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联律通则》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附解读)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附解读)《联律通则》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
在一年多的试行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订了《联律通则》(修订稿)。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
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传统对格第七条对于历史上形成的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
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联律通则》解读
《联律通则》解读要创作楹联,首先要懂联律。
对联本身属于格律艺术,撇开联律,对联就失去了灵魂,如果信笔涂鸦,任意驰骋,那写出的肯定不是对联。
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联律。
并不是个别人凭空臆想出来的清规戒律,而是前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经过比较、选择、简化、优化而总结归纳出来的对联规范,过去曾经被人概括为六相,即: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
按照中国楹联学会2008年颁发的《联律通则》(修订稿)又概括为六对,即: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其基本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四条:即一是联尾上仄下平,二是词性句式相应,三是音节平仄相谐(本联中交替,上下联相对),四是避免无序重字。
其中核心的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后学者循其章法,就可以少走弯路,运用它构思联作,决定取舍,就会大大增加对联的魅力,提高对联的品位,体现出对联形式美、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的艺术效果。
这里我就按《联律通则》,说一说在创作实践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其参照的蓝本是《联律通则导读》,中间也加杂一些个人看法,以供大家参考:一、关于词性对品。
联律要求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用来划分词类根据的词的特点,称为词性。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十二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属于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属于虚词。
这里的虚词、实词概念,与古人“字类相对理论”中的虚字、实字并不等同。
古人对偶理论基本上是把所有汉字分成虚实两大类,有实实在在形体的为实,其余为虚,以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便可以构成对偶。
因为汉字实际的复杂性,单纯用虚实无法截然分开所有汉字,于是又增加了“半实”与“半虚”等过渡概念。
为了使对偶更加工整,实字又被分成了数十种极其细致的“小类”或称“门”,虚字又区分为“死”和“活”两种。
《联律通则》浅读
《联律通则》浅读《联律通则》浅读作者:崔玉龙中国楹联学会制定的《联律通则》(修订稿),是对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论述的梳理与规范,同时吸收了近年来楹联学术理论研究的崭新成果,是一部重要的规定性、指导性和权威性文件。
这是一项创造性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它的问世和实施,为今后的楹联创作、评审、鉴赏提供了蓝本,必将给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今年是中国楹联学会六代会确定的联律普及年,能否读懂弄清联则中的基本概念和质的规定性,并加以正确实践,就至关重要。
为此,下面根据自己对联则的学习、理解与领会,做一粗浅解读,供初习楹联者参考,并就教于业内各位方家。
一、楹联的性质及基本特征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集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于一身,因而能够千年传承,经久不衰。
其格律与诗词格律具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因而它不是诗词更不是别的文学体裁的附庸。
楹联又称对联。
对联就是要又对又联。
“对”,有对称、对比、对立、对等、对仗、对流等含义;“联”则有联合、联系、联想、联盟、联通等意思。
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就在哲学上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在美学上体现了完整和谐的对称美,在文学上体现了平仄、对偶、节奏的格律性。
所以,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重中之重。
二、楹联应遵循的基本规则楹联格律的六条基本规则,既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东西,也是最初级、最简洁的表述。
在特定条件下,未能符合基本规则的楹联,未必就是出格的作品;但在任何情况下,只要遵守了六条规则的楹联,肯定是合格的作品。
. 1、字句对等楹联由上、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楹联分为单句联、双句联、多句联,字数、句数均无限制,所谓“联无定句,句无定字”。
然而,不管短则几字、十几字,长或逾百上千,关键是要上下一致,这是构成楹联的起码条件。
可以这样说,两段字句相等的文字不一定是对联,但两段字句不等的文字一定不是对联。
《联律通则》的解读和探讨
《联律通则》的解读和探讨
《联律通则》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著名大师孔子所创立的一套道德准则,在被
完善后正式命名为《联律通则》。
它把孔子的智慧思想融入画面形式,它有两个维度:关系和周围的环境。
首先,《联律通则》从关系角度出发,可以将它拆解为自我关爱、亲人之情、
朋友友情和社会义务。
首先,原则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深爱自己。
自我爱的方式不仅包括全身健康,还包括心灵和思想上的健康。
其次,在家庭关系中,要体现“仁”的准则,即尊重父母、仁慈地爱子女,同时实行进步、平等、平和的价值观。
再次,在友谊中要体现慈悲、支持他人、避免言行卑鄙,尽量不伤害他人;最后,在社会义务上,《联律通则》要求每个人都要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履行自己的义务。
另外,《联律通则》的另一大重点放在一个人周围的环境上,旨在促进一个和
谐的社会环境。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每天结交一些新朋友,不断学习新知识;我们也要控制自己的语言及习惯,谨慎对待任何事物,不要轻易添乱;此外,在生活中尊重令人敬佩的人物,并且努力让自己完美无瑕。
例如,孔子说过,“过则可以改,不过则可以守。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积极去变革,而不是滞留野蛮状态。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联律通则》深刻反映了孔子智慧思想所要求恪守的道
德准则。
无论是个人关系,还是个人周围的环境,都要求我们时刻守恒善行,最终追求心灵上的和谐和幸福。
它的原则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是人们更加优雅的生活准则。
对联基本格律:《联律通则》分类讲解——平仄对立
对联基本格律:《联律通则》分类讲解——平仄对立展开全文(五)平仄对立对联是我国传统的韵律性文学形式之一,作为供人们实用和欣赏的文学艺术,自然也应保持韵律性文学的共性即保持声调和谐、抑扬顿挫的特点,讲究用字的平仄,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富有旋律,朗朗上口,悦耳动听,造成一种音乐美。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全联“平仄和谐”,这是对联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于掌握的格律要素。
