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旅行与翻译变异_论加里_斯奈德对寒山诗的创造性_误读_
加里·斯奈德译者主体性在“寒山诗”英译本中的体现
加里·斯奈德译者主体性在“寒山诗”英译本中的体现摘要: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译者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从语言层面来评价其译作的得失,而是从文学、文化层面来评析他们的文学、文化贡献。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再被看成是对原作不负责任的改写,而是其个人经历、自身的双语文化能力、翻译动机、时代背景等因素对其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
寒山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寒山所创作的诗作,自从被译介到美国后出现了多个版本。
而在众多的英译本中,加里•斯奈德的译本最为成功。
在翻译寒山诗时,加里•斯奈德的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从对译本的选择、译本的理解、译本的表达到译着序跋无处不体现了其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译者主体性;寒山诗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然而传统翻译理论大都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
虽然从这一角度研究翻译曾大大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翻译理论对于翻译问题的探讨往往只关注语言文字层面的对应,翻译活动被看成一个从文本到文本的封闭过程,而影响和制约翻译过程的外部因素的研究则被完全忽略了。
[1]其次它对翻译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原着的权威地位上的。
以语言转换观和原着中心论为核心的传统翻译观导致了对翻译主体的遮蔽,尤其是对译者的忽略,译者通常被比作“舌人”、“媒婆”等。
因此,我们的译者/翻译家研究就只局限在语言层面上评价其译作的得失,而不能从文学、文化层面来评析他们的文学和文化贡献。
[2]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1],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这种转向使翻译研究者不再纠缠于规定性的指令,而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一种描述性的方法上。
翻译不再被看作是文本之间的转换,而是目的语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
[1]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翻译主体的问题,对翻译主体的研究,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译者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试论斯奈德对寒山诗的译介和译作在美国的接受
收稿日期:2010-09-17作者简介:邵霞(1985~ )女,山西省运城市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010年12月第29卷 第12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 l o fM i anyang N o r m al U niversity Dec .2010V o.l 29 N o .12试论斯奈德对寒山诗的译介和译作在美国的接受邵 霞1,滕 宇2(1.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 710128;2.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摘 要:借鉴接受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本文探讨斯奈德对寒山的诗译介和译介文本在美国广泛接受的原因,主要以文化学派中的社会背景和主流诗学作为切入点。
关键词:寒山诗,加里 斯奈德,主流诗学,接受美学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 (2010)12-0080-05一、引言寒山诗的三大板块(主流诗、通俗诗和宗教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寒山诗包含禅机,隐含着一种超尘脱俗的空灵感,以及一部分作品能够深刻的反映现实生活,因此,自宋代以来,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诵。
到了近现代,研究寒山者与日俱增,而在国外和港台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股颇具声势的 寒山热 。
寒山诗作是何时开始传播,又怎样成为 寒山热 的呢?本文试从接受美学角度探讨寒山诗在美国的译介。
姚斯的接受美学将读者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起点。
在接受的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 期待视野 对作品做出选择,读者原有的 期待视野 会随着教育程度提高而有所拓展,从而形成新的 期待视野 ,这种提高或扩展了的 期待视野 又对文本提出新的要求。
寒山的诗在出现很久都未能被读者所接受,但是经过斯奈德的翻译在美国和其他欧美国家却得到广泛传播,本文试图利用姚斯的接受美学分析寒山文本经过译介后得到广泛接受的潜在原因。
二、寒山和寒山诗及其译介(一)关于寒山寒山,自号寒山子,是生活在公元700 780年的盛唐时期的一位隐士。
从翻译的过程看译文对原文的偏离
从翻译的过程看译文对原文的偏离[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将翻译过程从宏观上分为四个步骤:原文文本选择,原文文本理解,重构与再现,核查与校验。
通过将这四个翻译步骤应用于加里·斯奈德寒山诗翻译的分析,本文探讨译文文本是如何一步步偏离原文文本的。
这种偏离的过程及其产生原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翻译过程中的误读、异化及其他一些现象进行解释。
[关键词]翻译过程原文文本译文文本寒山寒山诗一、翻译过程及偏离研究尽管为众多的翻译理论家所忽略,翻译过程研究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
正如贝尔所说:“只有通过过程才能创造出成果,也只有理解了这一过程,我们才能有希望提升自己或他人的翻译技能。
”(Bell,R.T.,1991:22)翻译过程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宏观过程,有关从原文选择到最后的重写这一翻译程序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微观过程,主要是译者在阅读、解释、转换文本时的心理过程。
本文将宏观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即:原文文本选择,原文文本理解,重构与再现,核查与校验。
