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传送带模型1
传送带模型专题1—水平传送带
(一)水平传送带
一、传送带静止,物块以v0滑上传送带左端
f
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 关键: 能否到达另一端甚至离开传送带? 关键点:
v0 2 gL
二、传送带以v顺时针匀速运动,物块从传 送带左端无初速释放
f
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 关键: 加速到右端是否已共速? 关键点:
v 2 gL
v
v2 L v 2 g g v
v
v 2 L 2L 或 或 g g v
2 2
2 gL
2L g
v
v v v g 2 g 2 g
vt L
mg vt L
vt L
不超过(2L 2 R)
1 2 mgl mv 2
mg vt L
v 2 gL
通过计算达到共速时的位 移,与传送带长度进行比较, 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答案:(1)
3s
(2)
16J
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用于增加物体动能及转化为内能。
三、传送带以v顺时针匀速运动,物块以v0滑 上传送带左端
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 关键: 若加速,到右端是否已共速? 若减速,到右端是否已共速?
关键点: v v 2 2 gL 0
vt L
0
0
vபைடு நூலகம் v
v02 v 2 v0 v v 2 g g
L vt
mg L vt
v0 v 2 2 gL
mg vt L
0 v0 v 2 2 gL
mgl
v 2 2 gL v0 v
mgl
v 2 2 gL v0 v
v 2 gL
传送带模型公式推导
传送带模型公式推导水平传送带模型1、传送带以速度v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度的放一个滑块,设传送带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下图。
分析:对滑块受力分析可知,开始由于滑块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导致滑块相对传送带会向左运动,所以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使滑块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μg,如果传送带足够长,滑块将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然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中滑块加速的时间t=v/μg。
(1)当传送带足够长,滑块将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2)当传送带长度不够,滑块将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传送带的临界长度L=v/2μg。
2、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上,放上一定速度的物块,物块初速度水平向右,设传送带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下图。
分析:因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物块和传送带之间的速度大小有关,这种情况肯定得分情况讨论。
(1)如果V物>V带,物块开始将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果传送带不够长,物块将一直减速到传送带右端;如果传送带足够长,物块将首先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然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
(2)如果V物<V带,物块开始将向右做加速运动,如果传送带不够长,物块将一直加速到传送带右端;如果传送带足够长,物块将首先加速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然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
3、逆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上,放上一定速度的物块,物块初速度水平向右,设传送带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下图。
分析:像这种也要分情况讨论。
(1)当传送带较短时,物块将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到传送带的右端。
(2)当传送带足够长时,物块先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为零,然后反向做加速运动,直到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然后一起向左匀速运动。
思考:如果开始物块在传送带的最左端,传送带也是足够长,那么物块的运动情况如何?答:如果物块在最左端,物块先向右做匀减速到零,如果V物>V带,那么物块向右减速到零以后,将向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左运动到最左端。
专题5 水平传送带模型(课件) (27张PPT)
07. 典例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解析】A.开始时行李的加速度为 a g 2m/s2 ,当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时的时间
t1
v a
0.2s
,运动的距离
x1
v 2
t1
0.04m
,共速后行李
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加速度为零,
则选项
A
错误;
B.该行李到达
B
处的时间 t
t1 t2
t1
L x1 v
如图,传送带从A到B长度为L,以v0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从A端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试分析滑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
v1
v0
A
B
04. 分类讨论1:v1<v0
传送带 长度
传送带 不够长
传送带 刚够长
传送带 足够长
滑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景
v0
v
v0
v0
v
v0
v0
v0 v0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滑块运动情况
滑块一直 做匀减速
滑块一直 做匀减速
滑块先做匀 减速后匀速
滑块运动的v-t图像
v1 v v0 vv01 v v1 v v0
tt tt
t1 t t
06. 典例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例题1】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 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0.4m/s的恒定速率运行, 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 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到B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李的加速度大小一直为2m/s2 B.该行李经过5s到达B处 C.该行李相对传送带滑行距离为0.08m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才能到达B处 【参考答案】D
传送带模型——力荐
传送带模型❖传送带模型有两种: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一)水平传送带【情景1】无初速度在水平传送带上释放滑块传送带长度滑块运动情景滑块运动情况滑块v-t图像传送带不够长传送带刚够长传送带足够长◆注意:滑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获得的最大速度不大于传送带的速度。
【情景2】与传送带同方向一定的速度释放分类讨论: (1)若v1<v0(2)若v1>v01、与传送带具有同向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分析(v1<v0)传送带长度滑块运动情景滑块运动情况滑块v-t图像传送带不够长传送带刚够长传送带足够长2、与传送带具有同向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分析(v1>v 0)传送带长度滑块运动情景滑块运动情况滑块v-t图像传送带不够长传送带刚够长传送带足够长◆注意:滑块在传送带上减速时,减速后的最后速度不小于传送带的速度。
【情景3】与传送带具有反向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分析3、与传送带具有反向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分析传送带长度滑块运动情景滑块运动情况滑块v-t图像传送带不够长传送带刚够长传送带足够长(1)滑块先做匀减速后反向匀加速至v1(v1<v0)(2)滑块先做匀减速后反向匀加速至v0,后做匀速(v1>v0)考点1 分析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模型1】如图所示,传送带从A到B长度为L,传送带以v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求物体从A运动到B需要的时间。
无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的时间传送带长度滑块运动情景滑块运动时间传送带不够长得:传送带刚够长得:传送带足够长考点2 分析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①公式法:W=Fs②动能定理:【典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在光滑斜面上,斜面的末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长为L;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水平作用力力F大小(2)滑块下滑的高度.(3)若滑块进入传送带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典例2】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逆时针运行,某时刻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设传送带足够长,求:(1)物体从冲上传送带到速率为时所用的时间t;(2)物体与传送带相对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二)倾斜传送带【情景1】无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传送带长度滑块运动情景滑块运动情况滑块v-t图像传送带不够长滑块一直做匀加速传送带刚够长滑块一直做匀加速传送带足够长滑块先做匀加速后匀速◆注意:滑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获得的最大速度不大于传送带的速度。