所谓“平仄和谐”,就是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句中按节奏安排,要平仄交替。
“相反”、“交替”,构“和谐”,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对联内在魅力的所在。
对联是讲究声律的,所谓“声”,就是指声调,主要是指平仄而言。
所谓“律”,就是指平仄分布的规律。
要把对联做好,就必须懂得声律方面的基本知识。
这里要补充一点背景知识。
在我国古代,为了追求诗文朗诵美感,达到声韵搭配和谐的效果,前人将每个字的发音进行归纳,总结出阴平声、阳平声、上(读“赏”)声、去声、人声,根据他们的读音特点,将阴平、阳平统称为“平声”,将上去人三声统称为“仄声”,这样汉字的基本读音就分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
一般平声字读音都舒缓悠扬,仄声字读音都硬朗明快,这样平仄搭配写出来的句子,读起来就抑扬顿挫、高低超伏,有了音乐美感。
这也就是我国古代诗文利于朗读的原因所在。
(1)关于平仄声,怎样来识别?这里先插入讲解一段平仄声的识别方法,之后,再来讲解“平仄对立”。
前面讲过,平声和仄声,是古人把所有汉字标注声调后划分的两大类。
大体上,绝大多数平声字,就是我们现在普通话发音中的一声、二声字;大多数仄声字,就是三声、四声字。
不过还是有一些区别,如:黑、向、国、石这些字,现代读音是平声,可古音是仄声字中的人声字。
古今音读音不同的字,所占比例最多的就是古代的人声字,有人统计,人声字有一千多个,但常用的只有两百多个。
有志于古声创作对联者,可以通过书籍查阅或网络检索,了解这些字,并通过反复练习的办法熟记下来。
联律通则(楹联通则)(修订稿)
《楹联通则》(修订稿)编辑发布:中国楹联学会(2008-9-22)编者按:《联律通则(试行)》自2007年6月1日公布以来,得到各级楹联学会及广大联友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会在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联律通则》又作了认真的修改。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联律通则》(修订稿)《联律通则》(修订稿),是对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凝聚着我国楹联人的聪明才智。
他的制定和实施,是近年来楹联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楹联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楹联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生机。
在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的实践中,必须坚持联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我们希望广大联友继续关注《联律通则》(修订稿),使其不断充实和完善。
联律通则(修订稿)中国楹联学会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
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 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二讲:解读联律通则
大家好,今晚我们来讲讲“联律通则”。
“联律通则”是2008年10月1日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七次常务会通过的楹联标准文规。
它规定了楹联的6条基本要求,1、字句对等;2、词性对品。
3、结构对应。
4、节律对拍。
5、平仄对立。
6、形对意联。
个人觉得楹联三大特征就是:【对:词构对仗。
联:声律协调。
表现形式:形对意联。
】楹联的格律是指在对联创作中要遵循的基本规范,也就是联律。
楹联在经过了历代的发展与创新中,形成了各种自身规范。
楹联无外乎工与严,工对与宽对之间其实是没多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没区别。
一幅楹联的创作是从整体的立意出发。
根据联意的需要用字措词,该严则严,该宽则宽,形式必须服从于联意。
变通要按实际不可违背联的根本。
对联是一门传统的中国文学艺术,我们在做到对仗精确性的同时,也要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对仗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对仗一定要从严,基础要扎稳以后才能更好的利用以及运用,只有对工对精通了,才能去想、去创新、去尝试宽对的妙用。
以下,我们就对“联律通则”进行解析。
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字句对等:楹联基本要素之一。
我们可以分为两层意思来理解,一、上下联句数相等。
二、上下联字数相等。
意思是一幅联的上下联字数、句数都必须相等。
上联若七个字,下联也一样七个字,这是字数相等。
上联若两分句或两分句以上,那下联分句的句数也必须同上联一样,这是句数相等。
例1:出句:柳丝垂皱千江月【拂尘】对句:燕子衔来一季春【拂尘】单句联,上下联都是七字组成,字数相等。
例2:出句:闲听小桥流水声,两岸香红招蝶醉【拂尘】对句:静看微雨幽林色,一湖碧绿映山清【拂尘】双句联,上下各由两分句十四字组成,字句对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词性对品:楹联基本要素之一,对品也就是对类,即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可以分为十二大类:动词、量词、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介词、助词、副词、连词、叹词,拟声词。
《联律通则》
联律通则前言第一条楹联作为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独立文体,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从各种文学形式来看,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第二条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
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
第三条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每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从形式到内容均为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四条楹联文体质的规定性、适应性,要求创作与赏评坚持创新而不离传统体范,重律而尤见时代风徽的原则。
第二章总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上下联句的字数及其句数要相等。
第二条词性一致。
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相同。
第三条结构对应。
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
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
第五条平仄对立。
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
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语意相关。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
第三章附则第一条用字的平仄声调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
(1)在近古与近代通行的韵书中,字分四声,“平声”不分阴阳,统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三种声调为“仄”;(2)现代汉语字音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判别声调平仄遵循“双轨制”,但旧声、今声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二条语句的平仄结构以两字(两个音节)或一字(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节奏点在每个节奏的第二字(一字节奏,节奏点即为该字,诵读时隔占一节奏),以此安排平仄重复交替。
