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案例

合集下载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矽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暴露于硅尘颗粒而引发的疾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工人因长期从事与矽肺病有关的行业,如采石、矿山、建筑和陶瓷制造等,而患上了这种疾病。

本报告总结了一个矽肺病人的案例,包括病史、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信息,旨在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知识。

病例概述:本报告的病例是一位50岁的男性工人,名为张先生,自从20年前开始在一家砂石厂工作。

他每天都长时间接触到大量的石英颗粒,并且在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非常不完善。

近期,张先生开始出现一些呼吸系统相关的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和胸闷感。

病史:根据张先生的病史,他从事有关硅尘的工作已有20年之久。

他曾多次意识到工作场所的环境非常粉尘,但是由于经济压力和缺乏安全意识,他一直未能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除了长期接触硅尘,张先生还从未有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家族史。

然而,他曾抱怨过轻度的呼吸道感染和咳嗽。

症状:除了张先生最近出现的呼吸系统症状外,他还提到他的咳嗽逐渐加重,尤其是在工作时和睡觉时。

他感觉到气短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并且还描述了胸闷感和疲劳的感觉。

此外,他的上肢肌肉力量有所下降,并且容易出现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发现张先生呼吸频率和心率都比正常要高,他的呼吸听诊发现有散在干啰音和减弱的呼吸音。

胸部X光片显示双肺散在性小结节阴影,并在肺尖区发现结节疤痕。

肺功能检查结果表明,张先生的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明显下降。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张先生被诊断为矽肺病。

通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性,并结合石英暴露史和典型的矽肺病症状,确立了诊断。

治疗:针对矽肺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避免进一步的矽尘暴露,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和防护设施;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辅助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对于严重的矽肺病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或肺移植。

结论:矽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长期暴露于硅尘颗粒的工人易受其影响。

尘肺病民事赔偿的案例

尘肺病民事赔偿的案例

尘肺病民事赔偿的案例尘肺病是一种职业性疾病,常见于煤矿工人、石英砂制造工人、建筑工人等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从业人员。

由于尘肺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许多患者和家属提起了民事赔偿诉讼。

下面列举了10个尘肺病民事赔偿案例。

1. 某煤矿工人张某在工作期间长期暴露在煤尘中,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提起了民事赔偿诉讼,要求煤矿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

2. 某建筑工人王某在施工现场连续工作多年,由于长期吸入水泥粉尘,患上了尘肺病。

他起诉施工单位,并要求赔偿医疗费、工伤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等。

3. 某石英砂制造工人李某在工作期间长期接触石英粉尘,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和抚养费等。

4. 某纺织工人陈某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暴露在棉尘中,患上了尘肺病。

她将纺织厂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等。

5. 某煤矿工人刘某在工作期间没有佩戴防护设备,长期吸入煤尘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向煤矿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

6. 某锡矿工人赵某在工作期间长期接触重金属尘埃,患上了尘肺病。

他将锡矿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医疗费、工伤赔偿金和抚养费等。

7. 某陶瓷工人杨某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暴露在陶瓷粉尘中,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陶瓷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

8. 某石膏制品工人王某在工作期间长时间接触石膏尘,患上了尘肺病。

他向石膏制品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和抚养费等。

9. 某钢铁厂工人张某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暴露在金属尘中,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向钢铁厂提起诉讼,要求支付医疗费、工伤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等。

10. 某化工厂工人刘某在工作期间接触到有毒化学品粉尘,患上了尘肺病。

他将化工厂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和抚养费等。

这些案例中,尘肺病患者通过民事诉讼向相关单位索要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等。

【最新】【案例分析】职业尘肺病怎么赔偿-精选word文档 (2页)

【最新】【案例分析】职业尘肺病怎么赔偿-精选word文档 (2页)

【最新】【案例分析】职业尘肺病怎么赔偿-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案例分析】职业尘肺病怎么赔偿职业尘肺病怎么赔偿?在接触粉尘比较多的环境下工作时间长了,容易患上尘肺病或者矽肺病,尘肺病和矽肺病都属于职业病,属于工伤,单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下面这个案例是矽肺二期,鉴定为四级伤残,劳动局、一审、二审作出了如下的判决。

下面jy135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职业尘肺病赔偿案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尘肺病二期赔偿标准【案情简介】申请人林某于201X年3月入职被申请人佛山市三水某有限公司,从事抛光工作,双方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最后一次的劳动合同期限从201X年3月10日起至201X年3月9日止。

