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3、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时间匆匆的写作方法,并能进行仿写。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仿写训练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那作者是怎样表达时间匆匆流逝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匆匆》,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旁边简单地写下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①指名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引导学生抓住“去了——再来”“枯了——再青”“谢了——再开”与“日子一去不复返”进行对比,体会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③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①引导学生理解“八千多日子”大约是22 年,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时间的漫长和流逝的迅速。
②让学生说说“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个比喻的妙处,体会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形象地写出了日子的渺小和时间的浩瀚。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匆匆第二课时人教版
-定期检查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的进步,鼓励他们持续努力,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一首关于时间流逝的诗歌作为课堂导入,如《长歌行》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通过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引发学生对时间话题的思考。
2.生词、短语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如“日月如梭”、“白驹过隙”等,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句子分析:挑选课文中的典型法。
4.情感体验:通过对比、设问等手法,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4.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将以《匆匆》这篇课文为载体,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较好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深入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对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鉴赏水平。然而,在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2.教师总结: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情感升华:通过一首关于时间珍惜的诗歌或名言,让学生再次感受时间的宝贵,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4.课后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关注时间、珍惜时间,将课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要求学生课后再次阅读课文《匆匆》,深入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二篇课文,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
文章先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来表达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然后通过“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这一系列生动有情的描写,具体再现日子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思索。
最后再以“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结尾,首尾照应,突出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初步理解课文中涵意深刻的句子,同时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又是第二课时,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对文章的整体有认识,感情基调也有把握,所以在教学时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教师重点在于引导和拓展。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2、激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的描写,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仿写句子及段落,并在讨论和仿写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渗透“惜时”、“奋进”教育。
四、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含义及表现手法。
五、教学难点把句子读通顺且理解其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六、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匆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匆匆》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时间的宝贵,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对《匆匆》第一课时的回顾,导入第二课时的学习。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 文章主题思想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4. 文章结构分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5. 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生字词。
2. 难点:文章结构分析,问题解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对《匆匆》第一课时的回顾,导入第二课时的学习。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 文章主题思想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4. 文章结构分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5. 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1. 《匆匆》第二课时2. 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 文章主题思想: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4. 文章结构分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5. 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匆匆》的主题思想,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对《匆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8《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分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匆匆》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修辞手法的学习。
3. 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哲理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汇、句型及修辞手法。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哲理。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匆匆》第二课时2. 课文重点词汇、句型及修辞手法3. 课文内容概括4. 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哲理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
2.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欣赏和分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哲理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课堂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熟悉本文生字生词,第二课《匆匆》教案。
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3、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领悟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熟悉本文生字生词。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划出有关的句子。
二、合作交流三、重点交流课文第三自然段1、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读。
2、师: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体地描述出它的匆匆脚步的呢?请大家把心沉进去,再读一读,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迹。
3、自由朗读。
4、师:时间的脚步你们感到到了吗?谁能来说说。
5、师:乐于交流,善于交流,让我们在交流中学会交流。
大家喜欢哪些句子就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6、讨论交流(1)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2)仿照着说句子。
三、品读感悟1、是啊!闲聊时,日子从我们的嘴边溜去;跳橡皮筋时,日子从皮筋底下钻过去;打电子游戏时,它遍轻灵地从我们的鼠标上夸过。
从我们手边飞逝了某一日,你觉察它去的.匆匆了,惋惜时,日子便又随着我们的叹息声轻轻飘去了。
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我们甘心吗?那作者甘心吗?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生默读,找出有关句子,谈理解。
2、让学生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对读,师引读"过去的日子…"这一句,学生迅速看一看那句能对上这句话。
3、师:学到这里,大家对时间一定有了许多新的感悟,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次走进文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去读吧。
(1)生自由读文。
