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尿液常规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价值分析
尿液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尿液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5bd3beff90f76c661371a81.png)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76期 135投稿邮箱:sjzxyx88@0 引言尿液是一种人体各组织器官与机体功能代谢的产物,会随血液循环的过程直达肾脏,经肾脏自身的过滤和吸收作用,形成终尿,并通过尿道、膀胱与输卵管向体外排出。
尿液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
尿液检验也称为尿液分析,检查方法主要有尿沉渣镜检、物理检查和化学检查等。
尿液检查具有结果准确性高、无创伤、痛苦小、检查费用低等优点,对临床多种疾病的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院采用自动化尿液分析仪对患者施以尿液检查,为临床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41.2±2.3)岁。
有肾盂肾炎史的患者共12例,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共58例。
1.2 检验方法在给予患者尿液取样前,对任何治疗药物均不使用,早上取大概15mL 的第一次新鲜尿液,取样后马上使用GEB-600型尿液分析仪,应用干化学分析法检验患者的尿液[1]。
1.3 取尿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然排尿法对患者尿样进行留取,取中段尿,原因是中段尿是最为理想的血尿取样方法,对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及质量不会造成影响,并且,与其他部分尿液相比,中段尿更加清洁,可以使尿液检验的假阳性问题得到最大限度的避免[2]。
2 结果经过检验,120例患者中,检出患有糖尿病者64例,其中自述有糖尿病史者58例,6例患者的糖尿病症状需进一步确认,糖尿病患者中12例的尿液中的酮体、糖、酸碱度及蛋白值都正常,因糖尿病这一疾病无法根治,所以需定期做临床检查;尿液检查结果正常者22例;患有慢性肾盂肾炎者15例,其中自述有肾盂肾炎史者12例;患有尿路感染者19例,白细胞与尿蛋白水平正常者共5例,红细胞(+)、尿蛋白(+)者共4例,白细胞(+)、尿蛋白(++)者共10例。
尿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尿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daf72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2.png)
尿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尿常规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尿液的性状、细胞成分、化学组分等信息。
尿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尿常规检测可以评估尿液的性状,如颜色、透明度、气味等。
这些特征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状态,比如深黄色的尿液可能是由于尿液浓缩导致的,透明度变化可能提示尿液中有异物或红细胞。
通过观察这些性状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并根据特征的异常程度来判断疾病的程度。
尿常规检测可以评估尿液中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异常可以提示肾脏有炎症或感染的存在。
尿液中出现的管型可以反映肾小管的损伤程度,有助于评估肾小管功能的状态。
细胞成分的异常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定肾脏的损伤程度和病因,指导疾病的治疗。
尿常规检测还可以评估尿液中的化学组分。
尿液中的蛋白质、糖、酮体、亚硝酸盐等物质的浓度异常可以提示肾脏的功能异常或其他疾病存在。
尿液中出现大量的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表现,高糖尿液提示糖尿病,酮体和亚硝酸盐的出现可能是尿路感染的指标。
通过评估这些化学组分,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肾脏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尿常规检测具有简单、非侵入性、低成本等优点,可以在多种设置下进行,如家庭、医院或诊所。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筛查和监测的检测方法。
尿常规检测结果可以快速得到,并且容易解读,对于常见的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糖尿病肾病等,尿常规检测可以提供初步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这些疾病。
尿常规检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尿液的采集和保存条件对结果有较大影响,不同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差异。
尿常规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有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认诊断。
在使用尿常规检测进行肾脏疾病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探讨
![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2f953d05f0e7cd1852536aa.png)
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将其设为参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其中尿道炎患者、膀胱炎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高于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且P<0.05。
结论: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关键词】尿常规检查;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白细胞;细菌培养尿路感染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具有危害大、易复发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该类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疗,随之病情恶化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严重病症[1]。
在尿路感染的诊断中常涉及到尿常规检查,本文为探究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对我院近半年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分析选择2015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
其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在17--68岁之间,平均(38.4±3.5)岁;尿道炎32例,膀胱炎28例,慢性肾盂肾炎2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腹痛等症状。
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将其设为参照组。
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在19--65岁之间,平均(39.0±3.8)岁。
研究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与参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人员均接受尿常规检查,由医护人员指导其留取尿样,为其发放无菌试管收集10ml以上的中段尿液。
女性受检者要避开经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在其收集尿样之前应使用清水清洁外阴。
