫颈病理报告会描述病变的范围,包括病
变的大小、深度和侵袭范围等。
这些信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手术的方式和范围。
最后,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宫颈病理报告只是一个诊断依据,最终
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因此,在解读宫颈病理报告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的目的。
总之,正确理解和解读宫颈病理报告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
准确理解报告中的内容,才能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宫腔镜病理报告
![宫腔镜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43c0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7.png)
宫腔镜病理报告患者姓名,李女士年龄,45岁性别,女。
临床诊断,子宫肌瘤。
病理号,2022001。
送检单位,XX医院。
送检日期,2022年3月15日。
标本种类,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标本。
病理所见:镜下所见,标本大小543cm,切面呈灰白色,质地韧实,未见明显出血灶。
镜下显微镜下观察见子宫肌层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肿块,最大者约3cm,呈灰白色,质地较硬,切面呈灰白色,被膜包裹,边界清晰。
瘤细胞呈梭形,核分裂象少见,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病理诊断: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标本:1. 子宫肌瘤(病理号2022001),子宫肌层内多发大小不等的肿块,最大者约3cm,病理类型为平滑肌瘤。
2. 子宫内膜增生(病理号2022001),子宫内膜增生,病理类型为非典型增生。
3. 子宫内膜息肉(病理号2022001),子宫内膜息肉,大小约0.8cm。
病理意见:1. 子宫肌瘤,病理类型为平滑肌瘤,良性病变。
2. 子宫内膜增生,病理类型为非典型增生,需警惕恶变可能。
3. 子宫内膜息肉,大小约0.8cm,需关注其恶变可能。
备注:1. 根据镜下病理结果,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密切关注子宫内膜增生和息肉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2. 对于子宫肌瘤,目前为良性病变,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观察病变的生长情况。
3. 本病理报告仅供临床参考。
结语:本次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标本镜下病理结果显示,子宫肌瘤为良性病变,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密切关注子宫内膜增生和息肉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对于子宫肌瘤,目前为良性病变,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观察病变的生长情况。
本病理报告仅供临床参考。
以上为本次宫腔镜病理报告内容,如有疑问,请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c89b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4.png)
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报告
病史:本次患者于20XX年X月X日来我院就诊,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血颜色暗红,并伴有下腹部隐痛。
经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0.8cm。
经临床医生会诊,考虑为子宫内膜增生,决定行子宫内膜刮宫检查。
切片镜下所见:子宫内膜高度增生,绝大部分区域呈现囊样腺体增生;部分区域腺管较窄或闭锁,壁腺上皮层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核分裂象多见,左侧子宫壁见卵巢结节1个,大小约为3.5cm×2.8cm,切口送切片。
诊断:子宫内膜囊样腺体增生,部分区域伴非典型增生;左侧卵巢功能性囊肿。
讨论:子宫内膜增生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为子宫内膜高度增生,形成不规则腺体,常伴有腺上皮的非典型增生。
本例中,患者子宫内膜呈囊样腺体增生,部分区域伴有非典型增生表现,需与内膜增生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鉴别。
结合临床资料和切片镜下所见,排除内膜增生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此外,患者还发现左侧卵巢结节1个,大小约为3.5cm×2.8cm,切口送切片,诊断为功能性囊肿,需结合内分泌检查观察进一步
处理。
结论:子宫内膜囊样腺体增生、左侧卵巢功能性囊肿。
建议患
者结合内分泌检查观察疗效,如有需要可行进一步治疗。
宫腔镜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腔镜病理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d59e2f1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3.png)
宫腔镜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腔镜病理报告是一种内容详细、数据精确的医疗文档。
对于
一些患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疾病的女性来说,了解如何
正确理解和解读这份报告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宫
腔镜病理报告应该如何看。
首先,在看宫腔镜病理报告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些病理学知识,比如细胞学、肿瘤病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
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宫腔镜病理报告。
其次,在看宫腔镜病理报告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报告中的内容。
比如,报告中会提及病变的范围、程度以及是否恶性等方面
的内容。
在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并进行逐
一对比,并根据报告中列出的相关数据和科学指标进行分析和判断。
另外,在进行组织病理学方面的分析时,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
报告的“诊断”部分,这个部分通常会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总结和概述。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报告对病变的有效性、诊断和
治疗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总之,在看宫腔镜病理报告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报告中的内容,并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正确地理解和分析宫腔镜病理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病理学知识以及详细理解报告中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子宫内膜息肉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息肉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2d5d5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9.png)
