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的地理背景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一绪论0.1.1.“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文先天素质的“质”相对。
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
②《论语雍也》曾说:“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化”的本义:改易。
①易学著作《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指的是自然的生成演化。
3.文化:①最早合成一《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②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③翻译: culture。
0.1.2.广义文化与狭的定义。
1.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
②《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2.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0.1.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例如农具。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观念:诸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2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节课官方笔记目录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二、本章/教材结构图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四、配套练习题五、其余课程安排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课件内容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一)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中国领土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尚书·禹贡》篇。
(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如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建筑,长江流域的干栏式结构建筑。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燕齐地区神仙崇拜、明清晋商的盛行、扬州的繁华等都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三晋之地(韩赵魏)多法家人物,齐国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
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如桐城以文章扬名,桐城派的方苞、姚鼐(nài)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清朝时期浙东一代重史学,受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代崇尚经术,受戴震的影响。
还有“吴学”、“扬州之学”等,都与典范人物有关,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一)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
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二十四正史中,较为全面地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在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一书中的《货殖列传》。
(二)先秦时期的几个重要文化区域1、四大基本经济区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将天下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
0321 中国文化概论 复习资料 第一章 正式版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生产生活1.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重要观点: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2.古代保护资源的措施:①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②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鱼类繁殖。
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安排在秋季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③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④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⑤由政府提倡和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⑥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广布的牧马场地。
3.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4.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
5.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
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
6.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
疏凿了以宋都汴京为中心的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共称通漕四渠。
还开通了北起通州,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
7.片面的重农思想造成了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了更加严重灾难性后果,对长江、黄河以及淮河也有越来越大的危害。
地理1.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
3.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4.中国地形地势特点:①处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②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a.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中国文化的形成背景
一、中国文化的形成背景1、地理背景:大陆型国家●海洋城邦国家,国土狭小,以商业贸易立国,则具贸易的精神、商业的性格。
●领土国家,幅员辽阔,以农业立国,则具耕作的精神、农业的性格。
2、经济背景:以农为本孟子(儒家)重农思想核心3、政治背景: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宗法血缘关系尊卑长幼权力和财产的分配与继承制度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4、科技背景:实用科技+直觉思维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黑火药--唐末印刷术--宋毕升造纸术--汉蔡伦司南--黄帝时期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大陆环境,决定了时空意识的封闭性;2、以农为本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变异观上的保守性3、“宗法”、“集权”政治,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倾向,也就是政法理念的伦理性4、实用性、技艺性的科技背景,决定了文化的“了悟”特色,也就是科技观或世界观上的直觉性。
三、多元文化与多重性格1、诸子百家儒家:文化人的学派。
道家: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兵家:战争谋略研究。
墨家: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法家: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名家阴阳家2、孙老韩辩证法与国民理性趋利避害的“利害理性”第三讲中国传统哲学●五行说、八卦说、阴阳说,包含着最朴素的哲学思想。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
古人用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是多样统一的●“五行生克”表示物质基本形态的变化及变化方式,即相生(促进)与相克(抑制)。
这是一对矛盾,矛盾任何一方又可分为两方面,于是有:“我生”、“生我”、“我克”和“克我”四种变化。
后天八卦的排列顺序及涵义●震巽离坤兑乾坎艮儒家和道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资源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以及后来的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
3、三教交融形成宋明理学●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三教交融,形成宋明理学。
●儒学——教化百姓;道学——修身养生,理学——规范天下;佛学——安抚民心。
仁的具体内容第一,孝悌为仁之本第二,忠恕为仁之道第三,“恭、宽、信、敏、惠”实现仁的五种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及笔记总结)
第一章古代中国概况第一节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地理环境】农耕生产是其主要的经济方式。
中国的古代文明,其性质是农业文明,这是一种早熟型的人类文明。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延续没有中断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结构是“多元一体”的。
中国文化以我为主。
【先秦文化】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展由萌芽到初具体系规模的时期。
夏、商、西周史称“三代”,“三代”是统一的、宗法性的王权专制国家形成发展的时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早期文化大发展并形成初步体系和规模的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促成了战国时期经济的大发展。
【先秦文化】秦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无论是疆域的开拓,还是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文化发展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层次,尊奉法家思想,并实行博士官制度,试图调和法家思想与黄老、儒学的关系,但终究由于法家思想的偏狭和酷刻,最终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惨祸,归于失败。
汉朝初立,但这毕竟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
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学受青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的价值观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灵魂。
汉代还产生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宗教——道教。
儒学与道教一雅一俗,一上一下,遥相呼应,对中国的传统社会持续地发挥着文化教化功用,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巨大作用。
秦汉还是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化】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士族文化的兴盛和民族间文化的冲撞和融合。
玄学是士族的学术化。
玄学清高孤傲,清通简要,精妙雅致,超凡脱尘,是士族形象的学术化。