第三条语句的语流节律按“二字而节”的常规节奏安排。
在其与句法结构的语意节拍不一致时,平仄结构是不变的,可据联文表达需求、作者态度表现与诵读需要组织或划分为种种相应的语意点顿句式。
解读《联律通则》
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中国楹联学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
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一、楹联作为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独立文体,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从各种文学形式来看,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这里重点强调的是楹联与不同的文学体裁及文学形式之间的区别。
我们知道,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都包含、渗透有对仗的内容,如王勃的骈体文《藤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再如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等都包容渗透着对联的内容。
但我们仔细观察,是否和我们所说的对联要求相吻合呢?不尽然,对联有自己的规律与定则,《联律通则》就为我们规范了这一规律与定则,为我们创作与欣赏对联,提供了明确的要求。
二、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
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
这儿强调的是,不按对联格律要求写出来的,尽管上下写字数相等,互相对仗的两行字,也不能称其为楹联,那么什么是格律呢?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句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相对、语意相关。
比以前的要求更明确化了,将于后一一进行详细解析。
《联律通则》解读(四)
《联律通则》解读(四)《联律通则》解读(四)联律通则叶子彤词性对从宽范围(第三章)部分纵观《联律通则》,第一章主要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角度规定了对联的“基本规则”,第二章更深入一步,从修辞学的本源上确立了对偶辞格在对联形式要求上的中心地位,规定在与对偶辞格发生矛盾时,语法学所归纳的“基本规则”必须放宽,但语法学是一门精细的学问,只用模糊的“放宽”二字很可能会造成“基本规则”的混乱,如何把握“放宽”的尺度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于是《联律通则》第三章便从语法学角度更为详细、具体地阐述了“词性对从宽范围”。
与此同时,谐巧类对句往往会因为追求技巧而降低词性对偶以及平仄声律等形式上的要求,《联律通则》也对此作出从宽的规定。
(一)、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
鉴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对偶规则与传统修辞对格之间的差异很微妙和复杂,所以,《联律通则》只能以归纳的方法,列举主要的“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
这个范围大致包括: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形容词,是指主要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的词语。
如:“大”、“高”、“美丽”、“精明”、“可爱”、“冰凉”等。
动词,是指表示动作中状态的词。
动词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可以与宾语构成动宾词组。
据此,动词亦可分为两类,一是能带宾语的称为及物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涉及动作者以外的事物,如“吃”、“穿”、“读”、“写”等。
联律通则解读(一)
联律通则解读(一)摘自<<对联通>> :一.平仄交替与对立的方式所谓平仄交替,是指在一联之内,不能只用平声或只用仄声的字,应当有规律地交错使用。
除了作为一种艺术技巧来使用者,概莫能外。
所谓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之间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应当是相反的。
即上联是仄声的,下联就应当是平声;上联是平声的,下联就应当是仄声。
除了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变通(如可平可仄)而外,也不应违反。
看王力先生在其《诗词格律》中对解缙“墙上”一联平仄作的标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从标示的平仄看,上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联内就是交替的,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平仄都相反,就是对立的。
标示所用小号的字,表示可平可仄,都逢单,但并不是说凡逢单的字都是可平可仄,本书有关部分还会叙述。
由于有的字可平可仄,两联同一位置上,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形:两个字或者都成了平声,或者都成了仄声。
这时,就要尽量争取同中有异。
若都是平声,就一阴一阳;若都是仄声就一上一去,或一去一入,或一上一入。
“墙上”联的第一个字,上联为‘墙”,下联为“山”,都是平声,但“墙”是阳平,“山”是阴平,就比较好。
像这样同中有异,听起来就不至过于单调。
对联平仄运用有一系列的基本规则,统称为“马蹄韵”。
二.马蹄韵的由来和基本特点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联亦以仄音。
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
”(林庆铨《楹联述录》)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
对联平仄的这种运用规则,就叫“马蹄韵”,亦称“马蹄格”。
其所以叫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
若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了。
联律通则
联律通则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率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
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形成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传统对格第七条对于历史上形成的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
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单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词性从宽范围第十一条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介词与助词、连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符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联律通则》(修订稿)
《联律通则》(修订稿)中国楹联学会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
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
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传统对格第七条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
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如何正确理解联律通则?