(完整版)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解析版)
送带模型1.模型特征(1)水平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3(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2)倾斜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景3(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3)可能先加速后匀速(4)可能先减速后匀速(5)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6)可能一直减速情景4(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3)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4)可能一直减速2. 注意事项(1)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①滑动摩擦力消失②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③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2)传送带与物体运动的牵制。
牛顿第二定律中a 是物体对地加速度,运动学公式中S 是物体对地的位移,这一点必须明确。
(3) 分析问题的思路:初始条件→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出物体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由物体速度变化再分析相对运动来判断以后的受力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典例1】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运动速率恒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上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可能是( )A.L v +v 2μgB.L vC.2L μgD.2L v【答案】 ACD【典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 =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 =10 m/s ,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 =0.5 kg 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 【答案】 (1)4 s (2)2 s【典例3】如图所示,与水平面成θ=30°的传送带正以v =3 m/s 的速度匀速运行,A 、B 两端相距l =13.5 m 。
水平传送带模型
共速状态)
滑
传送带类问题模型分为:
水平传送带模型
v0<v
v0>v
水平传送带模型
【模型一】如图所示,传送带从A到B长度为L,传送带以v的速率顺时
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与传送带
传送带
长度
滑块在传送带上
的运动情景
传送带
不够长
v
v0
v
v0
传送带
刚够长
传送带
足够长
v
滑块一直
做匀加速
v
v
v0
滑块运动
的v-t图像
vA
v0
(v0<v)
滑块运动
情况
v
滑块一直
做匀加速
v
v0
v
v
t t
滑块先做匀
加速后匀速
v
t
v
v0
t1
t
t t
注意:滑块在传送带上加速时,获得的最大速度不大于传送带的
速度。
与传送带具有同向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分析
【例题2】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1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一定质
量的煤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a点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1,a、b间的距离L=2.5m,g=10m/s2,求:
(1)煤块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
(2)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的长度。
课后作业
2、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足够长,始终以恒定速率v1=2 m/s沿顺
v
v
传送带
刚够长
v
滑块一直
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素养微专题(一)模型建构——传送带模型
核心素养微专题(一)模型建构——传送带模型传送带是将物体从一处传向另一处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传送装置,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以其为素材的计算题大多具有情境多样、条件隐蔽、过程复杂的特点。
主要知识涉及运动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
常见类型如下:1.水平传送带: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境1 (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境2 (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境3 (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到达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当v0>v时,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时,返回时速度为v02.倾斜传送带: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境1 (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境2 (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境3 (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一直匀速(4)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境4 (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3)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模型1】水平传送带(2022·重庆模拟)如图为地铁入口安检装置简易图,水平传送带AB长度为l,传送带右端B与水平平台等高且平滑连接,物品探测区域长度为d,其右端与传送带右端B重合。
已知: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如图,物品(可视为质点)由A端无初速度释放,加速到传送带速度一半时恰好进入探测区域,最后匀速通过B端进入平台并减速至0,各处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求:(1)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物品运动的总时间t。
【解析】(1)设物品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v2)2=2a(l-d)μmg=ma联立解得a=v 28(l-d),μ=v28(l-d)g(2)设物品匀加速到v走过的位移为s。
高中物理课件4-3 传送带模型
第3节 传送带模型
二、倾斜传送带 1.倾斜传送带的速度与木块的速度同向 【原型题8】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长为 L,倾斜角为θ,传送带以速度 v0逆时针转动,物块以速 度 v 从上端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 力加速度为 g,分析物块的运动状态并画出物块的运动图像.
第3节 传送带模型
一、水平传送带 3.水平传送带上划痕问题 【原型题7】有一水平足够长的传送带,以 v1=3m/s 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转,传送带右端 与倾角为37°的粗糙固定斜面底端 B 平滑连接,一质量1kg 的小滑块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释放, 经过一段时间后,最终停在传送带与斜面的连接处.小滑块与斜面、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为0.5,A、B 间距离为4m.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m/s2,求:
第3节 传送带模型
一、水平传送带
2.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反向
总结
(1)传送带长度 L 小于 L0时,物块从传送带左端滑出,无法回到传送带的右端.
(2)传送带足够长:
若传送带的速度小于物块的速度,则物块以传送带的速度回到传送带右端;
若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等于物块的速度,则物块以原速率回到传送带的右端.
(1)小滑块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 B 点经历的时间; (2)小滑块第三次通过 B 点的速度大小; (3)从释放到最终停止,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第3节 传送带模型
二、倾斜传送带 1.倾斜传送带的速度与木块的速度同向
笔记
倾斜传送带与水平传送带的分析原理相同. 临界条件:物块与传送带共速,所有问题均基于临界条件分析求解. 无论传送带运动方向如何,当倾斜传送带与物块共速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均沿倾斜传送 带向上.