所谓偏离,也被称为突出或前景化,在文体学中指的是语言的使用偏离了常规,给人以陌生不熟悉的印象。
Leech(1969)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偏离分为9中类型:词汇偏离、语法偏离、语音偏离、字音偏离、语义偏离、方言偏离、语域偏离、历史时代的偏离及外来语的掺杂。
本文并为对偏离做如此详细的区分与研究,而是将原文文本看做一个基准点,所有不同于这一基准点的翻译都是原文或多或少的偏离。
二、加里·斯奈德所译寒山诗对原文的偏离2.1原文文本选择——偏离之“起”偏离在翻译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当译者即将进行某项翻译时,他/她就会有意识地缩小阅读与研究的范围,取决于当时的翻译背景及翻译的动机。
而加里·斯奈德从数百首寒山诗中只选择了其中的24首进行翻译,这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斯奈德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历史背景都呼唤禅宗和道家思想的出现,而这些思想则蕴含在寒山诗之中。
文本旅行与翻译变异_论加里_斯奈德对寒山诗的创造性_误读_
收稿日期:2004-12-31作者简介:胡安江(1972-),男,四川绵阳人,四川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翻译与文化研究。
文本旅行与翻译变异?3———论加里・斯奈德对寒山诗的创造性“误读”胡安江(四川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重庆400031)摘 要:加里・斯奈德在立足于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传统的基础上,对寒山诗进行了创造性“误读”,从而使寒山诗在旅行至东道国后获得了合法身份并一跃成为其文学体系中的经典。
而对寒山诗的创造性“误读”,又进一步强化了译者所代表的文化身份。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寒山诗;文本旅行;变异;创造性误读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5)0620063206Textua l Travel and Tran sl a ti ona l D ev i a ti on—On the Crea ti ve M isread i n g of Cold M oun t a i n Poe m s by Gary SnyderHU An 2jiang(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 on,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China )Abstract:Upon the basis of the mainstrea m ideol ogy and poetic traditi on of his native country,Gary Snyder creatively m isread the Cold Mountain Poe m s,which enables the latter t o win its legal identity and classic positi on in the target literature syste m after its travel t o the host country and,in turn,strengthen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translat or in questi on .Key words:Gary Snyder;Cold Mountain poe m s;textual travel;deviati on;creative m isreading 0.引论在《晏子春秋》中,有我们大家熟悉的“南橘北枳”的典故。
美国当代生态诗人斯奈德对中国古诗的_误读_及其原因
中国诗歌, 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误 本土意识和个人经历介入较多。
查( field study) 的 学 科 ; 更 远 一 点 的 原
读”, 下面略举几例。
关键词: 美国文学 中国文学 生态文 因则是, 较之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色
斯 奈 德 曾 借 杜 甫 名 诗《春 望》阐 述 学 斯奈德 误读
彩与诗性传统, 西方文化传统更强调
况置换中国古诗的本意。如寒山诗《重 打着我的脸 / 旋转 , 翻 滚— ——雪 堆 在我
[2] Gary Snyder. Cold Mountain
岩 我 卜 居》中“ 寄 语 钟 鼎 家 , 虚 名 定 无 的 背 上 。 (Whip, whip —the wind slaps Poe m s . Eve rgre e n Re vie w :1958.
山 河 依 旧 而 国 破 家 亡 , 春 回 大 地 却 满 阶 级 价 值 观 , 背 着 行 囊 外 出 流 浪 , 追 求 美国民众, 实现生态理想。他为世界性
城荒凉, 不禁触景生情, 发出深重感 另一种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始终在路 的生态难题提供解决之道, 但并不回
慨。不难看出, 杜诗本意是用“山河在” 上的 BG 分子形象, 与 前者 大 相 径庭 。 避 自 己 西 方 知 识 分 子 的 身 份 , 曾 以《诗
《春 望》作 于 至 德 二 载( 757) , 其 时 象 , 分 明 就 是 20 世 纪 50 年 代 美 国 BG 族 、地 区 、个 人 的 具 体 情 况 的 思 考 才 是
诗人为安史叛军所俘, 身陷长安。眼见 运 动 时 那 一 批 不 认 同 父 母 一 代 的 中 产 明 智 的 , 这 样 的 诗 歌 才 能 打 动 和 唤 醒
加里·斯奈德与寒山诗
斯奈德其人 寒山诗简析 溯源“寒山热” 译作赏析
加里·斯奈德
(Gary Snyder,1930-) 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 散文家、翻译家、 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 BG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旧金山,早年移居 到美国西北部,在他父母的 农场工作,1951毕业于里 德学院,获得文学和人 类学学位,后来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 并在此间参加垮掉派诗歌运动,此时他翻译的寒山诗对他产生 了很大影响,致使他东渡日本(1956—1968),出家为僧三年,
鸟弄情不堪,I can’t stand these bird-songs 其时我草菴。Now I’ll go rest in my straw shack. 樱桃红烁烁,The cherry flowers out scarlet 杨柳正毵毵。The willow shoots up feathery. 旭日含青嶂,Morning sun drives over blue peaks 晴云洗绿潭。Bright clouds wash green ponds. 谁知出尘俗,Who knows that I’m out of the dusty world 驭上寒山南。Climbing the southern slope of Cold Mountain?
