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催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催化剂:电极本体,或构成电极反应表面的其它材 电催化剂 料(电极仅作为电催化剂的基体) 如:新型表面合金电催化剂技术,在碳基底表面形 成纳米材料层,对涉及电化学还原的有机合成反应具 有效率高、选择性好,显著降低能耗的特点。
二、电催化类型及原理
电极反应的催化作用根据电催化的性质可以分为氧化 -还原电催化和非氧化还原电催化两大类。氧化-还原电催 化是指在催化过程中,固定在电极表面或存在与电解液中 的催化剂本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成为第五的电荷传递 的媒介体,促进底物的电子传递,这类催化作用又称为媒 介体电催化。
本质: 本质:通过改变电极表面修饰物(或表面状态)或溶液中 的修饰物来大范围地改变反应的电势或反应速率,使电极 具有电子传递功能外,还能对电化学反应进行某种促进和 选择。 电化学催化的重要特点是能够方便地通过改变固/液 界面电场有效地控制反应方向和速度。与异相催化作用类 似,反应分子与电催化剂表面的相互作用导致途径改变、 活化能降低是关键。电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化学组成、几 何原子排列和电子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最重要参数。
一、引言
什么是电催化? 什么是电催化? 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往往加入某种物质,以 加快反应速度,而该物质本身在反应中既不会产生, 也不会消耗,该物质对反应的这种加速作用称为电化 学催化作用,所加的这种物质就称为催化剂。而在整 个电极反应中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耗的物质,对电极 反应的加速作用称为电化学催化,能催化电极的反应 或者说对电极反应起加速作用的物质称为电催化剂。
影响电催化性能的因素
电极材料对大多数复杂电极过程的动力学有着重 大影响,选择适当的电催化剂是顺利实现这些复杂电 极的关键,电催化剂必须具备的性能有: (1)催化剂有一定的电子导电性,至少与导电材料结 合后能为电子交换反应提供不引起严重电压降的电子 通道,即电极材料的电阻不太大; (2)高的催化活性,实现催化反应,抑制有害的副反 应,能耐受杂质及中间产物的作用而不致较快地中毒 失活; (3)催化剂的电化学稳定性,即在实现催化反应的电 势范围内催化表面不至于因电化学反应而过早的失去 催化活性。这一点对于实际应用的电化学至关重要。
对于复杂电极的过程电催化剂的选择,必须使催化 剂的导电性、稳定性、催化活性均能得到兼顾。影响电催 化剂的主要因素有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催化剂的氧化还原电势、催化剂的载体,此外,电催化剂的表面微观结 构和状态、溶液中的电化学环境等都是影响电催化活性的 重要因素。
三、评价电催化性能的方法
只要测定出电极反应体系的氧化-还原电势、电流(密 度)等因素就能评价出催化剂对电极反应发生时催化活性 的高低。用来研究电催化过程的电化学方法有循环伏安法、 旋转圆盘(环盘)电极伏安法、计时电势法和稳态极化曲 线的测定等,此外,一些光谱的方法也可以用来评价电催 化活性的高低。
对电催化剂的要求
(1)高的电催化活性 高的电催化活性:使电极反应具有高的反应速度, 高的电催化活性 在 较低的过电位下进行,以降低槽压和能耗。 (2)稳定、耐蚀: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长。 稳定、耐蚀 稳定 (3)良好的电催化选择性 良好的电催化选择性:对给定电极反应具有高的催 良好的电催化选择性 化活性,对副反应催化活性低.使其难以发生。 (4)良好的电子导电性 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可降低电极本身的电压降,使 良好的电子导电性 电极可能在高电流密度下工作。 (5)易加工和制备,成本较低。 易加工和制备,成本较低 易加工和制备
(3)定量研究金属单晶表面电化学反应动力学, 从定量角 度深入认识电催化中的电极表面结构效应。如: B. E. Conway 等人分别获得氢在铂单晶电极表面的吸附 自由焓等热力学函数和交换电流密度(j0 ) 等动力学参数在同 在同 种材料不同表面原子排列结构电极上获得的数据, 验证了电 种材料不同表面原子排列结构电极上 催化中著名的的火山型变化规律 (早期的的火山型变化规律 是基于在不同金属材料电极上获得的数据提出的)。
机理:通过表面吸附影响中间态粒子的能量,进而影响 机理 反应的活化能。
目前已知的电催化剂有过渡金属及其合金、 目前已知的电催化剂有过渡金属及其合金、半导体化合 物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等, 物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等,由于过渡金属原子结构中都含 电子轨道, 有可形成化学吸附键的空d电子轨道,降低了复杂反应的 活化能,因此常作为电催化剂使用。 活化能,因此常作为电催化剂使用。
五、电催化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1)广泛使用金属单晶电极(贵金属A u、 A g、 Cu, 过渡 金属P t、Rh 等), 研究在原子排列结构明确的表面上发生 的各种吸附、脱附、电催化反应过程; (2)在获得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基础上, 研制实用、高效电催化剂, 如用于燃料电池的纳米级微粒 电催化剂, CO 容忍性电催化剂等的研制;
电催化广泛存在于涉及电极表面吸、脱附的电化学过 程中,较典型的有氢电极过程、氧电极过程和氯电极过程 等。在氯碱电化学工业、电有机合成、化学能源转换,特 别是燃料电池工业的发展中,电催化问题的解决始终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催化作用:既可由电极材料本身 电极材料本身产生,也可通过各 电催化作用 电极材料本身 种工艺使电极表面修饰和改性 修饰和改性后获得。 修饰和改性
氧化-还原媒介体的电催化性能与媒介体的物理和化学性 质以及氧化-还原式电位等有关,一般来说,优良的电子传递 媒介体应具有如下的主要性质: ⑴一般能稳定吸附或滞留在电极表面; ⑵氧化—还原的式电位与被催化反应发生的式电位相近,而 且氧化—还原电势与溶液的pH值无关; ⑶呈现可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氧化态和还原态均能稳 定存在; ⑷可与被催化的物质之间发生快速的电子传递; ⑸一般要求对O2惰性或非反应活性。
四、影响电催化活性的因素
由催化剂材பைடு நூலகம்的化学性质决定
(1)能量因素 能量因素:催化剂对电极反应活化能产生的影响 能量因素 (2)空间因素 空间因素:电催化过程涉及反应粒子或中间粒子在电极表 空间因素 面吸附键的形成和断裂,因此要求这些粒子与催化剂表面具有 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 (3)表面因素 表面因素:电催化剂的比表面和表面状态。电极比表面的 表面因素 增大,使真实电流密度降低,有利于减小过电位。