被申请人为申请人参加了社会工伤保险,参保标准为1854元/月。

201X年11月9日,申请人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为:矽肺贰期。

201X年12月9日,佛山市三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申请人于201X年11月9日被诊断所患矽肺贰期为工伤。

201X年5月28日,佛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申请人伤残等级为肆级,护理等级不入级。

201X年8月2日,佛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申请人的工伤停工留薪期为1个月。

申请人201X年9月21日至201X年10月13日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治疗,被申请人按1100元/月的标准支付了申请人201X年10月份至201X年3月份的工资,但每月扣除了申请人清洁费5元。

201X年6月5日,申请人以对工作不适应为由,书面向被申请人提出辞职,被申请当天批准了申请人的辞职。

因工伤待遇、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争议,申请人于201X年7月20日向本委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申请人向佛山市三水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要求被告某厂支付住院伙食费、交通费、住院护理费、停工留薪期、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后续治疗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1600000多万元。

职业病案例: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

职业病案例: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矽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职业病,它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矽肺结节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

目前没有特效治疗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为主,搞好防尘措施,对已得了病的患者,立即调离接触粉尘的工作岗位,给予积极综合治疗。

2020年,我市某村办耐火材料厂对116名接触粉尘作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26例被诊断为矽肺,且近一半诊断为Ⅱ期以上。

如此之高的矽肺发病率,严重的健康危害程度,令人震惊,发人深省。

面对严峻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形势,本文对此案例报道并加以分析讨论,试图引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矽肺病例检出情况概述某村耐火材料厂坐落于我市某城区北郊,1971年建厂,属村办企业。

主要产品以生产酸性、碱性及硅酸铝质耐火材料为主。

现有职工300多人,均为本村村民。

多年来,该企业一直未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发布实施后,该企业在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多次督导下,于2020年7月,对接触粉尘作业的116名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查出矽肺和疑似矽肺34人,经对34人进一步观察诊断,有26人被诊断为矽肺,占总检人数的22.4%。

其中:Ⅰ期矽肺14例,Ⅱ期矽肺9例,Ⅲ期矽肺3例。

接尘工作年限最短的为8年,最长的33年,平均21.1年;年龄最小的33岁,最大的65岁,平均48.3岁;男性、女性各占一半。

2矽肺病例原因分析2.1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粉尘危害严重。

据了解,该企业建厂初期,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设备简陋,缺乏必要的防尘措施。

生产工艺多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石大碾干式破碎,人工混料等,导致粉尘严重,劳动强度大。

矽肺

矽肺

病理改变
• 矽性蛋白沉积 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 称之为矽性蛋白;随后可拌有纤维增生, 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病理改变
• 团块型矽肺 上述类型矽肺进一步发展,病灶融合而成。矽结节 增多、增大、融合,其间继发纤维化病变,融合扩展而形成团块 状。该型多见于两肺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
• 肉眼观,病灶为黑或灰黑色,索条状,呈圆锥、梭状或不规则形, 界限清晰,质地坚硬;切面可见原结节轮廓、索条状纤维束、薄 壁空洞等病变。
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
• 3.肺内粉尘蓄积量
肺内粉尘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浓度、分散度、 接尘时间 和防护措施。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
分散度越大,接尘工龄越长,再加上防护措施 差,吸入并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就越大,越易 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在生产环境中很少有 单纯石英粉尘存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多种粉尘 同时存在。因此,必须考虑混合性粉尘的联合 作用。例如,开采铁矿时,粉尘中除含有游离 二氧化硅外,还有 铁、氧化铝、镁、磷等;煤 矿粉尘中除包括游离二氧化硅外,还有煤和其 他元素。
病理改变
• 结节型矽肺 典型病变为矽结节(silicotic nodule)。 典型矽结节横断面似葱头状,外周是多层紧密排列的胶原纤维, 中心或偏侧为一闭塞的小血管或小支气管。有的矽结节以缠绕成 团的胶原纤维为核心,周围是尘细胞、尘粒及纤维性结缔组织, 呈旋涡状排列。
肉眼观,矽结节稍隆起于肺表面呈半球状,在肺切面多见于胸膜下 和肺组织内,为1~5mm的散在矽结节。
诊断
• 对于少数生前有较长时间接尘职业史,未被诊 断为矽肺者,根据本人遗愿或死后家属提出申 请进行尸体解剖诊断者,具有诊断权的职业病 理医师按照《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8783— 88),参考患者生前接尘史和历次拍摄的X线胸 片,综合判断做出病理诊断,交送检单位和由 职业病执业医师组成的诊断组处理。该诊断可 作为享受职业病待遇的依据。