2023年浙江省高三物理高考复习专题知识点模型精讲精练 第10讲 传送带模型(含详解)
第10讲传送带模型一.水平传送带模型已知传送带长为L,速度为v,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μg。
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v0=0时,物块加速到v的位移x=v22μg(1)一直加速若x≥L即v≥2μgL时,物块一直加速到右端。
(2)先加速后匀速若x<L即v<2μgL时,物块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如图甲,当v0≠0,v0与v同向时,(1)v0>v时,一直减速,或先减速再匀速当v0>v时,物块减速到v的位移x=v20-v22μg,若x<L,即v0>v> v20-2μgL,物块先减速后匀速;若x≥L,即v≤ v20-2μgL,物块一直减速到右端。
(2)当v=v0时,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到右端。
(3)v0<v时,或先加速再匀速,或一直加速当v0<v时,物块加速到v的位移x=v2-v202μg,若x<L,即v0<v< v20+2μgL,物块先加速后匀速;若x≥L,即v≥ v20+2μgL,物块一直加速到右端。
情景3如图乙,v0≠0,v0与v反向,物块向右减速到零的位移x =v202μg(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若x≥L,即v0≥2μgL,物块一直减速到右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即x<L,即v0<2μgL,则物块先向右减速到零,再向左加速(或加速到v后匀速运动)直至离开传送带。
若v 0>v,返回时速度为v,若v0<v,返回时速度为v0二. 倾斜传送带模型物块在倾斜传送带上又可分为向上传送和向下传送两种情况,物块相对传送带速度为零时,通过比较μmgcosθ与mgsinθ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物块是否会相对传送带下滑,μ>tanθ时相对静止,μ<tanθ时相对下滑。
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一)若0≤v0<v且μ>tanθ(1)一直加速传送带比较短时,物块一直以a=μgcosθ-gsinθ向上匀加速运动。
高一物理建模:传送带模型
(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
(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
右端.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
时速度为v0
目录
2.倾斜传送带 v
v0=0
v0=0
v
v0≠0 v
v0≠0 v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3)可能一直匀速 (4)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一直匀速 (3)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
(1)煤块从A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 上形成痕迹的长度
答案 (1)1.5 s (2)5 m
转到解析
目录
4.备选训练
【备选训练1】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皮带以12 m/s的速率沿顺时针 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 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24 m, g取10 m/s2,则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假设物块在b处 速度大小不变, 方向突然改变
A从a端传送到c端所用时间。 (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
答案 2.4 s
转到解析
目录
目录
3. 思 维 模 板
目录
2.典例剖析
角度1 水平传送带模型【模拟示例1】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两
端相距x=8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工件滑上A端
时速度vA=10 m/s,设工件到达B端时的速度为vB。(取g=10 m/s2) (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vB; (2)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工件还能
衡水中学物理最经典-“传送带模型”问题
“传送带模型”问题1.模型特征(1)水平传送带模型(1)(2)(1)(2)(1)(2)中v(1)(2)(1)(2)(3)2.模型动力学分析(1)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流程(2)判断方法①水平传送带情景1若v22μg≤l,物、带能共速;情景2若|v2-v20|2μg≤l,物、带能共速;情景3若v202μg≤l,物块能返回.②倾斜传送带情景1若v22a≤l,物、带能共速;情景2若v22a≤l,物、带能共速;若μ≥tan θ,物、带共速后匀速;若μ<tan θ,物体以a2加速(a2<a).[诊断小练](1)将一物体静止放在倾斜传送带的底端(如图1所示),物体一定沿传送带向上运动.()(2)将一物体静止放在倾斜传送带的底端(如图1所示),物体有可能静止.()图1图2(3)将一物体静止放在倾斜传送带的顶端,(如图2所示),物体一定先加速再与传送带共速到达底端.()(4)将一物体静止放在倾斜传送带的顶端,(如图2所示),物体可能一直加速到底端.()【答案】(1)×(2)√(3)×(4)√命题点1水平传送带模型6.(2018·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v1<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可能是()A BC D【解析】 物块滑上传送带,由于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能会滑到另一端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另一端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故C 正确.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物块可能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故B 、D 错误,A 正确.【答案】 AC命题点2 倾斜向下的传送带模型7.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 、B 两端间的距离为L ,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 v ,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 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关于粮袋从A 到B 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粮袋到达B 端的速度与v 比较,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B .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 (sin θ-μcos θ),若L 足够大,则以后将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C .若μ≥tan θ,则粮袋从A 端到B 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D .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 到B 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 ≥g sin θ 【解析】 若传送带较短,粮袋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 端时的速度小于v ;μ≥tan θ,则粮袋先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 端时速度与v 相同;若μ<tan θ,则粮袋先做加速度为g (sin θ+μcos θ)的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加速度为g (sin θ-μcos θ)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 端时的速度大于v ,选项A 正确;粮袋开始时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是沿传送带向上,所以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 cos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mg sin θ+μmg cos θm =g (sin θ+μcos θ),选项B 错误;若μ≥tan θ,粮袋从A 到B 可能一直是做匀加速运动,也可能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选项C 、D 均错误.【答案】 A命题点3 倾斜向上的传送带模型8.如图所示为某工厂的货物传送装置,倾斜运输带AB (与水平面成α=37°)与一斜面BC (与水平面成θ=30°)平滑连接,B 点到C 点的距离为L =0.6 m ,运输带运行速度恒为v 0=5 m/s ,A 点到B 点的距离为x =4.5 m ,现将一质量为m =0.4 kg 的小物体轻轻放于A 点,物体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 点,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36,求:(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空气阻力不计)(1)小物体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v 的大小; (2)小物体与运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小物体从A 点运动到C 点所经历的时间t . 【思路点拨】【解析】 (1)设小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a 1,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1由运动学公式知v 2=2a 1L ,联立解得v =3 m/s.(2)因为v <v 0,所以小物体在运输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μmg cos α-mg sin α=ma 2 又因为v 2=2a 2x ,联立解得μ=78.