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语篇
试析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的人际意义
在 上面的话 篇中,句①中的 以过程 为中 心的小 句 “ tr s Mee i is r d n et ”作 为新 信息被 打包成 名 e 词 “net n isri ”后成 为一 种抽象 的 o “ 事物”充当句⑦中的无标记性主 位, 成为了旧信息; 句②中 “ec rat s
w ih a i l m a n tc i l o t r d a g e i f e d f
a、 T i h d y s w h m ke ff a a t e t
a h u mi . tt e s m t b. e r i e tt u Th y a rv d a he s m
语类的一些特征 , 如科学性 、 客观 性、 大量 使用被 动语 态 、 人称 主 少 语、 多名物化结构等。 这在很大程 度上 导 致 了人 们 对 科 技语 篇 的概 念 功 能 和语 篇功 能 的研 究 ,从 而 忽视 了 对其中的人际意义的探讨 。 但 “ 没有一个真正致力于学术研 究的人会相信 :科学家会真诚地 希望他们在科技领域的人 际参与 作 用被 降低 ” 。这就 是说 ,在 科技 语 篇 的 客观 性 和 科 学性 的 背后也 蕴 藏 着 至 关重 要 的 人 际交 往 动机 和 目的。一方面 , 科技语 篇作 者想 通过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来突出 科技语 篇的客观性 与权威性 ,以 保 持 或 加 强 话 语 者 的权 势 地 位 ; 另一方面 ,他们又想让读者接受 他 们 的观 点而 不 受 到压 制 。这 一 矛盾的解决必然会从对语言的词 汇语 法结构的选择 中得到体现 。 本文 以语法隐喻为依据来探讨科 技语 篇 的人 际 意 义在 科 技 人 才培 养 中 的作用 。 概念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被认为是科技语篇 的 一个突 出特征 。早 在 2 0世纪 8 0 年代的认知隐喻理论 的发展为科 技语 篇 的 “ 词汇 隐喻”找 到 了理 论 依据 ,认知学派将隐喻界定为用 种 事物 来 描 述 另一 种 事 物 的 认 知机 制 , 常是 由陌生 到熟悉 ,由 通 抽象到具 体的映射 ,是人类对事
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及其语篇功能
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及其语篇功能在科技领域中,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在语篇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及其语篇功能。
一、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1.名词化的定义名词化是指将其他词类的词或短语转化为名词的过程。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将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转化为名词,以满足特定语境的需要。
2.名词化的形式名词化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包括添加后缀、改变词类、使用专有名词等方式。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技巧性。
3.名词化的特点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具有一些特点,例如语言简洁、表达精准、适应复杂语境等。
通过名词化,科技英语得以简练、明快地表达专业概念和观念,适应了科技领域对语言的高度要求。
二、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的语篇功能1.增强语篇的逻辑连贯性名词化在科技英语的语篇中具有增强逻辑连贯性的功能。
通过将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化,科技英语得以建立起一套内在的逻辑关系,使语篇各部分之间紧密相连,表达更为精准和有条理。
2.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名词化还可以提高科技英语语篇的信息密度。
在科技领域中,信息量庞大而复杂,名词化可以将繁杂的信息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得语篇的信息量得以最大限度地压缩和传达。
3.促进语篇的专业化表达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还可以促进语篇的专业化表达。
名词化使得科技英语更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能够满足专业领域对语言的精准表达需求,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专业知识的传播。
三、名词化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策略1.合理运用名词化后缀在科技英语中,合理运用名词化后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策略。
通过添加后缀形成名词化,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专业术语和概念,提高语篇的读者友好性。
2.灵活变换词类在名词化中,灵活变换词类是一种常见的应用策略。