尿液分析在尿液潜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尿液分析在尿液潜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f15f9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7.png)
系统医学 2024 年 3 月第 9 卷第 5期尿液分析在尿液潜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程晴晴,国凤桂,李翠兰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菏泽274900[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诊断尿液潜血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巨野县人民医院的118例疑似尿液潜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尿液潜血检验。
检查方式分为尿液分析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金标准为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分析尿液分析检查的诊断效能。
结果尿液分析的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76.47%、95.24%、89.83%,Kappa值为0.743。
结论尿液分析可以为尿液潜血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方便临床对尿液潜血的诊断。
[关键词]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尿液潜血检验;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4)03(a)-0087-03 Value of Urine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e Occult BloodCHENG Qingqing, GUO Fenggui, LI Cuilan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Juy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urine analysis in diagnosing urine occult blood. Methods A total of 11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urine occult blood admitted to Juy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2 to Ma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urine occult blood. Urine analysis and microscopi⁃cal red blood cell count were performed. Gold standard was microscopical red blood cell count test.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urine analy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urine analysis were 76.47%, 95.24% and 89.83%, and the kappa value was 0.743. Conclusion Urine analysis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data for the diagnosis of urine occult blood.[Key words] Microscopical red blood cell count; Urine occult blood test; Application effect尿液潜血检验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展,也逐渐提升了尿液潜血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在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等诊断中应用较多,有利于对于疾病的精准治疗,且意义比较重大[1]。
尿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尿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ffbf7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b.png)
尿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尿常规检测的原理尿常规检测是指通过对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检测和分析,了解人体的内部情况。
尿液主要由水、无机盐、有机物和代谢废物等组成,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尿常规检测包括尿液的外观、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潜血、亚硝酸盐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肾脏的滤过功能、浓缩功能、调节功能和排泄功能等情况,进而判断肾脏是否出现异常。
二、尿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1.评估肾脏功能尿常规检测中的尿蛋白、尿比重、尿酸和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功能的状态。
肾小球滤过功能是肾脏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一旦出现异常就可能提示肾脏疾病的存在。
尿蛋白的检测可以判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是否正常,尿比重则可以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
而尿酸和尿素氮的测定则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氮代谢的状态,进而判断肾脏对氮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
尿常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脏功能的情况,为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筛查肾脏疾病尿常规检测可以作为肾脏疾病的筛查手段,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肾脏疾病的存在。
以尿蛋白为例,微量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而且常常在肾小球疾病早期出现。
通过尿常规检测可以及时检测到微量蛋白尿的存在,从而提醒医生对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避免疾病的继续发展。
3.指导肾脏疾病治疗对于已经确诊为肾脏疾病的患者,尿常规检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尿常规检测的结果,医生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比如对于蛋白尿患者,医生可以根据尿蛋白的程度和性质,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并且通过尿常规检测监测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保证疗效的达到。
三、尿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非侵入性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之一,采集尿液相对简单、方便,不需要侵入性操作,患者接受程度高。
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6a7d12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6.png)
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引言尿常规检验(urine routine examination)是临床医学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通过检测尿液中各种成分的量和性状,来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