其中高举环保大旗的作品 《龟岛》获得了1975年 度普利策诗歌奖。
2021/4/1
散文包括:
《大地家族:对即将到来的佛教革命的扣问与记录》 (Earth House Hold:Technical Notes & Queries
for Fellow Dharma Revolutionaries)(1999)、 《真正的工作:1964年至1979年间的访谈》
翻译与生态思想_重读斯奈德译寒山诗
第18卷第1期2007年2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Tongji U 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Vo l.18No.1Feb.2007收稿日期:2006-9-20基金项目:本文写作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5JC750.47-99015)。
作者简介:耿纪永(1974-),男,河南信阳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具体考证可参见钱学烈 寒山拾得诗校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5-30页。
∀钟玲和奚密的论文分别参见 寒山诗的流传!,叶维廉等著 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第161-183页和 寒山译诗与#敲打集∃!,郑树森主编 中美文学因缘!,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5年,第165-193页。
翻译与生态思想%%%重读斯奈德译寒山诗耿纪永(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摘 要:美国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因热爱中国文化并翻译了唐代诗僧寒山而为中国研究者所熟知。
斯奈德对寒山诗的翻译一方面体现了他关注地方感和生态区域的生态思想,同时塑造和修正了他生态思想中的某些方面,如荒野观念,并成为他融合佛禅与生态观念的开端。
关键词:翻译;寒山诗;加里&斯奈德;生态;佛禅中图分类号:H 315.9;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1-0090-051984年10月,一位受中国作家协会邀请访华的美国诗人,来到位于苏州的寒山寺,与唐代诗人张继唱和。
为呼应张继诗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唱和之作 在枫桥边!也写了钟声:∋Where Zhang Ji heard the bell./The stone step moorings /pping w ater./And the bell sound has travelled /Far across the sea.(形象地表达了中国文化跨越大洋(太平洋)远传美国。
寻找尊严之旅——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长日留痕》
【 关键词 】 本我 ; ; 超我 尊严
主要 含义。随着情节 的发展 . 蒂文斯逐渐暴露 出他 作为一个 史 不可 靠叙 述者 的真实面 目, 因此读 者也有理由怀疑他 对尊严 的
日裔英 国作 家 石黑一 雄 的代 表作 < 日留痕 》 T eR — 长 ( h e 而导致他 尊严的缺失。 从达灵顿府到康沃 尔的旅 途便 成 了史蒂 man fh a ) iso e D y 讲述 了在 1 5 t 9 6年 7月 . 一位 英国男管 家史 文斯 的寻 求尊严之旅。 蒂文斯为寻 找曾经 的同事肯顿小姐 。 而开始 的一段六 日之旅 的 弗洛伊德 的三重人格模型 是精神分析批 ( 转 第 1 下 5页 ) 故事 。 帝国 的陨落怀 旧、 以释怀 的遗憾 、 士道精神 等主题 英 难 武
度和观 点 . 的前见也 由此形成。 人 有前见在 . 文化融合 中文化误 读 的可 能性也就 在所难 免。 而这种 误读在整个翻译过程 中的文 本选择 和翻译策 略选择上 都有所 体现。具体到翻 译活动上 . 译 者也是 出于 自身 的文化传 统、 政治需求、 切身利益 的考虑 , 目 有 的地选 择翻译文本 。 首先从史奈德 的寒 山诗翻译的文本选择 上 我们不难 寻找到 译者偏见 和误 读的踪迹。我们知 道 , 史奈德 不 仅是一 位著 名 的翻译 家 。还 是一名 环保主 义者和 自然文学 作 家。 他的生 态哲学观 与西方传统 中将 自然看成 人类利用 的工具 不 同. 将 自然拟人 化 . 之为有机 生命。 因此 , 管寒 山诗 覆 他 视 尽 盖 的内容非 常广 .而斯奈德 翻译 的 2 4首都 是关于 自然观 的。 而在这 2 4首 的翻译 中 。 也处 处渗透 着史奈 德个人思 想和信 仰 的痕迹 。 史奈 德的这 种文本选择 是。 读” 误 的一种形式 . 现 了一 它体 种文化 依据 自身 的需 要和价值 标准 对另一 种文化进 行的选 择 性解释 .其 目的是通过误 读过滤掉 自身文化 中不 需要的东 西 . 吸收异域 文化 中有用且能 为 自身服务的部分 。 哲学 阐释学 认为 , 文本 作为一个 历史性个 体 , 是局限 于 总 特定 的历史背景 。 文化传统 等因素之上。对文本 的解读只能 是 个逐 步接 近其 审美价 值本 真的过程 。 不存在 永恒 的、 劳永 一 逸的 、 终极 的理 解。 文本本身并不是一种稳 定的东西 . 具有永 不 恒性 . 是具有 未定 性 、 而 多元性和开放 性 , 这些都 为误读提供 了 可能。 山诗 中所 隐含 的中国文化 的禅 宗精 神对于西方作 家和 寒 翻译家来 说是神秘 的 。 而这 种神秘 也造成 了翻译 过程中 的创 造 性误读 。史 奈德等 译者试 图将禅 玄互正 、 佛老结 合作为对西 方 文 明的补 充结构 和纠正力 量. 故他 们对寒山诗 的理 觎和翻译 也 摆脱 不 了其所处 的历史和 文化背 景的影响。
论加里斯奈德的“视觉化”古诗翻译法
论加里斯奈德的“视觉化”古诗翻译法作者:金敏芳曲夏瑾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以加里·斯奈德的寒山诗翻译为例,介绍了其在古汉语诗歌翻译中所运用的“视觉化”翻译方式,分析此种翻译方式的优点与局限。
有别于传统诗歌翻译中的对语言、意向对等的追求,斯奈德所提倡的视觉翻译方法注重在译诗中重现阅读原诗过程中所有的体验与感受,强调经验的对等,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加入译者自身的经验与感受。
[关键词]诗歌翻译视觉化加里·斯奈德经验[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65-02我的翻译方法是:首先,从语言层面通透理解诗歌。
其次,集中注意力,将诗歌中所呈现的“画面”投射到我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样。
第三,用我自己的语言,写下我所看到的东西。
第四,将我所写的与原语对照,确认是否一致。
这些话是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在回应赫伯·法克勒(Herb Fackler)对其寒山诗翻译的评价时所说的,由雅各布·里德(Jacob Leed)收录在其发表的“加里·斯奈德:未出版的前言”一文中。
身兼作家及译者的双重身份,斯奈德在翻译中国古诗时加入了他自己所谓的“视觉化”过程。
这里的视觉化有别于传统翻译中的寻找语言上的对等,而是致力于在译诗中重现阅读原诗过程中所有的体验与感受。
“这并不是词语层面的翻译,而是同一首诗用另一种语言表述,这个过程中允许出现一些我自己独特的曲解,但仍尽量保留原诗的感觉。