如何正确理解联律通则?喜闻乐见,时时处处对联可说与你我他千家万户都有关系,有人撰,有人写,有人赏,大家贴,不管属何人,都得懂联律通则,守联律通则,否则连贴都会闹笑话,会贴反上下联,更不用谈撰和赏了。
因对联是中华传统文体,历千百年发展,自有其约定俗成不可不遵之规。
这些规定就总结在中国楹联协会颁布的联律通则里,不长就两页纸,但理解居然大不同,争论亦不少,网上居然有专讲联律的专业户连对联尾字上仄下平都反对。
究其原因其实都是对通则背后的道理不了解,因通则只是条条框框的规则罗列,没篇幅讲理。
但不讲理就易致误解,下面就讲讲最近碰到的两个误解,就能深刻体会到了解通则背后的原理的重要性。
联律通则最重要的两章十条第一个常见误会是开口闭口在网上教训别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听我的!太简单了!So easy!先摘录联律通则第四条第四条节率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二字而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平仄是为了朗诵甚至吟唱之需要,因格律诗习惯了马蹄韵,因而对联沿用了二字而节,即所谓二四六分明。
但对联形式与格律诗还是有明显不同的,很自由,好比散文,与格律诗的朗诵也是不同的,不用押韵就是力证,因此对联的朗诵应像现在表演朗诵一样按意节,目前联律通则是两者并用,但也明确规定像不能分断的三字或以上的词不要分开去讲平仄,把对押点放在该词最后一字上,尽管通则中对两条用的是也可连接,但一个明确规定显然表明了选择,不要把三字以上词拆分,不能二字而节,注意均字是命令语气,我觉得通则错了一个标点符号,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处是句号,同时有异有同明显是指同异并存,可二字而节处二字而节,而三字以上连贯词以词尾为节。
相信下一版即第三版通则会更明确此点。
关于第一个常见误会摘上我前些时贴的一幅对联你可以细品之,看是不是会有不同的认识?你能读出上下联中隐含的逗号吗?你会怎么朗诵它?灯煽熄火煽燃灯煽熄,灯熄火不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水沸滚浆沸澎,浆澎水难澎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上联是我老师大几年前全国征联出的,下联是我应征被评为第一名的答联。
【最新精选】联律通则(楹联通则)(修订稿)
《楹联通则》(修订稿)编辑发布:中国楹联学会(2008-9-22)编者按:《联律通则(试行)》自2007年6月1日公布以来,得到各级楹联学会及广大联友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会在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联律通则》又作了认真的修改。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联律通则》(修订稿)《联律通则》(修订稿),是对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凝聚着我国楹联人的聪明才智。
他的制定和实施,是近年来楹联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楹联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楹联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生机。
在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的实践中,必须坚持联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我们希望广大联友继续关注《联律通则》(修订稿),使其不断充实和完善。
联律通则(修订稿)中国楹联学会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
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 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联律通则讲稿
联律通则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中国楹联学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
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
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传统对格第七条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
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联律通则导读》(连载五)
《联律通则导读》(连载五)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旬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旬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一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一三一,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内容解析楹联要做到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的相对.这里分两个层面:一,单句联以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个节奏点,要做到一平一仄的交替;上下联相对应的节奏点,要做到平仄相反.二,多分句的长联,上联或下联的各个分句句脚字,其声调按顺序一般要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即一,二分句平声收尾^11.1,四分句仄声收尾,五,六分旬平声收尾.若是某一分句因句脚字而造成三个平声字收尾,或是在句脚字的声调影响到整句的平仄协调时,可以突破两平两仄交替的格式.一平仄对立c9是除了~词性对品~外,对联文体最重要的形式要求,对联源于律诗和骈文,自然也同时承袭了这些文体在声律方面的诸多要求.对联的声律要求,体现在句内平仄安排和分句旬脚平仄安排两个方面.句内平仄的安排,主要视句子节奏的划分而定,不管是按声律节奏抑或按语意节奏,每三日步的最后一字为节奏点,句内平仄安排的基本格式,是本句内各节奏点一平一仄的交替,以及上下联相对应节奏点的平仄相对.在这二者之中,上下联节奏点的平仄相对要优于同句节奏点的平仄交替,若是因为内容的表达或是非律句式的语言风格需要在二者中放宽一项的话, 可以放宽句内节奏点平仄的交替,但这种放宽宜不超过一次,即使在散文化的句式中也应避免三个以上的句内节奏点使用相同的声调.在按声律节奏来安排平仄的律句中,则应该严格做到句内节奏点的平仄交替和上下联对应节奏点的平仄相对.分句句脚平仄的安排,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上下联最后一个分句收尾字或只有一个分句的对联的上下联尾字句尾一,必须做到上联仄收,下联平收.虽然在历史上也存在过不少上联平收,下联仄收的联例,但在对联创作的现阶段,上联仄收,下联平收的格式已经被约定俗成为对联文体的标准格式,除十分极端的情况外,一般均须遵守这一格式.其二是多分句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其中上下联相对应分句的句脚应该平仄对立,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至于单边联语内部,各分句句脚的平仄排列格式,目前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 一,平仄单交替式:即单边各分句句脚采取一平一仄交替的方式,此方式源于律诗,最早产生在明代,李开先的长联中多有采用,清代也有不少联例.