(2)指名读,如果喜欢哪些句子,就大胆地来展示吧!四、拓展延伸1、收集有关朱自清的个人资料及文章读一读,再联系课文思考:作者真的没有留下什么吗?为什么作者感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什么也没剩下"呢?2、搜集阅读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准备开展交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珍惜时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朱自清的《匆匆》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到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6. 作业布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匆匆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时内容,激发兴趣2. 朗读课文:自读课文,感知内容,画出喜欢的句子3. 理解课文:阅读、讨论、交流,体会作者思想感情4. 小组合作:分享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5. 课堂小结:强调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珍惜时间6. 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六、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2. 抄写生字词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短文七、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匆匆》第二课时篇1一、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篇散文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
二、自主诵读、感悟体验(一)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并思考: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2、作者发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3、找出你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现在,谁愿意读读你画的句子)(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a、谈谈你的感受。
(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b、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你能通过朗读感染大家,让大家体会时光易逝。
谁还愿意读读?我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想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读一读好吗?c、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这个单元的读写例话就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边一闪而过;……(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a、首先谈谈你的体会好吗?(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的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b、结合你画的句子,能读出你的感受吗?过渡:是啊,从这些句子中作者体会到了时光流逝的踪迹。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
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叹息、惋惜。
2、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谈体会,朗读,说理由(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进修;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8《匆匆》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匆匆》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匆匆》这首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中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状态。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匆匆》这首散文诗的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主题和情感。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诗中的内容和情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匆匆》这首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把握诗中的意象和哲理。
2. 难点:深入理解诗中的情感和哲理,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用于展示诗中的意象和内容。
2. 学具: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心得。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状态。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匆匆》这首散文诗的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主题和情感。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诗中的内容和情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1. 《匆匆》2. 重点内容:主题、情感、意象、哲理3. 课堂讨论:学生对诗中的主题和情感的理解4. 小组合作:学生对诗中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写一篇关于《匆匆》这首散文诗的读后感,要求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8 匆匆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8 匆匆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正确理解和使用“匆匆”一词,并掌握“话题句如何引起文章主题”的写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深入的阅读和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匆匆”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爱惜时间、珍惜现在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匆匆”的正确含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的主旨,能够熟练运用“话题句如何引起文章主题”的写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
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匆匆”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和目标,并问学生:什么是“匆匆”?2.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的生活是否存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二、阅读篇章(25分钟)1.教师介绍本篇文章,并让学生先阅读一遍。
2.教师引导学生审读文章,并问:文中的“匆匆”是什么意思?3.让学生再次读一遍文章,并自主解答以下问题:(1)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事情?和“匆匆”有什么关系?(2)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什么含义?(3)本文词语使用丰富,让学生试着找出其中的高级词汇。
4.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并回答教师出的问题。
三、理解主旨(15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形式回答以下问题,并在讨论中确定文章的主题:(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2)文章采用的写作方式是什么?2.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答案,并简短地说明自己的答案的理由。
3.教师总结归纳,确立本文的主题和写作方式。
四、写作训练(2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上所学,自主开始写一篇以“匆匆”为主题的短文,并确定好自己的话题句。
2.每个小组各选一名代表,将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并听取同学的反馈和建议。
3.教师根据孩子们的情况进行点评和评分,并为学生讲解如何更好地利用话题句引出文章主题,并进行写作。
五、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完成作业:根据今天所学,撰写一篇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为主题的短文。
(完整版)《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完整版)《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读文、感悟、品析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通过学文认识到时光匆匆,要和时间赛跑,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小学的六年时光,一转眼就要从我们身边匆匆而逝了,想不想留住时光飞逝的脚步,让我们小学的日子再长一点呢?可是,这样的想法能实现吗?还记得上节课那位因时光飞逝而叹息的那个人吗?他是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散文名篇《匆匆》。
(板书课题)(课件)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散文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一生都细细思考,不断追寻的问题,是什么呢?(齐读: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作者的八千多日子匆匆而逝,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细腻的笔触一起去追寻时间的踪迹!二、细读,深入理解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时间是怎样匆匆走过的,画出有关句子,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写好之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课件)学生自读课文,批注。
谁能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有什么感受?预设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读出了时间轻轻悄悄地溜走,我不知所措。
还有句子说明时间从哪里走过的吗?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说说你的感受。
(时间悄无声息)其实,不仅是洗手,吃饭,默默时,时间在不经意的溜走,我们在做什么时,时间也能匆匆地过去?你能用像作者这样有诗意的句子说一两句话吗?(课件)同学们说得真好。
善于观察生活的学生最会表达。
是啊,真想留住时间呀!留得住吗?留不住啊!作者也想留住时间呀!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说明了作者也想把时间留住?快速浏览,找出这个词。
(是一个动词)(遮挽)把整个句子读一读,说说什么是遮挽?(同桌之间做动作体会遮挽的意思。
8《匆匆》(第二课时)(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匆匆》(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匆匆》。
2.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生能够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2. 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2. 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内容1. 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作者的表达技巧。