摆脱了汉代经学庸俗实证的特点,进入了重抽象思辨的玄妙境界。
【隋唐文化】在学术文化领域,儒、道、佛三家思想竞相斗艳。
在“三教合一”的基础上建立了此后宋明理学的体系。
隋唐文化以其宏大的气象向世界展现了它的自信。
【宋辽夏金元文化】与北宋卑弱的对外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文化的兴盛发展。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 二章
(2)从《尚书·洪范》到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
在殷周时期,与阴阳观念同时流行的还有五 行思想。五行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 篇:
反映在精英文化中,则是“求久”观念应运 而生。反映在民间心态中,便是对用具追求“经 久耐用”,对统治方式希望稳定守常,对家族祈 求延绵永远。
第三节 社会政治结构 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以血缘宗法为中心的社会结构
宗法制度 专制制度
1.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 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 义务的法则。
经济多元融合与民族多元融合是一个主题的 两个侧面。在中国,一般来说,汉族是农耕的主 体,少数民族是游牧的主体,农耕与游牧的交流, 也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共同创造丰富多 采的中华文化。
在经济多元融合和民族多元融合的大背景下, 才有文化的多元会通,形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 “会通之学”的特色。儒学、道教、中国化佛教 的形成发展都是如此。
2、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相交融
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构成了中国古代 经济的主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也构成了中国 古代文明的主体。
正是农耕与游牧的互通,互补,促进了农耕 人与游牧人的相互交流。
中国的农耕和游牧两大经济区类决非自我封 闭的系统,而是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 互市等等途径,彼此交流,互相融合。
(2)分封制度
西周分封制度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 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实 行的,从宗统上说,周天子是天下大宗,族权与 政权互为表里,宗族与国家一体同构。
(3)宗庙制度
上古时代,社会上最重要的有两件大事,一 是奉祀祖宗,二是征伐不臣。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全文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全书框架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六讲第五章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四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五节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1.儒家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 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三基德或三母德。
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 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 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强调后天修养对加强个 人道德修养无比重要。
孟子又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所谓的“五伦十教”。
“仁”为众德之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即中国封建伦理的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 义、礼、智、信。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
①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 君臣、朋友。
“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二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二 主讲:宋看山课本介绍指定用书:《中国文化概论》(2015年版) 主编:王宁出版机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专业代码:0032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通过方式: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题型介绍题型题数题分单选3030多选510名词解释510简答630论述220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二讲第一章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二、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三、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文化得失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一)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中国领土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尚书·禹贡》篇。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如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建筑,长江流域的干栏式结构建筑。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如燕齐地区神仙崇拜、明清的晋商的盛行、扬州的繁华等都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中国文化生成背景课件
2.农耕经济土壤
周代以来,历代王朝都把重农作为治国之道。 以农立国的国策大大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发展。 农业经济是中华文化形成的土壤,所以农业 文化也就决定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心理。
中国古代的人们渴望定安,厌弃战争,向往 太平,反对暴力。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 守田园是广大农民的统文化
讲授:肖芃
三、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 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的地理 环境﹑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特殊 性,最终促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中国传统文 化。
1.地理环境
中华民族自古生存于东亚大陆。它东南是海 洋,北近冻土带,西是戈壁沙滩,西南为青 藏高原。其间地形复杂,流域繁复,气候类 型完备。地势是由西北黄土高原向东南依次 而低分布。有松花江、辽河、黄河、长江、 珠江等大江大河;山岭高峻,河流纵横;气 候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南经亚热带直至热带, 北至亚寒带。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社会,从先秦到明 清,尽管社会形态有所变化,但以血缘 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结构却长期沿袭未变。
自考汉语言文学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2官方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官方笔记•精讲2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思维导图地理与人群分布 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古代叫自然方面的作为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古代改造自然的一些失误二、知识点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着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
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限于它的地理条件;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深。
同时,地理对人文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的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其间还有复杂的中介内容。
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知识点U 地理与人群分布☆☆☆1历史上的人群分布(1)地理特征①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一一亚欧大陆的东部,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领属的海疆更是辽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又称中国南海)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其中东海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o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 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1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文化得失(2)人群分布①东北壬原的西侧是大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脉。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
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的人群,如鲤卑、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区域。
②蒙古高原,历来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
③华北平原有黄河和海河水系,东部还有泰沂山地,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农业,是汉民族的聚集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也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
④黄土高原地带,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置地之一。
这一地区,是四塞之地,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就,可谓表里山河!⑤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谷地,即汾河谷地。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及第一章样本,完整版11页)王宁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第五节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第三节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第二节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第二节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四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五节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六节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第三节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一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第二节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第三节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绪论“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文化背景篇(农业)