尿常规检验可以检测出许多常见的尿路感染疾病,如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膀胱炎、肾炎等,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优势。
本文旨在介绍尿常规检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分析其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尿常规检验的原理和方法尿常规检验是通过对尿液成分的分析和测定而进行的。
尿液成分包括尿蛋白、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小圆上皮细胞、红细胞、管型等。
通过检查这些成分的量和性状,可以了解尿液的生物学特性,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
尿常规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搜集尿液样品:让患者用无菌容器收集早上第一次排出的尿液,或根据医生的要求在特定时间内收集尿液样本。
2.检查尿液外观:观察尿液的颜色、清晰度、气味等。
3.测定尿液成分:使用波谱仪等设备,对尿液中的成分进行测定,确定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尿路感染是指细菌侵入泌尿道内,在膀胱、尿道或肾脏等部位引起的感染。
尿路感染常常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腰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尿常规检验是尿路感染诊断的首选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尿液中细菌、白细胞和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水平,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治疗中的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尿常规检验可以确定病原体的类型和数量、敏感性等,对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其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尿常规检验也可以指导治疗的进展情况,观察疗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尿常规检验还可以检测其他疾病尿常规检验不只可以检测尿路感染等疾病,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
例如,如果尿液中葡萄糖、酮类体等指标异常,就可以怀疑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尿中出现红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则可能表示泌尿系出血或肾脏疾病等。
尿液常规检测对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
![尿液常规检测对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869c80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8.png)
尿液常规检测对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摘要: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菌属都是导致尿路感染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患者若不能早期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治疗,将可能造成患者病情严重迁延不愈,进而演变发展成为尿路细菌感染,对该病患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在现阶段技术条件下,诊断尿路感染最有价值的标准是中段尿培养分析,其他常用方法有: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等方法。
然而,因耗费时间长,且对治疗方面的效果并不是显而易见,尿液所处的各种环境也较易使尿液性质发生改变,致使中段尿培养的阳性率欠佳,从而使此类患者错失黄金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寻找耗费时间短而又有相对较高阳性率的尿液检测方法,对尽早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尿路感染尤为重要。
关键词:尿液常规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第1章前言1.1尿液常规简介尿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尿液、干化学检查方法以及尿液形态学,也就是尿沉渣检查方法共同组成了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的项目有很多,主要就是看红细胞、白细胞、尿胆原、尿胆红素、尿酮体、尿糖、尿比重、尿pH 值、尿中粘液丝是否正常,同时也可以发现尿中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以及是否有霉菌,明确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等[2]。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反映泌尿系统有没有炎症的存在,有没有出血的存在,有没有微生物感染的情况。
如果是感染性疾病,会出现白细胞升高。
如果是出血性疾病,会出现红细胞阳性的情况,也就是隐血阳性(隐血阳性是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成分和检测试剂指示剂发生反应),而出现阳性的情况下,如果随之发现一些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以判断为肾脏疾病。
通过尿常规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尿道感染、尿道结石以及尿道肿瘤等,也可以判断是否有黄疸。
尿常规是泌尿系统最简单、最有价值的一种检查方式。
1.2尿路感染的介绍细菌在泌尿系统内生长、繁殖甚至侵犯局部组织,进而导致泌尿系统的局部炎症,是细菌导致的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尿路疾病,细菌引发的尿路感染常表现为菌尿和脓尿,在局部器官的临场表现为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 [3]。
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090be3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f.png)
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针对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对其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
结果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尿常规检测(P<0.05),检验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检测结果得知,亚硝酸盐的特异度最高,其次为细菌定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酯酶。