090617-第二章第二节职业病诊断案例(林)

090617-第二章第二节职业病诊断案例(林)

第二节职业病诊断实践一、尘肺病诊断(一)矽肺病诊断案例1.案例患者,某男,44岁。

1985年7月1日至1987年上半年在家务农,下半年在当地小河边淘沙金,1988年2002年12月17日在黑龙江、新疆等地淘沙金,每年2个月至3个月不等。

2002年12月18日至2008年3月15日在某市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从事人造大理石生产工作。

工作时主要用树脂、氢氧化铝、钙粉、二氧化硅、甲乙酮、钴水、消泡剂、颜料等材料搅拌,在混料、配料过程中产生粉尘。

工作场所无通风防尘设备。

每天工作9~10小时。

戴海绵或棉纱口罩防护。

既往身体健康,无呼吸系统传染病史。

无吸烟。

2008年1月2日体检,经照胸片被诊断为肺结核,根据接尘史,不排除尘肺,建议半年后复查。

2008年3月17日至19日痰检3天未发现抗酸杆菌。

PPD(-)。

结核抗体:阴性。

2008年3月31日高仟伏胸片见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双肺见少量散在分布小结节状影,大小多在2~3mm,密度稍高且均匀,边缘清楚。

双肺门结构清晰。

心膈无异常。

2008年7月10日再次复查高仟伏胸片,肺部病变无变化。

职业卫生资料:2008年6月11日某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为:搅拌岗位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4.4mg/ ,游离二氧化硅含2.4%;混料岗位粉尘TWA为3.5mg/ ,游离二氧化硅含2.1%。

患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均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与患者同一车间的20名工人经胸片检查,结果胸片2人发现尘肺病变的X射线改变。

2.诊断分析:(1)患者身份已确认;(2)患者有确切的接触树脂、氢氧化铝、钙粉、二氧化硅等混合粉尘时间5年4个月;(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1~2.4%;(4)实验室检查:痰检未发现抗酸杆菌、PPD(-)、结核抗体(-);(5)高仟伏胸片见两肺6个肺区有一定量的圆形小阴影q影,从右到左密集度分别为1/1、1/1、1/0、1/2、1/2、0/1,总体密集度1级;(6)流行病学调查,同工种工人2人检出尘肺病;(7)资料对照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中的3.诊断原则: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它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第4章 第2节 矽肺

第4章 第2节 矽肺

3)大阴影周围一 般有肺气肿带。
4)大阴影的长经往 往与后肋相垂直, 可以跨越叶间裂。
2 X线胸片表现—大阴影
5)大阴影的位 置和形态不断 变化,往往向 上向内收缩, 肺门往往被牵 拉移位。












2 X线胸片表现—胸膜变化
胸膜粘连增厚,先在肺底部出现,可见 肋膈角变钝或消失;晚期膈面粗糙,由于 肺纤维组织收缩和膈胸膜粘连,呈 "天幕 状"阴影;发生在肺尖出现胸膜帽;侧胸 壁:致密条状影。
2 X线胸片表现—其他


(5)肺气肿: 弥漫性、局限性、灶周性和泡性肺气肿,严重 者可见肺大泡。
(6)肺纹理变化: 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变形、消失。
2 X线胸片表现—其他
(7)肺门: 阴影扩大,密度增高 淋巴结增大 蛋壳样钙化 垂柳状 肺门残根






3.肺功能变化


主要表现: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降低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1.0)减少 ★最大通气量(MBC)降低 ★残气量(RC)增加 正常值:青年人:RC=0.25×VC 中年人:RC=0.30×VC


碧玉白菜
石英玻璃
石英玻璃


一、病因(游离二氧化硅)
3.无定型(amorphous,非晶质类) 主要存在于硅藻土、硅胶和蛋白石、石英熔
炼产生的二氧化硅蒸气和在空气中凝结的气 溶胶中。这类致纤维化作用最弱。 致纤维化作用:结晶型>隐晶型>无定型
硅藻土
硅藻土

