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课文原文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教案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

(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口天——()子小——()言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教学设计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完整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完整版

(完整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完整版

ɡǔ yuè hú kǒu tiān wú
古 月/ 胡 ,口 天 /吴,
shuānɡ rén xú yán wǔ xǔ
双 人/徐,言 午/ 许。
zhōnɡ ɡuó xìnɡ shì yǒu hěn duō
中 国 姓 氏/ 有 很 多,
zhào qián sūn lǐ zhōu wú
zhènɡ wánɡ
小朋友们,说一说你在图中看到了哪些姓氏呢?
拓展延伸
百家姓(节选)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丰鲍史唐
课后作业
1.背诵今天的课文给爸爸妈妈听。 2.课外搜集《百家姓》的资料,并诵读《百家姓》。
双人徐,言午许。
课文解读
nǐ xìnɡ shén me wǒ xìnɡ lǐ
你姓 什 么? 我 姓李。
shén me lǐ mù zǐ lǐ
什 么 李?木 子 李。
这里出现了哪个姓氏? 木 子
李 李子 李树 桃李
tā xìnɡ shén me tā xìnɡ zhānɡ
他 姓 什 么? 他 姓 张。
知识备查
《百家姓》 中国古代的蒙学课本。宋初编, 作者佚名,据称为江浙一带人士。集姓氏为四言韵 语;为“尊国姓”,故以“赵”居首。收录姓氏四 百九十八个,其中单姓四百三十六个,复姓六十二 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编排巧妙,句句押 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 记。古时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
ɡuó

ɡuó bǎo
国宝
国王
笔顺: 造句:周末,我和哥哥去动物园看可爱的国宝大熊猫。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2 姓氏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2 姓氏歌
kǒu tiān wú 口 天 吴,
zhū gě dōng fāng 诸 葛、 东 方,
shàng guān ōu yáng 上 官 、 欧 阳 .......
shuāng rén xú yán wǔ xǔ
双 人 徐, 言 午 许。
xìng shì lǐ zhāng gǔ wú
姓氏李张 古吴
zhào qián sūn zhōu wáng guān
zhào qián sūn lǐ 赵、 钱、孙、李,
tā xìng shén me tā xìng zhāng
zhōu wú zhèng wáng
他 姓 什 么? 他 姓 张。
周、 吴、 郑、 王,
shén me zhāng 什 么 张?
gǔ yuè hú 古 月 胡,
gōng cháng zhāng 弓 长 张。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 、欧阳 .......
你 姓 什 么? 我 姓李。
什 么 李? 木 子 李。
他 姓 什 么? 他 姓 张。
什 么 张?

古 月 胡,

双 人 徐,
弓 长 张。 口天吴。 言午许。
lǐ 李
木 子
加一加
木子李
zhāng 张
识字二 姓氏歌
伍家白小 何美玲
上古三代时
姓氏
秦汉以后
姓 姓氏
xìng
姓氏歌
nǐ xìng shén me wǒ xìng lǐ 你 姓 什 么? 我 姓 李。
shén me lǐ mù zǐ lǐ 什 么 李? 木 子 李。
zhōng guó xìng shì yǒu hěn duō 中 国 姓 氏 有 很 多,

2024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2《姓氏歌》知识点图文解读

2024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2《姓氏歌》知识点图文解读

句子结构分析与翻译
句子结构分析
对于文中的长句、难句,要进行句子结构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构造和含 义。
翻译
对于文中的生僻字、难懂的句子,可以给出相应的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 本内容。例如,“赵钱孙李”可以翻译为“赵、钱、孙、李是四个常见的姓氏” 。
03 知识点归纳与总 结
常见姓氏及其来源
反思
通过本次练习,我认识到自己在识字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记忆。同时,在做题时也需要 更加细心和认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练习题的训练,提 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THANKS
感谢观看
正确连线应为“赵—钱—孙—李”等,注意识别姓氏对应的汉字,不
要连错线。
03
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为C,因为“鸟”不是姓氏,而“王”和“张”都是常见的姓
氏。易错点在于对姓氏的认知不够清晰,容易将非姓氏的汉字误认为是
姓氏。
自我评价与反思
自我评价
本次练习我能够认真完成,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在连线题和选择题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错误,需要加强 对姓氏的认知和记忆。
网络资源
通过搜索引擎或专业姓氏网站,可以获取大量有关姓氏的知识和信 息。
参观博物馆或文化遗址
一些博物馆或文化遗址会展示有关姓氏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可以直 观地了解姓氏文化。
姓氏歌曲欣赏与演唱活动
欣赏姓氏歌曲
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有关姓氏 的歌曲,如《姓氏歌》、《百家 姓》等,感受姓氏文化的韵律和
美感。
通过学习《姓氏歌》,学生可以掌握一批常见的姓氏汉字, 提高识字量;同时,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 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课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和节奏感,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