通过将动词、形容词等转化为名词,可以满足科技英语对语言表达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语篇更加灵活多变。
9科技英语的语篇功能与翻译
科技英语的语篇功能与翻译张志强 一、语有变体多年来,译界对翻译的实质、标准等问题一直存有分歧,究其原因,除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以及论者观察分析的角度、方法、侧重点不同外,还有所译语料的多样性。
人们在谈翻译时,实际上常常是在谈各自心中、笔下的文学作品或是产品说明的翻译。
随着现代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感到了把一种语言按语域或语体来加以区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卡特福德在其《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指出,“一种语言”是一个太过宽泛、纷杂的概念,它对于语言描述、比较或教学等的研究都不实用,必须划分出一种语言的若干变体分别加以探讨才行。
刘宓庆先生在其《文体与翻译》一书中,将英语划分成六种文体:新闻报刊、论述、公文、描述与叙述、科技和应用文体,在按语体对翻译进行分类研究方面,做了极有意义的尝试。
彼特・纽马克在其《翻译教程》中,按照一些语言学家对语言功能的划分,将文本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主要有抒情诗、小说、戏剧、政治演讲、自传、散文、私人信函等;第二类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其中有教材,科技报告、报刊文章、科研论文等;第三类是具有呼唤祈使功能的,包括通知、说明书、广告、宣传册、劝导性文章及通俗小说等。
纽马克同时指出,一个文本的功能很少是单一的,甚至多数文本是三种功能皆有的,但其中必有一种是最为突出的。
如果按话题(top ic )来分类的话,那么所有的文本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文学,(2)公文,(3)科技。
当然,纽马克的分类不尽合理,其他学者还有不同的分类,这里不一一提及。
总而言之,英语已不再是“一种英语”,而是English 2es 。
英语随着话语范围或曰语场(field of dis 2cou rse )话语方式或曰语式(m ode of dis 2cou rse )和话语用意或曰语旨(teno r of dis 2cou rse )的不同,产生出了不同的语域和与之相对应的语言变体,这些语体各有其语言特征,翻译时必须对这些特征有所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实现语际意义转换,达到功能对等,更好地发挥译文的作用。
科技英语语篇中照应衔接及其汉译
Junl fC ogi n e i fSi c n eh o g ( ̄i c ne E io) N .0 2 1 ora o hnqn U i rt o c neadT cnl yS :l i cs dtn g vs y e o  ̄a S e i o2 00
比较 照应 是 指用 比较事 物 异 同 的形容 词 或副 词
和其 比较级所 表示 的照应 关 系 。 因为任何 比较都 至少 包 含两 个实 体或事 态 , 以当语 篇 中出现表 达 比较 的 所
snl eee c1 . o a rf n e 2指示 照应(e nt t erf e c1 . r d mos a v e n e 3 ri e r 比较 照应( mprt erfrn e。 c aa v e e c) o i e
科技英语语篇 中照 应衔接 及其 汉译
谭 艳 琼
摘 要 : 应衔 接 是 实现 语 篇 连 贯 的 重要 衔 接 机制 之 一 。依 据 衔接 理论 , 照 结合 科 技 英 语 语篇 实例 , 析 照 应 手段 衔 接 语 篇 的 分
功 能, 而探 讨 了四 种 常 用 的翻 译 策略 : 留 照 应 、 略 照 应 、 进 保 省 转换 照应 和 增 译 词 项
点 的 。 从指 示 词 所 指 的 时 间和 空 间 概 念 而 言 , i ts h,
tee n W 和 h r h s. O ee指 近 , a, hs, h n和 tee指 t t toe te h hr
H ld y和 H sn在衔 接理 论 的开 山之 作 C h — ai la aa oe s ni n l h一书 中专 门研究 各种 衔接 手段, 出衔 i E gi o n s 指 接分 语法 衔接 和词 汇衔 接两种 。 中语 法衔 接包括 照 其
试析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的人际意义
试析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的人际意义科技英语作为现代英语中的一种功能变体,具有不同于其他语类的一些特征,如科学性、客观性、大量使用被动语态、少人称主语、多名物化结构等。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科技语篇的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的研究,从而忽视了对其中的人际意义的探讨。
但“没有一个真正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会相信:科学家会真诚地希望他们在科技领域的人际参与作用被降低”。
这就是说,在科技语篇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背后也蕴藏着至关重要的人际交往动机和目的。
一方面,科技语篇作者想通过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来突出科技语篇的客观性与权威性,以保持或加强话语者的权势地位;另一方面,他们又想让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而不受到压制。