矽肺病案例

矽肺病案例

根据调研组这次在马山县开展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马山县自80年代以来赴海南金矿打工的农民工总 数为1001人(其中白山镇752人,百龙滩镇145人, 其他乡镇104人)。截至目前,这些人中已经有 600人进行了体检,诊断出矽肺病患者225人(已 死亡14人),其中,一期97人,二期93人,三期 35人。这些矽肺病患者大多数在40-50岁之间, 目前有一部分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只能做点轻 便的农活或家务活。家里一般有三个孩子,经济 来源主要靠爱人或孩子在外面打工挣钱。
事件原因分析
(一)矿井恶劣的作业环境是导致农民工矽 肺病多发的直接原因。 (二)缺乏职业危害防护知识是导致农民工 罹患矽肺的根本原因。 (三)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主体责任不落实 是农民工罹患矽肺病的主要原因。 (四)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是导致农民工罹 患矽肺病趋势扩大的重要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
农民工群体罹患矽肺病发现与查 明过程
自2003年开始,马山县去海南金矿打工的部 分农民陆续出现咳喘胸憋等症状,经广西 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诊断,确诊为矽 肺病。2005年广西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 院在马山县开展了两次矽肺病流行病学调 查,对在海南金矿打工回乡的348名农民工 进行了体检会诊,共诊断出矽肺病患者140 名,检出率达40.2%。此后,每年陆续都有 去海南金矿打工的农民被检查出患有不同 程度的矽肺病。

尘肺康复成功案例

尘肺康复成功案例

尘肺康复成功案例尘肺是一种因长期吸入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从事矿山、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工人中。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气短、胸闷、乏力等,严重的病例可导致肺功能衰竭、心衰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尘肺病已成为我国劳动者健康的重大隐患之一,因此,尘肺康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尘肺康复方面,我们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

案例一:刘先生刘先生是一位从事采石工作的矿工,由于长期吸入石尘,他患上了尘肺病。

初诊时,他的肺功能已经明显下降,咳嗽、气短等症状也十分明显。

医生建议他尽快停止工作,接受治疗。

刘先生听从医生的建议,开始进行尘肺康复治疗。

治疗期间,刘先生不仅接受了药物治疗,还进行了呼吸康复训练。

通过呼吸康复训练,他的肺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咳嗽、气短等症状也有所减轻。

此外,他还进行了心理治疗,帮助他调整心态,更好地应对疾病。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刘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他的肺功能也有所恢复。

他感受到了康复的力量,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信心。

现在,他已经转岗到了办公室工作,过上了健康、快乐的生活。

案例二:张女士张女士是一位建筑工人,由于长期吸入建筑粉尘,她也患上了尘肺病。

初诊时,她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肺功能下降明显,咳嗽、气短等症状也很明显。

医生建议她尽快停止工作,接受治疗。

张女士开始进行尘肺康复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和呼吸康复训练外,她还进行了营养调理。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她的身体得到了更好的营养补充,免疫力也得到了提升。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张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肺功能也有所恢复。

此外,她还学会了一些自我康复的方法,如适当的锻炼、呼吸训练等,帮助她更好地控制病情。

现在,张女士已经转岗到了室内工作,过上了健康、舒适的生活。

案例三:李先生李先生是一位从事冶金工作的工人,由于长期吸入冶金粉尘,他也患上了尘肺病。

初诊时,他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肺功能下降明显,咳嗽、气短等症状也很明显。

开胸验肺案例法律评析(3篇)

开胸验肺案例法律评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病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尘肺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

在司法实践中,因尘肺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开胸验肺案例为切入点,对尘肺病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评析,以期为我国职业病防治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参考。

二、案例简介2010年,某钢铁公司员工王某因长期接触粉尘,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

经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诊断,王某患有尘肺病。

王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钢铁公司支付相应的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

仲裁委员会支持了王某的仲裁请求。

钢铁公司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的尘肺病与工作环境有关,判决钢铁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三、法律评析(一)尘肺病诊断标准及程序1. 诊断标准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尘肺病诊断标准》,尘肺病的诊断应当遵循以下标准:(1)职业接触史:劳动者有长期接触粉尘的职业经历。

(2)临床表现:劳动者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片、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肺纹理增粗、肺组织纤维化等。

(4)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显示呼吸功能减退。

2. 诊断程序尘肺病的诊断程序如下:(1)劳动者向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提出诊断申请。

(2)职业病防治机构根据申请材料,组织专家进行诊断。

(3)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

(4)专家根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结论。

(5)将诊断结论告知劳动者。

(二)用人单位责任1. 防护措施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尘肺病:(1)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

