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前外侧壁切口
腹壁切口详解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图:切开腹膜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疝切口
• 皮肤、浅筋膜(camper's筋膜)、深筋膜 (Scarpa筋膜)、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腹横筋膜、腹膜外脂 肪、腹膜(壁层)
横切口(剖宫产)
• 以剖宫产说明:
剖宫产术(Cesarean section)是经腹 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 的手术。
切口分类
典型切口:
直(纵)、横、斜切口 弧形切口(颈部、肋缘下)
非典型切口:
胸腹联合切口 复杂切口 (如Z)
主要腹部切口
直切口:正中切口
旁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旁腹直肌切口
横切口: 斜切口: 麦氏切口
肋缘下切口 • 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以下 4~5cm)处,腹内、外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 伸向腹直肌的前方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使后 层缺如,因此腹直肌鞘后层由于腱膜中断而形 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线,又称半环线.
注意哦!手术能恰当的使
母婴转危为安,但存在出血 感染和脏器损伤的危险,故 决定行剖宫产术应慎重。且 死胎、胎儿畸形,不应行剖 宫产术终止妊娠。
横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 刀切开,干纱布拭血, 直血管钳、中弯血管钳 止血,铺皮肤巾,巾钳 固定。 切开腹直肌前鞘:递刀 切开,剪刀扩大,皮肤 拉钩拉开皮下组织。
腹部病例分析(论文资料)
腹部病例分析病例1一名三年级的医学生见习腹部探查术。
患者是一位肠梗阻病人。
当手术医生与该同学完成手部消毒后,医生问什么样的腹部切口最合适。
该学生想了一会后提议选择腹直肌旁切口。
手术大夫对此提议不甚满意,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临床解剖学问题1.从解剖学角度讲,为什么腹直肌旁切口不合适2.根据你对腹前外侧壁的了解,你认为哪种切口更合适3.为什么你认为该切口合适病例 1腹直肌旁切口可能会切断支配腹直肌的神经,所以一般不提倡作此切口。
部分神经自近腹直肌侧缘进入该肌的深面,如这些神经部分被切断会导致腹直肌瘫痪并伴有腹前壁力量的减弱。
来源于腹壁下动脉的血液供应也容易受到损伤。
由于向两侧牵拉腹直肌可防止对神经血管的损伤,故旁正中切口是较好的选择。
牵拉解除后可经腹直肌鞘缝合未损伤的肌肉。
病例2一次阑尾切除术中,住院医师向一位四年级的医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临床解剖学问题1.若进行阑尾切除术时在腹前外侧壁做横切口,要分离鉴别并保护哪些神经2.此神经在何处可以找到3.如果切断此神经会有什么症状病例 2必须鉴别出髂腹下神经并对其进行保护,因为在阑尾切除术行横切口时可能将其切断。
该神经穿过腹横肌后部,在该肌和腹内斜肌之间分为外侧皮支、前皮支和肌支,肌支支配这两块肌肉。
切断髂腹下神经而引起的肌力减弱可能会导致腹股沟直疝的发生。
病例3患者肥胖,主诉经腹腔镜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有麻刺感、烧灼感、发麻(感觉异常)及大腿外侧部疼痛,手术探查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临床解剖学问题1.股前外侧区皮肤由哪条神经支配2.该神经的哪个分支可以解释这些感觉异常的症状3.疼痛可能是由什么样手术失误而引起的病例 3发自第 2、3 腰神经的股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大腿前外侧和外侧面的皮肤。
神经穿经腹股沟韧带后方或穿过腹股沟韧带,行经髂前上棘内侧 1cm 处。
前支穿过阔筋膜,传递来自于大腿外侧面皮肤的感觉。