这一矛盾的解决必然会从对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的选择中得到体现。
本文以语法隐喻为依据来探讨科技语篇的人际意义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概念语法隐喻语法隐喻被认为是科技语篇的一个突出特征。
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为科技语篇的“词汇隐喻”找到了理论依据,认知学派将隐喻界定为用一种事物来描述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机制,通常是由陌生到熟悉,由抽象到具体的映射,是人类对事物产生相似性联想的结果。
系统功能学派提出的语法隐喻是从功能的角度研究隐喻现象,语法隐喻进一步拓宽了对科技语篇隐喻现象阐释的广度。
韩礼德根据语言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并分别从其语法体系中的及物系统和语气/情态系统来探讨语法隐喻。
概念语法隐喻主要是通过及物系统内部各过程之间的转换实现的,即(1)一个过程转化为另一个过程;(2)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发生相应变化;(3)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他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a.The fifth day saw the mat the summit.b.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在上面两个例句中,韩礼德认为句b是一致式的表达方式,而与它相对应的句a则是语法隐喻。
英汉科技语篇词汇衔接模式对比
句子特征 。而 最令人 瞩 目、最被 人们广泛 接受的 ,是 韩礼德 和哈桑( ld y& Haa l 7 ) Hal a i sn 9 6 。篇 章中构成语义衔接 的语 法 与 同汇手 段共 有五 类 ,这 便是 在韩 礼 德和 哈桑 所说 的五 种 t 狭义 的) 接 ,即照应( ee n e ' 衔 R f e c) r 替代( u s tt n 、省 略 S b tui ) i o ( lp i 、连接( o jnt n和词 汇衔接( e i l h so ) El s ) i s C nu ci ) o L xc ein。 a Co
=、侯易的语篇词汇模式
有 同指关系 ,并 目互相 释义才可 以算作复 现 ,或者两个词汇 语 篇 巾 的 词 汇模 式 主要 指 词 项 的 复 现 情 况 。 词 项 的 项 目存在上下义 关系但 在同一个语 篇 中所 指相同才能算作复
复现形 式 主要 有 以下九 大类 : 单 词汇 重复 (i peL xa 简 Sm l e i 现 。 l R pt i ) e e t n 、复杂词 汇重复( o pe e i l e e t n 、简 io C m l L x a R p ti ) x c io 人称代 词 、指示代 词和其 他替代性词 语 ,只有与语篇 中 单共 同转 释( m l m r l a p r e 、简单部分转释(i pe 的名词形成跨句 同指照 应时才算 复现 ,但 在句中作限定语 的 S p u a pr ha ) i e a s S l m p r a aa h ae 、反义 性 复杂转释 ( tn mo sc mpe 不算 ,因为受它们限定 的中心 名词可能 同时也与语篇 中的其 at l rp r s) i p Ano y u o lx
英语科技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c i ewih d yfi t n hn t r ci . r o
h ec mp r etioo ia rp riso imo dfmsa d rp i 1 o aet b lgc l o et fda n l n ga ht W h r p e i e c mp st i n e ne abd sb sn RY a sigma hn o o i fl a d cme tdcr ie yu igaS e ms we t t c ie r e n wi r r t n t d yfi i . h co
科技信息
人 文 社科
英 语 科技 语篇 昀 批 评性 分析
南京航 空航 天 大学外 国语 学院 贾 军
[ 摘 要 】 文拟从批评语 言学的角度探讨科技英语 中的名物化和被动语态结构在科技 语篇 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考察并揭 本 示科技语篇 所包含的研究者个人 的意识形 态, 从而增 强批评性 阅读科技语篇 的能 力。 [ 关键词 ] 名物化 被动语 态 科技语篇
例 3 re g ecf xM kg sn to a sdt f dsr c h nt u a aet t gme dw sue n uf e ma i l ei h oi a
c a k n t e g a —b xldwh c a a s aa to h cf i r r etan r c so e r o ih C l c u ec tsr p i al ei d v i h i l u n i r
英文科技报告语篇——人际情感意义评价资源分析
中 大 量 使 用 评 价 性 语 言 资 源 , 几 乎 用 到 了 评 价 理 论 中 所 有 的 评 价 资 源 范 畴 , 中 鉴 赏 、 态 和 语 势 资 且 其 情 源 用 的 较 多 , 出 了 这 些 评 价 资 源 表 达 着 人 际 情 感 意 义 , 载 着 语 言 使 用 者 的 态 度 , 现 着 作 者 与 读 者 指 负 体
者 、 者 、 告 的 语 境 和 语 言 本 身 是 本 文 分 析 的 基 读 报
点 。 1 1 语 境 .