二、民族、人口
(一)民族 1.中华民族是多种民族、多种来源。 2.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
成为主体民族。 3.少数民族在开发建设边疆地区方面做出
贡献。
(二)人口
中国历史上人口变化的特点有三个: 1.人口众多。汉代、北宋、清朝人口数量一直占
世界三分之一。 2.人口分布不均衡。南和北7:3变为4:6。 3.人口迁徙频繁。 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变
2.水道和水系的变迁。黄河 3.海陆变迁。沧海桑田。 4.黄土高原的变迁。水土流失使原来的“塬”日
渐缩小,地形破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 5.沙漠的变迁 。
关于黄河的谚语、名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回头。 /黄河清,圣人出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
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 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 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 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三)地形地貌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湖泊的发育和消亡。据统计,中国近30年来消 失的湖泊共计243个,新疆消失湖泊数量最多, 一共62个。
了奴隶社会阶段 。例如匈奴族。 第三,分庭抗礼进取中原时期。北方游牧
民族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辽金夏元。
昭君出塞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生活 方式
2.
游
牧
居住
文 明
方式
与
农
耕
文
明 的 对
饮食 方式
比
思考题
(1)生活方式:采集—渔猎 (2)饮食生活:谷物为主—肉食为主 (3)居住方式:固定、安居—移动、流浪 (4)主流观念 农耕文明是循规蹈矩、温和善良 … … 游牧文明是大胆、勇敢、强悍、创新 … …
自考口袋笔记0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21-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依据目录绪论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第五节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第三节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第二节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第二节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四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五节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六节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第三节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一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第二节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第三节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绪论“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化”的本义是改易。
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
)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第一章中华文化生成的背景
第一节 中环境 二、中华文化生成的边缘地理环境 三、地理环境对中华文化生成的影响
(一)、使中华文化得以独立发展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绵绵数千年,中国文化 始终没有发生断层,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始终呈放射 状影响周边的各族各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既使是周边的少数民 族入主中原,也往往被同化
(二)、使中国人形成了狭隘的文化世界观
由于长期生活在狭隘、封闭的环境中,直到明代耶稣 会士东来之前,中国人的世界观极其狭隘。历代封建统治 者皆以天朝上国自诩,认为中国是世界的文明中心,并以 自我为圆心,将外部世界划分为两个同心圆:一个是朝鲜、 越南、尼泊尔等朝贡国家;一个是更为荒远难稽 、偏处化 外的夷狄。这种浅陋的地理知识,强化了“中国中心论” 的文化世界观,形成了民族畸形的对外心态。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2)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2)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
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自西向东形成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状: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
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历史上,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
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四川盆地——西南夷(南);古巴人、氐人、羌人(北);汉人(盆地中央)。
黄土高原地带——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蒙古高原——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
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
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
其次是地理通道七通八达,形成了便当的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
著名学者竺可桢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又暖变冷。
他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暖期(前3000-前1100)、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寒冷时期(1400-1900)、“仪器不雅测期”(1900- )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
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水田小学韩平会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1.识记中国地势及地形特点。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2)从青藏高原往北往东,是第二阶梯,最南端的云贵高原,它的北部是四川盆地,再往北赵趆过秦岭是黄土高原。
(3)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
黄河在东西方向横穿黄土高原。
黄河的东侧是山西高原。
(4)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太行山中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5)太行山北端是东西向的燕山山脉,再向北趆过蒙古高原东侧一段多山地区,就是东北平原,东北平原的西侧是大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脉。
(6)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接壤,华北平原直接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
2.识记气候变化大势。
(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具体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
竺可桢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温暖期,这个时期的下限正好是商朝末年。
第二个时期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为寒暧交错期,这个时期是西周到明朝的初期。
第三个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这个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桢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第四时期从1900年开始,竺可桢称这为“仪器观测期”。
3.领会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首先,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长江黄河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而汉水、淮河更是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社会的和谐
建筑 绘画(情境合一) 中医
中国建筑
易传》是解说《易经》的著作,强调阴阳对立统 一。它认为任何事务都含有刚健和柔弱两种属性, 阳为刚,阴为柔。中国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即 背阴相阳。按传统习俗,居中面阳为尊,面东西 次之,面北为卑。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 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 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 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 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 神
(一)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三)中西文化精神比较
(一)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地理环境 农耕经济 社会结构
地理环境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华夏中心主义的 心理定势) 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中国文化具有超 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荀子:君者,舟也,庶者,水也。 北宋张载宣传“民胞物与”,朱憙则认为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
远鬼神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 本位,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 鬼神信仰置于其后。可以说,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孔子的观点