当神经穿经腹股沟韧带时,在手术台上经髂前上棘所作的持续而过紧的包扎会对股外侧皮神经施加压力并使其受损,导致感觉性神经炎,被称为感觉异常性大腿痛。
医用局部解剖学-腹前外侧壁33页PPT文档
⑵ 旋髂浅动脉:腹股沟韧 带中点下方约1.5 cm起自股 动脉的侧壁(可与腹壁浅动脉 共干),在浅筋膜的浅、深两 层之间,走向髂前上棘,分布 于腹前外侧壁下外侧份。
3.浅静脉 行于浅 筋膜浅层内,行程方向 与动脉相似,丰富,吻 合成网,在脐区更多形 成脐周静脉网。
回流:
脐以上静脉→胸腹壁静 脉→胸外侧静脉→腋静 脉;
腱划处有血管,手术时 切开腱划应注意止血。
⑵ 腹直肌鞘:由3块扁肌的腱膜构成。前、后两层, 在腹直肌外侧缘外侧相结合后呈半月形,称半月线。
前层: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 后层: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
在脐下4~5 cm附近呈凸向上的弓 形游离下缘,称弓状线(半环线)。此线 以下,三块扁肌的腱膜均移行为腹直肌 鞘的前层,腹直肌鞘的后层缺如,腹直 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接触。
临床上通过腹膜外间隙可行膀胱、子宫、输尿管、腰交感干神经节 等腹膜外手术。
㈥ 壁腹膜
腹前外侧壁的最内层,上腹部腹横筋膜和腹膜外组织均 较薄弱,膈下腹膜与膈紧密愈着,由于受膈运动的影响, 张力较大,上腹部切口缝合腹膜时极易撕裂,宜将其与腹 直肌鞘的后层一起缝合。
四、临床要点
1.下腹部皮瓣 髂腹股沟皮瓣:营养动脉为旋髂浅动脉; 下腹部皮瓣:营养动脉为腹壁浅动脉。
2.常用的腹壁切口
切口选择,遵循的原则: ① 位置适当; ② 长度适宜; ③ 便于延长; ④ 减小损伤; ⑤ 切口方向与皮纹一致。
⑴ 纵切口
1) 正中切口:
上腹部正中切口:皮肤、浅筋膜、 (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 壁腹膜。
下腹部正中切口:
2) 旁正中切口:为在前正中线旁 开2 cm处与正中线平行的切口。 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牵 拉腹直肌至外侧、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壁腹膜。
局部解剖学-腹部
前壁:
小网膜、胃后壁 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 后壁:
横结肠及其系膜 以及覆盖胰、左肾、 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左侧界: 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右侧界: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
临床意义:
网膜囊位置较 深,胃后壁穿孔或 某些炎症导至网膜 囊内积液,早期常 局限在囊内,给诊 断带来一定困难。
(二)系膜mesentery
的凸向外侧的弧
形称半月线。
腹白线:
由两侧腹直 肌鞘纤维腹前
腹白线
正中线上彼此
交织而成。厚
而坚韧,血管
少。
2.腹外斜肌
肌纤维方向:
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
形成的主要结构:
①腹直肌鞘前层
②皮下环(浅环)
皮下环 (浅环) 内侧脚
脚间纤维 外侧脚
③腹股沟韧带
④腔隙韧带 ⑤耻骨梳韧带 耻骨梳韧带 (Cooper韧带)
降部的毗邻:
前方: 横结肠及其系膜 后方: 右肾门及右输尿
管起始部
内侧: 胰头 胆总管 外侧: 结肠右曲
(3)十二指肠水平部
横跨第3腰椎,长约10cm 。
水平部的毗邻:
上方: 胰头 后方:右输尿管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前方: 肠系膜根 肠系膜上A、V
(4)升部
从第3腰椎左
侧上升至第2腰椎
左侧急转向前下
1.结肠上区的腹膜间隙
位于膈与横结
肠及其系膜之间。
又称为膈下间隙或
肝周间隙。共有6个 腹膜间隙
膈下间隙的分区: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前间隙 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前间隙
腹部局部介绍
1 4
2 3 5
肝门与肝蒂