地域性姓氏差异的原因
地域性姓氏差异的形成与历史上的移民、民族融合、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历史上的战乱 和自然灾害导致人口迁徙,使得某些姓氏在特定地区聚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也促进了姓氏的交流 和传播。
2024/1/27
14
04
德育渗透:尊重传统,传承文化
2024/1/27
15
培养学生对家族、民族认同感
24
角色扮演:用自己喜欢方式表达对家族情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如家 族长辈、家族故事中的英雄人物
等。
通过表演、讲述等方式表达对家 族的情感和认同。
老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家族情感的重要性。
2024/1/27
25
游戏环节:猜谜语,找规律,加深记忆
老师准备与姓氏相关的谜语,学 生猜谜。
在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例如,在问到“你姓什 么?”时,语调可以稍微上扬,表现出询问的语气;在回答 “我姓李”时,语调则可以平稳一些,表现出肯定的语气。
10
03
知识拓展:姓氏文化探究
2024/1/27
11
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变过程
01
姓氏的起源
中国姓氏起源于远古时期,最初是基于血缘、地域、图腾等因素形成的
2024/1/27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 背景下的姓名习俗和礼仪,培养学生 的跨文化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
18
05
艺术表现:创意绘画与手工制作
2024/1/27
19
以《姓氏歌》为灵感来源进行创意绘画
绘画内容
可以选取《姓氏歌》中的某个或 某些姓氏作为绘画主题,创作具
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6
02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原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原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原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原文
《姓氏歌》原文
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2《姓氏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





什么胡?古月胡。 什么吴?口天吴。 什么许?言午许。
什么章?立早章。 什么吕?双口吕。 什么林?双木林。
什么胡?古月胡。 什么吴?口天吴。 什么许?言午许。 什么徐?双人徐。
耳东陈。 草头黄。
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你姓什么?我( )。
什么( )?(
)。
什么 为什么
读一读
春:草发芽 花吐蕊 天气暖 冰雪化 夏: 太阳晒 树成荫 荷花开 知了叫 秋:枫叶红 落叶飘 水果香 动物忙 冬:北风吹 寒霜降 雪花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冰
xìnɡ shì
2.姓 氏 歌
姓氏 姓名
李张 徐许 孙周
走字旁
胡吴 赵钱 郑王
金字旁
诸葛,东方,
ɡuān
上官,欧阳……
官员 当官 长官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什么 为什么 多么 没什么
双人 双方 一双手
东方 西方
方方正正
考考你
司马光,姓什么? 诸葛亮,姓什么? 东方慕容,姓什么?
课外拓展
《百家姓》:此书原收集 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 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 口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 料统计,“王李张刘”这四个 姓氏的人最多。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你姓什么?我姓李。 zhāng
张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zhāng

张开 纸张
张大 张灯结彩
东张西望 张牙舞爪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PPT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PPT课件

2021
26Biblioteka 我会写什么 多么 是么
2021
27
我会写
一双 双方 双关
2021
28
我会写
国土 中国 王国
2021
29
我会写
天王 王子 大王
2021
30
我会写
大方 多方 东方
2021
31
2021
32
1中国经典诗文有:
《三字经》《百家姓》 《弟子规》《千字文》 《论语》……
2021
1
《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 郑 王 冯陈褚卫 蒋沈 韩 杨 朱秦尤许 何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2021
2
xìnɡ shì
2.姓 氏 歌 姓氏
姓名
氏族
百家姓
2021
3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许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2021
姓氏歌
6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把字拆开的 方式介绍姓。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2021
7
姓氏歌
木子李
弓长张
古月胡
口天吴
双人徐
言午许
2021
8
姓氏歌
口 天( )吴 言 午( )许 双 人( )徐
王子 国王
2021
19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太史、端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姓氏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张、古、吴”等6个汉字;认识“弓字旁”;会写“姓、什、么、双”4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一小节。

3、能运用“加一加”“说偏旁”“组词”等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记6个生字,认识弓字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小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了解百家姓
师:孩子们,瞧!这是什么?——(生: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里面记载了568个姓氏。

这里面也包括了你们的姓氏。

谁来说,你姓什么?
(引导孩子区分姓和名,强调姓和名合在一起,才能叫做姓名)
师: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第二课《姓氏歌》。

齐读课题。

(强调姓为后鼻韵;氏为翘舌音。

)再读课题。

2、学习书写“姓”
师:“姓”是一个生字。

它是什么结构,什么旁?左边是个——女字旁;右边是个什么字?——学生的生。

师:考考你们,女子作旁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请你什么小小手,跟我一起板书课题。