4.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2. 掌握并运用作者的表达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文章内容和相关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重点内容和学习心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展示文章标题和作者,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四、探究学习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2. 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展示文章标题和作者,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
二、深入学习1. 教师讲解文章的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
2.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并运用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实践运用1. 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匆匆》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匆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对时间的逝去感到无奈、惋惜和不甘虚度此生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3.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用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不甘心虚度年华的思想感情。
品味、积累语言。
2.难点:作者怎么至于为时间的流逝“头涔涔而泪潸潸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呢?”那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品读。
看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能不能迎刃而解。
二、细读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感情1. “头涔涔”“泪潸潸”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一句话呢?2.为时间的流逝着急到流汗,流泪的地步,至于吗?同学们,要真正读懂这一句话中蕴涵着的感情,仅就这一句孤立地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要联系上下文,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感受,去与作者,与文章对话,你才能真正读懂作者为什么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头涔涔”“泪潸潸”了。
3.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者你很喜欢的句子,圈一圈,划一划,作作批注,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就与小伙伴交流交流,探究探究。
(师巡视,参与合作学习)4.全班交流。
预设:生:我喜欢的是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生情不自禁读了起来)师:你能注意到作者的语言表达,这是学习语文很重要的方法。
作者写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大家接着读读,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样的体会?生:作者是为了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师:是呀,写这个排比句是为了更加鲜明的对比出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苦恼与沮丧。
把这种鲜明的对比读出来吧!生:读句子“但是,聪明的……不复返呢?”(男女同学分别读出这两个层次。
《匆匆》教案第二课时
8.匆匆【简案】第二课时【详案】第二课时【课前预习】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怎样把时间的流逝写得具体可感。
并且构思一下:自己的日子是怎么流逝的。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如何具体可感地表达时间的流逝,感受句中修辞手法、融情于事物的写法。
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如何具体可感地表达时间的流逝,感受句中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写法对表达情感的好处。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借助修辞手法、融情于景的写法来表达情感,把时间匆匆写得具体可感。
并模仿第3自然段的写法,尝试写好时光的流逝。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课堂作业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1、4自然段,咱们来回顾一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面对这样的景象,作者发出了哪些疑问呢?(学生往下背)面对匆匆易逝、难以挽回的时间,不禁对自己发出这样的疑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请你接着背下去,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借助连续追问来表达情感的方法”,这一个知识点,同时也进行了背诵复习,可谓一举两得。
二、新授(22分)师:在课文的第一、四自然段中,作者就这样问啊问啊,在一连串的问题中表达对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的感叹,同学们,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请你读一读第2、3自然段,说一说哪些地方让你很有感触?划出来做上批注。
(一)探究一:修辞手法表真情(对比、比喻等)1.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20多年)为什么不说20多年,而要说八千多日子呢?(预设: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又是一次鲜明的对比,让我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声无息。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揣摩运用修辞手法和叠词的好处,感受语言的优美。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背诵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谈本文中给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预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在谈话中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时间流逝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写得如此感人的。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由自然现象引出时间一去不复返。
(1)教师出示燕子、杨柳、桃花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这些事物中感受时光流逝。
(2)赏析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①引导学生汇报感受:你感受到时光流逝了吗?(燕子春来秋去、杨柳一岁一枯荣、桃花花开花落都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②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这三个分句句式相同,构成排比句;作者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描写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燕子有再来、杨柳有再青、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反衬日子一去不复返,引出下文写日子匆匆过,应好好珍惜的意思。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①读句子,明确句子的类型。
(前两个问句是设问句,最后一个问句是疑问句。
)②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连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疑问句引出下文的内容。
)③朗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流露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叹惋和留恋之情。
)(3)学生个性化朗读。
预设: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2.在生活中感悟日子一去不复返。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学生听读,体会作者的感受。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匆匆》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2. 学会使用相关词汇和短语描述时间的快速流逝;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2. 学会使用相关词汇和短语描述时间的快速流逝。
【教学难点】1.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听说读写;2. 描述时间的快速流逝并表达对时间的感叹。
【教学准备】课文《匆匆》的复印件、音频材料、课堂活动设计、教学展示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张描绘孩子成长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谈论时间的快速流逝。
2.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匆匆》。
Step 2 听力理解(10分钟)1.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 听完录音后,学生回答问题:a. 文中的时间流逝得有多快?b. 为什么作者感叹时间的快速流逝?c. 作者希望时间怎样流逝?d. 老师提到的孩子的成长是什么意思?3. 教师解答问题并与学生讨论,确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Step 3 词汇梳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查找课文中描述时间流逝的词汇和短语,如“匆匆”、“飞逝”、“忽如其来”等。
2. 学生分组合作,使用课本和课堂词汇资源,完成一张关于时间流逝的词汇梳理表。
Step 4 句型拓展(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句型,并写在黑板上。
2.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句型,写出句型的变体或类似的句子。
3. 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句子并进行短暂的演练。
Step 5 语言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段短对话,描述时间的快速流逝以及对时间的感叹。
2. 学生轮流表演对话,其他组员给予评价和建议。
Step 6 写作训练(20分钟)1. 学生以“匆匆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关于自己一天的文章。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互相修改和评价。
Step 7 复述课文(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复述课文《匆匆》。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文中那么多在写作方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确, 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真是写得太美了,既使我们受到了教育,又让我们受到了美 的熏陶。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呢?