第一肝门(肝门)和肝蒂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分叶与分段
肝内有4套管道,形成两个系统:
肝静脉系统:肝静脉及其各级属支 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 有动脉和肝管及其各级分支
3个叶间裂:右叶间裂、正中裂、左叶间裂
2个段间裂:右后叶段间裂、左外叶段间裂
上段 右后叶
前→ 左肾:胃后壁 胰 空肠袢 结肠左曲 右肾:肝右叶 结肠右曲 十二指肠降部
后→ 第12肋以上: 膈及胸膜 第12肋以下: 肋下A、V、N 腰大肌及前方的生殖股N 腰方肌及前方的髂腹下N、 髂腹股沟N
肾门、肾窦、肾蒂
肾血管与肾段
肾段: 每一肾 段动脉 供给的 肾实质 区域, 称为肾 段。
四、肝
位置、毗邻与体表投影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体表投影:可用三点表示 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相交处 右腋中线与第10肋下1.5cm的相交处 左第6肋软骨距前正中线左侧5cm处
韧带与膈下间隙
肝的韧带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右三角韧带 左三角韧带
左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前层
筋膜相续
浅筋膜内的血管: 脐平面以上 A:肋间后动脉的分支 V:胸腹壁静脉→胸外侧V→腋V
脐平面以下 A:腹壁浅、旋髂浅动脉←股A V:腹壁浅、旋髂浅静脉→大隐V
腹壁的浅静脉是上、下腔静脉和 肝门静脉之间重要的侧支吻合
浅筋膜内的神经:胸神经前支 1~11对:肋间神经
第 12 对:肋下神经
淋巴及神经 被膜:由内向外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三 、 输 尿 管 腹 部
四 、 肾 上 腺
六 、 下 腔 静 脉
【局部解剖学】8腹壁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2
腹前外侧壁切口
腹壁手术切口: (1)经腹直肌切口
(旁正中切口) (2)麦氏切口
(阑尾斜切口) (思考:经哪些层次可到达阑尾? ) (3)正中切口 (4)肋缘下切口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3
局部解剖学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由浅入深)
第八次课:腹部
学习要点
1. 腹壁层次; 2. 腹直肌鞘; 3. 腹股沟管; 4. 腹股沟三角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1
腹前外侧壁
境界
上界:剑突、肋弓、 第11、12肋游离缘,第12胸 椎棘突;
下界:耻骨联合上缘,两 侧的耻骨嵴,耻骨结节,腹 股沟,髂嵴,第5腰椎棘突。
分区 九分法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15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7
腹前外侧壁
➢深筋膜及肌层
3.腹内斜肌 4.腹横肌
腹股沟镰 (联合腱)
提睾肌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8
腹前外侧壁
➢腹横筋膜
参与形成以下结构: 腹股沟管后壁 腹股沟管深环 窝间韧带 精索内筋膜
局部解剖学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9
腹前外侧壁
➢腹膜外组织
1.皮肤
2.浅筋膜
浅层:Camper筋膜 深层:Scarpa筋膜
3.深筋膜
腹外斜肌
4.肌层 5.腹横筋膜 6.腹膜外组织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直肌
7.壁腹膜
腹部解剖操作程序
腹部解剖操作程序解剖腹前外侧壁皮肤切口与剥皮:由胸骨剑突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做一纵行切口。
由耻骨联合上缘至两侧耻骨结节做一横行切口。
沿两侧髂前上嵴的连线做一横行切口。
一、解剖腹前外侧壁的浅层结构沿髂前上棘做的横行切口(深达肌层),观察浅筋膜分为浅、深两层,浅部为脂性层,深部薄为膜性层。
用手指伸入膜性层与其深面的腹外斜肌腱膜之间,向下探查经耻骨结节内侧可伸入会阴浅间隙及阴囊肉膜。