结论临床对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应用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有助于迅速筛查与排除尿路感染,从而节省尿培养操作,诊断价值高。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常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初筛价值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outine urine and analysis of urine physical composi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rine routine and urine visible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Urine routine and urine physical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al diagnosis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Results The diagnostic posi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urine test (P<0.05), the test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ity of nitrite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bacterial quantification,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neutrophilesterase.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urine routine and urine physical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s helpful for rapid screening and elimina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us saving the operation of urine culture and high diagnostic value.【Key words 】: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outine urine;Analysis of visible composition of urine;Early screening value尿路感染属于一种较为多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因各类病原体(真菌、病原菌等)感染所致。
尿常规检查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
![尿常规检查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dccf80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0.png)
尿常规检查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究尿常规检查对于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性,及尿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之间初步判断为尿路感染的患者69例为研究组,同期的69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对患者尿液中的亚硝酸盐、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尿液的培养结果检验尿路感染的准确性。
结果: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 ( 个 /HP)为0.89±0.01,处于正常范围内,研究组患者的细菌计数 ( 个 /HP)、白细胞计数 ( 个 /HP)分别为11.26±0.63、6.78±0.69明显超出常规范围,且亚硝酸盐呈阳性,两组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对照组的细菌培养结果全部为阴性,以亚硝酸盐为准,呈阳性的例数为64例,准确性为92.75%;以细菌计数 ( 个 /HP)为准,呈阳性的为65例,准确性为94.20%;以白细胞个数计数为准,呈阳性的为66例,准确性为95.65%;以亚硝酸盐、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综合为准的例数为66例,准确性为95.65%。
结论:尿常规检查作为判断尿路感染的准确性高且在临床中可以用来分析尿路感染进程的依据。
关键词:尿常规检查;尿路感染;准确性尿路感染是因尿路内有微生物停留、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出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统,并在尿道中繁殖、侵入泌尿道黏膜或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一般分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
主要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因病情易反复,加之地域差异及抗菌药物使用众多等原因,临床治愈难度较大[1-2]。
在临床中,判断尿路感染的标准中,如出现清洁中段尿的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必须大于等于 105/ml,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计数大于 5 个/高倍视野等情况,则可判定患者为尿路感染,本文主要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3287317c1cfad6185fa7a4.png)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及结果。
方法:针对我院诊治的尿路感染患者83例(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85例(对照组)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与观察组尿路感染患者均实施尿常规检验检查,两组观察对象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尿常规检验对于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患者检验后的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阳性率及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尿路感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较高,疾病的检出率较高,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尿路感染;临床诊断;尿常规检验;检验价值Clinical value and results analysis of urine routine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Hu ji-xiu Qianqiu Town Health Center, Sheyang County (Yancheng, Jiangsu) 224300【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and results of routine urine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83 patien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85 healthy controls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target. The healthy subjec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ested for urinary tract. Examination,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observ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routine urine test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nitrite positive rate and urine bacterial culture positive rate of th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have higher diagnostic value and routine detection of urinary tract.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urinary tract is higher,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Key word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linical diagnosis; urine routine test; test value尿路感染主要是指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现象,95%以上的尿路感染患者是由于单一细菌引起的(大肠埃希杆菌),尿路感染的发生主要损伤性感染、留置导尿管、使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吸毒、败血症、结石、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尿道瘘及肠道瘘等相关[1]。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640304d5bbfd0a7856736f.png)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验,对比分析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