同学们可以从文中任选一段来仿写。(学生动笔练写) 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 教师作小结,鼓励学生勤于练笔。 五、课后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的热情很高,我们通过学习朱自清先生这篇优美的 抒情散文,不但懂得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还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方 法。看来,这节课同学们有了不小的收获。课下,请同学们把你写的小练笔作进 一步的整理,我们进行一次展评,比一比谁写得好,好不好? 全课结束。 【板书设计】 匆匆 朱自清 日子一去不复返 ↓ 珍惜、合理利用时间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 3 一、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篇散文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作 者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 二、自主诵读、感悟体验 1、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并思考: 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⑵作者发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⑶找出你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⑷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2、集体交流: 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现在,谁愿意读读你画的句子。) ①“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从凝然的双 眼前过去。” a、谈谈你的感受: (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b、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你能通过朗读感染大家,让大家体会时光易逝。 谁还愿意读读?我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想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好吗? c、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 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这个单元的读写例话就是从 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 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边一闪而过;……) ②“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a、首先谈谈你的体会好吗? (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的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 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8《匆匆》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匆匆》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匆匆》一文的主题,感受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教学内容1. 《匆匆》全文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的结构与语言特点。
3. 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惋惜。
4.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与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匆匆》第一课时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全文阅读: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内容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梳理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4. 语言品味: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5. 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课题:《匆匆》第二课时2. 结构:引言 - 全文阅读 - 内容理解 - 语言品味 - 主题探讨 - 总结3. 重点:珍惜时间,积极面对生活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2. 课后思考: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珍惜时间,列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优点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如何更好地珍惜时间。
(注:本教案为简化版,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内容”部分,特别是对课文结构与语言特点的分析,以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学习诵读技巧:六年级下册匆匆第二课时教案
学习诵读技巧:六年级下册匆匆第二课时教案随着国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受更为深入、全面的语文教育,而其中关于诵读技巧的教学也日益重要。
六年级下册的匆匆第二课时教案便是一篇充满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文,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吧。
一、教学目标与准备1. 观看教学视频《匆匆》2. 诵读学习重点句子,并掌握优美的语言韵律。
3. 理解文本意义并进行情感交流。
4. 拓展诗歌阅读能力,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诵技巧,达到准、响、慢、连的朗诵效果。
二、教学过程1. 观看教学视频《匆匆》这一步是本次教学的开端,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来全面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亲近诗歌的形式和语言,并开拓自己的感官体验。
2. 学习重点句子的诵读在观看完教学视频之后,我们可以逐一单独地积极学习重点句子,认真挖掘这些句子的语言韵律和表达方式,确保每句话都被细致地体会与品味。
对于朗读技巧的学习,需要注意几点:是“准”,在朗读之前可以先做暖身运动,发动嘴部和呼吸,确保声音准确在位,避免由于大声喊叫而造成朗读出了偏差;第二是“响”,在朗读时要有力度,保持语音的爆发力,让声音在空间中有所回旋,使得朗读的效果更加好听;第三是“慢”,朗读时的节奏和节拍需要被调整得慢而稳,让同学们深入感受到每个单词的意义和内在的呼吸感;第四是“连”,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同学们需要将每一句话和上下文环境之间进行良好的连接,以增强整篇的连贯性。
3. 理解文本意义并进行情感交流在学习朗读技巧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着重关注诗歌中所含有的内涵和意义。
只有深入领悟到了它的意义,才能够更好地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在小组中展开情感交流。
在进行课堂交流的时候,应当注意引导同学们从各种角度去审视这篇诗歌,同时充分展开个人感受和理解,从而扩大互动性、增加参与度。