就 情 景 语 境 来 讲 , 者 首 先 要 考 虑 报 告 的 主 题 作 和 目 的 . 根 据 报 告 的 目的 来 解 释 或 分 析 。 技 报 告 并 科 也 因 为 目 的不 同 而 分 为 实 验 报 告 、 究 报 告 、 行 性 研 可 报 告 、 展 报 告 和 提 议 。 景 语 境 中 的 语 旨 变 量 强 调 进 情 的 就 是 参 与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本 质 , 括 角 色 关 系 、 系 包 关 的 正 式 程 度 和 关 系 中 所 负 载 的 情 感 程 度 。P y tn ono 认 为 , 旨这 一 概 念 同 时 包 含 着 三 个 维 度 一 一 权 势 、 语 熟 悉 程 度 和 情 感 投 入 , 要 强 调 指 出 的 是 语 旨涉 及 需 到 说 话 者 的 态 度 和 情 感 。作 者 写 文 章 时 必 须 想 着 预 期 的 渎 者 , 如 . 者 和 读 者 的 专 业 知 识 决 定 着 他 们 例 作 之 间 的 权 势 关 系 , 认 一 方 有 更 多 的 专 业 知 识 就 意 承 味 着 承 认 这 一 方 获 得 了 权 势 。这 种 语 旨 意 义 对 语 言 的 影 响 很 大 , 会 影 响 说 话 者 对 语 气 和 情 态 的选 择 。 它 J・R ・M a t 用 文 类 理 论 来 探 讨 文 化 语 境 , ri n 他 认 为 “ 个 文 类 的 语 篇 具 有 一 定 的 文 化 目的 , 有 可 一 也 预 期 的 组 成 部 分 , 是 说 语 篇 有 它 自 己 的 语 篇 结 就 构 ” 科 技 报 告 作 为 一 个 文 类 , 的 结 构 一 般 包 括 引 。 它 言 、 论 、 结 论 等 部 分 。 之 , 者 和 读 者 都 要 了解 讨 和 总 作 报 告 的 目的 、 型 和 结 构 , 便 成 功 实 现 交 际 。 类 以
科技语篇
产品说明书翻译范例
• 简洁明晰,通俗易懂 家庭影院智能音频功率放大器说明书的翻译 Troubles and troubleshooting:if the unit makes no response when power button is pressed, please check if: (1)The power supply is already turned on. (2)The correct input is chosen 译: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如果故障是按动开关却没 有任何声响,请检查是否: 已接电源; 选择了正确的输入。
科技论文摘要的翻译
•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供论文梗概 为目的,是一篇论文经过浓缩的精华和重要信息点, 它能使读者尽可能快地掌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 字数:300词以内 • 要求 准确:忠实原文 简洁:标准术语、不用第一、二人称、不混用 时态 清晰:突出重点、不带感情色彩与不确定的词 • 规范的摘要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科普文章翻译范例
Foods that decompose quickly, such as meat, and milk should be stored in a temperature of 5℃-10℃.In this temperature range, the activity of microorganisms is considerably reduced. In warm climates, this temperature can be maintained only in a refrigerator or in the underground basement of a house. 译:腐烂变质很快的食品,比如肉类、蛋类和奶类, 应该在5-10摄氏度范围保存。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 微生物的活动大大减小。在气候温暖的情况下,只有 在冰箱或房屋的地下室才能保持这个温度。 This----温度范围(强调)
科技英语语篇的主位特征——基于Science语料的定量分析
[ 键 词 ] 科 技 英语 语 篇 ; 位 ; 位 类 型 ; 体 特 征 关 主 主 语 [ 中图 分 类 号 ] H3 93 1 .
21 0 0年第 1 期 ( 第 1 期 ) 总 9 1
牡 丹 江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NAI OF M UDANJ ANG I COLLEGE OF EDUCATI ON
N O.1.2 0 O1
S il era NO. 9 11
科 技 英 语 语 篇 的 主 位 特 征
二 、 位 及 其 分 类 主
( ) 位 和 述 位 一 主
传 达 的信 息 相 关 , 主 位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成 分 , 单 独 出 现 , 是 可 也 可 与 语 篇 主位 和 人 际 主位 同 时 出 现 。句 项 主 位通 常 只 包 含 概 念 成 分 , 而 本 质 上 也 是 单 项 主 位 。传 统 语 法 中 主 从 因 复 合 句 中 的主 句 和 从 句 都 可 以成 为句 项 主 位 。 主 位 还 可 分 为 有 标 记 主位 和无 标 记 主 位 o 2当 充 当小 ] E 1 句 主 位 的 成 分 同时 也 充 当 小 句 的 主 语 时 , 样 的 主 位 叫 做 这 “ 标 记 主位 ”这 种 主 位 通 常 出 现 在 陈 述 句 和 以疑 问 句 做 无 , 主 语 的 特 殊 疑 问句 中 。 主 位 不 是 小旬 的 主 语 时 , 样 的 主 这 位就称为“ 标记主位” 有 。如 果 没 有 特 殊 的 目的 , 们 通 常 人
体裁分析观照下科技语篇主题的多维度解读
体裁分析观照下科技语篇主题的多维度解读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计算机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简单的拼写检查和文本编辑到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科技语篇一直是受欢迎的文体。
本文以《体裁分析观照下科技语篇主题的多维度解读》为标题,通过体裁分析观,尝试从多维度解读科技语篇主题。
科技语篇一般由不同的体裁组成,比如散文体、报告体、应用文体、研究论文体以及小说体等。
散文体的科技语篇通常用于介绍科技领域的新发展和技术突破,或表达科技领域的某些哲理性思想,它以浅显易懂、生动幽默的语言表达其想法,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并且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其内涵。
报告体科技语篇则主要用于介绍科技领域中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它以论述性语言来表达,并以清晰明确的方式来表达其思想,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其内容。
应用文体科技语篇更多的是用来介绍科技领域的应用,它以较为复杂的语法形式表达,表达出更为严谨的思想。
研究论文体科技书篇是科技语篇中最为复杂、较为内容深刻的文体,它以论证性语言为主,深入探讨其所涉及的问题,使读者能够掌握科技领域某一个问题的本源理念。
最后,小说体科技书篇一般用来叙述科技领域的个人折腾,以思辨性和鼓舞性的语言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启发读者运用科技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思想。
在现今的科技计算机领域,科技语篇主题也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
首先,科技语篇主题可以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进行解读,即用解释性方式深入探讨科学理论本身,探讨它所涉及的实证学问题。
其次,科技语篇主题也可以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解读,即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将科学理论形式化,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理论的应用,并及时更新和改进理论解释。
