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章节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形象

本章叙述了“拟态环境”的概念。即外部世界与在我们头脑中的形象是由所差池的,并不是完全真实客观的呈现。而作者认为,导致有差池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部分。

第二章审查与保密

本章论述审查与保密对我们接近外部真实的作用。

作者以世界大战中法军的宣传技巧做例子,前线的参谋部大范围的控制将要被公众看到的东西。他决定哪些记者能上前线,控制他们在前线的活动,审读他们发自前线的消息,并操纵着无线电广播。站在军队后面的政府,则利用它所掌握的电缆、护照、邮局、海关及封锁手段加强这种控制。

作者认为这就是“宣传”,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审查制度,这个世界就不可能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宣传。为了进行某种形式的宣传,就必须在公众与事件之间设置某些屏障。

只要这个目的是出于爱国心,那就怎么说都行。

第三章交往与机会

因为种种原因形成某种圈子,这种原因包括经济地位,儿女亲家等等。在圈子与圈子间,处在同一个层次的圈子之间,交往是没有障碍的,每个个人都会迅速被接受,规矩都是现成的,谁也不会尴尬。但是“上层”与“下层”圈子之间的交往,总是抱有相互间的猜疑,多少有一种不自在,一种疏离感。

由于地位和交往在决定什么能看、能听、能读、能体验以及什么可以允许去看、去听、去读、去了解时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也就无怪乎道德判断往往比建设性的思想更常见了。

第四章时间与注意力

当我们直接面对看不见的环境的信息是,要想从它那里得到一切最有利的判断,每天用那点时间就太少了。

第五章速度,词语和清晰度

从理论上说,如果每一个事实和每一项叙述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称,而且人人都一致同意这种名称,那是有可能消除交流中的误解的。

头脑的清醒以及安静的环境是必要的。

第六章成见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只有寥寥无几的知交。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因此,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像拼合在一起的。

第七章作为屏蔽的成见

它们肯能不是世界的全部景象,但却是一个呵护我们需要的可能的世界景象。……虽然我们在曲身钻进那个模式之前要放弃许多诱惑我们的东西,但只要我们打定主意进去,它就会像一双旧鞋子那样令人舒适。

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因此,成见充满了被它们所吸纳的情感。他们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的坚持我们的立场。

真实感觉和先入之见会同时进入意识……如果我们看到的完全合乎我们的预想,成见就会进一步加强。

第八章盲点及其价值

这一章指出成见在某一点与事实严重的脱节会引起灾难。而这一点就是盲点。认识并能好好的把握它,能避免。

第九章规则及其敌人

道德观念、正常的感受和恰当的形式,首先会把某些潜在的偏见进行标准加工,然后再予以强化。正如我们按照自己的准则进行自我调整一样,我们也会按照那些准则去调整我们所看到的事实。从理性角度来看,事实对于我们的是非观而言是中立的。但实际上,我们的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应当了解什么以及如何了解。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某项准则,他就会逐渐具备该准则所要求的那种人性。

人们在自己成见内,将符合成见的部分事实理解为全部事实,将另外事实忽略,将坚持另外成见的人判为异类,亦或是将两者一起掷入阴谋论的框子里。

只有当我们习惯于把我们的观点看作是我们通过成见得到的局部经验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反对者的宽容。如果没有这种习惯,我们就会把自己的观点绝对化,而且势必认为所有的反对意见都居心叵测。

第十章发现成见

相信某个事情理应是真实的,我们就总是能够发现一个用来说明的确如此的例子,或者找到一个相信事情的确如此的。

如果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强烈憎恨,我们很容易就会把它同我们所强烈憎恨或恐惧的绝大多数其他事情联系起来,认为它们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第十一章兴趣的激发

在本章内,作者提到了什么能够使人们感兴趣,女人和战争。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图像更能加深人们的印象。我们在拍电影的时候,通常是将受众的兴趣和他们的成见相结合而产生兽人欢迎的影片,同时,由于成见并不是永恒不变,我们又可以通过电影提炼,扩大,验证和批评成见。

第十二章重新思考自我利益

在本章中,作者论述了虽然人们始终在追求着利益。但是由于人的人格(繁多的天性)(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愤怒的天性会被压抑,但战争来临,这种愤怒被视为理所当然)通常具有多个方面,了时候自己都没有觉察到,而在不同的环境里,被不同的条件所激发出来的某种天性决定了人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追求利益。因此,在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什么样的自我会卷入其中。而此时我们是非理性的。

第十三章兴趣的转移

在本章中,作者提到了象征一词,通过象征这个神奇的东西,公众舆论得以形成。

首先,因为所有人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下,他们脑中所想更是千差万别,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一致的舆论呢?

当你具有某种感情,他是很模糊的,我们用一个描述性的话语来代表他。然后,为了达到简便的目的我们寻找一个词语,图像或者象征符号来代表他。接着,我们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会忽略最原始的想法转而执着于各个词语中。就像是偷梁换柱。

到最后所有的思想浓缩成一种象征,他好像什么都包括,又好像什么都不包括。但是这种象征可以引起人们最初的那种感情。

而每一种感情,并不是只有一个词语才能描述。

一象征本身不指任何特定职务,但他几乎可以和所有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个缘故,他可以成为共同感情的共同纽带,即使那些感情最初始于互不相干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演讲者会鼓舞人心,偷换概念。(中国梦?)

第十四章是或不

在本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在于,由于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会选择一个权威人士与外界对话,他就像是一个桥梁连接着外部世界。因为我们敬仰他,所以他看见的听见的,时常也被我们所接受,所认可。

而象征的词语最好也是由他所提出才能够让人信服。

面对重大的公共事务,人们并没有做出重大决策的习惯。(就像头脑风暴)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头脑可以进行思想训练的,但是当一个团体向一起思考时,它能做到的不过是表示同意还是不同意。

必需提出一项具体的选择,必须通过象征来转移人们的兴趣,使这些选择与个人见解联系起来。职业政治家们早就比民主哲学家懂得了这一点。……但基本事实始终是,少数领导人把一项选择出示给一大帮人。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认为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形成了民主。

第十五章领袖与平民

凡是人们必须在一种不确定的突发环境中进行合作的地方,一般都必须确保一致和灵活而无需他们的实际同意。象征可以做到这一点。它会淡化个人意向,抵消分歧,模糊个人目的。它使个性呆滞,同时却让团体的意向锐不可当,把该团体和有目的的行动连成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