结果:65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33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结果显示,培养法阳性率为34.0%;白细胞法为15.5%;细菌计数为34.0%,亚硝酸盐为28.8%,差异均不显著(P>0.05)。
结论:给予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常规检验;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3-0061-02目前临床上在诊断尿路感染患者时常常采用血常规、血液细菌培养+药敏、尿涂片镜检细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以及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等检验诊断方式[1]。
为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价值,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2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为(40.31±2.1)岁。
1.2 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验。
(1)检测仪器:尿沉淀分析仪与尿干化学仪,采用设备自带的试剂,校准物以及质控品,光学显微镜,尿液沉渣离心管。
(2)检测方法:尿常规检查: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晨尿中段尿,在常温环境下对尿液样本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内。
在进行尿液检测时,首先需要采用尿液沉渣离心管收集患者的晨尿,之后根据设备说明书以及操作标准来执行。
应当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在检测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质量检测,明确质量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进行检测[2]。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e8352d81c758f5f71f6701.png)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73例疑似尿路感染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7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尿常规检验。
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以及阳性检出率。
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更高,且尿液细菌培养以及亚硝酸盐等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也更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尿常规易操作且检验时间短,能够有效诊断尿路感染。
【关键词】尿常规;尿路感染;临床检验;诊断价值尿路感染属于泌尿系统疾病,在临床泌尿外科中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是尿路黏膜受到细菌侵袭所致,如果治疗不及时,细菌会沿着尿路上行而累及肾脏,导致肾功能受损。
基于此,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既往临床以尿培养为主,但此法费用高昂且比较费时。
近些年来,尿常规因为易操作、检验快速、价格低等优势而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普及。
为探讨尿常规检验价值,本文对比了73例疑似尿路感染者与73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查结果,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73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研究组)包括41例男性和32例女性,年龄21-66岁,均龄(41.4±10.8)岁。
另外73例健康体检者中(对照组)包括43例男性和30例女性,年龄20-66岁,均龄(41.5±10.4)岁。
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1月;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已经签署过同意书。
排除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或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依从性欠佳或无法主动配合的观察对象。
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P>0.05。
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尿常规检验、尿液细菌培养。
(1)尿常规。
选取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
在早晨8-10点采集观察对象中段尿液,测定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阳性率[1]。
(2)尿液细菌培养。
选取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器,采集中段尿液,然后通过血琼脂平板进行接种,结束后置入培养箱中20-25h,温度控制为36℃,培育完成之后记录菌落数量。
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4ca94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3.png)
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作者:梁文琴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04期【摘要】目的:研究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于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筛选工作,并将其中部分患者抽取到本次的临床试验之中。
患者的总数为90 例,患者入院的时间是在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检查方式,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实施尿常规检测的方式,再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检测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等。
结果:此次试验的相关结果表示,实验组在白细胞计数和细菌计数方面,具备统计学的意义,而在尿路感染患者之中,不同部位感染的患者在进行白细胞计数方面统计学差异比较小,无可比性。
在细菌计数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尿常规检测;尿路感染;诊断【中图分类号】R6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4-0174-02尿路感染是由于各种细菌入侵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按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感染后是否发生尿路功能或尿路结构异常,又分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1]。