此外,科技语篇主题还可以从社会环境角度解读,即探讨科学理论如何影响社会环境,以及如何应对科学理论对未来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最后,科技语篇主题也可以从哲学角度解读,即以哲学的思考方式探讨技术突破带来的哲学性问题,探讨如何在人类的精神和物质发展的角度找到一种较为合理的平衡点。
医学科技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认知探究——以《西氏内科学》“疾病是什么”为例
科 技 语 篇 是 语 篇 体 裁 的 一 种 变 体 . 属 于 书 面
文 体 。它 以 严 密 性 、 技术性 、 抽 象性 、 客 观 性 和 信 息 高 密度 性 为 语 体 特征 , 通 过 记 录 客观 事 实 . 揭示 人
鉴于此 , 本 研 究 拟 借 鉴 当代 隐 喻 理 论 . 把 语 料 来 源 集 中 于特 定 医学 英 语 科 技 语 篇 . 通 过 对 国 际权 威 原
实依 据 。
关键词: 隐喻 : 疾病 : 医学科技语 篇
中图 分 类 号 : H 3 1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0 4 7 9 ( 2 0 1 3 ) 0 4 — 3 8 0 — 0 0 3
d o i : 1 0 . 7 6 5 5 / NYDXB S S 2 0 1 3 0 4 2 5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
第 4期 总第 5 7期
2 0 1 3年 8月
38 0・
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N A N J I N G( S 0 c i a 1 S c i e n c e s )
和 重 塑人 类 经验 的过 程 。本研 究借鉴 新 的隐喻理 论 。 通过 大量的 医学英语 文献语 料 的收集和 分析 .
对 医学语篇 中的“ 疾病 是什 么” 隐喻表 达 式及 相 关的概 念 隐喻 进 行一 次较 为 全 面的探 讨 . 利 用使 用 中的语 言 实例 分析 对 比隐喻 . 提供 认知 解释 , 从 而为 隐喻 在 医学科技 语篇 中的 大量存在 找到 了其现
近的语 篇题材 , 如解 剖 、 病 理等 ; 在篇 幅上 . 每 个 语 篇 限定 在 1 0 0 0字 左 右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以接受美学视角探析科技语篇翻译中的同一理论
作者: 马黎
作者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
出版物刊名: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175-17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科技英语;同一理论;新修辞学;接受美学;语篇结构
摘要:科技英语在全球科技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科技语篇翻译为本体的研究已经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形成了多元化局面。
由于科技语篇自身特点决定了其语言应力求客观与简洁,但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干扰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原文的表达动机。
本文把西方新修辞学中肯尼斯.伯克的统一理论带进科技语篇中,通过对表层结构的规划扩展深层语义结构,来分析科技语篇翻译如何跨越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分离,并从接受美学角度审视在作者、译者和读者三元关系中如何实现语篇的共同理解。
通过突破传统科技文本的修辞性分析,将目光投射到同一理论这种新修辞学与接受美学之间的关照,在语篇结构的框架下分析英汉修辞模式的特点,着重讨论了翻译交际活动中因果链接关系在整体语篇的修辞上实现的接受美学效应和同一理论下信息认知度的提升。
抽象名词在科技语篇英译汉中的应用研究
n u mb e r o f s p e e d s s u i t bl a e or f t h e p a r t i c u l r a l o a d nd a s p e e d s o f t h e
◎艺科论坛 ◎
抽 象名 词 在 科 技 语篇 英 译 汉 中的应 用 研 究
李 夫 荣 裴 天 元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 江 哈尔 滨 摘 要: 英语 “ 形合” 的特点决定了抽象名词在科技英语 中 大 量 出现 , 与 之 相 反在 汉语 中 , 动 词 被 大 量使 用 , 是一种 “ 意合” 的语 言 。本 文从 抽 象名 词 的 汉 译 视 角 出发 , 通 过 例 句 总 结 出抽 象名词 的翻译策略 , 即转译 , 省译和增译 。 关键词 : 抽 象名词 ; 科技 文; 翻译策略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o f a n e l e c t r i c ma c h i n e n e e d s s o me k n o w l e d g e o f
增译的翻译策略在应 用科技文体 中广 泛出现 , 这 主要是 由 于两种 语 言 间 的差 异导 致 其 表达 方式 的不 同。如 本句 中 的 t r a n s m i s s i o n本意为“ 传动” , 而在汉语 中, 根据上下文 的意思 , 我 们可以推断 出 t r a n s m i s s i o n指 的是 一个整体 , 即“ 传 动系统 ” , 因 此在翻译 的过程 中, 要增译 出隐含的意思 , 使之更符合汉语 的表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名词性隐喻与名词化隐喻探析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名词性隐喻与名词化隐喻探析摘要:基于认知语言学和语法隐喻理论,本研究从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探讨了名词性隐喻和名词化隐喻在科技英语语篇中的作用和功能,认为这两类隐喻为扩大科技英语语篇的词汇量、保证科技语篇的简洁与客观性等方面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科技英语语篇名词性隐喻名词化隐喻1、引言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一种主要的认知模式。
它被认为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方式,其本质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
(halliday, 2000)然而,在诸多探讨隐喻认知功能的研究中,用来说明该功能的例证多出自文学作品或日常生活语言,忽视了科技语篇中的隐喻现象。
考虑到英语在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和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试图从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探讨名词性隐喻和名词化隐喻在科技英语语篇中的作用和功能,从而希望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科技英语语言的本质。
2、理论基础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但大致上可从哲学、修辞学、及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划分和界定。
哲学中的隐喻最早可追溯至柏拉图,但因其不是哲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因此隐喻在哲学中的研究未能得到进一步深入。
修辞学中的隐喻,也即人们常说的修辞手法之一,其本质是通过某种词句的替换而达到增加语言魅力、引发读者共鸣或作品美感的目的,多见于文学创作。
修辞学中的隐喻有着明确的定义和范围,其表现形式和特点也有着明确的界定。