”(斯奈德,1969:178)这种视觉化翻译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字对字翻译,它打破了英语语言的限制,使译者能够“不通过语言看世界(see the world without language)”。
正如斯奈德在《砌石与寒山诗》的后序中所写的:“有些诗人声称他们的诗歌能透过语言的枷锁展示世界;也有诗人的诗则是彻底打破语言的枷锁看世界,再把所看到的世界用语言表达出来。
还原与异变_加里_斯奈德对寒山的文学接受_贺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Soc Sci )June ,2015收稿日期:2015-03-16作者简介:贺莉(1970-),女,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接受美学视野中的寒山诗域外传播研究(10XWA05)□文学研究还原与异变:加里·斯奈德对寒山的文学接受贺莉(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美国当代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对中国唐代隐逸诗人寒山的诗歌翻译拉开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寒山热现象的帷幕,斯奈德及“垮掉的一代”对寒山的文学接受既有跨越时空的沟通与共鸣基础上的还原,又不可避免地带有跨文化传播中基于各自文化传统、文化语境与创作个性而产生的误读与异变,这在双方对待自由、自然、社会和宗教的同中有异的态度、理念及追求上都有表现。
关键词:寒山;加里·斯奈德;垮掉的一代;还原;异变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38(2015)06-0100-04Re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Gary Snyder ’s Literary Acceptance to HanshanHE Li(College of Literatur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 )Abstract :The poetry translation that Gary Snyde ,a contemporary American Ecological poet ,did to Hanshan ,a Chinese reclusive poet in Tang Dynasty ,started the Hanshan phenomenon prevalent in America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Literary acceptance that Snyder and the Beat Generation to Hanshan is a reduction based on communication and resonance across time and space.Inevitably ,it is also a misre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cultural context and creative personality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re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embody in their different attitude ,idea and pursuit to freedom ,nature ,social and re-ligion in spite of the similarity.Key words :Hanshan ;Gary Snyder ;Beat Generation ;reduction ;transformation 文学接受中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还原”成为大多数读者本能的一种阅读经验。
“疵”、“稳”、“醇”、“化”──诗歌翻译分类方法说
“疵”、“稳”、“醇”、“化”──诗歌翻译分类方法说高金岭;郑蕾蕾【摘要】Zhu Guang-qian proposes four-Character Chinese words-erroneous,loyal,elegant and sublime-to summariz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Zhu Chun-shen also puts forward three Chinese phrases-inspiring,lasting and classical-to analyze the evolvement of poem transl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ven concepts is integrated into one system to classify poem translation into six types.Adequate examples are provided and discussed to prove the relevance of its liability.%借用朱光潜先生评论中国书法艺术水准的"疵"、"稳"、"醇"、"化"四境界,融合朱纯深教授"安身"、"立命"与"传世"的诗歌翻译"三难"新说,对诗歌翻译进行分类研究,以是否达到"化境"为翻译成功的标志,将所有译诗分为两大类:"疵境"、"稳境"与"醇境"为一类,"安身""立命"与"传世"为另一类;以"翻译质量"与"译诗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为分类标准,再将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六个层次:疵境、稳境、醇境、安身、立命、传世;对于未达化境的译诗主要按照翻译质量来划分,对于达到化境的译诗主要根据其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来划分。
逐一厘清这些概念并以详实的翻译实例予以说明。
【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3)006【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疵境;稳境;醇境;化境;安身;立命;传世【作者】高金岭;郑蕾蕾【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1;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9朱光潜先生根据书法练习者书法作品的优劣将之分为“疵”、“稳”、“醇”与“化”[1,p282-287]四个境界,笔者欲将之引入诗歌翻译批评对译诗进行分类研究。
寒山诗2
据台湾学者陈慧剑的考证,寒山诗流传下来的有314首之多。
这些诗富藏禅理,然而语言通俗,极为口语化,有时甚至以难登大雅之堂的粗语、俚语入诗,故胡适称其为“白话大诗人”。
③然而我国的诗学传统强调从内容到语言的雅致和含蓄,因此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寒山诗未能取得传统文人士子的认同和青睐,相反却遭弃于正统文学圈子之外。
这位被誉为文殊菩萨(Manjusri)转世、佯狂似癫的“诗僧”的诗甚至也不能见容于宗教界。