经研究表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女性比男性高七成。
其中,女性病人中未婚女性发病率为1 %~3 %,已婚女性发病率开始增加到5 %,主要与婚后的性生活、妊娠和服用避孕药等因素有关[2]。
尿路感染极少发生在成年男性身上,到了50 岁以上,随着男性前列腺肥大的情况逐渐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也就随之增高,大约为7 %[3]。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泌尿系统的疾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大肠杆菌最,占比达到70 %以上。
有5 %~10 %的尿路感染是由革兰阳性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
大肠杆菌最常见于非复杂性的尿路感染或者第一次发生的尿路感染。
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f9b3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0.png)
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尿路感染采取尿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
方法:400例尿路感染患者取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将其设为实验组。
将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400例健康者为参考组。
对两组采取尿常规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尿常规检验指标比较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
结论:尿路感染采取尿常规检验可对患者的病情予以明确,能够有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尿路感染;诊断价值尿路感染为临床上多见病,其是因细菌侵入人体尿路上皮所致炎症,其主要致病菌可见大肠埃希氏菌。
如未及时治疗,随病情恶化,可累及肾[1]。
为防治病原菌和杜绝炎症反应的发生,必须尽快作出明确的诊断。
常规诊断多用常规尿培养,但其费时费力,且易拖延病情。
经临床反复实践,尿常规检验不但费时少,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且临床诊断率较高。
为此,400例尿路感染患者取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分析尿路感染采取尿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
结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400例尿路感染患者取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将其设为实验组。
将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400例健康者为参考组。
其中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26例、174例,年龄34-67岁,均值(45.43±2.12)岁。
参考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14例、186例,年龄32-69岁,均值(45.68±2.32)岁。
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小(P>0.05)。
1.2方法两组均采取尿常规检验,所使用的设备为尿路分析仪及全自动式微生物分析仪。
采集患者10ml清晨空腹中段尿液,以一次性容器留存。
于常温下2小时内进行尿液检测。
采取尿细菌培养,取患者晨起空腹中段尿15ml,用定量接种环置尿标本于血琼脂平板上接种,置于培养箱中,所设温度维持37°C,24h后取尿标本统计菌落数。
为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女性患者尿液样本采样前应做好外阴部的清洁工作,不允许取经期内尿液。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56493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8.png)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63例健康体检者、63例尿路感染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两组尿常规检验。
结果:观察组尿常规检查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63例患者中,61例伴白细胞计数升高,49例患伴红细胞升高,41例伴pH值降低。
结论:尿常规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值得于尿路感染初筛检查、确诊及疗效评估中推广。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前言:作为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
尿路感染带来的一系列泌尿系统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还会为其正常工作及生活带来极大干扰[2]。
早期确诊是临床治疗的基础。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尿路感染疾病的重要方法。
为确定这种检查方法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63例尿路感染患者及63例体检者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63例尿路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63例体检者纳入对照组。
观察组男/女=25:38;年龄(39.4±16.5)岁。
对照组男/女=28:35;年龄(39.2±16.4)岁。
差异不显著。
1.2方法尿路感染患者及体检者均接受尿常规检查:(1)标本采集。
为所有受检者发放一次性容器杯,简要为其讲解采集尿液标本的注意事项,嘱受检者于清晨取晨尿中段作为尿常规检验的标本。
(2)尿常规检验。
于采集受检者尿液标本1-2h内开展尿常规检验。
检测设备选用LX一7860型号全自动分析仪。
尿常规检验严格按照实验室检查要求完成。
检验指标包含白细胞计数、尿红细胞、尿pH等。
(3)质量控制。
为确保两组受检者的尿常规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需确保两组受检者的尿常规检验均由同一组实验室人员完成。
实施检验前,确保所有人员均能够熟练、规范掌握尿常规检验流程。
1.3统计学方法以SPSS23.0软件统计。
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f57ae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d.png)
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尿常规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0例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验和尿液细菌培养检测,以尿液培养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
对比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结果:经尿液细菌培养检测有85例呈阳性,有35例呈阴性;尿常规检验有83例呈阳性,有37呈阴性,诊断准确性为97.67%。
结论:急性阑尾炎采用CT平扫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常规检验;诊断;准确性在临床上尿路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对患者的肾脏组织造成危害。
因此,尿路感染应尽早被确诊,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对症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尽快恢复[1]。
尿培养检测虽然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但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检测,且具有较高的费用,这样严重影响了对尿路感染的诊断。
而尿常规检测不但在操作上比较简单,且费用也比较低,能够快速进行检测,使得尿培养检测的缺陷得到有效的规避[2]。