剥离浅深两层之间,查找两束血管,即腹壁浅动静脉和旋髂浅动静脉。
二者定位于下肢的隐静脉裂孔至脐和髂前上棘延线。
在动脉周围有同名静脉伴行。
剥皮肤连同浅筋膜一并向外翻转,显露肌层。
二、解剖腹股沟区沿髂前上棘水平及腹直肌外缘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并向外下翻。
分离精索,探查腹股沟管各壁。
①、观察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并形成浅环即出口。
②、观察后壁由腹横筋膜构成,并形成深环即入口。
③、观察下壁由腹股沟韧带构成。
④、观察上壁由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构成。
拉起二肌确认最初位于管最外侧部之前,继拱形越过腹股沟管的上方即形成上壁,最后,作为联合腱居于管最内侧部之后,即位于深环之前和浅环之后;分析二肌加强前、后壁,开、闭管作用;在二肌表面查找髂腹下神经。
⑤、观察腹直肌肌腱居于浅环内侧半之后,理解参与和加强后壁内侧部分。
⑥、观察腹横筋膜于深环之内侧增厚形成凹间韧带,沿韧带查找深面的腹壁下动脉。
三、解剖阴囊由腹股沟浅环至阴囊下端纵行切开阴囊壁,分离阴囊壁皮肤和肉膜,游离睾丸和精索。
在阴囊根部纵行剪开精索外筋膜、睾提肌和精索内筋膜,观察精索内诸结构。
纵行切开睾丸被膜和睾丸固有鞘膜,观察睾丸、附睾和鞘膜腔。
四、解剖腹直肌沿腹直肌鞘前叶的中线自上而下做一纵行切口,并于切口上、下端各做一横行切口,将鞘前叶剥离并翻向两侧。
观察鞘前叶是由一种组织构成即腱膜形成,但其厚度在3个局部发生变化。
比较后确认上部最薄,鞘仅由一层腹外斜肌腱膜构成;下部最厚,由三层扁肌腱构成;而中部则是真正的两层腱膜。
腹部解剖 ppt课件
腹股沟管 腹环 弓状线
腹直肌 精索内筋膜 腹壁下动脉 联合腱
腹壁下 动脉
腹股沟 韧带
腹环 联合腱 陷窝韧带
精索 腹横筋膜
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外1/3 处有腹内斜肌起
始部加强。 腹内斜肌起于腹股沟韧带的外侧 2/3 ,下缘游 离,弓形跨过精索,后形成联合腱,止于耻骨梳韧带。 其下缘的部分纤维,沿精索形成提睾肌及其筋膜。
femoral ring Femoral canal Saphenous opening Thigh
Passes through inguinal yes canal Exits the 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 Enters scrotum yes yes
hernia sac
processus vaginalis
Transversalis fascia
Femoral canal
Formation of the inguinal canal in males
Formation of the inguinal canal in femalesLeabharlann (四)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五)疝的修补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direct inguinal hernia
Femoral hernia
The fascial coverings of the spermatic cord
六、睾丸和精索被膜的层次与腹壁层次的关系
腹膜 腹横筋膜 腹前外侧壁 腹横肌 精索外筋膜 腹内斜肌 皮肤 腹外斜肌 浅筋膜 提睾肌筋膜 Scarpa筋膜 腹外斜肌腱膜 Camper筋膜 精索内筋膜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皮肤 腹横筋膜 精索内筋膜 睾丸鞘膜 腹膜外脂肪 提睾肌筋膜 壁腹膜 鞘韧带 睾丸和精索 皮肤 浅筋膜 阴囊
腹部MCQ