但修辞学仅从词汇层面对隐喻进行了研究。
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话语现象。
语言学家们从符号学、语义学及心理学等角度对隐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阐释了隐喻产生的理论基础。
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也被认定为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richards,lakoff and johnson等)。
认知语言学家们基于哲学及修辞学对隐喻的研究,提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问题,而且与思维密切相关。
科技语篇英译新探
科技语篇英译新探1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 the fac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da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a key are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strides in its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human-oriented scientific research, graduall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becom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the daily life of mankind.As the core and core technology of robo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intelligence theory of human brain and form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neural network technology, can include expert systems,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omputer vision, robotics, machine learning and other areas of research. It is a powerful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cientific fields.2 AI- Powered Facial RecognitionAI-powered facial recogni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identify and verify human identity in various fields. To some extent, it subverts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manual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brings a more secure and convenient user experience.Biometric technologies, such as face recognition, serve as the verification method to ide ntify a person’s identity. AI-powered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with its accuracy, flexi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venience, can be used in many scenes. It is becoming a popular technology for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finance, retail, and law enforcement domains. Currently,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also widely used in hospitals, communities, factories, schools, and other industries and fields.3 Benefits of AI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revolutionized many aspects of life and has mad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AI-driven approaches have enhanced efficiencyin different fields by helping to automate tedious tasks and reduce manual labor costs.In addition,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phical interface, AI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For example, robot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manufacturing, a development that can facilit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I can also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of heavy machinery, therebyhelping more people to complete more tasks faster than ever before.By introducing AI technology, many novel solutions can be found to solve various problems and improve overall efficiency. AI is being developed to enhance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buil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even identify diseases during medical exams. All in all, AI-enabled technologies are revolutionizing the way people live.。
体裁分析观照下科技语篇主题的多维度解读
语 篇分 析 发 端 于 古 典 修 辞 学 , 到 上 世 纪 后 直 半 叶才 得 以快 速发 展 , 其方 法 由描 写 走 向解 释 、 由 语 言表 层 的研 究逐 渐转 向语 篇 深 层意 义 的功 能 阐
解 : 每隔 2 一1 0年 才开 花” 将 其视 为 一体 。通 “ O 0 ,
章 地引 出下 文 , 一 步论证 主题 句 的 内容 , 个语 进 整
作者简 介 : 广 惠(99 何 16一 陈 明 芳 (9 5 16~
一
) 女 , 北 武 汉人 , 汉 工 程 大 学 外 语 学 院 副教 授 , 语 语 言 文 学 硕 士 。 , 湖 武 英 ) 女 , 南 长 沙人 , 汉 工 程 大 学 外语 学 院 教 授 , 语 语 言 学 博 士 。 , 湖 武 英
f ns a e。t i r ‘a e y’be we n t m — ori t nc he wa to l t nc t e o ma nd r s ns e n’ os ob e nd a e po e do s t p e a pr l m.