本文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患者73例,女患者47例,年龄为16~74岁,平均年龄(41.52±6.58)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精神和认知障碍的患者。
1.2方法12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均进行尿培养检测和尿常规检验,在所有的操作中操作人员均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程和要求进行。
尿培养检测:选择患者的晨尿中段尿液,采用定量接种环将尿液接种在血琼脂平板上,放置在36℃的环境下的培养箱中,时间控制在2小时,计数菌落数。
临床分析在泌系统疾病筛查和治疗中的价值
![临床分析在泌系统疾病筛查和治疗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3be7e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9.png)
临床分析在泌系统疾病筛查和治疗中的价值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系统,包括肾脏、尿输送通道以及泌尿系统的周围组织。
泌尿系统疾病涵盖了多种疾病,包括肾脏疾病、膀胱疾病、尿路感染等等。
临床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临床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一、临床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筛查中的价值1. 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临床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尿液、血液等样本的检测,获得病患的生理和病理信息,从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
例如,通过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出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血红蛋白等异常物质,有助于确定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2. 筛查高危人群临床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到一些病患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前发现高危人群。
例如,肾功能检测可以帮助筛查出慢性肾病患者,血压监测可以发现高血压病人,及早干预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患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 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临床分析可以提供准确的生化指标和生理指标,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在肾脏疾病中,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治疗和饮食要求。
二、临床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价值1. 指导药物治疗临床分析可以提供药物浓度监测和药物代谢相关指标,帮助医生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在感染性膀胱炎的治疗中,通过膀胱尿液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感染菌株的敏感性,从而指导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
2. 监测疗效和预后评估临床分析可以通过监测生化指标和病理指标评估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例如,通过血肌酐和尿白蛋白的监测,可以了解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的风险,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监测可以发现早期的肾损伤,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测项目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测项目的应用与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e432e34b35eefdc8d333fe.png)
摘要】目的:观察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测项目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观察对象(2015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观察组(尿路感染者),各60例,对比两组联合检测及单项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WBC>25个/uL为75.00%、NIT阳性率为58.33%、LEU阳性率为81.67%、三项并联阳性率为75.00%、三项串联阳性率为46.67%,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采取尿常规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WBC>25个/uL为75.00%、NIT阳性率为58.33%、LEU阳性率为81.67%、三项并联阳性率为75.00%、三项串联阳性率为46.67%,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
综上所述,将尿常规检测应用于尿路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3.讨论
尿路感染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未及时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因此,对于该疾病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尽快恢复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4]。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尿常规,在一小时内即可得出检测结果,且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根据我国临床检验操作过程进行革兰染色。首先采用10×~20×低倍视野进行检查,后采用100×油镜观察50个视野,并对每个视野细胞和细菌的数量及形状进行相关记录。采用显微镜进行系统性的检查,首先从中央部分开始,后逐渐观察整个视野。观察野>20个后,若每个油镜视野均匀分布≥2个细菌则被认定为显微镜检查阳性。
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ecbf0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2.png)
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入疑似尿路感染患者总计4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入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开展尿常规检测,比较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培养中,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16例、24例。
结论尿常规检测在尿路诊断及其治疗指导中具有较高价值,检测准确率高,对患者预后治疗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值得应用。
【关键词】尿路感染;诊断;尿常规;检测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会侵犯泌尿道黏膜、组织引起的炎症。
中段尿培养及细菌药物敏感性作为尿路感染诊断金标准常见措施。
传统中段尿液培养时间为2~3d,但临床医师多在培养送检同时予以患者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等待病原菌明确后并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1]。