腹部A型题(最佳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脐区的器官是( )A. 十二指肠上部B. 十二指肠空肠曲C. 全部空、回肠D. 肾E. 左右输尿管2.属于左季肋区的器官何者错误?( )A. 胃底、脾、左肾一部分B. 肝左叶小部分、胃体一部分、胰尾C. 脾、结肠左曲、胰尾D. 胰体、胃体大部分、十二指肠空肠曲E. 胃底、胰尾、左半肝大部分3. Camper筋膜是指 ( )A.腹壁脐以上浅筋膜的浅层B.腹壁脐以下浅筋膜的脂肪层C. 腹壁浅筋膜的膜样层D.腹前壁下部的深筋膜 E.腹壁全部筋膜的总称4. 对Scarpa筋膜的描述何者错误?( )A.是脐平面以下浅筋膜的深层,即膜性层B.向下在腹股沟处超过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与股部阔筋膜相愈着C.内侧向下与会阴浅筋膜即Colles筋膜相延续D.在男性则与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相移行E.当男性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溢出可至阴囊、阴茎、腹前壁和大腿5.半月线( )A.腹直肌鞘内侧缘形成的弧形线B.腹直肌鞘外侧缘所形成的弧形线C.腱划形成的弧形线D.腹白线形成的弧形线E.腹直肌鞘后层的弓状下缘6.不属肠系膜上动脉的直接分支是( )A.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B. 回结肠动脉C. 中结肠动脉D. 阑尾动脉E. 右结肠动脉7.参与腹股沟管前壁组成的结构有( )A.腹外斜肌腱膜和外侧的腹横筋膜B.腹外斜肌腱膜和外侧的腹横肌C.腹外斜肌腱膜和内侧的联合腱D.腹外斜肌腱膜和外侧的腹内斜肌E.腹外斜肌腱膜和腹股沟韧带8.有关肠系膜上动脉, 正确的是( )A.多在第2腰椎水平起自腹主动脉前壁B.自胰颈下缘穿出,越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后方C. 入肠系膜内行向右下D.发出胰十二指肠上动脉E.肠系膜上静脉伴行其左侧9.从阴道后穹向后上方穿刺,可入( )A.直肠腔B.子宫腔 C. 膀胱腔D.直肠子宫陷凹E.膀胱子宫陷凹10.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 )A.肝前缘胆囊切迹处B.右锁骨中线与第7肋交界处 C. 右侧肋弓中点D. 右侧半月线与右肋弓相交处E.白线与右肋弓相交处11.有一10岁小儿1年前发现右腹股沟区出现肿块,后肿块移至阴囊内,肿块站立时出现,平卧时消失,就诊后诊断为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
腹膜与腹膜腔的解剖
腹前外侧壁、腹膜与腹膜腔的解剖第一节腹前外侧壁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内容1.腹前壁浅筋膜的特点。
2.腹前外侧壁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3.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通过内容。
4.腹股沟三角的层次及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区别。
(二)了解内容1.腹壁肌的起止、作用及形成的结构。
2.腹部外科切口与腹壁层次的关系。
3.腹股沟区的境界与层次。
二、解剖操作(一)皮肤切口1.从剑突沿正中线向下环绕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沿正中线作纵切口。
2.从剑突沿肋弓下缘至腋中线作一斜切口。
3.从耻骨联合中点向外至髂前上棘作一斜切口,再沿髂嵴到腋中线作一横切口。
(二)解剖浅筋膜、皮神经和浅血管1.辨认浅筋膜的浅、深两层将皮肤翻向外侧,自髂前上棘向正中线作横切口,切开浅筋膜,观察浅筋膜分为浅、深两层。
浅层较厚,富含脂肪,为Camper筋膜,深层致密较薄,为Scarpa筋膜。
将手指伸入Scarpa筋膜深面,向内侧轻轻推进至白线附近,探明其内侧的附着处。
向下探查,证实Scarpa筋膜越过腹股沟韧带表面,在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附于大腿阔筋膜。
用手指从耻骨嵴前方向下伸入阴囊肉膜深面,体会浅筋膜与阴囊肉膜相延续的情况。
2.解剖浅血管在浅筋膜的浅、深两层之间,腹股沟韧带中上部上方,辨认在解剖下肢时已经解剖出来的腹壁浅动、静脉以及向髂前上棘方向走行的旋髂浅动、静脉。
沿腹壁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追踪至其发自股动脉处。
沿腹壁浅静脉追踪至其汇入大隐静脉处,并沿该静脉追至脐周静脉网,向外上方汇合成胸腹壁静脉。
3.解剖皮神经在离前正中线2~3厘米处, 解剖出2~3支胸神经前皮支及伴行的动脉和静脉。
在腋前线附近解剖出2~3支胸神经外侧皮支以及伴行的血管。
在腹股沟管皮下环上方2~3cm处,找出髂腹下神经和穿出皮下环的髂腹股沟神经终支。