④著名翻译家和东方学者伯顿华岑(Burton Watson)就曾感慨地说道,把寒山放在自己所编书的“唐代重要诗人”这一章可能会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
毫无疑问,一部分读者肯定会质疑他是否称得上那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重要诗人,另有一部分读者也许甚至会反对将其称做“诗人”。
(Watson, 1984: 259)寒山的身份如此尴尬,似乎其人其诗要永久地尘封于历史的长卷当中。
1958年,斯奈德发表了他的24首寒山译诗。
由于其间适逢“垮掉派”运动, “佯狂似癫”的寒山受到热捧。
翻译即改写———斯奈德对寒山诗的创造性“误读”如此和谐的翻译场使斯奈德的寒山译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但如果我们据此认为斯奈德仅仅是凭借当时有利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流行的诗学取向就轻轻松松获得了成功的话,就未免太幼稚了。
我们最不应忽视的是译者在译诗过程中处处展现出的良苦用心和创造性“误读”。
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样,斯奈德试图将禅玄互证、佛老结合作为对西方文明的补充结构和矫正力量(刘生, 2001: 78);并以此警告美国公众要正视自己文化语境中那些“种种自我毁灭的迹象”。
斯奈德曾不无担忧地说: “我以为,现今美国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们缺乏责任感。
”(Snyder, 1980: 117)此外,译者还试图在美国文化中移入东方文化的特质并继续沿袭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现代诗的影响来巩固美国文化自身的大传统。
关于这一点,钟玲分析说,无论这些美国诗人多么钦羡中国的道家思想,但他们在将这些思想融入自己的诗歌时,文本里总有其他部分,即诗人所接受的西方传统思想及现代的成俗等,这些部分会与异质的思想形成对话关系,有时这些道家思想不过是陪衬而已。
加里_斯奈德_寒山诗歌_译本创造性叛逆之背景研究
・文学艺术评论・加里・斯奈德“寒山诗歌”译本创造性叛逆之背景研究廖 红(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摘 要 美国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的“寒山诗歌”译本在美国广泛传播和接受,其根本原因在于译者斯奈德成功地运用创造性叛逆解决了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斯奈德“寒山诗歌”译本中创造性叛逆运用的背景,以此探索创造性叛逆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原因和条件。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背景;译本作者简介 廖红(1973-),女,四川乐山,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在中国历史上,寒山子是一位集儒、佛、道思想于一身的高僧,在寒山石壁上留有诗歌三百余首。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寒山子及其诗歌跨越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而风靡美国,成为美国“跨掉的一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
美国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于1985年秋在“常青藤”杂志上发表的24首“寒山诗歌”译本成为美国最为流行的译本之一。
斯奈德译本为美国读者广泛接受的根本原因在于译者运用创造性叛逆成功地解决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促进了中西跨文化交流。
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出发,对斯奈德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背景研究,以此探索创造性叛逆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原因和条件。
背景研究是整个创造性叛逆之研究的基础和保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造性叛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译者在创造性叛逆中的主体作用、读者接受在创造性叛逆中的重要作用。
一、创造性叛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传统意义的翻译研究是基于语言学层面上的研究,通过字、词、句、段落和篇章的对比衡量原文和译本在“信、达、雅”方面的对等,强调译本对原文在内容和风格上的忠实。
随着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出现,翻译从符号转换的模式转变为文化转换的模式,成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 on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operati on ”(“跨文化合作”)或“accul 2turati on ”(“文化交融”)(郭建中,P277,2000)。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唐诗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寒山诗歌英译为例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唐诗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寒山诗
歌英译为例
李庆明;陈彩采
【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9)005
【摘要】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认为诗歌翻译中有创造性叛逆现象.加里·斯奈德翻译的中国唐代诗人寒山的诗歌,解释了翻译不是对原作的简单模仿复制,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李庆明;陈彩采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唐诗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寒山诗歌英译为例 [J], 李庆明;陈彩采
2.创造性叛逆下诗歌翻译的美学再现--以《枫桥夜泊》的英译为例 [J], 曹琳
3.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创造性
——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英译为例 [J], 薛源
4.操控理论视角下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解读
——以英汉商业广告翻译为例 [J], 徐光霞
5.阐释学视角下创造性叛逆分析——以林家玲的《小妇人》为例 [J], 韩若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寒山诗在美国的接受与影响