二,平仄双交替式:即单边各分句句脚采取两平两仄交替的方式.此方式源于骈文,因骈文系四六句两两对仗,以四分句为11个对偶单元,一个单元内会形成l-仄平平仄这样一个周期,骈文由很多个这样的单元组成,故全篇句脚的声调便形成了一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一平顶平,仄顶仄cI的双交替的格式,这种句脚安排格式于清代被引入长联创作,当代人称之为长联句脚一马蹄韵~格式.三,多平一仄式:上联除句尾为仄外所有句脚均以平收,下联反是.此说出自民国吴恭亨《=对联话卷七:一忆予垂龆时请业于朱恂叔先生,研究作联法,问句法多少有定乎?日:『_无定.昌黎言之,高下长短皆宜,即为联晷不色身也.L又问:薮句层累而下,亦如作诗之平仄相间否?L日:『_非也.一联即长至十句,出幅前九句落脚皆平声,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此其别也.J一此方式只在对联文体中出现,最早见李开先五分句联用此格式,人清代后应用渐多.因出于朱恂叔的传授,当今联界习惯称为一朱氏规则四,分节粘接式:把长联按联意的表达分成若干一节』^每节短至一句,长至四句.节内各句脚一般为:一句平仄皆可^I一句则一平一仄,三句则两仄一平或两平一仄,四句则按仄平平仄或一平仄仄平节与节之间相粘,即上一节最后的句脚与下一节第一个句脚同声调.此规则出自民国蔡东藩《=中国传统联对作法=》:一至若增长联对,以七句,八句,九句,十句成联者,或分三节,四节,五节,大致可以类推,不再引证.总之,联对愈长,节数愈多.每节自一句起,至四句止,上节末句煞脚字音为平声,则下节起句之煞脚字音仍应用平声,其用仄声亦如之.惟出联结束句,总应用仄声字煞脚;对联结束句,总应用平声字煞脚:此固联对之通例也当长联严格按四句为一节时,此格式与一平仄双交替式~等价,严格以两句为一节时,则能产生平仄单交替~和一平仄双交替~两种效果.在每节句数参差不一时,此方式句脚平仄安排看似无规律,但因句脚平仄安排与联意密切配合,其合理性反倒比以上三种规范的格式为优.此方式分长短不一的节~来论平仄,似源于词和曲;各节之间的粘接则源于律诗和骈文.总之,对联文体一平仄对立~的要求,以句尾字最为重要,分句句脚字次之,句内平仄再次之.上下联对应之句尾,句脚,句内节奏点的平仄相对应严格遵守,而句内节奏点,句脚的平仄交替则可以有条件地适当放宽.概念释义平仄平仄分别指汉字的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三兀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即平,上,去,入四声.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这在当今被称为旧四声兀朝以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发展到普通话的声调,共有以下四个: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一不升不降叫平一;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一不高不低叫中一;上声是一个低升调看时是低平调一; 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当代人以普通话确定平仄,一般以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和去声为仄声,这称为新四声声调是汉语的显着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古汉语四声是按印度三声说发展而来,由周颓,沈约等用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四声,由于四声在诗文创作中不便使用,后经王融,刘韬娈兄等用不完全归纳法完成四声三兀化,于是所有的汉字就被分成了平仄两种声调.在诗文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平仄声调的规律性组合,可达到声调抑扬顿挫,优美动听的艺术效果.在近体诗,词曲和骈文中,对平仄声调都有着严格的格律限制,楹联作为吸取了上述文体艺术特色而后来产生的文体形式,自然而然地承袭了上述各类文体在平仄声律方面的要求,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文体特色的声律规范.平仄对立指源于律诗中两联对仗的基本要求.在一般性的对偶修辞中,只要求字句的相对,并没有声调方面的要求,但当一对偶~上升到近体诗中的一对仗时,便增加了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和一避免不规则重字一两项特殊的限制.由于节奏才是句子内在的元素,而平仄只是对节奏起到装饰美化作用,而且节奏点才是一个音步的关键所在,所以所谓一平仄对立指的也只是上下联相对节奏点的平仄对立.平仄交替指一句之内的各个节奏点,原则上应按一平一仄的规律进行交替.越是诗律节奏的语句越应严格做到平仄的交替,而词律节奏,骈文节奏及古文节奏的语句,可以在保证平仄对立的情况下,对于平仄交替适度从宽.平仄对立的重要性要优于平仄交替.平顶平,仄顶仄原指六朝骈文中的句脚安排规律.骈文一般以四六言为一句,对句亦以四六言平仄对立,形成一仄平平仄J1个基本堕很多个基本单元首尾相连组成篇章,就形成f,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1的声律格局,这种规律在民间被冠以平接平,仄接仄cl的说法多年来口耳相传.一九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选=》在((滕王阁一文的一题解~中,提到这种规则叫一平接平,仄接仄一九七七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启功先生所着《=诗文声律论稿=》中说一这种句脚平仄颠倒交替的方法,从前称之为『I仄顶仄,平顶平一;有些长楹联也是这类手法,用各种长短句子拼成,每句的句脚也常是]仄顶仄,平顶平L.~对联是受骈文的直接影响而产生的文体形式,故在格律要求上,留下了一些骈文声律规则的痕迹,最明显的就是在以铺叙见长的赋体长联中,句脚平仄沿用骈文平接平,仄接仄~的方式,形成上联一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一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声调模式,也称为一平顶平,仄顶仄』o一九八一年四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林芳胜,韦建光,李天贵编冬古今对联荟萃=》论及:fI长对子句脚平仄的规律,通常是采用]平仄仄平平仄仄平;;L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L这种方法反复进行.这种句脚平仄颠倒交替的方法,从前称之为]仄顶仄,平顶平j..I审国对联大辞典=》对此的评论是:此法可概括一部分长句,长联的平仄.k也就是说这种格式只是从骈文中借鉴而来的增强长联韵律美感的一种成熟技巧,它应是多句联句脚平仄安排的一种优先推荐格式,但并非长联句脚平仄安排唯一的规则,也非对联格律上的硬性规定.联语示例元赵孟颊题扬州瘦西湖迎月楼春风\阆苑一千\客;明月\扬州一\楼.●诗律节奏,句内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联节奏点平仄对立.清陈文政题贵州图云关可憩亭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一楼\俯看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人.,●骈文节奏,句内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联节奏点平仄对立.清彭玉麟题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疏,白蓣\秋老;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词律节奏,三四结构的三字音步上下联平仄对立,领格字的三字音步平仄不对立.