4. 拓展诗歌阅读能力,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诵技巧一步是在学完这首诗歌之后,通过自己主动积极搜索、学习和体验能够加深对于其他类型诗歌的认识和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诗歌阅读和朗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时间“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时间的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2.感受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追问式的表达效果,并尝试迁移运用。
3.积累优美的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比喻等修辞手法和追问式的表达效果。
2.品味用词准确生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生词复习:挪移伶伶俐俐赤裸裸蒸融游丝
2.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时间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匆匆流逝感到无比无奈和惋惜之情,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
二、赏语言,悟方法。
(一)品修辞手法,体会用词的精妙。
师:作者用他的文章告诉我们时间“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语言,感受作者什么样的语言描写时间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又是用什么语言来把自己这种无奈惋惜的心情表达出来的。
1.品读第2自然段,悟得方法。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要求:①边读边想,找出描写时间来去匆匆,消失得快的句子。
②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③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为什么?④这段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心情),你从哪些描写体会到?联系实际,写下你的感受。
(1)学生默读、批注。
(2)学生汇报,师生互动。
出示: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①说说为什么这句话能表现时间消失得快,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个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②脱词对比。
出示: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们的手中过去了。
没有了比喻和“溜”字,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③你从这段话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心情),你从哪些描写体会到?
④感情朗读。
师:是呀,八千多日子对我们的一生来说是不小的数目呀,可它在时间的长河中,却只像是渺小的一滴针尖上的水滴在大海里一样,眨眼间就不见了,连一个都没有看到。
我们的日子也是如此呀,让我们用心用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这种无奈与惋惜的心情吧。
(注意引导学生断句,和读出无奈的感情。
)
(3)总结品读方法。
师:总结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去品读第二自然段的?
学生总结,老师归纳出示:①找到最能表现内容和思想的句子。
②体会表达方法和用词的精妙,说说为什么好。
(即更能把内容写具体形象,更好地把感情表现出来。
)③体会的方法可以用脱词对比的方法。
2.品读第3自然段,运用学法。
师:让我们用所学到的方法去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的语言精妙之处吧。
出示品读要求:①边读边想,找出描写时间来去匆匆,消失得快无法挽留的句子。
②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③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为什么?④这段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心情),你从哪些描写体会到?联系实际,写下你的感受。
(1)学生自学。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教师适当点拨,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时间流逝的踪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闪”和“飞”字更能表现出时间的飞快流逝。
)
(4)练习朗读。
(5)仿写练习。
师:是呀,日子来去匆匆,不可挽留,我们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呢。
你看……
出示:洗脸的时候,日子从脸盆里过去;
走路的时候,日子从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过去;
;
……
当我想把时间留住,伸出手抱紧时,她;夜晚,我
,她。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6)学生互相欣赏。
(二)品追问式表达。
师: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不仅在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还大量地运用了追问式的语气,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出示: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除徘徊外,有剩些什么呢?
我们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些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着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观察这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从这些问句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几句问句反应的内容差不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极度无奈与惋惜。
表达的感情强烈。
)
2.老师范读,学生感情朗读。
(三)体会首尾呼应的表达效果。
师:课文最后一个问句与文章的开头有什么联系?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三、总结方法,迁移运用。
师:欣赏完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有什么收获。
阅读方法:①找到最能表现内容和思想的句子。
②体会表达方法和用词的精妙,说说为什么好。
(即更能把内容写具体形象,能更好地把思想感情表现出来。
)③体会的方法可以用脱词对比的方法。
写作表达方法:①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②首尾呼应。
③追问式表达。
四、拓展延伸,着力实践。
师:真不愧是一篇好文章啊,它不但让我们学到了表达方法,更让我们深思,让我们懂得珍惜时间。
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可四千多日子已经从我们手中溜去了。
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呀,浪费时间久等于浪费我们的生命呀。
让我们珍惜生命,充分地利用好每分钟吧。
作业布置:
1.用学过的品读方法,品读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为什么?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仿照这段文字的写法一段话:(
)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2.时间飞逝,岁月无情。
四千多个日子也从我们手中溜去了,请你尝试仿照本文的写法,告诉人们时间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道理吧。
注意用上文中的表达方法和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2.匆匆
时间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无奈惋惜珍惜
表达方法:比喻、拟人、排比首尾呼应追问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