(3)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

(4)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

2. 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患有尘肺病而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1)支付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

护理疾病查房矽肺

护理疾病查房矽肺

提高工人对矽肺的认识
通过开展矽肺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工人普及 矽肺的危害、预防及治疗知识。
增强工人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工人学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矽肺的 发生。
加强工人的心理疏导
针对矽肺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05
矽肺的案例分享及讨论
案例一:矽肺患者的康复之路
总结词
矽肺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有极大的影响。矽肺的康复之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专业的护理。
详细描述
矽肺患者的康复之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其次,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如呼吸锻炼、运动锻炼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2
矽肺的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评估
呼吸系统
矽肺患者多伴有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评估内容包括呼吸频率 、节律、深度等,以及肺功能
检查的结果。
循环系统
评估内容包括心率、心律、血 压等,以及心功能检查的结果 。
运动系统
评估内容包括肌力、关节活动 度等,以及骨骼肌肉系统的检 查结果。
营养状况
评估患者的体重、食欲、营养 摄入情况等,以及营养相关指
工作环境
评估患者的工作环境,包 括工作场所的安全措施、 工作强度等。
经济状况
评估患者的经济状况,包 括收入、支出等,以及是 否需要经济支持。
03
矽肺的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饮食护理
矽肺患者需要新鲜空气,应经常开窗通风 ,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的环境中。

职业病案例

职业病案例

云南省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

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

工作3年多后,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

为寻求真相,这位28岁的年轻人只好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铁心“开胸验肺”,以此悲壮之举揭穿了谎言。

其实,在张海超“开胸验肺”前,郑大一附院的医生便对他坦承,“凭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

开胸验肺事件始末2007年10月份,X胸片显示张海超双肺有阴影;此后经多家医院检查,诊断其患有尘肺病。

2009年1月,北京多家医院确诊其为尘肺病。

2009年5月25日,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结果为“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

2009年6月,张海超主动爬上手术台“开胸验肺”。

2009年7月15日,媒体介入报道。

2009年7月23日,郑州市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否认公司有责任。

2009年7月24日,卫生部督导组介入。

2009年7月27日,确诊张海超为三期尘肺病。

河南省新密市劳动局认定为工伤,张海超已开始申请伤残鉴定。

2009年7月28日,河南省卫生厅追究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新密市卫生防疫站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郑州市委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

2009年8月,河南省卫生厅通报批评诊断出张海超“尘肺合并感染”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对其立案调查。

通报称,郑大一附院在不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情况下,进行职业病诊断,违反了《职业病防治法》。

此举迅即引起网络舆论热潮。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文章,称问责“开胸验肺”无助“制度尊严”,惩罚开胸验肺的医院是自取其辱。

“张海超事件”之后,郑州市将组织开展职业卫生专项监督检查。

组织人员对张海超及其工友以及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并进行健康体检,建立诊疗救治绿色通道。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职业病危害不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伤害,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欢迎大家前来观看!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篇120xx年起,云南省水富县先后有多名农民工到外地某石英干粉厂务工,返乡后陆续有12人死亡。

今年有关专家对63名村民进行职业病诊断,被诊断为尘肺的达30例。

今年初,国家安监总局对广西马山县进行调查,1985年至1991年共有1001名农民工赴外地金矿打工,在已进行尘肺病体检的600人中,确诊尘肺病患者225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近年已死亡14人。

北京木城涧煤矿的农民工邓麒祥说,“矿上曾有人得了二期尘肺病死了,医生把他的肺掏出来,用大锤都砸不烂,比石头还结实。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篇2苏有海是陕西人,今年44岁。

20xx年,经同乡介绍,他到山西省柳林宏盛大东庄煤业有限公司所属煤矿当掘进工。

20xx年,该公司被山西柳林宏盛聚德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德煤业”)兼并。

20xx年12月,他在工地上发生了一次事故,却意外得知自己患上了矽肺病。

20xx年12月2日19时许,苏有海在矿井下工作面打锚杆时,衣服不慎绞在钻杆上,锚头打了他的胸口。

苏有海说:“开始我只觉得很痛,以为没什么事,吃点药就好了。

”但过了一两天,他发现胸口越来越疼,于是就到山西大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确定他右侧第八肋软骨折。