清俞樾题临海东湖湖尘争好水\好山,出东郭\不半里\而至;宜晴\宜雨,比西湖一楼\何如.,古文节奏,上下联节奏点对立,但句内节奏点平仄不交替.李月初挽石伏生联相约买山种桔,相邀筑室藏书.文字交把酒对谈,枉费几番筹划.岂奈遭时不偶,致教夙愿难酬.此别已吞声,万里烟云齐惨淡.共怜世道崎岖,共愤人情冷暖.古今事和盘打算,终归一塌糊涂.此来退扫闲轩,漫拟专攻进学.前程空想像,百年心迹付蹉跎.此长联为一平顶平,仄顶仄~的标准格式,此联每两分句为一层意思,八分句恰好完成两个单元的重复,形成~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延伸阅读术语解释甭江,曾保泉,顾平旦《=中国对联大辞典=》一声调指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声音的高低升降.汉语的每个音节,一般是一个汉字,也称字调.声调表现为四声,见((四声=》条.四声古汉语四类声调一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一的统称.现在用一四声~泛指声调孛调一,也指普通话的四个调类一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一.平声汉语四声之一,指声调平出而无低昂者.现代汉语北方话又按声母清浊分为阴平,阳平两类.参见((平=》条.上声汉语四声之一,指高呼猛烈强者.现代汉语普通话上声念降升调.上声属于仄声,参见((仄声及((仄=》条.去声汉语四声之一,为降调.属于仄声,参见《=仄.}1及((仄=》条.入声古汉语四声之一,属于仄声,发音短促而急,一发即收.古人声分别读成阴平,阳平和上声,去声.普通话已无入声,有些方言有入声,尤其是南方仍保留不少入声字音.参见《=仄声=》及((仄))条.声母汉语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汉语一个音节中声母后边的部分.元音是构成韵母不可缺少的音素.平仄就汉语声调的特点,把高低长短的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古汉语中平声为平调,上声,去声,入声均为仄调.现代汉语中阴平一即第1{和阳平一即第二声一属于平声,上声一即第三声一和去声一即第四声谣一于仄声.平仄声在一句或一联中构成相互交替的节奏,也就是声律.在诗,词,曲,联中把这种平仄声的组合关系称之为平仄.谐声协调文字的平仄,即按规定将平声字和仄声字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是对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衡量对联工与不工的音韵标准.谐音即谐声.蔡耕((联对作法=》:一谐音云者,即所谓调平仄是也.字音有平, 上,去,人之分,上,去,入三音,统括之日仄声.律诗初步,首尚谐音.平①汉语四声之一,见《=平声=》条.②诗,词,曲,联格律中,塞不应使用平声字的位置,如一平平仄仄平』.仄①汉语四声中,除平声之外的其他音调为一仄仄,是~不平~之意.古汉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字,现代汉语则只有上声字和去声字.②诗,词,曲,联格律中,表示应使用仄声字的位置,如一仄仄平平仄平仄组合指多言联的平仄规律,即由各子句相应言联的联型组合而成.如十日联四七句式,为四言联一种联型和七言联一种联型的组合;十;日联五六句式,为五言联一种联型和六言联一种联型的组合.旬脚平仄颠倒交替法即,仄顶仄,平顶平过去通称的一种长句和长联句脚平仄规律,林芳胜等《=古今对联荟:l-长对子句脚平仄的规律,通常是采用]平仄仄平平仄仄平;;L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J这种方法反复进行.此法可概括一部分长句,长联的平仄.仄项仄,平顶平即句脚平仄颠倒交替法.林芳胜等古今对联荟萃一这种句脚平仄颠倒交替的方法,从前称之为f-仄顶仄,平项平Jo.1句脚平仄颠倒组合法适用于一切短联,长句,长联的句脚平仄规律.其要点为:①不论何种联型,何种组合,何种节奏,只取上下联每一子句句脚的平仄;②上下联联尾为仄平.③各子句的句脚平仄总是相对的;④平仄格式随子句增多而呈几何级数增加;⑤其平仄组成方法, 无子旬禾须断旬l|仄,平jo一子句一一断句一为两种,即一仄,平后加一仄,平再将i,仄,平~颠倒成一平,仄后加仄,平』o其余类推.参见常江今中国对联谭概=》. 调平仄百化文学习写对联》)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对联和近体诗,骈体文这两种文体有密切关系.从调平仄方面看,近体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律诗, 特别是律诗中的摘联,即摘出来看的联语,更是对联的渊源所在.近体诗和骈体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汉文的韵文体裁.汉文的韵文是很讲究声调和谐的.调谐声调的基本方式是划分平仄声,并在对句中用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使不能把上下句相对的每个字全都对上,起码也得有五分之四以上相当萄子越长,越能马虎些,但总不能低于二分之一吧一,才算及格.至于一句中平声和仄声的前后安排也很有讲究,这些都属于格律的研究和限制范围.五言和七言律诗的句式格律,可以说是写作对联的基本句式格律.所以,学习写作对联的人,必须先把它们烂熟于心.这是很容易的,它们调平仄的基本句式格律,按首句不入韵的格式, 只有各两组,就是:五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季白:渡荆门送别)))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例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季白:友人=》一七律:乎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例句:花迎剑佩星,柳落;柳拂旌旗露未干.,零参:((早朝大明宫一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句: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衽甫:兴=》一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句式,基本上是两个到三个平声字之后接着两到三个仄声字,或者倒过来也成.对联调乎仄的方式,就以此为基础,再生出一些变化来.因为,对联的字数,可以少到上下联各一个字,多到有几十个分句几百个字,而且并无限制,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调起平仄来, 变化多端,比律诗的格式要复杂,而且没有像上引的律诗那样,有定式可循.再小结一次,不外一一一条:一,最好采用二至三个平声字与仄声字互换的步调. 但这个原则属于理想化的,不是铁定的. 二,上下联的两个收尾字必须一平一仄, 这可是铁定的.;.。
专家解读_联律通则__联律通则_第一章讲稿
对联·对联教材专家解读《联律通则》《联律通则》第一章讲稿●叶子彤(接上期)(三)结构对应结构对应,就是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从句法结构的角度讲,也就是说,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
如果上联是主、谓、宾结构,下联是主、谓、补结构,就没有对好。
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
例如,清圣祖康熙题菊香书屋联: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霏清静香。
此联题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
“青葱”,翠绿色。
松为百木之长,在“岁寒三友”之中名列首位,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誉。
由于它经冬犹绿,吟风振雪,给人以高洁坚贞之感,故深受世人的喜爱。
上联正是借松而励志。
“霏”,飘洒,飞扬。
“清静”,安静,不嘈杂,借指心性纯正恬静。