(3)小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经历时间t 1=v a 2,从B 运动到C 经历时间t 2=v 1a 1联立并代入数据得小物体从A 点运动到C 点所经历的时间t =t 1+t 2=3.4 s. 【答案】 (1)3 m/s (2)78(3)3.4 s解答传送带问题三步曲(1)水平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即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倾斜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所受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情况.(2)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可按下列思路判定:相对运动→摩擦力方向→加速度方向→速度变化情况→共速,并且明确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是v物=v传.(3)倾斜传送带问题,一定要比较斜面倾角与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关系.考点四“滑块—木板模型”问题(高频14)1.模型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2.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同向运动,位移大小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设板长为L,滑块位移大小为x1,木板位移大小为x2,同向运动时:如图1所示,L=x1-x2图1反向运动时:如图2所示,L=x1+x2图23.解题步骤审题建模→弄清题目情景,分析清楚每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清楚题给条件和所求建立方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准确求出各运动过程的加速度(两过程接连处的加速度可能突变)明确关系→错误!命题点1 水平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9.(2017·课标卷Ⅲ,25)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 kg 和m B =5 kg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 =4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 0=3 m/s.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解析】 (1)滑块A 和B 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 、B 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 1、f 2和f 3,A 和B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和a B ,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在物块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f 1=μ1m Ag ① f 2=μ1m B g ②f 3=μ2(m +m A +m B )g ③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1=m A a A ④ f 2=m B a B ⑤ f 2-f 1-f 3=ma 1⑥设在t 1时刻,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v 1,由运动学公式有 v 1=v 0-a B t 1⑦ v 1=a 1t 1⑧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v 1=1 m/s ⑨(2)在t 1时间间隔内,B 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 B =v 0t 1-12a B t 21⑩设在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 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 对于B 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1+f 3=(m B +m )a 2⑪由①②④⑤式知,a A =a B ;再由⑦⑧式知,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 的速度大小也为v 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 2,设A 的速度大小从v 1变到v 2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v 2=v 1-a 2t 2⑫ 对A 有v 2=-v 1+a A t 2⑬在t 2时间间隔内,B (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 1=v 1t 2-12a 2t 22⑭在(t 1+t 2)时间间隔内,A 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 A =v 0(t 1+t 2)-12a A (t 1+t 2)2⑮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 和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s 0=s A +s 1+s B ⑯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s 0=1.9 m(也可用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答案】 (1)1 m/s (2)1.9 m10.(2015·课标卷Ⅰ,25)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 ,如图(a)所示.t =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解析】 (1)根据图(b)可以判定碰撞前小物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v =4 m/s 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v =4 m/s小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 2=4-01m/s 2=4 m/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g =ma 2,解得μ2=0.4木板与墙壁碰撞前,匀减速运动时间t =1 s ,位移x =4.5 m ,末速度v =4 m/s 其逆运动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x =v t +12a 1t 2解得a 1=1 m/s 2对小物块和木板整体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提供合外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 +15m )g =(m +15m )a 1,即 μ1g =a 1 解得μ1=0.1.(2)碰撞后,木板向左做匀减速运动,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1(15m +m )g +μ2mg =15ma 3 可得a 3=43m/s 2对小物块,加速度大小为a 2=4 m/s 2由于a 2>a 3,所以小物块速度先减小到0,所用时间为t 1=1 s过程中,木板向左运动的位移为x 1=v t 1-12a 3t 21=103 m, 末速度v 1=83 m/s 小物块向右运动的位移x 2=v +02t 1=2 m 此后,小物块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大小仍为a 2=4 m/s 2 木板继续减速,加速度大小仍为a 3=43 m/s 2假设又经历t 2二者速度相等,则有a 2t 2=v 1-a 3t 2 解得t 2=0.5 s此过程中,木板向左运动的位移x 3=v 1t 2-12a 3t 22=76 m ,末速度v 3=v 1-a 3t 2=2 m/s小物块向左运动的位移x 4=12a 2t 22=0.5 m此后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运动,二者的相对位移最大, Δx =x 1+x 2+x 3-x 4=6.0 m小物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所以木板最小的长度为6.0 m.(3)最后阶段滑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直到停止,整体加速度大小为a 1=1 m/s 2向左运动的位移为x 5=v 232a 1=2 m所以木板右端离墙壁最远的距离为x =x 1+x 3+x 5=6.5 m. 【答案】 (1)0.1 0.4 (2)6.0 m (3)6.5 m 命题点2 斜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11.(2015·课标卷Ⅱ,25)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 37°=35)的山坡C ,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 ,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A (含有大量泥土),A 和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38,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 开始运动时,A 离B 下边缘的距离l =27 m ,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1)在0~2 s 时间内A 和B 加速度的大小; (2)A 在B 上总的运动时间.