论寒山诗在美国的接受与影响【摘要】寒山作为唐代的一位诗风独特的禅客诗人,其人其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总的来说是被忽视甚至被冷落的;而寒山本人一定不会料到一千年后他的诗竟会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拥有如此多的知音,乃至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美国掀起了一股颇具规模的“寒山热”。
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寒山现象”激起了本文作者的研究兴趣,于是便试着运用阐释学的理论对文化误读的角度对其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寒山现象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关键词】寒山;文化误读;阐释学;跨文化交流1.引言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也日益频繁。
翻译是最直接、最普遍的文化交流形式,其实践活动中存在误读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本文试图运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些观点,主要从阐释学的角度对寒山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并将其放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背景下进行探索研究以证明文化误读存在的必然性及重新评价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的重要性2. 阐释学与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
如果说,理解是对原文的接受,那么,解释就是对原文的一种阐发。
在这个意义上,译者既是原文的接受者即读者,又是原文的阐释者即再创作者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一个我们卷入其中却不能支配它的事件;它是一件落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我们从不空着手进入认识的境界,而总是携带着一大堆熟悉的信仰和期望。
解释学的理解既包含了我们突然遭遇的陌生的世界,又包含了我们所拥有的那个熟悉的世界。
”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者――人,还是理解的对象――本文,都是历史地存在的,也就是说,都处于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的。
这种历史性就使得对象本文和主体都具有各自的历史演变中的“视界”(Ho rizont),因此,理解就是本文所拥有的过去视界与主体的现在视界的叠合。
伽达默尔称之为“视界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这样,在现代解释学理论看来,人们面对本文所达到的理解就永远只能是本文与主体相互溶通的产物由此可见,理解的历史性揭示了参与理解的客体都是历史的存在,理解其实就是主体对文本所作的一种特殊的历史逗留,要完全纯客观地理解文本,进行简单的语言层面的语符转换是不可能的误读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成为“出自本身需求的阐释和意义重建。
加里·斯奈德寒山诗误译浅析
J O U R N A L O F H E I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语 言文 学 艺术研 究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4-9 4 9 9 . 2 0 1 3 . 0 4 . 0 2 2
加里 ・ 斯 奈 德 寒 山诗误 译 浅析
尽管斯奈德 的寒 山诗译本在 翻译文学 中塑造 了 个 不朽 的典型 个 案 , 但译 者本 身 对 中 国文 化 的 误读和对 寒 山诗 歌的误译是不容 忽视 的。 自古
一
、
文 学翻译 中“ 误译 ” 的 理据
2 0 世纪 7 0年代 , 翻译界出现“ 文学转 向” , 翻 译界学者们对翻译的认识产生 了前所未有 的变 化: 翻译 是 一 项 复 杂 的人 类 活 动 , 是 一 种 跨 文 化 交际行为 , 它不仅仅是语 言之间 的转换 , 翻译 活 动与其他任何活动相关 , 并受 到各种社会 文化 因 素的影响。译者是 翻译 的主体 , 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具有能动性作用。所 以, 当译文与原文有偏离 时, 我们不能因此对译者批评 指责 , 而应 当把误 译放到社会 文化 的角度 去探 讨并评论。完全对 等的翻译几乎是不存在的 , 有很多因素诸 如文化 的多样性、 语 言和意识形态 的差别 、 译 者认知 的 局限等都影响着译者 的翻译活动。所 以, 无意识 误译是不 可避免 的。但 是, 有意识误 译 , 作 为译 者 的一 种 翻译策 略 , 更 具 有积极 意义 。
作者简 介: 曹颖 ( 1 9 8 7 一) , 女, 四川达州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表。尽管寒山诗在美 国已成为经典 , 但正如庞德 享誉诗坛的《 神舟集》 一样 , 误译 的现象还是不可 避免 。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唐诗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寒山诗歌英译为例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唐诗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寒山诗歌英译为例李庆明;陈彩采【摘要】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creative treas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einer's hermeneutics,exampling Gary Snyder's version of Han Shan's poems,a Chinese poet in the Tang dynasty,thus demonstrating that there is no simple duplication of the original but creative treason in translating poems.%从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翻译观出发,研究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并以加里.斯奈德翻译的中国唐代诗人寒山的诗歌为例,分析了诗歌如何创造性地进行翻译以及创造性叛逆的具体体现,从而进一步解释了翻译不是对原作的简单模仿复制,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1)008【总页数】4页(P769-772)【关键词】斯坦纳;阐释学;创造性叛逆;寒山诗歌【作者】李庆明;陈彩采【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做诗难,译诗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尤以唐诗最为世人传诵。