菊花是起源于我国的名花,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咏赞,用以颂赞其傲霜的精神、怡然的神态、高洁的情操。
下联也是借菊而抒怀。
联语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幽雅的松菊图:松柏挺立,葱茏映目;菊花似锦,馨香四溢。
一“色”一“香”,和谐动人。
“香”还暗寓书香,极有情韵。
从结构上看,上下联都是主谓宾句式。
其中,“庭松”、“盆菊”均为偏正结构,而“青葱”、“清静”则均为并列结构。
又如,清郑燮(板桥)题月观亭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此联为江苏扬州瘦西湖小金山月观亭题写。
月作为“三光”之一,自古以来被文人雅士歌咏颇多,借月抒怀之作数不胜数。
以“月”为名的景观也遍及各地。
上联用“月来”切“月观”之亭名,谓地上月光如水。
以水形容月光尤显亲切自然,苏轼《次韵孔毅父》诗有“可怜明月如泼水”之句。
“云起”,云朵涌动。
下联言空中云状似山。
云从来就是飘忽不定,或聚或散,形态各异,将云团比做峰峦,更是活灵活现。
叶子彤先生解读《联律通则》2
叶子彤先生解读《联律通则》2词性对品词性对品是楹联的另一要素。
所谓“品”字,就是类。
通则中使用的“对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按现在语法对词性的分类,(即名、动、形、代、数、量、副、介、连、助、叹、拟等),要求词性相同为成对;二是传统文章运用骈词丽句,不断优化形成的稳定对格;三是前人属文缀偶习用并传承至今的对仗种类。
我们把这三种词语的“对法”,视为对仗品类,每一种相合,都视为“对品”。
也就是讲,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才能构成对仗。
讲究词性对品,首先要弄清楚词的分类。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按照诗的对仗,词可以分为九类,就是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虚词、代词等。
古人属对一般把字(词)分作实字、虚字、助字和半虚半实字。
其定义是:“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
”所谓的“实、虚、死、活”,就是词性概念。
例如:实字:天、地、树、木、鸟、兽、花、人……半实字:文、武、威、术、气、力……虚字(活):吹、腾、升、沉、奔、流、出……虚字(死):高、长、清、新、柔、美、大……半虚字:上、下、里、外、中、间、左、右……助字:者、乎、然、则、乃、于、也、哉……从这些字可以看出,所谓的“实字”都是名词;“半实”是抽象名词;所谓的“虚字(活)”是动词。
所谓的“虚字(死)”是形容词。
所谓的“助字”就是包括现在所说的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
所谓的“半虚”,除方位词外,还包括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形容词和时间词。
古人属对的要求是:“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也就是要求上下联的词类属性要一致。
现代汉语中,汉字总体上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等;虚词类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
“词性对品”,就是上下联的相应部位的文字,其词性必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
联律通则
联律通则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
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传统对格第七条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
判别声调平仄遵循从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词性对从宽范围第十一条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中国楹联学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
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一、楹联作为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独立文体,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从各种文学形式来看,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这里重点强调的是楹联与不同的文学体裁及文学形式之间的区别。
我们知道,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都包含、渗透有对仗的内容,如王勃的骈体文《藤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再如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等都包容渗透着对联的内容。
但我们仔细观察,是否和我们所说的对联要求相吻合呢?不尽然,对联有自己的规律与定则,《联律通则》就为我们规范了这一规律与定则,为我们创作与欣赏对联,提供了明确的要求。
二、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
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
这儿强调的是,不按对联格律要求写出来的,尽管上下写字数相等,互相对仗的两行字,也不能称其为楹联,那么什么是格律呢?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句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相对、语意相关。
比以前的要求更明确化了,将于后一一进行详细解析。
三、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每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从形式到内容均为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联的基本特征:“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前面所举的例子当中有“词语对仗”,但“声律协调”却和联律不尽一致。
词语对仗就是所说的:“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声律协调就是指:“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在后面有关内容里将详细解读。
四、楹联文体的规定性、适应性,要求创作与赏评坚持创新而不离传统体范,重律而尤见时代风范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联创作过程中即要有时代性,要敢于创新,又不能有悖于传统体范。
以上四条是对《联律通则》引言的解读,从总体上概括介绍了对联的基本内容,使我们对对联能有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下面就结合第一章基本规则来具体讲解一下对联的六要素,这是本次学习的重点内容。
我们发现有不少联友的创作楹联时,在词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或问题,因此,下面结合出现的词性同时进行讲解。
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要求在同一联中上下联句数,字数必须相等。