【解析】 (1)在0~2 s 时间内,A 和B 的受力如图所示,其中F f 1、F N1是A 与B 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F f 2、F N2是B 与C 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得F f 1=μ1F N1① F N1=mg cos θ② F f 2=μ2F N2③ F N2=F N1+mg cos θ④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设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F f 1=ma 1⑤mg sin θ-F f 2+F f 1=ma 2⑥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 a 1=3 m/s 2⑦ a 2=1 m/s 2⑧(2)在t 1=2 s 时,设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则 v 1=a 1t 1=6 m/s ⑨ v 2=a 2t 1=2 m/s ⑩2 s 后,设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此时A 与B 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 a 1′=6 m/s 2⑪ a 2′=-2 m/s 2⑫由于a 2′<0,可知B 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 2,B 的速度减为零,则有 v 2+a 2′t 2=0⑬ 联立⑩⑫⑬式得t 2=1 s在t 1+t 2时间内,A 相对于B 运动的距离为 x =⎝⎛⎭⎫12a 1t 21+v 1t 2+12a 1′t 22 -⎝⎛⎭⎫12a 2t 21+v 2t 2+12a 2′t 22=12 m <27 m 此后B 静止不动,A 继续在B 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t 3后A 离开B ,则有 l -x =(v 1+a 1′t 2)t 3+12a 1′t 23 可得t 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设A 在B 上总的运动时间t 总,有 t 总=t 1+t 2+t 3=4 s【答案】 (1)3 m/s 2 1 m/s 2 (2)4 s12.(2018·重庆八中一模)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木板静置于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的某个位置,质量m =1 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 0=5 m/s 从木板的下端冲上木板,同时在木板上端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 =14 N ,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当小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撤去该外力,最终小物块从木板的下端滑出.已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1)物块和木板共速前,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木板的最小长度;(3)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总时间.【解析】 (1)物块与木板共速前,对物块分析有mg sin θ+μ1mg cos θ=ma 1,得a 1=8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物块减速上滑;对木板分析有F +μ1mg cos θ-Mg sin θ-μ2(m +M )g cos θ=Ma 2, 得a 2=2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上,木板加速上滑. (2)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有v 共=v 0-a 1t 1,v 共=a 2t 1, 代入数据解得t 1=0.5 s ,v 共=1 m/s ,共速时物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Δx 1=v 0t 1-12a 1t 21-12a 2t 21=1.25 m ,撤掉F 后,物块相对于木板上滑,加速度大小仍为a 1=8 m/s 2,物块减速上滑, 对木板有Mg sin θ+μ2(M +m )g cos θ-μ1mg cos θ=Ma 2′, 则a 2′=12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木板减速上滑. 由于Mg sin θ+μ1mg cos θ=μ2(M +m )g cos θ,则木板速度减为零后,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保持静止,经过t 2=112 s ,木板停止,经过t 2′=18s ,物块速度减为零,此过程,物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Δx 2=v 共2t 2′-v 共2t 2=148 m ,故木板的最小长度L min =Δx 1+Δx 2=6148 m.(3)物块在木板上下滑时,木板静止不动, 物块的加速度a 1′=g sin θ-μ1g cos θ=4 m/s 2, L min =12a 1′t 23,得t 3=6196s , 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总时间t =t 1+t 2′+t 3=⎝⎛⎭⎫58+6196s. 【答案】 (1)8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2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上 (2)6148m (3)⎝⎛⎭⎫58+6196 s分析滑块—滑板模型时要抓住一个转折和两个关联思想方法系列(四)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分析思路与方法1.常见的动力学图象v-t图象、a-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2.图象问题的类型(1)已知物体受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由已知条件确定某物理量的变化图象.3.解题策略(1)分清图象的类别:即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2)注意图线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把图象与具体的题意、情境结合起来,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类型一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v-t图象问题例1(2018·山东烟台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甲所示,质量M=5 kg的木板A在水平向右F=30 N的拉力作用下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t=0时刻在其右端无初速度地放上一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B,放上物块后A、B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可看作质点,木板足够长,取g=10 m/s2.求:(1)物块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μ1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物块与木板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3)放上物块后,木板运动的总位移.【解析】(1)放上物块后,当A、B有相对运动时,分别对A、B受力分析,可知:μ1mg=ma Bμ1mg+μ2(M+m)g-F=Ma A结合图象可知:μ1=a Bg=Δv BgΔt=0.4a A=Δv AΔt=2 m/s2μ2=Ma A+F-μ1mg(M+m)g=0.6.(2)物块与木板相对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移为Δs相对=12×18×3 m=27 m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热:Q=μ1mgΔs相对=108 J.(3)A、B共同运动时,μ2(M+m)g-F=(M+m)a a=1 m/s2A、B共同运动时间t=Δva=12 s放上物块后木板运动的总位移s木板=12×(12+18)×3 m+12×12×12 m=117 m.【答案】(1)0.40.6(2)108 J(3)117 m类型二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F-t图象问题例2(2018·山东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一个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 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15 NB.物块在前6 s内的位移大小为12 mC.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D.物块的质量为5 kg【解析】 5 s末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知,F f=F=10 N,故A错误;物块在前6 s 内的位移大小等于前4 s内的位移大小,根据图线的面积得:S=12×(2+4)×4 m=12 m,故B正确;在0~2内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f=15 N,物块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42m/s2=2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m=15-52kg=5 kg,则动摩擦因数为:μ=fmg=1550=0.3,故C错误,D正确.【答案】BD根据F-t图象可得F合与时间t的关系,F合-t图象与a-t图象具有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列出关系式即可解决相关问题.类型三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F-x图象问题例3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这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乙),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瞬间的这一过程,并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是()【解析】初始状态弹簧被压缩,弹簧对A的弹力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设弹簧压缩长度为x0,末状态弹簧被拉长,由于B刚离开地面,弹簧对B的弹力与B所受的重力平衡,由于A、B所受重力相等,故弹簧伸长量也为x0.初始状态A处于平衡状态,则kx0=mg,当木块A的位移为x时,弹簧向上的弹力的减少量为kx,外力F减去弹力的减少量为系统的合外力,故F-kx=ma,则得到F=kx+ma,可见F与x是线性关系,当x=0时,ma >0.【答案】 A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Fx=ΔFΔx,即弹簧弹力的变化量和形变量的变化量成正比.