基 金 项 目 : 北 省 教 育 厅 人 文社 科研 究 项 目 ; 汉 工 程 大 学 人 文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2 0 0 ) 湖 武 R 0 9 1
t e y p o r mm i g a s re f t s s — o y h rb r g a n eis o a k — rb
ESP科技语篇中“一语双叙”结构的语境关联及其汉译
ESP科技语篇中“一语双叙”结构的语境关联及其汉译谢建平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翻译》
【年(卷),期】2008()1
【摘要】本文阐述了ESP科技语篇中"一语双叙"结构的特点和语境关联,认为它是隶属于语法范畴的一种特殊结构,是由一个"大语境"和两个或多个"小语境"所构成;并就其共同的"语境支点"及其表现形式进行阐析。
文章还从表层语境,逻辑语境,错综语境等多个视角,重点探讨专门用途英语"一语双叙"结构汉译中出现的棘手问题,提出了三种有效的汉译方法。
【总页数】5页(P1-5)
【关键词】ESP科技语篇;“一语双叙”;语境关联;“语境移植”
【作者】谢建平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G254.0
【相关文献】
1.英语一语双叙与汉语一语双关对比研究 [J], 李秀芝
2.英语中"轭式修辞法"与"一语双叙"的比较 [J], 周艳
3.英语中“轭式修辞法”与“一语双叙”的比较 [J], 周艳
4.一语双叙的结构形式及意义关系探究 [J], 张丽莹
5.英语句子“一语双叙”部份的汉译——兼谈軛式搭配法部份的汉译 [J], 陈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文摘要翻译范例
Composing Letters with a Simulated Listening Typewriter (Background)With a listening type writer, what an author says would be automatically recognized and displayed in front of him or her. However, speech recognition is not yet advanced enough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 reliable listening type writer.an aim of our experiments was to determine if an imperfect listening typewriter. (purpose)An aim of our experiments was to determine if an imperfect listening typewriter would be useful for composing letters (method)Participants dictated letters, either in isolated words or in consecutive word speech. They did this with simulations of listening typewriters that recognized either a limited vocabulary or an unlimited vocabulary . (result)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me versions, even upon first using them, were at least as good as traditional methods of handwriting and ditating. (conclusion)isolated word speech with large vocabularies may provide the basis for a useful listening typewr背景)有了听写打印机,作者说话就会 自动被听辨出来并显示在其面前。然而,言语是 别的研究目前还无法给人们提供可靠的听写打印 机。(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要确定一台尚不完 善的听写打印机能否用来写信。(方法)实验者 口授信函时,有时是一字一口授,有时是连续的 话语口授。他们口授时,听写打印机便做模拟工 作;听写打印机有的能识别有限量的词语,有的 则能识别无限量的词语。(结果)结果表明,即 使第一次使用打印机,有一些信的效果已和传统 耳听、手写的效果一样好。(结论)具有大量词 汇的逐次口授将可为可用听写打印机奠定基础。
科技论文摘要翻译范例
• (method)Participants dictated letters, either in isolated words or in consecutive word speech. They did this with simulations of listening typewriters that recognized either a limited vocabulary or an unlimited vocabulary .