4.除去腹壁浅筋膜,显露腹前外侧壁肌层。
(三)解剖深层结构1.解剖腹直肌鞘及其内容(1)打开腹直肌鞘前层:沿腹直肌鞘中央作’I”形切口切开腹直肌鞘前层,将其翻向两侧,暴露腹直肌。
腹壁切口详解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手术室 ——邓辉
目录
1、腹部解剖图解 2、切口分类、切口详解 3、剖腹产切口层次步骤配合 4、常用切口的比较
腹壁解剖
由浅入深分为六层:
皮肤 ( 活动性大) 皮下组织(浅筋膜-Camper氏筋膜、Scarpa氏筋膜
,后者与Colles(浅会阴)氏筋膜相通;camper筋 膜:腹壁下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即camper筋膜, 含有脂肪组织又称脂肪层,向下与腹部浅筋膜相连 续。深层为scarpa筋膜。 ) 肌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 (与膈下筋膜 、髂腰筋膜 盆筋膜 相连) 腹膜外脂肪 (手术在腹膜外进行) 腹膜壁层 (与膈肌下腹膜、小骨盆腹膜相连)
图:切开皮肤
图:切开腹膜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各类切口细解
正中切口层次 1、皮肤 2、筋膜 3、腹膜外脂肪 4、腹膜壁层
(腹直肌)旁正中切口
不分 裂腹直肌而直接将腹直肌牵向外侧的切口 。 经过皮肤、脂肪层、前鞘、游离腹直肌内侧 缘后拉向外侧,不切开该肌、腹直肌鞘后层、( 腹外斜肌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 膜。
经腹直肌切口
分开腹直 肌进入腹腔的切口。多在腹直肌 正中线处做 纵行切口,次经过皮肤、皮下 组织、前鞘、腹直肌 (后鞘)、腹膜外脂 肪、腹膜壁层。
腹部局部解剖
膀胱③上(腹窝股沟管)腹环
腹股沟=内内环侧=窝深环
腹股④沟精外索侧内窝筋膜
(21)浅深血管、神经、淋巴
浅动动脉脉 上肋半部间动肋脉间(/下下A5分对支) 下肋半部下动腹脉壁(浅1/对旋髂)浅A
浅静脉 上腰腔静动脉脉(4对下)腔静脉 肝腹门静壁脉上动脉腔静脉
浅淋巴 脐腹以壁上下动脉腋淋巴结 脐旋以髂下深动腹脉股沟浅淋巴结
腹腔脏器在腹前壁的投影
右季肋区 右半肝大部 胆囊 结肠右曲 部分右肾
右腰区 升结肠 回肠袢 右肾下部
右腹股沟区 盲肠 阑尾 回肠末端
腹上区
右半肝小部 左半肝大部 十二指肠 胰大部 肾、肾上腺 部分胃
脐区
横结肠 十二指肠 空、回肠 大网膜 输尿管
腹下区
回肠袢 充盈的膀胱 妊娠子宫 乙状结肠 输尿管
左季肋区 左半肝小部 部分胃 胰、脾 结肠左曲 部分左肾
腹部局解
regional dissection of abdomen
解剖学教研室
一、腹部概述 二、腹前外侧壁 三、腹膜与腹膜腔 四、上腹部脏器 五、中下腹部脏器
境界 上界 下界
腹壁 腹前外侧壁、腹后壁 腹壁的主要功能 ①维持腹式呼吸 ②调节腹内压 ③运动脊柱 ④保护腹内脏器
腹腔 固有腹腔、盆腔
腹 部 分 区
皮神静经脉 节与段同性名分布动脉伴行
淋巴 上部 脊髓节段 中部
肋间淋巴结 体腰表淋水巴平结
T6
下部 剑髂突外平淋面巴结
T8神经 肋间神剑突经—(脐下连5对线中)点平面
T10 肋下神经(1脐对平)面
T12
髂腹下脐—神耻经骨联合中点平面
L1
髂腹耻股骨沟联神合经上方一横掌区域
1.腹股沟管 2.腹股沟区与腹股沟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中切口(纵切口)
层次:皮肤、皮下、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 脂肪、腹膜壁层 优点:腹白线至腹膜壁层可行单层切开,不损伤 肌肉、血管、神经,能迅速进入腹腔,显露好
缺点:血液供应差,缝合时系单层缝合,伤口愈 合较慢,且易发生切口疝
胰手术的切口选择
右肋缘下切口(Kocher切口) 胰头癌,胰头部炎症
腹前外侧壁切口
脾手术的切口选择
左季肋缘下切口 正常大小的脾或较小脾脏 正中切口 脾肿大,不止局限于左上腹
左季肋缘下切口(肌层、腹 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较少)、 腹膜壁层
优点:显露肝、胆、脾较好 缺点:肌肉损伤大、出血多、切开、缝合费时、 切口过长易损伤肋间神经
胰十二指肠切除(正中切口剑突至脐下 10cm或双侧肋缘下切口---人字形切口)
全胰切除、胰尾切除:正中切口剑突至脐下 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