弹簧弹力随位移的变化而做线性变化,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作用力F也随位移的变化而做线性变化.[高考真题]1.(2016·上海卷,7)在今年上海的某活动中引入了全国首个户外风洞飞行体验装置,体验者在风力作用下漂浮在半空.若减小风力,体验者在加速下落过程中() A.失重且机械能增加B.失重且机械能减少C.超重且机械能增加D.超重且机械能减少【解析】据题意,体验者漂浮时受到的重力和风力平衡;在加速下降过程中,风力小于重力,即重力对体验者做正功,风力做负功,体验者的机械能减小;加速下降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体验者处于失重状态,故选项B正确.【答案】 B2.(2016·海南卷,5)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 s,5~10 s,10~15 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A.F1<F2B.F2>F3C.F1>F3D.F1=F3【解析】根据v-t图象可知,在0~5 s内加速度大小为a1=0.2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在5~10 s内,加速度大小为a2=0;在10~15 s内加速度大小为a3=0.2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受力分析如图:在0~5 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θ-f-F1=ma1,则:F1=mg sin θ-f-0.2m;在5~10 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θ-f-F2=ma2,则:F2=mg sin θ-f;在10~15 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3-mg sin θ=ma3,则:F3=mg sin θ-f+0.2m;故可以得到:F3>F2>F1,故选项A正确.【答案】 A3.(2013·课标卷Ⅱ,25)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求:(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解析】(1)从t=0时开始,木板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使物块加速,使木板减速,此过程一直持续到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为止.由图可知,在t1=0.5 s时,物块和木板的速度相同.设t=0到t=t1时间间隔内,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则a1=v1 t1①a2=v0-v1t1②式中v0=5 m/s、v1=1 m/s分别为木板在t=0、t=t1时速度的大小.设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m,物块和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1③(μ1+2μ2)mg=ma2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μ1=0.20⑤μ2=0.30.⑥(2)在t1时刻后,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阻碍木板运动,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方向.设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⑦2μ2mg-f=ma′2⑧假设f<μ1mg,则a′1=a′2;由⑤⑥⑦⑧式得f=μ2mg>μ1mg,与假设矛盾.故f=μ1mg ⑨由⑦⑨式知,物块加速度的大小a ′1等于a 1;物块的v -t 图象如图中点划线所示. 由运动学公式可推知,物块和木板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距离分别为s 1=2×v 212a 1⑩s 2=v 0+v 12t 1+v 212a ′2⑪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为 s =s 2-s 1⑫联立①⑤⑥⑧⑨⑩⑪⑫式得 s =1.125 m.【答案】 (1)0.20 0.30 (2)1.125 m[名校模拟]4.(2018·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力—时间图象.两图中a ~g 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A .人的重力为1 500 NB .c 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C .e 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D .d 点的加速度小于f 点的加速度【解析】 由题图甲、乙可知,人的重力等于500 N ,质量m =50 kg ,b 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c 、d 、e 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 、C 错误,B 正确;d 点位置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F 最大,为1 500 N ,由F -mg =ma 可知,d 点的加速度a d =20 m/s 2,f 点位置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为0 N ,由F -mg =ma 可知,f 点的加速度a f =-10 m/s 2,故d 点的加速度大于f 点的加速度,选项D 错误.【答案】 B5.(2018·潍坊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 ,木板B 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木板加速度a 随力F 变化的a -F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10 m/s 2,则( )A .滑块A 的质量为4 kgB .木板B 的质量为1 kgC .当F =10 N 时木板B 加速度为4 m/s 2D .当F =10 N 时滑块A 的加速度为2 m/s 2【解析】 当F 等于8 N 时,加速度为:a =2 m/s 2,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m )a ,代入数据解得:M +m =4 kg ,当F 大于8 N 时,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μmg M =1M F -μmg M ,由图示图象可知,图线的斜率:k =1M =Δa ΔF =28-6=1,解得,木板B 的质量:M =1 kg ,滑块A 的质量为:m =3 kg ,故A 错误,B 正确;根据F 大于8 N 的图线知,F =6 N 时,a =0,由a =1M F -μmg M ,可知:0=11×6-μ×3×101,解得:μ=0.2,由图示图象可知,当F =10 N 时,滑块与木板相对滑动,B 的加速度为:a B =a =1M F -μmg M =11×10-0.2×3×101 m/s 2=4 m/s 2,故C 正确;当F =10 N 时,A 、B 相对滑动,木块A 的加速度:a A =μMgM =μg =2 m/s 2,故D 正确,故选BCD.【答案】 BCD6.(2018·江苏无锡高三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木板B 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A 从B 的左端以初速度v 0=3 m/s 开始水平向右滑动,已知M >m .用①和②分别表示木块A 和木板B 的图象,在木块A 从B 的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中,下面关于二者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木块滑上木板,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大小a A=μmgm=μg,a B=μmgM,已知M>m,则a A>a B.图线①斜率的绝对值应大于图线②斜率的绝对值,故A、B错误;若A不能够滑下,则两者最终拥有共同的速度,若能够滑下,则A的速度较大,故C正确,D错误.【答案】 C课时作业(九)[基础小题练]1.电梯早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设某人乘坐电梯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取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至t1时间内人处于失重状态B.t2至t4时间内人处于失重状态C.t2至t3时间内与t3至t4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0至t1时间内和t3至t4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由v-t图象可知,0至t1时间内向上匀加速运动,人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 错误;t2至t4时间内,加速度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正确;t2至t3时间内与t3至t4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相同,0至t1时间内和t3至t4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选项C、D错误.【答案】 B2.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则关于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C.处于超重状态D.所受合力竖直向上【解析】对乘客进行受力分析,乘客受重力,支持力,由于乘客加速度沿斜面向下,而静摩擦力必沿水平方向,又因为乘客有水平向左的分加速度,所以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当此车减速上坡时,整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乘客具有向下的分加速度,所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乘客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由于乘客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所受合力沿斜面向下,故D错误.【答案】 B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体重约为650 N,除此以外,还可得到的信息是()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B.