因对联有单句、双句、多句之分,上下联不仅总的字数要求在同一联中上下联句数相等,每个句子字数也要相等。
字数相对就是指上联与下联字数一样多,字数不相等也就不能称之为对联了。
但有些特别的传统联不在此列,如: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一言:墨==泉二言:花好==月圆三言:书锦绣==绘宏图四言:风梳碧柳;雪印红梅。
五言:山因禅寺静;风为草斋凉。
六言:此是山阴道上;如来西子湖边。
(绍兴东湖联)七言: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孙星衍)八言: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题杜甫草堂联)九言:花雨能仁,祝嵩龄亿载;昙枝普茂,巩海甸三乘。
(《万寿圣典》)以上例子意在说明字句对等。
可见一幅对联,上联字句数与下联字句数必须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词性对品的问题,还有不少诗友搞不清楚,提到词性,我们首先要明确词性的分类:即实词和虚词。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所谓词性对品,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每个字的词性),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词类相同是对联“对偶艺术”的精髓所在。
即上下联相应的字词要用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来讲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我们来看下面一联: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
请大家逐字分析对应的词性。
这联里,“开/垂”和“游/在”都是动词,神/心”和“卷/帘”都是名词,“千/万”都是数词,“上/中”都是方位词,属名词范畴。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
月-风—名对名,斜-散—动对动,诗-墨—名对名,梦花—名对名,瘦-香—形对形。
更严格一点说,不但词性要一致,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也要相当,也即要尽可能相类似或相对衬。
这也涉及到对联的宽工问题。
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
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那么,“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家禽。
如: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
此联为传统的自然描景联,它没有任何政治意义。
最大特点就是对仗工整,上下联第一个字“春”、“秋”为时令类名词,第二字“前”、“后”均为方位词,第三字“有”、“无”为副词,第四字“雨”、“霜”为均为天文名词,第五字“花”、“叶”为植物,类名词,第六字“开”、“落”均为动词,最后一个字“早”、“迟”为形容词。
对联词类相近,词性相当,结构相似,字数相等构成对联的对称美。
对联中词性的“正对”关系指对联中上下联所对应的词,必须是同词性。
符合这种对应关系的,称为“词性对仗”。
如:竹因临水情斯畅;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均为形容词。
再如:急水与天争入海;乱云随日共沉山。
(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
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
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
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
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
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
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所以大家在创作对联时,要充分考虑门类的问题。
天文对天文或地理,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
一、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1.名词对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人、妇女、同志、叔叔、汉族、作者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己丑、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名词对名词:即在联语中重用名词的作用。
诗写梅花月;茶熏谷雨香。
高天悬日月;深水映春秋。
长空携丽日;大地落祥云。
在以上联语中,第一例中名词占去十分之八,以“写”、“熏”二字为动词。
作者以简约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副春天的画面,其构思之精巧,立意之独别,可见一斑。
第二例、第三例以“悬”“映”、“携”“落”为动词,以开阔的视野,一上一下,写出了大自然所特有的时空景色。
再如晚清黄遵宪写过这样一副言志联:药是当归,花宜旋覆;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作者借四种不同的花鸟草虫成联,意在抒发归隐后的复杂心态。
“当归”即中药当归,“旋覆”即中药旋覆花,“无恙”为虫名,“奈何”即杜鹃。
联语中的当归、旋覆、无恙、奈何均为双关词,作者在这里要写的并不是物之本身,而是由字而引伸的双关寓意。
以抒发不甘寂寞、与命运抗争的一种心态。
2.动词对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对的时候尽可能按照不同的小类相对,动词对动词:即在联语里重用动词的作用。
水清石出鱼可数;人去楼空鹤不归。
(杭州孤山放鹤亭联)在简短的联语中,动词几乎占去了一半,出、数、去、空(亦作动词用)、归,但用词极巧,不因重动而使联语有雕琢之感,令人读之生情、意境洞出,给人一种缠绵、空旷、沧桑变幻之感,余味无穷。
北京潭柘寺有一副写弥勒佛的佳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联语重用动词“容”、“笑”两字,把弥勒佛大肚笑口、笑容可掬的形象描绘得一览无余。
上联写外貌形态,下联写内心情态,“容”、“笑”两字分别三出,用字精到,层层迭进,通俗谐趣,发人深省。
3.形容词对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形容词对。
形容词:即在联语中注重对形容词的作用。
赖少其为无锡鼋头渚通芬堂所撰一联:湖阔鱼龙跃;山阴草木香。
作者在简练的联句中,竞用了四个形容词,以“阔”饰“湖”,以“跃”饰“鱼龙”,以“阴”饰“山”,以“香”饰“草木”,连贯自然,与景物相配,十分得体,无见雕琢。
上海孙中山故居有一联为孙中山所撰: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此联在气度上重用了“醉”、“寒”两字,一“醉”字便将此地风光之高绝写得惟妙惟肖;下联化用唐朝诗人贯休诗句“一剑霜寒十四州”,其将十四移位,借喻以武力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决心。
“寒”用在这里,是隐喻革命斗争之严酷性。
再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都是巧用形容词的好对。
4.数量词对数量词: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