近百年来,唐诗在西方的翻译与接受,卷帙浩繁,无以数计。
作为悠久文化的精髓,诗中蕴含了浓郁的文化信息。
其高度精炼的文学形式与无限丰富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译者对于是优先保存诗歌的“形”还是“意”方面无所适从。
加里·斯奈德与寒山诗
斯奈德其人 寒山诗简析 溯源“寒山热”Snyder,1930-) 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 散文家、翻译家、 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 BG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旧金山,早年移居 到美国西北部,在他父母的 农场工作,1951毕业于里 德学院,获得文学和人 类学学位,后来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 并在此间参加垮掉派诗歌运动,此时他翻译的寒山诗对他产生 了很大影响,致使他东渡日本(1956—1968),出家为僧三年,
2021/4/1
加里·斯奈德 的寒山诗英译本无疑是最 成功也最广为流传的版本。 而作为最风行的寒山诗英译本译者, 他说,译寒山诗缘起于在1953年日本艺 展上看到的一幅寒山画像:“一个衣袍破烂、长发 飞扬、在风中大笑的人”——联系嬉皮们以长发赤足、 奇装异服以示对社会的反抗,桦冠木屐、布裘破敝的寒山引 起他们的共鸣也就不足为怪了。
3.译诗过程中——
语言风格上,斯奈德选择了以自由体译寒山诗。 省去原诗韵脚,并多处省去句首连接词和谓语动词,有时更用分词代替
谓语动词。同时,译诗频繁使用美国口语,缩略语亦是随处可见。 这无疑迎合了美国自新诗运动以来开创的开放自由与意象并置的诗学传
统和由此沿袭下来的读者的审美习惯:
2021/4/1
·创造性误读·
浅显易懂。或看似明白如话,实际上另有奥旨。寒山诗是中国古代诗国中的一枝奇 葩,寒山诗长期流传于禅宗丛林,宋以后受到诗人文士的喜爱 和摹拟,号称“寒山体”。 近代以来风靡欧美和日本,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寒山诗热”
2021/4/1
寒山詩
在佛教中,寒山传说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与师傅丰干(弥陀), 拾德(普贤)并称为三圣。寒山生性洒脱,不为世俗所羁,其诗清 奇雅致又明白如话,展现心灵世界的宽广与自在。其抒发自己参禅的心 得体会的诗,空灵飘逸,剔透晶莹,把人带到一种毫无烟火气的玄妙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12-31作者简介:胡安江(1972-),男,四川绵阳人,四川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翻译与文化研究。
文本旅行与翻译变异?3———论加里・斯奈德对寒山诗的创造性“误读”胡安江(四川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重庆400031)摘 要:加里・斯奈德在立足于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传统的基础上,对寒山诗进行了创造性“误读”,从而使寒山诗在旅行至东道国后获得了合法身份并一跃成为其文学体系中的经典。
而对寒山诗的创造性“误读”,又进一步强化了译者所代表的文化身份。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寒山诗;文本旅行;变异;创造性误读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5)0620063206Textua l Travel and Tran sl a ti ona l D ev i a ti on—On the Crea ti ve M isread i n g of Cold M oun t a i n Poe m s by Gary SnyderHU An 2jiang(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 on,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China )Abstract:Upon the basis of the mainstrea m ideol ogy and poetic traditi on of his native country,Gary Snyder creatively m isread the Cold Mountain Poe m s,which enables the latter t o win its legal identity and classic positi on in the target literature syste m after its travel t o the host country and,in turn,strengthen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translat or in questi on .Key words:Gary Snyder;Cold Mountain poe m s;textual travel;deviati on;creative m isreading 0.引论在《晏子春秋》中,有我们大家熟悉的“南橘北枳”的典故。
意思是说,一种植物在被迁移到异地之后,其味其性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很大的变异。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文本旅行的过程中。
由于起始国与东道国不同的“水土”,异质文化间产生误读就是很自然的了。
在翻译研究中,一直以来,鲜有学者关注文本旅行过程中所遭遇的身份变异问题,也鲜有学者去探究东道国文化体系是怎么驱使译者为自己的读者“制造”出另一个“他者”,并如何使这个“他者”获得合法身份而一跃成为本国文化体系中的一份子。
爱德华・赛义德(Ed ward Said )在分析了戈德曼(Golda mann )的巴黎语境是如何改造了卢卡契(George Lukacs )理论中与东道国格格不入的成分而最终让其获得所在地的认同后,开始思索理论变异与空间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旅行理论”。
其基本的要髓包含在他所发现的四个阶段之中:首先是出发点或一组起始的环境,在那里思想得以降生或者进入话语之内。
其次是一段被穿越的距离,一段通过各种语境之压力的通道,思想从此进入另一种时间和空间,从而获得新的重要性。
第三是一组接受或者是抵抗的条件(抵抗是接受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移植过来的思想必然遭到抵制或对抗),使得对这种思想的引进和默认成为可能。
最后是完全(或者部分)接纳(或吸收)该思想,但它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新的用法,在新的时间与空间中被赋予新的位置。
(刘禾,2002:28)文本在具备了一定的自身条件,而且该条件酝酿成熟后,总会穿行一段时空距离,面对一个陌生的语境和话语方式。
如果进入异域文化语境的话,往往会受到来自东道国的文学和政治等诸环境的多重抵抗。