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 s起立C.下蹲过程中人一直处于失重状态D.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解析】人下蹲动作分别有失重和超重两个过程,先是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达到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处于超重状态,同理起立对应先超重再失重,对应图象可知,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A错误;由图象看出两次超重的时间间隔就是人蹲在地上持续的时间,约2 s,B正确;下蹲过程既有失重又有超重,且先失重后超重,C、D 均错误.【答案】 B4.(2018·河南南阳一中月考)如图甲所示,粗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0.3 kg的小物块静止在A点,现有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F,小物块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为C点,小物块从A到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到C点后将沿斜面下滑B.小物块从A点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8 mC.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 3D.推力F的大小为4 N【解析】当撤去推力F后,物块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t图象。
传送带模型--2024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解析版)
2024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专题传送带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水平传送带模型(1T-5T)目标2倾斜传送带模型(6T-10T)目标3电磁场中的传送带模型(11T-15T)【特训典例】一、水平传送带模型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0=2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左端连接有一光滑的弧形轨道,轨道的下端水平且与传送带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
现将一质量为m=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上高为h=0.8m的地方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则()A.滑块刚滑上传送带左端时的速度大小为4m/sB.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滑行的最远距离为2.5mC.滑块从开始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回到传送带最左端所用的时间为2.5sD.滑块从开始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回到传送带最左端的过程中,传动系统对传送带多做的功为12J【答案】AD【详解】A.滑块刚滑上传送带左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2gh=2×10×0.8m/s=4m/s选项A正确;B.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滑行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μg=4m/s2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为x m=v22a=422×4m=2m选项B错误;C.滑块从开始滑上传送带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1=va =1s位移x1=v2t1=2m然后反向,则从速度为零到与传送带共速的时间t2=v0a=0.5s位移x2=v02t2=0.5m然后匀速运动回到传送带的最左端的时间t3=x1-x2v0=0.75s滑块从开始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回到传送带最左端所用的时间为t=t1+t2+t3=2.25s选项C错误;D.滑块从开始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回到传送带最左端的过程中,传动系统对传送带多做的功等于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W=μmg(v0t1+v0t2)=12J选项D正确。
故选AD。
2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某一恒定速度顺时针转动,一根轻弹簧一端与竖直墙面连接,另一端与工件不拴接。
传送带模型解析
传送带模型1.水平传送带:如下图,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长为L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现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A 端,求解:①小物块从A 端滑动到B 端的时间:解析:对物块进展受力分析,可以得到物块收到传送带给的向右的摩擦力f = μ mg ;由摩擦力提供加速度f = μ mg = ma ;a = μ g ;所以物块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一样时,有:2ax = v 2;得到x = v 2/2a ;假设x 大于等于L ;那么小物块将从A 端到B 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L = 1/2 at 2,从而求出从A 端到B 端的时间;假设x 小于L ;那么小物块将先从A 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与传送带以一样速度匀速运动到B 端,那么v = at 1;L - x = vt 2;所以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为t = t 1+t 2.②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过程中,小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只有在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段内有会,所以相对位移:Δ x = v t - 1/2 at 2 (t 为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③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等于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Q = W f = f Δ x .2.倾斜传送带:a .如下图,倾斜传送带以速度v 做顺时针匀速直线运动,传送带长L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μ,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先将一小物块轻放在A 端,求解:①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的的时间:对小物块进展受力分析,受到一个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进展正交分解,有: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F 1 = mg sin θ,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 μ mg cos θ;假设F 1 > f ,那么小物块将往下掉;不讨论;假设F 1 < f ,那么小物块将沿着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 - F 1 = ma ;当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一样时,有:2ax = v 2;得到x = v 2/2a ;假设x 大于等于L ;那么小物块将从A 端到B 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L = 1/2 at 2,从而求出从A 端到B 端的时间;假设x 小于L ;那么小物块将先从A 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与传送带以一样速度匀速运动到B 端,那么v = at 1;L - x = vt 2;所以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为t = t 1+t 2.②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过程中,小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只有在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段内有会,所以相对位移:Δ x = v t - 1/2 at 2 (t 为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③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等于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Q = W f = f Δ x .Ab.如下图,倾斜传送带以速度v做顺时针匀速直线运动,传送带长L,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μ,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先将一小物块轻放在A端,求解:①小物块从A端运动到B的的时间:对小物块进展受力分析,受到一个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进展正交分解,有: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F1 = mg sin θ,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 μ mg cos θ;假设F1 < f,那么小物块将往下掉;不讨论;假设F1 > f,那么小物块将沿着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1 - f = ma ;因此物体将一直沿着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有:L = 1/2 at2;就可以求出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c.