(姓:左右结构女字旁,女子作旁横变提,提不能超过女的一撇;右边的生,撇要短,第一横压横中线,第二横最短,竖与撇点的起笔一样高,最后一横长。

)师:请你在手心写一个“姓”;谁还能给“姓”找朋友?(生组词)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师:请孩子们打开书,翻到第4页,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注意咱们读课文的要求(姿势端正、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读了几遍比手势。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划分小节
师:儿歌我们已经读了很多遍。

谁告诉我儿歌一共有几个小节?(生说)
师:拿起笔,和老师一起划小节。

这今课,咱们先来学习第一小节。

(对照投影仪标小节)
2、学习1-4行
师:请大家先自己读读前4行。

再指名读,随机正音。

师:这4行里藏了两个姓氏,谁发现啦?(生说)
师请出来“张、李”的孩子教读这两个字。

3、问答游戏。

第一遍:师问生答。

(如果班里有姓“李、张”的孩子,可以请上讲台来作答)第二遍:生问师答。

4、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识记这两个姓氏呢?(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者“合一合”的方法来识记)
5、介绍“弓字旁”:当学生说到“弓长张”时,相机介绍弓字旁,并请学生跟读两遍,书空一遍弓字旁。

6、学习5-6行
师:谁来读后两行。

师随机正因。

齐读。

(强调:胡和吴的声母不通;许、徐的声调不同)
师:这两行里,你又发现了几个姓氏?
(请生说,并请找出姓氏的孩子教读“胡、吴、许、徐”)
7、师生问答,介绍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什么胡?古月胡
什么吴?口天吴
什么许?言午许
8、出示“徐”,师生问答。

什么徐?双人徐
师:“徐”姓的介绍方法和刚刚三个字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说出是通过“说偏旁”的方式。

9、拓展练习:这些姓也可以通过“说偏旁”的方式来介绍,谁试试?
例如:何(单立何)刘(立刀刘)黄(草头黄)
10、结合课后问答游戏。

师:问答游戏好玩吗?咱们一起接着玩。

出示:你姓什么?
我姓方。

什么方?
方向的方。

师:这又是用什么方法介绍自己的姓呢?(组词的方式)
11、介绍自己的姓氏
请生运用“加一加”“说偏旁”“组词”等方式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孩子先跟同桌互相介绍,之后老师再抽人起来介绍自己的姓。

出示格式:你姓什么?
我姓()。

什么()?
()。

12、齐读第一小节。

四、生字书写“什、么、双”
1、什——左右结构,单人旁。

“十”的横起笔靠近单人旁的竖起笔,沿横中线走。

“十”的竖收笔低于单人旁的竖。

2、么——独体字。

撇竖中线起笔,横中线收笔。

“撇折”要穿过中线点,折时微微往上倾斜。

3、双——左右结构,又字旁。

注意第一个又捺变一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赵、钱、孙、周、王、官”等6个汉字;认识“走
字旁、金字旁”;会写“国、王、方”4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小节。

3、明白单姓和复姓的区别,知道姓氏的多样。

教学重难点:
1、识记6个生字,认识走字旁、金字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小节。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这些姓氏起叫叫它们的名字,两遍。

(师相机正音)
出示:李、张、胡、吴、徐、许。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学习前三行
师引读“中国的姓氏有很多”——生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2、PPt出示问答小游戏,加强识记。

例如:什么赵?赵俊宇的赵。

什么钱?金钱的钱。

什么孙?孙敬轩的孙。

什么李?李恺桐的李。

什么周?周益羽的周。

什么吴?吴天涵的吴。

什么郑?郑成功的郑。

什么王?王茂林的王。

3、认识“走字旁和金字旁”。

4、复习单姓
师:原来,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姓,一起来读读。

“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
4、你还知道哪些姓氏?(生说)
5、学习4—5行
师:我也知道一些姓氏,请你跟我读。

师教读复姓。

师:你们发现这些姓氏和之前的姓氏有什么不一样吗?(生说)
师总结:我们把含两个及两个以上汉字的姓氏,成为复姓;把只有一个汉字的姓称为单姓。

师:像这样的复姓还有很多呢。

师相机介绍一些复姓。

6、谁来读读第二小节?(生读、齐读)
7、尝试背诵第二小节。

8、儿歌《姓氏谣》欣赏。

咱们中国的姓有五百多个,有人把姓氏创作成了一首儿歌,想听吗?一起听听!如果你们想认识更多的姓氏,课后,可以自己去读读百家姓,好吗?(真是一群爱学习的孩子!)
三、学习生字“国、王、方”
1、国——全包围结构,国字框。

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2、王——独体字。

竖压竖中线,短横压横中线。

3、方——独体字。

注意笔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