最正式
正式程度较 低
科技论文标题的翻译
• 科技文章标题特点语言精炼,概括性强 • 翻译方法:直译或意译为主 • 结构上词组形式为主“并列、偏正、动宾、陈述 句式 、疑问句式” 并列结构 e.g. Orchids and Insects(兰花和昆虫) 偏正结构 Tips For Selecting ‘Sunproof ’ Sunglasses 选购‘防日光’太阳镜的忠告
• (方法)实验者口授信函时,有时是一字一口 授,有时是连续的话语口授。他们口授时,听 写打印机便做模拟工作;听写打印机有的能识 别有限量的词语,有的则能识别无限量的词语。
科技论文摘要翻译范例
• (result)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me versions, even upon first using them, were at least as good as traditional methods of handwriting and dictating.
产品说明书翻译范例
• 简洁明晰,通俗易懂 家庭影院智能音频功率放大器说明书的翻译 Troubles and troubleshooting:if the unit makes no response when power button is pressed, please check if: (1)The power supply is already turned on. (2)The correct input is chosen 译: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如果故障是按动开关却没 有任何声响,请检查是否: 已接电源; 选择了正确的输入。
译:在英国,一年至少有六个月时间,在朝北或朝 东没有暖气的房间里,这个温度范围可以保持。在 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这样的房间适合冬季保存食。 衔接(照应)it-room略
产品说明书
• 产品说明书是生产厂家向消费者介绍说明商品性 质、性能、结构、用途、规格、使用方法、保养、 注意事项、质量保证、销售范围和免责声明等时 使用的经济应用文书,又称商品说明书、产品说 明或说明书。 • 专业,简洁:词汇专业性强,句法简单,便于用 户快速、精确地理解、掌握所需要的产品信息。 明晰、完整:语言表达明确易懂,无含混模糊之 处, 所有消费者应该知道的信息都包括在使用说 明书中。 • 词汇上:专业性 固定性 句法上:大量使用祈使句、被动语态
科技论文摘要的翻译
•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供论文梗概 为目的,是一篇论文经过浓缩的精华和重要信息点, 它能使读者尽可能快地掌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 字数:300词以内 • 要求 准确:忠实原文 简洁:标准术语、不用第一、二人称、不混用 时态 清晰:突出重点、不带感情色彩与不确定的词 • 规范的摘要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科普文章翻译范例
Foods that decompose quickly, such as meat, and milk should be stored in a temperature of 5℃-10℃.In this temperature range, the activity of microorganisms is considerably reduced. In warm climates, this temperature can be maintained only in a refrigerator or in the underground basement of a house. 译:腐烂变质很快的食品,比如肉类、蛋类和奶类, 应该在5-10摄氏度范围保存。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 微生物的活动大大减小。在气候温暖的情况下,只有 在冰箱或房屋的地下室才能保持这个温度。 This----温度范围(强调)
科技论文摘要翻译范例
• (Background)With a listening type writer, what an author says would be automatically recognized and displayed in front of him or her. However, speech recognition is not yet advanced enough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 reliable listening typewriter. • (背景)有了听写打印机,作者说话就会自动被 听辨出来并显示在其面前。然而,言语识别的研 究目前还无法给人们提供可靠的听写打印机。
科技论文摘要翻译范例
• (purpose)An aim of our experiments was to determine if an imperfect listening typewriter would be useful for composing letters.
•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要确定一台尚不 完善的听写打印机能否用来写信。
• (结果)结果表明,即使第一次使用打印机, 有一些信的效果已和传统耳听、手写的效果 一样好。
科技论文摘要翻译范例
• (conclusion)Isolated word speech with large vocabularies may provide the basis for a useful listening typewriter. • (结论)具有大量词汇的逐次口授将可为 可用听写打印机奠定基础。
科技论文标题的翻译
动宾结构 0n the Units of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试论平衡常 数的单位) 陈述句式 Body Tissue May Soon Repair Damaged Hearts 人体组织不久可以修补坏死的心脏 疑问句式 Trip to Earth Core:Myth or Reality?地心旅游:神话 还是现实?
科技语篇的翻译
• • • • 科技语篇翻译原则 科技论文标题及其摘要的翻译 科普文章的翻译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
语篇翻译原则
• 语篇特点:客观、正式、准确、严密、精炼、清 晰 • 注意:文章的逻辑,明确文章体裁 语篇的衔接连贯 衔接(词汇或语法手段)-有形网络 连贯(推理)-无形网络
语篇风格
专用科技文 体 科技论文 普通科技文体 科普文章 技术文本 (产品说明 书,维修手 册) 正式
科普文章的翻译
• 科普文章是普及科学知识的读物,包罗万象,涉 及多方面的知识,形式多样化,有百科全书、科 普文摘、科学史等。 • 读者群:主要是非专业人员 • 特点: 内容上注重常识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 语言上具有通俗性、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