如下图,倾斜传送带以速度v做逆时针匀速直线运动,传送带长L,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μ,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先将一小物块轻放在A端,求解:①小物块从A端运动到B的的时间:对小物块进展受力分析,受到一个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进展正交分解,有: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F1 = mg sin θ,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 = μ mg cos θ;假设F1< f,那么小物块将先以F1 + f = ma1的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当小物块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 时,有v = at1,x = 1/2 at12;假设x < L,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将变为沿斜面向上,由于F1 < f,因此物体将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L - x = vt2;所以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t = t1+ t2.假设x > L,那么小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为L = 1/2 a1t2.假设F1 > f,那么小物块将先以F1 + f = ma1的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小物块将先以F1 + f = ma1的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当小物块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时,有v = at1,x = 1/2 at12;假设x < L,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将变为沿斜面向上,由于F1 > f,因此物体将以F1 - f = ma2的速度a2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L - x = vt2 + 1/2 a2t22;所以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t = t1+ t2;假设x > L,那么小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为L = 1/2 a1t2.。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
一、水平传送带:情图示景情景1情景2情景3二、倾斜传送带:情图示景情景1情景2情景3情景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⑴可能一直加速⑵可能先加速后匀速⑴ v0v ,一直匀速⑵ v0v ,一直减速或先减速后匀速⑶ v0v ,一直加速或先加速后匀速⑴传送带较短,一直减速到左端⑵传送带足够长,滑块还要被传回右端:① v0v ,返回时速度为v② v0v ,返回时速度为v0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⑴可能一直加速⑵可能先加速后匀速⑶可能从左端滑落1.可能一直加速⑵可能先加速后匀速⑶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 a2加速1 可能一直加速⑵可能一直匀速⑶可能先加速后匀速⑷可能先减速后匀速⑸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 a2加速⑴可能一直加速⑵可能一直减速4⑶可能先减速到0,后反向加速1、如图所示为火车站使用的传送带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水平部分长度L=4 m,并以v01m / 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旅行包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取g10m / s2。
(1)求旅行包经过多长时间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2) 若要旅行包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时间最短,传送带速度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2、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 2 m/s 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30 .现把质量为10 kg的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端P 处,由传送带传送至顶端 Q 处.已知 P 、 Q 之间的距离为 4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3,取g 10m / s2 (1) 通过计算说明工件在传送2带上做什么运动; (2) 求工件从 P 点运动到 Q 点所用的时间.3、(讲逆时针)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 10m / s,在传送带顶端 A 处无初速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 0.5kg的物体,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 ,取 g10m / s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传送带模型
例: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x=8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工件滑上A端时速度v A=10m/s,设工件到达B端时的速度v B.(g=10m/s2)
(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v B;
(2)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工件还能到达B端吗?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则求出到达B点的速度v B;
(3)若传送带以v=13m/s逆时针匀速转动,求v B及工件由A到B所用的时间.
1、如图,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传送带左、右端间的距离为10m,求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所需时间。
(g取10m/s2)
2、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做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
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欲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件从A处传送到B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3、如图,传送皮带的水平部分AB是绷紧的,当传送带不运转时,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起下滑,通过AB所用时间为t1,从B端飞出时速度大小为v1.若皮带沿逆时针方向运转,滑块同样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起下滑,通过AB所用时间为t2,从B端飞出时速度大小为v2.则()
A t1=t2,v1=v2
B t1<t2,v1>v2
C t1>t2,v1>v2
D t1=t2,v1>v2
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右端与光滑曲面的底部平滑连接,曲面上的A点距离底部的高度为h=0.45m.一小物块从A点静止滑下,再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曲面,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v=1m/s,则小物块能回到A点
B 若v=3m/s,则小物块能回到A点
C 若v=5m/s,则小物块能越过A点
D 无论v等于多少,小物块均能回到A点
5、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
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
知v2>v1,错误的是()
A 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 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 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6、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AB逆时针匀速转动,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由传送带左端滑上,通过速度传感器记录下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左为正方向,以物块滑上传送带时为计时零点).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m/s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 m,以v0=4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
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则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 煤块到A运动到B的时间是2.25 s
B. 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1.5 s
C. 划痕长度是2 m
D. 划痕长度是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