其后,聚德煤业为他支付了医药费。

经过一段的治疗,苏有海觉得胸部的疼痛感不减反增,甚至呼吸也出现不畅。

山西大医院的医生对其做了进一步检查,确诊其患上了矽肺病。

医生说这种病是由于苏有海长期在矿井下吸入有害气体所致,属于职业病。

带着这份诊断书,他向聚德煤业提出索赔,要求进一步治疗,聚德煤业以苏有海在公司所属矿井中工龄只有18个月,不可能患职业病为由拒绝。

一筹莫展的苏有海找到山西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闫艳军等两位律师为其提供了法律援助。

中国法律职业病案例(3篇)

中国法律职业病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李某,男,35岁,某钢铁厂工人。

自2008年进入该厂工作以来,一直在炼钢车间从事炼钢工作。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李某长期接触高温、噪声和有害气体,导致其身体出现多种职业病症状。

二、案件经过1. 症状出现李某在工作中逐渐出现头痛、乏力、咳嗽等症状,但他并未重视,以为只是普通的工作疲劳。

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愈发严重,李某开始怀疑自己可能患有职业病。

2. 就医与诊断2019年,李某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和“职业性哮喘”。

医生指出,李某的职业病与其长期从事炼钢工作,接触高温、噪声和有害气体密切相关。

3. 维权之路得知自己患有职业病后,李某向厂方提出了赔偿要求。

然而,厂方却以种种理由拒绝赔偿,称李某的症状并非由工作原因导致。

李某不服,于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仲裁结果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了李某的仲裁申请,并组织了调查取证。

经过调查,仲裁委员会认定李某的职业病确实与工作环境有关,厂方存在过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仲裁委员会判决厂方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共计人民币10万元。

三、案例分析1. 职业病防治意识不足李某的案例反映出,许多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意识不足,不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的危害。

因此,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措施。

2. 企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厂方在李某的案例中,存在未按规定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未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培训等问题。

这说明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切实保障员工权益。

3.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李某在维权过程中,厂方以种种理由拒绝赔偿。

这说明我国在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上仍有待加强。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

化工厂粉尘职业病案例

化工厂粉尘职业病案例

化工厂粉尘职业病案例
典型案例
陕西一小镇某村是“尘肺病”村,至2016年1月,被查出的100多个尘肺病人中,已有30多人去世。

起因是上世纪90年代后,部分村民自发前往矿区务工,长期接触粉尘却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医疗专家组在普查和义诊中发现,当地农民对于尘肺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一无所知,得了病后认为“无法治疗”,很多患者只是苦熬,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专家解读
尘肺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种,以砂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尘肺等最为常见。

尘肺病起病缓慢,一般接触一年或几年后才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难以发现。

随着病变发生,逐渐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并伴有喘息、咯血、全身乏力等症状。

一旦患上尘肺病,即使脱离了粉尘环境,部分患者病情仍可继续恶化,且容易发生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慢性肺心病等并发症,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粉尘的接触行业有哪些?如矿山开采,是粉尘危害最严重行业,最多的工种是凿岩工、放炮工等,在煤矿业主要是掘进工、采
煤工、搬运工等。

