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学的主要任务,如施拉姆所说,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

伯洛认为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传播的本质是变动的,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一、传播理论与模式

1.理论与模式

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二者的关系是:“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模式的类型主要有:文字模式、图像模式和数学模式。其中,最常用的是图像模式。

2.理论“模式化”盛行的理由

其一,研究者们发现,这种方法很适用于传播学领域。因为,传播的各种规律,深藏于各种关系中,无法看见却可用“模式”表现。

其二,研究者们生逢其时——因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整体化”的结果,使社会科学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和启示,这才有可能将“模式”这类原属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顺利地“搬”到社会科学领域中来。

二、传播学中的三大基本模式

(一)线性模式

定义:传播是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从传播者开始,经讯息,媒介,受传者,到传播效果结束,没有受传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拉斯韦尔模式

1948年,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提出了一个线性模式: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取得什么效果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贡献:

(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事实上,拉斯韦尔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和效果分析。

(2)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拉斯韦尔以他的5W模式,为传播学贡献了一张“蓝图”,或者说一个“脚手架”。正是这个独特的贡献,使他当之无愧地以传播学“鼻祖”的身份名垂青史。

另外,布雷多克在5W的基础上,加上情境与动机,形成7W。他显然看到了要素和环节的差别,把它们区分开来。但只是对5W模式的孤立性略有改变,直线性则没变。

2.申农—韦弗模式

1949年,即5W模式问世之后的第二年,在美国贝尔电话实验所工作的申农和W.韦弗提出了另一个线性模式:

这个模式本来是一个线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然而,在20世纪以来学科日益“整体化”的趋势下,传播学界很快发展,它的作用并不限于解释通信领域的传播活动,而且可以扩大到探讨一般的社会传播。

媒介:模式中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

讯息:讯息以信号发出和接收,反映了常见的一种符号的转换现象。即讯息不论是发送还是接受,都必须转换成各种符号,才能顺利达到目的地。

噪音:模式中增加了“噪音源”,噪音又分为内部噪音、外部噪音。

优点:

(1)注意到传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保证传播顺利进行,必须排除噪音;

(2)强调了传播效果在于实现传、受双方理解讯息的一致性。

3.线性模式的局限

线性模式的不足之处是:直线性和孤立性。(1)直线性即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孤立性即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二)控制论模式

为了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它们的主要贡献是: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反馈机制,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传播过程。

所谓反馈,本来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在传播学中指受者对收到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德福勒模式:

(1)加入并突出反馈机能;

(2)模式提示了大众媒介介入传播过程;

(3)模式表现出传播的双向性和循环性。

2.奥斯古德模式

1954年语言学、心理学权威C.奥斯古德与传播学大师W.施拉姆合作提出了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这一模式的提出,正如麦奎尔所说,意味着“与传统的直线/单向型传播模式的绝然决裂”。

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有一个重要功绩,就是引申了“传播单位”的思想,强调每一个传播参加者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具有传播者与受传者两种身份,也都具有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即2+4定律)

在传播过程中的四要素变成为六个:发信,符号化,受信,符号解读,讯息,媒介。(箭头的两端代表发信和受信)

3.丹斯模式

螺旋形模式。在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认知场”“信息场”总是不断积累与扩大的。从宏观看,正是这种积累性造就了人类文明;从微观看,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要在传播中自觉地、不断地推陈出新,有所创新。

1.易产生误解,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

2.循环性的表述,也易产生误解。

(三)社会系统模式

定义:解决传播外部条件(外部结构)的问题,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他放在社会过程中考察。

主要贡献: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要素问题;而社会系统模式是第三次飞跃,解决了传播的条件问题。J.赖利和M.赖利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他们的模式大致克服了传播现象的片面思考。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系统模式的科学性和详尽程度,与最初的5W模式相比,有了云泥之别。这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赖利夫妇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们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在传播过程中更要重视个人外部环境(包括群体)的影响。

外界在传播过程中,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有三种: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次属群体(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隶属群体(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还有一个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内部机制的制约,还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不足:只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的工作模式,过于简略。

马莱茨克马莱茨克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他把传播过程分为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四部分。强调媒介形象影响受传者对传播的态度,而媒介的特征又受传播内容的影响。

1.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2.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3.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中的形象”。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