目前临床检测及诊断尿标本主要依据尿培养或尿常规,但尿培养周期时间长,且检测出阳性率偏低,因此检测结果有效率、准确度有一定局限性[2]。
尿常规主要对尿液中白细胞、致病菌等有效成分检测,耗费时间短且检测效率高,为临床尿路感染检测诊断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及标准。
文章就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应用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入疑似尿路感染患者总计4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入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法,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影响研究开展相关疾病,如精神疾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②语言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者。
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4~65岁,平均(42.6±4.4)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5~66岁,平均(43.9±4.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尿液常规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关键词】尿常规;泌尿系统疾病;检验
尿液常规分析是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尿液标本检验分析前涉及到多个环节,从医务人员、患者的准备,尿液采集种类,标本转运等过程是在实验室以外完成,头绪繁杂,不是检验人员所能控制的。
为保证检验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的病情。
尿液常规分析前必须坚持尿液检验全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尿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是尿液检验的基础。
现将本院在尿液常规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本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门诊和住院部1023份尿液常规标本及相关资料。
1.2方法:对不正确标本留取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各类型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
2结果
2.1容器的种类及使用情况:尿液采集容器不统一,用不合格的容器111份,占10.9%。
有盖的尿杯907份(89.1%),无盖的尿杯99份(9.7%)。
大便采集容器6份(0.6%),一次性纸杯3份(o.2%),药瓶等塑料容器3份(o.3%)。
2.2 申请单书写出现的问题:尿液常规申请单填写不规范的415份,占40.6%。
部分申请单同时出现几种问题。
字迹潦草359份
(35.1%),错别字43份(4.2%),住院号错误14份(1.4%),年龄错误6份(0.6%),性别错误1份(0.01%),用复写纸5份(25.o%),填写不完整38份(3.7%)。
2.3容器标签的书写问题:容器上的标签填写不符合规范的184份,占18.2%。
部分标签同时出现几种不规范情况:无科室或床号32份(
3.1%)。
字迹潦草197份(1
4.4%),字迹模糊38份(3.8%),标签贴于容器盖子上69份(6.8%),名字错误10份(10%)o
2.4标本留取问题:部分科室在患者留取尿液标本前,医护人员未向患者详细说明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致标本留取不合格的79例,占7.8%,其中标本污染67份(6.6%),量少12份(1.2%)。
2.51023份尿液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检验的时间分布:从采集到送至检验科完成检验时间过长,已超过2h的共510例,占50.1%。
120min 510份(50.1%)o
3讨论
由上述问题可看出,整个尿液采集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可能对尿液常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根据临床实践。
提出解决方案供讨论。
3.1统一尿液采集容器:据统计,使用无盖容器的占9.9%,这类容器容易掉入异物,在标本转运过程中,尿液容易溢出,导致交叉污染,且污染环境,应淘汰。
本院现统一采用一次性有盖的塑料杯,透明、不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的惰性环保材料制成。
具有足够的容积,能容纳50ml以上尿液,圆形广口,直径>4cm,有较大底部以便平稳放置,并在容器有效期内使用。
3.2规范医护人员申请单及标签的书写:据统计,申请单不规范的占40.8%,标签不规范的占18.1%。
该问题使得检验人员在对标本进行编号,录入患者资料时困难加大,导致检测时
间延长。
资料不完整的申请单及标签,达不到标本的识别要求。
因此必须规范申请单及标签的书写:要求医生在填写申请单时,书写工整,资料准确、完整;护理人员填写的标签也应该书写工整,资料准确,具有可识别性。
医院若能够采用信息化系统,实行条码管理,以上问题即可从根本上解决。
3.3正确采集尿液标本:由于医护人员工作不细致,送检的标本被各类分泌物等污染的占6.6%。
这些标本受污染物影响iil,检测结果不能正确反映患者当时情况。
尿液标本采集的质量对尿液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如何根据检测目的采集合格的尿液标本尤为重要。
为了正确采集尿液标本,医护人员应根据检测目的、标本类型等。
121。
口头和书面指导患者正确采集尿液标本及告知注意事项。
在尿液标本采集后,密封好,置于阴凉处避光保存。
3.4控制检测时间,选择适当的标本类型:尿液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h内及时送检。
但为了保证尿ll项测定结果的质量,一定要在尿液标本留取后60min内检测完,这样才能为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131。
从统计结果可看出,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检验时问超过2h的高达50.1%,怎样根据临床的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很重要。
现推荐几种常用的尿液常规标本类型:①晨尿:首次晨尿,即卧位8h尿液。
临床走访,首次晨尿大
多在凌晨6:00采集,采集后2h内不能完成送检及分析,且病房一般无冰箱专门放置标本141。
第二次晨尿,即收集首次晨尿后2-4h 内排泄的尿液标本,但要求患者在前晚22:00起到收集标本止,只能饮用200ml水,以提高细菌培养和有形成分计数的灵敏度[51。
第二次晨尿较为浓缩,可以避免尿液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引起细菌生长、蛋白质分解,而造成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破坏。
如果及时送检,在时间上也能符合检验的要求。
②随机尿:即随时可留取的尿液标本,不受时间限制,标本新鲜易得。
适用于门急诊患者的尿液筛查。
控制好尿液常规标本采集的质量,还需要优化整个流程。
流程应为医生下医嘱,填写好申请单。
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指导患者正确采集标本,并把采集的时间填写在申请单上,护工查对好标本在半小时内避光送至检验科。
综上所述,只有严格执行尿液分析前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尿液标本的质量,提高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正确依据。
参考文献
[1] 邱凤琪.女性患者前段尿与中段尿标本尿常规测定结果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
29(9):1139
[2] 丛玉隆,马骏龙。
邓新立.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i临床应用研究体会.临床检验杂志.2001,19(4):241
[3] 杨翠英.尿液放置时间对尿11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12):1 144
[4] 熊立凡。
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3
[5]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