其次,是机械制造、冶炼、建筑材料、筑路业、水电业等。

职业病案例

职业病案例
典型案例
陕西省山阳县石佛寺、晏马乡44名青壮年民工, 从1992年起陆续到陈耳金矿打工,于2001年提出体 检要求,商洛市防疫站根据两次民工体检结果,参 考金矿坑道作业现场粉尘检测结果,确诊32人患有 尘肺病,平均年龄32岁,粉尘作业6、7年,甚至2、 3年就患上尘肺病。其中28人为Ⅱ期以上重病患者, 发病率高达73%。另有2人在等待鉴定结果中死亡, 1人没有进行尘肺诊断就已死亡。 陕西省洛南县陈耳金矿1987年建成,每年产黄金 1000多公斤,是洛南县的支柱企业。金矿有十几个 采矿道,常年承包给私人,由包工头组织民工开采 矿石,矿上再以120元/吨的价格收购,每个坑道大 约有20多个民工昼夜轮流干活。坑道内2、3米外的 两个100瓦灯泡不见光芒。
多年来我区职业中毒病例一直呈散发趋势,近几年
来,这种大群体、多病例的情况不断出现。
典型案例
震惊全国的“正己烷”中毒事件。 几年前,南方某沿海地区发生了一起“正 己烷”中毒事件:某电子厂共有76人中毒, 原因是企业没有如实把“正己烷”的毒性及 其如何预防告诉职工。该厂使用的某进口品 牌的有机溶剂标签上明确标明:该化学品可 致不可逆的肢体残疾,但工厂老板却把这些 标签全部撕掉,故意隐瞒毒性,使工人没有 任何警惕性,有些工人甚至用正己烷洗手、 洗饭盆(正己烷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吸收),出现了中毒症状还以为是得了怪病 ,而类似的中毒事故在全国也屡屡发生。(
我区赤峰市农民工群体患职业病事件
这个严重的职业病事件的发生决非偶然。1994年—97年, 松山区防疫站曾几次去钼矿进行粉尘浓度的监测,钼矿均不予 配合,以多种理由进行搪塞和阻挠,并利用停产停电等方式使 监测工作无法进行,才导致惨案的发生。 据患病农民工和家属反映:有的死亡病人到死都不知道 自己得的是什么病,还以为是得了什么怪病;有一家4个儿子 都在钼矿打工,都得了矽肺病,由于病魔缠身,花钱吃药又不 能干重活,患病农民工的家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窘境。 他们说:“巷道里满是凿岩飞起的粉尘,喉咙发干,呼吸困难 ,由于粉尘弥漫,5米远的灯泡只看到一个小红点儿,当时我 们根本不知道在这种条件下干活会得上矽肺病,而老板也从来 没有告诉过我们……”。 2002年8月,拖着伤痛病体的农民工和死者家属开始上访。 几经周折,长达4年,人大出面了,当地政府和各级工会也都 行动起来了,甚至还惊动了最高人民法院,终于有了结果:获 赔230万。Fra bibliotek典型案例

一起矽肺病案例

一起矽肺病案例

一起矽肺病案例
2004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
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

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

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

发病的原因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

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

职业病案例

职业病案例


相同的打工经历、相同的病状,使民 工们意识到自己患的病与轧砂有关。 2001年10月1日,民工王玉晨 自费到无锡煤矿医院体检,被告知已 患矽肺病四期,他赶紧把消息告诉了 还在当地轧砂的工友,有四五十人跟 着检查,无一例外都患了此病。后经 无锡市肺科医院诊断,商城县159 名患矽肺病民工中,一期的13人, 二期的43人,三期的46人,四期 的达57人。民工该向谁索赔?

在宜兴打工的这一批商城民工,很多只 是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不知 得了什么病,也不知是否与自己所干的 工作有关。有的病情还越来越重,并且 先后已死亡5人,其中,四顾墩乡朱裴 店村刘心祥老汉3个儿子刘大会、刘大 华、刘大中相继在1999年和200 1年死亡,最大的38岁,最小的才2 9岁,老两口领着大儿子的一个女儿、 二儿子的一个女儿、三儿子的一个儿子 凄苦度日,二儿媳、三儿媳也改嫁了他 人。
职业病案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世纪90年代初,宜兴东镇 部分农民利用山上的石英石和简陋 的加工设备,把石英石轧成大小不 等的石英砂销售,由于工业需求量 不断增长,石英砂价格也一路飙升, 小砂厂开始雇用外来工。由于砂厂 的工资几乎比别处高1倍,河南省 商城县四顾墩、苏仙石等乡的农民 先后有200余人来到 东镇打工。

他们打工的私人石英砂厂的厂房里,未配 备任何防尘装置,更无防尘面罩,机器一 响粉尘漫天飘扬,3米内不能见人。在这 种条件下,民工每天作业15个小时以上, 休息时鼻孔一捏就是一团粉球,嘴里也是 浓稠的黄痰。据专家介绍,这种粉尘为二 氧化硅,长期吸入会引发职业病——矽肺 病。患了此病,肺孔堵死,肺叶僵硬。病 人感到气短、胸闷、咳嗽和乏力、失眠、 食欲减退等,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目前, 全世界也没有能治愈矽肺病的特效药。患 了矽肺病,几乎等于被判了死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矽肺病是工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确诊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最后,根据工伤认定的等级向所在单位申请工伤赔偿。

矽肺退休工艰难维权
洛阳17名退休工人在工作期间先后患上肺矽病,退休后在医疗、工伤、补助等方面的待遇一直难以落实。

无奈之下,这些在共和国建设中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者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将单位告上法庭。

近日,洛阳市涧西区法院对这起劳动争议案件做出判决,作为被告的用人单位赔偿刘宝贵、苏贤等17名矽肺病退休工人伤残补助金等共计178809元。

接到这来之不易的判决结果, 17名老工人个个老泪纵横,他们终于依法保护了自身在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患病退休待遇难落实17名工人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痛苦。