孔子虽然承认天命,而怀疑鬼神。他说:“务民 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 语· 雍也》)认为人生最终要的是提高道德觉悟, 而不必求助于鬼神。 孔子更认为应重视生的问题,而不必考虑死后问 题。《论语》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 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先进》)孔子对鬼神采取存疑的态 度,既不否定,亦不肯定,但认为应该努力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必向鬼神祈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的地理背景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遗产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
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
“方志时期”又称为寒冷时期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那边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这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器”九州:对广大地域自然区域的不同,古代人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保存在{尚书}中的{禹贡}篇,就代表着古代人的认识。
这份文献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尽地利之教:是先秦时期魏国的李悝宣扬的一种对土地深度利用的方法,其由政府监督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现出集约经营的特点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开封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河)、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是自西向东构成了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
第一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
第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海拔50米。
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气候变化大势著名学者竺可桢在{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指出气候大势是由暖变冷的四个时期:1、温暖期(前3000-前1100)2、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3、寒冷时期(1400-1900)“方志时期”4、“仪器观测期”(1900-现在)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存在地理通道的优势。
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
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
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称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
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
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止痛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化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
在中国,战争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合。
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天下一大统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天下大一统的观念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统治者追求统一而逐渐形成的。
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
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则已十分清晰。
大体从商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赂。
周王朝对于那些千里之外的人群,虽不强迫他们服从自己,但要求他们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
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
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则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经起过重要作用。
“地缘”特征和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地缘: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等。
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枣园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们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
在短暂的停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
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情况再重复一次。
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在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反战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
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
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了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
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广大地域影响了“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地缘特征影响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古代的“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衮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形成区域文化的因素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
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
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和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业交错区的大致界限(四大基本经济区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1、“山西”(关中)地区2、山东地区(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3、龙门—碣石(以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代)以北农牧交错地带4、江南地区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况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状况已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状况大不相同。
如秦汉时属于“东楚”的丹阳,毗陵,吴郡等荒凉之地,到唐初已经属于“人物本盛,小人资于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厘列肆”和“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的开化之地。
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人文,物产的都会。
有些地方因为新的文化因素注入而改变习俗,如佛教的大规模传人和道教的发展,都使南方许多地区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但有时外在条件的变化,又可以使一个地方的经济及附着在经济之上的文化现象兴衰起落。
如唐高祖李渊时,曾联合儒,道反佛,甚至采用强制措施,使“数盈十万”的“天下僧尼”,都请令匹配“,”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
由此说明地域文化是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的。
尤其是初唐时期儒,道,佛的地位谁先谁后之争,虽然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但在争论中却往往产生了意外的学术文化新成果。
由于争论涉及一些根本教义和若干理论问题,诸如天命与自然,有神与无神,人世与出批等等,因此就大大促进了我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化艺术的发展。
可以这样说,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是在北方文化的影响下繁荣起来的,是多种文化思想不断发展,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综合文化。
再加上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海外文化的输入,使得初唐的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地域文化的作用(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文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古代起到保护环境的措施1、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2、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渔网,以保护鱼类繁殖。
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安排在秋季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3、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4、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5、由政府提倡和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6、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先秦魏国“尽地利之教”;汉武帝时期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2、水利的兴修:既关系农业的兴衰,又关系环境的美恶。
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3、运河的开凿:春秋战国至清朝后期的运河的开凿历史古代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土地的过当开垦、树木资源的过量开采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
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湖泊渐趋淤塞,而最终导致他们淤平的黄河挟带的大量的泥沙。
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为害更加严重。
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之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
明清统治者片面地白虎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难。
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黄河由母亲河变成灾难和,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
正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知道,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