子宫内膜息肉病理报告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检查报告,用于诊断和评估子宫内膜息肉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子宫内膜增生形成的小肿块,是一种良性病变。
虽然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都是良性的,但有时也会发展成恶性病变,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息肉的大小、形状、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学特征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息肉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首先,在中,报告会详细描述息肉的大小。
根据大小的不同,可以判断出息肉的生长速度和可能的病理变化。
较小的息肉通常是良性的,而较大的息肉则可能存在一定的恶性病变风险。
因此,通过了解息肉的大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次,还会对息肉的形状进行描述。
息肉的形状可能呈现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等。
不同的形状可能与息肉的生长方式和病理特征有关。
例如,椭圆形的息肉通常是由于局部内膜增生引起的,而不规则形状的息肉可能暗示着一定的恶性变化可能性。
因此,通过对息肉形状的观察和解读,可以为医生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
进一步,还会涉及到息肉的组织学类型。
组织学类型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和组织结构来判断的。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腺体型、纤维肌瘤型、脂肪肉瘤型等。
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特征,因此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
最后,会描述息肉细胞的细胞学特征。
细胞学特征主要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来判断的。
包括细胞核的大小、形状、染色性质以及细胞质的变化等。
通过对细胞学特征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细胞的异常程度和恶性变化的可能性。
这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报告,通过对息肉的大小、形状、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学特征等方面的描述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恶性变化的风险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来说,了解和理解病理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妇产科病理-子宫内膜病理
![妇产科病理-子宫内膜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328dbca0116c175e0e481c.png)
病理特点:
内膜呈现不同的增生阶段,轻度增生过长 腺体数目增多,分布不均 腺体形态结构异常,可见不规则核下空泡
2、子宫内膜增生症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H)
病因: • 当缺乏孕激素的对抗作用时,雌激素的持续
刺激会导致内膜增生。 • 初潮和围绝经期的女性 • 绝经后女性血中雌二醇水平下降,但雌酮可能持续在高水
2)复杂型增生 内膜厚薄不一
腺体重度增生,间质减少,腺体与间质的比例>> 3:1 背靠背现象,腺体分支,腺腔内上皮突起, 腺体内“搭桥”,相似于筛状结构。 腺上皮增生,向腔内突出,呈假复层或复层
上皮细胞不具细胞异型性 可伴有各种化生 临床表现:闭经或不规则流血
二、不典型增生 单纯性 复杂性
腺体异常增生,间质少。腺体与间质的比例 >> 3:1 复杂结构多见,单纯结构少见。
具有明显恶性的孤立(腺上 皮为良性)的鳞状细胞成分, 要考虑到鳞癌的可能性,并 应排除宫颈原发鳞癌侵及宫 体的可能性。
纤毛细胞型亚型
纤毛化生的细胞常为 复层,大而圆,胞浆 丰富,透明或嗜酸性, 浆内可见衬覆纤毛的 微囊。胞核空泡状, 但核染色质细腻.
绒毛状管状癌
分泌亚型:
镜下,在腺体结构和 细胞核都具有明显异 型性,突出的特点是 胞浆内有均一的位于 核下的空泡。
发生率
病因学分型 I型 有(雌激素依赖) 前/围绝经 不典型增生/EIN 低 常较浅 子宫内膜样/粘液性 进展较慢 PTEN突变 K-ras突变 80-85%
II型 无(与雌激素关系少)
绝经后 上皮内癌(EIC)
高 常深层 浆液性/透明细胞 侵袭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广仁医院
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
正常子宫内膜是受卵巢性激素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的。
妊娠时,在卵巢性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的植入、胚胎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子宫内膜是受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专家王英介绍,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就是为了了解不孕妇女卵巢有无排卵、子宫内膜的变化是否正常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而且还能间接地反映出卵巢的黄体功能状况,并有助于子宫内膜疾病(如结核、炎症、息肉、内膜纤维化症等)的诊断。
最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刮取的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
王医生说,一般情况下,病理报告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正常:结果显示所取组织为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
2、无排卵型月经:子宫内膜仅呈现不同成度的增生期变化,如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
3、排卵性月经失调:根据月经失调病因不同,病检结果亦不同。
如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失调病检示子宫内膜腺体分泌不足,腺体与间质不同步;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的月经失调则为内膜失水,间质致密,腺体萎缩,分泌期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混合。
4、流产:刮出物内可含有蜕膜组织和胎盘绒毛。
5、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子宫内胎盘绒毛的滋养细胞呈肿瘤性生长,增殖程度不同。
6、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腺体高度增生,细胞发生变异。
诊刮应选择在月经临来前或来潮12小时内进行,以便判定卵巢功能。
此时子宫内膜较厚,易于检出像结核等内膜病变。
所以,对不孕症的患者,必要时应做子宫内膜检查。
不孕不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