刘宝贵是一名19 49年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在共和国建设时期,他辗转祖国大江南北,从哈尔滨到沈阳、银川、成都、舞阳、洛阳等地,先后参加了酒泉钢铁公司、洛阳铜加工厂、西南铝厂、舞阳钢铁厂、焦作铝厂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企业的建设,在劳动中撒下了辛勤的汗水。

19 76年,身体状况急剧下降的刘宝贵,经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矽肺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19 82年退休。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矽肺患者有工伤待遇,每年还要检查身体,医生认为这病没法彻底治好。

退休后他的收入不多,家里状况也不好,两个儿子都是工人,厂里效益不好,小儿子两口还下了岗。

屋漏偏遭连阴雨,由于他所在的单位效益每况愈下,应得的待遇也无法落实。

他说:“厂里不给矽肺病人应该有的待遇,不给报销医药费,生活都成问题,别说治病了。

”无奈上法庭老刘等17名老工人的所在单位是中国有色金展六冶机械化工程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六冶建设公司,近年来,企业经济上比较困难。

面对老刘和17名老工人一次次地找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可事情一直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今年初,他们郑重地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

仲裁委员会裁决用人单位按照伤残等级分别向他们支付1870元、2280元、2520元的伤残补助金,拖欠的医药费分期分批予以报销。

老刘等17名老工人不服仲裁,一纸诉状将中国有色金属六冶机械化工程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六冶建设公司推上了被告席。

庭审中,刘宝贵等人诉称:我们均系二被告的退休工人,在职期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矽肺病,从19 80年开始相继退休,后经有关部门鉴定为职业病,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性规章的规定应享受工伤待遇。

但是二被告却不执行,致使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

现请求法院判令二被告偿付原告退休以来的残疾补助金、伤残抚恤金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偿付原告退休以来工资上调时井下津贴未上涨的部分;为原告报销长期拖欠的医药费;从2002年起按《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向原告发放工伤补助及按洛阳市“市政【19 9 1】328号文件”等四条发放残疾补助金。

六冶机械化工程公司辩称,他们同意给付原告伤残补助金,但伤残抚恤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针对在职职工的。

井下津贴已经计入原告的工资中,原告要求退休以来工资上调时井下津贴未上调的部分,无法律依据。

企业长期效益不好,答应在年底前付清医药费。

最终讨公道法院在调查中确认: 2001年,经洛阳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原告刘宝贵等人分别为二级至四级伤残。

被告六冶机械化工程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洛阳市19 9 9年职工平均工资为6881元。

除原告马启旺和赵鹏19 9 9年的退休工资达到当年洛阳市职工平均工资的75%外,其余15名原告19 9 9年退休工资均未达到此标准。

法院认为,原告刘宝贵等人在退休前因工患上不同程度的矽肺病,现又经鉴定为职业病,应该享受相应的工伤伤残待遇,其医药费被告六冶机械化工程公司也应当给予报销。

根据洛阳市“洛市政【19 9 1】328号文件”规定,原告要求从19 9 2年1月起支付残疾补助金,应予以支持。

2001年1月,原告等人经鉴定分别为二级至四级伤残,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其要求的伤残抚恤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也应予以支持,但在领取伤残抚恤金时,其工资应当停发。

原告刘宝贵等人自19 80年后相继退休,已按月领取了退休工资,原告主张伤残抚恤金,不再予以支持。

原告要求退休以来工资上调时
井下津贴未上涨的部分,因无相关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和“洛市政【19 9 1】328号”文件有关规定,判决:一、被告六冶机械化工程公司于判决生效30日内,支付原告刘宝贵等17人伤残补助金229 9元至1853元不等。

二、被告六冶机械化工程公司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原告刘宝贵等17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740元至12024元不等。

三、被告六冶机械化工程公司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将原告方所持医疗费票据审核后给予报销。

四、从2002年2月起,被告六冶机械化工程公司让原告享受工伤待遇,按月增发伤残补助金。

五、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17名矽肺病退休工人依据法律为自身讨回了公道。

虽然企业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劳动者因工伤残的各种补助、治疗费用是不能也不应该拖欠的。

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广大劳动者在劳动中的身体健康权将得到法律的切实保护。

同时,社会也要做好宣传工作,使更多的劳动者能够依法保护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保护自身的健康。

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能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