由于它势必影响到操纵该文学或政治体系的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异域文本因此就很可能、第28卷 第6期2005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28 No .6Nov 12005也很容易在目标语文化背景中受译者本土意识的驱使而被打上本土文化的烙印。
①鉴于文本中的“异域色彩”,译者在译介过程中,为了不与本土文化相悖而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做出各种妥协使其变异,从而在满足一般读者的审美期待的同时,实现文本的审美价值和译者的道德欲求。
其实,文本旅行到陌生国度大抵都会遭遇翻译变异和文化误读。
因为任何东道国都有自己的文化“先结构”,带着这种文化“先结构”去理解异域文化,必然会造成文本在旅行中的缺失、改造、歪曲和变形。
在这种情形下,文化“误读”就成为文本旅行中必经之途径。
韦努蒂认为,由于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归化异域文本,所以翻译总会招人质疑,因为文本中融入了东道国某些特定群体的语言和文化价值观;这种归化在译本生产、流通和接受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
(Venulti,1998:67)本雅明也认为:“我们的翻译家对自己语言的惯用法的尊重远胜于对外国作品的精神的敬仰。
”(Benja m in,1992:81) 综观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对寒山诗的译介,我们也可得出结论:文本旅行至一个陌生地后,当地译者总会以本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传统作为译介异域文化的起点和参照项。
译者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和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翻译活动总带有一定的目的(skopos)和本土文化意识,因而译文总会或多或少地偏离原文的正轨。
而对异域文化有意识的干预、改造和选择性接受,即创造性“误读”,又进一步强化了译者所代表的文化身份。
1.文本旅行与文学姻缘在宋初(978年)的《太平广记》卷55《仙传拾遗・寒山子》中对寒山有所记载。
胡适认为这是关于寒山最古的记载了。
据他推断,寒山大约生活在公元700—780年的盛唐时期。
但世间流传最广的作品是一篇据考为唐朝第七任台州刺史闾丘胤所做的序言。
不过胡适认为,“此序里神话连篇,本不足信。
”②(2002:151)据台湾学者陈慧剑的考证,寒山诗流传下来的有314首之多。
这些诗富藏禅理,然而语言通俗,极为口语化,有时甚至以难登大雅之堂的粗语、俚语入诗,故胡适称其为“白话大诗人”。
③然而我国的诗学传统强调从内容到语言的雅致和含蓄,因此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寒山诗未能取得传统文人士子的认同和青睐,相反却遭弃于正统文学圈子之外。
这位被誉为文殊菩萨(Manjusri)转世、佯狂似癫的“诗僧”的诗甚至也不能见容于宗教界。
④著名翻译家和东方学者伯顿・华岑(Burt on W ats on)就曾感慨地说道,把寒山放在自己所编书的“唐代重要诗人”这一章可能会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
毫无疑问,一部分读者肯定会质疑他是否称得上那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重要诗人,另有一部分读者也许甚至会反对将其称做“诗人”。
(W ats on,1984:259)寒山的身份如此尴尬,似乎其人其诗要永久地尘封于历史的长卷当中。
然而当寒山诗远足至隔海相望的日本后,寒山多舛的声望开始有了转机。
他的诗在日本备受推崇,细心的日本人还收藏了迄今最古老的寒山诗版本,即1189年国清寺本。
斯奈德和寒山之间的这段文学姻缘源于他参观1953年日本赴美交流的一次画展。
当时他看到的仅仅是一小幅水墨素描的寒山像,但这幅画像却给他留下强烈而震撼的印象。
因此可以说,正是日本这个中介让寒山诗再度辗转旅行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1958年,斯奈德发表了他的24首寒山译诗。
由于其间适逢“垮掉派”运动,“佯狂似癫”的寒山受到热捧。
这样,在中国早已失去影响(20世纪前还一直遭受中国正统文学界排斥)的“寒山诗”死而复活,并成了“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食粮。
寒山诗英译本成了美国青年最喜爱的读物之一(朱徽,2001:459)。
耐人寻味的是,日本、美国对于寒山的狂热,很快又使得寒山再次漂洋过海,长途旅行后终于荣归故里。
寒山诗因而戏剧性地在自己的故土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如果寒山有知的话,也一定会嗟叹不已,因为他在世之时,就曾希望自己的诗有朝一日“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2.美国“寒山”———加里・斯奈德加里・斯奈德,美国著名诗人、“垮掉派”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伯克利加州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期间,斯奈德在著名汉学家陈世骧的指导下开始翻译寒山诗。
其间他结识了“垮掉派”诗歌运动的中坚分子金斯伯格(A llen Ginsberg)和凯鲁亚克(Jack Ker ouac)。
后者更是将其代表作《达摩流浪者》(The D har m a B um s,1958)献给离世一千余年的寒山。
⑤1958年,斯奈德在《常春藤》(Evergreen R e2 vie w)杂志上发表了24首寒山译诗。
1965年,他将其并入新的集子《砌石与寒山》(R iprap and Cold M ountain Poe m s)出版,寒山诗在美国由此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斯奈德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加州北部山区度过的,他自己也承认他生活的西埃拉・内华达山就像他笔下人物寒山栖居的寒岩。
“斯奈德”中国研究专家区鉷分析说,斯奈德所译・46・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 寒山诗之所以影响最为深远,恐怕是因为他本人当时的作为和思想活脱脱就是一个美国寒山。
(1994: 33)1984年10月,斯奈德参观了苏州西郊的寒山寺。
⑥在这里他献上了自己的英译寒山诗,还即席赋诗《在枫桥》(A t M aple B ridge)。
迄今,斯奈德已发表了10余本极具影响的诗集。
诗集《龟岛》(Turtle Island,1969)还获得了1975年普利策诗歌奖。
他被认为是垮掉派星散后创作成绩最大的垮掉派诗人,几乎是垮掉派中惟一对“今天”拥有发言权的声音。
⑦(赵毅衡,2003:73)3.空前和谐的“翻译场”目前较为通行的英译寒山诗有三种。
较早是1954年阿瑟・韦利(A rthurW aley)所译的27首寒山诗。
接着是1958年斯奈德发表的24首寒山译诗,这24首诗都是有关寒岩与禅境的。
再接着就是1962年华岑据日本学者入矢义高校注本选译的寒山诗100首。
美国学者法克勒(Herbert Fackler)在比较了这三种译文后评论道:“斯奈德的选词最为有趣。
而韦利教授则显得很呆板,有时还不够诗意。
华岑的译文正如斯奈德留意到的那样,准确而不乏学者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